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育人——哲學與生活中的8個問題!
哲學是大家族,大視野。自古以來,並不存在統一的唯一的哲學。哲學包括各種體系、各種學派。對人類思想做出貢獻的哲學,都會在不同程度、不同的方面為人類提供智慧。因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關係是人類都會面對的共同問題,因而作為處理這些關係總結的總智慧,會有相通之處。只是語言不同、風格不同、切入點不同,由此造成表達方式的不同、結論的不同而已。
通過中西哲學對比, 我們看到,在古希臘哲人那裡可以有「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又能在《論語》中看到「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我們既能在希臘哲人那裡讀到泰勒斯的「水是萬物之源」,又能在《管子·水地》中讀到「水是生命之源」。既能在古代西方發現哲學家談火、論氣,又能在中國古代哲學中發現「五行」說。世界上各民族的哲學中確有智慧的相通之處、相似之處。當然,它們既有共性又有個性。共性,是它們都有著智慧的相似性,個性是它們帶有著各自的民族特性和時代特徵。
今天,一起跟隨哲學詩畫了解下哲學與生活中密切相關的8個問題,也許對你今後的人生會有所啟發或開示。
1,哲學與專業知識
哲學,好像沒有什麼用,其實它對人生,對做事,有大用。這種用不同於具體科學知識或專門技能。它沒有具體的某一個用處,但是卻囊括這所有的「具體之用」。
各種專業知識,例如,學經濟,學法律,學具體某個專業,都是學一種專業知識。專業知識的特點是專,是專用;一個領域對應用一個領域;而哲學不是專用,不是只用於某一部門,某一領域,而是普遍適用,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某一領域知識,而是普適智慧。這有點像孔子說的「君子不器」。器皿,大多是專用,一器一用。廚房裡,鍋有鍋的用途,碗有碗的用途,筷子有筷子的用途。各有其用。而哲學與專業知識的區別,就是「器」與 「非器」。哲學史器具的總稱,包含一切器具。
知識是專業專用,超出它的範圍就無用。牙科醫生是治牙的,它不能治心臟病;學法律的是當法官或律師,法律不能治病。專業的優點是專,它的局限性也是專。而哲學智慧對每個專業,對每個人都有用。因為它不是局限在某個專業, 而是提供一個人人都需要的關於世界、關於人生、關於價值的學問。
可以這樣說,沒有專業知識,我們就不知道如何做具體的事,比如,沒有牙科學知識就不知道如何治牙。沒有某個專業知識,就不知道那件事如何做;而哲學智慧是關乎做人的,關乎思維方法的、關乎辨別真善美與假醜惡的。你是醫生,你的職業是治病,治病不僅有對人的整體觀點,要有對患者的心理、情緒與病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且要有對患者的憐愛之心,要有醫德。沒有醫德做支撐,再專業的醫生也是無法成就自我人生的。
哲學就是教你如何懂得做好人與壞人、做好事與壞事區分,就要涉及人生觀、 價值觀的問題。
哲學與專業知識的關係,也可以比做道與術的關係。哲學是道,是根本原則,專業知識是術,是具體做法。許多有專業知識的人,用專業知識做壞事,就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出了問題,他不是錯在有專業知識,而是錯在不知道如何以哲學的思維和方法對待自己的專業知識。
那些制假造假的人,專業知識水平越高,造的就越像。化學家制毒品,藥劑師制假藥,肯定是一流的,可從他們造假制假,謀財害命來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水平肯定是末流的、低級的。 沒有專業知識,我們是一個沒有某種學問或某種技能的人;沒有哲學智慧,我們就可能是一個不做人事的人。生而為人,而不做人事,這是最致命的人生損害。
2,哲學與人生
人生下來就得活著,就得生活,就得形成人生,面對人生,這是自然規律。因為人是父母所生,只要男女結合,按照自然規律,就會生出生命。我們是父母所生,我們活著,我們有生命,是父母的恩惠,自然的賜與。 動物也是如此。人為了什麼活著,這是人生觀問題。「人活著」和「人為了什麼活著?」是兩個不同的問題,我們不要把它混為一談。
