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眾咖啡館萬萬千,雀巢為什麼就看上了Blue Bottle?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RET睿意德」(ID:retweixin),作者Gioia,,遊學義大利米蘭、旅居香港,資深媒體人,國際時尚與零售深度觀察家;36氪經授權發布。
估計你也留意到了,上一周,雀巢公司宣布要收購小眾咖啡連鎖Blue Bottle 68%的股份,估算下來,開了差不多30家店的Blue Bottle居然值5億美金。一些小眾咖啡的愛好者開始擔心原本代表獨特、有品質的Blue Bottle,會不會因此喪失個性?
畢竟,雀巢最被人熟知的,就是它的速溶咖啡。雀巢收購Blue Bottle的意圖再明顯不過了,無非就是想要擴張店面,據說在2017年年底之前,Blue Bottle就要在加州、紐約、華盛頓、東京等城市擁有50家店面。
其實聽到這個消息,我一點都不覺得吃驚:Blue Bottle是一個包裹著小清新外表的、商業企圖明顯的新咖啡先鋒連鎖。對於美國而言的「匠人精神」,不會是歐洲人或者日本人那樣為了打造產品而下功夫,美國夢的立足點從來都是「我要掙錢」。
咱們來看看Blue Bottle的進階故事,你就更明白我在說什麼了。
一開始就圈到了眾投資人的心
這個故事還得從2012年說起。某一天,舊金山個人簡介網站About.me的創始人Tony Conrad正在和一對夫妻友人吃晚餐。當某個話題告一段落,Tony一如既往問對方,「最近工作還順利嗎?」,沒想到朋友並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把臉湊上前,神秘地說,「我有個好機會要介紹給你,不過暫時還不想曝光,我打算投資一間咖啡店。」
這位Tony Conrad的朋友就是Bryan Meehan,也就是日後Blue Bottle的CEO。
Blue Bottle的CEO-Bryan Meehan
Bryan在哈佛大學念書的時候,就受到有機食品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的概念啟發,回到家鄉倫敦之後,就創立了英國版的Whole Foods Market,他取名叫Fresh&Wild。
他把Fresh&Wild經營成為英國最大的有機食品連鎖店之後,在2004年,將它賣給了自己的學習對象Whole Foods。
之後,Bryan還創立了天然保養品品牌Nude。後來移居舊金山,開始了有關環保、有機產品的創投事業,Blue Bottle正是他看中的其中一個機會。
Bryan一開始的目標就很明確,就是要讓Blue Bottle的名號打響,成功引起投資界的注意。畢竟小眾咖啡館那麼多,必須得有那麼一個值得說的「故事」。
所以,除了成功將Tony Conrad拉入局——Tony同意投資400萬美金,因為他也常去Blue Bottle,認可這間咖啡店的品質——Bryan還把另一位有名的投資人MikeVolpi「拖下水」。他給Mike打了個電話,「我正在嘗試說服Blue Bottle的創始人開拓店面,現在還需要一些資金,你有興趣嗎?」
Mike Volpi是思科(Cisco)得以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商務站點公司的功臣,在1990年代的時候,他率領思科的併購投資部門在十幾年內,成功併購了75家公司。Mike目前在創投公司Index Ventures,負責創新通信產業的投資。
Mike Volpi曾經是Bryan在倫敦時候的鄰居,他的原名是米開朗琪羅(Michelangelo),你猜得沒錯,他是義大利人,就來自世界上最懂咖啡的那個國家。作為義大利人,Mike是不可能對星巴克這樣的連鎖咖啡店感興趣的,他認為咖啡在連鎖店的模式下,會失去「靈魂」。
「星巴克已經變成了一種單純的組裝生產線。要怎麼挑選合適的咖啡豆?這些咖啡豆是由誰、在什麼地方種植的?應該如何對烘焙有所堅持?他們漸漸忘了這些重要的、決定咖啡品質的方面。」但Blue Bottle就有所不同,「不只是咖啡本身,創始人對如何盛放咖啡、如何飲用這些細節步驟,都充滿了熱情。」
