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百家姓典故1 ——詞叟

米米

(百家姓典故)組織錯綜複雜 白姓尋根不易據詩人白居易的自序家狀,他是周代時楚國太子建之子白公勝的後裔。《姓纂》一書上也有一段記載說:「黃帝之後,秦大夫白乙丙,楚有白公勝,楚平王太子建之子也」。把這兩個說法相互印證,則可知白氏家族是源自兩三千年以前的楚國公族,推溯起來是上古顓頊帝的¤姓後裔,當然,更是源遠流長的黃帝子孫。白氏的得姓始祖白公勝,在當時史家的筆下,並不是一位具有好名聲的人物。不過,白氏家族之稱盛於春秋時代的楚國,卻是不容否認的。白公勝亂國被誅之後,楚國白氏家族的子孫,很可能為了避亂而紛紛出奔他地,所以到了不久之後的戰國時期,白姓古人便遍佈於山西和陝西等地。像後世言治生者皆祖周時先賢白圭,他是當時的魏人,也就是現在的山西人;威風無比的秦國大將白起,則是當時的人,也就是現在的陝西縣人。這個成名了兩三千年的家族,依照白居易的自序家狀和《姓纂》的考證,是源自楚國的公族已如上述。然後,過去也有一些學者認為他們的歷史還要更早,像《姓氏考略》及《姓氏尋源》等古籍就指出:「元命苞,炎帝臣有白阜,怪義之子,為神農通水脈,當為白姓之始。」換言之,白姓是早在炎帝神農氏的時期就已經有了的,他們的得姓歷史,遠超過五千年。這種說法,不論其可靠性如何,後來白氏家族的組織情形卻的確是相當複雜和龐大的。細細算來,除了源自楚國公族的一支之外,另外在唐朝以及五代時期,還有許多突厥人和胡人也都以白為姓,甚至,更有人「以地為氏」而姓了白。關於白氏家族的複雜組織情形,有以下的文獻可資參考——《姓氏考略》:「又或以地為氏,唐置白州,即逸周書所云白氏之國」;《萬姓統譜》:「五代,吐谷渾酋長白承福,庄宗賜姓李。陳永貴,胡人,本姓白,為行軍總管。李可久為吐谷渾寧朔兩府留後,本姓白氏,賜姓李,望出南陽」;《北縣氏族略》:「唐白元光本突厥人,封南陽郡王,其後為白氏。」像這樣錯綜複雜的組織情形,現在的白姓人,要想找出自己血緣的真正所出,除非擁有完整的族譜,恐怕是很不容易如願以償的。畢姓系承畢高 望出河內東平畢姓的始祖,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子畢公高。畢公高,是《書經》上列名的歷史人物,他的兄弟武王在君臨天下之後,把他封在畢國。周康王曾命他保衛東郊,因而作了《書經》上的那篇《畢命》,內容大致是這樣的:「康王命作冊畢,分居里,成周郊,作畢命。」3000多年以前的畢國,是在今陝西省長安、咸陽兩縣之北,也就是渭水的南北岸之地。這個地方,又稱為畢陌、畢原或咸陽原,在周朝初年,十分受到王室的重視,因為大名鼎鼎功在國家民族的周文王、周武王和周公逝世以後,都是葬在此地。在周代的870多年之間,周文王的這一支畢姓子孫,一直是顯赫於世。因為,畢公高傳到春秋時代的畢萬之時,當了晉獻公的大夫,被晉國封在魏,成為了後世魏姓的始祖,而畢萬的後裔魏文侯,後來曾經「三家分晉」,與韓、趙兩家瓜分了原來的晉國,自立為諸侯,並且國勢強盛,成為戰國七雄之一。由此,就可以看出當年畢公高之後裔的顯赫情形了。畢萬的後代既然曾改姓為魏,並且成為戰國時代神氣萬分的一個姓氏,那麼,當時姓畢的人又如何了?這個問題,只要稍一思量,便不難明了,因為,在春秋時改姓魏的畢姓後裔,僅僅是畢公高的眾多子孫中的一支,其餘的子孫,雖然以後也有改了他姓的,但其嫡系子孫仍然保留著原來的畢姓,並且歷代相傳,一直沿用到了3000多年以後的今天。現在的畢姓,正是這樣來的,算起來跟姓魏的人,根本就是同一血脈的一家人,關於畢姓的姓源,歷來有關姓氏的古籍,考證的結果都是一樣的,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五子畢公高之後以國為氏,望出河內、東平、太原」;《唐書宰相世系表》則指出:「畢公高之後」;《萬姓統譜》上也記載說:「《左傳》有畢萬,《晉語》有畢陽」。發源於陝西的畢氏,後來主要繁衍於河南和山西境內黃河以北的一大片地方,到了漢代則有一支畢氏遠遠地遷徒到山東的東平,並且繁衍成為當地的望族,歷來出了不少的傑出人物。東平畢家的出人頭地,只要舉幾個例子,就可以一目了然。譬如,三國時在曹魏跟創立清談風尚的「傅粉何郎」何晏齊名的名士畢軌;南北朝時一家四代皆為州刺史的畢眾敬;以及唐代安祿山反叛時死節殉城的廣平太守畢炕等,就統統都是山東省的東平縣人士。卞、曹兩氏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在3700多年以前的夏朝末年,我國歷史上便已經有了卞姓的名人出現,那就是記載於《呂氏春秋》上的高士卞隨。據該書的記載,這位卞隨的事迹是這樣的:「湯遂與伊尹謀夏伐桀,克元,以讓卞隨,卞隨辭曰:『後之代桀也謀乎我,必以我為賊也,勝桀而讓我,必以我為貪也。吾生乎亂世,而無道之人再來詢我,吾不忍數聞也。』乃自投於潁水而死。」到了大約3000年以前的周代,現在山東省定陶縣一帶,又出現了另外一支卞姓,那就是《姓纂》所記載的:「曹叔振鐸之後,支庶食采卞曹叔振鐸之後,支庶食采於卞,因以為氏,魯有卞莊子,楚有卞和」,以及《廣韻》上所同樣指出的:「周曹叔之後,曹之支子封於卞,遂建族。」曹叔振鐸,是周武王之弟,他是後世曹姓的始祖,而卞氏又分自曹氏,這麼說來,曹、卞兩氏很顯然是系出一源的一家人了。相傳,在山東和江蘇一帶,至今仍有曹、卞二姓不相聯姻的習俗,看來倒的確是「事出有因」的。「和氏之璧」,在國人的心目中,可以說是大名鼎鼎。當年趙國的藺相如,曾經冒著隨時可能被殺的危險,以過人的勇氣和智慧,為它創下了那一頁膾炙人口的「完璧歸趙」的史實。而這件至寶,正是由春秋時代的楚國人卞和所發現的,所以才會被名之為「和氏之譬」。蔡祭古時通用 姓氏系承仲胡關於蔡氏的姓氏來源,歷來的古籍都有十分詳盡而肯定的記載,譬如,《姓氏考略》上說:「周文王第十四子蔡叔度生蔡仲胡,受封於蔡,子孫以國為氏,晉有蔡墨,秦相蔡澤,望出濟陽,蔡、祭,古通用。」《性纂》上也指出:「周、蔡叔度既死,其子曰胡,續封,是為蔡仲,後因氏焉。」另外,還有一項明代的歸震川《華亭蔡氏新譜序》,把蔡氏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更為清楚。該序文是這樣記載的:「蔡之先出於周文王,而蔡叔度,武王之同母弟,以武庚之亂遷,其子胡,能改行,率德馴善,周公舉以為魯卿土,復封之蔡,尚書,蔡仲之命是也。今蔡州有蔡城,其後平侯徙居今新蔡,昭侯徙州來,今壽州也,後二十六年滅於楚。」由上述的記載,有關蔡氏的來源便一目了然,清楚明白了。他們在得姓之初,主要是繁衍於現在河南省的上蔡縣一帶,傳到蔡平侯的時候,其他被野心勃勃的楚國所奪,就隨著平王東遷,被改封於現有的河南省新蔡縣。到了昭侯之時,楚國「陰魂不散」又動腦筋到蔡國的頭上,他們不得已,只好又遷徙到下蔡,也就是現在安徽省鳳台縣的地方。不過,他們對楚國一讓再讓,卻仍然不能使楚國「感動」,最後還是難逃被強楚所滅的命運。於是,曾經在周朝初年一度掀起滿天風雲的蔡國,自此在歷史上消失,而他們的後裔,卻世代繁衍,同時表現卓越出色,終於成為了一個族大人眾的著名姓氏。蔡氏在歷史上的表現,真當得上「傑出卓越」四個字而無愧。漢代的數百年間,蔡氏的表現更加不得了,造紙的蔡倫,至孝的蔡順,以及定六經文字的蔡邕,都是在歷史上閃耀著無比光華的名字。他們的大名,千百年來大家耳熟能詳,他們的事迹,更早已深入民心。根據《後漢書》的記載,蔡倫是東漢和帝時的一位宦官,由於有才學而深受皇帝的器重,後來並被漢安帝封為龍亭侯。他所發明的紙,被稱為「蔡侯紙」,其製作方法依照《本草綱目》的記載,是這樣的:「東漢和帝時,桂陽蔡倫始采樹皮,故帛、魚網、麻繒,煮爛造紙,天下乃通用之。」蔡邕在當時名望的崇高,真可以說是如日之中天,《後漢書》還記載有他的另一段故事說,當董卓當了漢獻帝的司空之後,為了樹立自己的聲望,曾經強迫他出來做官,並且「三日之間,周曆三台」。董卓雖然不是好人,後來在王允誅董卓之後,他甚至被連累而冤枉死於獄中,但當時蔡邕的響亮聲譽,卻已足令後世子孫引以自豪自傲。「文姬歸漢「的女主角蔡文姬,則是蔡邕的女兒,她在離別胡夫及鬍子時所作的《胡笳十八拍》,和她當著曹操的面誦憶所讀四百餘篇墳籍的故事,一樣的有名。曹姓黃帝後裔 源自山東南移對於曹姓的姓源,《姓纂》是這樣說的:「顓頊玄孫陸終第五子安為曹姓,周武王封之於邾,為楚所滅,遂復曹氏。周文王第13子振鐸封曹,亦為曹氏,為宋所滅,子孫以國為氏。」由此看來,曹姓,最初是顓頊嬴姓的後代,雖然也是黃帝一系的血統,但在宗繫上卻跟黃帝隔得遠了些。後來由周文王的兒子振鐸所創的曹氏,則是黃帝的姬姓嫡系後裔,跟黃帝的關係,算起來近得多,不過,殊途同歸,天下曹姓都是發源於黃帝,卻是個不爭的事實。曹姓跟朱姓的關係,顯然也十分密切,朱姓是發源於周代的邾國,邾國則是由曹姓之人所建立。根據《姓纂》的記載,當時的情形很可能是這樣的;周武王把顓頊的玄孫陸終的第五個兒子安封在邾國,後來邾國為楚所滅,於是,安的子孫有的複姓為曹,有的則以國為氏,改姓了朱。如果真是如此,則姓曹的人當中,應該有一部分跟姓朱的人是同宗。這兩支曹姓的發源地,當然也有不同。傳自顓頊嬴姓的一支,是發源於現在山東省鄒縣的東南一帶;傳自黃帝姬姓的一支,則是發源於現在山東省的定陶縣一帶。兩支曹姓的發源之地雖然不同,卻相距不遠,都在山東省境內。所以,曹姓可以說最早全是來自山東。三國以後,原本單純的曹姓就被混亂了,不但被曹操冒姓,還有被康國之後冒姓的記錄,這是根據《隋書》上所說的「康國支庶分王有曹國,即以曹為氏。」因此,現在姓曹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宗系,恐怕得費一番功夫才能達成心愿。曹姓的南遷,根據考證,是開始於唐朝末年的民族大遷移的時期。他們的祖先,為避當時的黃巢之亂,輾轉入閩,定居於漳州,後來曹姓子孫逐漸繁衍於福建南部各地。岑姓系承周渠 顯赫漢唐兩代岑,是出現於周代初期的一個姓氏,算起來已經有了3000年的悠久歷史。關於岑姓姓源,是見諸秦相呂不韋所著的那一部自稱「有能增減一字者即以千金賞之」的《呂氏春秋》。該書指出:「周文王封其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其地也,今梁國岑亭是也。」另外,《通志氏族略》也指出:「周武王封文王異母弟耀之子渠為岑子……。」這兩段考據文字,內容上可以說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前者認為岑子是周文王所封,而後者認為是周武王所封。這一點差別,目前雖然無從弄清楚,好在不管是何人所封,得姓的年代都差不多,所以不妨認為無關宏旨,不必在這上面多加推敲。3000年前,周朝的開國天子把同父異母的兄弟之子渠封為岑,子孫以國為氏,就產生了「岑」這個古老的姓氏。當時的岑邑,根據考證,是在今陝西省的韓城縣境內,可見得後世姓岑的漢人,最初都是發源於這個地方。另外,根據《姓氏考略》所記載的:「望出南陽,又,兩越娌人多岑姓」,則南方,是有很多姓岑的外族的。現在,廣西省蒼梧縣的西南有一縣名為岑溪,貴州有一個叫做岑鞏的地方,可能跟當地的眾多岑姓,不無關係。