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與《道德經》教給我們的,是同一個道理 | 悟道經營
佛道兩家的共同點——無我利他
文 / 羅大倫
圖 / 源於網路
本文版權歸「大倫書院」所有,歡迎分享和轉載,轉載時請註明出處,謝謝您的支持!
中國文化史上有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就是老子的《道德經》與佛教最重要的經典《金剛經》幾乎誕生在同一個時代。有趣的是,《金剛經》與《道德經》的思想是非常相似的,語法也很相近,然後論述的內容也是很相近的。如果大家真的想讀懂《道德經》,要看看《金剛經》;如果想讀懂《金剛經》,要看看《道德經》。這兩部經典要互相參照著看,有助於啟發你的理解。
《金剛經》的核心內容簡單來說就兩個。
第一:要放下一切虛妄,一切都放下,不要在意,什麼都不要執著。有人說,什麼都放下了豈不都空了嘛,這活著有什麼意思,這不都沒了嗎?這就是第二個內容:但存慈悲。心存慈悲,為大家做事,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而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句話非常重要。「相」可以解釋成我們看到所有的物質世界構成的現象。你周圍所有的一切,包括你內心的一切活動都是相。所有的相都是虛妄的,都是暫時形成的這樣的格局。《金剛經》稱之為意合相。比如說你喝水用的杯子,再過一億年它還存在嗎?肯定不在了。再過40億年還在嗎?地球都不存在了當然它也不存在了。這個杯子在成為杯子之前是各種各樣的土,我們把它聚合起來去燒制,暫時聚合起來這麼一個東西,我們管它叫杯子。但是是杯子嗎?是又不是。因為它是其它東西暫時聚合起來的一個東西。這就是意合相。我們見到它就說是它,但是你不要執著,認為這個杯子是永存的。不是的,它一定會消失。其實所有的東西都是這樣的,都是暫時聚合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告訴我們,不要執迷於一切,包括佛法。其實《金剛經》,包括其它佛法教義都是要告訴我們,不要執迷。如果你真的明白了「慈悲和放下」的道理,基本就算是進入了佛法的大門。
其實佛法就是渡你到達彼岸的筏子,「如筏喻者」,當你開悟了,到達彼岸了,竹筏就可以放掉了。佛法可以放掉,其他的都可以放掉。《金剛經》有一句很有名的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我們所講的一切,種種的這些形式,這些法,規律,都是如夢幻泡影一樣,如露水一樣暫時存在的,亦如閃電一樣「嘩」一下過去了。不要執迷於一現。那《金剛經》是在告訴我們什麼都不要在意嗎?不是的。《金剛經》就是告訴大家去心存慈悲,但行善事。
我覺得其實佛教並不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宗教,佛教是一種哲學思想,是一個哲學體系。它認為我們眾生皆具佛性,每個人都是佛,為什麼你們現在不是佛?因為你還執迷呢,還沒放下呢,還沒但存慈悲呢。當你真的放下並慈悲以後,你就是佛了。所以不要再天天去寺廟祈求,不用天天這樣拜佛祖像了,不用。自己向內心求就可以了,佛祖是在你心裏面的,你求自己就可以了。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金剛經》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是菩薩,但是它要求很嚴格。如果大家在做布施的時候覺得自己高人一等,我是菩薩,你看我給你施捨呢,你就不是菩薩,這是鑿像。如果你覺得為了功德,自己做得多麼好,功德越來越多,我為了功德我就去做,為了這個去做也不是菩薩。所以在做的時候,不能有任何為自己謀私利的想法。
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這個語句語嗣跟《道德經》是一樣的。什麼意思?如果你不懂得「道」的道理,你看這句話是看不懂的。「不住相」的意思是不要想自己高人一等,不要想自己的功德,把這些都忘掉不要想它。「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是到底有沒有福德。佛祖已經告訴我們「凡所有相皆虛妄」,你不注重福德,不要為這個去想去做,「無我利他」,只要你去做了,天道最後會給你特別大的福德。但是你不要去想,去求這個福德。這個跟老子講的「後其身而身先」的思想內涵是一樣的。
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應如是布施。
大家看,多簡單。什麼都不要想,就是利益一切眾生,其他都放掉。所以《金剛經》就是在告訴大家一個道理:破除一切的執迷,就是去做好事,無我利他而已。
所以道家跟佛家其實只是形式上有所區別而已,實際上它們的核心理念全都是「無我利他」。忘掉自己,放下慾念,不求功德,但行慈悲善事,讓眾生幸福。
如果您覺得文章好,請不吝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朋友以表示支持~
推薦閱讀:
※花很多錢去精進一門樂器值得嗎?就算以後不會從事這項事業?
※人們不斷創作揭露人性醜惡的作品,意義在哪裡?
※【認真想】《蘇格拉底》——經過反思的生活
※用道德去批判出軌道德嗎?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壞人變老」的指責,為什麼老人們不出來為自己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