釋戒嗔語錄之佛經故事
19我們認為這世間有些路是無法走通的,那便是我們所謂的絕路。而事實上我們足下密布的道路,有多少是真正的無路可走呢?我們時常用絕望封閉了本該屬於我們的路。把通途變成了止徑。無論我們有怎樣的遭遇,或者被激流衝擊了多少次。你需要堅信的是:沒有走不通的路,只有絕望的人。
18 沒有無可救藥的人,只有不肯給予的心。
17 要知道人生有自己的信仰,是件好事情,那是困惑與混沌時心靈的好去處。可是若一味的去追逐明天,懺悔昨天,而放棄當下的事情,是不是將思慮擺錯了位置呢?如果學佛學會的僅僅是拜佛的姿勢,而不是一顆佛心,那學與不學也沒有什麼差別了。不去體會佛經里千年沉澱出的學識,而一味的把佛祖當保姆用,佛祖也只能苦笑了。一切皆有度。迷途中,長者的指尖便是道路的起點,何必一定要等待引路人把我們領到終點?上天給了我們和煦的風與滋潤的雨,不懂得耕耘,饅頭是不會直接掉下來的。有人教會了我們做人做事的至理,還要作姦犯科,再埋怨佛光不能普照就沒有道理了。
16 看起來美觀的蘋果,可能是酸的。不起眼的山果,卻是我們從未品嘗過的美味。有多少次,我們可以從外表看穿內心呢?又有多少次,我們被自以為可以看清一切的目光欺騙了? 大多數時候我們窮盡心力,卻追尋不到那一份期待美好。何必怪責命運不能眷顧。命運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始終不肯伸出手的是我們。又何必抱怨有緣無份呢。我們之間的遙不可及,只因你視而不見。
15與人無關的視角,怎能得到最中肯的評價呢?我們說,因為看不穿內心,所以我們發掘出的價值僅僅在人身以外。但有多少人真的看不穿內心呢?也許絕大多數人一直在心甘情願的追逐與崇敬著人身以外的事物。我們以為閃爍的才是珍寶。所以不顧一切的向著光彩奪目的地方前進。可光澤不會願意與你同輝。我們喜歡把手高高的向上舉著。可手心中卻什麼也不會留下。
11坦蕩寬闊大道的盡頭,也許只是一條走不通的死路。泥濘的小路旁,可能鬱鬱蔥蔥。人生最是無常。無喜何來悲,無散從何聚,禍福總相依。歡喜中應有一份凝重,悲哀時多留一絲希望。
10命運就像人人都有的一張彩票,有人是一等獎,有人是三等獎,還有人沒有獎。人生不同的命運與刮開的彩票是一樣的,結果是好是壞,往往不在於人事,而在於概率。命運無常,甚至無法抵擋的。它讓我們否極泰來,也讓我們樂極生悲。命運怎麼會不變呢?要懂得努力的去爭取,努力的獲得更高的概率。坐等命運,概率為零的人,永遠都沒有中獎的機會。只是命運瞬息萬變,一樣會與我們開些玩笑。努力過,全力的爭取過,可是不屬於你的,也許真的便是不屬於你的。期待命運用小的努力獲取大的收穫並不一定積極,可如果我們能接受命運讓我們失去的,便會坦然。
9用下一個今天的失意,去換取當下的歡喜,是否真的值得呢?有時候,即便知道怨恨會被留在明天,我們也不肯放下眼前的利益。有時候,即便知道怒火會在未來勃發,我們也不願收斂今日的猖狂與霸道。何必等明天成為今天,我們才開始沉思與追悔曾經的錯誤呢? 我們需要懂得當今天成為昨天,一切一切便無法改變。今天的每一個微笑,都可為明日結一份善緣。善念匯成的雨露,在未來定會幻化成累累碩果。
8我們常常會說,只要有足夠的堅持與耐心,那麼即使是一個鐵杵也能打磨成繡花針。然而佛經里卻不這麼認為。佛經說:用大的犧牲換來小小的收穫,是一件非常不值得的事情。我們認為一切的美好,都會在終點得到印證,於是我們放棄所有的一切去追尋那個終點。然而,等我們走到終點的時候,我們可能才會猛醒,我們得到的遠遠小於我們付出的。懂得堅持是一種美德,懂得放棄也一樣是一種智慧。我們要學會問自己,值得嗎?不管一切值得嗎?拋棄一切值得嗎?為了所謂的成功值得嗎?學會聰明的付出。
7人生悠長而又苦樂交融。每個人都期待著完美,事實卻是沒有人可以隨心所欲的主宰自己的生活。我們期待似童話故事般圓滿的結局,但我們應該知道前往桃源的道路之上也可能四處泥濘!有些未知的人,有些缺憾的事,總會在我們生活的美麗畫卷中出現。要學會接受它,化解它。在佛經里,那個充滿著活力的放牛娃,在遭遇了一次挫折後,開始自暴自棄,最後喪失了理想與生活動力。這樣當然很不對。何必為一葉殘花否定滿園芬芳!又何必會為一縷枯枝拒絕無邊綠意!在颯爽秋風中為一片落葉哀傷,那是詩人的工作需要,與我們無關吧。佛經說:要記住無論我們遭遇到怎麼的挫折,經受了怎麼的打擊,都不該因此去否定整個美好的人生。懂得把目光從陰暗處移開,學會環顧四周沒有迷障的美景,是我們在生活大道上暢快前行的根本。
