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皇室秘史(一) | 關於天皇,你了解多少?

天皇是誰

單從國家政權的角度來說,日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兩千多年前大和朝廷成立,7世紀定下國名「日本」,日本皇室子孫繁衍到現在已經是第50多代人了。這麼長的時間跨度里,日本一直沒有改朝換代。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現在第125代明仁天皇都延續著一條血脈,所以他們自稱「萬世一系」。

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那麼頻繁,為什麼日本皇室就能夠穩坐江山呢?其實日本從古到今的權力鬥爭一點兒也不少,但裡面還沒有誰真的推翻過皇室統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皇在日本與其說是皇帝,更像是佛教里釋迦牟尼或者基督教里耶穌的後代。因為天皇是宗教意義上的統治者,所以在很長時間裡都持有「神之後代」的身份,自古以來的那些奪權者大都巴不得跟皇室攀上血親。「二戰」之後,昭和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就是告訴全天下他其實也是個凡人,不過打那以後日本人對天皇的敬仰也沒怎麼減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日本憲法第一條規定的不是國家的基本屬性,而是天皇的定義: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統一的象徵,這一地位是由主權所有的全體日本國民的意願所決定的。

1989年,明仁天皇的登基大典

這句話基本上是在說,天皇不是一個可以被人篡奪的職位。除此之外,在日本一直有著「天皇不親政」的傳統。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裡,國家的政權大都被輪流掌控在各大政治勢力手裡,天皇在很多時候只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即便到了幕末時期,全日本掀起「大政奉還」的風潮,天皇對於那時的一些政府決議依然沒有否決權。遠離權力也代表著遠離權力鬥爭。因此即便有人想造反,矛頭也往往不會指向天皇。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歷史上很多天皇都秉持著「親民」的原則。歷代天皇真心將國民視為自己的子女,每到國難之時,都會為國民虔誠祈禱。這種大愛也讓天皇幾千年來與國民的聯繫日益加深。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天皇一個準確的職位描述的話,那麼與其說是統治者,天皇更像是一種永恆的信仰。

「天皇」這個稱呼最早是在明治年間的憲法中被規範化的,在那之前「天子」才是最廣泛的用法。而所謂日本皇室,指的是天皇以及其他的皇族。因為嚴格來說,天皇不屬於「皇族」,是一種更加特殊的存在,所以日本媒體在報道時往往會特意說明是「天皇及皇族一行人」。憲法中規定,皇室成員沒有戶籍,也不能被提起民事訴訟,乍一看是一群「逍遙法外」的傢伙。其實在憲法下還有一部叫作《皇室典範》的法律,專門用來管皇室。另外,在日本政府中還有一個叫作宮內廳的部門,也是一個替皇室統籌辦事的地方。

日本的皇室成員都沒有姓。現在的皇后美智子原名正田美智子,在當時入贅皇室的時候也跟著一起丟掉了姓。不過在古代,也就是日本還在接受中國冊封的時候,天皇其實被中國的皇帝賜了姓。比如「二十四史」裡面就記載了,當時日本那塊地盤是由「倭五王」統治著,這五個王分別叫倭贊、倭珍、倭濟、倭興、倭武,所以是有「倭」這個姓的。再後來,日本也走上了法治道路,引進了隋唐的律令制度,姓氏作為身份劃分的一個重要標誌被制度化了,這回天皇變成了賜姓的那個人,自然也就沒有了姓。這個規矩一直延續到現在。

說完了姓,再來說說名。在日本,皇室男性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通常都是「仁」,女性的都是「子」,這是從公元858年清和天皇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如果留心你會發現,現在的明仁天皇家族裡面,男性的名全是以「仁」結尾:德仁、文仁、悠仁、正仁、崇仁、宜仁。而女性則是清一色的以「子」結尾:美智子、雅子、愛子、紀子、真子、彬子、承子……