不過,源自古公亶父的漢族岑姓,後來主要是繁衍於河南省的南陽一帶,所以只要按著自己家族的播遷經過逐步推溯,今日岑姓的人士也不難找到自己的真正血統和來處。在歷史上,岑姓曾經是一個光彩而神氣的姓氏,尤其是漢、唐兩代,棘陽的岑家人材輩出,出將入相,顯赫萬分,他們的子弟備受朝廷的重視,岑家也儼然是當時的名門望族,漢代的棘里,就是現在河南省新野縣的東北。棘陽岑家的嶄露頭角,是開始於中興漢室的光武帝之時,而頭一個把這個家族引領上青雲之途的,正是鼎鼎大名的光武帝大將岑彭。自岑彭之後,岑氏就扶搖直上,歷經南北朝和唐朝,前後差不多1000年間,所享聲譽始終不衰。前清時代,最南方的廣西省,又出了一位十分了不起的人物,那就是在中法越南之役中,以「地營法」大戰法軍的「開花炮」,把來勢洶洶的法軍大敗於臨洮,其他各省聞風紛紛起而響應的抗法名將岑毓英。中法之役後,他曾高官厚祿,當到清廷的太子太傅,顯赫不可一世。常姓歷史悠久異常5000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似乎相當不少,有一位占月的常儀,還有一位曾經被任命為大司空的常先。因此,後世許多學者都認為,我國的常姓應該是在5000年以前就有了的,歷史悠久異常。《姓氏考略》上就是這樣說的:「黃帝使常儀占月,又有常先為大司空,常姓當出此」。此外,唐代《名賢氏族言行類稿》和《通志氏族略》也指出:「黃帝臣常先之後。」可見得常姓的出現於古遠黃帝時代是被許多學者所普遍采認的。被後世認為最正確的常氏出處,是《姓纂》和《通志氏族略》二書所同時記載的:「衛康叔支孫封常邑,因氏焉。」衛是春秋時代的一個諸侯,由周武王的少弟康叔所建,當時衛國所擁有的土地,是現在沿著黃河流域的河南和河北一帶。跟周室的其他諸侯比較起來,衛國的壽祚還特別的長,歷經周朝春秋,戰國的漫長八、九百年,眼看許多曾經赫赫不可一世的諸侯紛紛被滅,而衛國仍然屹立不移,連那位號稱統一天下的秦始皇都沒有能夠動搖他們,一直到秦二世時,才被滅國亡。在周代的封建制度之下,天子分封諸侯,諸侯又分封采邑,而我國的常姓,正是當時衛國所封出去的一個采邑,其始祖則為衛康叔的孫子。因此,推算起來,衛康叔既然是周武王的兄弟,則常姓自然也是源自最為神氣的周文王姬姓了。他們跟後世姓衛的人士,同時還應該是同一血脈的人,因為衛康叔的後裔,後來在國亡之後也曾以國為氏而姓衛。衛國被秦二世所滅,是在大約2200年以前的事,則我國常姓的出現,自也在這個時候。這個姓氏出現之後,很快地出人頭地,在稍後的漢朝初年,便已由一位叫作常惠的太原人士,光耀門庭。常惠的成名,跟著名的持節牧羊的蘇武一樣是由於追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10餘年而始終持節不屈。他是在漢武帝時走的,獲釋返國已經到了漢昭帝的朝代,就被拜為光祿大夫,榮耀異常。後來班固作《漢書》,並且特別為他列傳,指出:「惠,太原人,甘露中為右將軍」,名垂史冊。根據後世學者的考證,我國常姓主要有太原、平原兩望族,太原即今山西太原,平原為今山東一帶,並且繁衍滋長為當地的望族。這種情形,只要看歷代常姓名人的出身地方,就不難了解了。我國南方的閩、粵一帶,在唐朝以前還算是一處荊蠻之地,人煙不多,教化亦未行。到了大約1200年以前唐德宗建中年間,由於出了一位叫作常袞的賢士,才把這種情況逐漸地改變了。在他的苦心教化之下,「荊蠻」之人也慢慢地知書懂禮,全盤接受了中原的文化,閩、粵之地,自此不再被人視為未開化的落後地區,而逐漸地有人願意向南播遷,造成了中華民族在南方的繁榮滋長。另外,在宋代之時,還出現過一支新加入的常氏,那就是《通志氏族略》所指的:「恆氏,避宋諱改為常。」恆氏,根據《世本》的記載,是楚大夫恆惠公之後,這位恆惠公的後裔,不是姓恆,就是姓常,而且主要繁衍於江蘇的東海一帶,所以有一部分常氏,跟恆氏實際上是一家人,不宜聯姻。明代是常氏大露鋒芒的時期,論起當代的常氏名人,僅僅一位垂名千古的大將常遇春,便足以叫後世的子孫傲視人前了。常遇春是安徽懷遠人,是明太祖朱元璋麾下的大將,曾經從安徽一路打到順天,憑著這份彪炳的汗馬功勞,後來常遇春在朝廷的顯赫,是不難想像的,他累任中書、右丞相,並被封為鄂國公,開平王,可謂實至名歸。這位趕走蒙古人,為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歷史名將,據傳生平沉毅果敢,善撫士卒,不習書史,而用兵往往與古代的兵法相合。他並自言能將10萬眾,橫行天下,所以在軍中又有「常十萬」的尊號。車姓系承田氏 望出魯國等地車氏,若論來源,最古是黃帝臣有車區,次則秦公族有子車氏後以車為氏。但在2000年前又有由田氏分出來的。車氏的分自田氏,歷來有關的古籍都記載得十分清楚。譬如,《姓纂》指出:「漢武帝時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詔乘小車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子孫因為氏,望出魯國,南平、淮南、河南」;《通志氏族略》也指出:「漢武帝丞相田千秋,以年老詔乘小車出入省中,時號車丞相,其子孫因以為氏」。原來,依照正史的記載,漢武帝駕崩,戾太子繼位為昭帝。由於當時田千秋的年事已高,每天步行朝見很不方便,所以漢昭帝才特准這位大恩人坐著小車出入宮殿,而贏得了「車丞相」的響亮名號。在君主至尊至上的當時,能夠坐著車子出入宮殿,是空前的殊榮,因此田千秋的子孫就此改以車為氏,使這份殊榮隨著家族的繁衍而千秋萬世傳留下來。追本溯源於山東,卻發跡於陝西長陵的車氏子孫,後來又很快地往回走,而在老家山東,以及湖南、淮南、河南等地繁衍開來,成為這些地方的著名姓氏。一向被人所熟悉的「囊螢照讀」故事的主人翁車胤,便是晉朝時的南平人,也就是現在的湖南藍山人。提起「囊螢照讀」的故事,相信每一個人都耳熟能詳,衷心敬佩,甚至連日本人,長久以來也經常拿這個可敬可佩的苦讀故事,來教諭他們的子弟。南北朝五胡亂華時期,從別處來中國定居的胡人之中,也有改以車為姓的。《魏書官氏志》所記載的:「車裩氏,車非氏,均改為車氏」,正是這個意思 。如上所述,車氏家族,是由兩支「人馬」組織而成的。一支是漢代「車丞相」田千秋的後裔,一支則是南北朝時來華的胡人。不過,依照《世本》以及《姓氏考略》等書的記載,則車氏還有另支,那就是:「黃帝臣有車區,秦公族有子車氏」。如果此說屬實,那麼,車氏家族的歷史,是更加的久遠了。媯完因故奔齊 創造早期陳姓根據《姓纂》的記載,陳姓最早出自為媯姓,也就是大舜的後代。陳,最初是一個地方,本來是太昊之墟(畫八卦之所)。周武王的時候,把這個地方封給了舜的後裔媯滿,還把女兒太姬嫁給他,稱為胡公。後來,他的十世孫媯完,因故奔齊,才開始以國為氏,創造了「陳」這個姓氏。當時,胡公滿所擁有的陳地,大致是現在河南開封以東,至安徽亳縣以北,都城宛丘,即現在的河南淮陽縣。這塊地方應該是陳姓漢族的最早發源地。奔齊之後首先以陳為氏的陳完,字敬仲,後來在齊國逐漸發達起來,食邑于田。這時,他又改姓為田,《史記》上有一段「田敬仲完世家」,記載的就是他的故事。因此,田姓應該是自陳姓分出去的,兩姓在三千多年以前本來是一家人呢!胡公滿本支所繁衍的陳國,傳了二十五世,到媯健的時候,被秦始皇所滅。媯健生了ㄙ、桓、軫三個兒子,在國亡之後,桓改姓王,軫則跑到楚國,後來還做了楚國的丞相,封為潁川侯,並且搬到河南的潁川地方,改姓為陳——這一支,被普遍認為是陳姓的共同祖先。不過,陳姓的組成分子,也跟其他的大姓一樣,並不僅僅為胡公滿所傳下來的這一支。《通志氏族略》上面有一段記載,把陳姓各種形成因素,說明得十分清楚。「¤公二十四年,楚惠王使子西之子公孫朝伐陳而滅之,子孫以國為氏。又廣陵之陳(在今江蘇鎮江東北),實劉氏,魯相無子,以外孫劉矯嗣。《河南官氏志》云:侯莫陳之後,亦改為陳氏。又曰:白永貴隋初改為陳氏,是為萬年之陳。」陳姓,至少有來源不同的四群——舜帝的後裔,白永貴的後裔,劉矯的後裔,以及突厥族的侯莫陳氏的後裔。這四支陳姓「人馬」,經過數千年的繁衍,已經遍布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過,其中要以潁川、汝南(今河南省)、下邳、廣陵(今江蘇)、東海(今山東東南部與江蘇交界處)等地的陳氏,最為族大支繁。頭一個以陳為姓,後來又改姓為田的那個陳完,也是頭一個在歷史上大出風頭的陳氏。太史公在《史記》上面,對他有過詳盡的敘述。據說,他在齊國改姓為田之後,子孫世代都是齊國的大官,傳到田和的時候,進一步列為諸侯,他的兒子田平乾脆並掉齊國,這就是歷史上所謂的「田齊」。「成」姓的來源在新加坡「成」姓是一個偏姓,姓「成」的人不多,如果有人自我介紹姓「成」,對方自然而然想到他一定是姓「陳」或「程」,而不會想到他姓「成」。當姓「成」的人向對方解釋清楚是成功的「成」之時,對方也許會很驚奇地問:「有這個姓嗎?你們是不是蒙古大帝成吉思汗的後裔?」(成吉思汗並不是姓「成」)。其實,成氏的歷史源遠流長,成氏族人不是蒙古人,而是真正的漢人,他們是周文王的兒子成伯的後裔,成伯字鄺叔,封地在「成邑」(地名),現在的河南省榮陽縣汜水鎮。成伯的子孫以封地為姓,這就是「成」姓之始。經過4000年的漫長歲月,漢民族的多次遷徙,成伯的後裔遷徙到各省各縣,其中一些成氏族人南下廣東省與廣西省。成氏宗親會副會長成立超說,根據設在怡保的新馬成氏宗親會的會員名冊的記錄,在300多名會員當中,人數最多的是廣東雲浮縣,其次是廣西容縣、廣東清遠縣、英德縣、增城縣、信宜縣、潮安縣、番禺縣和連州縣等。成立超又說,新加坡的成氏宗親當中則以潮州人居多,福建人和廣東人較少。在台灣的成氏宗親以湖北、湖南、江蘇和浙江人占多數,其次是福建金門人。在香港西貢有一個成家村,那裡的居民全是姓「成」,他們是祖籍廣東寶安縣的的客家人。姓「成」的人數雖然不多,但是歷代都有傑出的名人。春秋時代的成連是著名的琴師,他的高足之一就是人們熟悉的伯牙,伯牙跟隨成連學琴3年而成為天下妙手。成氏族人武將輩出,其中以成得臣最負盛名。成得臣字子玉,他是春秋時代楚國的名將,官拜令尹(相當於宰相),晉楚兩國在城濮交戰時,晉文公聞其名而下令軍隊「退避三舍」。可惜他後來因戰敗而拔佩劍自刎。成氏族人的另一名武將是成丹,他是漢朝的著名將領,因戰功顯赫而受封為襄邑王。在文學、醫學等方面,成氏族人也有傑出的人才,如成公綏,他是西晉的文學家,好音律,擅辭賦,著有《成子安集》。唐代的成玄英是著名的道教學者,號「西華法師」,曾注《莊子》一書(即《南華真經註疏》),另著有《道德經義疏》。宋代著名醫學家成無己,對漢代張仲景的《傷寒論》研究精深,著有《註解傷寒論》、《明理論》等。以近代而言,成氏族人的傑出人物有評劇鼻祖成兆才(1874—1929)、著名報人成舍我和著名理論家成仿吾。成兆才字捷三,藝名東來順,河北省灤南縣人。他在華北冀東地區提倡評劇、河北梆子戲、京劇等。他對評劇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創作改編評劇腳本百餘種,人們在他的家鄉為他塑像,並建立成兆才紀念館。成舍我曾任上海《大公報》編輯,主辦過《世界日報》,後在台北創立世界新聞專門學校,自任校長。成仿吾則是中共著名的理論家,早期創造社的主將,與當時的郭沫若齊名。