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緣起法與生死輪迴之中道觀

釋迦牟尼在禪思中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末的基本方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被強調為佛法理論基石乃至佛法代稱的「緣起法」,這一法則,用「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此無則彼無,此滅則彼滅」一偈概括,在《阿含經》中重複了幾百次,其含義是:任何現象都依一定的因(起根本、內在作用的條件)、緣(起輔助、外在作用的條件)集合而生起,而變化,而消滅。質言之,一切現象都是特定條件的暫時集合。就像車子是由各種零件組合而成,眾生是由「五蘊」(身、心)集合而生存;又如三捆蘆葦互相支撐而得豎立,若去其一,餘二即倒,若去其二,餘一即倒;或如兩手拍掌乃出聲,孤掌難鳴。偈中的「此」指因,「彼」指果,因緣合集,從時間角度看,是縱橫兩重因果關係的交織:從同時、當下看,一事物為各種條件合集而成的果,無其所依的條件則無此現象,「此有則彼有,此無則彼無」,這叫「俱時因果」,如我人的生命當下依空氣、飲食等而維持;從時間的流逝看,現在的事物是過去已滅的某種條件(因)的果,又是未來某種事物的因,一切現象都處於生滅相續、因果連環的生滅變化過程中,「此生則彼生,此滅則彼滅」,這叫「異時因果」,如我人的身心處於不斷的生滅變化、新陳代謝中,現在的身心是過去身心之果,又是未來身心之因。很明顯,緣起法則是古代樸素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是通過哲學思辨概括出的一切現象普遍共具的永恆法則。

據佛典載,釋迦牟尼成佛前在禪定中思察,便是運用「此有故彼有」的緣起法則,觀析宿命通、天眼通的直觀所見眾生生命流轉的因與果,作為佛教教義綱宗、根本的「四諦」、「十二因緣」,便是通過如此觀察而建立。從佛法看來,眾生的生命現象,與其它一切現象一樣,其可由理性觀察到的真實,便是緣起——是依一定因果而生死相續的活動過程。超出生死之道,不在於他,就在於「如實知見」,從如實現察生命現象緣起的實際中去發現。

在《阿含經》中,「此有故被有」的緣起法則又被稱為「中道」。所謂中道,即如實認識現象的本來面目,不偏不倚,不墮於任何不符合真實的片面見解和偏執。中道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方法,被強調為最高真理。依中道如實觀察生命現象,亦即如實觀察生命現象的緣起關係,不墮於任何違背緣起的「邊見」(片面、極端的見解)。中道的生死輪迴觀,可謂佛家生命觀的特質所在。

從中道的生死輪迴觀來看,眾生的生命乃因緣集起、生滅相續、因果相續的流動過程,佛經中比喻如燈燭之燃燒.「展轉燃之,故炷雖消,火續不滅」,又如種穀,「種敗於下,根生莖葉,實出於上」(《佛說孛經》)。這種生滅流變過程,不可用僵硬的有、無、斷、常等概念來界定。靈魂有無、人死後是有是無,也不能作簡單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中阿含經·箭喻品》中,佛把人死後是有是無的問題列為應不予置答的「十四無記」(十四個無意義、不應該回答的玄學問題)之一,意謂這個問題的提法本身便是錯誤的,作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更是錯誤。如果要如實描述生命現象、死後有無,只能用否定兩極片面之見的方式,表述為:非斷非常,非有非無。

非斷或非無,意謂生命是一生滅相續、生死相續、因果相續的不斷延續過程,當念如是,生前死後也當然如是。人死之後,並非永遠消滅,一切皆無,而是依其生前行為等的因,續生必然的果,必有新的身心生滅相續,可借用世俗的概念「假名」為後世,然此後世來生,不可說為哲學意義上實有(不依賴任何條件、不生不滅的實體)之「有」,故說非有。只要不是通過修道斷了形成新生命的因,則這種生死死生的相續過程絕不會戛然中斷。當然,今生現世,亦必有其前世的因,不可能是無中生有。

關於眾生死後的去向,佛教所說,與婆羅門教傳統的「三道」說不同,說有天、人、鬼、畜生、地獄,稱「五道」、「五趣」,或加阿修羅,稱「六道」、「六趣」,道或趣,指死後所去之處,所走之路。六道中天、人、阿修羅三道為善業之果,樂多苦少乃至純樂無苦,稱「三善道」;鬼、畜、獄三道為惡業之果,多苦少樂乃至純苦無樂,稱「三惡道」。也有把阿修羅也劃歸惡道的。佛典說,眾生自無始以來,在五道或六道中死了又生,生了又死,出此入彼,無休無止,就像車輪轉動不停,稱「五道輪迴」、「六道輪迴」。《佛說無常經》偈云:

