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主義勞動力的屬性與人的發展
資本主義勞動力的屬性與人的發展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
作者:韓英 山西大學商務學院講師,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與西方經濟學的比較
[摘要] 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動力是商品,而西方經濟學卻認為是資本。勞動力究竟是商品還是資本?該如何認識勞動力的價值,以及勞動力的質和勞動力價值之間的關係?對於這些問題的回答不僅涉及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的本質差異,而且無論勞動力是商品還是資本,都體現出資本主義社會是「以資為本」,而不是以「人民為本」的,因此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全面與自由的發展是不可能的。只有社會主義社會裡,人的全面與自由的發展才成為可能。
[關鍵詞] 勞動力商品;人力資本;勞動力價值;人的發展
本文刊發於《改革與戰略》2017年第11期。
Attribute of Labour-power and Human』s Development
Under Capitalist Regime
——Comparison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Han Ying
(Business College of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Shanxi 030031)
Abstract:Labour-power is commodity in Marxist economics, but it is capital in western economics. Whether labour-power is commodity or capital? How can we understand value of labour-power and the relationship with quality of labour-power ? The answers of these questions do not only refer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Marxist economics and western economics respectively but also relate to the problem which economics is more scientific. However, whether labour-power is commodity or capital, they both reflect the capitalist society is 「capital oriented」 but not 「people oriented」. Therefore, it is impossible that the overall and fre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under the capitalist condition.
Key words:labour-power commodity; human capital; value of labour-power; human』s development
資本主義一向宣稱其保障人權和讓每個人都獲得充分自由的發展,同時又總是指責社會主義反人道,其理由是消滅了私有制也就消滅了個人獨立和自由的基礎。所謂的「人道主義」和「人的價值」常常被資產階級拿來作為攻擊社會主義和公有制的武器。那麼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能成為現實嗎?本文擬從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對「勞動力」屬性的兩種不同解釋來管窺資本主義條件下人的發展問題。