程姓源流追溯 祝融氏重黎後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程氏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曾經出任火官「祝融氏」的重黎,是最為道地的黃帝子孫。關於程氏的來源,有關古籍的記載很多,包括《姓纂》所記載的:「顓頊重黎之後,程伯休父其後也」;《萬姓統譜》所說的:「程伯休父入為大司馬,封於程,後遂為氏,與司馬氏同,望出廣平、安定」;以及《廣韻》上所記述的:「商封重黎之後於程,因以為氏」等等。綜合以上的文述,程氏的先祖應該是「祝融氏」重黎的後代子孫。由於在商朝時有一位程伯休父在朝廷上貴為大司馬,並且被封食采於一個叫作程的地方而得姓。依此推算,程氏之得姓,大約已經有了4000年的歷史,真可以說是一個既古老又光輝的大家族。另外,根據《左傳》的杜注,在春秋時代的晉國,除了上述源自重黎的程氏之外,還出現了第二支以程為姓的家族,那就是荀氏後裔的改以程為姓。《左傳》的那段註解是這樣說的:「晉荀氏支子食采於程,以邑為氏。」春秋時代晉國的荀氏,是一個著名而尊貴的家族,世代都很顯達。依照《姓纂》的記載,荀氏是「周文王第十七子郇侯之後以國為氏」,其後並分為旬氏、程氏、知氏、輔氏。換言之,出現於春秋時代的第二支程氏,應該也是周文王的後裔,而周文王則是黃帝的姬姓子孫,因此兩支程氏的得姓儘管有先後之別,但認真的追溯起來,實際上根本都是一父所生,僅僅是殊途而同歸罷了。程氏老早便稱盛於北方,還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許多具體的證據,其中,最為明顯的可以說莫過於秦始皇時創造隸書的程邈的現身說法。因為,這位對精美奧妙的中國文字有不朽貢獻的歷史人物,正是當時的下杜人,也就是現在陝西省長安縣人。程邈的創造隸書,對於中國文化的貢獻之大,已經是有目共睹的。根據史載,當初他並沒有十分響亮的地位和名氣,僅僅是一名小小的縣吏而已,而且,不久之後還因得罪人而被關在雲陽的牢獄裡,沒想到漫漫無期的鐵窗歲月,卻給帶來了傲視人寰的輝煌成就。他以10年時間構思,把大小篆蛻變而成隸書3000字。當時不但在秦始皇的激賞之下被赦出獄,還被封為御史的高官,而且使得中國文字自此定型,豐功偉跡堪稱與日月同光。池姓以居為氏 望出河南西平池氏,是由於其祖先居住於池邊,而得姓。《風俗通》所說的:「氏於地者,城、郭、園、池是也」,以及《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記述的:「以居為姓也,漢有中牟令池瑗,魏有城門仲侯魚」,即為明證。這個一向顯得族不繁人不多的姓氏,大致是出現距今2000多年以前秦、漢之際的河南陳留地方。據說,後來在同省的西平縣,池姓的人家一直很多,這就是《姓氏考略》一書所說的:「陳留有池氏,秦丞相池子華是,望出西平。」發源於中原地區的池氏,經過長時期的輾轉播遷,到了明、清之際,大量出現於最南方的福建、廣東、以及雲南等地。丁氏源自五支 炎帝後裔居多丁氏,一直是一個陣容龐大的家族, 過去的兩三千年來,參加這個大家族的組成份子,至少在五支以上。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丁姓的始見,大致是在3100年以前的周武王伐紂之時。《姓氏考略》上所記載的:「太公金匱,武王伐紂,丁侯不朝,丁姓始此。」明白指出了當時就已經有以丁為姓的諸侯。不過,古籍中對於這位丁侯的來龍去脈,大多語焉不詳,所以到目前為止,大家只能知道丁氏的具有悠久歷史,卻一直無從探知最原始的丁氏的家世源流。第二支丁氏,就有詳實的源流可考了。依照《姓纂》和《萬姓統譜》、《通志氏族略》等書的記載,他們是姜太公的後裔,發源於現在的山東省境內,其家族淵源,還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的炎帝神農氏,是最為道地、最為光彩的黃炎子孫。三書都是這樣認為的:「齊太公生─719.06.0及19.0,支孫以謚為姓」。這一支丁氏,實際上也是後世丁氏之族的中堅份子。漢代以後,雖然陸續有三批人馬投入這個大家族的陣容,但千百年來的丁姓人,絕大多數都是來自這一支,算起來都是源自姜太公的炎帝後裔。到了三國鼎立時期,位於江南的東吳,開始出現了第三支丁氏,那便是孫權之孫的被改姓為丁。這一段淵源,明載於《江表傳》,是這樣說的:「孫權因孫匡燒損茅芒以乏軍用,別其族,為丁氏。」換言之,後世的丁姓人之中,也有一部份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因為孫氏正是傳自周文王的第八子康叔。此後,丁氏的陣容越來越是龐大,先後加入了兩支新的生力軍:一支改自於氏,一支則由來華定居的西域人所改。關於這兩支丁氏的加入,都是有具體的證據可為依憑的,包括《楓窗小牘》所記載的:「宋有無賴子於慶欲依丁謂,一老儒教其改姓丁,後果得意」,以及明載於《楊士奇東里文集》的:「丁鶴年,其先西域人,西域人多名丁,既入中原,因以為姓。」由此看來,現在遍佈於世界每一處地方的丁氏之族,至少是有五個系統的。第一支是丁侯之後,第二支是丁─719.06.0及19.0之後,第三支出自孫匡,第四支出於慶之後,第五支則為西域人的改姓。丁氏,真可以說是一個集英聚銳的姓氏。從丁氏組織龐大和複雜的情形,還可以提示世人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同姓的男女,不一定就絕對不可通婚,而不同姓的人,也不一定就必然適宜彼此聯姻。這一點,《中華姓府》指出:「禮,同姓不婚,莫不知之,而同姓可婚,異姓或不可婚,則知者少矣。以丁姓而言,於及西域人所改者,同可婚也;以孫姓而言,孫改之丁,孫丁雖異,則不可婚。是結婚者,宜究祖姓之源,免鑄錯誤。」如此說來,年輕男女在決定自己的終身大事時,還真得先行了解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免得無意之間鑄成錯誤,而貽患後代子孫呢!丁氏自從在漢、晉之際大放異彩之後,這一份光輝,就此千百年傳留了下來,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丁氏都是人材輩出,而於清代登峰造極。清代的丁氏,出過傳名千古的國家棟樑之才,更出過功在傳統文化的了不起學者,丁寶楨、丁日昌、丁敬、丁申、丁丙、丁取忠,無一不是滿綴著晶瑩光華的名字。丁日昌,在光緒年間更是大名鼎鼎,不但作到江蘇巡撫的方面大臣,以所歷皆有名績而著稱,而且,曾經輔佐曾國藩,仿造西洋的火器和船舶最力,對於中國的現代化,獻力不少。范姓始祖顯赫 左右早期政治這一個輝煌的鉅族著姓,有一個比許多其他姓氏更特殊的地方,就是對於自己姓氏的來龍去脈,十分清楚。關於范姓的姓源,根據《姓纂》的記載是這樣的:「帝堯劉累之後,在周為唐杜氏,周宣王滅杜,杜伯之子溫叔奔晉為士師,曾孫士會,食采於范,遂為范氏。」由此可見,范氏的始祖,可以遠遠地追溯到4000多年以前的聖君唐堯,堯的這一支子孫歷經虞舜、夏、商諸代,都稱為唐杜氏,入周被改封於杜,不久被周宣王所滅,當時杜伯的兒子就跑到晉國,被任為士師,並因官命氏改姓為士,傳到他的曾孫士會的時候,做了晉國的上卿,食采於范,於是,士會的子孫也按照當時「以邑為氏」的習慣,統統姓了范,而一直繁衍到現在。范氏的始祖,在得姓之初更已顯赫萬分,自士會以後,范武子、範文子、范宣子、以及范獻子,世代都是晉國的上卿,可以說是曾經左右早期政治的世家鉅族之一。2000多年以前就發跡於晉國的范氏,後來是高平的望族,古時的高平,就是現在山西省的高平縣,位置在晉城縣的北面。換言之,以後各地的范姓人家,有很多都是發源於山西,跟山西的范家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卧薪嘗膽, 勾踐復國」中的范蠡,是家喻戶曉的人物。范蠡的更難能可貴之處,是他的懂得急流勇退。據傳,勾踐復國之後,把范蠡高封為上將軍,可是他卻認為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並且深知勾踐的為人是可與同患難,而難同安樂,所以毅然辭去高官厚俸,乘舟浮海以行,而且從此未返越國。這位了不起的人物在功成身退之後,據說是改名換姓歷游齊、陶等地,後來並操計然之術以治產,結果卻變成了巨富,自號為陶朱公。他的一生,真可以說是「居家則致千金,居官則至卿相」了。首個以樊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孫對於樊姓的來源,唐朝學者所著的《姓纂》一書是這樣認為的:「周文王子虞仲之孫為周卿士,食采於樊,因邑命氏,今河南陽樊是也。周有樊穆仲,字山甫,樊仲皮, 樊濟,並其後也, 南陽。」依照這項記載看來,頭一個以樊為姓的,是周文王的曾孫,他由於擔任周天子的卿士,同時食采於樊,所以也跟當時許多擁有采邑的人一樣,「以邑命氏」而姓了樊。這樣推算起來,周文王后裔之有人以樊為姓,至少已經有3000年歷史。歷史上,樊姓的知名人士很多,最著名的則有樊於期與樊噲。樊於期本來是秦始皇麾下的大將,因故而避罪於燕國,受到太子丹的禮遇,只是秦始皇卻想盡辦法要把他捉回去治罪。就在這時候,荊軻正好準備到泰國去行刺,卻苦於沒有接近秦始皇的借口,於是就想到「願得於期首以獻秦王」。在這種情形下,樊於期只好為了除去暴秦的壯舉而犧牲性命,自己刎頸而死,讓荊軻提著他的首級去見秦王。荊軻刺秦,最後雖然沒有成功,但樊於期的大名卻自此永垂青史。楚、漢之爭,樊噲在鴻門宴上勇救其主劉邦的故事,通過司馬遷的一支花妙筆,千百年來膾炙人口,樊噲的大名也因而無人不知。費姓有三種讀音費在我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是經常用得到一個字,大家也知道,這個字的讀音是「敷畏切」,所以碰到性費的人,稱呼起來也只有這樣一種讀音。實際上,象這樣不問青紅皂白地把「費」字統統讀成為「敷畏切」,是大謬不然的。因為,這個字如果用以表示姓氏,就應該有三種不同的讀音,除了一般習慣所讀的「敷畏切」之外,還有發音為「翡」的「附胃切」,以及發音「●」的「彼肄切」。費姓這三種讀音上的分別,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三種不同的讀音,分別代表了費姓三種不同的來源,真可以說是攸關大體,不能混為一談,以下,便是這三支費姓的來龍去脈。讀作「敷畏切」的費氏,根據考證,是春秋時代魯國的大夫費●父的後裔,費●父食采於費,所以他的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地命氏」地姓了費,當時的費邑,就在今山東省魚台縣的西南方,該地現在仍有一處「費亭」,相傳就是2000多年以前魯國費邑的舊址,當然,也就是這支費姓的最早發源地。第二支讀作「附胃切」,也就是發音為「翡」的費氏,根據《姓纂》的記載,則是夏禹的姒姓後裔。該書是這樣說的:「史記雲,紂幸臣費仲,夏禹之後,江夏。」由此看來,這一支費氏的始祖,是可以遠溯到4200年前的夏禹的,殷商末代暴君紂王的寵臣費仲,就是以費為姓的夏禹後代,後來,這一支費姓主要是繁衍於江夏一帶,古時江夏,就是今湖北省武漢周圍的一片地方,跟第一支出自魯大夫費●父的費氏,在時間和地點方面,都是頗有一段距離。