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法師 :《心經》的作用
06-05
《心經》為何屬於觀世音菩薩的法門? 佛法中的三聖,其實上是從印度文化里濕婆神、毘瑟奴神和大梵天的思想演變過來的,但不要就此認定西方三聖、東方三聖、華嚴三聖、娑婆三聖都是從印度教的神轉移過來,因此矮了一截。不要這樣想!因為文化的發展,後代一定超越前代,這種改變有其建設性的價值,我們了解了其結構與建設性的價值,就會發現其殊勝之處,這是很重要的! 通常三聖中間是佛,兩邊是菩薩。華嚴三聖有個特殊的地方,中間毘盧遮那佛,兩邊是文殊、普賢,這個基本架構是我們現在才有的。《華嚴經》里的三聖還有另一種組合:中間彌勒佛,兩邊文殊、普賢,稱作「華嚴三聖」,又名「龍華三聖」。這你們大概不知道,包括主張龍華三會的那堆人也不懂,他們只知道彌勒佛會來,卻不知道旁邊兩脅侍是誰,其實就是文殊和普賢。 你要找證據絕對找不到,我可以告訴你,《華嚴經》五十三參中的第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參就是龍華三聖││五十一參是彌勒菩薩,五十二參是文殊菩薩,五十三參是普賢菩薩。文殊菩薩沒講什麼,只是:「爾時善財童子經游一百一十餘城已,詣蘇摩那城……爾時文殊師利童子從一百一十由旬外,遙伸右手至蘇摩那城摩善財頂……」講不到百字,就叫他去找普賢菩薩,然後就結束了。這是什麼意思啊?這就
推薦閱讀:
所有初學佛者,幾乎都是這樣開始學佛的:第一,背《心經》;第二,背〈大悲咒〉。背《心經》幹嘛?增智慧;背〈大悲咒〉呢?消災障。用〈大悲咒〉保護自己,用《心經》來增長自己。基本上,祖師的這種設置都有很好的保護措施,我們憨憨的也不明白。 事實上,《心經》也好、〈大悲咒〉也好,從法門上來看,都屬於觀世音菩薩的法門。這部分還得要再釐清一下,因為一談到佛法,一定牽涉到印度文化,如果不了解印度文化的演變,佛法講來講去都是自己講的。除非我們的立場能真的做到純中性、純空性,那就不受文化影響,否則絕對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所以,在此先聲明,假如談到跟傳統的意識形態、民間信仰的觀念相衝突,我們並不帶任何批評或褒貶的色彩,但希望你最好將那些雜訊拋除。
告訴你,破到底了!破到底就結束了,剩下的去找普賢就對了。普賢是建設,所以普賢善知識這一參有三卷經文,而文殊這一參,幾個字就結束了。因此,「破」很簡單,「立」就沒那麼容易。這裡的「龍華三聖」,其實也是「華嚴三聖」。以彌勒菩薩為中尊佛,這樣的組合,你或許會覺得怪怪的,但那是因為你的意識形態在作祟。 另一個重要的三聖組合,是觀音菩薩坐中尊,很多地方出現這種組合,但大家都不了解。許多佛具店、古董店的三聖,中尊就是觀音,問他為什麼是觀音?「不知耶!古董翻出來就這三尊。」他不解個中道理,只是想:「要拜佛祖喔!這三尊在一起,不知道哪個坐中間?我看就觀音罷。」這個人有善根哦,他不會讓文殊或普賢坐中間。事實上,坐中尊的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何以居中尊?這就牽涉到密法的理論。從密法談,那是密教的華嚴三聖。 就密法言,佛有三身:第一「自性輪身」,第二「正法輪身」,第三「教令輪身」。佛就是自性輪身。我們都知道毘盧遮那佛是法身,釋迦牟尼佛是化身。如果釋迦牟尼佛坐中尊,穢跡金剛為教令輪身,請問正法輪身是哪一個?或者毘盧遮那佛坐中尊為自性輪身,不動明王為教令輪身,那正法輪身又是哪一個?密教那麼興盛,他們卻無法組合。毘盧遮那佛為中尊時,正法輪身是十一面觀音,而釋迦牟尼佛為中尊時,正法輪身就是觀世音菩薩。