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易經繫辭》通講(二十八)

「繫辭焉以盡其言,變而通之以盡利,鼓之舞之以盡神。」這幾句可以說是在讚歎古易的卦爻之辭,聖人立象設卦後,還是怕你搞不懂,實在沒辦法了,只好借用語言文字表達一番,這和佛教也是一樣的,既有燈燈相傳的禪法,也有經論著述給你一步步的解釋,這也是一樣。聖人立象設卦又繫辭,真實煞費苦心,就像一個老婆婆一樣,看你這樣子不懂,就給你換一個方法,還不懂就又換一個方法,慢慢的慢慢的從高到低,最後給你說一個最低的辦法,看你能不能明白。這裡最後繫辭了,用語言文字給我們解釋這一切,雖然前面說了「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但還是要書,還是要言。

    

「變而通之以盡利」,我們學易跟做其他事情一樣,要活學活用,要學會變通,這樣才能嘗到易道的真正滋味,才能得到真實不虛的利益。聖人前面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但他也要「變而通之」,一會兒給你立個象,一會兒給你設個卦,最後還是要用語言文字給你系一個辭,還有各種變通的方式,並不因為「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就不寫書不說話了。

  

「鼓之舞之以盡神」,怕你學煩了,學累了,信心退失了,這裡還要「鼓之舞之」,要激勵大家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對聖人之道、對易道的學習要提起全部精神。聖人們好忙啊!就像唱戲的一樣,一邊在給你打鼓以激勵士氣,一邊還在跳舞表演給你,讓我們提起所有的精神來體會易道的真意,來參透大道的玄機。

    

在禪宗裡面,對於「鼓之舞之」之道,往往是採用相反的方式,是用棒喝交馳的方式來鼓你,來舞你。就比如在禪堂裡面打禪七,有專門的師父,手上拿著一塊香板,隨時準備「鼓」你一下、「舞」你一下。你坐在那裡打瞌睡,一香板就給你打過來,或者看你坐在那裡打妄想,也要一香板給你打過來。而且,這個香板是做成了寶劍的形狀,來源也很有意思。說是清朝的雍正皇帝是一個參禪開悟了的大禪師,以前他在雍和宮裡面帶了一大幫子弟子打禪七,其中有一個和尚,非常聰明,學得也很好,但就是那一道坎沒跨過去,就是沒開悟。後來把雍正皇帝惹毛了,把尚方寶劍往桌上一放,說:「限你七天之內開悟,不然的話,我就用這把劍取你的腦袋」。這一下就把這和尚逼進死胡同了,一天、兩天……終於在第七天,這個和尚在上方寶劍的威力之下開悟了。

    

所以從雍正皇帝開始,就興起了這個禪堂規矩,把香板都做成寶劍形狀,用來激勵大家,鼓舞大家,在禪七期間要勊期取證,限期開悟。這是禪宗「鼓之舞之」的特別方法之一。

    

我們接著看下面的內容。「乾坤其易之縕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毀,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

    

這幾句是說易道的真諦,是蘊藏在乾坤的變化之中。前面我們也講過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且按方山易的說法,中間四象的說法有些牽強,實際上就是乾坤二卦,其中最根本又要歸結到乾卦。乾卦的反面就是坤卦,一正一反相合,就能夠生出大千世界。當然這裡所說的乾坤變化,實際上歸根結底還是指的陰陽二氣交互變化。所以,如果是單指乾坤,就可以說是陽陰二氣的代名詞。那麼陽陰二氣的變化,是蘊藏在單八卦的基本模型當中,而單八卦又是從六十四卦的錯綜變化中提取出來的,所以這中間是一個層層遞進、步步深入的關係。

    

從總的來說,易卦、易象的變化歸根結底還是以陰陽二氣而存在,而陰陽二氣中最主要的還是陽九和陰六。什麼是陽九?陰六?我們在講大衍之數、天數地數的時候說過,經過一系列的揲蓍,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四個數字:六,七,八,九。六是陰數之中,稱為陰六,老陰。九是陽數之極,稱為陽九,老陽。那麼陰極變陽,陽極變陰,《易經》中最講究的就是變化,所以對於一個卦,最重要是看它的變爻,變爻對整個卦象而言是最重要的。

    