輪迴三界內,猶如汲井輪,

亦如蠶作繭,吐絲還自縛。

《法句經》偈謂眾生於五道中奔走,沒有一處不到,「捨身復受身,如輪轉著地」。《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一偈謂「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終始」。

那種認為一死永滅的「斷見」,被佛家斥為違背緣起法的「邊見」(片面之見)、邪見(不正確的見解)。

非常或非有,意謂眾生雖然輪迴六道,無有停歇,但生死流轉過程中,並沒有一個真常不變的主宰者靈魂或自我死此生彼。緣起的當體,便意味著沒有常住不變、不依他存的「自性」(自己本有的實體),無自性,被稱為「空」。就眾生生命而言,沒有一個真常不變、自作主宰的主人公「我」(Atman,實我),謂之「無我」。空、無我,被奉為佛教教理的核心。佛家所講的輪迴,並非像婆羅門教比喻或一些不明佛理的佛教徒所理解的那樣,像一個人從這間房子搬到那間房子,像脫掉舊衣換上新衣,或像尺蠖蟲從這張樹葉遷向那張樹葉。那種認為有不死的靈魂或不滅的我、「神我」存在並受輪迴的見解,也被佛教斥為另一種違背緣起法的邊見、邪見。《中阿含》卷五《嗏帝經》載,佛弟子嗏帝比丘持「我有前生後世」之見,遭到佛和其它比丘們的嚴厲批評,認為斷然說我有前世後世,墮入了「常見」。《雜阿含》卷十六第414經載:眾比丘得宿命通,談論各自的前生宿世如何如何,被佛陀批評了一頓,謂「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乃非實、無益之論,因為它墮入了執五蘊為我的常見。對一般人及婆羅門教等所認有一個自我、靈魂輪迴的常見,佛經中批駁極多。

佛法關於輪迴的正見,可以「業果非空我非有」(宗喀巴)一語概括,意謂雖然生死輪迴、業果相續不斷,而沒有一個實我在輪迴;雖然沒有實我輪迴,業果相續卻沒有間斷。《雜阿含經》卷五第101經載:仙尼外道以沙門六師不說弟子死後往生何處、而佛則肯定弟子往生何處一事問佛,佛言:若見現在世真實是我(實我),不知死後如何,為斷見;若見現在世、死後皆真實是我,為常見;皆屬極端、片面的「邊見」。不見現在世真實是我,亦不見死後真實是我,乃佛法正見。若佛弟子中有我慢未斷盡者,死後其五蘊相續而生,佛才斷言這個弟子身壞命終生於某處。若佛弟子斷盡了生死之根——我慢,則「身壞命終,更不相續」,佛不說其生於何處。《南傳彌蘭陀王問經》那先比丘答若死後轉生為另一人與生前為同為異之問說:「非同非異」,如嬰孩從小到大到老死,如燈火從初夜燃燒至半夜,如奶變為酪、酪變為酥、酥變為醍醐,「人身死當復更生受一身,譬若兩炷更相燃。」「從精神至老,死後精神趣所生,展轉相續,是非故精神,亦不離故精神。」

關於人死後的去向,《大乘流轉諸有經》載佛對摩揭陀國王所說的一段話,描述頗為精鍊:

前識滅已,後識生時,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墮傍生、餓鬼、地獄。大王:後識生時無間生起,彼同類心相續流轉,分明領受所感異熟。大王:曾無有法能從此世轉至後世,然有死生業果可得。大王:當知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後識歘起,號之為生。大王: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歘起無所從來,所以者何?本性空故。

大意是說:人臨死時,最後一念意識滅後,緊接著便會續生下一念意識,就如同生前前念滅已,又生後念,中間沒有停頓間歇。死後的意識相續而生時,便會領受其生前行為的因所成熟的果報,受生於天、人、鬼、畜、獄五道中,雖然沒有什麼東西從今生原封不動地搬到後世,後世的生命並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後世之間,有因果相續的緊密聯繫。前念已滅名之為死,後念續起名之為生。這生死相續之輪迴過程,本性是空,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自我或靈魂實受生死。為什麼?你且試觀當下念頭的生滅,前念滅了找不著它的去處,後念續起覓不見它的來處,生死之間的前念後念,也是如此,從這裡應覺悟那空的本性。

摘自:?佛教生死學?

第二章 非斷非常的佛教輪迴觀

未完待續

心一禪個人微信號:xinyichangongyi


推薦閱讀:

【佛法知識】「佛法精華」之六道輪迴及其解脫的方法(十四)
人在做,天在看!日月有輪迴,蒼天饒過誰?
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六道輪迴真實存在?堪布用佛學談因果輪迴 我在生物學、認知神經科學中談論因果與輪迴
生與死——佛教輪迴說(二)
狂心不歇,輪迴不止

TAG:輪迴 | 生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