所以不管是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或是八臂十一面觀音,都是毘盧遮那佛的正法輪身。 一般的觀世音菩薩,有的騎龍、有的騎麒麟,那都是中國的觀音。印度沒有龍,印度的龍都是蛇,所以有一些釋迦牟尼佛佛像後面有七條蛇,本來是「七龍吐水」,來到中國後,中國對「七」沒興趣,對「九」比較有興趣,因為中國人以九為極陽之數。反正是民間傳說,就改七為九,叫「九龍吐水,灌沐如來」。印度沒有龍,只有蛇,而且都是眼鏡蛇。眼鏡蛇讓中國人嚇得半死,在印度卻很聽話,所以印度阿三吹笛子,眼鏡蛇會跳舞。由於民族文化不同,演變的情況不一樣。中國人喜歡麒麟,是否有麒麟,誰也不知道,反正姜太公的四不像就叫「麒麟」嘛!所以觀世音菩薩不是騎龍就是騎麒麟,那是我們的造型,無所謂。這裡告訴你,正法輪身即是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與中國佛教徒的信仰很有緣。為何有緣?因為他就是佛,是佛的正法輪身在此世間轉法輪,因此都以觀世音菩薩示現。你做夢也只會夢到觀世音菩薩,不會夢到聖母瑪利亞;歐洲人只會夢到瑪利亞,不會夢到觀世音,那都是文化背景、文化潛意識所致。了解正法輪身的作用以後,你就知道觀世音菩薩為什麼在很多典籍里都會出現。 《心經》與<大悲咒>的差異 這地方,我們剛才講的,即使是祖師的方便法,也都符合真諦,不符合真諦的就不是方便法,而叫隨便法。如果小孩子問為什麼叫觀世音菩薩?你答:「他爸爸姓觀,女兒就叫觀世音嘍!」以後孩子還以為觀世音的爺爺叫關公,這就是隨便講講,不符合真諦。 真諦在哪呢?《心經》本身是智能。經文結尾說:「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揭諦揭諦」二字重音,意思就是「快呀!快呀!」印度話出現重音時,都有催促之意,就是「趕快、趕快到菩提彼岸」,到菩提彼岸就是徹底覺悟。由此來看,《心經》從「觀自在菩薩……」開始就是個咒語,你持誦這個咒語就會開智慧,它簡單的意思就是如此。 〈大悲咒〉就不同了,〈大悲咒〉不是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眾生的,所以才叫「大悲」。利益自己「小悲」就可以了,你五百西西都喝不完了,要「大杯」的幹嘛?利益眾生才叫大悲,利益自己不叫大悲,有時還會溺死啊!所以〈大悲咒〉是為利益眾生,《心經》則是利益自己。從智慧的立場來看,《心經》是讓自己趕快到彼岸,持〈大悲咒〉則是:「我到彼岸以後要利益眾生。」所以,這是在行法時,讓各位有個地方進行一種心境上調適的運用。修行要存「疑情」,時時修正自己 現在的社會大都是功利主義,聽說持〈大悲咒〉可以消災障、增福慧,於是拚命去持。假如這麼想,那可搞錯了!持〈大悲咒〉是要利益眾生的。不論你是否有利益眾生的心境,有一點必須留意,就是不要太介意自己的標的是什麼。因為有些人初學佛,就從〈大悲咒〉下手,但他可能不知道怎麼修,現在就教你一個方法,你一定要存著一個疑情:「我現在要增福慧、消災障、保平安,我這樣子修,不知道對不對?」各位,這樣求對或不對,現在你還不知道,所以應該有這種基本心態──等我比較懂時,我願意調整到正確的地方。 這種情況就像是:「我現在沒飯吃,於是看到飯就搶來吃。」至於這樣到底對不對,不知道。說不定那些飯是別人家要給八十歲生病的媽媽吃,卻被你搶去吃了,可是你不知道。雖然你是為了救自己一條命而去吃那些飯,但是你要想著:「假如不對,那該怎麼辦?」我們應該要有懺悔改過之心。換言之,行持佛法的任何法門也應該抱持同樣的心態:「我眼前有災難、痛苦,所以必須先解決這些煩惱。但這方法只是用來解決自己的煩惱,這樣對嗎?」對或錯,現在也許還不明白,所以先別管,可是必須有「一旦弄清楚後,一定要調整到正確的方向來」的意念。