當然,靜爻也有它的作用,但就易道而言,最重要的還是要看動的這一面、變的這一面。這個動靜本來是相對的,比如說六爻中有五爻全動的時候,那靜爻對這一卦就很重要了。五爻全動而一爻靜,整個卦象肯定會出現巨大的變化,這個卦象的變數就非常大、非常多,那麼,我們這時之所以說要看靜爻,是因為我們主觀上要想把握這件事情的時候,動爻又非常多,變化非常複雜,已經很難把握它了,我們能看清的、能把握得住的,也就是其中不變的東西。這個時候,就要以不變應萬變,牢牢把握住這個不變的東西。

    

所以,學易一定要學通學活,要「變而通之以盡利」,不能僵化死板,照搬教條。《易經》貴在靈活運用,「乾坤其易之縕邪」,也可以解釋成是對陽陰二氣變化的體會和認識,是把握易道真諦的關鍵。

  

「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從易卦的角度來說,乾坤就是兩個卦,怎麼能夠成列呢?實際上,這裡的乾坤是一個代名詞,所指已經不再是具體的乾卦和坤卦。所謂天地乾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萬物就在這天地之間「排排坐,吃果果」,都一一陳列得清清楚楚。我們看《易經》單八卦,裡面各有四個陽卦、四個陰卦,就好像男孩子和女孩子各自排一列似的,這就是「乾坤成列」。當然如果再兩兩相重,六十四卦中就可以分出三十二個陽卦、三十二個陰卦。「而易立乎其中矣」,上傳第一章我們講到「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從這裡就知道,這個易,不是指一個具體的什麼東西,而是指易道的精神、易道的特點、易道的規律,這一切就存在於乾坤兩列當中,存在於六十四卦當中。

  

「乾坤毀,則無以見易。」這句話感覺上有些不夠嚴密,乾坤怎麼會毀呢?天地又怎麼能夠會毀掉呢?當然從現代天文學來說,認為有個宇宙大爆炸的奇點,從這個奇點開始才形成了宇宙,形成了天地萬物。到了最後,宇宙又要收縮到一點,天地沒有了,乾坤也就沒有了。在佛家的宇宙觀裡面也有這個說法,認為這個大千世界有一個「成、住、壞、滅」的過程,而壞與滅,就有這裡所說的乾坤毀的感覺。但究竟而言,這裡說的乾坤毀,也並不是真正的毀,而是天地變化當中的某種狀態。乾坤毀,就是說我們看不到這種變化,那麼就無以見易,就無法去了解易道。

  

禪宗裡面有個公案,有個和尚問大隨法真禪師:「劫火洞然,大千俱壞,未審這個還壞不壞?」意思是說大千世界,乃至宇宙中的一切事物都毀壞完了,不知道這個,也就是我們的佛性或者說世界的本性,它會不會毀壞?大隨禪師回答說:「壞!」這個和尚一聽就生氣了,認為老和尚在亂說,因為佛經上都說了,這個東西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你卻說要壞。後來,這個和尚跑到投子禪師那裡,將這段話說給投子聽,投子禪師聽了後,立馬向著西方禮拜,一邊拜一邊說:「沒想到西川竟有古佛應現世間啊!」大隨禪師這裡說的「壞」,我們該怎麼理解?這就有點像《易經》這裡說「乾坤毀」的感覺。其實,佛經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把這話套過來,壞不礙成,成也不礙壞嘛!老和尚都給你說了「壞」,你就先別說誰對誰錯,姑且這麼疑著。其實真正到了劫火洞然,大千俱壞,到了像宇宙大爆炸學說里說的那樣,宇宙都收縮成一個奇點了,這個時候你還見得到易嗎?肯定見不到了嘛!天地萬物都沒有了,易在哪裡呢?誰去見這個易呢?