另外,根據漢代史游所編著《急就篇》的「姓字注,卻認為這一支費氏是楚大夫費無極的後代。春秋戰國時的楚國,是顓頊的羋姓後裔所建,則推溯起來關係更遠了。第三支讀作「彼肄切」,亦那發音為「●」的費氏,也是發源於春秋時的魯國,由魯桓公的兒子季友所傳,算起來是周文王的姬姓後代。這一段姓源考據,是見諸《姓氏考略》上所記載的「音●」,梁相費●碑,魯桓公子孝友為大夫,有功封費,因氏焉。」這個季友受封的費邑,也稱為「●」,或叫「●」,司馬遷在《史記》上,曾以一再提到這個地方,譬如「周公世家」上提到「伯禽伐淮夷徐戌於●」,及「厘公以汶陽,鄱二邑封季友」等事。這個費邑,現在的位置是在山東省縣的西南,當然,這一支費氏也是發源在這裡,不過,卻與發源於同省魚台縣的那一支費氏,來源有所不同。根據以上的說明和分析,姓費的人士,當可對自己的來龍去脈,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我國歷史上,細數費氏的傑出人物,恐怕頭一個就要數到東漢的大學者費直,他所治的古文《易經》曾經被後世的學者推崇備至,更不曉得歷來有多少讀書人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這部古文《易經》的研究上。馮系承周文王 派別多脈絡清根據《姓纂》的記載,馮姓也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老祖先,可以遠遠地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公高。畢公高的後代畢萬封在魏地,畢萬有個孫子食采馮城,於是,這一支子孫就以采邑的名稱為姓,以後統統都姓馮了。在春秋戰國時期,馮姓雖然有好幾位深具才華的人見諸史書,但是跟其他同樣出自周文王的大姓比較起來,在事功上還是多少有點遜色。至少,在當時熙熙攘攘的群雄並立局面中,姓馮的人就似乎未曾扮演過「獨當一面」的重要角色。然而,這個姓氏卻繁衍得很快,到了漢唐時期,就從原來發源的陝西,繁衍到了河南、河北、山西、乃至福建等地。馮姓的子孫在遷到這些地方以後,竟然青出於藍,紛紛有了十分優異的表現,為他們不甚得意的老祖先,大大地揚眉吐氣。現在,馮姓的派別相當多,根據《姓氏考略》的記載,大致如下:出於潁川(河南省)的馮氏,是東漢光武帝的征西大將軍馮異的後代。馮異就是著名的「大樹將軍」,曾經為光武帝平赤眉,擊匈奴,軍功彪炳,後來被封為陽夏侯,騰達非常。上黨(山西省)的馮氏,則系漢代左將軍馮奉世的後代。馮奉世也是一位威震諸夷的大將,漢宣帝時,曾經出使西域各國,接連擊敗了莎車等國,後來又以破羌之功,被封為關內侯。別外,福建長樂的馮姓,是宜都侯馮參的後代;京兆的馮氏,是燕王馮宏的後代;出自弘農(河南省)者,是西魏寧州刺史馮寧之後;出自河間(河北省)者,則為唐監察御史馮師古的後代。像這樣把族系的出處考據得清清楚楚,脈絡分明,在姓氏當中還是很少有的,姓馮的人士真是比別姓的人幸運了。歷史上知名的馮姓人物中,有一位比較為人熟悉的馮道。他是五代那個亂糟糟的時代的人,曾經接連做了唐、晉、漢、周諸朝的首相,不能不算是顯赫萬分,然而,他那種不把喪君亡國之恥放在心上的行徑,卻為後人所鄙視。不過,如果僅從才華上來講,馮道倒不失為一代能士。符姓系承姬氏 苻姓源自蒲氏在芸芸眾姓之中,有竹字頭的「符」氏,也有草字頭的「苻」氏,這兩個姓氏,貌如虎賁,經常被人混為一談。實際上,這兩個姓氏是絕對不可混為一談的,他們的來源不同,血脈各殊,必須加以考究的劃分開來——符氏,根據《姓纂》所記載的:「魯頃公孫公雅為秦符璽令,因為氏,琅邪」,應該是周文王的姬姓後裔;苻氏,依照《晉書苻洪載記》的記載,則是由蒲氏更改,算起來是夏禹姒姓後裔。前者,得姓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後者,則始見於距今約1600多年以前的南北朝時期。符苻二氏都是 黃帝軒轅後代符、苻二氏的源流和得姓時間雖然各殊,但是如果認真的再往上推溯,則他們根本全都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子孫。因為,周文王的姬姓,固然是黃帝的嫡裔,而姒姓的始祖夏禹,也是顓頊帝的孫子,同樣是黃帝的後裔呢!符氏的家族大放光芒,是在五代末期。首先,是宛丘(今河南省淮陽縣東南)人符存審在後晉王朝上的飛黃騰達。根據史載,符存審是當時晉主李克用的義兒,曾經被賜姓為李,光采無比。而實際上,他也是一位富有機略的名將,在當時的兵荒馬亂之中,從庄宗破梁軍,趕走遼兵,大敗劉酃,前後大小一百餘戰,從未有過敗績,與當時的另一大將周德威齊名。以百戰百勝的輝煌功績,此後符存審不但高官厚祿,榮華富貴了一輩子,而且,也為後世子孫打開了平步青雲的大門,使得符氏的聲譽,越來越是響亮。一千年前表現得燦爛輝煌的符氏家族,是發祥於現在的河南省淮陽縣一帶。頂著這份無比光榮的傳統,他們的子孫逐漸播遷到其他地方,而且,目前遍佈於世界各地的符姓人家,一個個慎終追源,都未曾忘記他們的老家在河南呢!草字頭的苻氏,則是從蒲氏分支出來的。根據考證,他們的得姓,有一段饒富趣味的淵源。原來,頭一個以苻為姓的人,就是南北朝時期所謂五胡十六國之一的前秦之祖苻洪。苻洪是氐族人,本來姓蒲,世代都是西戎的酋長。永嘉之亂以後,四方兵起,群雄割據,他就被氐族推為盟主,稱霸一方。據說,當時的讖文有「草付應王」之語,正巧其孫堅的背上,也生而有「草付」兩個字,所以他就認為自己是順天應命的真天子,立刻改姓為苻,並且進據長安,自稱大將軍、大單于、及三秦王。不過,終苻洪之一生,並沒有真的當上了天子,一直到後來他被其將麻秋鴆死,他的兒子苻健才僭立為帝,創立了歷史上的前秦皇朝。商王求得聖人 拜相御賜傅姓《史記殷本紀》指出:「武丁夜夢得聖人,名曰說,以夢所見,視群臣百吏,皆非也。於是乃使百工營求之野,得說於傅險中,是時說為胥靡,築於傅險,見於武丁,武丁曰:『是也。』得而與之語,果聖人,舉以為相,殷國大治。故遂以傅險姓之,號曰傅說。」由此可見,這位上古賢相是被帝王賜姓名為「傅說」,至於他以前的姓名為何,可能由於他為相之後的聲名太響亮了,所以沒有人去注意,結果,史書上缺乏記載,而後世也就不得而知了。傅說之為傅姓的始祖,是被歷來的學者所共同采認的,從未有人表示過置疑,譬如《姓纂》上指出:「本自傳說,出傅¤;因以為氏,出北地,清河二望」;《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也說:「殷相說之後築於傅¤,因以為姓。」以上諸書中所指的「傅¤」,亦即《史記》上所記載的傅說版築之處,目前的位置,是在山西省平陸縣之東,今名為「隱賢社」。換言之,傅姓人家最早的發源地就是在這裡。另外,根據《姓纂》的記載,傅姓後來主要是繁衍於北地和清河二處;北地,指的是今寧夏省及甘肅省的東北部地區;清河,指的則是今河北省的清河、棗強以及山東省的濟平、高唐、臨清、武城等縣及其附近一帶之地,可見得傅姓在北方的繁衍,是既速且廣的。漢晉之時 名人輩出具有光耀史冊的始祖的傅氏,在歷史上,一直是表現優異,絲毫都沒有辱沒自己與生俱來的光采門楣,尤其漢晉之時。傅氏更是名人能士輩出,大放異彩。傅姓在漢晉,數百年間的大放異彩,是由2200年前的北地人傅寬開始的,傅寬是漢高祖的開國功臣,漢高祖得天下後曾定元功18人,傅寬被排在第9位,封為陽陵侯,顯赫異常。甘姓始於商周 甘盤甘羅為證殷商中興名主武丁,年輕的時候,曾就學於一位叫作甘盤的學者。後來繼位,便禮聘甘盤為相。這位被後世推崇為賢相的甘盤,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便是甘氏的始祖。像《姓纂》、《姓譜》等書就異口同聲地指出:「甘,武丁臣甘盤之後」。而甘盤之得姓,則夏有甘國是以國為姓的。可見甘姓人的源遠流長。不過,甘氏家族的組成,實際上不僅此一支,到了2100多年前周武王伐殷而有天下之時,姬姓的龐大家族之中,也有子孫由於被封為甘伯而改姓甘的。《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記載的:「周武王同姓,於畿內為諸侯,因氏焉,甘伯恆公是也,秦有甘茂、甘羅」,即為明證。這一支源自姬姓的甘氏,最初的發祥之地是在周天子的王畿之內。當時所謂的王畿,是指現在以陝西長安為中心的四周之地。根據考證,現在陝西省鄠縣的西南,當時就是以甘為名,因此,陝西鄠縣一帶,一向就認為是甘氏的發源地, 跟每一個甘姓人的關係,都極為深長。陝西省長以西的地方,到了列強爭霸,周天子有名無實的戰國時期,已經是屬於秦國的領域。當時,甘氏的先人也大多是秦國人。長久以來,大家都耳熟能詳的甘羅拜相的故事,便發生於秦國。實際上,根據正史的記載,甘羅不但確有其人,而且確有拜相其事。他出身於當時秦國的名門,是秦武王左相甘茂的孫子,年12事秦相呂不韋,為秦國使於趙國,趙王不但躬親郊迎,而且在甘羅的伶牙利齒之下,心甘情願地割五城以事秦。結果,未費一兵一卒而凈得五城。甘羅回到秦國之後,就被高拜為上卿,為後世留下了這麼一 段充滿著傳奇意味的故事。高氏源自山東 齊國最高上卿高,是發源於山東的一個古老姓氏。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周代的齊國,有國、高二公,世代都是齊國地位最為崇高的上卿,他們的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是齊國的一切大小事務,都必須經過他們二人的最後決定。這就是《左傳》註解上所說的:「國子、高子,天子所命,為齊守臣,皆上卿也。」這個在兩三千年前便已聲名響亮的姓氏,究竟是從何而來的呢?討論到高姓的姓源,真是頭緒眾多,一言難盡,因為,過去五千年以來,組成這個大家族的分子,至少在四五支以上,堪稱「姓源多歧而其族繁多」。先談周代在齊國神氣非凡的那一支高氏,關於他們的姓氏來源,是見諸《廣韻》所記載的:「齊太公之後,食采於高,因以為氏」;以及詳載於《通志氏族略》的:「惠公之子公子祁,字子高,其後亦為高氏。」高氏這個大家族的另外幾支組成分子,就有確實的文獻和資料可稽了,計有《北齊書》上所記載的:「文宣帝賜元暴安,元文遙皆為高氏;高隆之本姓徐,其父為高氏所養,因從其姓」以及明載於《魏書》的「後燕慕容雲之祖和,自雲高陽氏之後,故以高為氏」。另有在不計其數的姓氏之中,以「高」字開頭的兩個字的複姓,為數也不少,譬如,高車氏、高堂氏、高陽氏、高陵氏等。依照後世的考證,高車氏是「九姓回鶻種類入中國者,後魏有高車或如」;高堂氏是「齊卿高敬仲食采於高堂,因氏焉」;高陽氏大家都很熟悉,是上古顓頊帝的姓氏,其後亦有以高陽二字為姓者,《呂氏春秋》上即有一位古辯士高陽¤;高陵氏則為「秦昭王弟封高陵君,其後因以為氏」。這些複姓,長久以來十分少見。長久以來百花似錦,滿園芬芳的學界文壇,是人傑出智慧的最佳說明,其中,高姓園丁的耕耘血汗可真不少,譬如,漢代就有世傳魯詩的高嘉、高容、高詡祖孫三人;傳《傳禮書十七篇》,曆數傳而至戴德、戴聖,使後世言禮者多宗之的高堂生,以及著有《孝經解》,並注《戰國策》、《呂氏春秋》、《淮南子》等古籍的學者高誘等。