除了互聯網,矽谷還會對充滿感情的產品產生興趣
在舊金山,Blue Bottle受到很多IT圈人士的喜愛。根據Mike的說法,這是因為最近幾年舊金山科技界的偏好本身產生了變化。「15年前,IT界的產品都是像Excel這樣的功能性產品。大家對它的期待只是完成一項任務,但是很難對它產生特殊的情感。但是在這5、6年間,情況有了很大的改變,商品能和終端消費者之間產生什麼樣的感情,大家都開始留意這一點。」
Blue Bottle就恰好滿足了這一點,在那裡,顧客不僅可以喝到好咖啡,還能對這家店產生特殊的感情,這是和傳統IT界產品最大的不同。
Blue Bottle舊金山店
除了產品之外,Blue Bottle知道怎麼運用店鋪本身、周邊產品和顧客產生情感上的聯繫。
儘管Blue Bottle在全球已經開了29家之多,但每一家店,創始人Freeman都會親自設計。Freeman在選址上很有一套,選的都是舊工廠、老倉庫、歌劇院、藝術博物館這類有故事或有格調的場地。比如位於加州帕羅奧圖市的老劇院Varsity Theatre,Blue Bottle在這裡佔據了一片美輪美奐的露台,白色的建築、馬賽克拼貼的地磚、牆壁上的繪畫,加上好味道的咖啡,還有免費wifi提供,這裡已經成了很多人紮根的理想工作場所。
Blue Bottle帕羅奧圖老劇院Varsity Theatre店
進軍日本之後,Blue Bottle還推出了一系列周邊產品:小徽章、巧克力、馬克杯、帆布包……統統都是為Blue Bottle營銷吶喊的利器。
後來,被Bryan、Mike、Tony找來的投資Blue Bottle的矽谷紅人越來越多,包括Twitter的創始人Evan Williams、Instagram的創始人Kevin Systrom、Wordpress的創始人Matt Mullenwed等等。
當中,最最喜歡Blue Bottle的創業者,就要屬研發出社交音樂App Sound Tracking的Steve Jang了。事實上,Tony Conrad邀請Steve加入投資大業的那次會面,就是在Blue Bottle的店裡。「Steve,你有沒有興趣投資這家咖啡店?我會把資料寄給你,希望你能考慮看看。」而Steve二話沒說,立即按住Tony的手,「我當然需要你寄資料給我,不過我現在就可以答應你,讓我加入,我是這間店的忠實顧客。」
同樣投資了Blue Bottle、Flickr的創始人Caterina Fake則是在2006年,將辦公室搬到了Blue Bottle第一家店的附近。
「Blue Bottle就好像是打開門的車庫一樣。店裡的藍色logo很漂亮,菜單很簡單,咖啡師和顧客的關係很融洽,就好像彼此是家人一樣。他們會替客人親手沖泡咖啡。只要看一眼,就會明白店的主人是真的對咖啡這件事情充滿熱情。」
有了這一大幫投資人的加持,Blue Bottle的融資進展很順利。2012年12月,拿到了2000萬美元的A輪融資;2014年1月,拿到了2570萬美元的B輪融資;2015年6月,又拿到了7500萬美元的C輪融資。
Blue Bottle不同門店的不同設計
「咖啡界的Apple」但是最重要的,決定是否值得投資Blue Bottle的人,毫無疑問當然是創始人James Freeman。
「想到最後,一切還是取決於是誰在經營這家店,對吧?因為『人性』本身,才決定了一家公司的展望。」Flickr的創始人Caterina Fake說,「和其他大部分創業者相比,他們很明顯地具有自己的特色,擁有別人所沒有的特殊味道,創業者的特色會感染整個公司。」
Blue Bottle創始人James Freeman
還有一位投資人、從1984年開始就在喬布斯身邊工作的James Higa評價Blue Bottle的時候說,他願意投資這家咖啡店,就是因為Blue Bottle擁有和蘋果公司相似的文化和哲學。這也是後來當人們提到Blue Bottle,都會將它稱為「咖啡界的Apple」的原因。
James Higa認為,James Freeman對所有的細節都很注重。不只是咖啡本身的品質,從如何製作、如何提供、如何呈現在客人面前、如何賣給客人,所以關於咖啡的步驟,James Freeman都有自己的堅持。「我認為這一點和我在Apple所養成的文化跟哲學很相似,可以說是擁有了很深刻的靈魂和味道。喬布斯以前就很喜歡用『味道』這個詞。」