  

王夫之先生認為,這個「乾坤毀」並不是指的天地萬物都毀掉了,而是學易之人在學習易道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認識到乾坤二卦的根本性,沒有從乾坤二卦中體會易道的核心,學易者就不可能見易。歷史有一些易流派並不是從乾坤二卦上生髮出整個易道的精神,而是從數術的角度來講易,那麼在王夫之這些正統的儒家易學看來,就認為他們是毀了乾坤,沒有把乾坤大義立起來,當然也就不可能真正領會易道的真諦。

  

「易不可見,則乾坤或幾乎息矣!」如果你不明白,沒有見到易道的真諦,當然對於天地乾坤變化的真相,你也就不可能真正明白。這句和前面一句可以說是互相抬轎子,道理差不多,兩者相互補充。

  

大家注意「或幾乎息」這幾個字,用得真是很妙啊!可能差不多、似乎就要休息了、或者幾乎就要停息了。我們學易之人,如果沒有見到易道的真諦,那麼天地乾坤這麼偉大的變化對你來說,你幾乎就一點也看不到了,就像睜眼瞎一樣。事實也真是如此。我們普通人成天為了柴米油鹽、升官發財這些事,把心都操爛了,哪裡想得到去體會易道的精神,又怎麼可能見易呢?你說易道的精神如何如何,很多人一聽就會把嘴一撇,這個易道多少錢一斤?跟我又有什麼關係啊?還不如我打點小麻將,吃點麻辣燙實惠。更有以前受「破四舊」影響根深蒂固的人,就會直接說,你吹什麼牛喲!封建迷信的東西,糟粕嘛!所以沒有辦法,這就是「不見易」,對於這樣的人而言,乾坤在他面前幾乎就是息滅了。

  

王夫之先生講到這裡就說:「陰陽之盈虛往來,有變易而無生滅,有幽冥而無有無。」這話很精闢啊!陰陽盈虛的道理,盈,就是充滿的狀態,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以後,整個天地之間充滿了各種各樣的物質;虛,就如同宇宙大爆炸之前,還處在一個奇點的時候,那就是一種虛的狀態。陰陽有盈有虛,有往有來,有變有化。但「有變易而無生滅」啊!並不是說宇宙就生了,就滅了,它只是一個完整變化的過程而已。「有幽明而無有無」,幽,就是看不到;明,就是清清楚楚,明明顯顯。天地萬物,有看不到的,也有看得到的,但不存在什麼有無。這個話很有意思啊,既然有「有」,那就應該有「無」,反之有「無」就必然有「有」。這裡船山先生把「有」和「無」全部抹掉,無有無!就像佛源老和尚寫給馮老師的對聯一樣,「學佛超然人我外,成名不住有無中」。不住在有無中,那住在哪裡啊?既沒有有,也沒有無,那到底有個什麼東西呢?這就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地體會,認認真真地參悟了!

  

我們來看下面一段,「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就是「道」和「器」,在它們之間,還有一個「形」作為媒介。簡單來說,比「形」更高級、處於「形」之上的就稱之為道;比「形」低一檔次,處於「形」之下的就稱之為器。這是從字面意義上來理解的。

  

那麼,這個「形」是個什麼東西呢?就是指具體有形狀、有相貌,說白了就是有物質形態的東西。從物質的角度出發,人們通過對物質形態的研究,然後總結出了其中的性質、規律、原理、變化規則等等,像這樣通過人類思維總結出來的這些東西,就可以稱之為道。因為它不是直接從物質形態上表現出來的東西,但是他又同時存在於物質形態之中,我們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夠被認識、被理解,這就是通常意義的道。當然,這還不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說的「大道」,而是廣義上的道。

  

打個比方,在傳統文化中,五行是指構成物質世界的基本元素,包含木、火、土、金、水。這個「行」不是前面說的「形」,它是從物質運行、轉化的角度而言的。如果我們把這五行看成是五種基本物質形態的話,那麼這五行,實際上也可稱之為五形。每一種物質所具有的性質,是必須要通過我們的思維進行抽象,才能被理解和認識,這就是形而上的範疇。比如說金形,它的屬性是堅硬、不變易,具有一種穩固性、堅固性;木形,具有生長、燃燒的特性;水形,具有流動、濕性;火形,有光、熱等屬性;土形,厚重,同時還有含藏性、包容性,因為五行中的金木水火,都是在土的基礎上形成的,土能夠含藏它們、包容它們。所以,這五種物質本身,屬於「形」;而這五種物質的性質、特點,就屬於形而上了。

  

那麼器呢?是形而下,它的概念就是有形之物按照人的要求、按照人的意志而改變了它的原貌,使之獲得一定的使用價值,這樣的東西就稱之為器。還是以五行舉例來說明,為了人們的需要而使之發生變化,比如金,把它做成鍋碗瓢盆,就變成了具體的器;木,做成桌椅板凳,也變成了具體的器。此外水、火、土,都可以變成具體的器。人們既可以使用某種單一的物質變成具體的器,也可以將幾種不同的物質綜合在一起,而成一個具體的器。比所說捏泥巴燒成陶罐,首先土裡面就要加水,捏好後還要用火燒制,這就是藉助了幾種物質,最後形成的東西,還是形而下的東西,就是器。

