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象棋棋王雅號趣談
水滸108將,各有其號。15位象棋全國冠軍,亦棋藝高超之棋王。棋迷根據其棋風特點或性格特徵,一一贈與雅號,頗多情趣。容在下婉婉到來,以饗讀者。 楊官璘:魔叔
50年代的老楊,技壓群雄,無出其右者。著法深沉有力,變化莫測。棋迷稱之為「魔叔」。
光輝棋王楊官璘我國首批中國象棋特級大師。1925年生於魚米之鄉的廣東省東莞縣農村,六、七歲起學棋,六歲時即以善弈知名鄉里,少年時致力於古譜研究。他是一個小商人之子,自幼就喜歡下棋,常和鄉人對弈,年紀很輕,就獲得了「東莞棋王」的稱號。歷任廣東隊教練、《象棋》月刊主編。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布局變化,殘局功力尤深。
楊官璘當過裁縫,23歲開始在廣州遊樂場打擂,並經常和南國名手盧輝、董文淵在一起切磋棋藝,研究古譜、殘局,功力精深,從而為後來馳騁棋壇、南征北戰打下了堅實基礎。楊官璘精於中炮對屏風馬的各種布局變化,擅長析解棄馬陷車局。能攻善守,殘局功力尤深,往往能用兵來制勝,劣勢謀和。
四十年代居廣州,享譽廣東,一度去香港,1950年回廣州。楊官璘人稱「混世魔王」,後輩尊稱為「魔叔」,是因為他布局精緻,棋風詭異,水滴石穿的殘局功夫已達爐火純青之境界。楊官璘以其內向的性格,執著的進取,嘔心瀝血,數十年如一日地在棋坪上勤奮耕耘,不斷攀登,他足踏南洋,汗灑海外,棋友如雲。為把中國象棋推向世界作出了很大貢獻。
就中國象棋的發展史而言,民國時期一直到1960年是一個迅速發展的時期,也是由古典到現代的轉型時期,楊官璘則是這一個時期的典型代表,是舊時代成就的集大成者,對橘中秘梅花譜留下的歷史底蘊和民國時期與各路高手爭雄習來的新棋路都有較全面的體現,中殘局功力深厚,對布局的研究也初具規模。另當一提的是1960年15歲的胡榮華首奪全國冠軍,標誌著一個承前啟後的轉折和新時期的開始,布局研究成為中國象棋的主旋律,有許多研究成果並上升到理論高度。而延續近三十年的胡楊爭霸,則成為中國象棋史上一段精彩故事。
由於楊官璘在國際、國內象棋比賽中的優異成績和對象棋界的傑出貢獻,在1999年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大傑出人物之一」。 李義庭:小神童
李義庭,湖北武漢人,素有「小神童」之譽,從小由其父指導學弈,後與羅天揚等交流,棋藝剛柔相濟,精熟殘局,善於運子取勢,技術全面。先走擅長用用中炮巡河對屏風馬和順手炮橫車等開局。李義庭生於1937年,12歲即開始學習棋藝,如疾風突起,進展神速,棋風亦如長江巨浪氣勢磅礴,廣州棋壇高手曾益謙北上武漢,初見李義庭就曾預言「此子必將成國手無疑」。
後來在著名棋手羅天揚的帶動指點下,於1954年嶄露頭角於上海大新遊樂場,曾與楊官璘對弈四局,以二
勝二負的成績與之握手言和,當時的李義庭年僅17歲,所以這個被報界稱為爆炸性的新聞使南國棋壇,人人震驚。
