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道:誠與道德修養
天道之誠與人道之誠
《中庸》用了很多篇幅講天道之誠與人道之誠,然後又論證了它們之間的統一性問題。在《中庸》作者看來,誠是客觀規律的反映,是事物發展規律的本質規定。天道之誠作為天理之本然,是人性的價值本源,人性本之於天道,因此,《中庸》又提出了「誠之者,人之道也」。這種以天道解釋人性、道德起源的觀點,可以說是對孟子「盡心椫詶知天」思想的繼承和發展。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庸》所謂的誠包含著兩層含義:就其本體論意義而言,天道之誠喻指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規律及自然萬物存在的終極根源;就其道德意義而言,人道之誠表明一種人性之善。《中庸》賦予誠以本體論和道德論的雙重含義,通過誠在天道與人道之間的關係把天、人聯繫到一起並在誠的基礎上統一起來。從這一點上來講,誠是天、人合一的關鍵點,沒有誠,人們既無法認識和體察天之道,也無法認識和把握人之道。
《中庸》講天道之誠不是目的,它最終要落實到社會,落實到人,落實到道德主體的實踐上。《中庸》認為,修身是人生的出發點,要修身便要處理好五種人倫關係,同時還要具備知、仁、勇三種品行;要修身就要先做到誠身,那麼,怎樣才能做到誠身呢?《中庸》指出,誠身有道可循,這個道就是要做到善。可見,誠身的內涵就是一個善字,就是一個如何明善、如何行善的問題。《易傳·繫辭上》中所說的「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在有關誠的論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由本體論意義上的誠推導引伸至倫理意義上道德主體對誠的運用。《中庸》按照天道之誠為人道之誠描繪出了一幅修養的路徑:「自誠明,謂之性;自明誠,謂之教。誠則明矣;明則誠矣。」通過明誠的方式也就是教育、學習的方式具體地把誠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是最高境界誠之道人格化的體現,那種看起來不可捉摸的天道之誠通過為善、行善、擇善的轉化過程就可以實現誠。通過這種方式,主體的人道與本體的天道之間因明誠而融為一體,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
誠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誠是修心盡性、與天地參的重要手段。至誠不但可以化物,而且可以育物,至誠發揮到最高階段,就能達到盡人、物之性,就能實現贊天地之化育、與天地參的理想境界。誠還是成己、成人的必要條件。一系列不斷學習的過程便可以使自身明白事物的道理,內心的這種修為過程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成就自己,同時也能促使別人發生改變,這種成己、成人都需要以誠作為實現手段,由此可見誠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誠在治理國家,預知社會發展方面也具有神奇的作用。運用至誠觀察和判斷事物就能做到客觀準確,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誠還是個人道德修為的重要原則。「誠者自誠也,而道自道也。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是故君子誠之為貴。」這裡強調的是君子有誠則可以達到成己、成物的境界,至誠之道的運用全在於道德主體的不斷修為,真正做到了至誠,所有的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有了誠的信念,才能不斷致力於道德的修養,使自身道德修養達到一種感人化物的崇高境界。沒有堅定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就不會有真正的道德修養和道德鍛煉,因此《中庸》一再強調誠作為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在道德修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這是《中庸》以誠為核心的道德修養體系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但也不可否認,《中庸》對誠的重視顯然過了頭,過分誇大了誠的作用,帶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向,這一點需要我們給予充分的注意。《中庸》認為,中庸之道時刻體現在人們的日常活動中,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體驗著這種天生的、自發的中庸之道,對道的修養便是教化的開始。而道所規定的性、天命並不完全取決原來是什麼,而是取決於個體如何去表現道,如何去施行道、修為道。可以說中庸之道能夠應用於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可以以中庸之道作為指南。
中庸之道即中正不偏、經常可行之道。從倫理道德的角度講,中庸是一種倫理原則,是對人們思想、情感方面的原則性約束。從實踐性的社會角度講,中庸又是一種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方式方法,具體體現為日常各種事務中的實踐活動。正因為這種無處不在的滲透性與廣泛性,中庸之道才如此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民的生活,成為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的指導原則。
- 作者: psyduck 2005年05月24日, 星期二 22:45 回復(0) | 引用(0) 加入博採
推薦閱讀:
※中庸是如今所說的聖母婊嗎?
※如何理解《中庸》「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的含義?及與《道德經》道學的關聯?
※中庸詳解
※《中庸》思想系統的開展(初稿)/張尚德
※《中庸》書中的道理有幾成可執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