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儒釋道三家紛爭始於三國爭霸?

東漢末年的世界,是個極度階層固化的世界。世家豪族把持了儒教,依靠儒教壟斷晉陞通道,佔有一切資源,寒門庶族備受壓迫,藉助道教這面大旗奮起反抗,爆發了黃巾大起義。

在儒道兩敗俱傷的情況下,從西方傳入的佛教大肆發展信徒,成為與儒道抗衡的第三股勢力,由此形成了儒釋道三足鼎立,這就是三國時代。

可能有讀者感到疑惑了,三國不是魏蜀吳三足鼎立嗎?怎麼又變成了儒釋道三足鼎立呢?

其實,儒釋道是表,建立統治合法性是里。

黃巾大起義後群雄並起,最終脫穎而出的三家勢力,實際上都是脫胎於寒門庶族,依靠打擊豪強士族,提昇平民地位實現崛起。

曹操打破出身門第,唯才是舉,只要有一技之長,哪管你出身如何,統統可以得到任用,因此曹操的實力急速膨脹。劉備本身就是布衣,那就更是不論出身只論才幹,雖然他始終顛沛流離,卻靠著販賣一個虛無縹緲的希望,吸引一票猛人跟隨。「江東之虎」孫堅的出身跟劉備差不多,號稱是孫武的後代,就算是真的,也說明他們家族在孫武之後的七百年間,確實沒出過什麼名人。孫堅艱苦創業期間,跟在他身邊的也只有程普、韓當、黃蓋等武將,沒有士族支持,混得相當辛苦。

在這個豪門士族瓜分社會資源的年代,留給平民階層的希望實在是太少了。

蜀國的口號是「興復漢室」,顯然它的外皮還是儒教,因此必然走的演技派大師的路線。不過與那些純粹的影帝不同,劉備手底下還是有真手段,是典型的「外儒內法」。對於劉備來說,仁義是他凝聚人心的大旗,因此他時時處處以忠厚長者自居。蜀漢政權不僅有庶族武士與豪族文人的矛盾,還有本土人與外鄉人的矛盾,荊襄豪族與巴蜀豪族之間的矛盾。這些內部矛盾擺不平,導致所謂的「北伐中原」,越來越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曹操相對來說更加真性情一些,早年的經歷讓他煩透了儒教的假仁假義,雖然儒教大旗不可丟,但逼急了連孔子後人孔融也敢剁了。然而曹操一死,曹丕迅速向北方士族門閥靠攏,一路滑向門閥政治的路線,司馬氏篡權、八王之亂、王與馬共天下,以及反覆篡權改朝換代,都是這一路線的結果。

孫吳偏安江南,跟「興復漢室」沾不上邊。孫策原本奉行打壓江南士族的政策,結果自己被殺,孫權上台後反其道行之,利用江南士族建立統治,從此之後跟提拔庶族沒什麼關係,靠什麼體現統治合法性,安撫庶民們受傷的心靈呢?唯有靠佛教了。

笮融雖然是個惡棍,但是孫權晚年的時候意識到,笮融帶來的這些佛教信徒在江南傳播的佛教,對於穩定統治有莫大的好處,特別是依據佛教中的凈土信仰,將孫吳統治下的江南描述為亂世中的一方凈土,對於佛教徒非常有吸引力。笮融之後,先後進入江南傳教的知名佛教徒有來自安息的安世高,出生在中國的大月氏後裔支謙,以及來自交趾的康僧會。佛教在南方的大肆傳播,也為將來南朝佛教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前文提到,佛教中的彌勒和基督教中的彌賽亞,其實具有共同的來源,本質都是「救世主」,其心理來源是面對苦難與壓迫,放棄抗爭放棄主觀努力,坐等被拯救的意淫,基本上相當於「拯救瑪麗蘇的霸道總裁」的威力加強版。

作為對比,中國本土誕生的道教卻始終沒有救世主的概念,特別是革命性爆棚的原始道教,其鬥爭精神是這樣的:

「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原始道教和馬克思主義,簡直就是失散多年的親兄弟……

提起毛澤東對曹操的評價,就更有意思了。他手書過曹操的《龜雖壽》,經常吟詠曹操的詩,在他自己寫的詩中,也提到過「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他還多次公開稱讚曹操,為曹操翻案。

1954年夏,毛澤東在北戴河吟誦曹操《觀滄海》一詩後,對身邊工作人員說:「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個了不起的詩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創立魏國。那時黃河流域是中國的中心地區。他改革了東漢的許多惡政,抑制豪強,發展生產,實行屯田制,還督促開荒,推行法治,提倡節儉,使遭受大破壞的社會開始穩定、恢復、發展。這些難道不該肯定?難道不是了不起?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那麼寫,戲裡這麼演,老百姓這麼說,那是封建正統觀念所製造的冤案,還有那些反動士族,他們是封建文化的壟斷者,他們寫東西就是維護封建正統。這個案要翻。」毛澤東還說過:「我的心與曹操是相通的」。「現在我們要給曹操翻案,我們黨是講真理的黨,凡是錯案、冤案,十年、二十年要翻,一千年、二千年也要翻。」

考慮到西方的啟蒙運動很大程度上是東學西漸的過程,黑格爾學自於康德,康德受到啟蒙運動的很大影響,他本人就被認為是啟蒙運動思想家之一,而馬克思又受到黑格爾的影響,因此完全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其實是道家(偏向法家的那一支)思想出口轉內銷的結果……在哲學上,兩者都講究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 在政治觀念上,都主張民主(不是西式代議制民主)、法制、平等。

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毛澤東,對於一千八百年前信奉法家和原始道教的曹操,產生強烈的惺惺相惜之感,這不是很容易理解么……

曹操劉備孫權,分別藉助道教、儒教和佛教的力量來嘗試將中國從腐朽門閥政治中挽救回來,然而都失敗了。

黃巾大起義中,原始道教受到嚴重打擊,此後更變成了統治階級嚴厲打擊的對象,在加上那時候又不懂什麼思想政治建設,什麼批評與自我批評,「懲前毖後治病救人」之類的,一部分教徒確實出現了為非作歹的劣跡,變成了人人喊打的「黃巾賊」,「米賊」。道教為了生存,逐漸閹割了革命性的部分,走上了「修正主義道路」,變成與統治階級合作的天師道。

佛教傳入中土以後,救世主彌勒逐漸演變成了一個大腹便便、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胖和尚形象,據說這一形象,來自於五代時期的一個叫做布袋和尚的僧人。彌勒的樂觀情緒,給身受艱難困苦的民眾以希望。

中國彌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

西方的救世主耶穌基督,則是如下受虐造型。這算是體現了東方民族偏向樂觀,西方民族偏向悲觀的不同心理趨向么……

漢代時期,從印度來的佛教徒向中國傳教時,文化極度自信的中國人根本不鳥外來宗教。為了讓中國人能接受,這些佛教徒不僅用道教的語言來翻譯佛經,而且宣稱說,老子出關西去之後,化為佛陀,把他的教導傳化於西域,這就是所謂的「老子化胡」。"化"包含了教化、宣化與轉化的意義,"胡"是中國人對所有外國人的稱呼。

佛教入漢開了宗教本土化的先河。後來進入中土的其他外來宗教,也都是一律按照類似方式,進行本地化改造。

唐代傳入中國的基督教聶斯脫里派,又被稱作景教,大量參考佛教概念,例如四福音書的作者,均改以「法王」稱呼:馬太(瑪竇)是明泰法王、路加是盧珈法王、馬可(馬爾谷)是摩距辭法王、約翰(若望)喚成瑜翰法王;教堂叫作「寺」;大主教叫「大法王」;教士自然叫作「僧」。天主的稱呼則取敘利亞文Alaha音譯,叫作「皇父阿羅訶」,亦有按道教規則以「天尊」稱之者。