日本皇室族譜

除了姓氏之外,日本皇室還有一套嚴密的頭銜系統。這一點跟中國古代很像。「天皇」這個頭銜就不必說了,重點來看看天皇的親戚們是怎麼叫的。首先,直系三代以內的皇子、皇孫都叫「親王」,要是女孩就叫「內親王」,比如明仁天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就分別叫德仁親王和文仁親王,三女兒就叫紀宮清子內親王;三代以上就只能叫「王」和「女王」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彬子女王和承子女王。其他的像「皇太子」、「皇太孫」、「皇后」、「皇太后」、「太妃」這些,就和中國古代的叫法一模一樣。

日本的法定成人年齡是20歲,而皇族跟平民不同,是18歲成年,這反而跟中國一樣。皇族的男性在成年之後如果結了婚,就必須從父母家搬出去,自己成立一個分家,統稱「宮家」,表明自己就是堂堂一宮之主了。將來如果自己跟妻子生了兒子,兒子在結婚之後也會搬出去建一個新的宮家。但是,女兒沒有創立宮家的資格。每有一個宮家分離出來,天皇就會賜一個「宮號」,用來統稱這個新的家族。從某種意義上講,宮號就相當於是宮家的姓。1990年6月29日,明仁天皇的二皇子文仁親王和紀子王妃成婚,同日創設了新的宮家。明仁天皇取日本和歌中常出現的「秋筱」1這個地名,賜名新宮家「秋筱宮」,之後文仁親王的全稱就變成了「秋筱宮文仁親王」。

日本現存的宮家有秋筱宮、常陸宮、三笠宮、桂宮和高園宮五家。其中高園宮的原宮主憲仁親王在2002年去世,留下了王妃久子和三個女兒,因為沒有可以繼承的男性子嗣,而女兒又不具備繼承資格,這個宮家已經可以確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消亡。

日本皇室瀕臨滅絕

宮家的新建與消亡幾千年來也算正常,但如果天皇的脈絡斷了就成了大問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日本皇室「陰盛陽衰」得厲害,公主一個接一個地出生,皇子卻數十年難得一見。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一共生了三個孩子。皇太子德仁親王早年一直不育,直到41歲才收穫了小公主愛子;次子文仁親王育有二女一男,大女兒真子和二女兒佳子先後出生,佳子出生12年之後小王子悠仁才姍姍來遲,這是日本皇室隔了41年的男性新成員;小女兒紀宮公主很有個性,35歲那年毅然決定下嫁東京的一個政府公務員,從此變成平民,與皇室徹底脫離了關係。

在日本皇室,如果有女子嫁給了平民,她的皇族身份就會因此喪失;反過來,平民女子如果嫁入了日本皇室也可以拋棄平民身份,從此獲得皇族身份。巧的是,紀宮公主的生母美智子皇后就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平民出身的皇后。

年輕時候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皇后與明仁天皇

美智子皇后出身精英家族,祖父是日清制粉的創始人正田貞一郎,外祖父是中支那振興的理事副島綱雄。1957年,美智子和一幫同校好友在日本度假勝地輕井澤旅遊,機緣巧合之下報名參加了當地舉辦的網球賽,在淘汰賽正好對上了當時也參賽的皇太子明仁親王,還把他擊敗了。二人由網球結緣,從此感情日益深厚。很快明仁親王就成年了,在那時,成年的日本皇室男性從舊皇族、華族裡選王妃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明仁親王向皇室提出與美智子的婚事,遭到了選妃委員會的強烈反對。最後昭和天皇親自批准才得以通過。在明仁親王登基為明仁天皇之後,美智子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歷史上首位平民皇后。

不過在日本古代,皇室成員的婚姻通常都是內部解決的。當時的家庭制度不夠完善,異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近親意識也比較淡薄,所以相互之間可以很自然地發生性關係。但這也僅僅限於同父異母的親屬之間,如果是同母異父的情況,即便是在古代也是屬於亂倫的。「倭五王」裡面最年輕的雄略天皇有個哥哥叫木梨輕王,原本被立為皇位繼承人,就因為跟胞妹通姦,最後不得不自殺殉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時皇族成員的內部婚姻也是為了防止平民褻瀆皇室正統血脈。