「人活著」是探討人活著的原因,這個原因就是陰陽結合,父母所生,是自然界規律;「為了什麼而活著?」是人生活的目的、人生的意義和價值。「人活著」這個問題要交給醫學、交給生命科學去解答。現在的人工受孕,試管嬰兒, 都是在製造生命。而「人為了什麼而活著?」這屬於人生追求問題,是講人生的目的,生命的意義,屬於哲學、人生觀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活著,但不是每個人都明白「為了什麼而活著」,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是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隨波逐流,麻木而活。蘇格拉底說,未經思考的生活不值得生活,就是指這種只活著,而不知道為了什麼而活著的人。
人活著不是為了吃飯,但吃飯是為了活著,就包含這個區別。活著不是為了吃飯,這是「人為了什麼而活著」的問題,如果人活著就是為了吃飯,那和動物活著沒什麼兩樣,因為動物也這樣;而吃飯是為了活著,這說明人活著必須得先填飽肚子,讓身體機能正常運行。吃飯為了活著,這是營養學的問題,因為人要有營養,吃飯是最基本的。不僅人,動物也要吃才能生存,不僅動物,植物也要營養,要肥料,要陽光、要水,才能活著。但動物和植物不會思考,沒有像人類那麼發達的大腦和心靈,而人有。人活著不能僅僅停留於吃飯,人活著有比「吃」更高的目的。人在吃飽飯後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干,這就是人生觀。 「人為了什麼而活著?」,其中包括人生的目的、人生理想、人生信仰,人生的價值追求,人生的意義或終極歸宿,等等哲學形而上問題。
「人活著」是醫學、生命科學研究的課題,對普通人來說,一出生就是人,就是活人,就自然地是活著的人。要是問一個人: 你「為什麼活著?」他只能回答,我出生時沒夭折,活下來了,我就這樣活了下去。我在沒死之前,仍然活著。可是要問「你為了什麼而活著?」他就無可迴避地要回答,或是為了陞官,為了發財,或是為了為人民服務,或者為了家人、事業、理想……等等,總而言之,都有個目的,或大或小,但卻很少有人說他是為了吃飯而活著,因為大家都知道各自的意義和目的。儘管意義和目的多種多樣,但一旦進入了「意義」或「目的」範疇,就進入了哲學,進入了人生觀。
人活著的目的不同,人生觀也不同。或是功利主義的,或是享樂主義的,或是革命主義的,或是救世主義的,或是理想主義的。我們說的「入世」、「出世」、「避世」,都是人生觀問題,都與「人為了什麼而活著」相關。有的人不願在紅塵中生活,看破紅塵,就「出世」;有的人願意在塵世中干一番事業,就「入世」;有既不願出世,又不願入世,找個地方當隱士,或隱於市,或隱於山林,這就是 「避世」。出世、入世、避世都是一種人生態度,這都與人生目的密切相關。這也是哲學所要探索的。
3,哲學與死亡
人生觀,本質上也包含了死亡觀。心臟停止跳動,大腦死亡代表人的生命的終結,死亡就是生命的終結。
生與死,是人的兩件大事,我們都必須面對,誰也逃脫不掉。生是生命的獲得;而死是生命的終結。生,是新生命的產生,充滿歡樂、喜悅;而死亡,則是充滿悲哀、痛苦。可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規律。如何在死亡時使亡者安詳地離去,這是生者的責任。一個人死於安樂和死於孤凄,雖然都是死亡,在臨終者的心理和生理上卻會造成不同的反應,甚至留下截然相反的回憶。盡量減輕死亡者臨終的痛苦,是生命的倫理問題,這也是哲學需要探討的問題。
中國人講究孝子送終,送終不是迷信,是對臨終父母心靈的一種安慰。離去時,床前空無一人,凄風苦雨, 死於孤寂,和臨終時,親人在旁,兒孫繞床,放心地離去,是不一樣的。而且給後人留下的心靈記憶也完全不同。活著的人沒有臨終的體驗,但我們卻都經歷過親人或朋友的生離死別。中國的語言太厲害,生離死別,僅四個字就道出了很多生命內涵。如果生離時,出遠門,沒有一個人相送,尤其沒有親人相送,孤單單的一個人離去,是個什麼滋味?大家可想而知。「生離死別」作為一個片語放在一起,表現了中國人的人生體驗和哲學智慧。離別是小去,死亡是大去。
