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弘光帝給100多位大臣賜謚號,為何還包括反對他祖宗朱棣的大臣?

中國人講究蓋棺定論,在人死之後會對其一生的功過進行評判,在古代,往往會用謚號來對一個人進行評價,尤其對帝王將相,謚號是對其一生功過的評定,所以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謚號是十分慎重的,對於大臣來說,並非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謚號,一般能獲得賜謚號殊榮的都是有重大貢獻或者影響力較大的文臣武將。

乾隆皇帝的謚號

然而,在南明弘光年間,弘光皇帝一次就為上百位大臣賜了謚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1644年,崇禎皇帝在北京上吊自盡,而在南京的明朝大臣們則擁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稱帝,史稱弘光帝。弘光帝於1644年五月登基,在這一年的九月,他就開始大規模的為明朝的臣子們賜謚號。

疑似弘光帝,他的畫像多為清朝所毀

第一批被賜謚號的是崇禎朝在北京殉難的大臣們,其中文臣21人,勛臣2人,戚臣1人,共24人。

崇禎皇帝畫像

崇禎朝內閣大臣范景文謚號「文貞」,范景文為官清廉,「不受囑,不受饋」,北京城破後留下遺書,跳入井中殉國。

北京城最後的守將襄城伯李國楨被賜謚號「貞武」,清白守節曰貞,克定禍亂曰武,他雖然未能抵擋住李自成的進攻,但是也為崇禎皇帝盡了忠。

其中的戚臣是指崇禎皇帝的妹夫駙馬都尉鞏永固,北京城破後,全家自焚而死。

第二批被賜予謚號的是明朝開國的攻臣們,他們當年死後並沒有被賜予謚號,弘光皇帝這次順便為他們追加謚號,共24人。

其中,宋國公馮勝的哥哥馮國用被追謚「武翼」,朱元璋喜愛的大將廖永忠追謚「武勇」,其餘的開國的公侯伯子男等均賜予相應的謚號。

廖永忠畫像

第三批比較特殊,是建文朝死難的諸位大臣,共46人。弘光帝朱由崧是明成祖朱棣這一支的,當年朱棣篡位後連建文帝的正統地位都不予承認,而這些因效忠於建文帝而被誅殺或者殉國的大臣們自然也不可能被賜予謚號,而到了兩百餘年之後的弘光朝,終於被政府所承認了。

建文帝畫像

其中,被朱棣誅十族的方孝孺被賜謚號「文正」,建文帝的主要智囊團兵部尚書齊泰、太常寺卿黃子澄被賜謚號「節愍」,在國逢難曰愍,很好的形容了兩位忠於建文帝的大臣的結局。

黃子澄畫像

第四批則是正德朝死諫諸臣,13人。第五批天啟朝死諫諸臣,共9人。其中包括因彈劾魏忠賢而被迫害致死的左光斗、周朝瑞、袁化中等東林六君子。

左光斗畫像

在弘光帝登基後,據不完全統計,被追贈謚號的大臣總計超過100位,而這些大臣們從開國到建文帝時期,後到天啟、崇禎兩朝,跨度接近300年,可見這次規模之龐大,而弘光皇帝此舉也不過是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希望通過追贈謚號來喚起大臣們的忠義,但是弘光朝最後的結局卻表明,弘光帝的此舉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

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天涯看點」微信公眾號。

推薦閱讀:

女子不顧家人反對裸婚 如今丈夫長期無業獨自養家
反對薩德、支持中國,這個因政治立場被封殺的韓國主持人有點厲害
反對派要的不是民主 而是選票
旗幟鮮明反對郵市中的偏門邪說(赤江河)

TAG:謚號 | 反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