超萌小王子悠仁

明仁天皇如今已經過了八十大壽,下一任皇位的繼承只怕已在倒計時中。依照《皇室典範》里的相關記載,能夠繼承天皇皇位的只能是男性,而且是有規定的繼承順序的從法定繼承順序來看,目前繼承皇位的第一順位是皇太子德仁親王,這幾乎已經毫無懸念。但是,由於德仁親王沒有男性子嗣,在德仁親王卸任之後具有皇位繼承資格的,將只有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小兒子悠仁一人了。也就是說,如果悠仁在將來沒能為皇室帶來男性子孫,那麼日本皇室千年的血脈可能就這麼斷了。實際上,早在2006年悠仁誕生之前,面對一個接一個出生的公主和絲毫不見苗頭的皇子,日本皇室曾經考慮過修改相關法規,使女性也能繼任皇位。雖然伴隨著悠仁的到來,這個討論已經不了了之,但誰知道幾十年後會不會再度被提上日程呢。為什麼戰後的日本皇室會遭遇這麼邪門的事呢?坊間有傳聞,說美國當年為了遏制日本皇室的發展,偷偷給皇室成員服用了某種藥物,導致了這半個世紀以來皇室男丁的稀缺。同時據皇室的某個有名御醫說,德仁親王好像具有某種先天性的生理缺陷,能使女方受孕的概率不到常人的0.5%。雖然不知道這些傳聞是真是假,但女性天皇對於日本皇室來說不算陌生。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就是女性,日本古代也曾經有過8位女性天皇,所以即便悠仁王子沒出生,愛子公主將來成為新憲法下的首位女天皇,對於日本來說也不算是什麼顛覆傳統的大變動了。

「勞模」天皇

作為日本國民知情權的一環,天皇夫婦、皇太子一家和秋筱宮家每年的公務安排都可以在宮內廳的官方網站查詢到。如果細心去查看的話可以發現,一年之中絕大部分的日子裡天皇都有工作安排在身,而且經常一天之內要干好幾件事。就拿2004年來說,一整年下來明仁天皇的工作數量多達700件以上,不算假日的話平均每天都有至少兩份工作在身。那麼這麼多工作到底是在幹些什麼呢?第一大項就是各種文書的審批。說是審批,實際上天皇不具備任何修改或者駁回的權力,對於每一份提交上來的文書都只能予以通過。天皇會先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後由宮內廳的職員進行蓋章。印章的種類有「御名御璽」、「可」、「認」、「覽」四種。「御名御璽」相當於中國人熟悉的玉璽,是跟天皇署名配套使用的;「可」、「認」、「覽」則分別代表著「已批准」、「已認證」和「已過目」的意思。

第二大項是國內重要人士的謁見與授章,一般就在皇居的宮殿內進行。由於授章類型較多,受賞人數龐大,累計下來相當費時。現在天皇一年下來要給大約22000人授章,平均算下來每天要見60個人。

第三大項是「皇居勤勞奉仕團」的會見。皇居勤勞奉仕團是每年在皇居和各大宮家宅邸進行清掃的志願者團體,年齡從15歲到70歲不等,由日本國民自發報名申請。這個項目從戰後初期開始,上京的交通費和住宿費都由志願者自己來負擔。在工作過程中,志願者們可以藉機深入到一些平日里不怎麼向民眾開放的皇家場所。為了感謝志願者們的協助,天皇和皇后幾乎每周都會撥出時間來接見他們並表示感謝。

第四大項是外國元首、使節的會見,每次會見持續30分鐘左右。每年皇室還會邀請各國大使去玉鴨場和新浜鴨場這兩個皇家用地盛情款待。

參加活動的天皇夫婦

第五大項是和各類重要賓客在皇居御所內舉辦的茶會。雖然名字叫茶會,實際上也會備有各種甜點。

第六大項是「信任狀捧呈式」。信任狀是天皇發給各國駐日大使的一種書面證明,證明對方是正當的外交使節。所以每當有外國大使館發生大使人事變動,這個儀式都得重新辦一遍。這時,外國大使會從日本鐵路公司(JR)的東京站中央口乘坐馬車出發,由皇家警察和警視廳的騎馬隊夾道護衛,最後抵達皇居宮殿中的「松之間」,面見天皇。因為每次舉行「信任狀捧呈式」的時候,周邊地區都會進行臨時交通管制,所以常常引發路人圍觀。這樣的儀式每個月都會有一兩次,畢竟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使館都聚集在東京。

