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祖師為凈空法師和凈土宗辯護(轉自陽光師姐的博客)
印光祖師為凈空法師和凈土宗辯護
(轉自陽光師姐的博客)
網上關於凈空法師法語有很多爭議,但經過我查詢印光祖師的文章,發現凈空法師的觀點都來自印光祖師,而且印光祖師也都發表了文章來解釋這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印光法師是大勢至菩薩再來,所以我們可以堅信印光法師,由於印光法師為凈空法師做了證明,所以我們也可以堅信凈空法師。(我發表這篇文章只是為了消除佛學界彼此的誤會,我不想和大家辯論,能接受這篇文章的人就接受,不能接受的人也不必非要和我辯論,讓大家自己判斷好了)
網上對凈空法師觀點的爭議主要是以下七個方面:
一。批評凈空法師要以念佛一法費萬法,摧毀佛教。
二。批評凈空法師對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的態度。
三。批評凈空法師偏贊一門令很多人不高興,認為凈空法師有謗法的過失。
四。批評凈空法師一句佛號念到底
五。批評法師弘揚師承的重要性,有人說這違背了依法不依人
六。凈空法師的最大號批評是彙集本的問題,而且說是印光祖師說佛經不能彙集,
七。批評凈空法師對密宗和其他教派的態度
下面我就此七個問題,分別找出印光祖師的回答。
一。批評凈空法師要以念佛一法費萬法,摧毀佛教。就此印光祖師有兩篇回答。
回答A篇:下面是印光祖師對那些誹謗凈土宗「守一法以棄萬法」的破斥。(下面第一段是某禪師說凈土宗一法費萬法,第二段是印光祖師對次的駁斥)
一日有一上座久叄禪宗兼通教理眼空四海誓證一乘。效善財以偏叄知識至螺山以叩關余舍。時余適以弭陀要解文深理奧,不便童蒙。欲搜輯台教逐條著鈔俾初學之士易於進步。非敢效古德之宏闡道妙聊以作後進之入勝因緣。善彼此來即贈要解一本且告以著鈔之意。上座因謂余曰。要解一書吾昔曾一視之。見其詞曰華嚴奧藏法華秘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若此者不勝枚舉。直是抑遏宗教過贊凈土。謗正FALUN疑誤眾生。不億藕益大師以千古希有之學識不即直指人心宏揚止觀。反著斯解,以為愚夫愚婦之護身符。俾舉世緇素,守一法以棄萬行,取蹄涔以舍巨海。同入迷途,永背覺路。斷滅佛種,罪過弭天矣。欲報佛恩者,當即毀滅令盡,又何堪著鈔以助其流通耶。憤心厲氣,若對讎仇。
余俟其氣平徐謂之曰,汝以藕益此解。為罪過藪者。但知其末流。而不知其本源。是逐塊之痴犬,非擇乳之鵝王也。須知其過,實不在於藕益此解。在於釋迦弭陀,及十方諸佛。與凈土三經,及華嚴法華,諸大乘經。文殊,普賢,馬鳴,龍樹,智者,善導,清涼,永明等,諸大菩薩祖師也。汝若能為DAFA王,正治其罪,庶汝之所言,舉世奉行矣。否則即是山野愚民妄稱旺帝,自製法律,背叛王章,不旋踵而滅門誅族矣。汝作是說,謗佛謗法謗僧。當即生陷阿鼻地獄,永劫受苦了無出期。恃宿世之微福,造窮劫之苦報。三世諸佛,名為可憐憫者,即汝是也。彼瞿然曰,師言罪在釋迦弭陀等者,何反常之若是也。請詳陳其故。若其理果勝,敢不依從。余曰,如來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大事因緣者,欲令眾生開二悟入佛之知見,直下成佛而已。豈有他哉。無奈眾生,根有大小,迷有淺深,不能直下暢佛本懷。因茲隨機設教,對病發葯。為實施權開權顯實。於一乘法,作種種說。或有善根成熟者,令其誕登覺岸。其有惡業深厚者,令其漸出塵勞。曲垂接引,循循善誘。雖天地父母,不能喻其少分矣。