「勞動力」即人的勞動能力,也簡稱為「人力」,它在任何時候都是創造財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不同的社會,勞動力發揮作用的條件和方式是不同的,從而也就決定了勞動力的主體——勞動者的社會地位有著顯著差異。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對於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的屬性有著兩種不同的看法,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條件下的勞動力具有商品屬性,這就意味著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資本家)之間存在的是僱傭勞動關係,勞動者處於被強制勞動和畸形發展的狀況;西方經濟學,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人力資本理論,則提出勞動力是勞動者擁有的一項特殊的資本,這就意味著生產資料的所有者與勞動者之間不再是剝削與被剝削,壓迫與被壓迫的關係,而是平等與合作的關係。按照前一種理解,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者要想獲得全面與自由的發展顯然是不可能的,而按照後一種理解,勞動者全面與自由的發展則似乎具有了可能性。下面就對兩種經濟學各自關於「勞動力」以及「勞動力價值」的看法作一些比較。
一、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的「勞動力」及「勞動力價值」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勞動力」是一個有明確含義的科學概念。與古典經濟學家相比,馬克思嚴格區分了「勞動」和「勞動力」,他形象地將「勞動力」同「勞動」的關係比喻為「胃的消化能力」同「胃的消化(過程)」,由此讓「勞動力」成為了一個獨立的經濟範疇。正是因為明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成為商品的是「勞動力」而非「勞動」,馬克思解決了令古典經濟學陷入絕境的所謂「價值增殖」和「等價交換」之間的矛盾,從而讓勞動價值理論建立在了科學的基礎上。
在《資本論》中馬克思給出勞動力的完整定義是,「人的身體即活的人體中存在的、每當人生產某種使用價值時就運用的體力和智力的總和」。從這個定義當中,可以總結出勞動力的一些特點:首先勞動力是蘊藏在人的身體當中的一種能力,它不能與活的人體分離而單獨存在;其次勞動力只有當勞動者進入勞動過程,開始從事生產勞動的時候才能表現出來,如果一個人不勞動的話,他的勞動力也就沒有任何意義;再次勞動力既包括體力也包括智力,或者說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所運用的全部能力可以劃分為體力和智力兩大類。
除了這些一般的特點之外,馬克思特別指出了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力具有了商品的屬性。與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把勞動(力)商品視為自然而然出現的不同,馬克思通過詳細考察資本主義社會讓勞動力成為商品的那段用血和火的文字寫就的歷史,總結出了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條件。總的來說,勞動力是從來就有的,但是勞動力成為商品卻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才產生的,它要求勞動者在擺脫封建束縛、具備人身自由的同時,又被剝奪了任何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幾近為零或非常有限。勞動者要想活下去就只有把自己惟一的所有物——勞動力當作商品,「自由地」出賣給掌握生產資料的這個或那個資本家。
在馬克思看來,勞動力成為商品之後就像一般的商品那樣,也具有了價值,並且它的價值也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動力這種特殊商品所必需的勞動時間來決定的。由於勞動力必須要以活的人體為載體,而活的人體要維持自己,就離不開一定量的生活資料,這種「殘酷的自然必然性」讓勞動力的價值就不得不還原為一定量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這其中包括了維持工人自身生存的費用、延續工人後代的費用和工人接受教育和訓練的費用三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必要生活資料的範圍一方面會由於各地居民自然需求的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它本身又是歷史的產物,是會隨著生產和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生變化的。為此,馬克思專門強調了,「和其他商品不同,勞動力的價值規定包含著一個歷史和道德的要素」。
總之,通過對勞動力商品的研究,馬克思揭示了在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僱傭工人並向工人支付工資,表面上資本家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實際上購買的是工人的勞動力,因此資本家向工人支付的是勞動力而非勞動的價值。正是由於工人勞動創造的價值大於工人勞動力商品的價值,資本家才得以通過僱傭勞動關係無償佔有了工人創造的剩餘價值,資本主義經濟增長和資本家發財致富的全部奧秘都在於此。