從生理學角度看,死亡就是生命的結束。從社會角度看,死而不亡,死了,不一定就萬事終結。因為死亡是生命的終結,而並不是死者生前所作所為的意義和價值的終結。 一個人活著時對人類的貢獻越大,他對後世的影響就越大。青史留名、流芳百世,講的就是死的意義問題。孔子逝世這麼多年了,他是兩千多年前的人,但他對中國、對世界的影響仍然巨大。還有毛澤東,已死去幾十年了,但他的影響力和感召力依然未減。中國歷史上,像孔子這樣的還有很多,雖然死去多年,但他的思想和人格依然在影響著後世,這就是死而不亡。
死,不是空無。從個人角度看,死是終結;可從人類角度看,如果沒有個體的死亡,就沒有人類的延續。通過個體的死亡,人類才能不斷地延續下去。從這個意義上講,死就是生,你死了,你的兒子生了。你兒子死了,你孫子生了,一代代延續下去,永不止息。為何說人類不死呢?因為個體會死,但類是不死的。而類的不死,是以個體的死為前提的。人是個體和類的統一。
死亡本身,其實並不可怕,因為死就是一剎那,一口氣沒上來, 就死了。即便有痛苦,也是很短暫的。可怕的是對死的等待,想像中的死才可怕,尤其是人對死的恐懼和急迫心理。年輕人,沒有死的急迫性,沒有對死亡的恐懼,因為他正年輕,如旭日中天;可老年人,對死的恐懼是持久的,深重的,因為老年人離死亡很近,死亡在一天天逼近。人老了,應該在思想上有準備,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應提前準備好。智者應該敢於直面死亡,正視死亡,不要害怕和迴避死亡。死和擺脫對死的恐懼,不僅是個臨終醫學問題,更是個哲學問題。在對待死亡的態度上,我們不妨學習莊子,順其自然,萬物復歸。死是每個人的最終歸宿,哲學應該教會人們習慣死亡,懂得死亡,用絢麗的生祭奠死。而學習哲學後,我們可以更好的理解死亡和面對死亡。
4,哲學與宗教
宗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一種信仰,儘管宗教的派別很多,但是按人數和地獄分布情況,世界主要有三大宗教,即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為何會有宗教或者說宗教有何意義呢?因為科學管不了人的心靈,科學再強再發達,也無法對人的心靈和精神進行像宗教那樣的信仰或管理。自然科學,是以自然界為對象的科學。社會科學,是以社會為對象的科學。就算醫學,雖然以人的疾病為對象, 但卻不以研究人的心靈、精神為對象。精神病醫生是以人的精神疾病為對象,但依然是人的精神機理方面,對人的精神家園問題卻無法照看。在解剖學上,再高明的醫生也不會發現人的心靈,他把人的心臟剖開,看到的只是一團血粼粼的肉,通過肉體他永遠發現不了人的思想、情感和靈魂。這些東西,即便你把一個人解剖個遍,也找不到。可活著的人有精神,有靈魂,而精神和靈魂需要寄託,需要信仰,這就是宗教存在的意義所在。
人有兩個家,一個是人的身體避風躲雨、安眠棲身之處,也是我們平日生活的地方,即家。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漢,生活是悲慘的。因為他沒有家,沒有藉以躲風避雨的安息之地;人的精神也需要有個家,這個家就是人的精神家園,即精神和心靈需要的安放之處。人的精神或靈魂如果沒有家,沒有精神家園,心靈就會空虛,精神就會變得無家可歸,這同樣會造成痛苦。我們的精神家園是我們的文化,包括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 還有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可宗教,對宗教信仰者來說也起著一個精神上的安頓、安慰作用,它是宗教信仰者的精神之家。這就是為什麼不少人在經歷了世事浮沉、人生磨練之後開始信仰宗教的原因,其實質是他想為自己的精神安家。信仰宗教,就是尋找精神家園, 尋找心靈和精神的安頓之處,靜心之所。費爾巴哈把宗教稱之為人的本質的異化,即人把自己的精神異化為一種可以信仰的對象,然後又從這個對象中尋找自己的精神安頓和精神寄託。
在西方,不少科學家包括牛頓(剛開始不信,晚年開始信仰)、愛因斯坦這些人都信仰宗教。但是科學家的宗教信仰有一個特點,他們絕不把他的宗教信仰帶進科學研究,帶進實驗室。實驗室就是搞科學的地方,他們不會把實驗室當作教堂。一個醫生給你動手術, 他絕對不會祈求上帝,他依靠的是他的手術刀。下了手術台,他可以到教堂裡面去信仰。