又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縱令宿根深厚,徹悟自心。倘見思二惑,稍有未盡。則生死輪迴,依舊莫出。況既受胎陰觸境生著。由覺至覺者少,從迷人迷者多。上根猶然如是,中下又何待言。斷見惑如斷四十里流,況思惑乎。了生脫死,豈易言哉。以是不能普被三根,暢佛本懷。唯念佛求生凈土一法,專仗弭陀宏誓願力。無論善根之熟與未熟,惡業之若輕若重。但肯生信發願,持佛名號,臨命終時,定蒙弭陀垂慈接引,往生凈土。俾善根熟者,頓圓佛果。即惡業重者,亦預聖流。乃三世諸佛度生之要道,上聖下凡共修之妙法。由是諸大乘經,咸啟斯要。歷代祖師,莫不遵行。汝以禪教自負,而妄謂宏凈土者為謗正FALUN斷滅佛種。足徵汝乃魔附其身,喪心病狂,認迷為覺指正為邪之地獄種子耳。夫釋迦弭陀於往劫中發大誓願,度脫眾生。一則示生穢土,以穢以苦折伏而發遣。一則安居凈土,以凈以樂攝受而鈞陶。汝只知愚夫愚婦,亦能念佛,遂至藐視凈土。何不觀華嚴人法界品,善財於證齊諸佛之後,普賢菩薩,乃教以發十大願王,迴向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且以此普勸華藏海乎。
回答B篇:印光法師法語:設今凈土一宗,無人傳
之說之行之者,則佛法真畏將滅盡矣。
據載:一法華參拜印祖,相談良久,將辭去。印祖攜手囑曰:從來禪教諸祖嘗曰:「天台教觀一宗,如或無人傳之說之,則為佛法趨滅之時。今則不然矣。」此法師殷勤問故,印祖喟然曰:「今日聖教愈趨愈下,人根淺薄,於止觀一法,得出生死者,萬無一二。唯凈土可依怙耳。設今凈土一宗,無人傳之說之行之者,則佛法真畏將滅盡矣。吾人為佛弟子,尤宜勉焉。」(參見《印光大師全集》第七冊)
網上抨擊凈空法師和凈土宗的第二個大觀點是批評凈空法師對一門深入和廣學多聞的態度。
印光祖師對此也有兩篇文章建議凈土宗學人要一門深入,不要涉獵太廣,除了上上根人可以考慮廣學多聞外,普通凈土學人還是不要涉獵太多。這和凈空法師的主張基本相同,凈空法師也建議普通凈土學人一門深入,除了那些上根利智可以廣學多聞。下面分別是印光法師的兩篇文章和凈空法師的兩篇文章,希望對大家有啟發。
印光法師文章A:(請注意看最後那句話)
復馬契西居士書三
復馬契西居士書三
傅大士語錄,錯訛不勝其多。兼且偈頌多屬提倡禪宗。恐汝無此學識,不是疑大士訛說,便是以己意誤會,則罪過無量。宜送大通家看,汝千萬勿看。縱要看,待明年興慈法師,二次刻成刷印出,再請看之。初興慈法師,得此本鑒定刻板。前年送光一部,光息心校正,勸彼另刻。彼擬明年方刻,此板當好看多矣。護法錄甚好,但非專主凈土者。其談宗處,不可妄會。而高僧嘉言懿行,閱之則能長人善根。往生論注,照游標示,已標過否。此書文理甚好,宜熟看之。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謂向外馳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汝學佛而不知息心念佛,於儒教尚未實遵,況佛教乃真實息心之法乎。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凈念相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乃至萬行。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皆示人即境識心之妙法也。若一向專欲博覽,非無利益。奈業障未消,未得其益,先受其病矣。