此外,像唐代的高適,不但歷任淮南、劍南、西川節度使,顯達異常,而且為詩骨力蒼老,才思奇縱。高啟,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北郭十友」之一,曾經參加《元史》的編纂工作,並以雄渾的詩名而著稱;嘉靖年間的高武,在傳統醫學上,久享聲譽,他所傳的針灸之術,已成為醫學上極其重要的一個部門;清代的高其佩,在傳統畫壇上的名氣人人皆知。從上面一連串閃耀著光芒的名單,任何人一望而知,過去數千年來,高氏的名氣有多大,多響亮!葛系承嬴氏葛姓,《風俗通》記載說:「葛氏,古葛天氏之後。」如果葛天氏確有其人,則我國的葛姓,跟其他的千百個姓氏相較,算起來資格是夠老的了。現在就算把有關葛天氏的傳說當作「姑妄言之」,但是葛姓卻也跟我國所有的其他姓氏一樣,是有確實的姓源可查的——《通志氏族略》上記載說:「夏諸侯有葛伯,子孫以國為氏。」我國的古籍上,關於葛伯的記載相當不少,譬如《書經》的「仲虺之誥「曾說到:「葛伯仇餉」。「孟子滕文公」也曾提到:「湯居毫,與葛伯為鄰」,其注則說:「葛,夏諸侯嬴姓之國。」由此可見,「葛」的確是3000多年以前曾經獨霸一方的一個諸侯,是由顓頊的嬴姓後代所建立,他們跟後來滅夏桀而有天下的商湯是「芳鄰」,擁有今河南省蔡丘縣東北的一片地方,後來,他們的子孫也「以國為氏」,統統都姓了葛,並且一直繁衍到今天。如此看來,葛氏的得姓是相當早的,比後來成為我國諸家姓氏主流的周文王姬姓後代之得氏,最少要早到六、七百年。所以,儘管關於葛氏源自上古葛天氏的說法不盡可靠,然而,葛姓在我國群姓之中的「老資格」,卻是無可疑的。我國南方的葛姓,來源與北方不同,據《姓氏考略》的考證,是出自東漢光武帝時的洪氏。關於江南葛姓的姓源,《姓氏考略》上的記載十分詳盡:「漢洪●祖子浦廬,一作葛廬,起丘佐光武有大功,封下邳僮縣侯,廬讓封於弟文,南渡江,家於句容,為吳中葛氏所出,望出梁國。」由此可見,江南葛姓人士,是在1900多年以前的東漢初期,由洪姓所分支出去的,洪氏是上古伏羲之後擔任水官的共工氏的後代,所以跟傳自夏諸侯葛伯的北方葛氏,應該沒有十分接近的關係。在我國民間,為人所熟悉的葛姓名人相當不少,而其中似乎又以「太極仙翁」葛玄以下的一系列「神仙人物」,最為老幼咸知。除了上述位列仙班的人物,在我國歷史上,葛姓也出了不少傑出的人物,尤其是宋一代,更是人才輩出,葛泌、葛書思、及葛勝仲等,都分別在各方面表現優異。葛泌在宋光宗的紹熙年間拜相。葛書思是出名的孝子。葛勝仲則是湖州治律極嚴的知府。清朝道光年間的浙江山陰人士葛雲飛,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當時,鴉片戰爭初起,在英國人第二次攻陷定海的時候,葛雲飛表現了抵禦外侮的大無畏精神。據說,當時來犯的英國船有29艘,英國兵有20000多人,而葛雲飛的手下只有200餘人,可是卻士氣如虹,以大刀對付他們的洋槍洋炮,結果是力戰而歿,但他們的大無畏精神,卻已永垂不朽。龔氏系承共氏 避難加龍為龔關於龔氏的來源,所有古籍的記載都異口同聲,看法一致。譬如,《古今姓氏書辨證》指出:「其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漢有龔遂」;《姓纂》則指出:「共工後有共、龔二氏」;《萬姓統譜》也指出:「龔氏之先共氏,避難加龍為龔,望出武陵。」一說,黃帝臣共工司水土,子句龍繼其職,其後為龔氏。據此,龔氏是以祖先的官職及名的一字組成的。龔氏源自上古共工氏,由上述的文獻看來,是絲毫不容置疑的。同時,在過去漫長的好幾千年時間裡,也一直未曾發現他們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記錄。因此,龔氏可以說是一個一脈相傳,血統單純的大家族,所有姓龔的人,不管身處天南地北,統統都是不分彼此的一家人。當然,龔姓男女之間的論婚娶,也是一向不被允許的。共工氏是上古時期一個幾乎與黃帝的姬氏之族分庭抗禮的顯赫家族。4000多年前,他們被列為所謂「四凶」之一,被聖君虞舜流放到現在的河北和遼寧一帶,並且開始以單字的「共」為整個家族的姓氏。然後,經過了若干年代,他們為了避仇,又分別巧妙地改變了自己的姓氏,有的在原來姓氏「共」的左旁加上三點水,變成了洪氏;有的則在共字的上面加上一個龍字,成為了龔氏。兩個姓氏儘管在外表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全都包括有「共」字在內,十足顯示了他們的不忘本源,更明白表露了他們的所自來,真是妙不可言。由此看來,長久以來在中國各地一直都是族大人眾,很有名氣的龔、洪二姓,實際上根本就是系出一源的同一家人,彼此間的關係親密異常呢!龔氏,正跟他們誼屬兄弟的洪氏一樣,過去的2000多年以來,一直是以較南方的蘇、浙、皖、贛一帶為繁衍中心,並且很早便播遷到了閩、粵之地。這一點,可以從歷史上找到許多具體的證據。「二龔」在歷史上名氣響亮,所有的讀書人都知道,指的是漢代的兩位著名高逸之士龔舍和龔勝,而這兩位深受歷來書生心儀的高士,正是距今大約2000年以前漢哀帝年間的江蘇武原和彭城人士,由此可見龔氏在江蘇的悠久淵源。龔舍是一位精通魯詩的學者,賢名遠播。漢哀帝曾一再徵召他出來作官,可是三番兩次都被他所婉拒,甚至皇帝特別遣派使者親自登門請他出來當泰山太守,他也當了不到幾個月就「上書乞骸骨」。後來又拜他為地位崇高的光祿大夫,他也一樣地不肯接受,視富貴如浮雲,為後世讀書人塑立了不朽典範。龔勝,也一樣是以好學明經與崇高名節而見稱。他雖然曾於漢哀帝時應詔為光祿大夫,但於王莽秉政時即悄然隱退鄉里。後來,王莽篡國稱孤道寡,仰慕龔勝的高名,曾經奉印綏,安車駟馬,恭恭敬敬地征拜他為上卿,可是,龔勝卻在「吾受漢厚恩,豈以一身事二姓哉」的感嘆聲中,絕食而死,高潔志行,垂誦千古。古氏系承姬氏 望出山西代郡3100年前,周文王、周武王父子的豐功偉績,每一個中國人老早就已經耳熟能詳,然而周文王的祖父古公顫父,也是一位出類拔萃的不朽人物。他的事迹,根據《史記周本紀》的記載,大致是這樣的——初居豳,為戎狄所侵,國人慾戰而王不忍殺,乃遷居於岐山之下,亶人皆從之,始定國號曰周。貶戎狄之俗,營築城郭室屋而邑別居之。乃武王有天下,追尊為太王。這位以仁德而受千秋萬世爭誦的古公父,根據歷來姓氏學者的考證,便是古姓家族的始祖。《風俗通》一書就曾明文指出:「古氏,古公亶父之後。」但古亶父,有的說是古皇氏之後,那古氏來源就更悠遠了。古公亶父雖然是3000年前最為神氣的姬姓家族的始祖,但是,他的後裔之中,也有一支以古為姓。因此,古氏跟多年來分自姬姓的許多姓氏,像周、柯、晉、魏、成、韓、何等,根本就是一父所出的兄弟姐妹。不過,正跟大多數具有古老源流的姓氏一樣,在過去漫長的兩三千年間,古氏家族也增加了好幾支新的組成份子,包括《潛夫論》所記載的:「古成氏為古氏」,以及《魏書官氏志》所說的:「吐奚氏改為古氏」等。由此可見,古姓是出於姬周的古公亶父之後,後來並有古成氏及吐奚氏等的改姓,共同組成了這個著名的家族。這個家族,最初是發跡於代郡,所謂代郡,指的是現在山西省的代縣,而這個地方古時候又稱為新安郡。因此,長久以來古氏家族都世代共奉著「新安」的堂號,充份表現了慎終追遠,數典不忘祖的崇高美德。在早期歷史上,古氏家族秉承著自始祖古公亶父一貫以下的光榮傳統,表現得十分出色。譬如,東漢光武帝時的臨湘人古初,是一位以「遭父喪,未葬,鄰家失火,匍匐柩上,以身捍火,火為滅」,而被表薦於朝的大孝子;南北朝時的山西代郡人古銑,則以所著的「長生保要」一卷而傳名;北魏太武帝時的名臣古弼,允文允武,高官厚祿,表現得更加可圈可點了。關氏發源安邑 家世光彩榮耀這個備受敬仰的姓氏,家世源流也光彩榮耀無比。他們的始祖,就是夏朝末年那位可敬的大臣關龍逢。這一點在《姓源》一書上記載得清清楚楚,是這樣的:「夏臣關龍逢之後,望出隴西,東海。」關氏的始祖關龍逢,熟悉歷史的人必然都知道,是夏朝末年的著名賢臣。據說,當時的夏桀荒淫無道,像「作酒池槽丘,為長夜飲」等荒唐的行為,真是罄竹難書。這個時候在朝廷上毫無疑問的是奸169當道,忠良掩蓋,而關逢龍卻一片赤膽忠心,時常引黃圖以諫,而且立而不去。可想而知,「忠言逆耳」是必然的後果。夏桀不但不聽他的金玉良言,而且把黃圖焚毀,還慘無人道地把關龍逢囚而殺之,留下了關龍逢的一片忠貞節烈照耀萬古千秋。夏桀的囚殺關龍逢,根據史載,是發生於公元前1767年的事。換言之,關氏家族不但是源自這樣一位千古完美的人物,而且據有長達3740多年的悠久源流,實在最有資格在人前人後自豪自傲。夏朝的版圖,包括黃河、長江兩流域及現在的遼寧省之地,國都設於安邑,亦即現在的山西省夏縣北方。據說,關氏的始祖關龍逢,便是當時的安邑人。換言之,關氏家族的發源地也就在這裡。豢龍氏與關姓不過,到了秦、漢天下一統之後,這個古老而光輝的家族,一方面在山西的老家繼續繁榮滋長,像漢末三國時期大名鼎鼎的關羽,便是當時的山西解縣人;另一方面,他們又在甘肅一帶開創了一個新天地。所以,目前遍佈於世界各地的關姓人家,有很多都相承相襲著「隴西」的堂名。關氏系出夏末賢臣關龍逢,長久以來已經被公認不移。然而過去的姓氏學者中,也有人認為關氏的始祖應該是「豢龍逢」而不是關龍逢;這種情形真可說是一字之異,相差千里。因為,所謂「豢龍」氏應該是距今4200多年前的古人,如果關氏真的是豢龍氏的後裔,則他們的歷史是更加的悠久了。關尹與關姓所謂「豢龍氏」,《左傳》一書有詳盡的介紹:「昔有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實好龍,以服事帝舜,舜賜之姓曰董氏,曰豢龍。」另外,據說古代守關的「關尹」之中,也曾有人「以官為氏」而姓了關。譬如,《風俗通》一書就記載說「關令尹喜之後。」所謂關尹,亦稱關令,依照《國語》的記載,是先秦時期一種「敵國賓至,關尹以告」的官職。因此,這一支關氏的得姓,大致已有了2400年以上的歷史,也十分的悠久,據說,這一支關氏主要是繁衍于山東、江蘇的交界之處。所以關氏家族,另外還有「東海」一望。繼承始祖關龍逢的光榮傳統,關氏家族在歷史上的表現真是出色極了,大家所熟知的關帝爺關羽,便是其中最為出類拔萃的一位。郭姓起源有二 後世源遠流長這個十分有名的姓氏,是從三千年前的周朝王室分支出來的,追本溯源,也是最為光彩的黃帝姬姓後裔。關於郭姓的來源,唐人所著的《姓纂》一書很明白地記載說:「周文王季弟虢叔,封於虢,或曰郭公,因以為氏。望出太原、華陰、馮翊。」另外,《公羊傳》也指出:「虢,謂之郭,聲之轉也。」郭隗 史上放光芒然而,《姓氏考略》一書卻有不同的看法,認為郭氏的歷史還要更早,同時指出他們是以郭字的字義為氏。該書是這樣說的:「夏有郭支,見抱朴子,商有郭崇,見三一經,此郭氏之始。風俗通,氏於居者,城、郭、園、池是也。」這麼說來,郭姓是早在四千多年以前的夏朝就有了的,而他們的得姓,是由於「氏天居者」,因為郭字原本是代表外城或四周及外部的意思,換言之,郭姓的始祖是由於居住於外城才會以郭為姓的。以上兩種對於郭姓姓源的考證,都是言之成理,所以都被歷代的學者所同時采認,也就是說,大家一向認為郭姓至少有兩種源流,較早的一支由於「氏於居者」而得姓,出現於周初的一支,則分自姬姓後裔太原郡的虢叔西虢,改號為郭,支子以郭為氏的郭。後世的郭姓人,不管是系出那一支,都可以當「源遠流長」四個字而無愧。