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起源.道教的形成.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隨唐五代時期的道教.宋遼金元時期的道教.明清及近代的道教
道教的起源
(一)鬼神崇拜
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會時期便已存在。先民們將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嶽,皆視為有神主宰,因而產生敬畏感,乃對之頂禮膜拜。那時先民們除認為萬物有靈而產生自然崇拜外,還認為人死後靈魂不滅,因而又產生了對鬼魂的崇拜。各種喪葬儀禮和祭鬼、驅鬼儀式亦隨之逐漸形成。 《紀年》中載:「黃帝崩,其臣左徹取衣冠几杖而廟祀之」。 到殷商時代,史前時期的自然崇拜已發展到信仰上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上帝為中心的天神系統,遇事便由巫祝通過卜筮向上帝請求答案;原始的鬼魂崇拜已發展到以血緣為基礎,與宗法關係相結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動定期舉行。這一時期已出現專門從事溝通鬼神和人類的宗教職業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並有一套符咒驅鬼的巫術;祝以言辭悅神,是宗教祭祀活動中負責迎神祈禱的禮儀者。他們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畫符念咒等。當時國家和社會均受巫祝支配。 周代鬼神信仰進一步發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個系統。並把崇拜祖宗神靈與祭祀天地並列,稱為敬天尊祖。蓋所謂萬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後世道教所以成為多神教,即源於古代之鬼神信仰;後世道教做齋醮法事,亦與古人鬼神祭祀禮儀和禮制有密切關係。
(二)神仙信仰
神仙信仰亦可上溯到我國遠古原始社會時期。其證據之一便是《山海經》。該經記載了我國原始社會時期的神話及宗教信仰,其內容相當豐富和系統。它為道教仙學的遠源提供了依據。《山海經》中,提出了長生信仰;提出了神仙與羽士之存在;描述了神仙天都;記載了祭祀的祠禮及奇異的方術。 在遠古原始社會時代,已有人開始學仙。史載軒轅黃帝「且戰且學仙」,「黃帝問道於廣成子」,後修道成功,於鼎湖白日乘龍升天。 到了戰國時期,神仙信仰已經相當廣泛。這時,出現了許多記載神仙傳說的著作,書中載有不少關於仙人、仙境、仙藥等傳說的文字。如《莊子·逍遙遊》有這樣的描寫:「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御風龍,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於》書中的《湯問篇》、《黃帝篇》、《周穆王》,屈原的《離騷》、《天問》、《九歌》等都將仙境描畫得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繪成外生死、極虛靜、不為物累、超脫自在,能騰雲飛行的神奇人物。漢代的《淮南子》、《史記》中亦有類似描述。 伴隨神仙之說的出現,尋求仙境、仙人,傳布成仙之方的方士便出現了。他們將神仙學說及方術與鄒衍(戰國時期著名方士)的陰陽五行學說糅合起來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於燕齊的上層社會,其法形解銷化,依於鬼神,企望長生成仙。從戰國(前475一前221)中後期到漢武帝(劉徹,前140-前87)時,在方士(亦稱神仙家)們與帝王將相之鼓動下,掀起了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葯事件。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漢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尋求神仙及不死之葯,其規模越來越大。那時最著名的方士有宋毋忌、正伯僑、鄒衍、徐福、盧生、李少君等人。 我國獨有的神仙信仰沿襲而下。到東漢中、晚期為道教所繼承,成為道教信仰的核心內容。 漢武帝後,方仙道逐漸與黃老學結合向黃老道演變。
(三)兩漢之黃老道
