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艾灸療效的探討

1 合理選穴 艾灸的療效與選用的腧穴有密切關係,許多醫家認為臨床施灸,選用穴位要少而精,定位準確。 1.1 選穴要精 艾灸得氣比針刺慢,也就是說施灸時患者施灸部位產生溫熱舒適的灸感需要一定的時間,一般在10分鐘以上,所以取穴要少,便於集中火力,有充足的時間使艾灸達到充足的劑量。《針灸大成·頭不多灸策》記載艾灸不僅選穴要少,而且以多經的交會穴為主,「故不得其要,雖取穴之多,亦無以濟人;苟得其要,則雖會通之簡,亦足以成功,惟在善灸者加之意焉耳」,說明灸法的療效不在於取穴多,而是精,這一點對現代臨床仍有指導意義。 取穴精,便於操作,便於與患者溝通,特別是在患者背部施隔物灸,選穴少,患者能準確描述各壯艾炷的溫熱程度,醫生可隨時調整艾炷的部位及艾灸的時間,控制灸量,避免艾灸時間過長,或火力過大而灼傷皮膚。 穴位的選取應根據中醫基本理論,在辨證論治原則的指導下,根據疾病所在的部位,結合腧穴的功能,合理選穴施灸,如氣虛灸氣海,保健灸神闕、足三里,崩漏灸隱白,胎位不正灸至陰,中氣下陷、脫肛、子宮脫垂灸百會等。《針灸大成·頭不多灸策》總結為「灸風而取諸風池、百會;灸勞而取諸膏肓、百勞;灸氣而取諸氣海;灸水而取諸水分;欲去腹中之病,則灸足三里;欲治頭目之疾,則灸合谷;欲愈腰腿,則取環跳、風市;欲拯手臂,則取肩髑、曲池」。根據傳統理論、古人經驗和個人體會,認為精選腧穴是提高艾灸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 1.2 取穴要准 穴位是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在體表的特定部位,由於感受病邪不同,體質有別,反映在體表的部位就會有一定的差異,很多疾病會在相應的穴位(或部位)產生反應點,但該反應點並不是固定不變的,會隨著病情的變化而改變,有時同一種疾病在不同患者身上出現的反應部位也是有差別的。 因此,在灸治過程中應當仔細尋找反應點,準確判斷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部位是提高療效的關鍵。如用艾條灸百會、四神聰穴治療失眠時,5個穴點的反應不完全一樣,會在某一穴位(或部位)產生溫熱的舒適感,說明各穴的敏感程度不一樣,該點即為反應點,這種方法可以準確判定穴位。楊繼洲《針灸大成·穴有奇正策》認為「定穴主乎心,不主乎奇正之陳跡」;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了他的經驗是「以肌肉文理節解縫會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細安詳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說明準確選穴既有規律可循,還需要仔細認真。 病案1:患者,男,46歲,幹部。由於工作壓力於2006年12月出現失眠,表現為入睡困難,睡後易醒,醒後不易再睡,每日僅睡3~4個小時,精神疲乏,記憶力下降。治用艾條懸灸百會、四神聰穴,每日1次,每次50分鐘。治療前3次,每穴灸治不到5分鐘患者即有燒灼感,灸後自覺頭皮疼,且熱量持續時間短,其癥狀好轉不明顯。第4次,在灸百會過程中出現溫熱舒適感,且溫熱感從頭皮向內滲透,連續灸該處20分鐘後覺灼熱,換灸其他穴位,灸後整個頭頂發熱,且熱感持續時間長(該處為反應點),之後每天灸該處均有上述感覺。從第6次開始,患者夜間睡眠逐漸增加,10次後,入睡較前容易,夜間醒後可再入睡,深睡眠時間增長,夜間睡眠時間達6小時。共治療15次,其睡眠恢復,1月後隨訪無複發。 按:在灸治的前3次,因為沒有找到反應點,因此每穴施灸不到5分鐘即有燒灼感,灸後頭皮疼,溫熱感持續時間短,療效不明顯。而從第4次開始,在灸患者百會穴時出現溫熱舒適感,並有熱感向內滲透,說明找到了反應點,以後每日灸治該點,取得了良好的療效。 2 灸量充足 充足的灸量是得氣取效的前提,得氣是機體對艾灸所產生的反應,艾灸的得氣是通過灸感和灸後反應來體現。因此,要提高艾灸療效首先必須使病人產生灸感。 不同的病人,其灸感多不相同,可見溫熱舒適感、風吹樣、蟻行感等或可見皮膚斑塊。通過患者不同的灸感可以判斷疾病的輕重、性質和施灸的劑量。如久患風寒、經年不愈的患者,其灸感感覺不強,或難以出現灸感時,應加大灸量;相反,病程較短的患者,容易出現灸感,或灸感較強,施灸時應減少灸量,艾灸時患者若感到有燒灼、疼痛,表明施灸部位不需要多灸,應重新選擇穴位。 2.1 古代醫家的用灸經驗 艾灸治療時,灸量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古代醫家都很重視這個問題,要求灸量要足。宋代竇材《扁鵲心書》提出。「世俗用灸,不過三五十壯,殊不知去小疾則愈,駐命根則難。」他用灸動輒一二百壯,多至三五百壯,如「中風半身不遂……灸關元五百壯」「中消病……當灸關元五百壯」「腰足不仁……急灸關元五百壯」。關於控制灸量,晉隋時期陳延之認為應該沿用《黃帝內經》「灸不三分,是謂徒冤」的說法,因為艾炷底闊三分,才能完全覆蓋在孔穴上,點火以後才能通過腧穴、經絡發揮作用。