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的師傅須菩提祖師是誰?
須菩提祖師作為孫悟空的第一任師傅,博問廣學、武藝奇高、弟子眾多,卻沒有人知道他是誰,在整部西遊記中也僅在孫悟空拜師學藝過程中出現過,以後就徹底消失了。
須菩提祖師作為一個小說杜撰人物,一定不會憑空捏造,應該有他的淵源或創作原型。而這一原型應該與作者吳承恩的知識背景,中國神怪小說的發展脈絡以及宗教演變有較大關係。
一、分析依據
1、神怪小說發展背景。我國神怪小說的發展與佛教的傳入與本土神話故事的發展聯繫較深,中國神話故事流傳過程中,以一定歷史事實為素材,逐漸融入了佛教神、道教神、儒教神的元素,釋道儒融合較為明顯,比如有老子一氣化三清的說法,就認為佛出於道。這種融合也是佛家早期在中國流傳的需要。我國較著名的神怪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與中國古代神話和釋道儒密切相關,他們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並不是吳承恩和許仲琳的獨立創作,但相對來說,《西遊記》的獨創性較大,吳承恩作了大量的最後整理和創作工作。
《西遊記》和《封神演義》中的神話人物淵源較深,比如《封神演義》中的准提道人就是如來佛祖。但有人認為《封神演義》成書過程較《西遊記》略晚,兩者不具有比較性,最多也是《封神演義》抄襲或借用《西遊記》。但本人認為,《西遊記》和《封神演義》既然都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並早已在民間流傳,兩本書的神話人物應該在成書前早已有原型,吳承恩對《封神演義》成書前的相關流傳故事應該較熟悉,反之亦然。因而,兩書的的神話人物的原型可以相互比較,以此來推定須菩提祖師的創作原型。
2、《西遊記》故事情節發展的需要。歷史上流傳的孫悟空早已是神通廣大,世人皆之,吳承恩為了讓孫悟空的武藝和名字有一個合理來源,杜撰了須菩提祖師這一人物,或者是他看到了現在早已失傳的相關文獻資料,或許是他僅根據藝術創作的需要,進行了藝術處理。這也是分析的重要來源之一。
3、宗教典籍中尋找依據。吳承恩描述的世界無非是釋道儒的世界,如來佛祖、玉皇大帝、唐太宗,各撐一方,相安無事,每一個人物都應該在相應典籍中找到原型。
二、須菩提祖師創作原型辯析
1、《西遊記》中須菩提祖師形象。
須菩提祖師隱居在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中,他首次亮相時說他:
大覺金仙沒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
不生不滅三三行,全氣全神萬萬慈。
空寂自然隨變化,真如本性任為之;
與天同壽莊嚴體,歷劫明心大法師。
較之《西遊記》中其他神佛仙聖,須菩提祖師似乎是一位集釋道儒之大成,三教九流無所不通、前世今生不所不知的神人。他開講大道能夠「說一回道,講一會禪」,他可以傳授給孫悟空「道」字門中三百六十傍門的神通,並能使孫悟空「皆成正果」(第二回)。而他教悟空三年,就把他培養成一位會七十二般變化的神通廣大人物。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能有這麼強的教育才能,是《西遊記》中其他神仙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即便是如來佛祖和太上老君,也只不過各代表一家而已。與他交往的卻不乏樵夫野老。如曾指引過孫悟空的那位樵夫,就蒙他傳授過一曲《滿庭芳》,得以在「家事勞苦,日常煩惱」時念念,「一則散心,二則解困」(第一回)。他座下的弟子不計其數,「見今還有三四十人從他修行」(第一回),但細算起來,不難發現其中絕大多數當是俗子凡夫。須菩提祖師對孫悟空的前後因緣了如指掌,知道傳授給他神通,他學藝有成後「這一去,定會不良」(第二回),卻仍沒有將孫悟空拒之門外。試想,假若須菩提祖師顧忌天廷地府的威儀、將仙界的金科玉律奉為圭臬,他何所取而非如此不可呢?和孫悟空一樣,須菩提祖師當也屬仙界的一個「另類」「異數」,只不過,他表現的不如孫悟空那樣張揚、那樣義無反顧罷了。而這樣一位神人,卻不為佛道務界所知,並且不屑於與所謂的神佛仙聖來往。同處西牛賀洲地界的如來,恁是神通廣大,也不知道有這麼一個神仙存在,如來曾這樣評價西牛賀洲:「我西牛賀洲者,不貪不殺,養氣潛靈,雖無上真,人人固壽」(見《西遊記》第八回)。可見,須菩提祖師法力應在如來之上的。
2、須菩提祖師與須菩提。