西漢時期,文帝景帝兩代(前179-前141)以黃老「清靜無為」之學治理天下,與民休養生息,對於社會的各種生產活動及老百姓的生活,盡量不加干涉,任其自然發展,遂形成了以黃老道家思想為主的政治學說,世稱「人君南面之術」,史學界稱這一時期為「文景之治」。是故,黃老之學,蔚然而興。 黃老學大約產生於戰國中期的齊國。漢代黃老學的內容比較龐雜,除上述「人君南面之術」外,還有陰陽五行思想和神仙思想。 漢武帝劉徹繼位以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又崇信神仙。這時,方士們要更以黃帝附合神仙學說,開始將神仙學與黃老學相結合,言神仙者者託名黃帝。 漢武帝元鼎四年(前113)汾陰方士於土中得寶鼎獻於帝,謂黃帝當年亦得寶鼎,廣事封禪,常與神會;又言黃帝為五城十二樓以候神人;又言黃帝且戰且學仙,然後與神通,最後騎龍上天。漢武帝聽後十分羨慕,感嘆不已地說:「嗟呼!誠得如黃帝,吾視去妻子如脫屣耳!」(《資治通鑒·漢紀十二》)這時,帝王臣子業已把黃帝奉之為神明。 到東漢,人們除繼續推崇黃帝外,更是尊崇老子。據《後漢書·楚王英》記載:「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佛陀),齋戒祭祀」。漢明帝永平八年(65)給楚王英詔書說:「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永平年間(58-75)作過重泉令和元和年間(84-86)作過益州太守的王阜,在《老子聖母碑》中贊曰:「老子者,道也,乃生於無形之先,起於太初之前,行於太素之元,浮游六虛,出入幽冥,觀混合之未判,窺清濁之未分。」這時,已將老子尊為「道」的化身。 到東漢桓帝時(147-167),神仙學和黃老學相結合已正式形成黃老道。《後漢書·王渙傳》記載:「延熹中,桓帝事黃老道,悉毀諸房祀」。漢桓帝虔誠信奉黃老道,於延熹八年(165)兩次遣人「之苦縣祠老子」。次年,又「親祠老子於濯龍(宮),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後漢書·祭祀中》)這時,老子已成為崇奉的最高神靈。 黃老道繼方仙道之後興起,並由此過渡到道教,是道教產生的重要一環。黃老道所尊崇的黃帝、老子,乃後來道教所信仰的至尊之神。黃老學說亦成為後世道教的理論基礎。
道教的形成 (一)張陵開創五斗米道東漢順帝時(126—144),張陵於蜀郡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創立了五斗米道(教內稱正一盟威之道)。 張陵,字輔漢,沛國豐邑(今江蘇豐縣)人。據道書載:本為太學學生,博採五經,好神鬼事。早年曾舉為「賢良方正直言極諫科」,在巴蜀任過江州(今重慶)令,後來悟通仕途沉浮,無益於年命,便辭官隱居於北邙山(今河南洛陽北),學長生之道。朝廷多次徵召做官,皆不從命。 東漢順帝(126—144年)時,聞蜀地多名山,民風淳厚,易於教化,於是攜弟子入蜀,居住在鶴鳴山(又名鵠名山)修道。精思煉志數年,著作道書二十四篇。感太上親降,授以《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之訣》,命為天師。於是,張陵以鶴鳴山為中心設二十四治(即教區中心),傳太上正一盟威之道,奉老子為教祖,尊稱太上老君,以《老子》五千文為主要經典,創立了道教。因規定凡入道者需納信米五斗,故時稱「五斗米道」。 張陵初創的五斗米道,其主要經典有《老子五千文》、《太平洞極經》等。其主要宗教活動是:(一)誦習《五千文》;(二)有罪首過;(三)符水治病;(四)用章表與鬼神為誓約。其修鍊方法主要是行黃赤之(即男女合氣之術)。其組織制度主要是;各治置祭酒,以領道民。並規定按時「付天倉」及「三會」。付天倉,即奉道者於十月一日向天師、祭酒交納信米五斗;三會,即奉道者一年三次(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朝會天師治。
(二)張角與太平道
東漢靈帝年間(168一189),河北巨鹿又有太平道的崛起。其組織者為巨鹿(今河北平鄉西南)人張角(?-184)。張角組織太平道,其基本思想源於(太平經》。此經來源與甘忠可、于吉有關。 西漢成帝時(前32-前7),方土齊人甘忠可將當時流行的黃老道與儒家讖緯學說的具體內容相結合,著作了《天官曆包元太平經》12卷,「以言漢家逢天地之大終,當更受命於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見《漢書卷七五《李尋傳》)。「赤精子」,是神仙家崇拜的仙人,所謂赤精子「下教」之道,即方士們所宣傳的可以使國家致太平的「太平」之道。當時朝廷官吏如李尋、夏賀良、丁廣世、解光等均信此道。後因甘忠可、夏賀良皆以「左道亂政」先後被誅,其在野信徒轉入民間秘密傳布。日久年深,傳經者各自闡發演繹,逐漸擴大篇幅,數量增多。到東漢順帝(126-144)時便形成了于吉的(太平青領書)(170卷)。是時,于吉的弟子宮崇把《太平青領書》獻給漢順帝,「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經,乃收藏之,其後張角頗有其書焉」(見《後漢書·襄楷傳》)。 是故,漢靈帝時興起的以張角為首領的太平道,便是信奉《太平青領書》的一個道派。張角是繼于吉之後的太平道傳道領袖。 張角得到《太平經》後,利用其中的宗教政治思想,再次廣泛傳播太平道。 