  

對於我們平常所說的道,實際上是一種特定的、狹義的概念,它是在「形而上者謂之道」的這種廣義概念上,再進一步的升華,再進一步總結之後所形成的概念。我們中國人所說的大道,跟西方哲學裡面所謂的唯一真理、最高真理是一樣的。

  

但是話又說回來,這個最高真理、唯一真理,中國人稱之為道,基督教稱之為上帝,古希臘稱之為邏各斯,但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啊?雖然世界上一切哲學都是圍繞著它展開的,但歸根到底,還是一個不可說、不可說。在基督教裡面,你追問上帝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就是犯忌的,產生追問的這個念頭都是邪惡的,是受魔鬼引誘的,所以不可能告訴你答案,因為上帝是不可說的。在佛教裡面,你問什麼是佛性?什麼是空性?這也不可能給你標準答案啊!只要嘴巴一說出來,不管是什麼都成了實有的了,怎麼可能是空性的呢?所以這個東西,不管是道也好,還是上帝也好,抑或是空性也好,又說是佛性也好,總之這一切東西都叫做「強為之名」,強行給它安了一個名,讓我們便於敘述,便於理解。但是安了這個名字,實際上就已經變成了第二性的東西了,已經不是它本身了。所以,任何語言文字所表達出來東西,都已經不是原來那個東西了,因此前面說聖人要立象設卦,禪宗要拿棒子打你、要喝你,就是要你破除對大道的概念性認識,而直接體會大道本身。

  

但是,這個最高的真理,這個大道,它又不能脫離形、器。它不是獨立於形、器之外,而是融為一體的。你說木頭是可以燃燒的,那麼離開了這個可以燃燒的木頭,你怎麼去體會燃燒這個概念?就無從體會了嘛!你只有在木頭本身燃燒的過程當中,就在這個器當中,就在這個形當中,去體會中間所展現出來的特性。大道也是如此,你只有在天地萬物的生生滅滅之中,才能體會大道的運行。

  

關於道、關於佛教所說的空性、無妄真心,確實是一個很難理解的概念,用思維去理解是很難的,甚至容易背道而馳。在《楞嚴經》裡面,阿難出了問題,找到老佛爺。老佛爺問他出了什麼問題,好給你解決。阿難說我的心出了問題。老佛爺就讓他把心拿出來看一下,看看心到底在哪裡?阿難就說心就在我的身體內部,老佛爺就用了一系列邏輯的方式給他破掉了。阿難發現心不在內部,那一定是在外面,老佛爺又把心在外面這個觀念給他破掉了。既然外面也不對,那就在內外之間,但這還是不對;那既在內又在外,又給他否了;那既不在內也不在外……總之,無論他怎麼說,老佛爺全都給他否了。最後老佛爺對他說,這事你沒法理解,因為你沒有悟到這個東西,所以隨便你說什麼,只要你說出來的就都不是,你所說的一切都不是這個心。

  

其實,一切都不是心,反過來也就是說一切都是心。一切事物都體現了這個東西,都是這個東西的體現。只不過,你想找一個實有的東西是找不出來的,就像你離開了物質的形、器去找一個物質的概念一樣,是找不到的。形、形而上的道、形而下的器,它們是互相依存的。

  

禪宗裡面愛說「平常心是道」,趙州老和尚最愛說這個話。有人來問:「如何是道?」老和尚說:「牆外的!」院牆外面的那條路就是道嘛。來人解釋說:「我問的不是這個道,而是大道。」老和尚說:「大道透長安!」直接通往首都長安去的大路、那條高速公路就是大道,你到那裡找去!大家看,趙州老和尚從來不說什麼心啊、空啊、佛啊這些,給你說的都是最實在的東西。你要問道,你想問一個形而上的、最高的東西,老和尚就拿一個最低的、最實在的東西給你。注意啊,離開了這些形器,哪裡有什麼道呢!?離開了六道中的眾生,哪裡有什麼佛呢!?

