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持我們生存必需的物質都有什麼

所有的食物都有不同的成分、味道、顏色和營養價值。每日多樣化的食物,才能滿足健康身體的營養需要(這在糖尿病營養治療原則中將重點講述),這些食物中所含的營養素共分為糖類(又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水和膳食纖維共7大類。這些營養素在人體內經過複雜的變化,轉化成能量和參與組成人體的組織和器官,對於生命和健康都是必要的。各種營養素都有自己獨特的生理功能,在人體內按照不同的途徑進行代謝,互相制約,相互協同,使人體的各種代謝反應處於動態的平衡中。了解或知道這些營養素有何功效,如何維持生命的健康是非常有用的。(1)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所有機體組織、酶、激素等的重要組成成分。·是生長發育、修復身體損傷、抵抗疾病所必需 。·也給機體提供一部分能源,1克蛋白質提供4千卡(16.7千焦)能量, 應根據營養狀況、生長需要、年齡和體重等諸多因素決定蛋白質的攝入量,通常蛋白質所產生的熱量約佔總熱量的12%~15%。·食物中蛋白質最豐富的來源主要是人們通常所說的"好東西",如肉類、蛋類、禽類、魚類、奶製品、豆製品和硬果類,它們所含有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本身蛋白質相似,故稱為優質蛋白質;此外,糧食、蔬菜、水果中也含有一定數量的蛋白質,但多為非必需氨基酸,蛋白質質量與優質蛋白質相比較差, 稱為非優質蛋白質。·請注意:日常生活中維持正常生理需要不需吃太多量的蛋白質,否則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因此您只要攝入適量的蛋白質就可以了名詞解釋:千卡(千焦)這是表示熱量的一個單位,指將1公斤水從15℃升至16℃所需要的熱能稱為1千卡。千卡的概念將在您的生活中起到極重要的作用。千焦是表示熱量的另一種單位,1千卡=4.18千焦。(2)脂肪·是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是機體能量貯存的主要形式。如果長期攝入超過機體所消耗的能量時,這部分能量就轉變成脂肪在體內貯存起來,人就要發胖。1克脂肪提供9千卡(37.6千焦)的能量。·可以協助脂溶性維生素被人體吸收。·請注意:您每日只需要極少一部分脂肪就可以達到上述功能,高脂肪膳食是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罪魁禍首。減少脂肪攝入量是糖尿病飲食治療中的重要環節,通常要求攝入脂肪的熱量應小於總熱量的30%。·脂肪在生活中常可分為看得見的脂肪與看不見的脂肪:看得見的脂肪:常見於炒菜用油脂、黃油、動物油、奶油、動物外皮中。看不見的脂肪:常在肉、禽、魚、奶製品、蛋中以及硬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沙拉醬、油炸食品、漢堡等內。·生活中不但要控制看得見的脂肪,更要嚴格控制看不見的脂肪。(3)碳水化合物(糖類)·是人體組織特別是大腦活動的最主要的能量來源,每克碳水化合物產生4千卡的熱能,建議患者每日攝取的碳水化合物占每日總熱能的50~60%。·是人體組織和器官的重要組成部分。·食物中的糖類分為單糖、雙糖和多糖。單糖主要是葡萄糖和果糖,主要包含在水果、蜂蜜中。雙糖主要是蔗糖、糖果、糕點、甜飲料、果醬、冷飲、食用糖等甜味食品中都含有多量蔗糖。多糖主要是澱粉,多含在麵包、燕麥、大米、穀物、蔬菜、豆類中。(4)維生素·完成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必要成分。·協助機體將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可分為兩種類型:水溶性維生素:包括所有的B族維生素(如B1、B2、B6、B12等)和維生素C等,其中B族維生素在穀類、奶製品、肉類中存在;維生素C在水果、蔬菜中廣泛存在。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等,多存在於油脂、奶製品、肉類、全谷製品、硬果類食品中。(5)礦物質·是骨骼、牙、體液和血液的重要組成成分。.是維持心臟、肌肉、神經系統正常功能和體液平衡的重要部分。·廣泛存在於肉類、魚類、奶製品、水果、蔬菜及穀類製品中。(6)水·對人體的任何一項生理機能都是必要的,人體內大約2/3都是水。·每天通過尿、汗、糞便和肺臟大約排出1~3升水,如果不加以補充就無法生存。水是生命之源。·喝水對身體是有益的,不要等到渴了才喝水,每天至少喝6~8杯水,對您的身體會產生極大的益處。·不要喝污染過或不潔凈的水。(7)膳食纖維·本身是一種不產生熱能的多糖,由於它的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對糖尿病治療的作用,將之獨列為一類營養素。·按理化性質可分為兩類:不溶性纖維:有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存在於穀類和豆類、種子的外皮及植物的莖和葉部。可溶性纖維:如果膠、藻膠、豆膠等,存在於水果、蔬菜、海帶、紫菜、豆類、魔芋等中。·有利於保持消化道通暢,維持排便功能的正常,可治療便秘。·對於糖尿病的特殊功效詳見糖尿病的"營養治療黃金法則"章節。·每人每日飲食中膳食纖維的攝入應不少於25g。

推薦閱讀:

月球----花開非無意,流水乃無情?
我是一名女21歲乙肝攜帶者,不想死但是怎麼好好活下去?求助求助,謝謝大家。?
手榴彈滾到腳下時該怎麼辦?
宿舍如何保存生鮮,尤其是易腐爛的肉類及葉類蔬菜?
扒一扒李連杰版《黃飛鴻》系列34大主演之生存現狀

TAG:生存 | 物質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