頭一位在歷史上大放光芒的郭姓傑出人物是郭隗,他以讓燕昭王「築台而師之」,為燕國召來許多奇人異士,終於使得燕國富強的故事,千百年來膾炙人口,傳誦不絕。郭子儀 忠義好榜樣郭子儀三個字,多年來在民間更是童叟皆知,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的豐功傳績和八子七婿的顯赫故事。這位深受人們敬仰的蓋世英雄,是唐代的華州鄭人,嶄露頭角於唐玄宗之時,然後一手平定幾乎傾覆唐室的安史之亂,又在唐代時奇蹟般地以數十騎說退來犯的回紇數十萬兵,身系唐室的安危20年,憑著他手裡的兵權,大可「取而代之」,而他卻始終忠心耿耿,為後世塑造了忠義大臣的好榜樣。難怪人們一談到「郭令公」或「郭汾陽」,都會如此必恭必敬了。韓氏系承武子 望出潁川南陽韓姓的始祖,正是3000年前周室諸侯之一的韓國。當時的位置,就是現在陝西的東部,以及河南的西北部。根據《風俗通》的記載,韓姓本來是姬姓。春秋時代,周文王有一位住在晉國的後裔武子,因功被晉獻公封於韓原,後來他的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地為氏,就此姓了韓。當時他們的封地韓原,就是現在陝西省韓城縣南邊的地方。韓武子的子孫,以後世代都是晉國的大夫,權傾當朝,到了周威烈王的時候,乾脆「三家分晉」,與趙、魏二氏同時成為了戰國七雄之一。這時的韓國建都在平陽,亦即現在的山西省臨汾縣,可見得他們所擁有的土地已經比過去擴張了許多。後來,傳到韓景侯的時候,把國都從平陽遷到陽翟,即現在的河南省禹縣;再傳到韓哀侯,又遷都於新鄭,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新鄭縣。由此可見,韓姓的繁衍,是從最初的陝西,然後擴展到山西、河南,最後才公佈於全國各地的。戰國時代曾經顯赫一時的韓國,後來被秦始皇所滅,其宗室繼續以韓為姓,大多聚居在河南的潁川。到了西漢末年,韓騫為了躲避王莽之亂,舉族移居南陽,並且日益繁榮茁壯成為當地的望族。因此,以後的韓姓,以河南潁川和南陽兩地為最多,其他地方姓韓的人,也大多是從這兩地方分支出去的。韓姓,自始就是一個多采多姿,十分有名望姓氏。最早在歷史上享有盛名的,就是「九流十家」中,法家的創始祖韓非,他所著的《韓非子》五十餘篇,迄今仍為治法者的必攻經典。秦皇統一天下 何自韓姓分出何姓,是在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才出現的,距離現在大約已經有了2200多年。《姓纂》上說:「周成王弟唐叔虞裔孫韓王安,為秦所滅,子孫分散,江淮間音,以韓為何,遂為何氏。」韓何發音接近這麼說來,何氏的得姓,是十分偶然的——何姓,本來是被周成王封在韓國的唐叔虞的後代,傳到韓安的時候,被秦國所滅,於是子孫紛紛離開河南的老家而分散於各地,跑到長江和淮河流域一帶的人,由於當地「韓」和「何」的發音十分接近,大家懷著亡國之痛也就將錯就錯,以何為姓。因此,何姓應該是自韓姓分出來的,其祖先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的周文王,是黃帝的後裔。同時,其發源地為江淮流域的江蘇和安徽兩地,所以這兩個地方的何姓人家最多,在江蘇的東海,以及安徽的廬江和合肥,何氏是當地望族。這個「將錯就錯」而得姓的姓氏,在早期歷史上,雖然由於「我生也晚」而顯得有些沒沒無聞,但是,到了漢代以後,卻一再被他姓和外族所冒姓,這真是多少有點始料未及。何姓被冒用的記錄有:《漢書五行志》:「何苗,本姓朱,冒姓何。」《五代史》:「吐谷渾亦有何氏。」何姓組織複雜《蘭州府志》:「元永吐蕃宣慰使鎖南,其子銘入明為河州衛指揮同知,賜姓何。」根據這些記錄,何姓的組織情形就變得十分複雜了——首先,漢族的何氏,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不過卻是韓姓的訛音;其次,以種族而言,並非僅為漢族的後裔,還摻有其他外族的血統;最後,以姓氏而言,何姓也不單純,漢代有朱姓混入,明代則有鎖姓混入。這種情形,使得何姓很快地茁壯龐大起來,幾乎是後來居上,成了一個著名的姓氏。不過,話說回來,何姓這種一再增加新血輪的發展過程,也給後世的子孫帶來不少困擾——姓何的人要想追溯自己的真正來處,恐怕得多費一番工夫。何氏的南遷,為時甚早,據說,早在1700多年以前的東晉初年,就有何姓之人參加福建的開墾行列。不過,對於這個說法,一直都沒有找到可靠的證據,福建和廣東的何氏族譜也未曾提到這件事,所以何姓究竟是否早在東晉初年就已南遷入閩,迄今尚無法確定。後來居上的何姓,在歷史上的知名人物也不少,像東漢的大學者何休,就是歷來備受敬仰的人物。何休的成就,是在六經的精闢研究上,他對於六經的造詣,當時的學者無人能及。他的著作,有《春秋公羊解詁》、《公羊墨守》、《左氏膏肓》、《穀梁廢疾》等。據說,他晚年辭官不做,在北新城興蓋大批講舍,聚生徒數百人,朝夕勤講,使得一時教化大行。一二千年前,像這樣大規模的聚徒教學的人,恐怕屈指可數。賀姓是個年輕姓氏在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當中,賀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姓氏。他們得姓於東漢的安帝年間,算起來雖然只有1800多年的歷史,自然也不會跟我國那些古老的姓氏一樣,是「以國為氏」或「因地命姓」。那麼他們的姓氏又是從何而來的呢?關於這個問題,《通志氏族略》上提供了十分詳盡的答案說:「賀氏,即慶氏也,姜姓,齊恆公之支庶也;漢時避安帝父諱改為賀氏。」另外,《姓氏考略》也指出:「後漢慶純,避安帝父孝德皇帝諱改為賀氏,望出會稽、河南」;《姓纂》則記載說:「齊公族慶公之後。」從以上這些考據資料,對於賀氏的來龍去脈,就一目了然了——賀姓是從慶氏改過來的,改姓的緣故,是為了避帝王的名諱。而慶氏,原來是周朝齊國的公族,是曾經稱霸春秋的齊桓公的後代,而齊國的始祖又是那位輔佐文王定天下有大功的姜子牙,則後世的賀姓人士,自然也是姜太公的後裔了。實際上,賀姓的淵源,尚不僅止於姜太公,還可以進一步追溯到比黃帝更早的神農氏,因為姜太公是神農氏的後代,神農氏居於姜水,他的後裔就以姜為姓,而《左傳》上也說:「炎帝神農氏,姜姓之祖。」象這樣一步步地推溯上去,則賀氏的歷史怎會年輕?他們不但不年輕,而且悠久古老得很呢!賀氏是東漢時從慶氏改過來的,是齊桓公支庶慶公的後代,那麼,這位賀氏的始祖慶公,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關於慶公這個人,相信只要是讀過《史記》的人士,必然都知道指的是春秋時代的大夫慶封,因為在當時的齊國,慶封曾經是一位翻雲覆雨的重要人物。至於那位頭一個把自己的姓氏改為「賀」的慶純,根據史載,是東漢安帝時的侍中,他既然在朝為官,就不得不對皇室的名號有所避諱,而把自己原來的姓氏改掉了。這位賀純也是當時十分有名望的人物,他博極群書,曾經屢次向朝廷奏請數十事,多被接納,後來並做到江夏太守。洪氏系承三支 共工宏氏弘氏洪氏,源遠流長,他們的來處可以遠遠地追溯到上古時期神氣萬分的「共工氏」。然後由共工氏而共氏,由共氏而洪氏。數千年的家世源流,源源本本,清楚明白。關於這個問題,《姓纂》一書說明得最為明確。該書是這樣說的:「共工氏之後,本姓共氏,因避仇改為洪氏。」省略為一個共字由此可見,上古時期神采飛揚的共工氏,於4200年前被虞舜流放到幽州以後,曾經把自己家族的姓氏省略為一個共字,後來,又為了避仇,才在原來姓氏的旁邊加上三點水,子孫世代相傳,終於形成了一個十分著名的姓氏。隋、唐以後洪氏稱盛於皖、贛一帶。南北朝時由於五胡亂華而導致的民族大遷移,把過去繁衍於北方的洪氏帶到了南方,固然是一個最大的因素。唐明皇時江西豫章(即南昌)宏氏的改姓為洪,應該也有很大的關係。《姓氏考略》上記載說:「豫章宏氏,避唐明皇諱改為洪。」一方面指出了洪氏家族的陣容擴大,另一方面也為江西的多洪氏,作了註腳。另外,於唐德宗前後,現在江蘇的武進一帶,也出現了第三支以洪為姓的家族,那便是《姓纂》上記載的:「毗陵監察御史洪察,常州人,本姓弘也,避孝敬諱改姓洪氏,生子興,起居舍人,生經綸,諫議大夫。」三支『人馬』組合而成從以上的敘述,可以知道洪氏是由三支「人馬」組合而成的——第一支源遠流長,是傳自好幾千年以前的共工氏;第二支是唐明皇時改自江西南昌的宏氏;第三支則於唐德宗時分自江蘇武進的弘氏。這項資料,當可作為洪氏人士探尋本身來龍去脈的線索。分別來自三個不同方面的洪氏,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徵,那便是他們長久以來,都是活躍於南方各地。北方的洪氏,雖然不是完全沒有,但比較少見。在歷史上,洪氏的才華洋溢,傑出的人物不絕於歷代的史書,其中,除了道光年間幾乎以太平軍傾覆了滿清的洪秀全以外,宋朝時安徽宣城的洪皓,大概是人們所最熟悉的洪姓歷史人物了。洪皓,被後人比喻為「漢之蘇武」,是一位以忠貞事迹照耀千古的不朽人物。根據《宋史》的記載,他少負奇節,有經略四方之志,在宋徽宗的宣和年間出任寧海簿攝令事,便已表現傑出。到了宋高宗南遷,他奉詔出使金國,被金人所拘留,強迫他出仕劉豫,卻被他以一番「萬里銜命不得奉兩宮南歸,恨力不能磔逆豫,忍事之耶?願就鼎鑊」的大義凜然的話,嚴予拒絕。後來,他被流放於冷山15年,艱苦備嘗,卻始終持節不變,所以贏得「漢之蘇武」的美譽,千秋萬世受人景仰。侯氏遍布北方 傳自姬姓後裔根據考證,侯氏發源於3000年前由周文王的後裔所傳的晉國。歷來有關的古籍都紀載得清清楚楚。譬如,《姓纂》指出:「晉候緡之後適他國,以侯為氏,鄭有侯宜多,侯多羽,魯有侯叔下,侯妃,齊有侯朝,魏有侯嬴」;《唐書宰相世系表》也指出:「出自姬姓」。從以上的文獻,可以對侯氏的來龍去脈,獲得兩點認識。第一,他們是甫一出現便遍佈於北方各地的,而且這個家族的人材輩出,早在先秦時期就已聲譽卓著;第二,他們是直接傳自黃帝軒轅氏的姬姓後裔,因為3000年前始建的晉國,是傳自周成王的小弟唐叔虞,而侯氏是出身於晉國的公族,當然也是名正言順最為光彩的黃帝子孫了。正統黃帝子孫 不過,過去的眾多姓氏學者之中,也有人把侯氏的歷史,推溯得更為久遠。像《姓氏考略》一書就指出:「一雲,出自姒姓,夏後氏之裔封於侯,子孫以為氏。」姒姓,是古時候的幾個基本姓氏之一,代表源自夏禹的龐大家族。根據史載,夏禹是上古顓頊帝高陽氏之孫,顓頊又是黃帝的孫子,則侯氏不管是出於夏代,或始見於周代,其為正統的黃帝子孫,卻是毫無疑問的。如照系出史皇氏,倉帝史皇姬名岡,字頡,後為侯氏的說法。那侯姓的來源真是非常久遠了。發源於山西的侯氏,雖然很快便遍布北方各地,但是到了秦、漢天下一統之後,卻在現在的河北中、西部一帶,繁衍得最為旺盛,也表現得最為優異。因此,長久以來的侯姓人家都世代沿襲著「上谷」的堂號,因為現在河北的中部和西部之地,漢朝時正是上谷郡的所在地呢。有漢一代,上谷侯氏的表現,的確是可圈可點的。楚、漢相爭時的侯公,漢成帝時的侯芮,王莽篡漢時的侯剛,以及東漢初年的侯霸,可以說無一不是歷史上響噹噹的名字。魏、晉以迄於南北朝這段時期,對於侯氏家族而言,是相當重要的。