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期與父母睡覺影響心理成長

寶寶長期與父母睡覺影響心理成長

  很多媽媽擔心寶寶獨睡可能會踢被子著涼。其實,寶寶和大人一起睡覺壞處更多,大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易被寶寶吸進體內,他可能因大腦供氧不足而出現睡不穩、易驚醒等情況,從而影響生長發育;另外,爸爸媽媽睡覺翻身時,也易壓傷寶寶。   所以,寶寶一出生,爸爸媽媽不妨在大床邊安置一張寶寶的小床,這樣既可以讓寶寶從小習慣獨睡,又可以隨時照顧他;而寶寶也能時刻聽到爸媽的聲音、得到他們的愛撫。由於寶寶和父母]睡慣了,對熟悉的環境就會形成較固定的知覺模式,一旦變換環境,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因此,家長要用孩子能夠接受的辦法,打消分床給寶寶帶來的消極心理影響。   分床前,可以先給寶寶講道理,讓他明白分床睡是很自然的事,就像小動物長大了要離開父母獨自覓食一樣,分床是他長大了的標誌,並不是父母不愛他了。   另外,分床要循序漸進。媽媽陪孩子睡覺時先適當拉開一些距離,減輕孩子對媽媽的肌膚依賴;然後,為孩子準備一張緊靠媽媽床的小床,讓孩子一伸手就能得到媽媽的撫愛;慢慢地再把小床放遠一些,但要讓孩子能看見媽媽,避免內心焦慮不安。   當孩子終於一個人睡了一晚,第二天,家長要記得表揚和鼓勵,可以增強孩子獨睡的信心和勇氣。   分床不意味著分房,寶寶和媽媽仍然待在同一個房間里,這可以滿足孩子的安全感;分床睡覺時,家長可以給他講故事,幫他入睡,夜裡常去照料,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撫;經常撫摸、擁抱孩子,也能滿足孩子對肌膚之親的饑渴感和心理需要。因此,分床早並不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影響,反而是分床晚對寶寶不利。   1歲後,是寶寶分離性焦慮情緒發展的高峰期,他更難以接受和爸媽分床睡的現實,一旦強制分床,就容易產生焦慮、不安、恐懼、孤獨等心理。所以,1歲以前分床更容易。  四五歲是孩子獨立意識萌芽和迅速發展時期,獨睡有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理能力。但是,如果長期和父母同睡,就會產生戀母、戀父情結,表現得對父母更加依戀,並且具有排他性。   長期不分床除了對寶寶成長不利,也會影響夫妻間的正常生活和感情溝通,因此,還是趁早分床好。 ×××××××××××××××××××××××××××××××××××××××× 這兩個晚上薇兒都自個兒在她房間睡覺了!她一歲之前是自已睡BB床的,後來她外婆來帶她時堅持不給她獨自睡覺,於是她已經有兩年時間沒有在晚上的時候自個兒睡覺了。這個月,她過完三歲生日後,薇兒爸爸就一直在計劃如何訓練她自個兒在小孩房睡覺了。昨晚,終於給他逮著了機會。   是否該讓薇兒在夜晚時自個兒睡,我一直都拿不定主意。主要是松山湖這邊蚊子超多,我總擔心她晚上睡覺時把小腳伸到蚊帳外,那可就慘了。 ##################################################### 和寶寶分床睡專家這樣說。。。   媽媽故事   表妹出差住在我家。到了晚上九點,我把洗完澡的兒子帶到他的房間,講了兩個故事,替他蓋好被子,依慣例親親他,然後互道晚安。等我關上燈和房門出來時,看見表妹表情詫異地站在門外,很奇怪地問我:「你就這樣讓他一個人睡嗎?」 這下輪到我詫異了:「有什麼不對嗎?他一直都是這樣的啊!」 表妹說:「我做了那麼長時間的教育研究,見過無數個上了小學都還不敢關上燈自己睡覺的小孩,像昂昂這麼小(4歲)就可以自己睡的小孩真是少見啊!」 我兒子出生後不久就自己一個人睡了。   兒子出生後,我只要和他睡在一起就睡不好,心情非常糟糕,於是我就和他分床而睡。結果發現不但我可以睡個好覺,兒子也睡得更塌實。兒子兩歲時,家裡有條件讓他有一個自己的房間了,他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一個人住。臨睡前,我會陪著他,給他讀一些輕鬆可愛的小故事,他聽著聽著就會慢慢睡著。隨著時間的推移,兒子已經可以不用人陪著而安然入睡了,這個過程也非常自然。不知是不是從小一個人睡的緣故,兒子很獨立。他可以自己一個人玩耍,不會對家人有過分的依賴。在我的記憶中他上幼兒園很少哭鬧著不願去,適應能力非常強。一個人睡,看上去似乎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它卻給做母親和做兒子的帶來了很多很多的空間和自由。   分床:心理諮詢   主要觀點   .3~6歲是「俄狄浦斯期」,最好在3歲之前分床和分房。   .涉及到和性相關的問題,家長可以創造性地回答。   .有時不是孩子不能獨立,是母親自己有分離焦慮。   .最影響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房本身,而是家庭關係模式。   從教育的角度,現在的母嬰教育往往會講什麼是最好的(或者本來就不存在所謂的「最好」),什麼都定量。其實什麼時間最好只是一個大致範圍,孩子的個體差異也很重要。   其實,最影響到孩子的不一定是分床(房)本身,而是從房間安排中體現出來的家庭關係模式,包括親子間的期待和依戀關係。這種模式會在日常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表現出來。   應對「俄狄浦斯」敏感期   在1~3歲之間,孩子經歷了一些關鍵事件,比如斷奶,大小便訓練等。在這個階段孩子開始能夠區分自己和外部,產生獨立性和控制感。孩子已經有能力從外部世界獨立,因此這個階段適宜分床以及分房。   根據精神分析,3~6歲是兒童的「俄狄浦斯期」,孩子會對父母的關係、兩性之間的問題比較敏感。從性心理角度來說,孩子3歲之後最好與父母分床,至少不要有可能直接看到父母的性事。在臨床上,也確實有一些個案,記得早年間聽到或看到父母間的性事,對性心理產生刺激性的影響。實際上,不是不分開一定會出問題,而是出問題的可能性會大一些。在3~6歲這個關鍵期,孩子需要意識到父母之間有一種親密關係,是他沒有能力介入的,接受這一點有益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6歲之後,孩子逐漸進入潛伏期。這階段孩子對外部世界的關注超過對自身的關注,如果在小時沒有分開,那麼這個階段也可以比較容易地分床(房)。而到青春期孩子會再次回歸對自身的關注併產生性的衝動,如果在青春期到來之前還沒有完成「分」,可能提示出家庭關係和互動模式是存在一定問題的。 父母:越擔心,越難辦   1、成長的煩惱   .家長典型擔心:「分床(房)會不會傷害孩子的心靈?」   在兒童成長中,比如斷奶,上幼兒園,孩子都可能體驗到痛苦,會發現有些願望不能實現。父母需要認識到,每一次成長都包含一 定的痛苦,不可能讓孩子完全沒有痛苦地成長。2。性,尷尬嗎   .孩子典型問題:「為什麼我不能和媽媽睡一床,爸爸卻可以?不公平!」   .家長典型擔心:「向孩子解釋的過程要涉及到夫妻之間的關係,會不會讓孩子產生和性有關的聯想?」   孩子在3~6歲,會對男女身體的不同感興趣,這是正常的。父母可以用適當的、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回答相關的問題,讓孩子理解父母住在一起是天經地義的。當他長大了,也可以結婚,和另一個人住在一起。   這個解釋沒有一個「標準答案」,關鍵在於父母心態上要覺得這是正常的。父母們既然能想出孩子是鳥銜來的之類的說法來迴避問題,相信也會有足夠的創造性來很好地回答問題。   是孩子分不開,還是母親分不開   .家長典型問題:「我女兒有戀母情結,我老公有戀網情結。只好我和女兒一間卧室了。和女兒分睡,有點難。」   在有的家庭中,由於父親長期不在家,或父母之間關係疏遠,所以母親和孩子會長期睡同一張床。儘管不是有意識的,但孩子有時會幻想他能替代父親的位置。孩子的這種替代幻想並不是一定不好,但如果過度,就可能會影響到將來的發展。   分床:兒童教育主要觀點   .分床和分房越早越好。   .不能分床(房)對男孩尤其不好。   .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處理要點。   很多孩子不敢一個人睡覺,甚至到小學中高年級還不能分開。原因是孩子的依賴性太強,而作為父母認為這是一件小事,沒有必要太看重。孩子對童年的記憶就是通過一件件小事積累起來的。對於孩子而言,他在兩三歲甚至是一歲發生的事對他大腦發育影響是非常大的。通過「一個人睡」可以以點帶面讓孩子在各方面都得到獨立。   分,越早越好目前的現狀是,有國外背景的家長往往非常理解分床、分房,執行得早,一般在兩歲以前就能做到。那時孩子還沒有充分的自我意識,比較容易操作。但很多家庭是到四五歲,孩子對睡眠的環境(甚至氣味)已經非常習慣,那時候要分床或分房就比較困難。有的家長「下定決心」,但孩子睡下後又鑽回來,說自己做惡夢,害怕,結果又難以堅持。   這個問題孩子越大會越麻煩。我曾經接觸過一個12歲的女孩,不能自己獨睡,必須有小阿姨陪。她甚至晚上不敢一個人在家。開始培養她獨睡的時候,要把全家的燈都開著,慢慢過渡到開客廳的燈,開著門,後來是卧室開夜燈,這樣一年後才能夠獨睡。所以分房和分床都是越早越好。   .「分」不開,女孩依賴,男孩脆弱   在工作中接觸到很多孩子,那些到了學齡還沒有分床、分房的孩子往往問題會多一些。比如女孩往往獨立性差,依賴性強,難以參加夏令營這類集體活動。   男孩子問題會更多一些。因為社會要求男孩子要能夠保護別人,而這類男孩子往往戀母心態比較嚴重,性格敏感脆弱。