張角自稱「大賢良師」奉事黃老道,收養弟子,手持九節杖,以符水咒法為人治病,並教人叩頭思過,時或病癒,百姓神而事之。張角還遣弟子八人傳教於四方,十餘年間,教徒發展至數十萬之眾,遍及青、徐、幽、冀、荊、揚、兗、豫等八州,形成了一個影響廣泛、信徒眾多、聲勢浩大的民間宗教集團。 由於當時朝政極其腐敗,廣大人民負擔極重,張角便四處活動,秘密準備組織農民起義。於是,張角把太平道教徒按地區用軍事編製方法組織起來,分為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方設「渠帥」統率。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其弟張寶、張梁分別稱為地公、人公將軍。選定甲子年 甲子日,即靈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在全國同時起義,並提出了「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張角率眾起義時都戴黃巾以為標誌,因此被稱為黃巾軍。黃巾軍在各地殺官吏、燒官府,攻打豪強地主之田莊,聲勢十分浩大,京城震動。後被鎮壓。 黃巾起義失敗後,太平道為統治者所禁止,一部分太平道信徒後來歸入五斗米道。
(三)張魯隆興五斗米道
五斗米道的創始人張陵(34-156)羽化後,其子張衡。孫張魯先後承襲其道。 至漢獻帝(190-220)時,張魯雄居漢中20餘年(191-215),大力傳播五斗米道,壯大教團組織。 張魯自號「師君」,對五斗米道實行了一些改革,規定了若干新措施: 組織上設制「祭酒」和「治頭大祭酒」,管理初入道的「鬼卒」。祭酒既是宗教骨幹,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設官員,實行政教合一。道德上要求教徒「誠信,不聽欺妄」,有病時反省自己的過失。戒律上禁止春夏兩季殺生,禁止教徒飲酒。關於懲罰也有規定,對有小過者,可以讓其自隱其過,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補過;對犯法者,可以原諒三次,三原後仍不悔改,才用刑處罰。此外,張魯還在交通要塞放置義米、義肉,供逃難者、旅行者免費吃住。 在宗教活動方面,張魯繼續巴郡「五斗米師」張修之法。教病人叩頭思過,飲符水,並加施靜室,使病人在靜室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主講(老子五干文),令道民都誦習。又使人為鬼吏,為病人請禱。請禱之法是書寫病人姓名,表達服罪意思。共寫三份,其中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於地下,一份沉入水中,謂之「三官手書」。 張魯在漢中實行政教合一制度,雄踞漢中近30年,民夷信向之。建安二十年(215),曹操率軍攻漢中,張魯歸順曹操,被拜為鎮南將軍,封為閬中侯。因此,五斗米道取得合法地位,得以公開傳播。並隨移民北遷而傳往北方地區,成為後世道教的正統道派。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
魏晉南北朝(220一589)是道教發展的重要時期,是道教逐漸走向成熟、定型的時期。 這一時期,道教經過分化與改革,使道教從早期道教那種比較原始的狀態發展為有相對完整的經典、教義、戒律、科儀和教會組織的成熟宗教,並由早期民間宗教團體逐漸轉變為官方承認的正統宗教。
(一)道教北傳與分化
曹魏時,太平道已隨黃巾起義被鎮壓而衰微,五斗米道隨系師張魯之歸順曹操與移民北遷,到達曹魏本土,即今河南、河北一帶。曹操、曹丕鑒於黃巾起義,害怕農民起義者利用宗教組織起來進行革命,便對早期道教採取了兩手政策,一方面進行限制或鎮壓,另一方面又進行利用或改造。曹操將在社會上有影響的一些神仙方士,如左慈、甘始、郤儉等,召集到身邊,既可以謀求養生方術以延年,又可以防止他們鼓動老百姓造反。因此,這時有很多門閥士族加入道教,遂促使道教發生了分化。從曹魏時期開始,道教逐漸分化為上層神仙道教和下層民間道教兩個較大的層次。隨著五斗米道在門閥士族中的逐漸傳播,其地位日益提高。是故,人們逐漸改稱五斗米道為天師道。 魏晉時期天師道仍保留了早期五斗米道的一些宗教內容,但也發生了某些變化,出現了某種混亂局面,如:因原有的組織系統隨北遷而解散,祭酒們便各自為政,人人稱教,各奉異法,祭酒職務的拜署也各自設置,造成造官制度的混亂,許多祭酒和道民不守教戒,等等。
(二)葛洪金丹道神仙道論體系的確立
