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古代苗刀是苗族人的刀嗎?

苗刀,作為我國冷兵器時代的產物,創製於西漢初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當時亦稱長刀,是現今苗刀的祖型。它在我國兵器史和抗侵略的歷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苗刀歷史追溯

西漢以前,將吏佩帶或在戰場廝殺用的都是劍,而不是刀。荊軻刺秦王的「圖窮匕首見」和魚藏劍「專諸刺王僚」的故事,都是大家熟知的。這兩種藏於圖卷和魚腹的利器都是短劍。

1965年在湖北省江陵望山一座楚墓里出土的越王勾踐寶劍,雖經2400年才見天日,仍光芒四射,鋒利無比。1976年在湖北襄陽蔡坡出土的吳王夫差劍,其鋒利也令人讚歎。

西漢元朔元年(前128年)及以後的十年間,漢軍與匈奴發生過三次大的戰役,雙方參加戰鬥的騎兵總數近20萬之多。對騎兵來說,長劍的劈刺顯然不如長刀的劈砍殺傷力大,所以漢代騎兵中的環柄長刀逐漸代替了長劍。謂。

這種刀既是我國戰刀的的祖型,又與現今苗刀相似,所以苗刀也稱漢刀。漢刀(即苗刀)刀柄首端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的環狀,所以常常把這種漢刀叫做「環柄長刀」或「環首刀」。

在河南洛陽出土的西漢墓里,可以見到隨葬的環柄長刀。例如:1957~1958年在洛陽西部清理的23座西漢墓里,都發現了隨葬的環柄長刀。它的長度從58~114厘米不等。陝縣劉家渠東漢墓里的環柄長刀(鐵)可做這一時期優質鋼刀的代表。

山東蒼山發現的一把記有年銘的長刀,全長111.5厘米,刀脊的厚度與刀身的寬度相比,大約是1/3,刀身上有錯金的火焰篆紋,並且有十八個錯金隸書刀銘:「永初六年五月丙午造卅涑大刀吉祥宜子孫。」由此可知這把刀是漢安永初六年(公元112年)造成的,此刀現今保存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內,它和我們現用的苗刀(漢刀)一模一樣。經過鑒定,此刀是以含碳較高的沙鋼為原料,經過反覆多次鍛打而成。銘文中的「卅涑」即是「卅煉」,可能代表著一定的工藝質量標準。此刀的發現,有力地說明了苗刀源於中國,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南北朝以後,鋼刀更是主要的步兵和騎兵武器,在唐代軍隊的標準裝備中能看到大量的佩刀和陌刀,看不到有劍的蹤跡。、由此看來,始創於西漢的長刀,發展到東漢末年,已成為軍中大量配備的兵器,而到唐代,則為長刀發揮作用的鼎盛時期。所以,明末清初的民族武術家吳殳在所著《單刀圖說》中說:「唐有陌刀,戰陣稱猛,其法不傳。」意思是說,唐代陌刀作戰威力極大,但先人對這一珍品各藏不現,不易輕傳,故流傳不廣。

二、中華苗刀的傳承

中國的長刀(苗刀)隨著中日文化交流和日遣使得到的回贈禮品而愛漸流入日本。日本對中國輸入的長刀(苗刀),在製做工藝和技術上做了很多精心的改進,技法也比較精良,隨後日本又把另具一格的長刀傳回到中國。明朝中葉,戚繼光在《紀效新書》中說:「長刀自倭奴侵犯中國始有之。我軍短兵難接,長器不捷,身多兩段。」這是名將戚繼光沿海御倭的戰例總結。何良臣在茯《陳記》中,也曾讚譽日本刀法:「日本刀不過兩三下,往往人不能御。則用刀之巧便可知矣。」謂。

戚繼光在認真總結戰爭教訓後,對長刀技法進行了研究和創新,並在戚家軍中每人裝備一口長刀。除此之外,還每人裝配一把腰刀。這種腰刀外型似苗刀,但尺寸稍短。這樣一來,長、短器械配合,大大提高了戚家軍的戰鬥力,逐漸平息了浙江、福建和廣東沿海的倭寇之亂。戚繼光於1560年著成《辛酉刀法》。不久韃靼族、阿魯擔漢率部隊南侵包圍了北京。邊境告急,戚繼光受命守衛北方。穆宗隆慶二年(即1568年),戚繼光到薊州(今北京)用此刀大戰韃靼騎兵。敵人大隊騎兵衝來,戚家軍用雙手執柄的長刀(即漢刀)先砍馬腿,使敵人人仰馬翻,再急趨削砍敵首,直殺得敵人人人頭滿地,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故戚繼光鎮守薊州十六年,蒙古人再也不也進犯,敵人一見「戚家軍」大旗便喪膽而逃。

明朝末年,新都程沖斗,向劉雲峰學得此刀法,編著《單刀法選》一書。歷史上的苗刀,有勢、有法而無名,程氏為使這一珍品便於記憶,流傳久遠,故「依勢、依像、撰其名」,為此刀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苗刀經過歷代演進更新至清末民初,大軍閥曹錕在他的三省巡閱使兼直隸總督衙門,建立了武術營苗刀連,選聘名震武林的常勝將宮劉玉春擔任苗刀教授,將苗刀隊作為他出巡時的儀仗,甚是威風。並在他炮隊的每尊大炮兩側各配置一跪姿戰士,手裡抱著苗刀,身間別著短槍。意在大炮打擊遠距離敵人,對近距離的敵人則用短槍和苗刀殺傷。

1924年曹錕當了大總統,因知道劉玉春的愛徒郭長生(郭燕子)身懷輕功絕技,又熟諳苗刀技法,便把郭生長調任貼身護衛。1927年,興武愛國將領張之江等籌備成立中央國術館,館長張之江首先提議將歷史流傳下來的苗刀列為必修課,高薪聃請郭長生擔任一級苗刀教授,苗刀在這一時期又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自古苗刀只有一路,是由程沖斗《單刀法選》沿襲而來的。一路苗刀多屬基本刀法,不免囿於一步一勢,缺乏連擊性、攻擊性和靈活性,使習練者難於領悟其中的實戰攻防含義。郭長生在先人一路苗刀的基礎上取其精華,編創了二路苗刀。二路苗刀純系攻防實戰技法,他將劉玉春的通臂二十四勢中的先進步法,即激絞連環步法,糅進到苗刀勢法中,使苗刀如虎添翼,進一步提高了苗刀的實戰能力,加強了進刀攻擊的突發性、連擊性和靈活性,使苗刀這一傳統刀法向前躍進了一大步。此外,他還創編了「苗刀進槍」這一對練套路,為繼承發展中國苗刀技法做出了貢獻。

對刀劍感興趣可加龍泉老沈師傅微信:LQLSSFB ,獲取更多知識可關注中華刀劍公眾號:zhonghuadaojian(中華刀劍全拼)

推薦閱讀:

中國古代《星象術》簡介
引用 有趣的古代八字配對
中國古代計時單位——時、刻、更、點
中國古代畫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古代客套話你知多少

TAG: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