第七項是宴請國內外賓客的大小餐會,一般在宮殿內最大的豐明殿舉行。繁雜的規矩先不說,一般人最感興趣的應該是晚餐會上的菜色吧。2001年1月2日,為迎接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的到來,皇室就舉辦了一場宮中晚餐會。晚餐會從晚上7點半開始,上的菜品依次是:法式清湯、烤甘鯛、酒煮仔雞、蒸羊腿、時蔬沙拉、冰激凌(富士山形)、水果(甜瓜、巨峰葡萄)。這已經算是一次標準的宮中晚餐會了。事後統計的食材開銷一共965230日元(約60000元人民幣),共133人出席,相當於每個人花7257日元(約450元人民幣)吃了一頓。這個數字以皇室的規格來說算是相當節儉了。

除了外購的食材,宮中晚餐會上的酒大都來自皇宮的地下酒窖。酒窖藏酒約4500瓶,白葡萄酒11種,紅葡萄酒7種,全部由感應器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這種規模的晚宴大概要消耗掉數十瓶藏酒。

第八項是皇室祭祀。皇室祭祀的數量雖然不是最多,但在天皇的日程安排上具有絕對的優先順序。皇室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祭祀不少,其中很多「大祭」的日子都是法定節假日。比如「新嘗祭」的11月23日現在是日本每年的「勤勞感謝日」,「春季皇靈祭」和「秋季皇靈祭」則分別成了「春分日」和「秋分日」。「新嘗祭」是一年之中皇室最重要的祭祀。每到這一天的下午6點,天皇就會進行沐浴,換上祭服,在皇居的神嘉殿內向諸神獻上當年新收穫的稻米。祭祀中使用的稻米來自皇居西側的一小片水田。直到現在,每年明仁天皇都會穿上工作服與長靴,親自在這片水田上勞作。

皇室全家福

除了上面這些單個數量較多的工作內容,天皇每年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干。這裡面就包括天皇的國外訪問、地區訪問、災區慰問、戰死者追悼會等等。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後的半年裡,包括天皇在內的皇室成員頻繁地訪問災區。在訪問過程中明仁天皇夫婦保持一貫的作風,和民眾坐在一起,以平等的姿態進行交流。順帶一提,在這之前的昭和天皇的習慣則是讓民眾坐著,自己站著。從性質上分,天皇的工作半數以上都是與重要人士的會面;從國內外關係上來說,處理國內事務的內容要遠遠多於國外事務;從辦公地點上來說,絕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皇居內完成的;從出行人員上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天皇和皇后都是一起進行辦公的。

這麼看來,皇后的工作內容似乎就是陪著天皇。其實在日本憲法里對於皇后的工作內容沒任何詳盡的文字說明,現在皇后每天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歷史積澱而流傳下來的「規矩」。除了陪同天皇之外,皇后平日里也會有一些單獨出席的活動。現在的美智子皇后就是日本紅十字會和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的名譽總裁,每年的5月份都會參加相關人士的表彰大會。其他的像慈善音樂會、展覽會上也常能見到皇后的身影。

天皇是誰

單從國家政權的角度來說,日本應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國家。兩千多年前大和朝廷成立,7世紀定下國名「日本」,日本皇室子孫繁衍到現在已經是第50多代人了。這麼長的時間跨度里,日本一直沒有改朝換代。從第一代神武天皇到現在第125代明仁天皇都延續著一條血脈,所以他們自稱「萬世一系」。

