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鮮看丨程方平:尊重、傾聽、診斷、對症,激活學習興趣——關於轉變學生厭學問題的思考
1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學生們有時出現厭學現象應該是很正常的事,因為學習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很容易受到來自各方面的干擾,並會引發學生個體或群體對某門功課的厭倦或產生學習障礙。
從另一角度看,學習並無天生的厭惡或興趣,這二者都是後天因教育和引導而逐漸形成的。人們在探討學習問題時,經常會將此二者作為對立的兩面同時提起,可見不能籠統地僅談問題的一個側面,而忽略了對立面和參照系的作用。
多年來,由於教學方法、進度安排、難度設定、考試評價、學法引導等方面的缺陷,在中小學形成了學生容易厭學的典型學科,如數學、外語、物理、化學等,其共同特點是抽象、邏輯推理相對複雜、不直接對應實體和實踐;而對語文、歷史、地理、生物、政治等學科而言,厭學的原因則多來自繁瑣無味的教學、教材與社會解讀的差異等。
可見,學生厭學的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改善的方法也應有針對性。
2
簡而言之,厭學和對學習感興趣都是具體的學習狀態,或是心理表徵。更準確地講,後者是前者的心理、情緒或情感基礎,循著這個基礎,可以發現厭學或感興趣的真正原由。因此,在面對學生出現厭學情況時,教師和家長一定要弄清楚「厭學」成因、類型和相應的心理問題。
比如,厭學是個別現象還是群體現象?是因為教學方法的問題還是師生情感衍生的問題?是長期自信不足的問題還是因某一事件引發的臨時問題?是智能類型的不適應問題還是意志品質或學習習慣的問題?需要探明的原因很多,做好深入細緻的調研工作很重要。
如果不明辨學生厭學的類型和原因,以及與之相關的情緒、情感或心理障礙等,就不可能找到適合、對症的解決辦法,從根本上幫助學生扭轉被動的學習狀態。
比如,我們承認人的優勢智能是有傾向性的,中外古賢早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思想,當代美國學者加德納也在前人研究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在承認智能多元差異的前提下,希望教育者能找到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方法並進行有效指導。
對於有「數學和邏輯智能」傾向的學生(一般占學生總數的15-20%),在現行的學科課程學習上不會有很大的困難,因為我們歷來的教育,尤其是所謂的「精英教育」,主要是以這部分學習者的特長為參照設計的。
相對而言,僅在「數學和邏輯智能」方面缺少優勢,但卻在其他類型的智能(加德納列舉了其他七個類型的智能,認為對個人發展和社會也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價值)方面具有潛質的學生(一般占學生總數的75-80%),在常態教學中經常會有挫折感或得不到經常性的鼓勵。
所以可以說,現行的教育、教學和評價模式,對多數學生產生厭學是應負主要責任的。防止學生群體產生厭學的最重要舉措之一,就是改變教育教學僅關注「數學與邏輯智能」較強的一類學生,而使多數學生長期處於「陪學」的被動或消極狀態。
如果我們的校長、班主任或任課教師能意識到這個重要問題,有意識地調動各類學生的積極性,幫助他們將自己的優勢智能展示和發揮出來,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信心,進而利用遷移的方法,促使其全面發展,就很容易解決學生自尊心不足和厭學的問題,改善學校教育教學的整體狀況。
又比如,一般在中小學階段,學生對學習感興趣或存在厭學情緒,多不是智力水平的問題,而且他們的厭學傾向性也很不穩定,是很容易引導和激勵的。
例如,筆者在初中時對語文並沒有什麼感覺,只喜歡數理化,因為當時大家都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是在一些語文老師的影響下,筆者對閱讀、朗誦、書法等語文類活動有所接觸,增加了相關修養,及初中畢業分配到師範學校專學語文,從不喜歡、不了解文史學科,不具備文科優勢,到逐漸入門和深入,大約經歷了一個學期的時間,逐漸培養出對語文學科的興趣與學科能力。