在手術台上,他就是一個醫生;在教堂里,他是個信徒。在實驗室,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相信實驗,相信數據,相信科學結論,相信自己觀察到的;到教堂裡面他就是一個教徒,相信自己沒有看到的,相信精神中真善美的力量,這就叫信仰。
其實科學與宗教的界限非常清楚。如果在教堂里,科學家窮根究底,想用科學觀點來研究聖餐,研究三位一體,研究《聖經》中所說的一切教導,他永遠找不出數據或證據,因為他把科學與宗教的適用範圍搞錯了。教堂里不產生科學家,只產生信徒。反過來,如果他在實驗室里,祈求上帝顯靈,製造奇蹟,得到想要的數據,那這也是不可能的。這正如手術醫生,不在手術上下功夫,而把一切寄托在上帝上,他就不可能是一個手術高明的醫生一樣。
通過學哲學,我們要正確區分開宗教與迷信。宗教不等於迷信。宗教中有迷信的成分,但它的經典中同時也有極高深的學問。《聖經》、《古蘭經》、《金剛經》、《壇經》、《心經》等等各種宗教的經典都包含很深的智慧。宗教哲學、宗教道德,乃至從宗教中發展出的藝術和文學都具有重大的社會整合功能、文化功能和教化功能。在中外歷史上,宗教對文學、音樂、繪畫、藝術、科學都起過很大的作用。西方的一部分哲學和科學都是在宗教的長期對立與統一之中實現飛躍和提升的。
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宗教對凈化人的靈魂,提高人的道德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無論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都是這樣的,他們都教人向善,祈求世界變得美好,讓人們的心靈有所寄託。各種宗教里的儀式是一種形式,而不是宗教本質。至於中國廟裡出現的求神拜佛,做了壞事求保佑,求財求子,求各種現實慾望,以為菩薩可以接受送禮、賄賂的各種信仰亂象,這些都是迷信,而不是真正的宗教信仰。他們把神的世界也像人間一樣對待,以為通過燒香拜佛,神靈就會滿足他們的願望。還有些貪官信佛,搶頭香,大量捐贈,這更是迷信,而不是信仰。真正的宗教信仰與這些迷信的亂象是完全不同,甚至相反遠離的。
從哲學角度看,宗教裡面有迷信的成分。不包括任何迷信成份,就不會有宗教。但如果潛心靜修,提高認識,宗教里更有人類精神需要的精華。宗教對彼岸世界、對天堂,對上帝,對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對靈魂不死,對前世今生等等說法,肯定包括不可證實的東西,因為科學無法證實,但宗教信仰並不等於迷信。我們應該發揮宗教中的積極的勸世和凈化作用,凈化人的道德,勸人為善,慈悲為懷。通過哲學練習,我們知道,宗教信仰和信仰自由,都是可以追求的塵世理想,精神寄託。但我們反對將宗教政治化,功利化,更要警惕那種藉助宗教裝神弄鬼,神醫神功之類的騙人把戲。
5,哲學與市場經濟
在哲學的統領下,我們一定要區分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市場觀念。它們有聯繫,也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市場經濟是處理生產中資源與勞動力合理配置的一種方法。市場經濟之所以重要,就是因為它通過市場供求的調節作用,能合理的有效的配置資源和勞動力。它是一隻看不見的手,這隻手確實有優點,它比單純計劃、比政府行政命令有效。但市場經濟並不萬能,它會定期或周期性的產生各種危機,比如經濟危機,金融危機,次貸危機。
毋庸置疑,市場經濟對推動生產力發展、解決商品匱乏、積累社會財富、提高企業競爭力和積極性都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市場經濟是以貨幣為中介的經濟。在市場經濟下,貨幣是普遍的等價物,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人的全部需要的滿足都離不開市場,離不開錢。因此市場經濟中對貨幣的崇拜往往會成為滋生拜金主義、唯物質主義的土壤,也會引發錢權交易等各種弊病。中國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這三十多年,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令世界矚目,但同時也衍生出了很多關係人性和道德缺失或下滑的問題。