中國古代的朝代更替那麼頻繁,為什麼日本皇室就能夠穩坐江山呢?其實日本從古到今的權力鬥爭一點兒也不少,但裡面還沒有誰真的推翻過皇室統治。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天皇在日本與其說是皇帝,更像是佛教里釋迦牟尼或者基督教里耶穌的後代。因為天皇是宗教意義上的統治者,所以在很長時間裡都持有「神之後代」的身份,自古以來的那些奪權者大都巴不得跟皇室攀上血親。「二戰」之後,昭和天皇發表了《人間宣言》,就是告訴全天下他其實也是個凡人,不過打那以後日本人對天皇的敬仰也沒怎麼減少。和其他國家不一樣,日本憲法第一條規定的不是國家的基本屬性,而是天皇的定義:天皇是日本國的象徵,是日本國民統一的象徵,這一地位是由主權所有的全體日本國民的意願所決定的。

1989年,明仁天皇的登基大典

這句話基本上是在說,天皇不是一個可以被人篡奪的職位。除此之外,在日本一直有著「天皇不親政」的傳統。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裡,國家的政權大都被輪流掌控在各大政治勢力手裡,天皇在很多時候只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即便到了幕末時期,全日本掀起「大政奉還」的風潮,天皇對於那時的一些政府決議依然沒有否決權。遠離權力也代表著遠離權力鬥爭。因此即便有人想造反,矛頭也往往不會指向天皇。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日本歷史上很多天皇都秉持著「親民」的原則。歷代天皇真心將國民視為自己的子女,每到國難之時,都會為國民虔誠祈禱。這種大愛也讓天皇幾千年來與國民的聯繫日益加深。

所以,如果一定要給天皇一個準確的職位描述的話,那麼與其說是統治者,天皇更像是一種永恆的信仰。

「天皇」這個稱呼最早是在明治年間的憲法中被規範化的,在那之前「天子」才是最廣泛的用法。而所謂日本皇室,指的是天皇以及其他的皇族。因為嚴格來說,天皇不屬於「皇族」,是一種更加特殊的存在,所以日本媒體在報道時往往會特意說明是「天皇及皇族一行人」。憲法中規定,皇室成員沒有戶籍,也不能被提起民事訴訟,乍一看是一群「逍遙法外」的傢伙。其實在憲法下還有一部叫作《皇室典範》的法律,專門用來管皇室。另外,在日本政府中還有一個叫作宮內廳的部門,也是一個替皇室統籌辦事的地方。

日本的皇室成員都沒有姓。現在的皇后美智子原名正田美智子,在當時入贅皇室的時候也跟著一起丟掉了姓。不過在古代,也就是日本還在接受中國冊封的時候,天皇其實被中國的皇帝賜了姓。比如「二十四史」裡面就記載了,當時日本那塊地盤是由「倭五王」統治著,這五個王分別叫倭贊、倭珍、倭濟、倭興、倭武,所以是有「倭」這個姓的。再後來,日本也走上了法治道路,引進了隋唐的律令制度,姓氏作為身份劃分的一個重要標誌被制度化了,這回天皇變成了賜姓的那個人,自然也就沒有了姓。這個規矩一直延續到現在。

說完了姓,再來說說名。在日本,皇室男性名字的最後一個字通常都是「仁」,女性的都是「子」,這是從公元858年清和天皇開始就一直延續到現在的。如果留心你會發現,現在的明仁天皇家族裡面,男性的名全是以「仁」結尾:德仁、文仁、悠仁、正仁、崇仁、宜仁。而女性則是清一色的以「子」結尾:美智子、雅子、愛子、紀子、真子、彬子、承子……

日本皇室族譜

除了姓氏之外,日本皇室還有一套嚴密的頭銜系統。這一點跟中國古代很像。「天皇」這個頭銜就不必說了,重點來看看天皇的親戚們是怎麼叫的。首先,直系三代以內的皇子、皇孫都叫「親王」,要是女孩就叫「內親王」,比如明仁天皇的大皇子和二皇子就分別叫德仁親王和文仁親王,三女兒就叫紀宮清子內親王;三代以上就只能叫「王」和「女王」了,比如前面提到的彬子女王和承子女王。其他的像「皇太子」、「皇太孫」、「皇后」、「皇太后」、「太妃」這些,就和中國古代的叫法一模一樣。

