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營養與肥胖

營養與肥胖

肥胖的定義:由於食物攝入過多或機體代謝的改變而導致體內脂肪積聚過多造成體重過度增長並引起人體病理、生理改變或潛伏的一種狀態(疾病)。

判斷肥胖的科學方法是準確測定機體脂肪或脂肪組織的量。實際測量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二十以上,並且脂肪百分比(F%)超過30%者稱為肥胖。

輕度肥胖: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過25%~34%;

中度肥胖: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過35%~49%;

重度肥胖:實際體重比正常體重超過49%以上。

大多數肥胖屬於單純性肥胖,也有繼發於其他疾病者。肥胖病常伴見頭身困重,短氣,乏力,頭暈,胸悶,心悸,浮腫等癥狀。由於脂肪堆積,氣血運行不利,易於引起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膽石症、痛風、脂肪肝等多種疾病。

肥胖症分類: 一般分單純性、繼發性及其他肥胖症三大類。

肥胖病-病因:

單純性肥胖,是一種非疾病引起的肥胖,是各種肥胖最常見的一種,約佔肥胖人群的95%左右,多見於生活條件較好的人群中的營養不良性疾病。這種營養不良性疾病,主要不是由於營養缺乏,而是由於營養過剩所造成。它的特點是:機體脂肪和脂肪組織過多,超過了正常生理需要,並有害於身體健康。這類病人全身脂肪分布比較均勻,沒有內分泌混亂現象,也無代謝障礙性疾病,其家族往往有肥胖病史。單純性肥胖又分為體質性肥胖和過食性肥胖兩種。

繼發性肥胖是於疾病引起的肥胖。續發性肥胖是由內分泌混亂或代謝障礙引起的一類疾病,約佔肥胖人群的2%--5%左右,雖然同樣具有體內脂肪沉積過多的特徵,但仍然以原發性疾病的臨床癥狀為主要表現,肥胖只是這類患者的重要癥狀之一。這類患者同時還會出現其他各種各樣的臨床表現,多表現為皮質酵增多、甲狀腺功能減退人群、性腺功能減退等多種疾病中。

有內分泌代謝病的病因可尋者稱為繼發性肥胖症。1、下丘腦性肥胖症;2、垂體性肥胖症;3、胰島病性肥胖症; 4、甲狀腺功能減退性肥胖症; 5、皮質醇增多症(又稱庫欣綜合征);6、性腺功能減退性肥胖症;7:其他:水鈉貯留性肥胖症等。

其他肥胖症:藥物性肥胖這類肥胖患者約佔肥胖病人群2%左右。有些藥物在有效治療某些疾病的同時,還有導致身體肥胖的副作用。如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地塞米松等)治療過敏性疾病、風濕病、類風濕病、哮喘病等,同時可以使患者形成繼發性肥胖;雌性激素以及含雌性激素的避孕藥有時會使婦女發胖,或者說容易使婦女發胖。

  肥胖病臨床特點:

一:黑棘皮病 二:紫紋 三:男性乳房發育 四:月經紊亂 五: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六:脂肪肝 七:腰圍增粗 八:食慾異常 九:皮膚髮黃,眼瞼水腫 十:多毛 十一:性早熟和骨骼異常。

肥 胖 病 治 療

一、飲食療法

1、限制飲食的量(限制總能量);

2、確保飲食的質,即確保各種營養成份最低需要量以維持平衡;

3、飲食時間的安排及飲食分配。

合理的飲食是防治肥胖症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由於許多患者將飲食療法誤以為「嚴格控制主食、放寬副食」,而長期接受高蛋白、高脂肪、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結果導致病人難以達到控制體重的目的,甚至由於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引起或加重高脂蛋白血症、增加胰島素抵抗,促進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腎病等血管併發症。而飲食控制過嚴,膳食結構不合理,各種營養成分攝入不足,患者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結果造成營養不良,甚至發生飢餓性酮症,周圍神經病變等。因此,營養過剩或「飢餓療法」對肥胖症都是不利的。必須加強對肥胖患者及危險人群的飲食管理與指導,提高病人的主動參與意識,避免盲目追求西方式的生活方式,糾正錯誤的營養觀念及某些模糊認識。堅持老年肥胖患者的營養飲食治療基本原則:

①保證各種營養素的平衡和代謝的需要,既要使肥胖者獲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又要保持正常或標準體重,維持健康和正常工作。

②根據患者的肥胖程度及勞動強度確定總熱量,肥胖或超重者以低熱量飲食(1000~1400kCal/d,合4182~5854kJ/d)為宜,並主張總熱量的限制要逐漸進行,體重降低不宜過快過猛,否則患者難以忍受與堅持。

③飲食結構的合理搭配:在確定總熱量後,對三大營養成分(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及纖維素進行合理的搭配,目前WHO主張,在總熱量限制的前提下,適當放寬碳水化合物的比例,飲食中碳水化合物可佔總熱量的55%~65%,主要選擇複合碳水化合物及富含可溶性食物纖維素的碳水化合物,如豆類、小麥、大米、根莖類、及硬果類等。並提倡高纖維素飲食。這些高纖維素雖屬多糖類食品,但產生熱量很低,對胰島素的分泌幾乎無作用,高纖維素飲食可通過延緩和減少葡萄糖在腸道的吸收,緩解和減輕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素敏感性,同時降低血脂及減肥。高纖維食品包括:穀物類(稻米、蕎麥、燕麥、玉米、新鮮水果等)、豆類、海藻類、綠色蔬菜、南瓜等。WHO推薦的總膳食纖維攝入量為27~40g/d,其中可溶性纖維素為22~32g/d。目前認為,飲食中蛋白質應佔總熱量的15%以下,而美國ADA則提倡肥胖者蛋白質攝入量為每天0.8g/kg體重,應適當選擇高含必需氨基酸和質量較高的動物蛋白質,如瘦肉、魚類、蛋類、無皮雞肉、牛奶、低脂乳酪、酸乳酪、堅果等。肥胖尤其伴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動脈粥樣硬化或冠心病者、脂肪攝入應控制在總熱量的25%~30%,其中飽和脂肪酸(如豬油、羊油、牛油、乳油等)不宜超過1/3,以下飽和脂肪酸與多鏈不飽和酸的平衡。老年肥胖患者不論有無糖尿病或高血壓都要限制飲酒,並控制鹽的攝入量。如合併高血壓,每天食鹽攝入量應少於3~6g。

總之肥胖患者的飲食必須注意營養平衡,飲食結構應多樣化,以植物性食品為主,適當限制蛋白質,嚴格限制脂肪,酒類及含糖飲料,提高纖維素飲食,降低食鹽攝入量。

二、運動療法

運動不僅可以增強骨骼肌的肌力,還能增強肌肉的耐力以及心血管的活力,而且還提高肌酶的活性,改善對胰島素的感受性,從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能量利用的能力亦增大,即能消耗體內的糖,也能消耗體內的脂肪。消耗體內脂肪最有效的運動是有氧運動,包括散步、慢長跑、長距離游泳和滑雪等。 三、藥物療法 肥胖症的藥物治療不佔重要的地位,因為迄今人們還未能掌握治療肥胖病的真正有特效的藥物。臨床上常用的藥物有以下幾類: (一)食慾抑製劑: 1.二乙胺苯酮:是一種較好的消瘦劑。 2.氯苯吲哚:為非苯丙胺類高效消瘦劑。3.氟苯丙胺:能抑制食慾等作用。

(二)抑制消化吸收的藥物: 1.膨脹充填劑(甲基纖維素): 2.小腸二糖酶抑製劑:

(三)促進代謝的藥物:1.甲狀腺激素:2.生長激素:3.二硝基酚:4.脂解素(脂溶素):

藥物治療只能作為膳食控制與運動治療肥胖的輔助手段,在下列情況時可加用藥物治療:①飢餓感明顯或食慾亢進導致增重;②有糖耐量減低,血脂異常和高血壓;③有嚴重骨關節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併發症。

