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立天:談「空」說「有」話佛理
一、「空」「有」問題是佛教義理的核心
1.「空」「有」理念的涵義
佛教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在現象在,因緣散現象滅,因緣不是永恆不變的,所以現象也不是永恆不變的,是為「空」;又由於一切現象由因緣而生,屬於一種存在,故為「有」。「空」是就存在的本性說,「有」是就存在的現象說。空和有是一體二面的說法。佛語體系中,將一切現象稱為「諸法」,包括客觀事物、思想、想像乃至不存在的東西,如龜毛兔角之類。因緣即關係、條件,其中「因」為主要原因、內在根據,「緣」為次要原因、外在條件。若因緣不連用,單只說一個緣字,如緣起、緣生,緣則包括因和緣,也就是包含主要原因和次要條件兩層含義。因緣和緣的聯繫和區別要搞清楚。
「空」「有」理念為佛教對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關乎宇宙人生的空有、真假、虛實問題,是哲學最普遍、最原初、最深刻、最尖銳的問題,是佛教的宇宙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根本觀念。
2.「空」「有」是佛教解脫主義教旨的內在邏輯
佛教的教旨是解脫人生的煩惱、痛苦及生死問題。佛教認為人生是痛苦的,儒家、道家認為人生是快樂的。相比而言,佛教認為人生是痛苦的認識要深刻得多,更具有憂患意識,能自覺地去變革人生、提升人生。
早期佛教認為,造成人生煩惱、痛苦的主要原因是有我,即個體生命,由此而積造惡業,召感身體,不斷在生死界中流轉。人要消除煩惱、痛苦,獲得解脫,就要破這個「有」的自我,而悟證「無我」。也就是在修證實踐過程中,要從「我」的觀念、「我的東西」的觀念束縛中脫卻開來。部派佛教又轉而從形而上學的旨趣,強調「無我」是作為實體的我不存在。後來大乘佛教更進一步主張:「無我」就是事物不具有永恆不變不滅的本體(我),就是無自性。在佛教理論體系里有我與無我,即有與空,關係到人生的終極關切問題,構成消除煩惱、解脫痛苦、超越生死的佛教人生哲學的根本性理論前提。
二、「空」「有」學說的歷史演變
佛教哲學不是僵化的、一成不變的,自釋迦牟尼佛創教以來,一直是開放的、不斷發展的、與時俱進的。把握「空」「有」論爭是了解佛教思想發展的關鍵。
佛教的思想理論體系主要是緣起論。「空」「有」理念的內涵,是奠立在緣起論學說上的,是隨著佛教緣起論的發展而演變的。佛教《緣起偈》曰:「若法因緣生,法亦因緣滅;是生滅因緣,佛大沙門說。」「佛大沙門」即釋迦牟尼。該偈是說,生滅為因緣作用,生亦因緣,滅亦因緣,生是「有」,滅為「空」,生滅、有空都由因緣決定。緣起論是佛陀創立的基本學說,當時主要反對印度流行的兩種學說:轉變說,積聚說。「轉變說」認為,人和世間一切事物均由唯一原因轉變而生,此原因即梵天(相當於上帝),稱為一因生多果說。「積聚說」認為,人與萬物是由許多元素積聚湊合而成的,稱為多因生一果說。緣起論反對這兩種說法,認為一切現象是互為因緣、互為條件、互為因果、互為依存,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雜阿含經》卷10,《大正藏》第2卷第67頁上),其間並無梵天(上帝)的創造、主宰,也不是若干元素湊合而成。佛教有「見緣起即見佛法身」之說,認為懂緣起即懂佛法,強調信仰佛教主要是信仰緣起說,用緣起學說觀察、認識宇宙人生的實際。這也是佛教在學說上區別於其他宗教的主要之點。
總結印度佛教思想文化史,緣起論以及空有論的發展演變,大致經歷了四個時期:
1、早期佛教(原始佛教)的「離我執」說
早期佛教講的「我」是針對奧義書哲學強調我為實體一點而來。
這裡的「我」是指永恆不變的存在,也即永遠不滅的實體。實體也就是本體的意思。當時印度社會流行有「大我」(梵天,類似上帝)和「小我」(靈魂)之說。雖然對於我是否存在的一類形而上學問題,釋迦牟尼未加討論,但是從他的緣起論世界觀來看,顯然是排斥、否定實體的我、靈魂的我的。釋迦牟尼還強調「離我執」,「我執」就是對自我的執著,以為生命中有常一不變、能作主宰的實體。其實所謂自我是由肉體和精神的諸條件組合而成,並無實體。所以釋迦牟尼提倡遠離我執,強調脫離我執這種錯誤的見解和態度。