我想這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所應具備的基本做人處事的態度。 遇到挫折、痛苦、煩惱,先解決自己的煩惱跟痛苦,這樣做本身沒有錯,但於法的運用上,事實上可能是不對的。例如,你肚子餓,吃了一碗二十塊的滷肉飯,卻拿了別人的一千塊去付,這本身就不對啊!「一千塊是別人的,二十塊是用來吃飽的,反正拿別人的,我又不吃虧。」好啦,以後怎麼辦?你還是得還人家一千塊,而不是二十塊喔!縱使你不知道一千塊的價值,也不知道這餐飯的價值,但是因為吃了這餐飯而救了你的命,這餐飯的價值便無量無邊。所以當你逐漸復甦、恢復正常,也就是當你程度境界提升以後,發現以前弄錯了,就要有改過心、懺悔心,這樣自然會一直超越、矯正過來。因此,初學階段弄錯無所謂,怕的是故意做錯,那就麻煩了。 這樣做有無因果?當然有!但因果現前之時,你會處置得很得當,因為「改過」本身就是「懺悔」。身、口、意所做的,因已經下了,果就在旁邊等,等著緣的到來。所以當你成長以後,你悔過、改過,甚至有更好的作為,那便是你對於這個過失本身已經懺悔了,留意這一點喔! 如何開始修行? 另外要談的是實修中的資糧道。剛開始你要怎麼修?從我們華嚴的立場,是主張念十六字洪名:「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大概用一個月的時間去訓練。當然,念《心經》或〈大悲咒〉也可以。尤其初學者,不管念十六字洪名、《心經》,或是大悲咒,你要計算一個鐘頭平均念幾遍,十分鐘念幾遍,一分鐘念幾遍,記好這幾個基本單位,用一個月的時間,每天最少用一、兩個鐘頭密集的計算出來。當你很穩定了,一分鐘就是幾遍、一個鐘頭就是幾遍、十分鐘就是幾遍,這些都很清楚了,你就要開始結界。 結界一年的叫「在家人」,結界三年的叫「出家人」,你就去試試。這三年或一年裡,選定這三個(〈大悲咒〉、《心經》、「十六字洪名」)的任何一個,用它去填滿你所有的生命空間。出家人我們要求是三年,在家人我們要求是一年,當你養成這個習慣以後,你的生命就開始轉變。而何謂「填滿生命的空間」?就是一天二十四小時中,在不需用心的時候,譬如吃飯、洗澡、如廁等……,用一切時間去持誦,這樣你的生命會因此開始轉化,你的不如意事、福報等會開始轉變。 若覺得《心經》二百六十字,或〈大悲咒〉八十四句太長,背不起來,就背十六字洪名,用它填滿你所有的空間──就寢時躺下去還沒睡著,你就一直念,念到睡著。起床後又開始念,邊刷牙心裡也可以邊念。平常金剛持,但家裡都沒人時,就唱出聲音來,填滿你所有的時間。 慢慢的訓練,有時心裡念,有時金剛持,有時念出聲音。一天二十四小時里,你可以去運作,它會改變你的命運。我們要培養非常芬芳的生命氣質、非常美麗的人格情操,就該從這地方給自己的生命留一些空間,否則,有些人的人生會常常有「老是缺一段」、「只欠東風」的感覺,做什麼事都缺那臨門一腳。現在教你的,是讓你多一段出來,這樣就可以布施了。不是叫你一定要布施給我,但至少在生活中,你可以多禮讓、包容並接納別人的錯誤。能這麼做,生命將會是很美的,我們應從這裡來做為修行的起步。 行法中,我們常常用《心經》和〈大悲咒〉。所用媒介不同,因緣也會不同;〈大悲咒〉的境界很廣,《心經》的境界很高,「十六字洪名」的境界無遠弗屆,你自己去選擇。若問何者為高?彼此彼此,只是性相有所不同。〈大悲咒〉以利益眾生為主,一般說來境界很廣;《心經》境界很深,仰之彌高,鑽之彌堅,若想深入,它比誰都深,因此可以多運用,就行者而言,這是很需要的一個基本工具。 這是佛法的一個核心,所以如果只是將《心經》解釋為心的經典,那是不正確的,因為它不單指「心」,應該還有核心、精華的意義。《心經》是精華、是濃縮版,只有二百六十個字,許多地方都簡略了。這部經典就是簡練,但也因為太簡練了,所以大多數人都不容易看懂,單單一句「般若波羅蜜多」,理論就已經不少。