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境界

科學家的境界

徐耀

  在西方語言習慣中,科學是與人文相對應的比肩之學,而在中文語言習慣中,科學乃分科之學,二者內涵有所差別。

  按照與人文相對之解釋,科學家研究的是與人際關係無關的自然世界。若只研究自然世界,不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則科學完全與人文無關,若要利用研究所獲知識改造自然世界,就會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此時科學以及派生出來的技術就與人文相關。

  按照分科之學解釋,凡是按照分科方法進行的研究和得到的學問都是科學,因此才會有「社會科學、人文科學」之類的說法。現如今,分科方法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種學問,伴隨著大量專門家的產生,學問之間的溝壑越來越深,通才幾不可得。

  這兩種解釋最終殊途同歸。科學家的研究不以人的組織—--社會為對象,這樣就會造成科學家的思想可能偏離社會整體發展規律,出現不符合倫理及道德的科學研究及科學家。至此,一個重要問題被提出來,科學家究竟應該有何思想境界,科學家應該自覺符合人類倫理,抑或是去改造人類倫理?這個問題恐怕是哲學衰落的現實世界中,知識分子們都應該思考的大問題。

  科學家首先是人,做人就會有一定的境界,做人的同時也要做事,做事也會有一定的境界。做人的境界要通過做具體事來提升,而做事的方式是做人境界的直接反應,二者不可分離。

  卡耐基從人對社會的貢獻分析,人的境界由低到高分為「知識境界,智慧境界,覺悟境界」。馮友蘭從人的行為目的分析,人的境界由低到高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後者看法包括了前者看法。

  自然境界下,人的行為要麼出於個人愛好,要麼出於從眾心理,為其所不得已為之,不去多想目的。功利境界下,人做任何事情都經過算計和估量,目的是名和利。道德境界下,人除了自我利益之外,更多考慮到社會上其他人的利益,行為目的是維護大多數。天地境界下,人的行為已經不是重點,思想的影響深遠而廣闊,參於天地之間,亘古而彌遠。按照如此劃分,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是普通人,道德境界是賢人,天地境界為聖人。

  科學工作有一定特殊性。很少有人做科學研究最初就是為了崇高的道德目標,多數出於好奇心,此時應該屬於自然境界。當研究成果有應用價值時,科學家的境界出現分化,為了個人利益去利用這些成果的,趨向於功利境界,不追求個人利益而繼續探索並利於社會的,趨向於道德境界。如果科學家最終超越道德和功利,轉化為思想家,創立類似於哲學的理論,則可能得到天地境界。天地境界的科學家少之又少,要有,也在公元前有過,比如古希臘的一些哲學科學家,先秦中國的墨子。

  從起源來看,科學家的前身屬於巫師和工匠,巫師是古代國家重要的角色,比如,曆法和天文都是他們的職業範圍,後來巫師逐漸轉變為宮廷科學家,而工匠則成為民間科學家。現代社會高度商品化,科學家要麼是中產階級的一部分(如發達國家),要麼是無產階級的一部分(如我國),作為專職搞科學研究的一類人,他們基本上在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轉悠,不會出現天地境界的科學家,有道德境界的科學家也算鳳毛麟。

  固然,從哲學的角度看,人的境界有如此這般之分,但人類社會不斷發展變化,如今社會過度強調物質享受,以物質佔有量為衡量個人價值的最重要標準,因此人的境界不可能太高。科學家亦然。科學家出於純粹的好奇和功利目的而進行的研究有可能脫離社會倫理,比如核彈、幹細胞研究、轉基因生物、克隆生物,此時科學家往往陷入矛盾,不知科學究竟是善還是惡,如果他明白做人應該有較高的境界就不會困惑。比如,一個有道德境界的科學家一定不會發展甲醇汽油技術,也一定不會非法推廣轉基因農作物,一定不會將一些似是而非的無用概念推銷給政府以獲得經費。