  常用減肥藥包括3大類:

  第一類:中樞神經作用減肥藥。在這類藥物中主要有:

  影響兒茶酚胺類藥物(苯丙胺類): 影響5-羥色胺類藥物(芬氟拉明):同時影響兒茶酚胺、5-羥色胺類藥物(西布曲明): 其他中樞性食慾抑製劑:瘦素kptin、瘦素受體激動葯、飽滿素Satietin、神經肽丫受體拮抗劑等新的減肥藥正在研究與開發。

  第二類:非中樞神經作用減肥藥:

  胃腸道脂肪酶抑製藥: 葡萄糖苷酶抑製藥:β3-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葯:

  作用於胃腸道系統的藥物(二甲雙胍):胃腸動力調整葯:大黃製劑,紅曲提取物(脂必妥,紅曲)。腺苷受體拮抗藥:麻黃鹼、咖啡因、茶。

  第三類:中藥。

中醫肥胖分型和治療大致可以分成:

  脾虛濕阻型:防己黃長湯、澤瀉湯。

  胃熱濕阻型:防風通聖散、小承氣湯。

  肝鬱氣滯型:大柴胡湯、大承氣湯。

  脾腎兩虛型:五味異功散、參苓白朮散。

四、外科手術療法:①縮小「容器」,減少食量的胃短路術;②醫治局部肥胖的脂肪抽引術;③截短腸道,減少吸收的空腸迴腸吻合術(腸道短路術)。

手術減肥是一種具有創傷性、損害性的療法,術後還容易並發低蛋白血症、維生素缺乏症、肝硬化 、 貧血 等多種併發症。術後感染機會多,故手術減肥不可輕易採用。

肥胖病-預防:

預防本症常較治療更易奏效而重要。必須強調適當控制進食量,特別是自覺避免高糖、高脂肪及高熱量飲食;經常進行體力勞動和鍛煉。 1.積極開展衛生宣傳教育,根據不同年齡、工作條件制定飲食結構標準、食量標準及活動量。 2.提倡從新生兒開始就施行科學飲食,合理餵養與營養,並加以行為矯正、心理修復、運動鍛煉,保持良好習慣,限制飲食,增加運動,限制長時間看電視。 3.對單純性肥胖無合併症者,積極進行飲食控制,加強運動,配合中、西藥物及針灸、耳針、按摩、氣功等措施,使體重逐漸降低,以每月減少1kg為合適。 4.對肥胖已出現合併症者,在治療肥胖病的基礎上還應積極運用中西醫結合用藥治療合併症,以免合併症的發展、惡化。 凡兒童青春發育期、婦女產後及絕經期、男性中年以後或病後恢復期,特別有肥胖家史者尤應注意,應自覺地長期堅持節食與運動的防治原則,避免依賴藥物和濫用藥物。

肥胖與之相關的因素

肥胖與之相關的因素複雜,迄今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認為,機體長期的能量入超是肥胖的直接起因,據多年來的研究所示,與之相關的因素很多,尤以如下幾點值得注意:

 (一)病因相關的因素: 1.遺傳因素;2.神經精神因素;3.生化代謝(內分泌)因素; 4、飲食因素;5.體力活動因素 6、其他因素

  (二)發病機制:肥胖症的病因未完全明了,有各種不同的病因,同一患者可有幾種因素同時存在。總的來說,若熱量的攝入超過人體的消耗,即無論多食,或消耗減少,或兩者兼有,均可引起肥胖。

肥胖症相關的一些疾病

不同病因引起的肥胖症,其臨床表現不同。繼發性肥胖症的患者有原發病的臨床表現。脂肪組織塊的分布有性別差別,通常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又稱蘋果型),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又稱梨型)。蘋果型體型者發生代謝綜合征的危險性大於梨型體型者。

  1.2型糖尿病;2.高血壓;3.冠心病;4.膽囊疾病;5.血脂異常;6.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7.老年肥胖者惡性腫瘤