二、西方經濟學中的「人力」及「人力價值」
西方經濟學雖然自薩伊以來就一直推崇要素價值論而否定勞動價值論,但是「價值增殖」和「等價交換」的矛盾一直都沒有得到解決。對現代經濟增長的核算重新將這一矛盾暴露了出來,在這一矛盾的現代翻版——增長余值之謎①的面前,西方經濟學不得不認識到勞動力(人力)與勞動之間是有差別的。但是,為了掩蓋勞動要素所創造的價值大於其所得,即為了掩蓋資本對勞動的剝削,西方經濟學賦予了「人力」以「資本」的屬性,虛構出「人力資本」這種新的生產要素,並將其與傳統的資本、勞動要素相併列,從而將不能夠得到解釋的經濟增長都歸於此。
與馬克思對勞動力有著明確的定義不同,西方經濟學對所謂成為「資本」的「人力」的說法卻是含糊不清的。對於究竟是「人的技能和能力成為了資本」,還是「獲得技能和能力的人是資本」一直存在爭議。從人力資本理論公認的奠基者——舒爾茨在其標誌性論文中宣稱「勞動者變成資本家……是由於他們獲得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和技能的結果」來看,西方經濟學中被視為資本的人力主要指的是前者。
通常人力資本理論將具有了「資本」屬性的「人力」解釋為:「存在於人體中、後天獲得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體力(健康狀況)等質量因素之和。」其中知識和技能實際上就對應於馬克思所講的智力,而健康狀況則對應於馬克思所講的體力。然而,似有不同的是人力資本理論對「人力」還特彆強調了「後天性」和「具有經濟價值」兩方面。
對於所謂的後天性,有人力資本論者提出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作為商品的勞動力主要是一種先天的能力,而人力資本理論當中成為資本的人力則主要是一種後天培養的能力。這種說法看似言之鑿鑿,實際上根本經不起推敲。首先人的勞動能力如何能夠截然區分為先天和後天兩部分?再者馬克思在勞動力價值中明確包含了教育和訓練的費用,怎麼能夠說馬克思所言的勞動力就只是勞動者先天所具備的勞動能力而不包括後天的培養呢?誠然,在馬克思生活的那個時代,對於大多數普通勞動力來說,教育和訓練的費用微乎其微,因為在多數產業部門的勞動,「幾乎不需要任何訓練時間,只要有工人的肉體存在就行」。然而隨著生產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費用進入到勞動力的生產費用當中,勞動者的整體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這種勞動力價值構成的變化並不能說明馬克思的勞動力概念本身不能反映對勞動力後天的培養,相反這恰恰印證了馬克思所說了勞動力的價值是一個歷史的產物,勞動力價值中包含的教育和訓練費用的增多並不能成為否定勞動力的商品屬性,進而承認其資本屬性的理由。
至於人力資本理論對人力經濟價值的討論則與馬克思對勞動力價值的討論大相徑庭。西方經濟學家非常熱衷於對人力資本價值的核算,早在1672年,英國古典經濟學的創始人配第在《政治算術》一書中,就通過估算勞動力的價值來論證英國的國家實力、人口遷移的經濟效應、毀於戰爭的生命的貨幣價值和死亡帶給國家的經濟損失。為此,配第被認為是「首次嚴肅地運用了人力資本概念」的第一人。需要注意的是,配第研究勞動力的經濟價值,歸根結底是為了更有效地榨取勞動力,節約勞動力的使用,增進勞動生產率,以符合新興工商市民階級的要求。因此,正如著名經濟學家王亞南評價的那樣,配第「極力強調『人的價值』,強調要儘可能地把勞動者的那怕一點點餘力,都榨取出來。有一分勞動力沒有用上,他就以為是失了一分社會財富;對他來說,利用勞動價值學說來為資產階級服務,算是做得很到家了。」
自配第開啟了人力資本價值估算的先河之後,西方經濟學家孜孜不倦地開發出許多種對人力資本價值進行核算的方法。其主要遵循思路有兩種,一種是所謂的「生產成本法」,即認為每個人的培養對他的父母而言都是一筆開支,可以通過計算這筆開支來衡量一個人對社會的貨幣價值;另一種被稱為「收入現值法」,認為一個人的資本價值等於其未來凈收入(未來的收入減去生活開支)的現值。由於前者不能區分消費和投資,以及存在處理折舊和生存費用的困難,使得後者被大多數西方經濟學家所採納,並繼續圍繞如何考慮人們在年齡、性別和經濟地位上的差異對其資本價值的影響等等細節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討論。西方經濟學關於人力資本價值核算的研究成果在舒爾茨正式創立人力資本理論之前就已經汗牛充棟。然而,不幸的是,不管是哪種核算方法都存在很多的問題和障礙,以至於法國經濟學家Alfred de Foville(1905)在對法國的人力資本存量進行估計之後,開始對整個人力資本概念產生了質疑,並提出「歌德、牛頓或聖女貞德的資本價值該如何來決定?」的疑問。