「若一向專欲博覽,非無利益。奈業障未消,未得其益,先受其病矣。」印光法師這句話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印光法師建議大家一門深入,不要涉獵太廣的文章B:
請注意這句:
祈且依(某)文鈔所說而行,待其悉知凈土法門之所以然,及信願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識異說所奪,此後若有餘力,不妨兼研諸大乘經論,以開智識,以為宏凈土之根據。文章全文如下:
復袁福球居士書
所言由佛學撮要,頓生正信,一以宿有善根,一以令嚴慈之熏陶使然。印光一介庸僧,於法道無所知曉,唯諦信凈土,以期帶業往生。有志願相同者,隨便酬答以自分之事業,意似有可取者,而文筆膚淺,實為貽誚高明,不禁慚惶無地。何得以理圓詞妙等以譽之,不懼膺以凡濫聖之愆乎。所言念佛三昧,說之似易,得之實難,但當攝心切念,久當自得。即不能得,以真信切願攝心凈念之功德,當必穩得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分,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名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名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固皆無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當過細看印光與永嘉某居士之極長一信,則可知。至於悟無生以後,護持保任,銷熔余習,彼自了明,何須預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否則縱令飲者說得十分的確,而未飲之人,究不知其是何滋味。以居士將此悟無生忍,看得容易,恐自己或悟而不知保任護持,致余習復蒙,得而復失,故有此問。真無生忍,實非小可,乃破無明證法性,最下者為圓教初住菩薩,即別教之初地也,談何容易。祈且依印光文鈔所說而行,待其悉知凈土法門之所以然,及信願行俱能不被一切知識異說所奪,此後若有餘力,不妨兼研諸大乘經論,以開智識,以為宏凈土之根據。如是則雖是凡夫,可以隨機利生,行菩薩道。且勿妄意高遠,恐或於事理不清,則難免著魔。永嘉某居士之長信,專治此病,彼病與汝病,名目不同,性質是一,光固不願多說,祈於彼信領會之。須知悟後之人,與未悟之人,其修持仍同,其心念則別。未悟無生者,境未至而將迎,境現前而攀攬,境已過而憶念。(攀攬二字,賅攝好惡憎愛,勿謂好愛為攀攬,憎惡為不攀攬。)悟無生者,境雖生滅,心無生滅,猶如明鏡,來無所粘,去無蹤跡。其心之酬境,如鏡之現象,絕無一毫執著繫戀之思想。然雖於境無心,猶然波騰行海,雲布慈門,凡世間綱常倫理,與夫上宏下化之事,必須一一認真實行,雖喪身命,不肯逾越。且莫認作於境無心,便於修持自利利他上宏下化之事,悉皆廢弛,則是深著空魔,墮於頑空,由茲撥無因果,肆意冥行,乃成以凡濫聖,壞亂佛法,疑誤眾生之阿鼻地獄種子矣。此中關係,甚深甚深,光固不得不為略陳其利害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世間之亂,乃眾生同分惡業所感,彼邪僻諸說亦然。世風之變,最初皆一二人為之發起,治亂邪正,無不皆然。何可不於人力轉變處講,而專歸於佛菩薩顯神變乎。佛菩薩非不能顯神變,奈眾生業重,亦無如之何。譬如濃雲厚霧,渺不見夫天日,將謂天日已無有乎。而人與天地,稱為三才,僧與佛法,名為三寶,其如此稱者,以參贊化育,宏揚法道之義而名之。汝專欲棄人力,而任佛菩薩天地之力,是尚可謂知道者乎。