市場經濟是法律經濟,流通經濟。可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而且是利潤越高越好,這點無法改變,因為沒有利潤就無法存活,更別說發展。但逐利本性是危險的,它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沒有法律監管,沒有道德自律,混亂且金本位的市場經濟會嚴重敗壞社會的正常秩序和道德風氣,侵蝕人的心靈和精神。自由放任的市場,肯定會引發社會價值觀念的顛倒,社會中的道德倫理和良好風氣會由此淪落,被市場和金錢的鐵鞋踩於腳下。市場經濟是發展生產力、發展經濟的好方法,但它不是毫無缺點的最理想最完善的方法。它既有積極面,也有消極面。 在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積極作用的同時,應該強化法律和道德的制約和監督作用,減少市場經濟對社會的消極影響和人文衝擊。
市場社會與市場經濟不同。市場經濟是發展經濟、發展生產力的一種方法,而市場社會並不是我們追求的理想社會。發展市場經濟並不是為了促成市場社會,市場經濟也只是手段,我們所有的目的都應該是讓社會變得更好,讓人變得更完善。康德曾經說過,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我們可以把市場作為一種手段來利用,但目的都是為了人的最終完善,為了社會的更加進步。偏離了這點,就會出問題。市場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是被市場經濟綁架的社會,是全部社會生活,社會各個部門都市場化的社會。市場社會沒有人情味,沒有道德,人在其中都變成為唯利是圖的怪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全部變為一種赤裸裸的金錢或利益關係。醫院完全市場化,就會失去它的公益性質。一切為了錢,醫患關係只能惡化。教育市場化,學校不再是教書育人的地方,而變成了出賣知識商品的市場。學術成了一種功利產品,這樣的教育如何能產生偉大或傑出之人?孔子如果活在現代,肯定不會贊同這種教育。那種「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的情景已經被我們這個時代所摒棄,被現代人所清空、掃蕩乾淨。教師與學生的關係成了知識出賣者與購買者的關係;老師與研究生成了老闆與打工者的關係。教育市場化的結果,只能是學術越來越差,人才的培養越來越功利化;政治市場化的結果,只能是買官賣官,錢權交易,導致政治腐敗。
市場觀念與市場經濟、市場社會又不同。搞市場經濟要有市場觀念,沒有市場觀念的人,是不可能辦好企業的,也不可能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佔領市場,開拓市場。但市場觀念屬於思想觀念領域,它並不是支配我們社會的主導觀念。 我們社會的指導思想是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用資本邏輯、利益觀念、競爭觀念、優勝劣汰觀念、成王敗寇觀念來處理人際關係,甚至應對倫理道德,這肯定是不合適的,而且這樣做很容易破壞社會和家庭的和諧,最終在商品和慾望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用市場觀念處理家庭關係,家庭就會解體,導致夫妻爭利、父子反目。以市場觀念應對社會關係,我們早晚會淹沒在由赤裸裸利益關係和慾望黑洞組成的冰水之中,我們的周圍,乃至整體社會,都會變得沒有人情、親情、友情。愛情也毫無保證,改革開放之後離婚率的急速上升就是明證。