拋去諸多技術性的包裝和處理不談,用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人力資本價值核算的實質:假定一個人年平均工資水平是1萬美元,年利率為5%,按照收入現值法來計算,這個人就擁有了20萬美元的人力資本!對此,馬克思曾感嘆道「資本主義思想方法的錯亂在這裡達到了頂點」!這種輕率的觀點根本無視以下事實:第一,工人要想獲得這20萬美元的所謂「人力資本」的利息,即1萬美元的工資,他必須要勞動。而真正的資本家卻完全可以憑藉擁有的資本不勞而獲;第二,由於勞動力和工人本身不可分離,因此工人也不能像真正的資本家那樣通過轉讓他的「人力資本」的辦法,得到這種資本的貨幣價值;第三,工人的年平均工資只等於他的勞動力的年價值,而他要通過勞動補償給購買他的勞動力的資本家的,卻是這個價值本身再加上一個價值增殖,即剩餘價值。
可見如此核算而來的人力資本的價值對於勞動者而言具有很大的虛偽性和欺騙性,當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把這種人力資本的價值也計入到對個人財富的統計當中以後,窮人和富人之間的收入差距就明顯「縮小」了。不過,對於窮人來說,使自己的財富顯著增加的「人力資本」充其量只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提供給他們的一種畫餅充饑的方式而已。
與此同時,自從西方經濟學發明了「人力資本」這一概念以後,在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粉飾之下,傳統的資本家就開始變得身兼兩職了——他們既是物力資本家又是人力資本家,因此既得到自己作為物力資本家的報酬(收回自己投入的不變資本),同時又巧妙地將剩餘價值偽裝成了自己作為「人力資本家」所應得的報酬。由此可見,人力資本理論應該被看作是資產階級經濟學一貫無視或抹殺資本與勞動對立與剝削關係的一種最新的嘗試。
三、勞動力的質與勞動力價值之間的關係
(一)人力資本理論認為二者存在對應關係
在西方人力資本理論看來,個人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的多少是個人對其人力投資的結果,個人人力的質量越高,個人收入,即其人力資本的價值也就越大。正是在發現和論證了勞動力的質與勞動力價值之間存在一一對應關係的基礎上,人力資本理論大力鼓吹髮達資本主義國家個人收入差距將越來越小,而這一切又都是個人選擇對自身進行人力資本投資的結果。人力資本理論的這套邏輯集中體現在其代表人物之一,明塞爾提出的人力資本投資決定收入的模型中。這一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令
培訓年限的差異。
則以離散形式表示的進行
培訓投資者的終生收入的貼現值為
當貼現過程為連續的時候,有
對於擁有
年培訓量的人的終生收入的現值為
在均衡條件下,應當有
,由此發現培訓量相差為
年的兩個人年收入的比率為
明塞爾從該模型中得出的結論就是擁有更多培訓的人將擁有更高的年收入。然而,從模型推演來看,收入和人力資本投資之間的這種關係根本就是不證自明的。明塞爾將兩個假定的未來收入進行貼現,然後讓現值相等(均衡條件),這樣只要貼現的時間跨度不同,假定的兩個未來收入就肯定是不同的。也即在西方經濟學看來,理性經濟人要根據終身收入的現值相等的原則來做出是現在就賺低工資還是接受多年教育或培訓,待人力質量提高之後,再賺高工資的選擇。因此,等待的時間越長自然預期未來的收入就會越高。可問題是就未來而言,收入真的能夠實現嗎?工人能不能獲得相應的工作,收入能不能滿足自己的預期都是無須考慮的嗎?就現在而言,個人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自由地選擇自己想要從事的職業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工人之所以成為工人,資本家之所以成為資本家也都是個人選擇的結果,二者之間的收入差別也統統是由個人選擇來決定的,這就是人力資本理論家們為受剝削的勞動者們構建的「理想王國」。不過這種建立在「沙堆上」的「理想王國」只能存在於想像中,而經不起資本主義現實經濟浪潮任何拍打……
事實上人力資本理論是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國家收入分配狀況最有利於勞動者的階段,得出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個人收入差距會越來越小的樂觀結論。然而,遺憾的是,自人力資本理論揭示出收入與個人人力資本投資之間的這種「顯著」關係以後,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收入差距不是越來越小,反而越來越大。《21世紀資本論》的作者托馬斯?皮凱蒂(Thomas Piketty)基於廣泛的歷史資料與數據,揭示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收入不平等程度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在美國顯著上升,以及本世紀初期發達國家資本②收益率再次超過產出與收入增長率的事實。