此處,我們先完整的顯現空宗的基本理論與架構,然後再就華嚴性宗的運用上,提供行法的部分供各位參考。 續談「般若波羅蜜多」 《心經》講「般若」,就是談到智慧的問題,所以我們一定要將智慧予以展開。剛才所提到「般若」的那個智能只是通說,除了語言模式、思惟模式外,行為模式的部分一定要告訴各位。講解時,我是假設各位都是行者,當然你要把它當成知識研究,我也不反對,因為你從知識的研究方面來,對我們法化的弘揚也有幫助。可是如果能從行為模式來修行,對你本身的利益將會更大,而不僅止於知識層面而已,所以希望大家真的能從修行的立場來看。 《心經》既然是講智慧,智慧就是講生命的,所以這裡又回到最原點來。佛經,是佛陀語言的記載;佛陀,是真理質量完全兌現的人。我們常說佛陀就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但我們並不是真的了解覺行圓滿的意義。其實圓滿就是人性當中覺悟質量的完全兌現。 我們也有佛性,而且跟佛一樣,佛不比我們多,我們也不比佛少。不同的是,他已經全部兌現,我們卻還是「薄地凡夫」,一點也沒有兌現。即使勉強說有,也不過一、兩分,比起一百分,還差得遠了。所以要留意,站在佛性的立場來看,我們擁有兌現的能力但尚未兌現,佛陀則是真理質量完全兌現。因此,我們說佛陀即真理,關鍵在此。佛陀既是真理,佛經是佛陀的語言,那麼佛經便是真理的語言,要留意這一點哦! 真理是什麼?真理是生命的兌現。活在假的生命里,就是生命沒有兌現。真理就是生命,佛經即生命的語言,因此我們才講「生命導向的思惟模式」。上一堂課說的那種歸納型的思惟模式叫作「大腦導向的思惟模式」,是大腦知識型的思惟模式。我們要跟各位強調的是生命整體的思惟模式,這部分雖可訓練,但不能用大腦去訓練,以大腦訓練生命,那叫作污染。 由此看來,在訓練過程中,我們知道生命語言的模式如何展現,修行就是要走入生命的領域裡,擁有自己的生命。我們現在活在虛幻、色身的生命里,無法體會到真實的生命是什麼。當你體會到真實生命時,套用一般民間信仰用語來說,你就是「上天的使者」,真正上天的寵兒。當生命質量逐漸兌現、成長時,你很快就會超越,菩薩生命的質感自然會出現。 在接下來解《心經》本文部份,我們將盡量提行法的部分。《心經》一開頭就「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不要以為「觀自在菩薩」是坐在那兒,頭上有個佛,手上捧個蓮花的……如果要這般擬人化,那是見不到佛法的。擬人化是一種象徵,可別把它當真。說它真也沒錯,但那個真實的部分,必須運作起來才能真正明了。 因此《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前面的部分,就涵蓋很多的行法,要將這些行法融會到經文里,大概從第一個字開始,就要好好說明了。 般若經典希望各位能真正從解「心」的立場來看,何謂「心」,你一定要弄清楚。這不是一般所講的心要法門、心地法門,一講到「心」,大家就好像覺得很空靈,卻又不知道「心」是什麼。心在我們的「覺受」里,從「注意力」一直到「生命的真象」,其縱深相當的長。各位學佛,從「心的感受」上來看,就是一個法門。 《心經》說它簡單,是因為只有二百六十字,說它不簡單,是因為要通達其層層法義,並非易事,這一會希望大家共同來圓滿它。推薦閱讀:
※聖嚴法師:六波羅蜜講記
※凈空法師:真正的供佛()
※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四十六集)淨空法師影音圖文檢索中心
※傳喜法師法語——(二)
※凈空法師《楞嚴經清凈明誨章講記》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