早期佛教講人生實相,講「離我執」,講「人無我」,也是通過「四諦」學說來體現的。「四諦」即苦、集、滅、道,「諦」即真實、真理。「苦」,指人生有身心的痛苦,生死的痛苦,求之不得的痛苦等;「集」,是痛苦原因的集合;「滅」,即痛苦的消滅,為寂滅的理想境界;「道」,是實現寂滅理想的方法途徑。這是說,人生是痛苦的,要面對痛苦,尋找原因,主要原因一是無明,處在沒有理性光明、渾沌無方向的狀態;二是貪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在其《生死疲勞》的扉頁上,就引用《佛說八大人覺經》:「生死疲勞,從貪慾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大正藏》第17卷,第715頁中)針對人生的痛苦及其原因,採取相應的修持方法,以期達到滅除煩惱痛苦的理想境界。四諦說為人生的清凈、光明指明了一條獨特的途徑。
早期佛教還強調,修行實踐者要懂得因緣、因果的道理,以及個人做事所形成的「業力」。「業」指行為,業力即以行為為原因導致果報的力量。業力在生命中會發生作用,在因果關係中產生果報。因此做人要有道德責任感,要覺悟人生可貴,用智慧處理人生問題。一方面,講道德,與人為善;另一方面,要勇於追求真理,體悟真實。如此通過追求至善和追求至真兩方面的精進修持,從而超越煩惱痛苦和生死輪迴,達到解脫境界。
2、部派佛教時期的「我空法有」等諸說
由於對世界現象的看法和對佛理的理解產生了分歧,佛教形成了不同教派,運用「空」「有」的種種不同的說法,來闡發各自人生解脫的理論。如「一切有」部主張「我空法有」說,認為我是空的,人是空的,而法是有的。為什麼佛教「一切有」部說我是空的、人是空的呢?因為人是由五蘊構成的。「蘊」是積集的意思,「五蘊」就是構成人的生命存在和周圍環境的五種要素的集合。具體說,五蘊指色、受、想、行、識。其中「色」,指物質,就人來說,「色」為身體;「受」,感受、感覺、感情;「想」,想像,表象作用;「行」,意志、意念、欲求;「識」,認識作用,也指意識。色是身體、受等後四者是心的作用,合起來即是身和心,物質和精神。五蘊相合而成人,構成人們的生命存在。佛教認為,在五蘊積集以外,沒有獨立的、絕對的、不變的、實體的自我存在,是為「我空」、「人空」。至於構成人的五蘊即五種元素是有的,稱為「法有」。
此外,又如「大眾」部主張「法無去來」說,認為過去是沒有,因為已經過去了;未來還沒有來,故是「無」,是「空」;但現在是「有」,是存在的。再如「正量」、「犢子」等部主張「我法俱有」說,認為我與法二者都存在,都有,並以此來解決輪迴轉世的靈魂問題。
3、中觀學派的「假有法空」(又稱緣起性空、萬法皆空、一切皆空等)說
義凈《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一載:「所云大乘無過二種,一則中觀,二乃瑜伽。中觀則俗有真空,體虛如幻;瑜伽則外無內有,事皆唯識。」(《大正藏》第54卷第205頁下)大乘佛教中觀和瑜伽二大派提出了新的空有觀。
中觀學派為大乘佛教,主張不出家也可信奉佛教,但一定要發菩提心,即要有使人開悟成道的智慧,其核心即要了悟「諸法皆空」的道理。中觀學派認為以前的小乘佛教認識都不究竟(不徹底),正確的認識應該是假有法空、萬法皆空。例如龍樹菩薩云:「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空),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中論》卷4)「無(空)」,指空性。「假」是施設、權宜的意思,「假名」,即施設的名稱。「中道」,遠離事物的對立狀態,不執著於空性和假名,而臻於不偏不倚的中正之境。例如咱們的講堂,是眾因緣生法,是各種建築材料、人工以及時空條件因緣和合而成,講堂是無自性、無實體的,是個施設的名稱。在龍樹看來,因為各種緣起法是有關因素結合而成的,也是變化的、無常的,所以一切緣起法都是空的,又是假名,也是中道。這也就是說,緣起、空、假名、中道四者是一致的,相通的,就外延而言,甚至是等同的。這其間的一致關係要領悟好。
《金剛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有為法即緣起法,如夢境、幻象、泡漚、虛影,如朝露、電光,都是因緣和合的、生滅變化的現象,雖是有,但本性是空的;雖是有,但是假名有。
《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即物質,物質現象不離開空,空亦不離物質現象;「即」為相合不離,相即不二,物質現象(有)與空,是有空相即,有與空既相攝受,又相制限。了解物質現象和空的不異、相即關係,十分重要。