搞經濟要靠市場經濟,藉助它的方法和積極作用;但建設社會,提高國家整體能力,建設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會主義社會,我們需要的更多,而市場只是眾多方案中的其中一個;在意識形態領域、思想領域,我們所要堅持和遵循的主導觀念不能只是市場觀念,應該有更多,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那些讓人之所以為人的觀念。我們要抑制和堵住市場觀念向道德倫理和心靈精神領域中的滲透。如果不做好防範,不提高警惕,加上不懂得市場、社會、觀念三者的區別。一味地以市場經濟為主導,為標準,把社會、觀念、乃至心靈精神都市場化,那可能我們在未完成「解放全人類」這個偉大目標的中途就已經倒下。
6,哲學與道德
從社會結構看,道德是社會上層建築中觀念形態的一部分,是哲學的一部分,也是哲學所要探討的重要領域之一。道德建設,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論語》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意思是說:上層的道德好比風,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現像草,風吹在草上,草一定順著風的方向倒。
中國人多,由此造成機構眾多,而結果就是官僚主義盛行。官風帶動民風,官風不好,會影響民風。因為老百姓找官員辦事,逼著自己要適應官風,迎合官風,否則什麼也辦不成。比如,送禮,行賄。其實老百姓不願送禮,花錢不說還沒尊嚴。可要辦事,不得不送。至於行賄更是如此。 如果官員秉公辦事,依法辦事,誰還會行賄,誰敢行賄呢?所以,要改變社會風氣,提高道德,首先要從上做起,然後普及到下。對官要嚴,對民要教。
道德是一種自律,尤其是內在自律。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倡「慎獨」,是道德要義之精髓。一個人不僅在公眾場合下講道德,獨處時更要講道德,這才是真正高尚的道德。人前講道德,人後另一套,是虛偽。現在揭發出來的貪官污吏,哪一個在台上作報告時,不是信誓旦旦、義正詞嚴,個個是絕對的好人,正人君子,可私底下,腐敗至極,有的甚至結婚了,還搞好多個情婦。這都是戴著面具之人,偽君子,陰一面,陽一面。當面一套,背地一套,缺乏內在道德自律。
缺乏道德自律,是官員腐敗、社會風氣不好、民心向背的重要原因。但歸根結果,有比道德更根本的原因,這就是社會大變革中的社會存在的變化,包括生產關係中所有制的變化,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利益多元化,生活和欲求的多樣化,以及貨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用的社會效應,都會引發價值觀念顛倒、道德失范的並發證。是眼前的存在決定了我們現在的意識,這是社會現狀,也是最基本的道理。
道德教育不能孤立地進行,沒有良好的市場經濟秩序、高效制度建設的配合,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宣傳教育和人文素質的提高,道德建設就會淪為一種空談。道德教育要求我們重視內在,樹立道德人格,就要向內找尋自我的良知,成為一種自律、自覺基礎上的本心挖掘。人前人後一個樣,白天黑夜一個樣,這才是有道德的人。如果做好事,行善,在我們的社會中人人都覺得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就像老子倡導的「上得不得,是以有德」一樣,那我們的社會真的是夠進步,夠和諧。
道德是上層建築的一部分,它不可能永恆不變。天不變、道亦不變的說法是不對的,至少不適應現在這個時代。但道德有繼承性。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道德,中國先人為我們留下的寶貴的道德財富,對我們構建和樹立新道德依然有價值。中國傳統儒家中的仁義禮智信、禮義廉恥和道德倫理的內容及標準,雖然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發生變化,但作為一種道德行為規範,卻具有永恆的價值。因為人只要有交往,只要處於社會之中,就必須要遵循這些,否則,社會就會動蕩,出現衝突和戰亂。
7,哲學與婚姻