現在回憶起來,其中起關鍵作用的還是教師的引導和教師教學的吸引力,也說明學習的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切不可在學習過程中有意無意地強化學生的畏難和厭倦情緒。
在多數情況下,所謂的學習「興趣」不應是在放縱的前提下形成的,教師或家長應與學生經常嚴肅地談論這一話題,並給予學習方法方面的耐心指導,扶持學生進入各個學科內部,而不是放任、不管,更不能「以己昏昏,使人昭昭」,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在鬆軟不穩的根基上,並很容易倒向或出現厭學狀態。
因為,學習興趣的產生可能有多種原因,或因為社會輿論的導向、或因為同窗好友的傾向、或因為教課老師的吸引力、或因為與學生已有的經驗和自我期待能吻合,而最持久的興趣應建立在理智和認知的基礎上,即對所學內容在總體和價值上有較充分的認可。反之,在關注厭學問題時,家長和教師也可從上述角度觀察和分析,進而診斷出真正的癥結所在。
也許有人會說,厭學在當下是因為教師要求過嚴、學習負擔(壓力)過重。筆者認為,嚴而有度、嚴而有針對性是非常必要的,即要讓學生感受到所學知識或技能的功用和價值,又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的關懷和真誠,確立「一分辛苦一分才」的意識和志向。
嚴格的教師有時會招致學生短時的反感或不適應,不當或過分的嚴格甚至會引發厭學,但學生遲早還是會感謝這些教師的,因為他們的嚴格說明了教師的盡責和用心,一旦方法正確就會產生良好的指導或培養效果。
至於「負擔過重」也是一個相對的說法,因為,每一個學生的負擔「需求」是不一樣的,而沒有或缺少負擔也是不可能取得良好學習效果的。有興趣的學生,教師和家長認為已經負擔過重了,但學生還沒有得到滿足;已經厭學的學生,即便作業很少也會覺得負擔過重。所以,簡單地講學習負擔過重是不負責的,也是容易產生消極效果的。
多年來,在嚴格教學和作業負擔方面,中外教育工作者都有過許多積極、有效的嘗試,包括分層教學和評價、加強個性化指導、在嚴格要求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自由探索的空間等。總之,嚴格和負擔的「適度」與「個性化」非常重要,「因材施教」還應是教育教學須遵守的最重要原則。
當然,學生對學科學習產生興趣或厭學有時也會有「愛屋及烏」的情況,既有學生因為對某科教師的顏值、行為、做派、打扮、品格等不認可進而產生厭學的,也有學生因為高度認可某位教師而拚命學習,進而產生濃厚興趣的。如果遇到這些情況,班主任要加以正確引導,將這些缺乏自主認知和判斷的浮躁情緒引導到理智的水平上來。
3
一般而言,害怕、恐懼、厭倦、長期受挫是產生厭學的主要心理和情感原因。所以,改變學生的厭學情緒和狀態,要先從調研、分析這類問題入手,並從這些角度探究改變的路徑和方法。
記得20世紀90年代,筆者在擔任中國科協科技人才交流中心教育與科普研究所所長時,曾支持過一些首都師範大學藝術系剛畢業的學生開辦兒童美術實驗班。
當時他們使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通過用大紙和粗筆促使兒童確立學畫的自信心,消除兒童的心理恐懼。在對該實驗進行觀察的過程中筆者意識到,學生學習最重要的心理基礎,就是「不害怕」和「心理放鬆」。在此基礎上其接受、效法和體驗的潛力就會被最大限度地釋放出來,進而轉入較佳的學習狀態,並能保持較為長久的學習興趣和較好的專註程度。
可見,在新知識、新技能的學習進程中,放膽、親近、喜歡應是產生學習興趣、防止厭學的重要心理支撐。
根據不少優秀教師的成功經驗,防止厭學的重要做法之一就是進行「前教學」的有效指導。即在開始某科教學之前,將學科的特點、用途、價值、方法(包括記憶、解題、考試、運用等)、技巧、謎題、趣聞、重要的事件或公案等,通俗簡要地介紹給學生,使之做好學習的充分準備,較為理智地進入新知識學習的狀態。正如中國古人一直強調的「磨刀不誤砍柴工」,這個功夫不下到位,在班級中至少會有一半以上的學生難以較好地進入新學科的學習狀態,要跟上教師規定的學習進度就很費勁。
另外,我們今天的教育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而不僅僅是去關照少數學習尖子。所謂的「大眾教育」「全民教育」,一定是「低起點」和「小步子」的,要使所有學生都能跟得上、不掉隊,進而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和功用。