大亂之世,大悲菩薩示現救護,亦救其有緣耳。以亂乃同業,其宿因現緣乃別業,有感菩薩之別業,則蒙菩薩加被救護,何可籠統而論。菩薩逆順方便,救護眾生之事,非膠知板見者所能知。今為汝說一例,由此而推,勿道是菩薩,即真怨家,亦好作入道成佛之基。諸佛以八苦為師,成無上道,是苦為成佛之本。又佛令弟子最初即修不凈觀,觀之久久,即可斷惑證真,成阿羅漢,則不凈又為清凈之本。北俱盧洲之人,了無有苦,故不能入道。南閻浮提苦事甚多,故入佛道以了生死者,莫能窮數。使世間絕無生老病死,刀兵水火等苦,則人各醉生夢死於逸樂中,誰肯發出世心,以求了生死乎。至謂擁強兵踞高位,作種種苦惱眾生事者,或亦有大悲示現者歟。此義唯可與通人言,不可與無知無識者道。若是通人,即真惡魔,亦可得益。無知無識者若知此義,則不知發心修行,反去毀謗佛法。譬如用藥,小兒不肯吃藥,塗之於乳,則不吃而吃矣。汝欲作通人大張此義,則害人處多而利人處少矣。且祈緘默,勿妄談說。佛菩薩之境界,非凡夫所能測度。中國之貧弱,由於不依禮義,依禮義何至貧弱。試問貧弱之因,何一不是貪贓受賄以利外人乎。汝未認清病源,便謂葯不見效,可謂智乎。外國之強,以國小,不同心協力,不能自立。中國則人各異心,縱有同者,外人以賄誘之,則隨賄所轉,不但不顧國與民,並將自身亦不顧,謂為奉行禮義之失,其可乎哉。昔林文忠公之驅夷,即是其證。以後大小事,何一非中國代為周旋令成乎。中國之人,多半皆屬亡八字,故致外國如是之強,中國如是之弱,使皆守禮義,則外國之無益各貨,將無處可消,而中國一年當保全數千萬萬金矣。中國人之下作,誠可謂下作之極矣。孟子曰,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汝雖讀書閱世,未知讀書閱世之道,故有此問也。為今之計,當以提倡因果報應,生死輪迴,及改惡修善信願往生,為挽回劫運,救國救民之第一著。談玄說妙,尚在其次。然欲救世,非自己躬行,斷無實效。由身而家,由家而邑,由邑而國,此風一倡,或可有意料不及之效,否則便難夢見矣。
凈空法師對一門深入的解釋見下:
轉載三篇文章,也許對各位師兄能有啟發。
問:法師提倡誦經,專誦一經就夠了,是否表示其他經亦不必求理解?例如聽講其他經的錄音帶。
答:聽講經可以幫助你開智慧,你可以聽,不必讀誦,也不必求深解,懂多少算多少,全心全力念佛就好。但是誦經專誦一部容易得定,念太多確實有障礙。如果開悟之後就沒有關係,沒有開悟一定要以修定為主。開悟之後,『法門無量誓願學』,一點障礙都沒有;沒有開悟的人,要從一部經上得定、開悟,這是祖祖相傳的老方法,很有效果。專誦一經,隨便你誦哪一部經都能得定,『法門平等,無有高下』。可是你涉獵太多,決定分心,對於修定就產生障礙。
問:『有人說,原來師父說過只需讀一部經、持一部經,不要再聽其他經,最好現在講的經也不要聽,以防夾雜。說太老師就是這樣教學法。如果只聽師父的《無量壽經》或《金剛經》,就不要聽現在的《華嚴經》,為什麼?』
答:為了修戒定慧。一部經你心容易專註,你的精神意志都能夠集中,這是對的、正確的。我在初學的時候,老師是這樣教我的,我從這裡得利益的。心定了智慧就生,智慧生了他就覺悟,我們一般講開悟了,然後你再學習其他的經教,非常容易。你有能力展開經卷,你看到經卷上字字句句無量義。所以先修清凈心,先把心定下來,先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放下,一部經。但是現在人他不肯聽,他一下手就要廣學多聞。心已經是散亂的了,廣學多聞心更散亂,所以他能學到佛教常識,他在佛教里不能開智慧,戒定慧三學他永遠得不到。
第二個問題:為何老法師教人一生受持一部經、一句佛號?