日本的法定成人年齡是20歲,而皇族跟平民不同,是18歲成年,這反而跟中國一樣。皇族的男性在成年之後如果結了婚,就必須從父母家搬出去,自己成立一個分家,統稱「宮家」,表明自己就是堂堂一宮之主了。將來如果自己跟妻子生了兒子,兒子在結婚之後也會搬出去建一個新的宮家。但是,女兒沒有創立宮家的資格。每有一個宮家分離出來,天皇就會賜一個「宮號」,用來統稱這個新的家族。從某種意義上講,宮號就相當於是宮家的姓。1990年6月29日,明仁天皇的二皇子文仁親王和紀子王妃成婚,同日創設了新的宮家。明仁天皇取日本和歌中常出現的「秋筱」1這個地名,賜名新宮家「秋筱宮」,之後文仁親王的全稱就變成了「秋筱宮文仁親王」。

日本現存的宮家有秋筱宮、常陸宮、三笠宮、桂宮和高園宮五家。其中高園宮的原宮主憲仁親王在2002年去世,留下了王妃久子和三個女兒,因為沒有可以繼承的男性子嗣,而女兒又不具備繼承資格,這個宮家已經可以確定會在不久的將來消亡。

日本皇室瀕臨滅絕

宮家的新建與消亡幾千年來也算正常,但如果天皇的脈絡斷了就成了大問題。在過去的半個世紀里,日本皇室「陰盛陽衰」得厲害,公主一個接一個地出生,皇子卻數十年難得一見。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一共生了三個孩子。皇太子德仁親王早年一直不育,直到41歲才收穫了小公主愛子;次子文仁親王育有二女一男,大女兒真子和二女兒佳子先後出生,佳子出生12年之後小王子悠仁才姍姍來遲,這是日本皇室隔了41年的男性新成員;小女兒紀宮公主很有個性,35歲那年毅然決定下嫁東京的一個政府公務員,從此變成平民,與皇室徹底脫離了關係。

在日本皇室,如果有女子嫁給了平民,她的皇族身份就會因此喪失;反過來,平民女子如果嫁入了日本皇室也可以拋棄平民身份,從此獲得皇族身份。巧的是,紀宮公主的生母美智子皇后就是日本歷史上首位平民出身的皇后。

年輕時候的美智子皇后

美智子皇后與明仁天皇

美智子皇后出身精英家族,祖父是日清制粉的創始人正田貞一郎,外祖父是中支那振興的理事副島綱雄。1957年,美智子和一幫同校好友在日本度假勝地輕井澤旅遊,機緣巧合之下報名參加了當地舉辦的網球賽,在淘汰賽正好對上了當時也參賽的皇太子明仁親王,還把他擊敗了。二人由網球結緣,從此感情日益深厚。很快明仁親王就成年了,在那時,成年的日本皇室男性從舊皇族、華族裡選王妃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所以明仁親王向皇室提出與美智子的婚事,遭到了選妃委員會的強烈反對。最後昭和天皇親自批准才得以通過。在明仁親王登基為明仁天皇之後,美智子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歷史上首位平民皇后。

不過在日本古代,皇室成員的婚姻通常都是內部解決的。當時的家庭制度不夠完善,異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近親意識也比較淡薄,所以相互之間可以很自然地發生性關係。但這也僅僅限於同父異母的親屬之間,如果是同母異父的情況,即便是在古代也是屬於亂倫的。「倭五王」裡面最年輕的雄略天皇有個哥哥叫木梨輕王,原本被立為皇位繼承人,就因為跟胞妹通姦,最後不得不自殺殉情。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當時皇族成員的內部婚姻也是為了防止平民褻瀆皇室正統血脈。