  

因此,空有是不二的,形而上之道和形而下之器也是不二的。對此,很多學佛的人都不明白,剛學了一點關於空、有的概念,或者打坐有了一點空靈的感覺,就以為得著個寶了。我們在網上也看到有很多佛教論壇在討論什麼是空性,怎麼才能達到空性,等等。其實,哪裡有什麼空性可得!非要說空性,那我告訴你,空性就是老佛爺說的戒定慧!就是八正道!就是十善業!除此之外,都是落入邪空之見,都是著了空魔。你是一個學佛人,只要認認真真照著戒定慧去做,照著八正道去做,照著十善業去做,你就能逐漸體會到這個空性。離開了這些實實在在的行持,哪裡去找空性呢?根本找不到!所以我們平時看有些人,嘴上說得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結果一遇到事情,馬上就現原形,貪嗔痴慢疑全來了,沒有一樣放得下。

  

修習儒業也是如此。什麼是聖人之道?沒什麼玄妙的東西,說白了,你生而為人,就要老老實實行你的仁義禮智信,把忠厚廉恥這些做好了,你就在聖人之道上,聖人之道與你不離分毫。所以,學道的關鍵就是要打破迷信,老實做人!

  

「化而裁之謂之變」,這一句省略了主語。是什麼化而裁之呢?就是前面所講的「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就是道和器這個東西,我們把它化了,把它裁決了,就謂之變。化,我們前面反覆講過,「變者,化之初,化者,變之成」。變化變化,變就是剛剛開始在變,化就是已經變化而成了。形而上的道和形而下的器,通過在時間、空間的各種因緣之下,發生了變化,發生了演化,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裁決它,這樣才能夠確定它的變。

  

比如說朝代的更迭,中國歷史兩三百年一個輪迴,劉邦建立了漢朝,秦朝滅亡了,如何立一個東西來表示天下已經變化了呢?這就需要裁決了。立一個新的國號就是裁決,就表示天下正式從秦朝變化成了漢朝,一切都要按照大漢天子定下的規矩來了。再比如1949年,毛大爺在天安門城樓上一揮手,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句話正式向全世界一說出來,就是一個裁決,裁決了天下的變化,中國已經從中華民國變化成了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此,天變成了新中國的天,地變成了新中國的地,人民也變成了新中國的人民。總之,歷史的變化就這樣裁定了。這個就是「化而裁之謂之變」,但是在正式裁決之前,一切都還未定,還處在一個漸變的過程中。

  

「推而行之謂之通」,把什麼東西推而行之呢?就是把前面所裁決的變化推廣、推行。一旦作出了正式的裁決,就說明確定了這個變化的合法性。毛大爺當年在城樓上那樣一說,那樣一「裁」,但同時,國內還有很多「不甘心自己失敗的階級敵人」搞破壞啊!國外還有很多「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啊!這些東西內外呼應,都還是要蠢蠢欲動。所以,這個裁決還只是一個標誌,在這個標誌下面,還需要繼續推動它。不僅要宣布出來,還需要所有人都認同,所有人都承認。作為裁決者,他只有把自己的裁決,把這種對變化的確認,讓所有人都知道,讓所有人都認同,變化之後的一切大小事情才可以暢通無阻,否則,就容易「復辟」。雖然改朝換代了,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但是對於老百姓來說,只要認同了這個變化,飯還是要吃,柴米油鹽照樣要有,每天還是要一樣的過,社會的各種機構還是要繼續運轉。這一切,你作為一個裁決者能夠推而行之,有效地建立新的秩序,這就謂之通。

  

宇宙天地本來就是要變化的。春天過了就是要到夏天,夏天過了就是要到秋天,秋天過了就是要到冬天,只要我們能夠明白這種變化,用一年中的二十四個節氣來「裁之」,來表明這種變化,並推而廣之讓所有人都知道這種變化,大家根據它的變化來安排自己的生活,那麼四季變化就是很通暢的,很通順的,這也是「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

  

「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人群當中的領導者把上面所說的裁決、推廣措施公佈於眾,大白於天下,讓所有人都看見,讓政治透明起來,讓制度透明起來,才能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認可,大家才能夠順理成章地接受,才能夠在新的制度下順其自然地變化,順其自然地生活,整個社會才能夠保持和諧安定的狀態。這個就是事業。當然,這不是普通人的事業,而是時勢所造之英雄豪傑的事業,就像毛大爺詩中說:「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指的是這類人物的事業。