由上可見,一切緣起現象之所以是空,一是緣起現象是因緣和合而生,是互相依存的關係結構,是「無我」;二是緣起現象都是不斷變化的生滅過程,是「無常」。無我、無常,故是空。總之,緣起性空有二層意思:一切事物都是緣起,互為因果,互相依存,是因緣關係的結合;結合關係的元素都在不斷變化發展,是一個過程。也就是說,緣起論包涵了關係論和過程論兩個理論要點,認為一切事物、現象都是關係,都是過程,由此一切事物、現象均無主宰、無自性、無實體,是無我的、無常的,是空的。這實際是指事物、現象的相對性,是相對性的存在。緣起性空的「空」,不是虛無,不是沒有,不是零,不是絕對不存在,不是絕對否定。中觀學派認為,如能從緣起看到性空,又看到性空存在於緣起中,就可以了解宇宙人生的實相,增進人生智慧,提高人生境界。
中觀學派的學說頗為深刻。從存有論看,現象和本質、有和空不分離,不會有孤立的本質或孤立的現象存在。從認識論看,空、有不割裂,無自性的空屬於真諦,偏於超越面;假名有則是俗諦,偏於經驗面,真俗二諦圓融,常識、經驗與真知、真理,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統一。從境界論看,由俗入真,觀照色空相即,五蘊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這也是「涅槃與世間,無有少分別」(《中論》卷4)的理想與現實的統一論。
4、瑜伽行派的「識有境空(無)」說
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為了批判和糾正執著於空,以為空是虛無的「惡取空」的思想流弊,提出「三性說」。這裡「性」指道理、真理,「三性」即三諦、三種真理。
瑜伽行派又稱唯識學派,此派創立了一種新視角,即從心生世界和心識轉為佛智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和人生,認為人對外境的認識、把握都是主觀意識的表象,是經過感知的外界事物在頭腦中再現的形象。例如一個人心態好時,看到美景就感覺很美麗,心態不好時,同樣看美景,就感到很凄涼,所謂好心情才會有好風景,從這層意義上講,外境的存在都是內在意識的產物。唯識學派從意識緣起現象上體認實相,以人的表象是否合乎本質以及本質自身存在的價值,把存在形態分為三種,構成「三性」,即三諦說,宣揚「識有境空(無)」的思想。
三性即遍計性、依他性、圓成性。遍計性是意識把一切法都周遍地計度臆測,而執取為具有實體、自性的真實對象,不知其本是因緣所生,並無實體、自性,是一種對緣起現象加以虛妄分別、執為實有的錯誤認識;在依他性中,「他」指緣、條件,即認識到一切現象都依因緣和合而成,是一種相對真理;圓成性,是在依他基礎上排除了遍計的虛妄而圓滿成就實相,是達到絕對真理的認識。此派學者依三性認識的步驟作了這樣的譬喻:晚上因光線昏暗,錯認繩子是蛇,為遍計的評價;進而明白了繩子是由因緣條件和合而成,是著眼於依他性的評價;再進一步分析繩子由麻所構成,繩子的本質是麻,從而了解它的真實性能,是究竟的圓成評價。總之,唯識學派視識是境相的本質,境相是唯識所變,是識有境無(空),是「外境空」。
中國佛教對「空」「有」學說也有發展:
1、晉代佛教形成了解空熱潮。當時聚集了大量學者,研究「空」「有」關係,著名的如僧肇,撰《不真空論》,對「空」「有」論爭作了總結,認為萬物緣起無自性,不是真實有自性,這就是「不真」,不真就是「空」。這是以不真解說空義。
2、提出「法界緣起」說和「真空妙有」觀念。華嚴宗人提出「法界緣起」的學說。「法界」此指「如來藏自性清凈心」,即人人都具足的本來清凈無染的心靈。此說一是強調一切現象都由「清凈心」隨緣生起,離開「清凈心」,別無他物;二是宣揚在此「清凈心」的作用下,各種現象無不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即是我、我即是你的「圓融無礙」、「重重無盡」的聯繫之中。也就是說,世界一切現象共同為緣,互為因緣,「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華嚴一乘教義分齊章》卷4,《大正藏》第45卷,第503頁上)一事物與他事物互不排斥,各各自在,圓融無礙。華嚴宗還提出「真空幻有」說,如魔術即是幻有,魔術不是無有,而是虛幻的有。後又發展為「妙有」,講「真空妙有」說。「真空」是指最高真理(真如)遠離妄想執著,不增不減;「妙有」是指真如常住不變,為現象世界成立的依據,是真的有。華嚴宗創始人法藏在《華嚴妄盡還源觀》中提出了「攝境歸心真空觀」和「從心現境妙有觀」,用以說明「一塵」上體現的「色空相即」的道理,並強調真心即人的主體性與客體性的真如相通,進而通過真空妙有的觀照達到主客融合無間的精神境界。
