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臨床觀察

中西醫結合治療帶狀皰疹臨床觀察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引起的一種炎性皮膚病。中醫稱「纏腰火丹」、「蛇串瘡」。

本病好發於春秋兩季,病人以中老年人居多,中醫認為由肝火亢盛、脾經濕熱循經外溢引起。1996年3月~2002年10月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帶狀皰疹52例,療效顯著,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2例均來自我院門診及住院觀察患者,其中男27例,女25例,年齡23~72歲,平均38.5歲;發於三叉神經者8例,肋神經者25例,腰骶神經者17例,其他2例。臨床表現為:初起周身不適及發熱,局部皮膚有感覺過敏、淺表性刺痛、燒灼感或神經痛等;2~5天後局部出現皮損,皮損開始為紅色斑疹,很快轉變成皰疹,約1mm大小,集簇性,基底部皮膚髮紅。皰疹可呈透明、淺黃色半透明、混濁或呈血性。數日內受累神經所支配的皮區內皮損成片,沿皮神經排列呈帶狀,數日後水皰吸收乾涸結痂。皮損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單側分布,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主要侵犯神經為胸肋神經、腰骶部神經、三叉神經等。部分患者可有腹痛、尿頻,一過性心電圖異常,局部淋巴結腫大等。

1.2 治療方法

治療用阿昔洛韋針250mg加生理鹽水200ml,靜脈滴注,每日2次,連用5~7天。痛 甚者可加服消炎痛片和維生素E丸。中醫處方:白芍30g,鬱金15g,元胡15g,紫草12g,白花蛇舌草30g,馬齒莧30g,公英30g,土茯苓15g,車前草15g,澤瀉12g,炙甘草9g。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口服200ml,連服7~10劑。

1.3 療效觀察

(1)療效評定標準:痊癒:癥狀完全消失,未留任何後遺症。有效:癥狀消失,尚留部分神經痛。無效:局部癥狀無改善。(2)治療結果:52例中治癒50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100%。

1.4 典型病例

患者,男,24歲,1996年5月來診。病史:患者3天前突感左側眼眶疼痛,繼而出現集簇性粟粒大小紅色丘疹群,疼痛劇烈。診斷為發生在三叉神經眶上支的帶狀皰疹。應用上法治療5天局部癥狀消失,患者痊癒。

2.討論

現代醫學認為,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潛伏在脊神經後根和腦神經的感覺神經節細胞內的病毒被激活而引起的複發性感染。本病診斷並不困難,其特點是:突發性、集簇性水皰,沿一側周圍神經排列成帶狀,伴有特徵性神經痛。西藥用阿昔洛韋抗病毒,為治療本病的首選,配合中藥白花蛇舌草、公英、土茯苓解毒,白芍、鬱金、元胡舒肝止痛,車前草、澤瀉祛除濕熱毒邪,能明顯加速皮疹癒合,控制疼痛,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推薦閱讀:

腦卒中患者肩關節半脫位康復治療探討
中醫治療灰指甲的偏方【個人分享】
共同成長88—中醫診療—穴位治療 1
肩周炎保守治療

TAG:西醫 | 治療 | 中西醫結合 | 帶狀皰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