一方面,他們有許多新的生力軍加入,使整個家族自此龐大不少;另一方面,他們出了好幾位在當時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使侯氏的名氣越來越是響亮。侯氏家族的龐大,詳見於《路史》所記載的是「魏、侯奴氏、渴侯氏、古引氏、俟伏侯氏,並改為侯氏」。換言之,當時加入侯氏家族的生力軍,至少也有四支。另外,依照《通志氏族》中,也有一支世居庫斛真水的部落,於隨魏南遷之後改姓了三個字的複姓「侯莫陳氏」。這三個字的複姓,現在根本已經看不到了。所以有很多學者判斷,這是由於他們的後裔日漸被漢族同化之後,把自己的姓氏省略為單姓的侯氏的緣故。由此看來,南北朝時加入侯氏家族陣容的外來血統,又不僅僅只有《路史》上所列舉的四支了。侯氏,真可以說是一個集英聚銳的龐大家族。胡氏後來居上 子孫滿門書香胡姓的最早來源,根據《姓纂》的考證,是這樣的:「帝舜之後胡公封陳,子孫以謚為姓。」換言之,胡姓也跟陳姓一樣,是上古聖君虞舜的媯姓後裔,他們的始祖,都可以追溯到3100年前被周武王封為陳侯的胡公滿,血脈完全相同,只是一個以封邑的地名為氏,一個以老祖宗的謚號為姓罷了。在早期歷史上,胡姓的表現似乎比不上他們誼屬兄弟的陳、田等姓,除了春秋時期有過一位以大義化解蒲邑之危的名士胡衍之外,名登史冊的胡姓人物,並不多見。秦漢天下一統之後,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胡氏「後來居上」,表現得出色極了,就以漢朝的胡安和胡烈來說,他們的事迹,便足以光耀後人——胡安,是一位了不起的教育家,曾經在白鹿山聚徒授經,司馬相如便是他的得意門生之一;胡烈,則是一位出了名的好官,他在擔任襄陽守的時候,築堤灌園,曾被老百姓歌頌為「譬春之陽,如冬之日。」以「光芒畢露」四個字來形容胡氏在宋朝300多年間的傑出表現,應該是最為恰當不過的了。這段時間,胡氏的才華橫溢,滿門書香,胡安國、胡瑗、胡三省等人,無一不是功在傳統文化,名垂千秋萬世的了不起學者。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宋朝在王安石施行新法的時候,曾經廢棄先秦時期最為精闢的智慧結晶《春秋三傳》,將之摒諸學宮的大門之外。其後,要不是有胡安國的矢志「搶救」,則今日呈現在後人面前的傳統文化的內容,就很可能兩樣了。胡安國「搶救」了《春秋三傳》,對於整個中華文化而言,真可以說是功高五嶽,難怪他身後會被從祀於孔子廟,千秋萬世供人瞻仰。華姓系承華督 源起商丘武陵關於華姓,有兩個來源,一支出自夏禹的姒姓,一支則出自殷湯的子姓,似乎兩者之間有所不同。實際上,華姓雖然分別來自姒姓與子姓,但殊途同歸,他們的祖先仍然是同一個人--4400多年以前的顓頊帝高陽氏。子姓,是顓頊的兒子契所建立的姓氏;姒姓,則是顓頊的孫子夏禹的後代所建立的姓氏。他們統統都是顓頊的後代,只是得姓的先後與途徑有所不同罷了。根據以上的分析,華姓人的始祖是可以遠溯到黃帝軒轅氏的,因為顓頊正是黃帝的孫子。源自姒姓的華姓,早在夏朝的第四個天子仲康之時,便已出現,當時,距離現在約為4100多年以前。這是根據《姓氏考略》的說法。《姓氏考略》上說:「夏仲康封觀於西嶽,曰華氏。」換句話說,由於仲康在西嶽封觀,所謂西嶽指的就是陝西境內的華山,所以仲康的子孫自就此以華為姓,而世代沿用下來。不過,也有人懷疑當時的華山是否已有西嶽的封號,所以認為,是華氏之得姓在前,華山之得名則在後。究竟是誰在前誰在後,姑且不管,華姓與華山之有一段淵源,倒是沒有人否認的。源自子姓的一支華姓,則比較有具體的資料可考:《名賢氏族言行類稿》上面說:「宋戴公子考父說食采於華,因氏焉,華督、華元、華定、華亥,並為宋卿。」這麼說來,這一支華姓是因地得姓,而且他們在春秋時代的宋國還是一個顯赫的家族,子孫歷代都是宋國的公卿。這位正考父的兒子華督,就曾經害死孔子的祖先孔父嘉,逼得孔氏遷往魯國的那個人。華姓是出自3000年前的宋國,已經是多年來的不爭之論,不過,究竟是哪一個人開始以華為姓,卻曾有過不同的看法,《古今姓氏書辨證》就認為正考父的兒子華督,才是第一個以華為姓的人。該書的看法是這樣的:「出自子姓,宋戴公孫督,字華父,相宋公,因自立為華氏。」這種說法,當然也有可資採信之處。華姓的發源地宋國,是周武王封給商紂的後代微子,以奉湯祀的地方,殷湯是子姓,正考父和華督都是湯的後代,華姓自然也是源自子姓了。當時的宋國,大致擁有現在河南省商丘縣以東,到江蘇省銅山縣以西的一片地方,因此華姓人的最早發源之處,應該也在這兒,後來才逐漸繁衍到其他的地方。一提起姓華的人,相信一般人必然會頭一個想起三國時的神醫華佗,不但使所有華姓人士感到驕傲,更是全體中國人之光,因為,早在1800年以前,他就懂得「破腹背、湔腸胃」的現代外科手術,現在醫學雖然不如外國,但由於曾經有一位華佗,倒也可以為中國在醫學方面的才華,提出有力的證明。至於曾經被管寧「割席絕交」的華歆,雖然在三國末期的曹魏時期曾經赫赫不可一世,曹丕篡漢,實際上是出自他的計謀,歷來被罵為千古之罪人,所以華歆的名氣雖大,卻是華姓人的害群之馬,華姓後人都不屑於提起他。黃國遭楚滅亡 子孫以國為姓關於黃氏的得姓淵源,歷來的考證十分詳盡,譬如《姓纂》上指出:「陸終之後受封於黃,為楚所滅,以國為氏」。《諸暨孝義黃氏族譜》的序文上也更詳細地記述說:「黃為嬴姓十四氏之一,出於陸終氏,後受封於黃,今光州定城西十二里,猶有黃國故城,黃既為楚所並,子孫散之四方,以國為氏。」從以上的記載看來,陸終的這一支子孫,在三千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時,曾被封於黃國也就是現在河南省潢川縣之西的地方,列為當時周天子的諸侯之一。《左傳》上所記載的:「楚子合諸侯於沈鹿,黃、隨不會」,指的正是這個黃國。後來,黃國終於被野心勃勃的強國所並,於是子孫四散,開始以國為氏。黃姓,正是這樣來的。另外,根據《黃氏族譜》的記述,則黃氏的姓源有多端,說法不一致。該譜是這樣說的:「黃氏出自江夏(今江西弋陽縣),或雲顓頊曾孫陸終之後,受封於黃;或雲伯益賜嬴姓,其後受封於黃;或雲一世高公居古岳州,在商大戍時受封於黃。另有一說,十三世石公佐周有功,賜姓為黃,後因散亂,復聚武昌江夏,五十世歇公為楚相,開基於武昌府江夏。」這段記載,雖然對於黃氏姓源的考證不一,但仍不失為一項重要的參考資料。發源於古時江夏的黃氏,是在唐代之時開始逐漸向全國各地播遷的,關於他們的播遷情形,前引的《黃姓族譜》上有極為詳盡的記載:其先四十三世南陸,居河南光州固始。六十八世珂郎仕晉,徙江西廣信府。七十三世志,由和平遷福建邵武。七十七世祖劍,子二,分居晉江。七十九世禮恭,子二,分居莆田。八十八世肅,子四,分居福州,江西,南劍。峭(宋祥符元年進士),妻三,子嫡七,分居宜黃,九江,莆田,邵武,晉江;庶三,分居建寧,汀洲。九十五世久昌,子五,長居邵武;次居南海,支分東莞,崇安;再居劍州,支分龍岩,寧洋;四居清流,支分武平,寧都,撫州;五居建寧,支分福州。九十五世久茂,子五,長分興化,仙游;次分惠安、安溪;三分晉江、同安;四居永福,支分惠來,揭陽、澄海。九十五世久盛,居汀洲,子三,長移寧化、邵武,支分潮之大埔、饒平;次居永定,支分饒平、平和。同世久美,子四,長居龍溪,浦城;次居太田,支分潮之澄海、揭陽、惠來、霞浦;三居長泰,支分潮之普寧;四居平和支分饒平、詔安、秀嶺。同世久書,長居大浦縣,次居梅州,支分鎮平、平遠、興寧,河源、龍川、長樂,惠來、潮陽、廣南。同世久安、久興,支分嘉應、陸豐。唐代以後,黃氏的表現更加出色,黃公望、黃庭堅、黃¤(gan)、黃道周,以及黃宗羲等等,都是備受後世景仰的了不起人物。霍系承叔處霍姓的來源,根據《姓纂》和《廣韻》等書的記載,是這樣的:「周文王第六子叔處之後,今河東有霍邑,是其故都,子孫以國為氏。」換言之,霍姓中國人是聖君周文王的第6房子孫;他們的始祖霍叔處,於其兄周武王滅紂得國之後,被封於霍國,與管叔鮮與蔡叔度共同監督當時被封於宋國的紂王之子武庚。後來周武王逝世,年幼的成王繼位,由周公旦輔政,引起了早期歷史上著名的「管、蔡」之亂,結果,霍叔處也受到連累,被周公降為庶人。不過霍叔處雖然被降為庶人,不再具有貴族的身分,但是他所始封的霍國,並沒有因此而被滅,仍然繼續存在,一直到春秋時代,才被曾經一度稱霸的晉國所並,而成為晉國的一部分。當時霍國的所在地,根據考證,就在今山西省霍縣的西南地方。換言之,這個地方也就是霍姓中國人的最初發源地。所以霍姓是太原郡。山西霍氏在我國早期歷史上的稱盛,從一代名將霍去病一家人在漢朝的出人頭地和飛黃騰達,便一目了然。這一家人,除了霍去病的赫赫軍功之外,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更是被劉家天子圖形「麒麟閣」的一代名臣。兄弟二人,一文一武,出將入相,相得益彰,使得山西霍氏的聲名,天下盡知。最古老的「姬」姓在華人的數以千計的姓氏當中,最古老的是「姬」姓。姬姓的族人可以說是黃帝的嫡系後裔,這個姓氏具有將近5000年的悠久歷史。可是,全世界的華人都自稱是「黃帝的子孫」或「炎黃(炎帝與黃帝)子孫」,他們和姓姬的族人有什麼分別呢!「真相」是這樣的,在中華民族繁衍與發展的過程中,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共同始祖。但是黃帝的子孫很多,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他們分封在各地,多數以地名為姓氏。在中國的宗法制度下很注重長子嫡孫,也就是嫡系子孫,黃帝的嫡系後裔長期以來保持著「姬」姓,其他的非嫡系子孫就不姓「姬」了。根據《說文》的記載,起初黃帝居住在姬水,因而姓「姬」。在遠古時代,黃帝是軒轅氏部落的首領,他與炎帝都出自少典氏,這兩個部落經過一場坂泉之戰(坂泉在今河北涿鹿東南,因此,又稱涿鹿之戰),炎帝被打敗,合併為炎黃部落。於是中華民族自稱「炎黃子孫」。接著,黃帝領導的炎黃部落又打敗了九黎族的首領蚩尤,黃帝率領的炎黃部落都姓姬,他們是今天的炎黃子孫的遠祖,也是姬氏族人的遠祖。後來,黃帝的家族越來越大了,他的後裔陸續分封在各地,成為其它的姓氏,構成中華民族的主流。然而黃帝嫡系子孫(長子、長孫……)世世代代仍舊以姬姓相沿襲,直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父子,仍然繼承著祖傳的姬姓,建立了中國最長的王朝,奠定了家庭及宗族之間倫常關係以及封建制度。中華 民族姓氏的變動,以先秦時期較多,到了漢代各個姓氏已漸趨固定。不過,根據《名賢氏族言行類稿》的記載,在唐朝開元年間,有一位世代居住在長安,官至水部郎中的姬居遜,由於避諱唐明皇的名字,而改姓周(唐明皇即唐玄宗,姓李,名隆基。「姬」與「基」同音)。這一來,分散了姬氏家族的力量。不過,在較早的南北朝時期,本來以周為姓的人,也有改姓姬的,根據《姓氏考略》記載:「梁(梁朝)周弘正,諂事王 偉,避侯景諱改姓姬氏,周石珍亦改姓姬氏。」和許多著名的姓氏一樣,姬氏家族也很可能有其它民族的血統加入。南北朝時,在北魏為桓、穆二帝效勞,征伐有功,官至信義將軍,封為樓頓侯,後來歸順晉朝的姬澹,據說便是當時的鮮卑人。