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顧客,懶得磨豆子想買包咖啡粉,對不起,他會告訴你這裡只賣咖啡豆,且「只賣48小時內新鮮烘焙的咖啡豆,因為這樣顧客才能品嘗到最佳風味」。
如果你趕時間,想買杯義大利濃縮帶走,對不起,他也不賣,因為他堅信濃縮咖啡粉只能在研磨後的45秒內飲用,所以不能外帶,只能在店裡喝。
這大概是最好的搭配組合了:James Freeman負責做咖啡和其他飲品;而看上了Blue Bottle的Bryan負責四處奔走、尋求資金、做簡報、用商業數字說明Blue Bottle的狀況。
Bryan看重的,正是James Freeman在飲品上的天然觸覺和無窮創意,James曾經創造了一種叫做「紐奧良冰茶」的飲料,是將有機菊苣烘焙之後,花18個小時用冷水慢慢萃取,最後加入有機牛奶和有機蔗糖,裝到牛奶盒一樣的小容器里。
之後,這種「紐奧良冰茶」通過Bryan的關係,在Whole Foods Market里銷售,大受歡迎,有顧客一次性買了10盒,還有住在遠處的顧客表示希望可以配送到家裡。
James還摸索了如何將這個辦法更好地運用到製作黑咖啡上。現在的高溫短時間殺菌法,會有損咖啡本身的風味。所以James想試一試能不能在完全不經過高溫處理的情況下,將咖啡保存在小容器里好幾周。
大概在2013年,Blue Bottle的董事會在討論如何進行網站改良的時候,突然想到是否可以併購提供定期訂購咖啡服務的「Tonx」,這就將Blue Bottle的線下門店,和」Tonx」的線上服務,成功地關聯到一起。
咖啡的消費情況,常常是依賴一線的店員的。即便是在星巴克,店員也被培訓為要在店內培育「熟客文化」的氛圍,要跟客人熱情地打招呼,記下熟客的喜好和需求。但是,光靠店員來搜集客人的訊息顯然不夠,線上咖啡的消費,無疑還是積攢大數據的好方式。
進軍海外Blue Bottle將東京選為進軍美國之外的海外市場第一站。2015年2月,旗艦店在清澄白河開幕。他們並沒有選擇合資和授權的方式,而是拿出自己的錢,完全投入自營。
Blue Bottle為此聘用了2名日本員工,一個坐鎮舊金山,負責指揮進軍日本的事情,而另一個則主要在東京工作,負責店面的日常運營。正是這兩位,為Blue Bottle找到了在清澄白河的200平米的店面。一般來說,青山和表參道是人們認為開咖啡店更合適的位置,不過這兩位,想要做點不一樣的嘗試。
Blue Bottle東京清澄白河店
2015年2月,Blue Bottle Coffe的開業,在東京引起巨大的騷動。很多日本人聞風而來,不惜在寒風中排上3、4個小時的隊,就是為了喝一口來自舊金山的網紅咖啡。之後,Blue Bottle在東京繼續擴張,第二家店開在了青山,第三家店則入駐了代官山的新地標Log Road。
進軍東京,James Freeman想的還是希望Blue Bottle可以藉此提升品質。在他看來,日本的服務品質是世界一流的,他們將在日本學到的服務業經驗,傳遞到美國的店裡加以實施。
在日本開店當然也是James Freeman自己的情結。他從小就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之後也被日本的匠心精神所感染。所以總結一下,你也可以說,Blue Bottle就是日本匠心文化和美國商業野心的成功結合。
原創文章,作者:RET睿意德。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繫zhuanzai@36kr.com;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推薦閱讀:
※家裡這幾個地方萬萬別放鏡子, 要是家裡有趕緊扔了, 越住越窮
※家裡餐桌萬萬不能這樣擺,否則運勢下跌,大難臨頭,一輩子難富!
※家居生活中萬萬不能碰的六大風水禁忌,看下你家碰了嗎?
※家裡萬萬不要放這些植物,老一輩人都懂,放了只會越住越窮!
※怎麼挑戶型:萬萬不要買的幾種戶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