《醫宗金鑒·刺灸心法要訣》說:「凡灸諸病,必火足氣到始能愈」,說明灸療必須要有足夠的灸量,醫者應根據病變部位、病情輕重、寒熱虛實及患者耐受力的大小,決定艾灸的刺激量,使之直達病所,祛除疾病。 古人十分重視灸瘡的出現,將灸瘡作為判斷灸量和治療效果的一個主要指標。《針灸資生經》說:「凡灼艾得瘡,所患即瘥,不得瘡發,其疾不愈」,認為只有灸後出現灸瘡,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對於不出現灸瘡的患者,採取加大灸量、增加壯數、局部熱敷,並服用辛辣刺激的食物等方法以促使發瘡。《針灸大成·頭不多灸策》記載「觀東垣灸三里七壯不發,而復灸以五壯即發;秋夫灸中脘九壯不發,而漬以露水,熨以熱履,糢以赤蔥,即萬無不發之理。」 2.2 灸量的控制 筆者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在灸時患部感到溫熱舒適,熱感向深部滲透,或向遠端傳導,艾灸後皮膚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即是一次治療的充足灸量,一般需要50分鐘以上,這樣既起到了艾灸的治療效果,又不會引起灸瘡,易於被患者接受。如果灸後皮膚潮紅不均勻,潮紅中間夾雜大小不一的淺白色斑點,有的甚至白色多紅色少,這是由於局部經脈不通、氣血運行不暢所致,提示要繼續進行艾灸治療,直到患者灸處溫熱感增強,灸後皮膚白色斑點消失,出現均勻的潮紅汗出為1個療程的充足劑量。大量臨床證明,每穴灸治時間從10分鐘至數十分鐘,乃至1小時;灸治壯數從數壯至數十壯,其效果不同。因此在臨床應用時,灸量充足、火力均勻是艾灸治療取效的關鍵。 病案2:患者,女,21歲,學生。自2006年10月起,由於受涼出現膝關節酸困、沉重,活動受限,遇寒加重,右側為重。診斷為痹症,屬風寒型。治療以溫經散寒、通絡止痹為主。方法:用艾盒灸治。先灸右側膝關節,第1天用1根20 cm長艾條分成6節,雙側點燃放入艾盒中,將艾盒置於患者右膝關節上,待艾條燃盡後取下艾盒,發現患者灸處皮膚呈紅白相間的花斑狀且白色面積大於紅色,說明該處經氣不通,經絡阻滯,應加大灸量。第2天用同樣方法在患者右膝關節處連續使用3根艾條,患者感覺熱度較強,灸後見局部皮膚出汗但仍有白斑。治療5次後,感覺施灸時溫度較前增高(使用相同數量艾條),灸後膝關節輕鬆,白斑範圍逐漸縮小。治療8次後,右膝關節灸後皮膚出現均勻的潮紅且微微汗出,減艾條量為1根,又灸治2次,以鞏固療效。以同樣方法治療左腿8次而愈。 3 辨病選灸 艾灸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艾炷灸(直接灸、間接灸)、艾條灸(溫和灸、雀啄灸、迴旋灸、太乙神針等)、溫針灸、溫灸器灸等,各具特色。臨症時,應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和施灸部位,選擇適當的艾灸方法,以提高療效。如治療面癱,由於面部施灸面積小、肌肉淺薄、皮膚嬌嫩又有許多禁灸部位(如眼區穴位),因此適宜艾條懸起灸,醫者可根據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來調節施灸部位、時間和距離。又如直接灸,因其火力猛,有鎮痛、回厥、蘇醒病人的作用,在針葯不及之時可用於搶救危重病人,盛生寬用該法救治失血性休克、自發性心絞痛等急重症取得了很好的療效。但由於該法產生劇痛、灸瘡及瘢痕,多數患者難以接受,目前臨床已較少使用。 艾炷間接灸是指在艾炷下墊一間隔物如姜、蒜、鹽等,其火力溫和,具有艾灸和藥物的雙重作用,對腹痛、吐瀉、瘡瘍等有很好的療效,臨床廣泛應用,並可作為家庭保健防病健身之法。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能使艾絨燃燒的熱力通過針身傳入體內,發揮針刺和艾灸的雙重作用,適用於既需要針刺留針,又需施灸的疾病,常用於治療虛寒性腹瀉、腹痛等疾病。 特別提出的是艾灸盒作為溫灸器的一種,越來越多地用於臨床,由於艾灸盒施灸面積大,火力集中,灸後作用明顯,可用於治療腰背部、腹部、肘膝關節等病變部位較大的病症,比其他灸法大大節約了人力,操作簡便,易於控制溫度,安全性高,是一種理想的艾灸療法。 病案3:患者,女,52歲,教師。右膝關節疼痛、腫脹、變形3年余,關節腔積液較多,浮髕試驗陽性。曾服用中西藥不見效,貼膏藥效果不明顯。用艾灸盒灸右膝關節,每日1次。治療5天後,患者疼痛有所減輕,但關節仍腫脹明顯,為增強艾灸除濕消腫止痛之功,於第6天起先在患者膝關節上均勻塗抹搗碎的鮮姜再放艾盒施灸,治療3次後腫脹減輕。使用該法治療10次後,患者膝關節腫脹、疼痛消失。 灸法在許多難治病的治療上有顯著的療效,關鍵要採取適當的操作方法,準確選取施灸部位(或穴位)和掌握恰當的灸量,定會提高治療的效果。
推薦閱讀:

艾灸的操作要求與取穴
立夏到,冬病夏治的艾灸妙招,不可錯過!
瑞賢怡坊艾灸養生||艾灸養護陽氣 防病保健為上醫
冬至前後最佳進補:艾灸
為什麼要艾灸?

TAG:提高 | 艾灸 | 探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