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區之窗 >> 畢節人 >> 生命線上的「特種兵」

生命線上的「特種兵」 ——記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魏成義 作者:周文波  發布日期:2015/8/31  閱讀次數:128次

魏成義(右)了解患者病情

  ICU,一個被人們稱為生命最後一道關口的地方。多年來,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的副主任醫師魏成義在這個特殊的「戰場」上,帶領她的「隊友們」立足本職崗位,以精湛的醫療技術、優質的護理服務,一次次將病人從死亡線上拉回,把最真的愛、最純的情奉獻給了患者。  ICU 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  仔細檢查每位病人的病情,護士在病床間來回穿梭,觀察每個病人床邊監護儀器上顯示的生命體征,給病人換輸液瓶;到處都是儀器,病人身上插滿了各種導管,各種醫療儀器在滴滴作響……走進重症醫學科監護病房ICU,映入眼帘的是病房裡忙碌而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與普通病房不同,進入ICU的病人大多都處於半昏迷、昏迷狀態,家屬又不能陪在身邊,因此,魏成義就帶著她的「隊友們」,沒日沒夜地堅守崗位。如此的場景,對於重症醫學科監護病房ICU的每一位醫務人員來說,早已習以為常。  1995年,魏成義從貴陽中醫學院畢業後,來到了現在的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憑著全面的醫學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技能,自醫院ICU成立以後,她就在重症醫學科工作。  在ICU,生死逆轉有時只是瞬間之事,因此,魏成義每天的工作就是與生命賽跑。對每位病人的救治和護理,來不得半點馬虎和閃失,對魏成義來說,這裡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工作的地方。  從醫20年來,魏成義時刻牢記著職業賦予她的使命,把本職工作與「創先爭優」、「三好一滿意」等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始終把病人放在第一位,不僅解決患者身體上的痛苦,同時還關注病人的心理需求。  堅守 只為挽救每一名危重病患者  ICU是病人生命的最後一道防線,到ICU的病人病情都非常危重。   從醫以來,魏成義一直在臨床一線工作,經過多年的學習磨練,熟練掌握了重症患者重要器官、系統功能監測和支持的理論與技能。自2006年參與創建醫院重症醫學科以來,魏成義與科室人員共同制定、完善了重症醫學科收治標準、轉入轉出制度等規章制度,不斷加強科室管理,努力提升專科建設水平,重視醫療安全管理,嚴抓醫療護理質量。率先在畢節市開展呼吸機、床旁持續血液凈化治療,積極收治院內外危急重症病人,承擔了畢節市危急重症病人的搶救工作,大大提高了危急重症病人的搶救成功率,使畢節市對危重病人的搶救上了一個新台階,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2009年11月,在搶救貴州省第一例甲流危重症患者過程中,由於患者入院時病情極度危重,有多器官受損,魏成義和全科醫生護士一起,每天大部分時間呆在病房觀察患者病情,在上級醫院專家的協助下積極治療,使患者最終治癒出院。當年收入醫院重症醫學科的4例甲流危重症患者全部搶救成功,無一例死亡,為畢節市甲流危重症的搶救治療積累了經驗。  重症醫學科是目前畢節市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雄厚的綜合ICU病房,同時承擔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重大事件的院內外現場急救工作。多年來,在魏成義的帶領下,科室出色地完成了上級各種指令性醫療保障任務。  2012年4月9日,黔西縣發生特大車禍,按照省委、省政府指示,在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護理下,成功將極危重患者轉運至省人民醫院;2013年4月,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專家吳願學赴畢節講學途中,在貴畢公路上不幸發生車禍,造成頭、胸、腹多處嚴重創傷,危及生命,魏成義帶領重症醫學科醫護人員積極搶救後,患者生命體徵得以穩定,為後期的治療及康復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一次,重症醫學科監護病房ICU收入一個普外科病人,這個病人從手術室轉到ICU的時候,瞳孔散大,沒有自主呼吸,血壓在升壓儀的維持下很低……魏成義立即組織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搶救,經過10多個小時的救治與護理,病人瞳孔回縮了,自主呼吸恢復了,血壓也穩定了。  「說實話,每一次把病人搶救過來,我們都非常高興。」魏成義說,「在ICU,這樣的動人故事幾乎每天都在發生,當面對一個個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生命時,腦子裡想的就是想盡一切辦法留住病人的生命,這份責任感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  ICU是患者離死亡最近的地方,同時也是患者離希望最近的地方。生與死就在一線之間,一個又一個危急重症病人在這裡經歷著生與死的考驗,一個個急危重病人命懸一線地進來,平安順利地出去。  重症醫學科的醫生,一進病房經常都是24小時工作,如果遇到病情危急特殊的病人,醫護人員的工作時間甚至超過48小時。珍惜每一條生命,努力挽救每一名危重病患者,這是魏成義和她的「隊友們」一直堅守下去的原因。   守護 被譽為生命線上的「特種兵」  作為一名醫生,需要具有吃苦耐勞、勇於奉獻的精神。魏成義和她的「隊友們」年復一年重複著單調和枯燥的工作,沒有白天與黑夜之分,也沒有雙休的概念,常常遠離節假日的歡聲笑語和親人的守望,急為病人所急,想為病人所想,隨叫隨到,從不推諉,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節假日很少休息。無論上班下班,凌晨還是午夜,隨時都能看到魏成義和「隊友們」的身影。她把科室當成自己的家,把患者的病情時時牽掛在心,已記不清自己在監護病房呆了多少天。每次下班前,魏成義總要到病房裡走一趟才放心。在魏成義的帶領下,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始終「以病人為中心」,24小時守護在患者身旁,視病人為親人,精心治療和護理,一次次將急危重病人從死亡線上挽救回來。   在患者心中,魏成義是一個受患者喜愛、家屬信任的「好醫師」,但在家庭中,她卻是一個「不稱職」的母親。孩子從很小起,餓了便會自己叫外賣;丈夫回到家中,沒有一杯熱茶端到手中;父母年邁多病,但每次生病住院,都得不到自己當醫生的女兒在床旁噓寒問暖。然而,對於這個「工作狂」,家人給予她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也正是因為家人的理解,才讓魏成義沒有後顧之憂,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業當中。  沒有豪言壯語,只是悄悄地把病人的安危放在心中,為患者贏得最佳的治療時間,給脆弱的生命最後一絲希望。多年來,魏成義就這樣一直堅守在這裡,並帶領她的「隊友們」以精湛的技術,讓一個個處於危難之中、甚至轉瞬即逝的生命從死神手中掙脫出來,在這裡戰勝病魔,轉危為安。守護生命的綠色通道,魏成義和她的「隊友們」被親切地譽為生命線上的「特種兵」。  在魏成義的帶領下,近年來,重症醫學科全體醫護人員立足本職工作,熱情服務患者,先後收治腦血管意外、呼吸衰竭、急性中毒、急性心梗、ARDS、多器官功能不全、休克、外科手術後需加強監護及治療的院內外危重病人1600餘例。高尚的醫德醫風,精湛的醫療技術,贏得了患者的尊敬和信賴,被救治好的病人或家屬總會送來錦旗或感謝信感謝醫護人員。三年來,醫院重症醫學科先後收到錦旗20面、感謝信30多封,連續3年被醫院評為「先進科室」。魏成義本人先後在省級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3篇、會議宣讀論文2篇,多次獲醫院「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0年,魏成義被表彰為「畢節地區衛生工作先進個人」;2011年,獲得畢節市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今年6月,被貴州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表彰為「先進個人」。(作者單位: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
推薦閱讀:

TAG:生命 | 特種兵 | 畢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