道教發展到西晉,經書雖不少,但仍無一本能將丹鼎、符籙兩派的教義與方術統一於一個完整的理論體系的著作,換言之,即到西晉道教尚未確立義理性較強的神仙理論體系。及至東晉,才由倡導神仙道教的理論家和實踐者葛洪完成。 葛洪(283一363),字稚川,號抱朴子,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是東晉著名道教理論家、煉丹家、醫學家。他一生著述不輟,養生修道,以丹鼎生涯終老。葛洪最有代表性的著作是《抱朴子》一書。全書分為《內篇》和《外篇》。《內篇》講神仙方葯、鬼怪變化、養生延年、禳邪卻禍,屬道家;《外篇》言人間得失、世事臧否,屬儒家。 葛洪《抱朴子·內篇》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家的理論;又繼承魏伯陽的煉丹理論,集魏晉煉丹術之大成,所舉仙經神符,多達282種。「總的來說,《抱朴子·內篇》是道教史上一部具有比較完整的理論和有多種方術的包羅萬象的重要著作。」(王明:《抱朴子·內篇校釋·序言》)充實和發展了神仙道教的學說,促使道教轉向以追求長生成仙為最高目標,在道教思想教義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抱朴子·內篇》的問世,標誌著金丹道教神仙理論體系的確立,同時,也標誌著上層神仙道教勃興的開始。
(三)上清、靈寶、三皇經法的出現
正是由於葛洪的倡導和影響,在東晉哀帝年間(363-365)江東天師道盛行,出現了以撰作道書、傳播經法為首務的道教經篆派。這是天師道向義理化演變的一次重大發展,其具體體現便是上清、靈寶、三皇經法的出現。 《上清經》系是由魏華存(252-334)創始,由楊羲(330-387)、許謐(?-376)、許翙(341-370)共同完成的,其主要經書為《上清大洞真經》及《黃庭經》等;《靈寶經》系是由葛巢甫(葛洪的族孫)所撰作而成,其主要經書為《元始無量度人經》;《三皇經》系是由西晉鮑靚傳《三皇文》至東晉而顯於世的。《上清經》系的問世是楊羲和許謐、許翙繼葛洪之後對神仙道教的又一次改革和發展,它為道教茅山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礎。上清派其修行理論認為人身中各部位均有真神鎮守,修道者思神服氣、叩齒咽液、固精安神,輔以誦經念咒,便可以內保臟腑,外卻災邪,飛升成仙。靈寶派重視符籙科教和齋戒儀軌,注重勸善度人,宣稱「普度一切人」。靈寶派在修持方法等方面,吸收了天師道和上清派的長處,使它的宗教活動較能吸引群眾,成為晉末宋初很有社會影響的大道派。後衍變為閣皂宗。 魏晉時期,除上述葛洪金丹派神仙道教、上清派、靈寶派外,還有李家道、帛家道、於君道等較有影響的道派。另外,有顯於後世的樓觀道、龍虎宗、凈明派,都可以追溯到魏晉時期。
(四)寇謙之、陸修靜對道教的改革
南北朝時期(420一589)是道教進一步充實完善的時代,是道教走上成熟的時代,出現了眾多的道教改革家、理論家,他們的活動對後世道教有著重要的影響。 對北方天師道(五斗米道)進行改革的代表人物是北魏的著名道土寇謙之(365一448)。據《魏書·釋老志》載,寇謙之「少修張魯之術」,為五斗米道教徒,後又師成公興,隨其入嵩山修鍊,隱居石室,取食採藥。至神瑞二年(415),感太上降臨山頂,授天師之位,並賜《雲中音誦新科之誡》20卷,命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寇謙之對道教進行改革的主要措施是「除去三張偽法,租米錢稅及男女合氣之術」,使道教「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煉」。是時,誦習道經,亦改「直誦」為「樂誦」,即誦經時用音樂伴奏。經過寇謙之改革後的北方天師道被稱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其傳播廣泛,並一度成為北朝的國教。 繼寇謙之之後,南朝劉宋時,又有廬山道士陸修靜(406一477),對南方的天師道進行了改革。 陸修靜自少修習儒學,愛好詞章,年長時棄家入雲夢山隱居修道。宋明帝時(465一472),他將搜集的道書(其中有上清、靈寶、三皇各派的經典),加以整理甄別,鑒定其中經戒、方葯、符圖等1228卷,分為「三洞」(即洞真、洞玄、洞神)。泰始七年(471)又撰定《三洞經書目錄》,成為我國最早的道教經書總目,奠定了後世纂修《道藏》的基礎。他還在總結自天師道以來原有的各種齋儀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了道教的齋醮儀範,以適應道教發展的需要。陸修靜編著有關齋醮儀範的著作多達100餘卷,基本上完成了道教的科儀。著述中,繼承了早期天師道(五斗米道)三元日祭祖三官(天官、地官、水官)的儀式,對上清派、天師道等道派的齋醮制度作了明確的敘述和規定,使這些儀式中的祝香、奏啟、請事、禮謝、願念等都統一起來。此外,陸修靜還就組織制度方面對天師道提出了一套較完整方案,如:進一步健全「三會日」制度;建立和健全道官祭酒依功受籙和按級晉陞制度;始創服飾規範,等等。經陸修靜改革後的南方天師道被稱為南天師道。
(五)陶弘景與茅山宗