這個地方提到,我平常教人受持一部經、一句佛號,這是針對我們現前大眾根性而說的。人貴自知,自己要曉得自己,自己不是上根利智,第一個思想混亂,意志不能集中,這是我們的致命傷,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於是我們會想到有很多老太婆、老阿公,他也不認識字,什麼都不懂,教他念一句"阿彌陀佛』,他就老實念,念了幾年,人家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預知時至,我們要學他,他是我們的好老師。你問他佛法,他一竅不通。你問他什麼叫發菩提心,他跟你搖頭,他不知道。一句佛號,他就真的往生,萬緣放下,這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要學這種人。學上智,沒有能力,人家是一聞千悟,看再多的東西,聽再多的東西,他心清凈,他心裡沒有妄想;我們涉獵多,妄想就多,把我們的道心毀掉了。
道心是什麼?道心是清凈心、平等心,真誠、清凈、平等、正覺、慈悲是道心。看多了,接觸多了,心就亂了,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佛在這個經上說有,那個經上說空,到底是有是空?就打妄想。上根人,聽佛講空,聽佛講有,他一念不生,他決定沒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個人可以廣學多聞,他是開真實智慧,他不打妄想。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太嚴重了,那怎麼辦?一部經好,一部經,我一天到晚想的就這一樁事情,沒有第二個想法。
大家對凈土宗和凈空法師第三個大意見是:凈空法師偏贊一門另很多人不高興,認為凈空法師有謗法的過失。就此看印光祖師是如何讚揚凈土宗和為何要如此讚揚的。
先說為何要偏讚揚一門,請看:
印光法師法語:
增廣文鈔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三
《華嚴》一經,王於三藏,末後一著,歸重願王。但宜尊重《華嚴》,不可小視余經。以諸大乘經,皆以實相為經體故。《華嚴》之大,以其稱性直談界外DAFA,不攝二乘等故。《法華》之妙,在於會三歸一,開權顯實,開跡顯本處故。台宗謂《法華》純圓獨妙,《華嚴》猶兼乎權(即指住、行、向、地、等覺而言)。然佛於《法華》贊《法華》為經王,於《華嚴》亦然。豈後世宏經者,必須決定於五大部,分出此高彼下,不許經經偏贊乎?修禪宗者贊禪宗,修凈土者贊凈土。不如是,不能生人正信,起人景仰。但宜善會其義,不可以詞害意。
再看看印光法師又是如何讚揚凈土宗的。和凈空法師的語氣差不多。請看下文:
凈土法門超勝一切法門者,在仗佛力。其餘法門,皆仗自力。自力何可與佛力並論乎。此修凈土之最要一關也。(文鈔續編卷上第二百零二頁『復陳慧新居士書』)
唯有念佛一法,是如來普應群機而說的,亦是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所成就的。無論上中下根,皆可修學。即煩惱惑業完全絲毫未斷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願實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帶業往生。一得往生,生死就可了脫了,所以說是最超勝的。(文鈔三編卷四由上海回至靈岩開示法語)
須知佛法,法門無量,欲依之修持了生脫死,必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否則,夢也夢不著。唯凈土法門,若具真信切願,加以志誠懇切念佛,則便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已了生脫死,超凡入聖矣。倘不依此法,另修別種法門,則斷難現生了脫。現生得遇此法,而不注意,將來豈能又遇此法,而即注意修持乎。是以宜及早注意於此法也。(文鈔續編卷上復姚維一居士書)