可見,對於今天中小學的廣大教師而言,以往「精英教育」的傳統,需要進行調整和改變,要努力使每一個學生都能接受充分的教育與指導。在約20年前,北京有一位著名的數學教師孫維剛,經他教育和引導,許多原先學習一般甚至很差的學生,都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找到了學習數學的竅門和方法。
一次,筆者在與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幾位老編輯談及數學教育問題和孫維剛的數學教學時,他們還列舉了孫老師和很多知名數學教師的具體案例,認為在中小學教學中,有許多辦法和技巧能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科教學大面積地提高質量、消除厭學是有豐富的經驗可以參考的。
作為班主任,通過家訪了解學生厭學更深層的家庭和社會原因,也很重要。包括學生家長具體的職業、好惡、習慣與文化背景等,也包括學生的居處環境、社群構成等,這些相關因素是會從不同方面對學生厭學產生影響的。
比如,有的學生因家庭原因會厭惡或輕視父母從事的職業,進而也會厭惡相關的學科或出現嚴重的偏科。也有的學生會因為父母的原因,具有對某門學科的學習優勢,而學校的常態教學並不能滿足其需要,時間一長也會出現厭學情緒,將學習優勢變成了劣勢。通過家訪,教師可以找到學生學習問題的各類影響因素和改變現狀的支持因素。儘管一般學校的家訪多由班主任進行,但相關信息是可以和學科教師交流分享的。
「面批」這些年在教學實踐中談得少了,但這一方法對改善學生厭學狀況很有效。就像醫生看病不能僅遵循既定的模式和程序,而是先要了解具體病人的病情,並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最適合的方法。面批的重要價值在於,通過具體深入和當場直接的交流傾聽,可幫助師生明確學生學習問題的癥結所在,幫助學生完成自我評價和判斷,進而在教師的指導和建議下,制定適合自己的趕超方案;也可以幫助教師進一步明確學生的問題與需求,給予最貼切的關心和指導。
班主任除了自己所教學科外,也應注意學生所學所有學科的厭學問題。可以通過聊天、發問卷、座談等形式了解厭學原因,搞清楚這是個別現象還是普遍現象,是難度問題還是教法問題,是一時的情緒問題還是師生間的感情問題等。
在一般情況下,中小學的教材難度是中等的,也就是說,習慣好、基礎好的學生會因「吃不飽」而厭學;習慣和基礎均較弱的學生會因為「聽不懂」而厭學;中間部分的多數學生基本上隨大流,缺少學習熱情,也容易受外界影響而厭學。
整個班級學生出現厭學狀況一般不可能,多數情況下厭學應是部分學生的暫時情緒。如果教師不能及時發現,亦或是視而不見,則這種暫時的情緒就會凝結成牢固的定式,使厭學問題難以改善。
近20年來,由於長期按生源的考分劃分學校等級,出現了一批所謂的「薄弱校」,使得「聽不懂」的學生在一所學校或一個班級中成為「主體」。在這種情況下,採用的方法就要與常態的學校不同了,必須大幅度地降低學習梯度,以多數學生的自信和興趣回歸為基準,然後再考慮可持續發展和激發潛力的問題。而不是盲目地以「高起點」為標榜,拆掉多數學生學習的自信、興趣和適宜的學習階梯。
最後要特別指出的是,以往我們要解決厭學問題,多在具體的學科教學上、成績提升上著眼或下功夫。而在真實的現實當中,我們應更多地關注學習者的精神和生命狀態,視其為活生生的人,而非僅僅是幫教師提升教學業績的工具。同時也要意識到,學生的差異需要受到尊重,包括智能類型、性格傾向、做事能力、生活背景、社群關係等,這些都可能啟發教育者找到找准促進學生學習、改變厭學的適宜路徑和方法。
推薦閱讀:
※怎樣叫做真正地尊重女性?
※最成熟的愛是尊重對方,讓他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媽媽總給我買我不喜歡的衣服怎麼辦?這是不是一種不尊重?
※歸秀法:尊重柱中五行生剋制化的規律斷六親吉凶
※評論『你不尊重我我也不尊重你』和『不管你做不尊重我我都尊重你』?
TAG:學習 | 興趣 | 思考 | 學生 | 學問 | 尊重 | 學習興趣 | 厭學 | 傾聽 | 轉變 | 激活 | 問題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