婚姻是個很複雜的問題,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就是這個道理。婚姻既有婚姻制度問題,又有個體倫理和個人價值觀問題,它不單純是個兩性關係、兩性結合的問題。中國人很重視婚姻問題,稱為婚姻大事,終身大事。因為婚姻不僅是當事人兩個人的事,還是兩個家庭或家族的大事。父母之所以把兒女的婚姻當大事辦,費心勞神、出錢出力, 因為婚姻不僅關係兒女的幸福,也關係到全家的幸福和未來子孫的幸福。婚姻既是愛情的結晶,也是整個家庭希望的延續。
中國不像西方,婚姻只是當事者一個人的事,結結離離,父母無權過問,也不過問,完全自己做主,西方社會的文化和教育是以個人為本位的,由此導致的婚姻觀也是以個體情感經歷為主,不合適就分,就離。西方的婚姻觀與它的道德觀是一致的。在中國,離婚或婚姻不和,對父母和子女帶來的傷害和痛苦都是非常深的,有的孩子甚至為此一生蒙上心理陰影,無法釋懷。中國一定程度上仍然保留著以家庭為本位的傳統,個人並沒有從家庭分離出來成為完全獨立的個體。這並不是絕對壞的事情,而西方的那種個性婚姻也不是絕對好的事。
在中國的家庭婚姻環境下,一個人的困難可以得到全家的支援,一個人的痛苦可以得到全家人的分擔。個人,在中國不是孤立的個體,他或她隸屬於整個大家庭。 中國式婚姻是中國國情和家庭觀念所致,婚姻在中國有著割捨不開的家族親情。婚姻男女雙方到最後往往成為親人,起初浪漫的愛情化為晚年更為緊密的親情。不管中國人的家庭結構如何裂變成三人結構(獨生子女家庭),小家庭結構(丁克家庭),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小家庭與大家庭乃至大家族始終相聯著,兒女婚姻始終是父母心頭的頭等大事。
當然,現代社會中的婚姻關係,最核心的還是男女兩個人的關係。這種關係,包括情與欲兩方面。欲,是生理的、肉體的,很直接,很本能,很單純和低級;情,是感性的、心靈的,很微妙,很複雜和高級。只有欲,沒有情,人就是動物;沒有欲,只有情,那是柏拉圖式的所謂精神戀愛,是詩意的幻想的婚姻,這種境界太高,現實中少之又少。 在婚姻關係中,情與欲的關係和佔比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所謂少年夫妻老來伴,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的性慾會隨著年齡的增加由剛開始的遞增,變為遞減。但我們的情感的豐富程度和歷練境界卻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增長。(如果不是這樣,那說明你的感情生活不是出問題了,就是本身就很匱乏)
在哲學意義上,理想的夫妻關係可以用三個「情」字促成的詞語來展現——少年夫妻是「激情」,花前月下,過的是一種浪漫生活;中年是「真情」,經過多年的考驗和磨合,婚姻穩定,感情牢固。而老年是「深情」,如水入泥,相依為命,愛情成為一種無法割捨的親情。 可以想像,夕陽西下,兩個老年人在公園的椅子上相偎而坐,那不是浪漫,而是頭白相依,死生相守的情感。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因為他們沒到這個年齡,不會有這個體驗。你給他講,他可能只是象徵性的點點頭,只有在他真正體會到時,才能真正理解這種情感。但話說回來,人的體悟和慧心,有時與年齡相關,有時卻與年齡無關,更多的是與個體的生活經驗、生活經歷以及智慧感悟相關。教你感悟生活,體驗至情,洞察真理,更好的把握個體經驗和經歷,這就是哲學的強大之處,也是學哲學的眾多好處之一。
8,哲學與幸福
幸福是個大問題,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今生幸福。而探討幸福、追問什麼是幸福是哲學和哲學家的任務之一。哲學家也是人,不同的人對待幸福有不同的觀點,哲學家也不例外。什麼是幸福呢? 古今中外,無論在哲學家還是普通人那裡,關於幸福的標準都各不相同,所選角度也不同,得出的結論更是千差萬別。但也許,正是這種「千差萬別」,成就了哲學以及我們人生無盡探討和追尋的意義。羅素說,幸福源於參差不齊。
幸福很怪,像一股永遠不可能抓住的流水,它無法用量來衡量,更無法制定一個共同的關於幸福的標準。雖然現在有的人制定出了些關於幸福的指數量表和數據,但也很難得到統一和共識。因為幸福太難或根本無法定義。