由此可見,如果說明塞爾等人的研究是成功的,因為它可以為20世紀50~70年代美國個人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下降提供一種解釋;那麼在美國70年代後收入不平等程度又顯著上升,到現在幾乎已經回到了20世紀50年代的水平這一重大經驗事實面前,就不得不承認人力資本理論的徹底失敗。因為自20世紀60年代人力資本理論誕生以來,加大對人力資本的投資已經成為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上至政府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集體的共識和有意的行為。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70年代以後資本主義國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上升就是在人力資本理論的指導下取得的「成就」。
(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認為二者並無對應關係
在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看來個人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多少,即勞動力質量的高低不是一個個人選擇的過程,而是一個社會過程。資本主義生產組織方式的變化決定了個人知識和技能結構的改變。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資本主義生產組織的演變已經歷了工場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福特製大規模生產和後福特主義四個階段。
從工場手工業到機器大工業,工人從利用生產工具變成為了服侍機器,工人技能下降明顯。20世紀中期資本主義的生產進入福特製大規模生產階段以後,工人更是被「去技能化」為流水生產線旁一個個近乎同質、無生命的機械手臂。直到20世紀70年代資本主義生產進入追求精益生產的後福特主義階段之後,工人去技能化的趨勢才得到一定程度的反轉,這表現為在廣大邊緣工人技能退化的同時,部分核心工人的技能得到提升,工人之間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呈現出明顯的兩極分化。
然而,在20世紀30年代到70年代的福特製大規模生產階段,儘管工人技能下降得很厲害,但這段時期卻是勞資雙方收益都得到明顯改善、資本主義收入差距顯著縮小的階段。究其原因是大規模生產要求將大量同質的工人集中在相同的生產場所,這客觀上有利於工人組織和團結起來形成強大的力量與資本對抗。從歷史中不難看出,這段時期正是發達國家工會勢力急劇擴大的時期,勞資雙方經由集體談判來確定工資的制度也正是在這一時期確立下來的。而到了後福特主義階段,雖然部分勞動者的技能下降的趨勢發生反轉,但是勞動者分化明顯,導致勞動者很難組織起來形成統一戰略對抗資本。其結果是勞動者個體間收入發生分化的同時,相對於整個資方而言,勞方的整體收入水平下降,從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收入不平等程度開始日益加劇。
可見從總體上來看,工人技能的變化與其收入,即勞動力價值之間並不存在一一對應的變動關係。儘管如前所述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但其歸根結底都是由一定時期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其變動也只能是在一定的彈性範圍之內。資本主義的生產和資本的積累過程限定了勞動力的價值變動最低要保證工人獲得「維持身體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最高須在「使資本主義制度的基礎不受侵犯,而且還保證資本主義制度的規模擴大的再生產」的界限內。至於是更接近於下限還是更接近於上限,則取決於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
四、勞動者工資差異所產生的假象
無論是從對人力資本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理論比較上來說,還是從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人們普遍受教育程度提高和收入差距擴大的現象上來看,勞動力的價值與勞動力的質量之間都難說存在什麼一一對應的關係。但是這種看法之所以形成,並被人力資本論者奉為圭臬,主要是受到了工資這一假象的迷惑。如同工資總是在工人勞動之後才支付,讓工人誤以為自己的全部勞動都得到了報酬一樣,不同勞動者之間的工資差異也讓勞動者誤以為個人的收入的多少完全是取決於自己勞動力的質量。