1958年,20歲的李義庭奪得全國冠軍,獨步天下。他可以在殘局爭鬥中戰勝內功高深的楊官璘,也可以在激烈的對攻中戰勝棋風剛猛的王嘉良。至於其他全國各地的「諸侯」們更是都對他招大力沉的棋藝風格有幾分忌憚。當時,只要李義庭願意殺,他能從異常平穩的局面中強行找出殺路,也能無車殺有車,一時間「李氏快刀」成了弈林中的頭號利器,任你是鐵布衫或十三太保橫練,當者無不披靡,放眼棋國,也只有楊官璘數十年功力的金鐘罩能與之匹敵。1962年,初獲全國冠軍的胡榮華在全國賽中碰上李義庭,結果在李義庭飄忽不定的劍鋒下敗北,如果不是胡榮華的恩師何順安先生竭盡全力從李義庭手底下把一盤必輸得棋下成巧和,拖了李義庭一分,最後的冠軍就是李義庭的了。(那次全國賽胡榮華和楊官璘同分並列冠軍,李義庭以一分之差屈居第三),可以說,文革前,李義庭在對胡榮華、何順安、王嘉良、劉憶慈這些全國頂尖棋手的交鋒中一直處於上風,即便是對楊官璘,他也毫不落下風。如果不是李義庭有偶爾輸給名不見經傳棋手的習慣,他的全國賽成績還會更好。即便是這樣,從1956年第一屆全國塞到1965年文革前最後一屆全國比賽,每屆比賽李義庭都參加了,除1959年名列第九外,其他幾屆都在前六名之列。他的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胡榮華的十連霸除外)。1984年獲「中國象棋特級大師」稱號。
文化革命之後,李義庭迫於形勢退出棋壇,這不單是他本人的悲劇,也是中國象棋歷史的悲劇。從此,一代棋傑就此被人遺忘。現在,說起歷屆全國冠軍得主,大家都如數家珍,唯獨對李義庭,大家知之甚少,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巨大的遺憾。李義庭掛印封金後,從台前退到幕後,開始從事教練員工作,甘為人梯鋪路。1974年全國象棋賽,身為主持人選工作的李義庭,力排眾議,推薦柳大華代表湖北參賽,成就了湖北省的又一位特級大師.湖北省象棋事業所取得殊榮,李義庭功不可沒,在中國象棋史上永遠有他的勝績和光彩。為我國的棋類事業的發展作出了新的貢獻。
胡榮華:胡司令
胡榮華連奪10屆全國冠軍,霸氣十足。文革時有出樣板戲<《沙家浜》,其中有一位「胡傳奎」胡司令。棋迷由此及彼,遂將「十連霸」戲之為「胡司令」。
胡榮華(1945年-),中國象棋特級大師,棋界人稱「胡司令」。少年時代曾師事名手竇國柱、徐大慶。著有《反宮馬專集》、《胡榮華象棋自戰解說譜》、《胡榮華飛相百局》、《十連冠的棋藝精華》(與徐天利合著)。另有彙編他多年弈戰對局的《胡榮華對局集》(上下冊)、《曠代棋王胡榮華全集》(共三卷)兩種。現任上海棋院院長;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亞象聯第一副會長;象棋國家級教練員。
胡榮華,1945年生於上海。級別:中象國際特級大師,1988年被亞州象棋聯合會授予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稱號。胡榮華15歲時首次參加全國賽即奪得冠軍,1960年在杭州五省市邀請賽中獲得冠軍,躋身於全國一流棋手之列。同年代表上海首次參加全國大賽,奪得全國團體、個人兩項冠軍,創造了「自古英雄出少年」的棋壇傳奇。1962年至1979年間,他九次蟬聯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在二十年間締造了"十連霸"的偉業。1983、1985、1997、2000年又先後四次奪得全國個人賽冠軍,2003年率領上海金外灘隊奪得「千年銀荔杯」首屆全國象棋甲級聯賽冠軍。
胡榮華棋藝造詣極深並長年保持良好的競技狀態,被譽為棋壇「常青樹」,有棋壇「不死鳥」之美稱,2006年7月,時年61歲胡榮華獲得另外一項重要賽事--威凱房地產杯全國象棋排名賽冠軍,得到他的弟子、上海象棋協會副主席、企業家李文壅巨獎人民幣100萬元。2006年寶刀未老的胡榮華獲得在深圳舉行的全國象棋個人賽第七名。