《法苑珠林》卷二十五記載釋迦牟尼佛五百弟子中有兩個須菩提,一位出身王室,名叫天須菩提。另一位即善於解空的須菩提,以「恆樂安定、善解空義、志在空寂」著稱,號稱「解空第一」。此二個須菩提都不具備上述須菩提祖師的通天能力,應該和孫悟空師傅說無關。退一步講,就算此須菩提乃彼須菩提,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又何須如來親自出馬收復孫,只須派個弟子就行了。
3、須菩提祖師與《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對中國古代神話人物大多都有涉及,主要神話人物關係如下:
第一代創始元靈:鴻鈞,混鯤,女媧,陸壓;
鴻鈞老祖弟子:道德天尊,盤古,通天教主;
混鯤祖師弟子:准提道人、接引道人;
元始天尊弟子:燃燈道人。
鴻鈞老祖在宇宙沒形成前就有了,是宇宙最初的混沌狀態,他的弟子與宇宙是同時形成的,正好與天同壽,道德天尊后來成了太上老君,盤古成了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就是靈寶天尊,燃燈道人就是西遊記中的燃燈古佛,即過去佛,如來佛是現在佛,後來的彌勒佛是未來佛。西遊記最後一回提到接引佛祖,可能就是接引道人,如來在菩提樹下成佛,把師弟也帶入了佛界;
如果按照封神演義人物的去向,須菩提祖師可能就是通天教主,一是通天教主與天同壽,和如來是同一輩份,其法力不在如來之下,比較符合西遊記中須菩提祖師的法力;二是傳說中通天教主學問廣博,並且有七十二、三十六般變化,收徒很多,並且不拘一格,像如來那樣人物大概不會收一個猴子做徒弟的;三是在封神演義中,通天教主的截教被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合力設套,弟子大多被殺,他本人也被鴻鈞老祖帶走,所以在天庭,大多數人是他的弟子。按照西遊記後來的發展,孫悟空的法力並不是特彆強,這就讓人費解,為何當初孫悟空大鬧天宮時,那麼多人法力在他之上,就沒有收復他呢,非得要請如來出山呢?這隻有一種解釋,就是天宮裡的人包括太上老君一看便知孫悟空的來頭,太上老君出於對通天教主這位師弟的謙意和尊重,不好得罪悟空,而大多數天神天將都是通天教主的徒弟或其師侄,也是沒有真正用心對付悟空。因而,請如來出山,比較符合常理。
因而,比照封神演義,須菩提祖師原型是通天教主可能性較大。
4、須菩提祖師與《西遊記》創作本身的藝術需要。
須菩提祖師?「莫須有」?會不會讓人想到須菩提祖師就是莫須有的菩提祖師,完全是一個杜撰呢?「西方妙相祖菩提」,按這一句,叫菩提祖師就行了,為何還要加上一個「須」字呢,莫非是想告訴讀者,須菩提祖師即是莫須有的祖師也。再看須菩提祖師的住處,西牛賀洲「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靈台方寸是一個「心」字,斜月三星也是一個「心」字,莫非此等神通廣大之人只是在人心裡,並且也是住在西牛賀洲,和如來同處一地,針鋒相對。
那麼吳承恩又為何要杜撰一個菩提祖師出來呢。吳承恩著西遊記,並不與宗教觀念和社會意識認同,釋道儒各路神仙都是被揶揄、調侃、作弄的對象,而孫悟空的反抗精神、懲惡揚善精神,則得到放大,這一正義精神通過孫悟空這一個體表現出來,但要讓這一精神形成一股潛流,還必須有一大群正義的化身作支撐,杜撰出一個須菩提祖師這一人物,其弟子無數,也佔有靈台方寸之地,直接與如來相抗衡,在這一背景下,《西遊記》這一小說就不僅是孫悟空個人對邪惡勢力孤軍奮戰了,而成了正義力量和邪惡力量的全方面較量。一個孫悟空挺身而出,更多的孫悟空在默默奉獻,小說也就顯得不那麼悲情了。至於為何孫悟空大鬧天宮一定要等到如來收復他,也許是大家都看到了他與佛祖的淵源,有意成就之吧!
值得一提的是,神話史上還有一位神話人物,神通廣大,但不喜歡揚名,也不想過問世間上的雜事,這一點似乎與須菩提祖師較像。他就是楊眉大仙,其實是一顆空心楊柳樹,比鴻鈞還要早千年。據說他的眉毛像楊柳一樣長。有一次鴻鈞和楊眉大仙交手,鴻鈞把所以的法寶都用了,但全被楊眉大仙收去,因為他本身就是一顆空心的樹,不管用多少法寶全部沖公。後來鴻鈞敗服,壽頂把寶物全部歸還。
總之,須菩提祖師是吳承恩以一定的神話人物為原型,加入了作者的自由想像,成功塑造的一個神話人物
推薦閱讀:
※孫悟空為什麼不願意當弼馬溫?這個官真的小嗎?
※孫悟空是美猴王?西遊記原著中行者比八戒還丑!
※《86版西遊記》孫悟空到底有多強?
※孫大聖的祖先是印度猴神?曾滿嘴的黃段子,惹得鐵扇公主大怒
※龍珠超:突破超賽藍,孫悟空最新形態已出,只是低調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