老年肥胖症的確定

主要根據體內脂肪積聚過多和(或)分布異常。

診斷與檢查

肥胖症的空腹血糖及餐後2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GHbA1C)、胰島素及C肽、血漿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 (TG)、極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VLDL-C)、血尿酸均可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可降低。24h尿17-羥皮質固醇與17-酮固醇的排出量常高於正常。

  確定老年肥胖與否的根本是測定體脂含量,測定方法涉及人體測量學和其他物理、化學、電子等技術,下面就相應方法做以介紹。

  1.人體測量學(Anthropometry) 測定此類參數方法簡單,易於掌握。但是對肌肉特別發達(例如舉重運動員、重體力勞動者)或水腫的人不適用。

(1)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BMI):

這是一種近年來國際流行的標準體重測量方法,是WHO推薦的國際統一使用的肥胖分型標準參數。

  計算公式如下:BMI=實際體重(kg)/身高(m2)

  1979年WHO分布,正常BMI為18.5~24.9;>25為超重;>30.0為肥胖。2000年提出亞洲人正常BMI為18.5~22.9;>23為超重;>25為肥胖。

  利用體重指數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其特點是受身高的影響較小。該方法為局限性在於不能反映局部體脂的分布情況。

(2)理想體重與肥胖度:

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或理想體重(kg)=[身高(CM)-100]×0.9)(男性)或×0.85(女性)。實際體重超過理想體重的百分數為肥胖度,即肥胖度=(實測體重-標準體重)/標準體重)×100%。正常:+10%;>10%~20%為超重;>20%為肥胖。理想體重與肥胖度的計算已被廣泛應用,但有一定的局限性,如精確度不高、不能衡量局部體脂等。

(3)腰圍、腰臀比(Waist Hip Rate,WHR):

男性WHR>0.90為中心型肥胖,女性WHR>0.85為中心型肥胖。WHO按腰圍男性>94cm,女性>80cm定為腹型肥胖(歐洲人群)。優點是能很好地反映腹內脂肪的變化。但測量人的經驗、手法等會影響測定結果。

2.密度測量法:(1)水下稱重法; (2)皮褶厚度法。

3.核素解法;4.生物電阻抗法;5.雙能X線吸收法: 6.超聲檢測7. X線計算機斷層;8.磁共振顯像;9.整體電傳導;10.中子激活法;11.紅外線感應法;12.體鉀測定法。

肥胖症與某些內分泌疾病的鑒別

  1.庫欣綜合征;2.甲狀腺機能低下(簡稱甲低或甲減) ;3.下丘腦綜合征;4.胰島B細胞瘤(胰島素瘤) ;5.水鈉瀦留性肥胖症。

並 發 症

  1.肥胖伴糖代謝異常及胰島素抵抗;2.肥胖伴高脂血症;3.肥胖伴高血壓;4.肥胖伴動脈硬化症、心臟肥大及缺血性心臟病;5.肥胖伴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6.肥胖伴肝損害;7.肥胖伴腎功能異常;8.肥胖伴內分泌功能異常;9.肥胖伴高尿酸血症;10.肥胖伴男性性功能異常;11.肥胖伴婦產科疾病;12.肥胖伴骨科疾病;13、肥胖致皮膚皺褶易發生皮炎、擦爛,並容易合併化膿性或真菌感染,;14、肥胖者慢性消化不良、脂肪肝、輕至中度肝功能異常也較常見。同時並發動脈硬化症,高血壓等。

預 防

1.三級預防

(1)一級預防:又稱普遍性預防(Universal Prevention),是針對人口總體的措施,應以穩定肥胖水平並最終減少肥胖發生率,從而降低肥胖患病率。通過改善膳食結構和提倡適當體力活動,以及減少吸煙和飲酒等來改變生活方式。最終減少肥胖相關疾病,達到普遍性預防的目的。