  那麼,科學家在實際工作生活中究竟應該如何做事呢?那就是「極高明而道中庸」。何謂「極高明」?是指科學家的思想要極高明,自己對所做工作有清楚的認識,知道所做是否符合人類倫理、社會道德規範,知道研究的結果有害、有益、抑或未知,知道一個偉大的科學家是為人類造福的人。何謂「道中庸」,就是「取道中庸之法」,在日常行為中,行事恰如其分,不說過頭的話,不做過頭的事,不做對他人有害的事情,同時使自身慾望適度滿足。

  科學家囿於自身所鑽研事物之狹窄,往往只有知識的深度,而缺乏思想的廣度。有些人性格偏執、鑽牛角尖,他們執著地認為自己所做之事正確,這是科學對人造成的最大弊端影響。科學家一定要對科學有個合乎邏輯的態度,科學只是認識世界的一種方法,即人類整體知識數量大增時產生的分科之學,科學不具有任何先驗的至高無上的道德屬性,絕無科學至上的理由。科學家就是普普通通一個人,不會因為從事科學研究就所言皆為真理,因此科學家的行為應該和大眾一樣符合倫理和道德規範,在此基礎上,科學家應該向哲學家學習,以其頭腦之睿智、邏輯思維之優勢,追求盡量高的人生境界。

  人生的境界不是固定不變的。比如,一個科學家創造了一種理論或技術,本是出於自身好奇,但技術可以產生經濟價值,或者原理可以帶來名譽地位,如果此後科學家為了名利去推動他的發現,則其人生境界由自然境界轉變為功利境界。再進一步,如果這位科學家放棄自己的專利收入,讓他的發現惠及社會大眾,他就進入了道德境界,我覺得袁隆平就屬於這種境界。當然也有人從道德境界下降到功利境界,比如有的科學家在國家資助下獲得成果,以前都是免費用於社會,如今自己辦公司掙社會的錢去了,這就從道德境界下降到了功利境界,因為國家資助下獲得的成果理應用於社會。

  既然人生的境界不是一成不變,那麼如何獲得並保持較高境界呢?就是「致知」和「用敬」,這是宋明理學家的建議,一種修養功夫。程伊川說:「涵養需用敬,進學在致知」。「致知」就是對世界和人生的了解,只有不斷獲得新的了解,世界和人生對於他才有新的意義,人生境界才能不斷進步。「用敬」就是多注意,經常檢點自己的言行,減少讓境界向下的念頭,增加境界向上的念頭。對於科學家而言,「致知」是每日必需的功課,但「用敬」則困難一些,人都有惰性,亦有貪念,這些都不利於常住道德境界,要常常從大腦里剔除之。

  科學家本是高智商群體,理應多些道德境界之人,但由於現實的制約和分科研究的弊端,人們往往忽略了人生境界這個問題。非但如此,很多人甚至排斥哲學理念,實乃大不智,其中又有一種情況,排斥所有來源於中國古代的哲學理念。從百年屈辱到如今國家大發展,從康有為著《新學偽經考》到魯迅的去漢字化,到文化大革命,到如今的斜眼向西看,一切都是中國文化的錯,對中國傳統文化可謂極盡貶低。在科學家群體中有不少人偏執地批評文化,固然我們不能掩蓋傳統文化的問題,但科學家應該自視一下精神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又有幾何?科學家現實中的困惑與煩惱都可以從古典哲學中找到答案,因為中國哲學的本質是關注人與人的關係,最終目標是審美,而人生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最深刻的美。

  人終究要死的,但人也可以不死,境界高者其靈魂的產物可以不死---著作、作品和思想。我們應該追求什麼?言者無意,聽者自知。


推薦閱讀:

一東講:題畫詩的三重境界(3)
境界高的人如何與境界低的人交流?
(卷二)應該有的一種境界——讓心靈深呼吸小故事
做女人是一種境界(上)
空手套白狼的精義和撒謊的境界

TAG:科學家 | 科學 | 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