胡榮華是中國象棋界的一代宗師,當代象棋學派的主要奠基人,20世紀最傑出的象棋手之一。胡榮華稱雄棋壇四十餘年,至2000年底保持著四個第一:十五歲成為最小的全國冠軍,唯一成為十連霸的棋手,唯一獲得十四屆全國個人冠軍的棋手,唯一稱雄棋壇四十餘年的棋手。
1999年胡榮華被評為"新中國棋壇十傑"之一,2006年卸任上海棋院院長一職,現任中國象棋協會副主席。2006年起,胡榮華致力象棋改革,倡導的「後手勝得3分和棋各得1分」的賽制在當年的全國象棋個人賽中試點使用、2007年主導的「黑貼時競叫和棋黑勝」的全新賽制在全國頂級團體賽事--全國象棋甲級聯賽中正式實行,引起了廣泛的、褒貶不一的爭論。 柳大華:東方電腦
柳大華,擅長中局搏殺,招法兇狠,有「東方電腦」「棋王」之稱。1980年從胡榮華手中奪過了全國象棋冠軍,終止了胡榮華「十連霸」的勢頭,1995年在北京創下了1對19人的蒙目棋最高紀錄。
柳大華,中國象棋名手。特級大師。湖北黃陂人。1950年出生。十歲開始學棋。1963年入武漢體育館訓練班學習。1978年起任湖北象棋隊教練兼運動員。1979年獲第四屆全運會中國象棋比賽亞軍。1980年、1981年獲中國象棋賽全國冠軍。是第一、二屆亞洲懷中國象棋比賽和第二屆歐洲中國象棋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隊成員,並獲個人冠軍。
2006年8月9日上午,「浪潮杯」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熱身賽,即柳大華盲棋表演賽一對五的比賽,最終落下了最後一粒子,柳大華以三勝一平一負的成績同時戰勝了25名網路業餘選手。比賽中,柳大華鎮定自若,背對著棋盤和選手們,細心聆聽裁判報出的各組走棋,他稍加思索後報出對每盤棋每一回合的應對招數。整個盲棋表演賽過程中,雙方落子節奏似乎超出人們在賽前的想像,很快一組業餘選手就敗下陣來。柳大師始終面對觀眾,表情並不豐富,但顯得信心十足。賽後,大師表示對比賽結果非常滿意,他說,「這個結果比我自己賽前的預測還要好,畢竟一人對陣五組,對精力消耗會很大。」有意思的是,柳大華在賽後認出25名挑戰者中,除了一些網路象棋愛好者以外,確實有一些國內中象的高手,甚至是他自己認識的朋友。
在中國,盲棋有「四大高手」,柳大華被稱為「四大盲棋之首」。(另外3個人是:胡榮華、徐天紅、李來群)不過隨著歲數日益增大,已經很少下盲棋了。李來群:小李飛刀
李來群棋風細膩,80年代曾以士角炮局3戰3勝!時古龍小說《邊城風雲》主人公李尋歡,人稱「小李飛刀,例不虛發」。棋迷遂以「小李飛刀」相稱。
李來群,1959年生人。11歲開始學棋。他是在十年動亂中,在街頭巷尾的群眾性比賽中迷上象棋的。他蹲在街頭下棋時,常常是啃著干饅頭,一下就是一整天。工夫不負有心人,李來群就是在這樣的風塵漫漫的戰場上,成長起來的。
後來,由於一次偶然的機會,認識了邯鄲市電台技術員秦連元,當地著名的象棋高手,從此在秦連元的指導下,由隨手下棋到潛心攻鑽戰術,棋藝大進,並成為市象棋隊的培養選手。
1976年在秦連元的引薦下,拜河北名將劉殿中為師。他虛心好學,尊師愛友,從不固步自封。這樣,他的犀利的棋鋒,敏捷的思路,精妙的計算,都在名師指點下,得到了進一步發展,棋藝獲得了神速進展,後來竟然戰勝他的老師而嶄露頭角。1982年首次登上全國個人冠軍寶座,是解放以來男子象棋冠軍第一次過黃河,結束了南方棋手獨霸的局面。