(2) 二級預防:又稱選擇性預防(Selective Prevention),目的在於對肥胖高危人群進行教育,以便使他們能和危險因素作有力的鬥爭。這些危險因素可能來自遺傳,使他們成為肥胖的易患人群。新加坡對兒童採取這種預防措施後已經使肥胖的患病率從15%減少到12.5%。

(3)三級預防:又稱針對性預防(Targeted prevention),是針對已經超重或者有肥胖生物學指標,但仍不屬於肥胖的個體中進行,目的在於預防體重的增加,以及降低體重相關疾病的患病率。已經存在體重相關疾病,或有心血管疾病,以及2型糖尿病等肥胖相關疾病高危因素的個體應成為主要對象。

2.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

研究表明飲食結構由傳統的高碳水化合物、高纖維飲食向高熱量、高脂肪飲食轉化是老年肥胖的重要環境因素之一。

胰島素抵抗(IR)被認為是IGT和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肥胖的發病基礎。研究表明脂肪過量儲存(肥胖)或攝入過多均與胰島素抵抗(IR)有關,而且脂肪中不同脂肪酸成分對IR有不同影響。

飲食中飽和脂肪酸(SFA)主要存在於動物脂肪、肉類中,植物油中含量極少。單不飽和脂肪酸(MUFA)主要成分為油酸,主要存在於橄欖油中(84%),其次為花生油(56%)、玉米油(49%)、動物油(30%)等。ω-6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富含於植物油中,主要成分為亞油酸和由之轉化而來的花生四烯酸(AA)。ω-3系列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主要成分為20碳5烯酸(EPA)、22碳6烯酸(DHA),主要來源於深海魚類。流行病學研究發現飽和脂肪酸攝入獨立於脂肪、體重指數(BMI)與空腹胰島素水平(胰島素抵抗的一個標誌)正相關,而多不飽和脂肪酸(PUFA)攝入與空腹血胰島素水平不相關或負相關。提示飽和脂肪酸(SFA)攝入過多與高胰島素血症、胰島素抵抗(IR)有關。所以,限制飲食中的飽和脂肪酸對預防肥胖至關重要。

體力活動少是誘發肥胖的重要環境因素。體力活動少,靜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伴發全身胰島素抵抗,而胰島素抵抗是肥胖的基礎。反之,體力活動,無論短期或持久性者均可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肌、脂及肝胰島素抵抗,運動的益處除減肥作用外,尚可以增加全身耗氧量,增加骨骼的血流量,增加葡萄糖的氧化,提高脂肪分解酶,特別是肝脂肪酶活性,提高HPL3C亞組分,降低TG,降低血壓。

  吸煙是導致胰島素抵抗的獨立危險因素。雖然吸煙可以引起體重降低,導致體重指數(BMI)減少,但由於長期吸煙可造成脂肪重新分布,腰圍及腰臀比(WHR)增加,造成腹內脂肪聚集,形成腹型肥胖。干預措施包括:①對尚未吸煙者應防止其吸煙。②吸煙者停止吸煙,可採用藥物戒煙,即採用口、皮或經鼻的煙鹼替代治療。建立有效的戒煙保障體系。NHANESI研究發現停止吸煙後,吸煙者體重平均增加6~10磅(1磅=0.4536kg),體重增加可能對戒煙起負效應。但研究表明繼續吸煙的危害性遠勝於戒煙後體重增加的危險性。

3.社區干預

提高全民對肥胖症及其危害的認識是防治肥胖的重要環節。單靠醫生告誡患者注意不要發胖並不能阻止肥胖症的流行,應加強普及教育,宣傳肥胖症的危害性,在制定城市建設、交通及住宅規劃的政策時應充分考慮自發性體育活動的需求,並需要公共衛生專家及衛生部門的大力推廣。

肥胖症飲食注意

(1) 每天總熱量不宜少於1200千卡。應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按營肥胖症養配餐方案計算每日總熱能和蛋白質、脂肪、糖類、礦物質、維生素的攝取量。