稍後於陸修靜,南朝又出了個博學多才的道教學者陶弘景,他對以前流行於南方的葛洪金丹道教、楊羲的上清經籙道教及陸修靜的南天師道,又進一步總結、充實和改革,開創了茅山宗。 陶弘景(456一536),南朝齊、梁時道教學者、煉丹家、醫藥學家。字通明,自號華陽隱居,謚貞白先生。丹陽秣陵(今江蘇南京)人。是陸修靜門徒孫游岳的弟子。他中年隱居修道於茅山,著手弘揚上清經法,除廣泛搜集整理上清經外,又撰寫帶有教派史性質的《真誥》,著有《登真隱訣》、《真靈位業圖》等重要道書。建立了較為系統、完善的神仙信仰體系。晉代、劉宋以來,到茅山修道的人很多,但並未把茅山發展成為上清派的基地。陶弘景居茅山後,開設道館,招收徒弟,弘揚上清經法,使茅山成為上清派的傳道基地,並形成了茅山宗。該宗特點是以上清經籙為主,兼收並蓄各派道法及儒釋思想。陶弘景所開創的茅山宗,對後世道教的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隨唐五代時期的道教
隋唐五代的道教,是南北朝道教的延續和發展。尤其是唐代,道教進入了全面發展的興盛時期。
(一)隋朝道教與內丹道的興起
隋朝(581一618)實行佛道兼容政策,雖以崇佛為主,但對道教也甚為重視。隋文帝把他的開國年號命名為「開皇」,這個稱號便取自道經。文帝還建道觀、度道土,以扶持道教發展。隋煬帝崇道更甚,在位時於長安為道教修建了10座道觀。大業七年(611),還親自召見茅山宗宗師王遠知,並以帝王之尊,「親執弟子之禮」,敕命於都城(長安)建玉清壇以處之。 道教在隋朝期間,其宮觀廟宇和道土的數量都有所發展。這一時期,茅山宗傳往北方的上清經法已經納入靈寶、三皇等經系,並與北方的樓觀道相融合。在修鍊方術方法方面,最突出的發展是「內丹」的興起。 據《羅浮山志》記載,道士蘇玄朗曾經隱居在句曲山(今江蘇茅山)學道,得司命真秘。開皇(581一604)年間,到羅浮山青霞谷,修鍊大丹,自號青霞子。作《太清石壁記》等。後著《旨道篇》,闡明內丹修鍊之法。自此道教始知內丹矣。又鑒於《古文龍虎經》、《周易參同契》、《金碧潛通秘訣》三書文繁義隱,於是纂寫《龍虎金液還丹通元論》,歸神丹於心煉。蘇玄朗(元朗)用外丹名詞解說內丹,提倡「性命雙修」,以此為內丹修鍊的核心。蘇氏內視9年道成,沖舉仙去。從他的言行看,可以說他是一位內丹的理論家、實踐家和宣傳家。隋代蘇玄朗倡導內丹之道,至唐代發展迅速,蔚然成風,影響深遠。
(二)唐代皇帝與道教
唐代皇帝,因為道教崇奉的老子姓李,唐皇室也姓李,所以便尊老子為始祖,自稱為老子後裔,特別崇奉道教。 武德三年(620),唐高祖詔改羊角山為龍角山,並建老子廟;七年(624)親至終南山謁拜老子廟;八年(625),下詔敘三教先後,以道教為首,儒教次之,佛教最後。貞觀十一年(637),唐太宗頒《道上女冠在僧尼之上》詔令,稱「朕之本系起自柱下(即老子)」,道上女冠自今以後齋供行立,至於稱謂可在僧尼之前,定道佛次序。乾封元年(666),唐高宗尊封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後來的唐玄宗,對道教更加崇奉和扶植。他於開元九年(721年),迎司馬承禎入京,親受法籙。成為取得道土資格的皇帝;開元十九年(731),令五嶽各置老君廟;開元二十一年(733),玄宗親注《道德真經》,又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並把《老子》列入科舉考試範圍;開元二十五年(737),令道士、女冠隸屬宗正寺,將道士當作皇族看待;開元二十九年(741),詔兩京(長安、洛陽)及諸州各置崇玄學,規定生徒學習《老子》、《莊子》、《列於》、《文子》;天寶元年(742),玄宗贈封莊子為南華真人,文子為通玄真人,列子為沖虛真人,庚桑子為洞虛真人,其四子所著之書改名為真經;天寶八年(749)追贈玄元皇帝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後又升為:「大聖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玄宗以後,唐肅宗、代宗、憲宗、穆宗、武宗、宣宗等不少皇帝都繼續崇奉和扶植道教,其中較為典型的是唐武宗。武宗於開成五年(840)親受法籙,會昌元年(841)詔接衡山道士劉玄靖為銀青光祿大夫,任崇玄館學土,封號廣成先生;會昌四年(844),授道士趙歸真為左右街門教授先生。 總而言之,在唐朝近300年的時間裡,唐帝王以道教為「本朝家教」(或調「皇族宗教」),始終扶植和崇奉道教,因此,促使道教在教理教義及齋蘸儀式等方面均有較大的發展。
(三)唐代道教的發展
唐代道教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道教理論建設方面有很大的發展。唐代,湧現了許多的道教學者,如孫思邈、成玄英、李榮、王玄覽、司馬承禎、吳筠、李簽、張萬福、施肩吾、杜光庭等,他們對道教的教理、教義和修鍊方術等方面作了全面的發展。由於唐皇室的大力倡導,唐代研究老莊思想蔚然成風。當時王公大臣及儒生、道士等紛紛研究和註疏《老子》、《莊子》,據不完全統計,隋唐時代註疏箋解《老子》即近30家;其它受老莊思想影響的理論著作也很多,如通玄先生的《休道論》、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等等。特別是以成玄英、李榮為代表的重玄學派,對當時和以後的道教理論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2)道書數量益增,並彙編成藏,正式刊行。