超萌小王子悠仁

明仁天皇如今已經過了八十大壽,下一任皇位的繼承只怕已在倒計時中。依照《皇室典範》里的相關記載,能夠繼承天皇皇位的只能是男性,而且是有規定的繼承順序的從法定繼承順序來看,目前繼承皇位的第一順位是皇太子德仁親王,這幾乎已經毫無懸念。但是,由於德仁親王沒有男性子嗣,在德仁親王卸任之後具有皇位繼承資格的,將只有秋筱宮文仁親王的小兒子悠仁一人了。也就是說,如果悠仁在將來沒能為皇室帶來男性子孫,那麼日本皇室千年的血脈可能就這麼斷了。實際上,早在2006年悠仁誕生之前,面對一個接一個出生的公主和絲毫不見苗頭的皇子,日本皇室曾經考慮過修改相關法規,使女性也能繼任皇位。雖然伴隨著悠仁的到來,這個討論已經不了了之,但誰知道幾十年後會不會再度被提上日程呢。為什麼戰後的日本皇室會遭遇這麼邪門的事呢?坊間有傳聞,說美國當年為了遏制日本皇室的發展,偷偷給皇室成員服用了某種藥物,導致了這半個世紀以來皇室男丁的稀缺。同時據皇室的某個有名御醫說,德仁親王好像具有某種先天性的生理缺陷,能使女方受孕的概率不到常人的0.5%。雖然不知道這些傳聞是真是假,但女性天皇對於日本皇室來說不算陌生。天皇的祖先天照大神就是女性,日本古代也曾經有過8位女性天皇,所以即便悠仁王子沒出生,愛子公主將來成為新憲法下的首位女天皇,對於日本來說也不算是什麼顛覆傳統的大變動了。

「勞模」天皇

作為日本國民知情權的一環,天皇夫婦、皇太子一家和秋筱宮家每年的公務安排都可以在宮內廳的官方網站查詢到。如果細心去查看的話可以發現,一年之中絕大部分的日子裡天皇都有工作安排在身,而且經常一天之內要干好幾件事。就拿2004年來說,一整年下來明仁天皇的工作數量多達700件以上,不算假日的話平均每天都有至少兩份工作在身。那麼這麼多工作到底是在幹些什麼呢?第一大項就是各種文書的審批。說是審批,實際上天皇不具備任何修改或者駁回的權力,對於每一份提交上來的文書都只能予以通過。天皇會先署上自己的名字,然後由宮內廳的職員進行蓋章。印章的種類有「御名御璽」、「可」、「認」、「覽」四種。「御名御璽」相當於中國人熟悉的玉璽,是跟天皇署名配套使用的;「可」、「認」、「覽」則分別代表著「已批准」、「已認證」和「已過目」的意思。

第二大項是國內重要人士的謁見與授章,一般就在皇居的宮殿內進行。由於授章類型較多,受賞人數龐大,累計下來相當費時。現在天皇一年下來要給大約22000人授章,平均算下來每天要見60個人。

第三大項是「皇居勤勞奉仕團」的會見。皇居勤勞奉仕團是每年在皇居和各大宮家宅邸進行清掃的志願者團體,年齡從15歲到70歲不等,由日本國民自發報名申請。這個項目從戰後初期開始,上京的交通費和住宿費都由志願者自己來負擔。在工作過程中,志願者們可以藉機深入到一些平日里不怎麼向民眾開放的皇家場所。為了感謝志願者們的協助,天皇和皇后幾乎每周都會撥出時間來接見他們並表示感謝。

第四大項是外國元首、使節的會見,每次會見持續30分鐘左右。每年皇室還會邀請各國大使去玉鴨場和新浜鴨場這兩個皇家用地盛情款待。

參加活動的天皇夫婦

第五大項是和各類重要賓客在皇居御所內舉辦的茶會。雖然名字叫茶會,實際上也會備有各種甜點。

第六大項是「信任狀捧呈式」。信任狀是天皇發給各國駐日大使的一種書面證明,證明對方是正當的外交使節。所以每當有外國大使館發生大使人事變動,這個儀式都得重新辦一遍。這時,外國大使會從日本鐵路公司(JR)的東京站中央口乘坐馬車出發,由皇家警察和警視廳的騎馬隊夾道護衛,最後抵達皇居宮殿中的「松之間」,面見天皇。因為每次舉行「信任狀捧呈式」的時候,周邊地區都會進行臨時交通管制,所以常常引發路人圍觀。這樣的儀式每個月都會有一兩次,畢竟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使館都聚集在東京。