幸福為何很奇怪呢?因為它有時就是一瞬間的事,有時又跟某個人、某件事或某段回憶緊密的聯繫在一起。更多情況下,我們對自己想要的東西,想實現的某些願望或慾望,認為得到或實現後就一定很幸福。但一旦真正得到、擁有後,卻並沒有感到幸福,甚至有時會感到更空虛、無聊。這就是幸福的奇怪和無法把握之處。
另外,幸福中存在一個哲學問題,即知足與不知足的問題。我們對一件事,對一樣東西在數量上的需要可以滿足。滿足就會知足,知足就高興、滿意,滿意從低層次講是一種幸福。凡是我們生存需要的東西,凡是可以量化的東西,都可以滿足。比如我們的衣食住行,都有限量,這種需要都可以通過購買或等價交換來滿足。但人的慾望沒有限量。慾望永遠不會知足,因為慾望如同黑洞,永遠不滿足。慾壑難填,就在於此。人的具體需要都可以通過東西、物質填滿,只有人的慾望最難填滿。填不滿,就不會知足,不知足,就會不滿意、煩惱和痛苦,進而感到不幸福。佛家智慧中講,覺悟者首先要做到三戒,即戒掉「貪、嗔、痴」,其實就是要戒掉塵世中的眾多慾望,把身心清空,然後才能學佛,念佛,讓佛入住心靈後,逐漸通過日常修為達到、上升至覺悟者。
現代社會物慾橫流,慾望變得更加雜多,在琳琅滿目的商品、各種新奇的設備和起起伏伏的人生變故中,人的內心很難平息。永遠追求,永遠填不滿,這種人至死都不會感到幸福。也許他生命中會有些小幸福或小確幸,但從大的人生總和來看,卻還是痛苦大於幸福,還是不幸福。在幸福面前,沒有對錯,只有人生體驗的不同。尼采就說,真正激勵我們人生和生命意志讓我們創造出偉業和奇蹟的不是幸福,而是痛苦。尼采也許是對的,但他的生命意志哲學只適合於少數精英式人物,並不適合普羅大眾。
知足會滿足,滿足會滿意,滿意就會有一定的幸福感。因此,從哲學上說,人應該「知止」,對自己的要求或做事感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知足。如果永遠不知足,就不會有幸福感,即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我們又不能一味知足,因為魯迅就講,「不知足是向上的車輪」,如果一味滿足於現狀,沉浸於小確幸,我們就會變得不思進取,時間一久,就會被時代所甩開,被社會所淘汰。所以,滿足雖然與幸福有關聯,但並不是決定性的,且並不適合每個人,滿足與不知足要結合運用。
幸福有兩種:社會幸福和個人幸福。兩者在很多方面有不同之處,個人生活上的滿足,美好的情感體驗,隸屬個人幸福;一個社會大環境很安定,政治清明,國家富強,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帶來的是全國人民的滿意。人民群眾的滿意或意志實現,就是全社會的幸福。為政者,為了人民的幸福,應該不滿足於現狀,勵精圖治,改革不息,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放在首位;而作為個人,則應該學會知足與不知足的辯證應用,讓自己的人生富於意義,當自己回首往事時,不會懊惱或悔恨。或者這樣,才能無限地接近幸福。
寫在最後的話——
人的現實生活一望無際,無邊無涯,如同大海,如同宇宙。空間可以做到人為地有限,但是時間卻永無盡頭。此情勢下,沒有一個人能做到全知全能,用全景式的視角切入或觀察,一個人無論如何博學,如何在哲學之路上建樹巨多,相比人類社會,歷史長河,時間巨鏈,他的智慧仍然是有限的(或許只有上帝可以做到)。生活的海洋永無止息,宇宙綿延無盡,但生命之樹長青,就像莊子說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人類探索和追求的腳步永遠不會停下。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們要學會哲學思維,會用哲學之辯,直至能夠把舵掌向,踏浪前行。我們應該學會從生活之樹上摘取智慧之果,然後用哲學智慧更好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如果哲學家不食人間煙火,背對生活,只是躲藏在由概念和範疇構築成的哲學堡壘或哲學理論中,那早晚有一天,智慧之花會枯萎,真理之樹會凋零。
推薦閱讀:
※對於叔本華關於人作為最高意義奇蹟的觀點的一點看法
※勃學的可能發展路徑
※論中國古哲
※宗教道德批判
※海德格爾與戰後的法國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