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不能遺忘的家訓文化

家訓家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內容博大精深,豐富多彩。和全國各地一樣,寧波象山歷史上的家訓文化也是一座富礦,可以說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值得人們去發掘、傳承、發揚光大。

《禮記·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就是古代家訓文化的思想核心,就是為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的。中國傳統社會,其實就是一個家國同構的社會,那種家國情懷,滲透在家訓的方方面面。

象山縣家訓的內容非常豐富,但其主要方面表現在修身、勉學、齊家、處世、治國等五個方面。

【修身】

家訓、家規都是面向一族一家的人生道德教育,人怎樣成為一個有完美人格的人?儒家認為在於「修身」。要修德於己,淡泊明志,自強自立,慎獨自省,促進美好品德內心修養。

修德於己關頭史氏家族《八行重訓》:孝、友、睦、姻、任、恤、中、和,其實就是八種操行品德。其中「中」字,就是講中庸之道,「吾人受中以生,性體渾然,及動而應事,不偏不倚,無過不及,君子之時中也。」這是一種很高境界。聞嶴《夏氏宗譜》族規第一條就講到「德業相勸,如見善必行,聞過必改。」要求人們以道德為先,把道德與專業相結合做到「德業相勸」,這種修德的要求,在家訓中比比皆是。

淡泊明志唐翰朱氏家訓思唐公訓言:「文公小學云:『人,能咬得菜根,則百事可做。』此二言雖淺近,味實無窮。淺言之,不過為貪口腹者下一針砭;細思之,即淡泊可以明志。汝曹欲立志有為,要能咬得菜根,切莫貪圖口腹。」井水《俞氏族規詩章》云:「讀書奚但獵虛名,有志無虞業不成。」就是講立志,志存高遠,則人生有定向。

自強自立家訓要求自強有為,以天下為己任。關頭史氏八行垂訓「任」字:「任之時義大矣哉!隱居養晦,為聖賢之任;肩論道經邦,為君民所倚籍。無恢宏之量不能任,無剛大之氣不能任,無堅忍之心不能任,惟不為私屈,不為欲蔽身體而力行者,克勝任而愉快也。」

訓言要求人要有勇於赴義的精神,擔當天下大任。

慎獨自省要求獨自一人時注意自己一言一行合乎規範,自覺追求道德上的自求自律。唐翰朱氏家訓云:「心為人一身之主,如樹之根,如果之蒂,不可先壞了心。」「寧讓人,毋使人讓我;寧容人,毋使人容我。」等,不勝枚舉。

【勉學】

家訓強調通過學習,提高人的品德素養。《顏氏家訓》云:「『積財干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養正於蒙昌國《秦氏宗規》第一條就是「蒙養當豫」,「族中各父兄須知子弟之當教,又須知教之當正,又須知養正之當豫。」岸上峰唐氏祖訓:「子孫年屆學齡,宜送入學,不可規避。」

勤於課讀象山《孫氏家譜》:「勤課讀」,「如子弟能讀書曉理,義通文墨,便覺不俗。」石浦陳氏祖訓:「於孝經、小學二書,令其口誦心維而准行之就傳,或一年一經,或三年一經六經,明斯為通。」毓蘭軒訓語:「凡古人著作,不看則不知,不讀則不能。」

因材施教縣前街《馮氏宗譜》祖訓:「子孫稍長,或士或農,當因人予業,因材施教,勿致遊盪。」

知行合一泗洲頭《朱氏宗譜》云:「務將聖人之言刻刻留在心中,摹擬效果,身體力行,自有無限妙境。」

耕讀傳家黃埠潘氏家規:「耕讀以務本業」。龍峰顧氏族規:「忠孝勤儉,耕讀傳家。」陳隘陳氏祖訓:「非耕讀無以厚生,非讀書無以明理。既教之耕,耕必勃;既教之讀,讀必敏。」