  

對我們小人物來說,這句話也不是完全無關。如果我們明白自己所處的這種變化過程,能夠想通其中的道理,在這種大勢之下,你就不可能逆勢而為,就會順勢而行。即使個人心裡頭有一些塊壘,你也不會因此就去調皮搗蛋,因為這是大勢所趨,共業所致。你要是真正通達了這一點,那麼你就能持盈保泰,就像前面說的那樣「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下一段,「是故,夫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這一段大家可能會感覺比較熟悉,確實也是如此,因為第八章中有一段和這裡完全一樣,前面已經講得很細緻了,這裡就不多做解釋。一般認為,這一段是因為錯簡才會重複出現,所以明代的易學大家,我們四川的來知德先生在重新理定《易經?繫辭》時,就將這裡的這一段刪去了,而將第八章中的這一段保留了。一般注釋《易經》的人,大都認為《繫辭》是孔夫子所著,一個字都不敢動,所以對這一段還是保留了。

  

保留也有保留的道理。從上下文之間的銜接上看,還是合得起來的。我們看下面一段:「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化而裁之,存乎變。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極天下之賾者,存乎卦。」賾,主要是紛繁複雜的意思;能夠窮盡,能夠判斷,能夠明了天下最複雜事物變化的東西,莫過於易卦。也就是說,易卦是最能體現天下事物複雜變化的一套學問。「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古時候,無論是兩軍對陣還是祭祀、娛樂等集體活動,鼓一敲,就意味著要有所行動了,所以是「鼓天下之動」。能夠鼓舞、能夠鼓吹、能夠鼓勵天下人行動的東西,莫過於《易經》中間的言辭!為什麼?因為這個東西是最好的,《易經》中的言辭是最具有權威性,最具有煽動性,同時也最具有我們古代意義上的科學性。《易經》把天道的變化、數理的變化和人事的變化,都結合得很緊密,因此,如果你要鼓天下而動,那麼用《易經》中的言辭是最好的。

  

「化而裁之,存乎變」,化而裁之,能夠化成天下,就像剛剛我們已經講過的,能夠對天下之變進行裁決,進行決定,它根據的是易卦當中的變化規律。社會人事的變化規律和易道的變化規律是一致的,有能力裁決天下變化的人,他的決策一定要和易道的變化規律合拍才行,否則就會做出錯誤的判斷,做出錯誤的事情。這樣的例子是不勝枚舉,比如近代的袁世凱復辟、張勳的辮子軍復辟,等等,這些都是屬於裁決失誤、判斷失誤,最後就只落得個身敗名裂的結局。

  

「推而行之,存乎通」,這個通指的是易道之通。《易經》八八六十四卦可以說是一氣相通,是一個整體。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看看《序卦傳》,其中講的就是易卦的順序。乾、坤、屯、蒙、需、訟、師……六十四卦這樣一卦一卦的排列下來,最後到既濟卦、未濟卦而結束,讓你感覺到整個《易經》六十四卦畫了一個圓圈,一卦一卦的結合得很緊密,轉化,得很自然,互相之間是能夠通達、通透的。在社會人事當中,你要推行一種理念,推行一種思想,乃至於推行一種制度或者方法,這些都必須要體現出易道通暢無礙的特性才行,否則往往就會推行不通。

  

「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關於神明,我們前面已經講了很多了,可能大家耳朵都聽出繭子來了。一直在說凡是《易經》中出現的「神」字,都不要以為在我們之外還有一個非常神秘的東西。它就是我們的精神,就是這麼簡單,就直接這樣認定它。為什麼我們敢這麼說?這裡就是證據之一。「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是存在於我們人身上的。不過,「存乎其人」並不是說存乎於每一個人身上,而是說它存乎於真正在易道上有所深入、能夠參透易道變化規律的人。這樣的人就很「神」,就心地光明,智慧洞徹。更進一步說,這個「神」其實人人都有,關鍵是你能否讓它「明」起來,這個就很難了。有些人從生到死、自始至終都是懵懵懂懂的,那他就不能稱為「神而明之」,充其量說他是「神而暗之」。

  

