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天我們還要讀王陽明

《中華讀書報》2017年征訂正在進行,恭請讀者朋友到當地郵局訂閱。郵發代號1-201

王陽明在中國哲學史、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無需多言。以致良知、知行合一為代表的陽明學說,不僅在國內廣為人知,還傳播到日本、朝鮮,在近五百年的中國歷史甚至東亞歷史上影響深遠。但陽明學說在我們的國家還遠未體現出其應能發揮的影響力和感召力。陽明學說依舊有待於更進一步走入大眾視野。

《五百年來王陽明》正是一部面向大眾讀者、全面介紹王陽明生平及思想的著作。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主講人酈波,運用通俗易懂的文字,梳理了王陽明傳奇的人生經歷,闡述了陽明學說的誕生歷程和主要內容,向讀者介紹了王陽明如何一步步地走向聖人之道。

陽明學說在中日兩國的迥然命運

王陽明開創了震古爍今的學說體系,在明代中後期影響甚巨,整部《明儒學案》中記載的學者,大半是陽明學說的信仰者。

相比在明代時的興盛,陽明學說的傳承在清代顯得沉寂。在清代,官方學問是程朱理學,學術界漢宋之爭長期持續。清代學者將注意力投向漢學研究,在文獻、典籍、訓詁等領域獲得了驚人的成績。而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清代思想領域長期缺乏活力,以至於龔自珍發出「萬馬齊喑究可哀」的感慨。

王陽明畫像

陽明學說遭到了清代民間學者的批評,被認為在禪宗和道家影響下,錯誤地解釋了孔子的思想。而陽明學說確實缺乏良好的傳承。明末清初的大儒黃宗羲便批評王陽明急於明道,忽視培養後進,以至於陽明之後,其各派弟子偏狹一隅,沒人能夠將王學融會貫通,發揚光大。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也評論道,王陽明的哲學遭到了誤解和濫用,他的門徒發展到相信:良知本身能夠告訴我們一切,包括怎麼做,這是荒謬的。種種原因之下,陽明學說的影響力在清代長期不顯。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陽明學說在明代傳播到日本、朝鮮,卻釋放出巨大能量。尤其在日本,陽明學說受到極大歡迎。日本學者通過典籍研究,充分地吸收了陽明學說的精華,消化發展而為己用。日本人崇尚禪宗和武士道,這有利於他們迅速地吸收知行合一的精神,從而轉化成強大的「直來徑往」的行動力。幕末著名的學者吉田松陰便是陽明學說的信奉者,培養了山縣有朋、高杉晉作、伊藤博文等學生。這些人紛紛以陽明學說為精神動力,日後成為明治維新運動的中堅。因而毫不誇張地說,陽明學說對日本的近代化厥功至偉。弔詭的是,因明治維新取得巨大成就,日本人對陽明學說的推崇反而倒轉過來影響了中國,刺激了國人對這一學說的再度注意。

到了清末民國年間,陽明學說在中國又再度展現出活力。中國近代歷史上的很多大人物都是陽明心學的信奉者,或者曾經受到陽明學說的影響。毛澤東、孫中山都曾經潛心研讀王陽明著作;蔣介石喜讀王陽明,信奉心學精神,還在台灣命名了陽明山;陶行知原名文浚,因推崇王陽明而改名行知,一身致力於教育事業,成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陽明學說進入大眾視野

自近代出版業肇端,伴隨著王陽明及學說再受關注,清末民國有關王陽明的著作也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比如楊千里的《王陽明之歷史潭》(明明學社,1908年),胡越的《王陽明》(中華書局,1925年),王勉三的《王陽明生活》(世界書局,1930年),宋雲彬的《王陽明》(開明書局,1934年),孫毓修的《王陽明》(商務印書館,1937年),章衣萍的《王陽明》(兒童書局總店,1938年),王禹卿的《王陽明之生平及其學說》(正中書局,1943年),等等。

這一類著作有鮮明的兩大特點。一是重視對普通大眾讀者的導向,產生了以簡述王陽明生平經歷、旨在向大眾傳播陽明思想的寫作方式,其中不乏以青少年為對象的作品。二是注意對當時社會局勢和環境的呼應,有利用和挖掘陽明學說以滿足自身立說之需的特點。

梁啟超對王陽明十分推崇,抄錄了《節本明儒學案》,出版了宣揚王學的《德育鑒》。他提倡王學的一個現實動機是對教育改良的呼籲。在他創辦的《新民叢報》上,1904年即對王陽明冠以「祖國大教育家」的頭銜。在《知行合一之教》中,梁啟超開篇即批判當時教育只說不做,忽視實踐。因此呼籲,「唯一的救濟法門」便是知行合一。