首先以馬克思認為的「最適合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工資形式」——計件工資為例。從表面上來看,計件工資就是按照生產符合某一質量標準的產品數量的多少來取得相應的報酬。比如,生產一件合格產品的報酬是1元,那麼一日生產100件的工人和一日生產80件的工人二者的工資差別是顯而易見的。這種工資形式很容易讓人認為工資的高低是由個人生產能力的高低決定的。但問題的關鍵不是為什麼一個工人的日工資是100元而另一個工人的日工資是80元,問題的關鍵在於為什麼生產一件產品的報酬是1元?這個1元顯然不是一件產品的價格,那麼這個1元又是如何規定的呢?在決定為一件產品支付工人1元報酬之前,資本家需要完成兩件事:第一是根據生活成本確定勞動力商品的日價值,比如90元;第二是估計一個正常工人一日生產的產品數量,比如90件。這樣勞動力商品的日價值除以正常工人一日的生產數量即資本家支付給工人一件產品的報酬1元。可見計件工資依然是勞動力價值或價格的轉化形式。對於資本家而言,他依然是按照工人的勞動力價值來支付工資總額的,兩個工人總共付了180元,一分也不多。但是對於工人自身而言卻誤以為100元或80元的個別工資是由自己的工作效率決定的。
這樣在計件工資制下工人對私人利益的追求,可以使資本家不多破費一個銅板就讓工人實現了自我監督和自我激勵,「勞動的質量和強度在這裡是由工資形式本身來控制的」。然而在計件工資制下,當工人通過緊張地工作或延長工作時間試圖來追求個人利益的增進時,最後的結果卻往往是給資本家帶來更多好處的同時損害了工人總體乃至個體的利益。比如在前例中,如果第二個工人拚命工作,日產量也達到了100件,然而其工資卻並不能夠由80元增加到100元,這是因為這個時候在資本家看來工人正常一日生產的產品數量就不再是90件而變成了100件。因此第二個工人的工資只能由80元增加到90元,而第一個工人的工資卻要從100元下降到90元。這樣工人的工資總額仍然是180元,卻白白為資本家多生產出了20件產品。當然第一個工人為了不讓自己的工資下降也不得不更加拚命地工作,如此循環……對此,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約翰?瓦茨不無遺憾地說道「如果在一項工作中所有被僱傭的人都成為合同的參加者,每個人都量力而為,而不是一個人只顧自己的利益,而讓他的同伴去從事過度勞動,那末這會是計件工資制的一個重大改進。」可見約翰?瓦茨雖然不得不承認計件工資制存在缺陷,但是他卻將板子打在了「不自量力」的工人身上,而全然無視這是在資本主義僱傭制度下工人為了維持生存所作的必然選擇。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發端於日本一些大公司的分享制開始流行起來,並成為傳統支薪制之外的一種新的工資形式。許多資產階級學者認為在分享制下勞動者能夠參與剩餘的分配,這也成為支持人力資本理論成立的有力證據。然而,工資形式從支薪制到分享制的變化依然是為了適應資本主義生產組織形式變化的需要。隨著資本主義機器大生產以及團隊生產的發展,每個人的產出由於技術原因在多數情況下不能再按件計算了。計件工資制的這種天然缺陷使得其在現代資本主義生產中的應用範圍變得非常有限,由此就在其基礎上又衍生出來若干令人眼花繚亂的新的工資形式。
人們對於分享制這種新的工資形式常常會有許多美好的想像,因此非常有必要從美國分享經濟大師馬丁?威茨曼的筆下看看分享制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威茨曼提出的分享制是針對20世紀70代資本主義經濟中最令人頭痛的滯脹病開出的新藥方,據說吃下這副葯市場經濟就可兼得兩種社會制度之精華,資本主義也會在與社會主義的競爭中取得最終的勝利。為了能讓人很快理解分享制的巨大優越性,威茨曼在其書中舉了一個精心設計的例子。
該例假設某汽車公司最開始實行的是「支薪制」的工資制度,人均小時工資是24美元,而每小時勞動收入是36美元,保證資本家能獲得利潤。之後該公司實行「分享制」的工資制度,規定公司的僱員每人分享公司人均收入的2/3,而不再是24美元固定小時工資。假定公司有50萬名僱員,那麼在分享制下公司每小時1800萬美元的收入將分為兩部分,歸工人所得的是1200萬美元,歸資本家所得的是600萬美元。雖然看起來在兩種不同的工資制度之下,僱員人均小時收入都是24美元,資本家都是12美元,似乎並沒有什麼區別。但是威茨曼卻指出,在前一種工資制度下,因為MR=MC=24美元,公司就沒有必要多僱傭工人,而在後一種工資制度下,如果公司新僱傭一名工人,它的邊際收益是24美元,而邊際成本卻只有16美元,也就是說,在實行「分享制」的情況下,如果公司決定多僱傭一名工人的話,它將每小時凈賺8美元。當然在資本家利潤增加的同時,是該公司的50萬名僱員的收入都由原來的24美元下降到了23.99998美元。由此可見,如果實行分享制的話,該汽車公司不僅不會解僱工人,而且還有多僱傭工人的衝動。因此威茨曼認為,如果每家公司都能變「支薪制」為「分享制」的話,勢必將刺激經濟的擴張,並有助於經濟擺脫滯脹的噩夢。