3、主張「空有圓融」。如華嚴宗、禪宗的「理事圓融」,強調真理與事象、本質與現象的統一,即是「空」「有」思想的重大發展。又如天台宗主張「三諦圓融」,三諦即空、假、中。空、假、中三諦互相融合,同時成立,每一諦都同時兼具其他二諦,構成為天台宗的認識境界、覺悟境界。
佛教的「空有圓融」說,就是提倡看問題的全面性。在佛門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很能說明這個問題。古時有個老和尚外出期間,寺里有個弟子不小心打破了他心愛的花盆。老和尚回來後,弟子們圍著他反映此事,有人建議對肇事者嚴肅處理以體現戒律,老和尚點點頭說對;有人建議寬容以體現慈悲,老和尚也點點頭說對;有弟子就疑惑了,說兩種建議是彼此矛盾的,為什麼師父卻說他們都是對的呢?老和尚對他也點點頭,說你也對。這個故事說明老和尚很有智慧,既肯定了三位弟子認識中合理的地方,同時又否定了各自認識的局限與不合理性,使大家增長了智慧和圓融處理事情的能力。
三、「空」「有」思想的現代意義
1、認識「空」「有」關係要排除二種誤解:⑴認為「空」為虛無,為絕對否定。其實佛法中的「空」是指相對性,是「有」的「空」,與虛無主義的惡取空不同,是排斥虛無主義的。最近一位法律專家來訪,說近來寺廟財產糾紛不少,有的當事人質問出家僧人:你們不是說「看破紅塵」,講「一切皆空」嗎,還要保留錢財做什麼?來訪者問我怎麼看,我說這是對佛教思想的誤解。所謂看破紅塵,著重是指看破世間染污的一面,並非全盤否定世俗社會的價值。所謂一切皆空,是講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起,本性是空,並不是簡單否定緣起事物的存在。寺廟財產糾紛應按法律相關規定處理,才是解決問題的恰當辦法。⑵認為講「空」是消極的。其實體悟「空」,要看到一切都是緣起,是關係,因此要重視關係,要惜緣;緣起也是過程,因此要重視變化,重視當下,在緣起的關係和過程中,排除我執,去惡從善,離苦得樂,所以是積極的,「空」說與消極的人生哲學並沒有直接關聯。附帶地說,多年來有一種對中華傳統文化儒道佛三教思想特徵的評論,說儒家是「提得起」,道家是「想得開」,佛家是「放得下」。一般而言,這是講得有道理的,但是就佛教來說,既有「放得下」的一面,也有「提得起」的一面。現代著名僧人倓虛(1875-1963)在所著《影塵回憶錄》中,附有法相照片一張,兩邊題有十二個字「看破、放下、自在,弘法、建寺、安僧」,是倓虛法師一生修持的最佳寫照。看破就是觀照宇宙人生的實相,放下就是遠離無明和貪慾,從而得到解脫自在,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要積極有為,勇猛精進,為弘法、建寺、安僧作出貢獻。我以為對佛教的評論應當兼顧這兩個方面,才是全面的觀點。
2、「空」「有」理念說明,一切現象都是因果相續的,這就要求人們一方面排除不好的妄想、執著、貪婪,淡泊名利,諸惡莫作;一方面要把握向上的目標,勇猛精進,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本質,追求真理,眾善奉行,提升道德,從而完善人生,提升境界。
3、理解現象與本質、現實與理想的關係,我們應從現象中把握本質,從現實中體認實相,進而顯現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提升人生的品格和境界。
4、把握心識與智慧的聯繫與區別,重視由染轉凈、去惡從善、轉迷為悟的修持功夫,以轉識得智,轉凡成聖。
共1頁首頁上一頁1下一頁尾頁轉到第頁推薦閱讀:
※【佛理 - 進寺廟該拜誰?有講究!天啦,這些年菩薩竟然都沒有拜對!】
※家裡有蟑螂,作為不想殺生的佛教徒該如何處理?
※【2017.06.27關閉提問】佛教里常說的「善惡因果」中,對於是善還是惡有具體的判斷標準嗎?
※為什麼一些深居簡出的得道高僧比塵世掙扎之人更了解芸芸眾生?
TAG:佛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