所以,神指的是我們精神的本體,人人都有神;而明,指的則是我們精神的光明作用,有了神,發揮它光明的作用,那麼一個人就可以做到聰明正直,就能夠對於萬事萬物產生一種準確的判斷。學易之人要把「神而明之」歸結到自己身上,從而讓自己的光明本性發揮出來,這樣才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不然的話,就有可能走上歪門邪道。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這幾句道明了學易者的崇高境界。這是怎樣一種境界呢?就是默默無聞,與人不知不覺當中,就悄然的完成了改天換地的偉大事業。用不著吹,用不著號召,真正的聖賢君子用不著語言,真正學易之人也用不著天天重複念叨《易經》裡面的辭句,而是自然而然就合乎於易道。真正一個人的易道修養到了那個地步,人們自然就會對他充滿了信任,對他毫不懷疑。但是,這樣的境界體現在什麼地方呢?就體現在對聖賢德業本身的身體力行當中,所以是「存乎德行」。

  

這一段話,尤其是最後的「神而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可以說是非常精到、非常好!到這裡,《易經?繫辭上傳》就講完了。這裡給大家抄一首詩,邵康節的《觀易吟》,寫得非常好,正好和我們今天講的這一段很契合。大家自己細細體會其中的意味吧。

  

一物其來有一身,一身還有一乾坤。

  

能知萬物備於我,肯把三才別玄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於心上起經綸。

  

天人焉有兩般義,道不虛行只在人。

  

我們以前說過,《繫辭》是研究《易經》很重要、很完整的一篇論文,但是因為古代文章太長了,過去又是用竹簡栓在一起,翻起來也很累,後來人們就把它分成兩部分,名之為上下傳,中間根據內容又分了章節。實際上,它是一整篇文章,中間是很連貫,有些內容也有一些反覆。過去也有人說,上傳是講的上經,下傳是講的下經,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我們把《易經》上傳學完了,我們把很多易學的基礎知識都融了進去,還是有了很大的收穫,學下傳的時候就會更有信心一些,相對就要輕鬆一點。

  

我們來看下傳的第一章,其立意非常之高,而且講得也是非常的精到。本光法師在方山易的傳授當中,對這一章也是非常推崇。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吉凶悔吝者,生乎動者也。剛柔者,立本者也。變通者,趣時者也。吉凶者,貞勝者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日月之道,貞明者也。天下之動,貞夫一者也。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夫坤,聵然示人簡矣。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易經?繫辭下傳》第一章

  

這一段確實非常好,這些文辭言句都非常流暢,一氣呵成,不管是從文學上來看還是從精神內涵上來看,都非常之精深。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八個單卦,乾、坎、艮、震、巽、離、坤、兌,大家在這排隊,陽卦由乾帶隊排一列,陰卦由坤帶隊排成另一列。八卦是各有其象,代表了天地之間八個最大的自然現象、自然元素,所以是「象在其中」。八卦各象的具體所指,我們在前面都仔細講過了,這裡就一筆代過。

  

下面一句「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這個組成單八卦的陰陽符號,是不能稱其為爻,只有把它兩個單卦相重,形成六爻卦的時候,才能稱之為爻。單八卦只能稱之為陽儀、陰儀。就是這個「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易經》六十四卦,每一個卦的產生,就是這八個單卦兩兩相重。比如乾卦,我們把它作為上卦,然後與其它各卦重一圈。乾卦跟乾卦相重,還是乾;跟坤卦相重,就是天地否卦;跟震卦相重,就是天雷無妄卦;跟巽卦相重,就是天風姤卦;跟坎卦相重,就是天水訟卦;跟離卦相重,就是天火同人卦;跟艮卦相重,就是天山遁卦;跟兌卦相重,就是天澤履卦。乾卦這麼重上一圈,就形成了八個六爻卦。同樣的道理,坤卦再為上卦這麼重上一圈,就又形成了八個六爻卦。其餘以此類推,八個單卦都互相這麼重上一圈,就形成了八八六十四個六爻卦。

  

有同學說這個卦名不好記,其實,要記《易經》六十四卦,你就用八卦相重的這個方法記,很簡單。我以前記這些卦,就是每天坐公共汽車上班,上車以後就讓八個單卦在腦子裡面重上一遍,乾卦重一圈、坤重一圈……就這麼一個星期下來,就全部記住了。偶爾有忘了,就翻一下書,後來就再也不會忘記了。大家真正要學《易經》,這個是最基礎的,就一定要把六十四卦的卦名、卦象記牢。如果這都記不住,學易也就是湊湊熱鬧而已,沒辦法真正學進去的。