6被當作食盆的古董,即便價值連城,如果無人了解,便永遠只是食盆。對於擁有的理解,很多人以為,緊緊抓在手中的便是擁有了。然而故事卻想說不是,即便近在咫尺,即便觸手可及,如果不懂得用心去體會形體以外的東西,我們所獲得只會是自以為的得到。不懂得真情的人,能看到的只有別人臉上不知真假的笑容,卻無法體會從心間傳來的溫暖。我們指尖可以觸及跳躍的心,卻看不透心中藏匿的天涯。就這樣我們把珍寶當作了沙礫,就這樣我們把璞玉當作了頑石。我們緊緊抓著這些不存在的擁有不放,是喜還是憂呢?可能只是我們把擁有與佔有混為一談了。無心的擁有,便如肥皂泡上的七彩光影,微小的絢爛,碎裂只是時間問題。
5我們的生命中要遭遇多少個不可能?也許很多。有時候我們說,要學會適當放棄,不糾結,不衝動,這是明智的舉動。但放棄一切看似不可能的事情,一樣是被動與消極的。我們得不到福報。是命運的安排?還是因為本可以抓住它的我們,最終決定放手了?有時候,福報來的並不似想像中的艱難。它在我們觸手可及的地方,但沒有伸出手的我們,只能看著它漸行漸遠。一切只是因為我們缺少了應該有的堅持。
4戒嗔以為人生怎麼可能不經歷毀譽呢!我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高僧寒山與拾得這樣說:如果有人誹謗我、侮辱我、恥笑我。我們應該忍著他、避開他、不去理他、等上幾年,一切便是過眼雲煙了。時間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可以把深重的戾氣化為無形,可以把怨抑變成思念。 可是我們往往選擇了一種笨的辦法,我們任由怒火釋放,直至不可收拾。 何必聞過則怒,要懂得多給自己些機會,懂得多給自己一些不後悔的理由。我們需要一點時間,一點讓嗔怒散去的時間。 我們需要一些思考,一些在勃然大怒之前,尋求怒火本源的思考。也許那些讓我們不滿意的言論,便是別人眼中真實的自己。 錯的人就是我們自己,即便我們不想也不願意承認。改正自己一定比施壓別人來的更容易,更無後顧之憂。 也許我們只是在斷章取義,我們把別人帶有善意的評價中的負面言論用想像力放大了。 辜負一片真誠,比怒火本身更讓人失落。也許,就是這樣一點時間一些思索,便會讓妨礙我們心情的怒火消散。 既然知道了,那麼便去做吧。
3河岸邊的螞蟻,快樂在枯葉上奔走著,如果它們知道風會將枯葉吹進波瀾中,螞蟻還會如此從容嗎? 恐懼於人,有時候是煩惱的根源。無知固然不值得推崇,但有時候對恐懼的無知會讓我們安然。 如果面臨同樣的局面,有多少人會像老人家一樣,獨自站立在萬千敵軍之前呢?可能不會有多少人,因為內心的恐懼,足以摧毀我們的信念。意外的原因讓老人家忘卻了恐懼,而把恐懼丟給的別人。 很多時候,萬事俱備,阻止我們成功的只是恐懼,只是思維中的「我不能」。 一味的逃避恐懼,我們永遠只能「我不能」。用信念破除不必要的恐懼,才能真正的做到無往而不利。
2因為活著,所以我們自以為了解了生命的真諦。我們是生命的主人,卻常在恍惚中不識本末! 慾望常在告訴我們,成功才是生存的一切,生命的頂點位於成功之上,要捨棄所有,忘記根本,不顧一切的去追逐與尋求它。我們真的忘記了,生命所包容命題遠不止這些。 它本應廣闊的視線不及,但大部分人只看了眼前。 生命有多大呢? 它應該大到包含著我們所期待的成功與痛恨的失意。 還應該包含著時常被我們忽略的愛與和諧,親情與友情。李夥計很傻,犧牲昂貴的絲綢去保護不值錢的驢皮當然是不妥當的。 而實際上,我們也很傻,踐踏了一切去追求成功,這與李夥計又有什麼分別? 待到雨停的那一刻,我們手持著那張完美的驢皮,笑容過後,會否猛醒到,我錯了。只是被你踐踏的珍寶,已經遠離了。
1用力摔打過的瓷器,無法復原。 生活中很多事情亦是如此。 我們錯誤決定所帶來的後果,就像碎石間流淌過的溪水,漂過便不會歸來。我們常常以為,以惡治惡,本是天經地義,但不要忘記,很多錯誤就是這樣發生,做錯了便無法回頭,無論我們當初覺得多麼的理所當然。 故事裡的那個醫生,一定為自己的行為得意過,但從這種得意中獲得的越多,將來的困惱便越多。邪念生出的惡之花,足以讓我們追悔莫及。 過錯的背後,不僅僅是悔恨,可能會是邪念籠罩心靈的開始。 當邪惡在心頭滋生,泛濫,良知便無處容身。佛經說,我們做任何過激的言行之前應該告訴自己,我們三思過沒有?我們是否真的沒有對別人寬容的理由了嗎?心中保存一份忍讓與為善之心,便似夜晚在房間里點起的火燭,夜色再黑,周遭卻處處有光。 不會為踏錯腳步而後悔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不要邁出明知有錯的步伐。 誰說我們僅僅在寬容別人,我們一直在拯救自己的心而已。
*×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不能解釋的東西,如果我們強求自己去了解這些在我們理解能力之外的事物,結果可能是痛苦的,我們的生活中註定是需要不知與不解的。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