1984年、1987年、1991年又三次獲得全國象棋個人賽冠軍,是1983年、1985年、1997年、1998年全國團體賽冠軍河北隊主力隊員,也是第二、三、五、七屆亞洲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1984年獲「五羊杯」冠軍,1989年獲「少林可樂杯」冠軍,獲得象棋棋聖稱號。同年的棋王挑戰賽成功,又獲得棋王稱號,1990年棋王賽衛冕成功,蟬聯棋王。1991年第二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獲個人亞軍。1999年獲「瀋陽日報杯」世界象棋賽亞軍。1993年經商。李來群棋風穩健細膩,綿里藏針,抽絲剝繭。擅長士角炮與後手屏風馬過河炮等開局,尤精於運子謀兵取勢,臨危不亂,耐於久戰,常能積小勝為大勝。呂欽:羊城少帥
呂欽,1962年出生,中國象棋國際特級大師、中國象棋隊主力隊員、廣東象棋隊主教練兼隊員。他以棋風頑強、布局周密、反應敏捷、攻殺犀利而著名,有「快馬飛刀」、「羊城少帥」 的美譽,先後16次獲得全國象棋大賽個人賽冠軍、6次亞洲象棋團體錦標賽冠軍、1次亞洲象棋名手賽冠軍、4次世界象棋錦標賽個人和團體冠軍、4次獲得國家體育總局頒發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以及2次獲得廣東省十佳運動員稱號,被評為新中國50周年棋壇十大傑出人物。 徐天紅:笑面佛
天紅棋風穩健,性情溫和,故稱「笑面佛」。
徐天紅,江蘇泰州人,1960年5月生。著有《象棋東南烽火》。棋風工穩精細,疏漏極少,在比賽中鮮有負局。先手善用五七炮進三兵,後手屏風馬橫車亦多新招。徐天紅,九三學社社員,中國象棋特級國際大師。現任江蘇棋牌管理中心副主任、江蘇棋院副院長。與汪霞萍合著有《象棋東南峰火》、《江東俊秀徐天紅專集》、《中國象棋實戰技巧》等。
徐天紅經過多年的艱苦磨鍊,開、中、殘棋功夫比較全面,行棋風格穩健細巧,常能因勢利導抓住對方微小弱點,積小勝為大勝。走逆風時他能沉著應戰,伺隙反擊,故棋界譽其為「彎不斷的楊柳」。徐天紅棋藝布局嚴謹,先手擅長中炮進三兵、仙人指路等局法,後手對屏風馬、反宮馬、順手炮等頗有造詣。
徐天紅1977年開始接受象棋專業訓練,是年獲全國少年亞軍,1978年正式入選江蘇省棋隊。從1981年起,徐天紅成為江蘇象棋隊的主力隊員,在1981至1984年、1988至1990年的全國團體賽中,他為江蘇隊進入全國六強做出了重要貢獻。1984年取得全國個人賽第8名,進入象棋大師行列。之後成績逐年上升,1985年獲全國第4名,1986年獲全國亞軍。同年作為中國隊主力隊員參加第四屆亞洲杯賽,獲團體冠軍。1987年獲第三屆亞洲城市名手賽亞軍。1988年獲全國第5名,1989年榮登全國冠軍寶座,被授予象棋特級大師稱號。1991年獲全國第4名,同年被亞洲象棋聯合會授予特級國際大師稱號。1992年獲全國亞軍。1993年在北京舉行的第三屆世界錦標賽中,以6勝3和的優異戰績摘取桂冠,成為繼廣東呂欽、黑龍江趙國榮之後的第3位世界冠軍。1994年獲第五屆銀荔杯全國冠軍賽冠軍,獲國家體委授予的體育運動榮譽獎章。1996年創下了1對100人象棋車輪大戰的最高記錄。2000年獲全國亞軍。2004年中國象棋冠軍賽全國特級大師。 趙國榮:小東北虎
1961年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象棋特級國際大師。幼年得名手王嘉良指導,棋風與王相似並更為精密細膩、剛柔並濟。布局多有創新,中局大刀闊斧,遇強愈勇,溶南北兩派之長於一爐。有「新東北虎」之稱。