第七項是宴請國內外賓客的大小餐會,一般在宮殿內最大的豐明殿舉行。繁雜的規矩先不說,一般人最感興趣的應該是晚餐會上的菜色吧。2001年1月2日,為迎接南非總統塔博?姆貝基的到來,皇室就舉辦了一場宮中晚餐會。晚餐會從晚上7點半開始,上的菜品依次是:法式清湯、烤甘鯛、酒煮仔雞、蒸羊腿、時蔬沙拉、冰激凌(富士山形)、水果(甜瓜、巨峰葡萄)。這已經算是一次標準的宮中晚餐會了。事後統計的食材開銷一共965230日元(約60000元人民幣),共133人出席,相當於每個人花7257日元(約450元人民幣)吃了一頓。這個數字以皇室的規格來說算是相當節儉了。

除了外購的食材,宮中晚餐會上的酒大都來自皇宮的地下酒窖。酒窖藏酒約4500瓶,白葡萄酒11種,紅葡萄酒7種,全部由感應器自動調節溫度和濕度。這種規模的晚宴大概要消耗掉數十瓶藏酒。

第八項是皇室祭祀。皇室祭祀的數量雖然不是最多,但在天皇的日程安排上具有絕對的優先順序。皇室一年到頭大大小小的祭祀不少,其中很多「大祭」的日子都是法定節假日。比如「新嘗祭」的11月23日現在是日本每年的「勤勞感謝日」,「春季皇靈祭」和「秋季皇靈祭」則分別成了「春分日」和「秋分日」。「新嘗祭」是一年之中皇室最重要的祭祀。每到這一天的下午6點,天皇就會進行沐浴,換上祭服,在皇居的神嘉殿內向諸神獻上當年新收穫的稻米。祭祀中使用的稻米來自皇居西側的一小片水田。直到現在,每年明仁天皇都會穿上工作服與長靴,親自在這片水田上勞作。

皇室全家福

除了上面這些單個數量較多的工作內容,天皇每年還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干。這裡面就包括天皇的國外訪問、地區訪問、災區慰問、戰死者追悼會等等。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後的半年裡,包括天皇在內的皇室成員頻繁地訪問災區。在訪問過程中明仁天皇夫婦保持一貫的作風,和民眾坐在一起,以平等的姿態進行交流。順帶一提,在這之前的昭和天皇的習慣則是讓民眾坐著,自己站著。從性質上分,天皇的工作半數以上都是與重要人士的會面;從國內外關係上來說,處理國內事務的內容要遠遠多於國外事務;從辦公地點上來說,絕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皇居內完成的;從出行人員上來說,絕大多數情況下天皇和皇后都是一起進行辦公的。

這麼看來,皇后的工作內容似乎就是陪著天皇。其實在日本憲法里對於皇后的工作內容沒任何詳盡的文字說明,現在皇后每天做的事情很大程度上都是隨著歷史積澱而流傳下來的「規矩」。除了陪同天皇之外,皇后平日里也會有一些單獨出席的活動。現在的美智子皇后就是日本紅十字會和國際兒童圖書評議會的名譽總裁,每年的5月份都會參加相關人士的表彰大會。其他的像慈善音樂會、展覽會上也常能見到皇后的身影。

推薦閱讀:

大正天皇—搜狗百科
日本皇室「宮斗」,天皇被逼退位
在現在日本普通人的心中,天皇到底是個怎樣的存在?
如果沒有天皇李治,武媚娘能當上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嗎?
為什麼日本歷史幾乎從未記載有哪位天皇是「昏君」呢?

TAG:皇室 | 了解 | 天皇 | 關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