生死海深,菩提路遠,欲於現生了此大事,舍凈土一法,勿道不通一切法門,即通,亦不能究竟得其實益也。何以故,以一切法門,皆仗自力斷惑證真,以了生死。凈土法門,若具信願,念佛名號,求生西方,即可仗佛慈力,往生西方。二法相校,其難易奚啻天淵懸殊。(文鈔續編卷上復南通張海橋居士書)
佛法廣大,雖登地菩薩,不能盡知。然欲得實益,只此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便可出生死,證涅槃,圓成佛道。我等下根凡夫,非從極約之法門做,則只成種善根而已。欲得現生就了生死,夢也夢不著。(文鈔三編卷二復陳蓮英女居士書
網上對凈空法師的第四個批評是一句佛號念到底,請看看印光祖師是如何為凈空法師辯解的。
(印光法師法語)善導令人一心持名,莫修雜業者。恐中下人以業雜致心難歸一,故示其專修也。永明令人萬善齊修,迴向凈土者。恐上根人行墮一偏,致福慧不能稱性圓滿,故示其圓修也
網上對凈空法師第五個批評是法師弘揚師承的重要性,有人說這違背了依法不依人。那我們看看「依法不依人」的真實含義,下面是黃念祖老居士的法語,看了之後大家就不會誤會「依法不依人」人了。
原文見下:
(一)來信謂「依法不依人」,「依法也依人」?第一句乃古人四依之一,四依者:「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智不依識,依了義不依不了義。」此四依實為萬古顛撲不破之至言也。所謂「依法不依人」之實旨,正如《菩薩戒》云:「其法師者,或小姓年少,卑門貧窮而實有德,是故不得觀法師種姓。」意雲,當觀法師之見正與不正,莫觀其種族之貴與賤。此即「依法不依人」之正義,亦即求善知識之正眼。當重正知正見之實德,而不看其人之名望與地位也。近世依人之病更深,只慕名頭與牌號,唯重表面,故學法者如牛毛,而得道者如麟角也。《圓覺經》云:「末世眾生,將發大心,求善知識,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心不住相,不著聲聞緣覺境界。雖現塵勞,心恆清凈,示有諸過,讚歎梵行。不令眾生,入不律儀。求如是人,即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末世眾生,見如是人,應當供養,不惜身命。」經意甚明。世間能遇之善知識當然是人,但應是什麼樣的人?經雲「正知見人」。「正知見」即是法也。故云「依法不依人」。應因法而依,不是因人而依。此段經文極重要,盼終身信受奉行。此經名為《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經題直截名為了義經,可見此實為了義中之了義也。此經亦正四依中所指應依之了義教也。經意甚深,切盼深入參究。從以上所引經戒,估計君之意見可以消除。只要正確理解「依法不依人」之話,便可免君所謂之流弊。殊不必另提「依法也依人」,另提一句,反易混淆。我看但說「依止善知識,依法不依人」較妥。《華嚴經》中文殊告善財云:「親近供養諸善知識,是具一切智最初因緣。」《大乘四法經》云:「諸比丘盡壽乃至逢遇喪命因緣,必定不得舍善知識。」《圓覺》又云:「心當生希有,還如佛出世。」此皆明,應依善知識,並尊之如佛也。但如何辨別善知識與惡知識,則應「依法不依人」。
——黃念祖居士《谷響集》
網上第六個對凈空法師的大號批評是彙集本的問題,而且說是印光祖師說佛經不能彙集,但凈空法師卻解釋說:印光法師只是反對彙集不當,而非佛經不能彙集,擔心後人沒有法身大士的水平,卻妄充大通家。那到底在印光祖師眼中,佛經是否可以彙集呢?請看印光祖師自己的文章吧。 。
印光法師會贊成大經會集本嗎?
