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朝:繪畫,深度決定高度
韓朝
HANCHAO
(本名韓立朝),1970年生於河北。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博士,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員;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參加國家級美展和學術邀請展並獲獎,部分作品被國內外有關機構或個人收藏。在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和美術評論50餘萬字。出版有《中國當代藝術家韓朝》、《特質.意象:中國當代青年國畫家韓朝》、《21世紀中國美術學博士系列·韓朝》等個人作品集及合集多種,出版文集《涵觀別秀》,出版專著《在場的現實:20世紀20至60年代山水畫寫生研究》。
韓朝:繪畫,深度決定高度
【早期藝術經歷】
雅昌藝術網:請問您最初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藝術的?當時的狀態和心情是怎樣的?
韓朝:按照習慣做法,說到歷史,都要往前推、往長里拉。我也不例外地這樣做一次,最初接觸繪畫,是在小學,甚至更早。因為我的父親畫畫,他給我買了很多小人書(連環畫),那應該是我最早接觸的藝術。作為一個孩子,那時的心情肯定是充滿喜悅的。
幽棲 45x96cm 2005年
雅昌藝術網:您在那時有沒有成為畫家的想法?
韓朝:是的。我小時候只是臨摹小人書上的畫或者父親畫的畫,但是到初中以後就不再畫畫了,因為學校以升學率為主,美術課幾乎被其他課給擠佔了。不過班級里的黑板報還是有的畫,我是主創人員。到了高中,剛開始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到高二分班後,感情懵懂,早戀,成績下來了,聽說考美術可以降低文化課分數,就又撿起了畫畫,當時的夢想是成為一個畫家。其實那時並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更多的是年少輕狂。我當時還寫了一首詩表達我的藝術理想,現在還記得,「生來曉丹青,悠然入畫穹,三年越黃胄,五載蓋悲鴻。」輕狂吧?少年不輕狂,何時輕狂,有時候人需要那麼一股子勁頭,哪怕以後看起來有些可笑。
韓朝早期山水作品
雅昌藝術網: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接觸中國畫的呢?
韓朝:從高中開始接觸吧,當時能在安平縣書店看到一些有關中國畫的書籍,後來我隨父親戶口轉到了石家莊,在河北師範大學蔣世國老師辦的班裡學習,蔣老師畫中國畫,他畫速寫也用近乎白描的方法,那時對線條就有了興趣。1992年我如願考上大學。
韓朝早期山水作品
雅昌藝術網:您那時高考班的老師有沒有讓您看過西方大師的作品?大學分專業時您為什麼選擇了中國畫?
韓朝:會看一些,不過是高考的內容。我在高中時曾臨摹過一些大師的素描,但只是依葫蘆畫瓢,不是十分懂。由於我上中學時作文寫的好,常在班級里被作為範文傳閱,這對我以後寫文章有很大的鼓舞和自信。我讀大學時,速寫和素描的成績不錯,相對講,色彩不是太好,我更喜歡線造型,喜歡中國文學,而中國畫和中國文學互相依託、相互借力,經過綜合考慮,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中國畫專業。
韓朝早期山水作品
雅昌藝術網:在您的學習過程中,哪些老師對您影響深刻,請您談談自己的師承?
韓朝:在學藝過程中,很多老師都曾幫助過、影響過我。我大學是在河北師範大學讀的,師大擁有雄厚的師資,培養出了不少人。當時的老師,李明久、白雲鄉是山水畫家,吳紹人、劉進安、紀京寧、蔣世國是人物畫家,對我都有影響,其中劉進安老師影響最大,他思想活躍,筆墨和形式都非常好,畫的現代。河北師大強調現代感、創新和自我個性的發揮,我至今喜歡現代感強的藝術與此關係重大。1998年我考上首都師範大學讀研,我的導師是李愛國老師,李老師很重視造型,要求很嚴,我的造型能力在那時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我日後的人物畫創作多受益於此。研究生畢業,我到了北京林業大學,教山水畫,沒有條件畫人物了,就改畫山水畫,也是從工筆轉向寫意,我的性情可能更適合寫意。2006年我考入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讀博,導師是劉巨德老師,劉老師是龐薰琹和吳冠中兩位先生的學生,他走的路子是中西融合,這恰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時代課題,我畫水墨的興趣日濃,也希望在中西融合道路上作出些成績,期間不斷探索學習,逐漸聚焦、確立了自己的路子,思路和風格也越來越明確。我的山水畫如果說有些自我特色的話,和以上老師的影響都有關係。沒有老師的指導幫助,就沒有現在的我。
韓朝早期山水作品
【藝術風格及探索】
雅昌藝術網:您現在的作品,分為哪幾個時期?