  (2)應廣泛攝取各種食物,變化愈多愈好,養成不偏食習慣。不要採取禁食某一種食品的減肥方法,例如不吃蔬菜、水果、糧食,只吃肉類的辦法。

  (3)絕對不要因貪嘴而破壞飲食減肥計劃。

  (4)忌喝果汁,盡量採用新鮮水果、蔬菜,因其富含纖維素,既可增加飽腹感,又可防止便秘。

  (5)口味不可太咸,以免體內水分滯留過多。

  (6)烹調方法,以蒸、煮、烤、燉等少油法為宜。炒菜用的油,必須按計劃中規定的量,因此不宜吃油炸食物及喝肉湯。

  (7)增加飲食中纖維素含量,例如多選用糙米、胚芽米、麩皮麵包及纖維素多的蔬菜、水果。

  (8)用餐採用分食方法較好,以便正確控制份量。

  可任意選擇的食品:清茶、淡咖啡(不加糖、奶精)、檸檬、泡菜、酸黃瓜、辣椒、胡椒、五香粉、醋。

  禁忌食品:嚴格限制糖果、酒類、飲料、甜點、罐頭製品、蜜餞食品等零食。

  最後,應強調減肥者一定要配合適量體育運動,減重期應照常工作及勞動,不要休息。

減肥的最大剋星

  肥胖原因:形成肥胖的五區。雖然不少人都以節食為首選的減肥方法,但是往往效果甚微。原因就在於超市裡的一些貌似可以減肥的食品,其實是減肥的最大剋星。

  過量蛋白質。蛋白質也是一種產能量的物質,如果吃多了,食人的能量超過了人體需要量,儲存起來的還是脂肪。含蛋白質的食物多為肉類、蛋類、奶類、黃豆類、糧食,蔬菜和水果也有少量的蛋白質。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肉、蛋、奶、黃豆)都含高脂肪,這些食物吃多了脂肪也會隨著吃多了。

  1克碳水化合物或1克蛋白質只產生4千卡熱量,而1克脂肪能產9千卡熱量,所以多吃一點脂肪等於多吃很多的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植物油比同等重量的肥肉所含的脂肪要多,因為肥肉中除了脂肪外還含有水分、蛋白質、纖維組織。有人說:「我不吃肥肉,只吃素油,可以避免肥胖。」實質上是一種誤解,瓜子、花生、核桃、松子、榛子、夏果等這些硬果類食物的成分幾乎一半是脂肪。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糧食、豆類、奶、水果、乾果、蔬菜。以前生活水平低的時候副食差,一般人每頓飯吃主食四五兩是很平常的,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副食好了,主食還吃四五兩就超量了。

   吃「油」太多。飽和脂肪是減肥的大忌,而為了防止發胖,就要少攝入脂肪含量高的食物。植物油和動物油都是脂肪,植物油是純脂肪,肥肉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還存在於瘦肉、內臟、蛋、奶、豆製品、某些蔬菜里都有一定量的脂肪。

  零食+甜品。有些人喜歡吃零食,喝甜飲料,尤其是感到生活乏味或看電視時吃過多的零食。零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的成分幾乎都有。吃零食等於吃能量,有些零食的能量還很高,比如硬果類食物含油多,香蕉、開心果、腰果、薯片、膨化食品含澱粉多,糖果、乾果、果脯、甜飲料含糖多,牛肉乾、魚片含蛋白質多,產生的能量消耗不了,就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

  喝酒太多。酒是產生高熱量的飲料,1克酒精能產7千卡熱量,僅次於脂肪產的熱量,啤酒中的酒精度數雖然只有3%左右,但還有11%的含糖度數,而且喝啤酒的量要大得多。一瓶啤酒產的熱量相當於100克糧食產的熱量,酒喝得多就等於多吃很多食物,多餘的能量還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


推薦閱讀:

揭開楊貴妃肥胖之謎
胖娃娃問題面面觀,幫孩子過好這一生
糖與脂肪相爭:誰才是導致肥胖的罪魁禍首?
為什麼節食減肥是徒勞的?
肥胖不但讓你變醜還讓你變笨!5種食物有損智商?

TAG:營養 | 肥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