唐代對道教經籍繼續加以收集和整理,於開元(713一741)中,纂修成藏,目曰《三洞瓊綱》,總計374卷掌(一說5700卷)。天寶七年(748)詔令傳寫,以廣流布,名《開元道藏》。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部道藏。 (3)道教科儀,在唐代有較系統的發展。道教科儀在南朝陸修靜時已初具規模,唐代道士張萬福。張承先和唐末五代的杜光庭等對道教科儀、經戒法籙傳授進行了系統的整理和增刪,使其更加豐富和完備。特別是唐末五代的杜光庭(850一933)所著的《道門科範大全集》(87卷),將道教主要道派的齋醮科儀加以統一併使之規範化,集唐代道教齋醮科儀之大成。他所制定的道門科範,道教至今依然沿用。 (4)道教內丹道在唐代有很大的發展。金丹術在唐代雖仍處於興盛階段,但已暗現衰相。由於服食金丹有副作用,因此便促使金丹術由外丹向內丹轉變。內丹術可追溯到古代的神仙方術。在唐代,內丹道已有較大的影響,此類道書紛紛出現。如崔希范的《入葯鏡》、吳筠的《南統大君內丹九章經》、陶植的《陶真人內丹賦》等等。至唐末五代,道教內丹已經盛行起來。這一時期倡導內丹道的著名者為鍾離權和呂洞賓。故將其所倡導的內丹修鍊術,謂之鐘呂金丹道。後世道教全真派即尊鍾、呂為祖師。 (5)道教宮觀不僅遍布全國,且規模日益宏大。」自南朝道教宮觀制度形成後,道教宮觀逐漸增多。到唐代,道教宮觀幾乎遍及名山都邑。據杜光庭中和四年(884)十二月十五日的記載,唐代自開國以來,「所造宮觀約1900餘(座),所度道士計15000餘人,其親王貴主及公卿土庶或舍宅舍庄為觀並不在其數」。其中,如太清宮、太微宮、紫微宮等主要供奉老子的宮觀,規模可與皇家的殿堂相比擬,對以後道教宮觀的建築規模和建築藝術都有直接的影響。 (6)在唐代,較大的道派是茅山宗,其次是樓觀派,此外還有張天師一系的復起。唐天寶七年(748),玄宗令有關部門審定張天師子孫,將有封植,以隆真嗣,並冊追祖天師張陵為太師。至中晚唐時,逐漸形成龍虎山天師道,即所謂龍虎宗。這一派在帝王扶植下迅速壯大,為宋元以後龍虎山天師道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四)五代時期的道教
在五代(907一960)的53年中,易五姓十三君,其中仍有不少地方王朝崇奉道教。他們尊寵道徒,興建宮觀,收集散失的道書,命道士宣講道經等,這對道教的維繫和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這一時期著名的道士有李浩、譚峭、彭曉、譚紫霞等,他們致力於道教的理論、方術方面的研究和建設,使低潮中的五代道教仍向前邁進。
宋遼金元時期的道教 宋、遼、金、元(960一1368)400多年間,各種社會矛盾相當尖銳,民族矛盾尤為突出。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道教進入了一個不斷繁衍、創新的發展階段。
一、北宋的崇道
經過五代十國短暫的動亂和分裂,北宋王朝建立後,國家又重新歸於統一。北宋歷代帝王承襲唐朝道儒釋兼容和對道教的崇奉扶持政策,其中真宗、徽宗尤以崇道著稱。 大中祥符五年(1012),宋真宗稱趙氏始祖「九天司命保生天尊」趙玄朗下降於延恩殿。於是,加封為「聖祖上靈高道九天命司保生天尊大帝」。次年(1013),虔誠加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並行幸毫州太清宮,謁拜老子神像。真宗在位期間,還大量興建道觀,召見著名道土,命王欽若、張君房等編輯道藏。 宋徽宗對道教的崇信更甚。他自稱「教主道君皇帝」,並親自注釋道教經典;在太學、辟雍中設《道德經》、《莊子》、《列子》博士;採用蔡京之言,集古今道教事為紀。志,賜名《道史》;還改僧尼為德士,命穿道服,加入道教。
二、陳摶與張伯端之發展丹道理論
經過隋唐五代的醞釀、積聚,北宋時期內丹學術已廣泛傳播開來。宋初的陳摶傳和神宗時的張伯端等著名道士,遠承魏伯陽《周易參同契》的「修丹與天地造化同途」的修鍊理論,近繼劉古知、崔希范、鍾離權、呂洞賓、施肩吾、彭曉的內丹修鍊術,進一步「推天道以明人事」,闡發和推進道教的煉養理論和內丹道。 陳摶是五代末北宋初著名道士,修道於華山,宋太宗賜號「希夷先生」,一生致力於養生之道,著有《無極圖》(刻於華山石壁)和《先天圖》,還著有論述道教修鍊的《指立篇》(81章)等。 陳摶關於內丹修鍊的五個階段(即得竅、煉己、和合、得葯、脫胎還虛)和四階段工夫(即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的系統總結,對後來南北二宗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陳摶之後,在北宋期間,對道教的煉養及理論方面有承前啟後作用的便是張伯端。 張伯端(984—1082),宇平叔,號紫陽山人,是北宋時期內丹學說的集大成者,著有《悟真篇》、《玉清金笥青華秘文金寶內煉丹訣》、《金丹四百字》等內丹著作。