1974年開始參加全國比賽,1982年獲全國第五名,1984年、1988年、1989年獲全國第三名,1985年、1987年獲全國亞軍,1990年、1992年、1995年三次獲全國冠軍,第二屆「高科技杯」冠軍,1995年獲得第一屆「廣洋杯」象棋大棋聖戰冠軍,1997年在首屆象棋名人戰中獲得冠軍,榮獲名人稱號,1998年、1999年獲得「五羊杯」全國冠軍賽冠軍。是第三、四、五、六、九屆亞洲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第四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冠軍,1991年獲得第二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個人冠軍,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1993年第三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個人亞軍,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之一。1999年獲世界象棋冠軍賽冠軍。多次出訪歐、美各國,為象棋推廣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趙國榮棋藝特點兼南北派之所長,既能強力攻殺,又細膩工穩,成績十分穩定,從無大起大落,被國內外譽為「新東北虎」。趙國榮對各種流行布局頗有研究,先手擅長中炮過河車、五六炮、仙人指路、仕角炮等布局法,後手屏風馬運用尤為精熟。他還注重實戰總結和理論研究,著有《棋評精華錄》等書。
許銀川:少年姜太公
銀川少年老成,極少輸棋。恰好韓國圍棋天才李昌鎬稱為「石佛」。棋迷就將小許譽為「少年姜太公」 1975年,許銀川出生於廣東惠來縣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在4個兄弟姐妹中排行第2。許銀川自幼勒奮好學、刻苦向上。他一上學就直接讀2年級,並且學習成績全年級第一,還獲得惠來縣的書法、繪畫、作文獎。
許銀川說,他4歲就開始學下棋,啟蒙老師是曾多次取得縣冠軍的父親,習棋不久,1985年就獲得汕頭市少年冠軍。接著,他受到汕頭市體校象棋教練章漢強的輔導。1986年在第7屆廣東省運動會象棋比賽中,這位小棋手一鳴驚人,奪得省少年冠軍。
隨後,許銀川躋身於廣東省棋隊。入省象棋隊後,他生活的全部內容便是象棋,十年如一日準時來到訓練室,每天訓練近6小時。在省隊訓練,許銀川的棋藝水平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許銀川進步神速,水平穩定,棋風靈活多變,基本功紮實,技術日臻全面。許銀川以綿密、細膩的棋風,胸有成竹的心態,在強手如林的全國象棋大賽中,嶄露頭角,被稱為「少年姜太公」。他是繼楊官麟、呂欽之後,在南粵升起的又一顆棋星。
1993年「青島隆泰長青杯」全國象棋個人錦標賽上,才18歲的許銀川以8勝4和1負積10分的成績榮登全國冠軍寶座,是繼胡榮華之後30年中最年輕的男子全國冠軍和特級大師,成為中國象棋史上的第9位全國冠軍。