在這個例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分享形式的變化仍離不開24美元小時工資的基礎,這就又如同計件工資下1件產品的報酬如何決定的問題一樣,儘管人人的工資可能有差異,時時的工資也不同,但是它背後都有一個標準,這個標準就是勞動力的價值標準,即勞動者平均所需的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它在一定時期內是固定不變的。因此,分享制可以說是計件工資制的升級版,只不過計件工資制的直接的和自我激勵的作用更強,而分享制則更適合在很多人一起工作的大企業中做到他人施加激勵與自我激勵相結合。③而且與計件工資制相比,分享制的獨特優勢還在於它能夠用表面上的勞資合作掩蓋實質上的勞資對立,而且通過制定分享的範圍和標準,資本家還可以進一步對工人進行收買和分化。
總之,正是這些工資形式的假象,讓人們產生了勞動力的質量與勞動者獲得的收入,即勞動力的價值之間存在正比關係的錯覺。實質上,這些形形色色的工資形式都是在資本積累過程規定的勞動力價值變動彈性範圍內的調整而並沒有改變工資作為勞動力價值,即必要生活資料的價值的實質,也不可能改變資本主義制度下資本剝削勞動關係的本質。
結語
通過以上辨析和比較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和西方經濟學對資本主義條件下勞動力的屬性以及勞動力價值的不同理解,可以發現,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具有了商品屬性是由資本主義的經濟關係決定的,它並不像某些人所說的那樣,是馬克思為了解決什麼理論難題而想像或編造出來的。相反,宣稱勞動力具有了資本的屬性既沒有科學的理論基礎,也經不起現實的檢驗,完全是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為了彌補新古典經濟學的一系列缺陷而人為製造出來的。雖然在西方經濟學的體系內提出人力資本理論有一定的進步性,因為它反映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終於認識到人自身的發展對於經濟增長的作用。但是人力資本概念本身是不能成立的,即便假定人力資本的概念和理論可以成立,勞動者全面自由的發展在資本主義條件下也是不可能實現的。原因在於西方經濟學是著眼於經濟發展或資本積累的目的而提出人的發展問題的,即把人的發展當作了經濟發展的手段,從而根本顛倒了人的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關係。從所謂的人力資本理論就可以清楚地看出在資本主義社會「人與其他生產要素統統被化為資本,並以此作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根本力量」。正如邁克爾?萊博維奇所言,資本主義社會是一個「工人為滿足資本增長需求而存在的社會」。因此儘管人力資本理論一再聲稱加強對人的投資和促進人的發展,但其最終顯然是「以資為本」,而根本不是「以人民為本」的。在這種錯誤理念的指導下,勞動力實際被納入到了資本當中,成為了資本的能力而非勞動者的能力。勞動者愈是按照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要求加強對自身所謂的「人力資本」的投資,就愈是讓統治和壓迫自己的資本的力量變得更強大。如此一來,「人生存和發展條件的保障變成對利潤源泉的保障」,勞方的發展將始終依附於和取決於資方的需要,從而勞動者離實現全面自由發展的目標只會漸行漸遠。
此外,還應當認識到,當前我們在學習和借鑒西方經濟學的一些有益成分的同時,需要特別警惕其打著「普世價值」的旗號兜售一些完全是資產階級意識形態的概念和理論。「人力資本」就是典型一例,該理論自20世紀90年代被介紹到國內之後,因其強調促進人的發展而受到國內經濟學界的熱捧,甚至有不少馬克思主義學者都接受了這一概念。他們紛紛試圖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當中挖掘人力資本的思想或試圖將人力資本理論與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進行某種嫁接與融合,並以此作為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創新與發展。然而正如吳宣恭教授所指出的,將人力資本理論嫁接到馬克思經濟學是一種「拼盤式的混合」,它無視西方經濟學範式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範式「在前提假定、概念範疇、理論框架、研究方法、研究對象和理論思維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巨大的、本質的差異」,這種範式嫁接下產生的「怪胎」,於理論、於實踐都是弊大於利,只會「誤導經濟學研究和發展的正確方向。」因此,當前我們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就要特別注意不要再重蹈這樣的覆轍。
