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不知道,伏天到底是怎麼數的?
每到數伏之際,便是費口舌的時候。上到家父,下至朋友同事,需不斷地為他們解釋伏天這點兒事。家父是上了年歲記不住一庚日的天數。朋友同事則是不了解伏日常識的居多。
伏為潛藏之義,入伏應該是進入一年中隱伏避暑的階段。我國曆法將夏至後第三個庚日定位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總稱為三伏。民諺「夏至三庚便數伏」說的是頭伏開始日的計算方法。公曆每年6月22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90度,日光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出現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日。天文學則將「夏至」視作北半球夏天的開端。
我國曆法使用干支紀法,十「天干」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和12的最小公倍數為60,因此干支相配組合成60組,60一循環,周而復始。傳統曆法把年、月、日、時都以干支紀。人們常說的「生辰八字」就是指一個人出生的年、月、日、時四個數據分別以相應的乾和支來紀,共八字。古人用干支紀日,有時只稱天干而不記地支。
「夏至三庚」指的是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即數伏日。例如2014年6月21日夏至為癸(亥)日。七天後即迎來一個庚日,6月28日(庚午日);第二個庚日為7月8日(庚辰日);第三個庚日為7月18日(庚寅日),即入伏之日。「庚」屬「天干」,「天干」含10,所以循環一庚需十天。可以推知,夏至距離數伏,最少不會少於二十天,最多不超過三十天。這是由第一個庚日的日期所決定的。
為什麼中伏在有的年頭是十天,而有的年頭是二十天呢?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為頭伏首日,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的開始,而末伏第一天則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樣一來,中伏有時是十天,有時就是二十天。即在夏至日和立秋日中間,相隔大約四十五天中若出現四個庚日,則中伏就是十天,若有五個庚日出現,則中伏就是二十天。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規定末伏必須始於「立秋」之後所造成的。故此有「秋後有一伏」之說。以去年為例,2013年7月13日是夏至後第三個庚日,第四庚為7月23日,第五庚為8月2日,此庚日在8月7日「立秋」之前,8月12日才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樣一來,從7月13日初伏首日,到8月21日末伏末日,共計四十天,其中中伏是二十天。
民間還有「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的說法。常聽人說:「今年立秋是幾點,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我一直懷疑立秋的早晚是否會與時辰有關。如果立秋正值正午,算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我們經歷更多的是中伏二十天的情況,稱為「閏中伏」,是由於夏至後入伏時間早造成的。入伏時間早,中伏時間就長,人們會覺得立秋的時間晚,因而感到炎熱,便說「熱死牛」了。根據夏至、二暑、立秋期間的庚日來測算,今年夏至後三庚長達27天。出伏的日期是由立秋後一庚日所決定,是相對固定的,這直接影響到中伏日期僅有十天。中伏時間短,立秋時間就相對早。因此,立秋的早晚不見得是由當日時辰來決定的,而很可能是取決於暑期整體安排,在整個過程中「庚日」起了較為重要的記號作用,所以也就有了「夏至三庚便數伏」的民諺。
如此說,我也可杜撰出兩句來描述暑日了:
夏至之後三庚短,中伏延長立秋晚。
夏至之後三庚長,中伏不閏秋意涼。
常聽人說:「今年立秋是幾點,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我一直懷疑立秋的早晚是否會與時辰有關。如果立秋正值正午,算是早立秋還是晚立秋呢?我們經歷更多的是中伏二十天的情況,所謂「閏中伏」,是由於夏至後入伏時間早造成的。入伏時間早,中伏時間就長,人們會覺得立秋的時間晚,因而感到炎熱,便說「熱死牛」了。根據夏至、二暑、立秋期間的庚日來測算,去年夏至後三庚長達27天。出伏的日期是由立秋後一庚日所決定,是相對固定的,這直接影響到中伏日期僅有十天。中伏時間短,立秋時間就相對早。因此,立秋的早晚不見得是由當日時辰來決定的,而很可能是取決於暑期整體安排,在整個過程中「庚日」起了較為重要的記號作用。早和晚也許只是人們的心理作用,數伏數了30天就出伏了,就好像感覺是早立秋,其實40天伏的時候,夏至到數伏那天的天數肯定沒有30天伏那麼長,先長後不長。背著抱著一般沉。
大概齊算了算,因為我數學不好,所以算得不一定對。每二十年中就有十五年是40天的伏,只有五年是30天伏。前後近二百年中,以十年為單位,如果這個十年的伏全是40天,下一個十年30天伏和40天伏就會交替出現,再下一個十年,又全都是40天的伏,也是一個十年一個十年的交替出現。我只用筆算過一遍,沒驗算過,別真信我的。
文/任彤
推薦閱讀:
※音準不好怎麼辦?有什麼很好的辦法嗎
※我們的腿是怎麼變粗的???
※實習生就是打雜的?你怎麼看?
※【】節目停播3月收視率30%---收視率是怎麼計算的?
※佛陀降生前眾生怎麼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