許銀川說,那次奪冠後自己才覺得擠身於一流的象棋大師行列。「我和呂欽,各有所長,下棋也互有輸贏。」許銀川認為,自己跟呂欽的關係是良師益友。以前經常跟呂欽下棋,得到指點,受益匪淺。而在生活中,倆人有共同愛好,雖然年紀相差較大,但卻是忘年交。
1988年許銀川獲全國少年冠軍,1989、1993、1999、2000年廣東省隊獲全國團體冠軍主力隊員。廣東隊獲2000年全國體育大會象棋團體賽冠軍,許銀川是主力隊員之一。
1991、1997年許銀川獲全國個人賽第三名,1993年、1996年、1998年、2001年、2006年、2009年六次獲全國冠軍,1995、2000,2011年獲全國亞軍,是1989、1993、1999、2000、2001、2002年六屆全國團體冠軍廣東隊及2004年「將軍杯」、2006年「啟新高爾夫杯」全國象棋甲級聯賽冠軍廣東隊主力,2003年首屆象甲聯賽中許銀川獲得最高勝率獎。許銀川三次獲得「五羊杯」冠軍, 2007年1月許銀川再獲第27屆五羊杯冠軍。1994年首屆「高科技杯」冠軍,1995年第六屆「銀荔杯」全國象棋冠軍賽獲得冠軍、第一、二屆「嘉豐房地產杯」王位賽冠軍,同年許銀川在「阿信杯」第五屆棋王挑戰賽中奪魁,獲得挑戰權。許銀川是第七、八、九屆亞洲杯團體冠軍中國隊主力隊員,1995年第七屆亞洲名手賽冠軍,1999年和2003年分別獲得第六屆、第八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個人冠軍,2001年獲得BGN世界象棋挑戰賽冠軍。2005年獲得威凱房地產杯全國象棋排名賽冠軍、世界象棋大師賽冠軍。2007年11月,許銀川又獲得第10屆世界象棋錦標賽冠軍、第2屆亞洲室內運動會象棋個人賽冠軍。
2007年12月,當選第六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許銀川是繼趙國榮、呂欽之後第三位集世界、亞洲、全國冠軍於一身的「全冠王」。許銀川有「少年姜太公」之稱謂。2010年1月在上海盧灣體育館以2比1的總比分擊敗洪智,奪得2009年九城置業杯中國象棋年終總決賽冠軍,獨攬50萬人民幣大獎!
陶漢明:草根英雄
漢明出身業餘。94年全國賽一飛衝天,榮登榜首。故為「草根英雄」。 陶漢明,1966年出生,遼寧海城人。1987年起代表大連參加全國比賽,1989年獲全國個人賽第五名。1991年後應邀任吉林棋院象棋部主任兼象棋教練,代表吉林參加全國比賽。1994年獲全國個人賽冠軍。1995年代表中國參加世界象棋錦標賽,為男子團體冠軍中國隊成員,並獲個人第三名。2001年獲得「五羊杯」賽、「銀荔杯」賽、BGN世界象棋挑戰賽亞軍。2002年獲全國個人賽亞軍。陶漢明是第一個獲得全國冠軍的業餘棋手。
陶漢明在人才濟濟的遼瀋棋壇上初露頭角,皆因為在省賽中有成績,由此他進入了鞍山市少年體校象棋班。鞍山市體委特意為他安排了工作,掛名在海城化工廠,不去上班,每月照樣領取工資,這更促使他一心撲在了象棋上。
此時,象棋對陶漢明來說,意味著什麼?是生命,是思想和感情的寄託,是靈魂之所系。在鞍山市少年體校棋班,沒有專職教練,只有一位喜歡下圍棋的教練,象棋班的孩子沒人教,全憑自學,同學之間互相研究。陶漢明家距鞍山市三十公里,他買了通勤票,每天坐火車去棋班學棋,晚上再坐火車趕回家,每天如此,每月如此,年年如此,風雨不誤。
無窮的魅力,使得象棋那麼迷人。迷人的事業總是艱辛的,正因為它無比艱辛,才格外迷人。陶漢明要用自己的艱辛,讓象棋閃爍出絢麗的光彩。