因聞或有疑夏蓮居大士所會集之《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凈平等覺經》者,謂其不如法,並言印祖當時絕未提及。殊不知,印祖在時並未見會集本,若見,則定贊助而流通之,何以見得?今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三、四十一頁《藥師如來本願功德經重刻序》,可得而推之。此經亦是會集唐玄奘譯本,東晉帛屍梨蜜所譯《大灌頂神咒經》之八菩薩名,及唐義凈所譯之《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說咒一段。印祖判其「三經實本一經,以流通已久,致貝葉脫簡,各據所得之梵本以譯耳。」是故會而集之「令文義周足,而藥師如來救度眾生之心亦無遺憾。」「合之則稱悅佛心,離之則有闕化導。」並贊「前人此舉,可謂契理契機」,以防「少知見者,謂與藏本不同,至生疑慮。」故作序贊助。於彼如是,於此亦然。後人不宜門庭見重,於無分別中求其分別,自撓撓人,以致自他均失利益。凈業末學師印謹記。
(上面這段文字取自個人的學佛日記。因讀印祖文鈔有感而發。)
我想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心中該有數了吧,藥師經就是彙集的佛經,只是彙集的很好,沒有改動原經的字句。按照凈空法師的觀點,夏匯本也沒有改動原經字句,所以也是完美彙集。至於有些人認為改動了原文,我發現是雙方的定義不同,按支持彙集本的人的定義來看,的確是沒有增減經法。按照攻擊彙集本的定義來看,有增減經法,但到底誰的定義對呢?那就不是我能調查清楚的了,我這裡只能表明印光祖師不反對彙集佛經,所以彙集的佛經也是真經,至於是否是完善的真經,那就仁者見仁了。大家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見就可以了。
另外彙集本作者夏蓮居老居士是否是登地的大菩薩呢?請看後面黃念祖老居士的文章,上面明確的表明夏老臨終宣布自己已經分證常寂光的情況,既然已經證常寂光,那夏老當然是登地的大菩薩了,這樣就符合印光要求的大通家的要求
下面是選自黃老的文章,最後一句話是說夏老已經證入常寂光了。
雖然這都是小事,但好事也不許!為什麼?這有個極深的道理。因為這種神通,妖魔鬼怪也都有。那麼有的人說:我必須先修出神通,我靠神通來弘佛教,這根本就錯了!!這個思想本身就不是想弘法,他就是想敗法!!很多人都有這個思想。有人說:"我必須要有神通,我才能去弘法。』極端的錯誤!!不許的!!只有在臨終的時候,才能顯現。我的老師告訴我一點,不出十天就往生了。夏老師給我泄露,談他的常寂光,沒有到十天就往生了。所以,不是隨隨便便就把這個對人宣說的。
http://www.fowang.com/rumen-/rumen-fmzt.htm(具體內容見這個網站)
附上什麼是常寂光:
常寂光土—法身佛所居之土,名為常寂光土。
《要解》云:"實相之體,非寂非照。而復寂而恆照,照而恆寂。照而寂,強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強名清凈法身。』故知身土不二,皆屬強名。寂照同時,非思量境。
再附上夏老往生的情形:
乙巳仲冬,年八十有三。一日謂人曰:『余大事已辦,決舍濁世矣!』於時精神奕奕。開示法要,及修持所現境界,多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後,示微疾。夜間家人侍側,聞其念佛相繼。忽聞歷聲一唱,驚視之,即於此一句萬德洪名聲中,安祥往生矣。正念分明,說行便行。入彌陀願海,為學人楷模,信乎!有關中念佛詩若干首傳世。
——摘自寬律法師「近代往生隨聞錄」
另外網上很多人批評凈空法師對密宗和其他教派的態度,我轉載兩篇法師關於各宗修學方法的介紹,也許可以解除大家彼此的誤會。