【齊家】

齊家是治國的基礎,如把家治好了,就可以由小及大,由近及遠,推而廣之到治國之道。

孝悌之道孝悌是齊家基礎,幾乎所有家訓都講到孝父母、謹祭祀、友兄弟、端嗣續等。

夫德妻賢婚姻是家庭關係基石,主要強調義夫順婦,家訓中對夫妻雙方各自道德進行了規範。

謹慎嫁娶家訓中強調嫁娶先擇門戶相當,後擇婿婦賢德,勿索厚聘,勿貪厚妝。

勤儉持家象山家訓強調治家以勤儉為本。認為:「勤與儉,是治生之道也。不勤則寡入,不儉則妄費。」

努力稼穡象山古代是農業社會,家訓提倡勤於勞作。《孫氏宗譜》云:「凡我子弟務農者,當拮据治田,惟三時不失其勤。斯千倉可保其慶。若使曠土度時,秋收失望,恐舉家嗷嗷待哺。」

【處世】

指人生活在社會上各種關係的處理,象山家訓處世內容十分廣泛,包括誠信待人,謙遜為人,慎擇朋友,以禮待人,戒斗戒訟等等。昌國施氏戒律:「家為孝子,國為良民。規行矩步,不犯非分。」就凝聚了個人與社會、國家的關係,表現了處世的基本原則。

誠信待人象山朱氏家訓:「忠孝要出於誠,言行毋流於偽。」田洋湖胡氏家訓:「信之為道,首戒虛花,言不由衷,尚口徒嗟。」

謙虛為人陳隘陳氏祖訓:「必須謙遜辭讓。少莫凌長,卑莫凌尊。為尊長者,亦宜懷愛幼少,導以正路,勿使長其勃傲之習。」

寬以待人西周賴氏祖訓:「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不是。須平心一想,施恩無念,受恩莫忘。凡事常留餘地,得意不能再往。」

謹慎交友象山家訓強調「慎交」,與賢者為友。西周賴氏祖訓規定:「凡不肖子孫有為不法之事及交遊匪類者,無論已發覺未發覺,一有風聲,即喚入祠堂,考敷虛實,嗚鼓其攻。大則送官,小則黜族,毋得輕貸。」

【治國】

子孫處世,最後以修養治平為人生目標,進入官場,必須嚴守官箴,堅守為官之道。

清廉為官昌國秦氏宗規云:「仕官不得以賄敗官,貽辱祖宗。」田洋湖《胡氏八德訓族》中有「廉訓」云:「廉以勵操,毋恣其欲。貪夫罔厭,希圖飽飫。多利多怨,為禍迅速。」

勤以職守溧陽史氏家范云:「政有惠崗濟民也。」古人云:「居官者宜晚眠早起。」泗洲頭朱氏昭之公訓言云:「即使偶拾一介功名,便覺志得意滿,自暴自棄,上之不能為邦國之良材,下之不能完閭里之完士。甚至舞文弄墨,欺嚼鄉愚,必至身改名裂,祖宗積德,被他敗盡,不如不讀書為愈也。」史氏「八行垂訓」提出「以天下為己任,而勇於赴義。」

精忠報國岸上峰唐氏祖訓:「子孫有入仕者,須忠於國、忠於職、忠於事。若有禍國殃民而污名節,非特族人所不容,亦法所不容。」石浦盧氏家訓:「人臣事君,以忠為則。忘私忘家,奉公報國。何以立朝,昌言正色。何以治民,慈溪愷側。黼黻太平,宣獻效積。六事尚廉,端茲臣極。」

象山歷代家訓內容包容萬象,上述五個方面可見其一斑而知全豹。實在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遺產,是不能遺忘的精神財富。


推薦閱讀:

30條唯美一句話經典語錄:人總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遺忘了所擁有的
他是明朝現實版的三姓家奴,但是卻被人們遺忘了300多年
父母恩情似海,別遺忘在流年!
被遺忘的「百日維新」
大月薰:被孫中山遺忘的日本夫人

TAG:文化 | 遺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