韓朝:我大致從2003年開始正式畫山水畫,期間經歷了幾個階段,畫了幾個系列的作品:第一個系列是《夢裡吾鄉》,當時我追求別具一格,與傳統及別人的山水畫拉開距離。我在筆墨結構上作了一些組織關係上的調整,打散原有筆墨程式,進行重構,現在看起來有些生猛甚至生硬,筆法、墨法都不是特別的講究。後來有一批作品叫《山水日記》系列,這個名稱還有些來歷呢,當時參加河北師大和北師大聯合辦的一個大型展覽,我去交畫時,登記收畫的人問我,這畫叫什麼名字? 我略加思索,順口說:「叫《山水日記》吧」。之後就延續了這個題目。之所以叫「日記』,我有兩個考量:一個是追求平淡、平常,像日記一樣;再一個是日記每天都應該不大一樣,不要有過多重複。在我內心深處,總想求新,想讓自己的畫不斷煥發出新意。這些年來,我始終圍繞著創新下功夫,努力創作出既屬於個人,又能與時代氣息相投的作品。我的個人面貌正慢慢地從《山水日記》中凸顯出來了,我力求在沉靜渾厚和靈透秀逸之間把握一個平衡點。後來參加展覽的機會多了,對自己現有的一些東西就不滿足了,就想變換新的形式。我就畫了《大風景》系列,相對前邊的作品,《大風景》系列更具有學術探索性,用墨比較多,整個畫面傳遞出來的氣息更深沉,精神性更強。我的作品風格流變大致為:從《夢裡吾鄉》系列到《山水日記》系列,中間穿插了略傾向於抽象的《風物》系列(主要是山水畫邊界或花卉畫之類的作品),最後是《大風景》系列。現在我的創作以《山水日記》和《大風景》系列為主。
山水日記之5 68x68cm 2008年
雅昌藝術網:請您結合自己的作品談一下您對創新與傳統關係的理解。
韓朝:傳統與創新是所有藝術家在創作中都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一下子不容易說清楚的課題。如果只顧創新沒有傳統,這就如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如果一味遵循傳統而沒有創新,就會只停留在一般畫家的層面,甚至只是畫匠。藝術家應該有對藝術的獨立見解與表達。我覺得一個藝術家對傳統和創新關係的認識越深刻,他的作品面貌就會越清晰、越獨立、越有個性。
山水日記之11 47x35cm 2013年
雅昌藝術網:請針對您的《大風景》系列談一談您作品的傳統性與創新性突出的點在哪兒?
韓朝:《大風景》系列不再單純追求文人畫一招一式、一筆一墨的情趣,我把情趣、筆墨變化納入到整體意境營構之中,不是沒有筆墨,而是突出整體的意境和視覺衝擊力。比如《大風景》系列,可以放一個片子,《大風景》系列之一,你仔細看一看有些書法用筆還在裡邊,但是已經弱化了,整體凸顯的是一種醇厚、寧靜、悠遠的意境,有論者說,《大風景》有些遠古時期天地洪荒的蒼茫和純靜,它是凸顯出整體的黑、白、灰布局,傳達出更大的精神力量。當然,這還不是我認為的最理想的狀態和結果,還需要完善和充盈,還有問題需要很好地解決。
大風景之33 68x45cm 紙本水墨 2014年
雅昌藝術網:業內很多人知道您不單搞藝術創作,您還寫了不少有見地、有分量的評論文章,您如何看待學者型畫家這樣一個稱謂?
韓朝:前些年很多人以為我是搞評論的。有一段時間,我確實把很多精力和時間花在了讀書和寫作上,這大致延續或轉化了我中學時曾經的文學夢想。我熱愛文史哲,讀書比較博雜,從90年代末開始,陸陸續續,我寫了近40萬的文字,在《美術》、《美術觀察》、《美術研究》、《裝飾》、《畫刊》等核心刊物都有發表。2009年從中選取了16萬字左右的文字結集出版,書名叫《涵觀別秀》。寫作,和繪畫一樣,其涉及的問題,無外乎寫什麼、怎樣寫,即內容和形式的問題。而文與畫的相通性,更是中國文化的核心與特色所在。古人講,「畫者,文之極也」,實在是一語中的。學者型畫家,我認為是一個中性的稱呼,在古代,尤其宋代以降,文人畫漸次主導了繪畫的方向,大多數畫家能文能畫,蘇軾、趙孟頫、文徵明、徐渭、董其昌、石濤,到了近現代,黃賓虹、林風眠、潘天壽、傅抱石、石魯、吳冠中,一長串兒名字,還有很多,都是文畫兼備。基於這樣的傳統,不少人認為學者型畫家應該是最牛的。不過,還有很多不是學者型的畫家,畫的同樣非常棒,比如齊白石,白石老人木匠出身,沒有大篇文章,但天生藝術感覺好、悟性高,詩書畫印都很牛,絕對是一代大師。到了當代,繪畫本體(形式語言)的獨立性越來越彰顯,即繪畫對文學的某種依附關係在消弱。文,是畫的一個重要滋養,卻不能取代畫,而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很多事情都有變化。每個人情況不一樣,有些人有思想,不一定形諸文字,畫的也非常好。讀書讀到點子上,可以深化認識、挖掘深度,讀不到點子,有可能消弱敏銳的藝術感覺,反倒阻礙了藝術創作。理智與感覺、知性與感性,有時相剋,有時相生,關鍵是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所以我說學者型畫家是一個中性稱呼。儘管有些情況發生了變化,不能簡單地判定學者型畫家作品的高下,但總的講,思想深度決定高度,當代畫得好的畫家的文筆也不錯,他們是有思想的,有了思想,才有創造,這確是不二法則。現在人們對學者型畫家的稱謂有點熱衷,有一個不可忽視的背景,即現在的畫家隊伍龐大,良莠不齊,人心浮躁,哪有時間精力埋頭學問和創作,很多畫作粗製濫造,雷同,了無個性,文化內涵匱乏——這樣藝術價值就大打折扣。這個時代缺什麼就想要什麼,也算是一個規律。
大風景之35 68x45cm 紙本水墨 2014年
雅昌藝術網:您還會繼續探索,尋求新的風格嗎?您最終的期望是什麼?