其代表作《悟真篇》對丹道理論及方法的發展有很大的貢獻。張伯端認為道、儒、釋三教雖分三,道乃歸一。他主張金丹為修仙至道,並強調先「命」而後「性」。《俗真篇》說:「學仙須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瑞」,並認為「不識真鉛正祖宗,萬般作用枉施功」。排斥與金丹不同的修鍊方術。《悟真篇》與《周易參同契》齊名,被道教推為內丹術之正宗。北宋後,道教之主內丹者,莫不祖述《悟真篇》。在其內丹學說影響下,至四傳弟子白玉贍(1194一?)時,形成了所謂「金丹派南宗」(相對於全真道北宗)。張伯端的思想對後世道教影響很大,被奉為道教內丹派南宗開山祖師,尊稱「紫陽真人」。
三、新道派的出現與老的經籙派道教的演變
宋室南渡以後,形成了南宋與金、元南北對峙的局面。當時道教內部宗派紛起,在金元之際,北方先後出現了太一道、真大道、全真道等新道派。 太一道為衛州(今河南汲縣)蕭抱珍(?-1166)於金初創立。該派重符籙齋醮,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七傳以後逐漸與正一道相融合。 真大道亦創建於金初,創始人為滄州樂陵人劉德仁(1120一1180)。該派以《道德經》為教旨,不尚煉丹飛仙之事,而頗重默禱召劾為人治病,主張出家苦行。元以後,逐漸衰落並消失,或已合併於全真道。 全真道,是金代興起的北方三大新道派中最大的和最重要的派別,創建於金大定(1161-1189)年間,創立者為王重陽。該派主張三教合一,在修行方法上注重內丹修鍊,不尚符篆與黃白之術,規定道士必須出家住宮觀,不蓄妻子,持齋茹素,並制定了嚴格的清規戒律。 全真道的創始人王重陽傳有七徒,是為「全真七子」,他們都對北方全真道的傳播和發展作出過重大貢獻。其中以丘處機最為突出。丘處機(1148-1227),字通密,號長春子,山東登州棲霞人。19歲出家入道,次年于山東寧海全真堂拜王重陽為師。當丘處機嗣教時,正值金元之際。金興定三年(1219),宋寧宗遣使召請,不應。元太祖聞其名,自乃蠻(今蒙古境內)遣臣持詔召請,丘處機以71歲高齡率十八弟子,從萊州出發,跋涉萬里,歷盡艱辛,歷時兩年多到達西域大雪山與成吉思汗相會。「太祖時方西征,日事攻戰,處機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殺人;及問為治之方,則對以敬天愛民為本;問長生久視之道,則告以清心寡欲為要」(見《元史·丘處機傳》)太祖深契其言,禮遇甚隆,尊為神仙,命他掌管天下出家人,並敕免全真道土的賦稅。這就為全真道的鼎盛奠定了基礎。丘處機於1224年返大都(今北京),住長春宮(今北京白雲觀),此處即成為全真道的活動中心。丘處機在此演教,立龍門之宗。在他的努力下,全真道的宮觀數量和道教徒人數都迅速擴充,全真道進入鼎盛時期。 自從全真道興起以後,道教便出現了「北宗」與「南宗」的分立。南宗即北宋張伯端所傳一派,主要活動於南宋時期。至元代中後期,在與南北二派均有師承關係的陳致虛(1289-?)的努力下:紫陽一派亦歸於全真,被稱為「南宗」,王重陽一派,被稱為「北宗」。 北方三大道派興起的同時,在南方除舊有的龍虎天師、茅山上清、閣皂靈寶等三山符策諸派之外,這時自稱獨得異傳而別立宗派者甚多,主要有從天師道衍化而來的神霄派,由上清派衍化而來的清徽派,由靈寶派分化而來的東華派和凈明道。其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凈明道。該派自稱始祖為東晉道士許遜,而實際的醞釀階段在南宋初,據傳說許遜降臨何真公,傳授闡述「忠孝之法」的凈明經典。到元初,玉真子劉玉以江西西山為活動中心,正式形成凈明道。其宗旨以忠孝為本,敬天崇道,濟生度死為事,元以後合併於正一道。 在元統一全國之後,天師道在北方得到迅速傳播,全真道在南方有較大發展。其他力量較為薄弱的各道派則逐漸與天師道和全其道相融合,符象各派(如茅山宗、閣皂宗等)融入天師道(龍虎宗)之後,統稱為正一道,從而形成正一和全真兩大道派。經元、明、清各代,流傳至今。正一道不出家,多從事符籙齋醮,祈福禳災;全真道主張「全神鍊氣,出家修真」,建立了傳戒和叢林制度。
明清及近代的道教 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明清時,逐漸走向衰落,以至解體,隨著整個社會的演變,道教也隨之從停滯逐漸走向衰微。
(一)明朝的道教
