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將認為清軍入關是好事,結果,自己被清軍弄的屍骨無存

史可法,生於1601年2月,死於1645年5月,是明朝的一位忠心耿耿的將領,也是一位明末的抗清將領,但是為什麼就這樣一位抗清大臣卻認為吳三桂引清軍進入明朝的土地上是件好事呢?

原來吳三桂引入清軍所要去攻打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史可法所仇恨的敵人---李自成。李自成不是別人,正是明末的時候率領著農民們進行起義的那個人,因為起義或之前早已就有蓄謀的原因,李自成自己在西安建立了一個自己的政權,叫做大順,自己則是大順皇帝。

1644年的時候,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政權的李自成,開始對北京有所動作了,並且這一動作十分的成功,以至於最後,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無奈上吊自殺了。

吳三桂,這個引清軍入關的人,本來都已經是歸順了李自成的大順國了,但沒想到,卻讓李自成養虎為患。在他歸於大順的一周之後,吳三桂這個人都對大順來了一個反擊,他的反擊並不是說他自己去帶兵起義,推翻大順國,推翻李自成,反大順國什麼的,而是去投靠另一個人---清軍。是的,吳三桂在歸順的第一周後,他自己就又去投降於了清軍。

你說,吳三桂他自己去投降於清軍,自己跟著清軍吃香的喝辣的就行了呀,為什麼又要去殃及自己原本的國家,關內的明朝子民們呢?但是更奇怪的是,他去騷擾,殃及了那些關內的子民們後,那些人居然還不怪他。更為奇怪的是,他們還去感謝他,甚至是明朝的忠誠,在面對自己的國家領土受到攻擊的時候,第一反應,首先要做的並不是要去打跑,驅趕走這些侵略者,懲罰那個帶他們入關的始作俑者,而是去感謝他,感謝吳三桂這個引起這場戰爭的始作俑者。

可是,感謝總是需要理由的,否則一個忠臣是不可能這麼做的,那麼,這個理由又是什麼呢?

原來,吳三桂引入清軍後,清軍所要對付的人已不再是明朝的人了,而是剛剛獲得勝利,取代明朝的大順國了,因此,入關後的清軍要打敗的敵人就是這個大順國和這個大順國的皇帝李自成。按照史可法這些人的看法來說,這個李自成並不是什麼好人,而是一個寇,而清軍入關,又正好幫忙平息了這個內寇,打敗了李自成,所以,對於史可法來說,他是高興的,因為內寇已經被平息,內亂也因此而終止了,正好藉助了外人的手殺掉了自己早就想殺的人了。

可是,史可法的目光從這段例子從來看,他的目光還是短淺的,雖然國家的內亂已經被平息住了,但是畢竟是藉助的外人的手,而且這個外來人的實力還遠遠超乎自己本身的實力和內寇的實力,他們的實力凌駕於大順與明朝之上。所以,一旦當他們入了關,所想要做的並不僅僅是打敗當前的政權了,而是要建立自己的政權,平息內亂只是恰好順手而已。

所以說,不管還是內憂外患,一旦有和此事無關的人員的加入,那麼,事情就不僅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了。

但是最終的結果呢,在1645年5月20日,在紅衣大炮的轟擊下,揚州城陷落,史可法被俘拒降遇害,當時,正值夏天,屍體腐爛較快,所以以至於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其義子史德威與揚州民眾隨後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嶺(揚州古城北邊廣儲門附近),死後南明朝廷謚之為「忠靖」。6月16日,清軍抵達南京,南明弘光皇帝逃竄,餘下人員開城投降。

本文為頭條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推薦閱讀:

八種感情沒有結果
現在特流行這種果樹,種在陽台一年四季開花結果,想吃就能摘
無論你愛過誰,結果只有一個。陪你到最後的,才是真愛。
康熙諸子的一生經歷和最終結果
八字論命之簡單粗暴要結果

TAG:名將 | 自己 | 結果 | 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