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穿衣變化見證時代變遷:以前流行啥
06-05
我把喇叭褲買回家卻不敢穿出去,只好在家裡偷偷地穿了一小會兒,過了過癮就把衣服退回去了。——島城女作家高偉 改革開放前,在島城人的衣櫃里,綠、藍、黑、灰等幾種顏色的衣服佔據了絕對的 「統治地位」,中山裝、軍裝等是那個年代的「時尚」,服裝式樣單一、色彩沉悶。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國門打開、觀念變更,國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著,愛美之心在服飾上釋放,造就「千樹萬樹梨花開」、「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時裝美景。 時尚,這個30年前可能還讓人看不懂的新詞,如今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上世紀80年代 「的確良」布料風靡一時 「改革開放初期,肉蛋油糖等都要憑票供應,穿衣也是按人頭供應布票。」1972年就進入青島西裝廠的薛繼亮回憶說,穿的顏色不外乎三種:藍、灰、黑,全國上下不分男女。而擁有一套草綠色的軍裝在當時來說是很「提勁兒」的行頭。 上世紀80年代初的某一天,薛繼亮發現市面上出現了一種新型料子布——「的確良」,不同於傳統的粗布和棉布,它是一種化纖織物,挺括、滑爽,尤其是印染出的鮮亮效果,對熟悉了 「灰暗國」里的人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次巨大的視覺衝擊。 喜歡研究穿衣打扮,甚至將穿衣打扮當作自己興趣的島城女作家高偉對「的確良」情有獨鍾。「那個時候剛剛參加工作不久,很喜歡打扮。」高偉說,在她印象里自己的第一件「的確良」衣服是一件圓領西瓜紅的短袖襯衫。 「"的確良"布料是自己買的,花了四五塊錢,幾元錢對現在的人來說可能毫不在乎,可在當時卻是一個一級工人月工資的四分之一,差不多是半個月的伙食費,其珍貴程度不亞於現在的羊絨大衣了。」高偉說,她將自己的第一件「的確良」衣服穿出去時,引來了不少人的羨慕。 「當時買布需要布票,買"的確良"都要排隊。」薛繼亮說,特別是男女在處對象時,男士給女朋友送塊「的確良」布料,對方會歡喜不已。派人到日本學習做西裝 在西裝廠里,薛繼亮跟著師傅學習裁剪、打版、製作、熨燙等工 藝,當時服裝沒什麼樣式, 也談不上什麼手藝。對外開 放後,隨著經貿往來的頻 繁,不少人穿著中山裝 出國考察或談生 意,感覺有些老 土,西裝便開 始登場。「此前 我們一直做軍 裝、中山 裝,其他 衣服樣 式從來 沒接觸 過,幸虧 廠里的老裁縫解放前做過西服,還能作出版樣來,但都是老樣式。」薛繼亮說。 如今的薛繼亮已是青紡聯品牌項目組技術總監,他告訴記者,那時青島西裝製作工藝比較落後,輔料也少,西裝內襯用的是洗舊的棉布,經過繁雜的加工後變得硬挺,俗稱「打殼子」,穿著硬硬的,特別不舒服,就像穿了一身盔甲。而當時日本服裝製作工藝走在世界前列。上世紀80年代中期,薛繼亮所在的西裝廠專門派人到日本研修,引進了先進的生產設備,西裝加工製作工藝有了很大改善,但款式上沒有自己的創新設計,基本都是照扒別人的樣式。 就在西裝盛行的日子裡,國人的著裝也日益搖曳多姿起來。當年一部電影就能催生出一款服飾的大流行,就跟後來的「韓流」一般。 「感覺突然之間,大街上裙子就飄蕩起來。」高偉說,當時有一部叫《街上流行紅裙子》的電影,播出後「紅裙子」迅速成為女同志追捧的對象,並成了一股潮流。 「其實,當人們的穿著比較單一的時候,一旦有一種比較有個性、比較有特色的服飾出現,就會很快變成一種流行。」高偉說。買條喇叭褲不敢穿出門 在電視劇《與青春有關的日子》里有這樣一個鏡頭:一群穿著喇叭褲的年輕人被警察逮捕,並下令用剪刀把他們的喇叭褲剪破,這真實反映了當時喇叭褲不被認同的場景。 「電影里的港台明星穿著喇叭褲,身材顯得特別修長,看起來也比較反叛,很快青島的市場上就出現了喇叭褲。」高偉說,當年在很多人看來,穿喇叭褲的人都不正經。當時還比較反叛、追求個性的高偉花了不到20元錢,買了一條淺咖啡色的喇叭褲。 「我把喇叭褲買回家卻不敢穿出去,只好在家裡偷偷地穿了一小會兒,過了過癮就把衣服退回去了。」高偉回憶說,後來大街上穿喇叭褲的人多了,她才又買了一條。 雖然如此,大部分市民還是難以接受喇叭褲,「低腰短襠,緊裹屁股;拉鏈不分,男女一律開在正前方;褲腿上窄下寬,從膝蓋以下逐漸張開,褲口的尺寸明顯大於膝蓋的尺寸,形成喇叭狀;褲長一般蓋住鞋跟,走起路來,兼有掃地的功能。」當時在服裝廠工作的鄒紅春仍記得當初人們對喇叭褲的評價。 青島國際時裝周為青島時裝的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圖為今年時裝周上的走秀模特。 記者 楊博文 攝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人們的穿著已多姿多彩。市檔案供圖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背帶短褲製作,街頭正流行
※2012年春裝最流行哪些時尚優雅範?
※最好聽的100首歐美流行
※冬季中長發這幾款最流行,修顏又百搭!
※歐美SLS的咽音和林俊卿的咽音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