明朝建立後,因鑒於世居龍虎山張陵後裔在道教中的影響,一方面肯定了元代授張天師正一道教主的地位,但又革除「天師」稱號,改授為正一嗣教真人。在明代皇帝中,特別崇奉道教的是明世宗(朱厚熄1522—1566年在位),他自號「玄都境萬壽帝君」,躬親禮齋,許多道土被授予「少保」、「利部尚書」等官銜,參與朝政。明代歷世還在京師設置道籙司,在各府設置道正司,在各縣設置道會司,將道教事務列入朝廷行政管理的範圍。 明代最為有名的道士是張三丰。其人生卒年代不詳,曾在湖北武當山(一名太和山)修道,後離武當山隱居。太祖、成祖均曾遣使尋覓,不遇,乃營修武當宮觀。道教從而有南派之武當道、據《諸真宗派總簿》載,武當道派有自然派、三豐派等傳衍近代。明英宗天順三年(1459),張三丰被封為「通微顯化真人」。 在明代,還可以值得一提的是永樂四年一(1406)成祖敕令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纂修《道藏》。正統九年(I444)英宗繼成祖之志,詔通妙真人邵以正督校《道藏》,次年(1445)編成《正統道藏》5305卷,凡480函。至萬曆三十五年(1607),第五十代天師張國祥奉命續補《道藏》,凡32函,180卷,名《萬曆續道藏》。與《正統道藏》合計共5485卷,512函,即現存之明版《道藏》。成為道教史上最完備和最重要的經籍總集。
(二)清朝的道教
自明中葉後,道教衰落的勢頭已較為明顯。到了清代,朝野重佛抑道。乾隆年間(1736一1795)宣布黃教為國教,道教為漢人的宗教;限制天師職權,取消其道教之首的地位,由二品降至五品,並禁止其差遣法員傳度。到了道光(lg2l一1850)年代,又取消了傳統的張天師朝覲禮儀。道教失去了與朝廷的聯繫,其地位逐漸下降。 清朝最著名的道上為全真龍門派第七代律師王常月(?-1680年),生於明季之亂世,慨然出家,師事全真龍門六祖趙復陽。清順治十三年(1656)奉旨在北京白雲觀主講道法,前後受賜紫衣三次。並在江浙和湖北武當山傳「初真」、「中極」、「天仙」大戒,即「三堂大戒」。(經過王常月律師所制定的「三堂大戒」一直沿用至今)。正常月曾使全真龍門派一度興盛起來,因而被譽為「中興之祖」。
(三)近現代道教
鴉片戰爭使中國進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道教不僅受清統治者的抑制,也受到帝國主義侵華勢力的影響,呈現出較複雜的局面。軍閥混戰,地方割據,使本來派系眾多的道教進一步民間化,宗派更加增多。1929年北京白雲觀所收錄的正式道教宗派就有動有80餘個,還有許多非道非佛、亦道亦佛的民間宗教組織。道教受到外來的現代文化思想的巨大衝擊,加速了與其它各種思想的融合。但是,在我國民間,道教思想與信仰仍保留著根深蒂固的影響。 在反帝、反封和抗日戰爭期間,道教中有不少道徒同全國人民一道投入了反帝、反封的鬥爭。武當山道眾掩護紅三軍,救治紅軍傷病員;江蘇茅山和廣東羅浮山的道眾積極支持新四軍、解放軍抗擊日寇和國民黨反動派,還有不少人參加到革命隊伍中。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道教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民政府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道教徒的信仰得到尊重和保護。宮觀中舊有的封建性規制被廢除,成立了民主管理機構,道士們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勞動者。1957年,經過一年的籌備,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白雲觀正式成立,岳崇岱為第一任會長。1961年,中國道教協會在北京召開了第二屆道教全國代表會,選舉陳櫻寧為會長。在陳會長的領導下,中國道教協會設立了研究室,創辦出版了《道協會刊》,開設了道教知識進修班。 「文革」中,道教同全國各行各業一樣受到極左路線的嚴重衝擊,宮觀被封閉,道教活動被停止,中國道教協會也被迫停止了工作。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重新落實,中國道教協會也恢復了工作。1980年、1986年、1992年,先後召開了三屆、四屆、五屆代表會議。全國各地的主要道教宮觀也陸續修復開放,其中力座較大的宮觀,於1982年經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宮觀。1987年創辦了《中國道教》雜誌,先後編輯出版了《道教手冊》、《道教文化叢書》、《道教大辭典》、《道教神仙畫集》等數十種書刊。l990年,中國道教學院成立,在此之前中國道協曾先後舉辦了多期培訓班,為培養道教接班人作了積極的工作。1989年,中斷了數十年的全真派傳戒活動恢復了,第一次傳戒活動在北京白雲觀舉行。1995年,中斷多年的正一派授籙活動在江西龍虎山恢復。 目前,中國道教進入了它在近200年來最興盛的時期。全國廣大道教徒在愛國愛教的道路上,與全國人民一道積极參加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
推薦閱讀:
※古運河畔的明清老街
※明清那點事:祖大壽的兩次降清是被逼無奈嗎?
※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二十四)——明清皇家陵寢
※山東壽光劉家官莊發現明清墓群
※明清皇家陵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