在勤學苦練的日子裡,陶漢明的每條神經幾乎都在被象棋而撥動。他深深感到,在棋班光靠自己勤學苦練和與同學們研究,還遠遠不夠。於是,他得空便到外面的茶館、棋攤找高手對弈。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他與鞍山市的高手幾乎普遍進行過棋藝切磋,棋藝水平又有明顯的提高。談到這些,陶漢明體會頗多,他說:「那時,鞍山的棋風頗盛,棋藝水平也高,每個茶館幾乎天天爆滿。我每次去茶館,基本上都能遇上高手,省冠軍也還遇得上呢。跟他們一起,使我學到了許多東西,如果說我的棋路野,冷著多,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吧。」
說陶漢明的棋「野味」濃,大概就是因青少年時代常年泡茶館,蹲棋攤所受的熏陶。
一個時期里,陶漢明對象棋確實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每天去茶館對弈的棋局,晚上返回家的火車上,他總是反覆擺來擺去。回到家往往要十點多,他匆忙吃完飯,接著繼續擺棋。在鞍山市少年體校棋班兩年多的時間裡,他幾乎天天如此,從沒間斷。勤能補拙,學可移質,在陶漢明這一年齡的棋手,論聰明和才智,他算不了「上上之選」,後來他為什麼能超越他人而登上玉皇頂,關鍵在於刻苦用功,勤奮好學。
在鞍山市少年體校棋班二年多時間的錘鍊,使陶漢明的棋藝水平又達到了新的境界,在幾次省比賽中,皆取得了名次。陶漢明成才了,在遼瀋棋壇上躋身於高水平棋手的行列。
棋藝的不斷提高,終於使陶漢明有了一點吃「專業飯」的機會。1984年10月間,為迎接全軍運動會的召開,各大軍區皆到地方上招運動員,東三省的一些象棋高手,除專業棋手外,都相繼去了各軍區和各兵種。陶漢明去了遼寧省軍區當了一名專門下棋的兵。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他參加了瀋陽區舉辦的象棋比賽,以八勝一負四和的成績摘取冠軍。陶漢明成了瀋陽軍區的尖子棋手。
然而,好景不長。正當陶漢明憋足了勁要向更高的台階奮進的時候,全軍運動會因故停辦,所組建的一些運動隊解散,對每一個運動員來說,說存在著「去」與「留」的問題。
若留在部隊上,雖然可以有比較優越的工作,但卻要改行不能下棋了。陶漢明毅然做出決定,找地方下棋繼續深造。
「我一心想的就是下棋,別的工作條件再好,待遇優厚,對我也沒有多大的誘惑力。」
談到這裡,陶漢明話鋒一轉,續道:「那時候要想參加全國比賽是多麼難啊!不像現在有諸多的渠道。說起來還是得益於改革開放,大連市成為首批單列城市,可以組隊參加比賽。這是個好機會,經聯絡,我如願以償,於1986年5月31日正式到大連報到。」
當時的大連市象棋隊屬半專業性質,主要隊員有孟立國、陶漢明、李叢德等,不但有成年隊,還有少年隊。不久,他們參加了遼寧省運動會象棋比賽,獲得冠軍,成為遼瀋棋壇上的勁旅。
棋藝水平的步步攀升,終於把陶漢明推上了全國象棋大賽的賽場。
1987年全國象棋個人賽6-7月間在安徽蚌埠舉行,大連象棋隊奔赴賽場前夕的一天,陶漢明獨自一人來到海邊。
這位身軀偉岸的青年人,如玉樹臨風站立在海岸邊的一塊巨石上縱自遠眺,壯麗的景觀盡收眼底。壯闊的大海,煙波浩蕩,巨浪滾滾。前呼後擁的巨浪一排排向岸邊滾來。威猛地聳起,形成一道道暗綠色的拱牆,然後帶著轟然巨響撞擊在岸邊的岩石上,揚起了高高的水花。
大海總是那樣精力充沛,那樣激情洋溢,胸懷總是那樣壯闊。海浪又總是那樣興奮,那樣有韌性,那樣頑強不屈和有毅力。
正在心馳神往的陶漢明,不由得心中暗道:「作為一名棋手,就得要具有大海的胸懷,巨浪的勇氣,經得起任何考驗。」