年齡大一些的還會受到同伴的嘲笑,遇事都需要去「問我媽」。由於我們的教育已經過於女性化了,這些孩子的性別角色方面就會有更多問題。   中國家長一般都會在生活中管得過細,在衣食住行上特別操心,但對孩子的情感發展,獨立性、自信心等方面卻很少過問。說到根本上,是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的「人」。所以家長不僅需要讓孩子能夠分床(房),而且要把「讓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獨立的人」成為自己的教育目標。不同年齡,不同「分」法   對已進入青春期、十二三歲以上的孩子,要給予他們足夠的信任和信心。要用引導的方式,以一種「我和你一起來解決問題」的態度,和他討論有什麼困難,尊重他的自主意識。   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小學高年級孩子,要多和孩子溝通,多談,比如談談其他小朋友是不是已經睡自己的房間,你是怎麼想的?對於小學低年級孩子,應該多鼓勵他。可以用「我們實驗一下」的方法,比如一周安排一兩天作為獨自睡覺日,讓他自己體會一下這種感覺,然後循序漸進。   對於3~6歲的幼兒園小孩,這個年齡他希望成為人群中最好的,所以要多誇他,比如說,你看你如果能自己睡一個房間,就和動畫片中的某某都一樣棒了。   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他開始獨睡之後,第二天一定要問他睡得怎麼樣,好不好,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有限,自己的感覺可能說不出來,所以家長要先問,然後給予鼓勵。   對於更小的孩子,一般只要培養好睡覺的常規就好了。但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在睡前看過於激烈的電視,不要覺得「他看不懂」。要製造一種安寧的氣氛,這樣能讓孩子更好地安睡。  分床:兒科醫學   主要觀點   .1歲以前堅持一下,就可以成功分床。   .分床(房)不要選擇兒童生活變動大的時間。   .安全最重要。   對待不同孩子還是要不同方法,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孩子不願意分房(床),大的方向上是要把握的,但具體做法也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   分床:1歲以內要堅持   東方家庭一般是和嬰兒同睡一張床的。西方家庭則一般從小不僅分床也分房的,但他們的育兒習慣也在變化之中。作為一種折衷,從嬰兒一生下來在同房間分床比較好,這樣夜裡照顧孩子比較容易,同時也讓孩子習慣睡自己的床。具體做法可以是讓童床挨著大床,把童床靠近大床一側的欄杆放低就好。   不過堅持分床也有困難。主要是在孩子生病時,為了餵奶、照顧孩子方便,往往就把孩子放在大床上。等到病好了,再讓他回去,可能就還不回去了。所以要堅持分床,在1歲以前要堅持一下。   分房:不必扎堆標誌期   對於分房的時間,我認為4歲左右會比較合適。因為小的孩子晚上更需要照顧,和父母在一起會比較心安。   有的家長會選擇在孩子入幼兒園、或入學這樣的標誌性時間分房,這樣做並不好。入園、入學本身就是重大的轉變,再加上分房就會讓孩子壓力更大。如果要分,應該在入園或入學的半年到一年的時間較好,因為孩子已經比較穩定。可以利用的時機是在換房、搬新家時,可以藉機給孩子安排自己的兒童房,還可以讓他參與設計布置。   兒醫提醒:安全第一   不論孩子什麼年齡,都要防止出現跌落事故。如果嬰兒期分房,聽見孩子哭鬧不能聽任孩子哭,因為孩子可能會發生碰撞或其他事故。另外床上用品要注意,一般中國家庭往往被子過厚,孩子踢都踢不開,容易發生窒息事故。   難題處理   .孩子分房之後尿床怎麼辦?   a:當孩子出現尿床或者其他負面行為時,不要立刻假設是分房(床)造成的。也可能是孩子在幼兒園受到批評或其他事情,要具體分析。如果真是因為分房,那麼要和孩子交流,看是不是房間的布置有問題,比如晚上有怪影讓孩子害怕,把不好的布置去掉就好了。   .孩子怕黑,可以用夜燈嗎?   a:夜燈只宜作過渡的輔助措施,不宜長期使用。因為夜燈會影響深度睡眠,影響到孩子生長激素的分泌,就會不長個兒。   .孩子蹬被子怎麼辦?   a: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問題。擔心孩子冷可以給孩子穿合適的睡衣。

推薦閱讀:

那我就靠這篇文章賣錢了
如何評價有些飛蛾撲火的愛情?
津巴多給男性的8條建議
讓空巢老人「心中不空」
聆聽身體,它會變成美妙的工具

TAG:父母 | 心理 | 成長 | 寶寶 | 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