韓朝:那是必須的。林風眠先生到晚年還說自己的作品不成熟,還在求新求變。我才剛剛開始,以後的路還長,不斷探索、創新應該是藝術創作的一條主線。不過,變不是為變而變,變的目的是充盈和完善,我圍繞一個核心延展出去,這個核心就是,在中國畫傳統所重視的詩性、氣韻、意境、格調幾方面上下功夫、做文章。我希望作品能做到無懈可擊,受眾面更廣,當然無懈可擊的藝術是否存在,還是個問題,因為藝術不是科學,它是情感的產物,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大風景之07 68×136㎝ 2012年
【藝術、商業和其他】
雅昌藝術網:最後,請問您是如何看待藝術與商業間的關係?
韓朝:我不排斥商業,但不會被商業綁架。因為目前,做純粹的藝術,生存發展都將面臨困難。一刀紙都漲到了一千多,畫大畫沒有空間不行;沒有人民幣,雜誌不給作宣傳,辦展覽、開研討會、請專家、出版畫冊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沒有經濟收入,藝術創作所應有獨立性、純粹性就只是一紙空談。適當的商業介入能成為創作的推動力量,但過度加入商業因素則常常會阻礙藝術創作的自由,可能會扼殺鮮活的東西。因為目前我們的收藏界還不成熟,我們的美盲比文盲多,在這樣的環境中,有探索性的作品很可能被忽視,有啟發性的作品很可能被放棄。藝術價值和商業成功不能劃等號。話說回來,無論何時,藝術家都應以尋求藝術深度和高度,確立自我面貌和風格為終極關懷。我認為最好的狀態應該是:商業推動藝術創作,有了物質基礎,意識形態越發輕鬆自如、越發開放包容,廣納博客,作更大的事,把藝術做到極致。畫家有足夠的資金、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去,何樂而不為?
大風景之2 47x35cm 2013年
雅昌藝術網:您如何理解藝術家的獨立性?
韓朝:如果想成為一個純粹的藝術家,那就應該具有足夠的獨立性。但是藝術家無法脫離社會而生活和創作。藝術家的獨立性也是相對而言的。即使古代文人畫家強調「自娛」,說「聊寫胸中意氣耳!」,其實也受到社會和人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近現代以來,中國陷入困境,藝術也隨之被要求表現現實生活,藝術本體的探索讓位於主題先行、現實生活先行,內容大於形式。徐悲鴻的知名度比林風眠大,為什麼,因為徐悲鴻的作品偏重主題性創作,寫實,現實主義,受眾面廣,政府宣傳力度大等等原因,其實從專業角度看,林風眠的創造性更大,更純粹,更具有獨立性,對現當代藝術更具有啟發性。
大風景之3 68×136cm 紙本水墨 2009年
雅昌藝術網:您覺得藝術的最大魅力是什麼?
韓朝:我覺得藝術的最大魅力在於;它是一個自由天地,藝術家可以在其中任意馳騁。藝術具有我一直很嚮往的清凈、自由、純粹等特質,我可以在方寸之間,駕馭形色,像一個指揮官指揮千軍萬馬,很過癮,這是藝術的最大魅力。藝術創作給了我滿足感。還有一個需要說,就是藝術與「道」離的很近,這個「道」,就是老子說的「道「,藝術是技術和思想的聯姻,心手眼合一,玩味其中,樂趣無窮。
大風景之4 136×68cm 紙本水墨 2012年
雅昌藝術網:所以您與藝術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密切了,您越來越不能離開藝術帶給您的美好感受了?
韓朝:是的,如果我幾天沒畫畫,多少就會感到有點失落和空虛。畫畫使我實現了存在的價值,感到更充實。畫畫,已經成了我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
推薦閱讀:
※Michelle Araujo繪畫作品欣賞
※當代山水畫實力派名家--趙道珍繪畫藝術
※杭州春時幽賞十二條書畫
※不會畫素描、速寫五官?這一波乾貨你可得收著!
※日式漫畫好難畫,所以我選擇寫實風格繪製聯邦軍上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