作為黃帝嫡系子孫的姬氏族人,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以及創造文明的事業上貢獻很大。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發、周公姬旦以及召公姬等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周公姬旦制定《周禮》,對締造中華文明,保持中華民族的素質方面的貢獻很大。如果把改姓周以後的周氏族人包括在內,姬氏族人的傑出人物就數也數不清了。簡氏系承簡伯 望出范陽涿郡簡氏是春秋時代晉國大夫續簡伯的後裔,一向以河北的范陽和涿郡為繁衍中心。如果稍加留意,當可發現自己家族的堂名不是「范陽」,就是「涿郡」。春秋時代的晉國,是傳自周武王的兒子唐叔虞,跟當時的周天子是同姓之國。簡氏的始祖既然出身於晉國的公族,追本究源,他們當然也是周文王的姬姓子孫,黃帝的苗裔了。家世源遠,可以說是光采無比。關於簡氏的光榮源流,在歷來的姓氏古籍上,可以說是證據鑿然——《姓纂》指出:「左傳晉大夫狐鞠居,食采續邑,因號續簡伯,漢有簡卿」;《范陽簡氏家譜》指出:「晉大夫狐鞠居,食邑於續,謚曰簡伯。子孫因以為氏焉。考狐氏之先,出自周武王之子,成王之弟唐叔也」。另外,馬仰溪所考的《簡姓世學》則指出:「簡姓為春秋時晉大夫續簡伯之後,晉與周為姬姓,蓋后稷之子孫,而黃帝之苗裔也。其後或在范陽,或在涿郡。」不過,簡氏也跟大多數著名姓氏一樣,並非僅僅只有系出春秋時代晉國公族的一支。另外,依照《姓范》的考證,在這個家族的眾多子孫之中,也有一小部分是過去從檢氏改姓而來的。《姓范》是這樣說的:「有檢氏避諱改為簡氏者。」檢氏,讀音與簡氏完全相同,其得姓的途徑,據清代學者張澍的說法,是「當以檢察得姓」,也就是他們的祖先由於曾經擔任過「檢察」的官,所以才「以官為氏」地姓了檢。至於這個姓的改姓為簡,則是漢朝時候的事。當時,有一位叫作檢明的人,為了避諱而改姓了音同字異的簡氏,並且自此世世代代相沿相襲下去,使得簡氏家族的聲勢為之壯大不少。關於2000多年以來簡氏的播遷情形,由於這個家族的興旺,也已經被考證得清清靜楚楚。《簡氏祖先考》曰:「在涿郡者,漢時有簡卿,其在范陽者,三國時有簡雍。及晉統一天下,簡氏因離亂南遷,散居南海、靖安、新喻、東管、馬平、四川等處。至會益公,宋時南渡,避亂於江西寧化,後游福建南劍州,建寧府。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年)遷上杭。三世祖遷太平里洪源村(先為洪源開基祖)。九世德潤,於六至六六年(一二八○年)入贅南靖張家。是為張窖開基祖;子三、二世貴禎,自南靖移居廣東,子孫分播朝陽、番禺等縣。」《簡氏姓族考》曰:「三國時,簡雍為中郎。時天下大亂,家人從之,有在邵陽,有在遠安,有在江西新喻,靖安,蜀之巴縣。五季後梁時,契丹寇北方,涿州無日不憂兵,其宗有宦遊嶺外者,乃留焉不歸。若黎涌系一山,則自涿州逾河涉江,而先入粵者,後晉割北方十六州賄契丹,而涿在其中,簡姓宗族因而至嶺外者漸眾,分居粵東諸邑。」從這兩項文獻,可以知道簡氏是在五代之前,就已經逐漸向南播遷的。他們有的直接徙入廣東,有的由贛入閩,再分支至廣東,後來就在廣東繁衍成為一個大的家族。江氏系承伯益 源起江陵濟南江姓,發源於地勢極低,卻又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江陵縣。《姓纂》記載:「嬴姓,顓頊玄孫伯益之後,爵封於江,後為楚所滅,以國為氏」,以及《姓譜》所說的:「伯益之裔,封於江陵,子孫以國為氏」等等。由此可見,江姓的人是顓頊帝的玄孫伯益的後代,由於其始祖被封於江陵,所以當江國於春秋時代被楚國所滅之後,子孫就「以國為氏」而姓了江。而當初江國的所在地江陵,後來並曾被楚國改名為郢都,在早期歷史上也是大大有名。江姓的來龍去脈,可以從大約3000年前周代的江國,一直推溯到伯益,甚至更早的顓頊帝和黃帝,他們的家世背景,真可以說是既悠久又榮彩,令人羨慕。在歷史上,著有聲譽的江姓名人相當不少,除了漢代以及南北朝時期的江公、江翁、江革、江淹、江夷、江總等人之外,在前清的300年間,像康熙年間精研心經及三禮之學,又長於步算鐘律聲韻,著有《古韻標準》等書的江永。嘉慶年間精於《尚書》及《小學》,有所論列輒為前人所未及的江聲;博學通經史,所纂《國朝漢學師承記》,使兩漢儒林家法之承授,以及清代經學之源流厘然可考的江藩;以及光緒年間出任湖南學政,與梁啟超創設「時務學堂」於長沙,以取士多一時英俊而見稱的江標等等,都可以說是功用傳統學術的大學者。姜氏系承呂尚 源起岐水天水中國人一向自命為「炎黃子孫」——「黃」就是黃帝,「炎」指的則是炎帝神農氏。神農氏被列為歷史最古遠的「三皇」之一,所以算起來炎帝的年代該早於黃帝。姓姜的人,正是炎帝神農氏的後代。《姓纂》上面記載說:「炎帝生於姜水,因氏焉,生太公,封齊,為田和所滅,子孫分散,後為姜氏,因天水上廛縣,漢初以豪族徙關中,遂居天水。」由此看來,姜姓是由於炎帝的出生地而得姓的。姜水,根據《水經渭水注》的解釋,是「岐水東逕姜氏城,南為姜水」,也就是岐水的一部分稱為姜水。至於岐水,則在今陝西省的岐山縣西面。換句話說,幾千年前炎帝是出生在這裡,以後姓姜的人也發源在這裡。神農氏對中華民族的另一項卓越貢獻,是他的嘗百草以療疾病,以及立市邽以通財貨。換言之,早期的社會經濟制度和醫藥之學,已經在他的手裡塑立了最初的形態。擁有這樣一位先知先覺的了不起祖先,姜姓的人真是比誰都要來得神氣些。實際上,神農氏的後代是組成中華民族的主要份子,所以當然不僅只姓姜的這一支,譬如《韻會》上記載說:「神農居姜水以為姓,其後為齊、甫、申、呂、紀、許、向、芮。」然而,姜姓為神農之嫡裔,卻是歷來民間所普遍采認的看法。所以,不管神農氏的時代有多麼遙遠,對於他的傳說是怎樣的缺少可靠的證據,姓姜的人,還是以這位光彩的始祖而自豪自傲。春秋時代的齊國,被稱為五霸之一,曾經威風不可一世,而齊國的創立者,就是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提到姜太公,固然大家耳熟能詳,但是,關於他究竟是姓姜還是姓呂,卻常常叫人搞不清楚。其實這位輔佐周室得天下有大功的姜太公,由於從先人呂侯治四岳有功,被封於呂,所以他也從封姓,叫做呂尚,子牙則是他的字。《古史考》的說法是這樣的:「呂尚,姓姜名牙,掌四岳有功,封之於呂,子孫從封姓。」姜子牙以下,歷史上的姜姓傑出人物,也相當不少,譬如,漢桓帝時的高士姜肱,及其弟仲海、季江,就曾為後世塑立了許多好榜樣。三國時代蜀漢的姜維,更是一位鼎鼎大名的人物。他是諸葛亮死後,繼續輔佐後主的大臣,雖然屢次伐魏無功,但他的大名,已為後人所熟知。宋代的「白石道人」姜夔,名氣更大。他滿腹經綸,詩詞音律俱佳,在當時應該是前程未可限量。可是,當時正是秦檜當權,姜夔唾棄秦檜的為人,乾脆隱居不仕,朝夕與白石洞天為鄰,結果著作等身,他的名字也一樣的永垂千古。蔣氏系承伯齡 望出河南蔣鄉《姓纂》:「周公第三子伯齡封蔣,好孫氏焉。國在汝南期思縣,宋改為樂安。」《左傳》:「凡蔣、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由此可見,蔣姓的始祖,是周公的第三個兒子伯齡,他被封在蔣地,後來子孫也按照當時的習慣,拿封地的名稱做為家族的姓氏,而千百年綿延不斷地繁衍下來。當時的蔣地,現在的位置大致就是河南省固始縣西北的蔣鄉。一些具有悠久歷史的大姓,往往無法避免被人冒用的命運,蔣姓的人,在這方面遠比他姓單純;因為在歷代史籍中,還沒有發現過蔣姓被外族人冒用的紀錄,這說明了天下蔣姓都具有相同的血統,都是3000年前周公的後代!姓蔣的人,真是光榮之至。蔣詡是西漢末年的 州刺史,以廉直著名。王莽居攝,不肯委身事賊,於是以病免官歸鄉里,足不出戶,以沉默表示了對新莽的反對。據說,蔣詡退隱之後,曾在舍前的竹下開三徑,平時閉門謝客,輕易不肯見人,只有老朋友求仲和羊仲,才會被他接納。既忠義又高逸,蔣氏有這樣的一位遠祖,是十分值得自傲自豪的。金姓系承少昊 望出江蘇彭城金,是光輝燦爛人人珍愛的東西,而有「金」這個姓氏,正跟這個寶貝有著十分密切的淵源。金姓,來源很多,但最主要的兩支:源出少昊金天氏的一支,和源出匈奴休屠王子金日石單的一支,他們的得姓,卻都跟金子有關係。少昊,是黃帝的兒子,也是黃帝的繼承人,曾經在位84年,建都於曲阜。據傳,他是黃帝和螺祖所生的兒子,最先以金德王,訂立了後世重視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稱號,他有一支子孫,後來也就以金為姓,世代沿用至今。這一支具有黃帝血統的金姓,後來自山東曲阜的老家逐漸向南繁衍,並且成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現在江蘇的徐州。源自匈奴的一支金姓,得姓則晚得多。這一支金姓的始祖金日石單。本來是匈奴休屠王子的兒子,漢武帝初年,歸順於漢室,曾經侍帝數年,從未發生過失,所以甚受漢武帝的重視,武帝臨死前,並且與霍光同受遺詔輔政,是功在漢室的輔國大臣。至於他的得姓,則是由於他曾鑄作金人以祭天,所以黃帝就賜他姓金,從此他的子孫也統統姓了金。這一支金姓,後來是京兆一帶,就是現在長安的望族。以上這兩支最主要的金姓,其最初得姓都跟金子有關,可見得所有的姓氏,都是淵源可考,而不是隨隨便便就有了的。這兩支金姓的姓源,是見諸《名賢氏族言行類稿》所載的:「《姓纂》:彭城,少昊金天氏之後;見《風俗通》,京兆,漢木宅侯金日石單,匈奴休屠王子。」此外,根據《姓氏考略》的考證,有關金姓,最少還有另外的四種來源。該書指出:「苻秦時羌酋有金姓,見前秦錄。又,唐時新羅國王姓金,見《唐書》。又,吳越避錢嫌名改劉為金,見吳越備史。元金履祥,其先本劉氏,亦改金氏,見《元史儒學傳》。」由此可見,在歷史上,曾經有許多被漢族所同化外族,後來都以金為姓。同時,還曾經兩度有姓劉的人,由於各種外在因素,都改姓為金。這麼一來,關於金姓姓源的頭緒即如此之多,現在姓金的人士想要追溯自己的真正來處,恐怕就很不容易了。歷史上,姓金的名人也少,明代末年的金聖嘆,更是經常被文人掛在口頭上的一位奇才。他本來姓張名采,後來才改姓為金。據傳,他為人狂傲而有奇氣,博覽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賞。金聖嘆最傑出的成就是他對於《水滸傳》、《三國志演義》、以及《西廂記》等書的評論。據說,他對於這些名著的評論,立異標新,回出意表,被後世傳誦不斷。後來,在滿清順治年間,他以哭廟案坐斬,根據《柳南隨筆》的記述,他在臨死以前曾大嘆:「絕頭,至痛也;籍家,至慘也;而聖嘆以不意得之,大奇!」並且一笑而受刑。像這樣洒脫而透徹的話,恐怕也只有他這樣的奇才,才能脫口而出了。
推薦閱讀:

為什麼有一種說法把寮國叫做『尼克松養的婊子』?
黃庭堅有哪些「用典」讓你大呼「妙啊」?
巒頭理氣簡論:[易理與典故]
易理與典故:來龍入首常用方法簡編
高祖劉邦經典故事(二十)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一功臣

TAG:典故 | 百家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