  

「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這兩句跟上傳第二章里「剛柔相推而生變化」,實際上是一個意思。所謂「剛柔相推」,就是易卦六爻,一陰一陽之間互相的這個作用,就產生了易卦的變化。剛,就是陽氣,陽氣性剛;柔,就是陰氣,陰氣性柔。性剛則健,就有乾卦的精神在裡面,表現在人物的性格上面,就有比較外向,比較積極主動的感覺;性柔則順,就有坤卦的精神在裡面,表現在性格上就是比較內向,比較溫柔,比較和順。 「剛柔相推」的這種變化,我們不要往玄里想,就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體會。我們都有這種經驗的,社會之中的人事變化,看起來好像非常的複雜、非常混亂,但是你仔細歸納一下,無非也就是陰陽、剛柔的互相作用的結果。尤其是在特定的人事圈子裡面,「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的感覺會非常明顯。比如我們在書院,每個人都來自不同的單位、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圈子,這裡的整個氛圍,就是剛柔相推的結果。大家可以體會一下,哪些人比較性剛,哪些人比較性柔,那麼在這種剛柔之間,三三兩兩不同的小組合,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氛圍?從過去到現在於到以後,會形成什麼樣的變化趨勢?我們把對人事圈子裡的剛柔變化的體會,結合著《易經》卦象來參考,那麼你對你所關注的人事圈子的總體氛圍,即所謂圈子的氣場,你就有比較明確的感受。我們學習《易經》,真正是在這個上面找到感覺了,那你就越學越有興趣。

  

「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命之,就是命名、命令,或者是指導,反正就是創造《易經》的聖人們,他們用語言,把易象的內容表達出來,就是「命之」。我們人的一舉一動,還有天地萬物的生克變化,都包含在易卦爻象當中。

  

我們剛才說了「八卦成列」,然後「因而重之」變成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易經》裡面所系之辭,把它的語言文字全部加起來,好像也還並不是特別複雜。但是,實際上它是一個極大的歸納,把天地萬象的東西,全都歸納進了這麼一個範疇。即使是平常我們沒有在意的東西,或者是比較複雜、比較細微,甚至是不容易作出明確判斷的東西,都可以根據我們前面學過的「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把它歸納出來,歸納到《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當中。這些基本現象,都可以通過卦象所系之辭來命名、來闡釋。那麼,既然是系了辭,卦有卦辭,爻有爻辭,還有彖辭、象辭這些,很多人就覺得,遇到什麼問題就翻書看嘛,看對應的各辭是怎麼說的。但是,你翻到這些古辭,未必真正就搞得懂,畢竟這些言辭它是兩千多年以前古人寫的,跟現在的事物很難一一對應,所以,學易一定要有觸類旁通的能力,要學活。

  

比如說古代的一些用語,現在就沒有用了;古代的一些事物,現在也變了。你看爻辭裡面經常有這個「乘馬」、「乘馬班如」這些言辭,現代人哪有「乘馬」啊?這就得變通。雖然現在沒有人乘這四條腿的馬,但是我們在坐四個輪子的寶馬啊,坐汽車啊,也還是可以進行類比。再比如說過去爻辭裡面有「公射隼」這個事,隼就是老鷹嘛,射老鷹,王公大臣出去射老鷹,古代是很正常的活動。但是,現在觀念不一樣了,老鷹都是國家保護動物,發現有人偷獵老鷹的話,要被送去坐牢的。所以遇到這個「公射隼」怎麼辦?你就不能傻乎乎地去偷獵野生動物,而是把它當成一個比喻。當你設定了一個目標,而且這個目標很高遠,你要完成它,那麼就可以說是「公射隼」。

  

所以學易的人腦子要動起來,要靈活起來,「繫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嘛,那是要動起來才行。我們看易卦各辭,確實是把社會人事當中的規律,做了一個很好的總結,只要我們活學活用,幾千年以來直到現在,人們都能從中受益匪淺。

推薦閱讀:

易經基礎第十課:六十甲子性質吉凶
關於周易,八卦圖符號所代表的意義個人看法
 歷史上《易經》名人(一)
厚德載物,盡顯人格魅力
《易經》與二進位的發明

TAG:易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