在這次比賽中,陶漢明虧兩盤棋,位列第三十三名,成績不太理想,但在他胸中並沒有引起多大衝擊波。不過,從這次比賽中,他發現自己中局扭殺力和殘局的功夫與一些高手相比,並不怎麼遜色,而布局可就與專業棋手有些差距了。他清楚,這是由於多年來靠自學,長期泡棋攤,「野戰」味濃,對布局沒有系統訓練所造成的,決心要彌補這方面的不足。
回到大連後,他們的象棋隊已是連「半專業」的味道也沒有了,組織上安排陶漢明教小孩。他一面教棋,一面對布局進行了較為系統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錘鍊,他的布局果然大有起色。
於幼華:拚命三郎
於的棋風剛烈,寧玉碎,不瓦全。人送外號「拚命三郎」。
14歲時,於幼華初次參加浙江省少年賽便取得優異成績。1976年,獲得首屆全國少年錦標賽冠軍,成為我國第一位少年棋王,次年蟬聯冠軍。1978年,他又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被選入浙江省隊,開始他夢寐以求的職業棋手生涯。
在專業隊潛心修鍊三年,棋藝進步飛快。1981年溫州大閱兵,20歲的於幼華一路過關斬將,躋身前六名。在整個比賽中,於幼華沒有一盤和棋,全部是勝負見分曉的。於是《羊城日報》記者李名良送他「拚命三郎」的綽號。1982年被授予首批國家象棋大師稱號。緊接著「三角杯」技壓群雄,「金菱杯」穩坐冠軍寶座,「美樂杯」再次稱王……1986年,他摘走第二屆「七星杯」邀請賽的桂冠。1987年再度打進全國前六名。1990年他獲得全國第五名。 1993年獲第三名。他的道路可說是一帆風順,然而後面的日子還會這樣順利嗎?
1990年,於幼華經歷了人生中的第一件痛苦──專業隊解散了,一時間於幼華何去何從難以定奪,最後轉到火車頭體協隊,到杭州鐵路分局工作。
作為半專業棋手,於幼華仍然保持對象棋原有的激情,積極背戰全國團體賽,1995年,他不負重望,坐鎮一台,憑藉深厚的棋力打敗柳大華、趙國榮等眾多好手,為火車頭隊再次捧杯立下了汗馬功勞。1996年再度躋身前六名。1997年12月汶萊舉行的第八屆亞洲城市名手賽,共有12個國家和地區的名棋手參加角逐,於幼華代表中國隊出征,以5勝2和的絕對優勢捧走冠軍獎盃。1998年底特大門檻降低,於幼華有幸成為其中一員,雖說從未打過冠軍,而今被評為特級大師,也算是一種彌補吧。
作為與趙國榮、呂欽、李來群同代的棋手,在棋場征戰廿載的於幼華似乎已感到有些疲倦。隨著年齡的增長,對勝負的淡漠,於幼華爭強好勝的鬥志在逐漸減弱。由於工作、家庭樣樣都得顧及,於幼華已不能把全部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象棋當中。他曾坦言自己在年輕時沒有趙國榮、呂欽等用功,如果允許重新來過,他還會選擇象棋,會很用功,會把全部情感都放在他鐘愛的象棋上。而現在雖然每年都有比賽,也只能在賽前抽出一段時間練棋,因為他還有工作。他是一個做事非常認真和執著的人,做什麼事都會全情投入,爭取做到百分之百的完美。 洪智,趙鑫鑫,蔣川,孫勇征。此4將目前似無恰當名號。如「蔣胖」,「孫大聖」之類,呼之不雅。請全國棋迷贈送他們一個響亮名號,當不為過矣!
推薦閱讀:
※中國象棋的起源
※你知道中國象棋單機版遊戲都得遵循的規則嗎?
※中國象棋要領是什麼?
※中國象棋的實用入門口訣?
※中國象棋的起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