當時有人對通俗寫作王陽明的做法提出了質疑,認為要想了解王陽明,只需看《傳習錄》或《王文成公年譜》,何必又要重新寫一本書呢?萬一弄錯,豈不誤導後人?胡越批評了這種觀念,認為當時國內只有少數人知道王陽明,即便知道也是知而不行。因此,他撰寫《王陽明》一書,把初學的青年和勉強能夠讀懂淺易書籍的同胞當作目標讀者,目的就是向一般大眾宣傳陽明學說。

王勉三在《王陽明生活》中更是直接呼籲,陽明學說是中國的寶物,卻被遺失在日本了,現在應該要拿回來自己用。這本書初版於1930年,再版於1933年,正值九一八事變前後,因而其呼籲與當時抗日救國的時代背景聯繫緊密。

以上不惜筆墨追溯一點歷史,無非是想說明:陽明學說的價值有待進一步宣揚和挖掘。

走近陽明心學,從了解王陽明的生平經歷開始

梁啟超曾說過:「以謂欲治一家之學,必先審知其人身世之所經歷,蓋百家皆然,況於陽明先生者,以知行合一為教,其表見於事者,正其學術精詣所醇化也。」也就是說,以知行合一為宗旨的王陽明,其人生經歷正是其學術造詣的源頭和體現。要深入了解王陽明的學問,必須先從其生平經歷入手。

《五百年來王陽明》的主線是王陽明的生平經歷。全書共分二十三章,沿循王陽明的人生軌跡展開。開篇四章的四個「那」:父親那座山、理學那道坎、宦官那個坑、生死那道關,寥寥十六字,精準地體現了王陽明從出生到龍場悟道前的曲折經歷。從第六章到第十一章,講述王陽明從領悟到講學,其主要思想的形成過程和精髓之處。第十二章到第十九章,講述王陽明平賊、平亂的事功,這是王陽明學說在行為實踐中的展現。第二十章到二十三章,則是王陽明第三次悟道和以此心光明的方式辭世。

寫王陽明的生平,所依據的材料,一般不外乎《王文成公年譜》《傳習錄》《明史·王守仁傳》等幾種。《五百年來王陽明》立足於現有材料,但有不少獨到的解讀。在描述陽明學說時引經據典,談古論今,談知行合一時說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談致良知時議議弗洛伊德和孟子,展現了寬廣的視野。馮友蘭曾評論陽明學說易被人誤解和濫用,良知只能告訴我們應該做什麼,而不是怎麼去做。《五百年來王陽明》的解讀是,致良知不是簡單的良心與道德自律,良知要從生活的困境中、艱難中悟得。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光明的指引,找到光明的那顆心,要通過心外無物、樹立大志向、不斷追逐,來塑造人生,構建人生境界。

第二章「父親那座山」,專門講述了王陽明與父親王華的關係。王華本人也是少年得志,考取狀元,他與王陽明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衝突?這一章專章講述了父親、家庭環境對王陽明的影響,這是以往其他著作中不多見的地方。

總的來說,《五百年來王陽明》不僅還原了王陽明的一生,還將王陽明本人寫得活靈活現。在酈波的筆下,王陽明少時天才、青春叛逆,晚年老成、舉重若輕的形象躍然紙上。如同金庸筆下的郭靖、楊過、令狐沖、張無忌,這些人物都不是一開場就擁有無敵設定,而是歷經坎坷,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大俠。《五百年來王陽明》呈現的王陽明形象更適於讀者親近和接受。

《五百年來王陽明》,酈波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8月第一版,68.00元

為什麼我們今天還要讀王陽明?

《五百年來王陽明》強調:中華民族繼續向前,傳統文化是重要的核心動力。而其之所以思考王陽明,是因為他開啟了我們今天仍然必須面對、必須思考的兩個終極問題。

第一個終極問題是完人之問。一個人怎麼超越自己,成為真正優秀,有價值的人?酈波指出了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資質一般的人,認定方向努力,反而容易實現目標和價值,資質高的人往往被自身所誤,因而更難超越自己。而王陽明作為一名天賦異稟之人,成功地超越一切,最終成為一代聖人、一代完人,因此,梳理王陽明的人生經歷,展現他一步步走向聖人之路,對當下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啟發意義。

第二個終極問題是心學之問。從國家民族的角度看,為什麼陽明心學能夠被日本吸收,成就明治維新,卻沒有在中國產生更大的作用和影響?酈波指出,近代日本的崛起,表面上看是脫亞入歐,內地里是以陽明心學奠基,由於實踐了知行合一而成功。而反觀中國,由於未能實踐知行合一,洋務運動的努力卻以失敗告終。

酈波引用了杜維明的話:「21世紀一定是王陽明的世紀。」並在書中發出了強烈的呼籲:有什麼理由不去反思、借鑒、學習這樣偉大的智慧呢?


推薦閱讀:

王陽明《書黃夢星卷》原文及翻譯
王陽明:世間的事,不動私心,才能做到不煩惱
王陽明:此心光明,人生才能光明

TAG:王陽明 | 我們 |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