注釋:
①傳統經濟增長理論把物質資本的積累作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世紀5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索洛(Robert M. Solow)和英國經濟學家斯旺(Swan)在傳統思想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標準的新古典經濟增長模型。但是以這個模型為基礎,索洛在分析1909—1949年美國經濟增長的統計資料時發現,在這40年中,美國的人均產出增加了一倍,但是這其中大約只有1/8可以歸因於人均資本存量的增加,而另外的7/8並沒有得到解釋,索洛只好將它們都歸結為技術變化。這也就是說按照現有的經濟學理論,經濟增長在扣除資本和勞動的貢獻之外,還有87.5%的巨大剩餘體現了經濟學家們對這個問題的無知程度。這就是所謂的「增長余值之謎」。
②皮凱蒂明確指出在他的研究中的「資本」不包括「人力資本」,因為在他看來「人力資本假說」在很大程度上並不現實。
③因為分享制下每個工人的收入部分依賴於整個企業的總成效。
[參考文獻]
[13] 資本論:(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95-202、487、716、636-637.
[14] 資本論:(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528.
[4]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485.
[9] 威廉?配第.賦稅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前言.
[8] 威茨曼.分享經濟:用分享制代替工資制[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6:3-4.
[2] 加里?貝克爾.人力資本:特別關於教育的理論與經驗分析[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5.
[12] 新帕爾格雷夫經濟學大辭典:(第2卷)[M].北京: 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736.
[7] 王海傑.人力資本理論研究:組織權力來源與配置的視角[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1-2.
[6] 托馬斯?皮凱蒂.21世紀資本論[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3.
[10] 巫文強,黃錫富.人的發展經濟學教程[M].北京:線裝書局,2015:176-192.
[1] 胡鈞.人的發展經濟學文集[M].北京:線裝書局,2016:1-9.
[17] Robert M. Solow.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57, 39(3):312-320.
[16] Jacob Mincer.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58, 66(4):284-285.
[18] Theodore W. Schultz. 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J].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1961, 51(1):1-17.
[15] B.F.Kiker.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the concept of human capital[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66, 74(10):481-499.
[11] 吳宣恭.「人力資本」概念悖論分析[J].經濟學動態,2005(10):20-25.
[5] 邁克爾?A.萊博維奇[J].國外理論動態,2016(12):36-45.
[3] 金里倫.緊扣「人民」「人類」「人文」的政治經濟學[N].經濟日報,2017-06-21.
[基金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項目編號:17BJL017)的階段性成果;同時也得到了山西大學商務學院校科研基金的支持。
來源: 光明網-理論頻道
推薦閱讀:
※<港囧>資本賬:徐崢已凈賺1.5億,擁股18億港元
※拆解《3G資本帝國》第八章
※防備「純資本運營」式新型傳銷誘騙
※特朗普當選!資本市場遭遇「黑天鵝」
※愚昧的人民群眾與可怕的資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