至於十六世紀的西班牙耶穌會士利瑪竇,則採用偽裝成儒家學說的方式傳播天主教,但實際上是分化瓦解儒釋道,達到取而代之的目的。他的伎倆被明朝士大夫一眼看穿,「陽闢佛而陰貶儒」「貶佛毀道,援儒攻儒」。《刻辟邪集序》中說:「有利馬竇、艾儒略等,託言從大西來,借儒術為名,攻釋教為妄,自稱為天主教,亦稱天學。」

在明朝傳教的西班牙耶穌會士利瑪竇

佛教進入中土後興旺發達,風頭蓋過道教,而且佛教徒喜歡進行口頭辯論,佛教高僧成天誦經,而且經常聚在一起搞辯論會,大多是辯論高手。形容人口才好的成語「舌燦蓮花」,「天花亂墜」,都是形容高僧講經的口才。道士則一個個跟悶葫蘆似的悶聲修鍊,沒有多少鍛煉口才的機會,牛鼻子十有八九是辯不過的賊禿們的。

西晉時的一位天師道祭酒王浮,跟和尚帛遠辯論,屢戰屢敗,一氣之下根據流傳已久的傳言寫了本《老子化胡經》,把老子化胡的傳說添油加醋地表現了一番,從而獲得精神上的勝利。這本書中,把釋迦牟尼說成是函谷關的守官尹喜轉世,一眨眼佛祖居然成了道祖的小跟班!

這不就是說,佛本是道么!

這本書一出,頓時掀起了江湖上的血雨腥風。

啊呸,是拉開了佛道雙方開腦洞,撰寫老子和釋迦牟尼同人小說,抬高自己,貶低對方的千年罵戰。

就跟如今明星的腦殘粉們,為了誰的偶像更勝一籌而展開口水戰,簡直是一樣一樣的。

其中一本《清凈行法經》,不僅貶低道教,而且把儒教也卷進來:

佛遺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薩彼稱孔丘,光凈菩薩彼雲顏回,摩訶迦葉彼稱老子。須那經雲。吾入滅千載之後。教流於東土。王及人民。奉戒修善者眾。

這本經書就是說,什麼老子化胡,我告訴你,你們引以為豪的老子、孔子、顏回等聖人,其實都是咱佛家菩薩轉世,孔子前世是儒童菩薩,顏回是光凈菩薩,至於老子,前世乃是迦葉,都是有名有姓的佛教中人。所以道士儒生見和尚,自動矮一輩!

和尚們用外來宗教貶低本土宗教屆同行,這也算是挾洋自重吧?

儒生本來只是在旁邊看看熱鬧,打打醬油,看熱鬧,此經一出,欲哭無淚:你們兩家打架,扯我幹嘛,我真是躺著也中槍啊……

另外,儒童菩薩是個什麼鬼?難道你們佛教是有什麼需要,就造一個什麼菩薩/羅漢出來?這設定也太沒底線了吧?

既然你們做初一,就別怪我們做十五了。要論放飛自我,比寫同人小說的想像力,和尚顯然還是鬥不過儒生的。釋迦摩尼不就是接引道人么,大日如來不就是陸壓道人么,都是俺們道教弟子開創的西方宗教而已。儒生許仲琳寫的《封神演義》,把佛教黑了個遍。

和尚寫佛經,只是在佛教圈裡面自娛自樂,儒生寫通俗小說,可就把通俗文化圈都給拉進來,影響力大太多了。

本來儒道爭得很厲害,甚至打了一場毀滅王朝的宗教戰爭(黃巾起義),如今面對外敵,儒道攜起手來反對佛教。於是東西方就出現了很有意思的對比:西方是教權統一,政權分裂,而東方恰好相反,政治上大一統,而儒釋道則彼此紛爭不休。


推薦閱讀:

學一點儒釋道智慧,與這個世界美好相處
【儒道釋家】儒釋道文化
阿彌陀經要解(第21集/文字/mp3)凈空法師 | 儒釋道多元文化講堂
(1)儒釋道三教合一的盤龍寺
「厚黑教主」李宗吾:儒釋道的真正不同是什麼?

TAG:三國 | 儒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