(凈空法師法語)更進一步,不但口不可得言,『耳亦不可得聞,則更上也』。更上一層,不但是聽了不能說,最好聽都不要聽,這一點很重要。我們修行最重要的修什麼?清凈心。佛法歸結到最後是『覺、正、凈』三個門。『覺門』,性宗修的、禪宗修的,要上上根人才得力;不是上上根人,不能入門。要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中下根性的人一生做不到。所以走覺門固然是快,決定是少數人。在中國歷史上,禪宗六祖惠能大師會下得度的人最多,也只有四十三個人。諸位想想,接受六祖能大師教誨的有多少人?我們概略估計一下,幾十萬人決定是有的。幾十萬人當中,只有四十三個人開悟,少數;不是上上根,決定做不到。六祖以前,從達摩祖師到中國來,一生只得一個人,所以單傳。六祖以後,這些祖師大德會下開慧,三個、五個,從來沒有超過十個人,三、五個就很多了。所以覺門雖然好,很難走。
『正門』也不容易,正門是研究教理,漸修。覺門是頓修,頓超。禪宗以外的,全是屬於教下,天台、賢首、三論、法相、唯識,都是屬於教下,典籍太多了。就跟讀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逐漸逐漸向上提升,中下根性的人走這個路是方便,但是耗費時日太久了。時間長了,相對的障礙就多了,人事上的障礙,環境上的障礙,總是在所不免,所以進得少,退得多,成就也相當艱難。我們在史傳裡面都看到的,沒有恆心,沒有毅力,不能真正做克己的功夫,都不能成就。所以教下的路非常遙遠,也不是容易學的。
第三個是『凈門』,凈是修清凈心。從這個們,在大乘佛法里有兩個宗派,凈土宗走這個門,密宗也走這個門,都是修清凈心。修清凈心的人,如果常常夾雜著是非長短,你的心怎麼能夠得清凈?常常聽是非,常常說是非,口業就造得重,不但心不清凈,將來造的果報也很難想像,佛經裡面講拔舌地獄。拔舌地獄是口業的果報,你所造的業,對別人、對社會如果有大傷害,不只拔舌地獄,可能由拔舌地獄就轉到無間地獄去了。
再轉載一篇凈空法師關於他宗的開示:
我們常常見到,常常聽到,甚至自己也常犯:菩薩戒經里的一條『自贊毀他"。孰不知道,自贊毀他就是毀謗三寶。我們修凈土,毀謗人家參禪的,毀謗人家學教的,毀謗人家學密的……。你有沒有想到,那些經論,那些法門是不是佛說的?如果是佛說的,你不就是在謗佛嗎?這些經論,你歧視它,輕視它,你是謗法啦!自古以來,以那些法門修學開悟的,證果的,不是沒有阿!你豈不是謗僧嗎?幾個人能象華嚴經末後,善財童子與五十三位善知識?人家修行是什麼態度?我們仔細去觀察,沒有一個不是自歉而尊人,自己謙虛呀。我智慧不夠,福德不夠,選學這個法門。別人的福慧都高過我,他們修學另外的法門。無不是對別人加以讚歎,對自己所修所學的謙虛。不論他修哪個法門,都是這樣的態度。表一次,表兩次,怕我們沒有印象,五十三位善知識就給我們表五十三次,加深我們的印象。只要是佛說的經法,無論哪個法門,我們見到當恭敬讚歎,決不敢歧視!他學那個法門,我們沒有智慧,我們沒有定功,他的境界,我們不知道阿!不可以說,我看你不行阿,還是來念佛吧。這種話,只有佛菩薩再來人,他觀機,他敢說,我們凡夫怎麼敢講阿!說不定,那個人是佛菩薩再來的,說不定他無量劫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決定不可以輕慢任何一個修行人。
抄錄自凈空老法師第十次宣講>的錄音帶,第119盤B面。
轉自:http://www.xldj.net.cn/artview.asp?sendid=421&power=False
來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b1902e0102dreo.html
推薦閱讀:
※凈空法師:常吃肉還無慚無愧,慈悲的善根失掉了,以後很麻煩
※凈空法師:修行的綱領是什麼
※凈空法師《地藏經》(第三十集)
※凈空法師:時時要覺,處處要覺
※凈空法師:真放下就叫出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