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鐘錶,人們是如何計時的?

古代的計時工具  圭(guī)表:古代用來測量日中時間,定四季和辨方位的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

  日晷(guǐ):也是利用日影來判斷時間的儀器,與圭表統稱太陽鍾。日晷上有著刻度,按照晷針影子的變化來計時。不過陰天就沒辦法使用了。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宮日晷。  漏刻:遇到陰雨天氣,古代人民也發明了用水計時的漏刻,就是通過漏刻的水流動的時間來計時,原理很像沙漏。

  古代的計時單位  時:即時辰。古代一天分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於現在的2個小時。北宋時將每個時辰分為「初」、「正」兩部分,分十二時辰為二十四,所以稱「小時」。  【子時】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時辰的第一個時辰。(北京時間23時至01時)。  【丑時】雞鳴,又名荒雞:十二時辰的第二個時辰。(北京時間01時至03時)。  【寅時】平旦,又稱黎明、早晨、日旦等:時是夜與日的交替之際。(北京時間03時至05時)。  【卯時】日出,又名日始、破曉、旭日等:指太陽剛剛露臉,冉冉初升的那段時間。(北京時間05時至07時)。  【辰時】食時,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時也就是吃早飯時間,(北京時間07時至09時)。  【巳時】隅中,又名日禺等:臨近中午的時候稱為隅中。(北京時間09 時至11時)。  【午時】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時間11時至13時)。  【未時】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陽偏西為日跌。(北京時間13時至15時)。  【申時】哺時,又名日鋪、夕食等:(北京時間15食至17時)。  【酉時】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為太陽落山的時候。(北京時間17是至19時)。  【戌時】黃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時太陽已經落山,天將黑未黑。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故稱黃昏。(北京時間19時至21時)。  【亥時】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時夜色已深,人們也已經停止活動,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靜。(北京時間21時至23時)。

  刻:古人使用滴水計時,就在測量器上100格,將一天分為100刻,每刻15分鐘。到了漢代之後, 「十二時辰計時」慢慢去掉了 「百刻制」。  更:古人把一夜分為五個時辰,夜裡的每個時辰被稱為「更(gēng)」。一夜即為「五更」,每更為現今的兩個小時。

  點:古人將一夜分為五更,每更分為五點。每點約等於現在的24分鐘。

 
推薦閱讀:

鐘錶文化〡有一種計時碼錶叫朗格
再造永恆經典 品鑒百達翡麗超級複雜功能計時系列白金萬年曆腕錶
中金公司IPO倒計時 欲轉型重回投行第一梯隊
機械計時碼錶正確使用方法(圖解)
年底將至 5萬元買款計時錶

TAG:古代 | 鐘錶 | 沒有 | 計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