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嘎瑪仁波切:能理解的佛法才受用

打開心胸處處為眾生著想,儘力行持一切善法

  有些學佛的人喜歡聽比較深奧,但自己又聽不懂的教理。我記得有一次為一群即將畢業的大學生演講。第一堂課講慈悲心,講完以後我發覺大家沒什麼反應。於是晚上就問一個老弟子,大家聽完課覺得怎麼樣?這個弟子告訴我,他們覺得講得太簡單了,這些都聽過了,不深奧,所以沒什麼感覺。第二堂課我講了般若(空性),引經據典講了不少經文,不是有也不是無,不是非有也不是非無,像念繞口令似的講給他們聽。演講剛一結束,大家都熱烈鼓掌,認為今天講得真是深奧。為什麼深奧?因為他們都聽不懂!

  我覺得很奇怪,自己聽不懂的內容就是深奧嗎?但這就是人性。其實,聽聞對自己有用的佛法才是重要的。你要受用,從中有感悟和體會,聞思之後要能應用到自己的實際生活中去。如果你根本聽不懂,就無法了解其中的意思,那對你有什麼意義呢?一般人所認為的佛法深淺,只是用詞和解釋方法的差別,內容同樣都是深奧的佛法。我們需要的是自己能夠理解的深奧妙法,儘管有時聽起來很簡單。

  比如菩提心,可以說是佛教里最精華的部分,對大乘佛教徒來說,更是至關重要。無始以來直至今,每個人都習慣了自私,要把自私的心慢慢打開,唯一能依靠的就是一切眾生的巨大力量。我們要依靠那麼多生命幫助自己,就一定要打開心胸處處為眾生著想,儘力行持一切善法。

  你想要度盡天下一切眾生,首先應該從自己周邊的親人開始。以前還有很多孝順子女,會經常關心父母,有什麼煩惱,會不會生病,過得好不好,需不需要幫忙?現在的人大部分是往下「孝順」自己的子女,父母變成「孝子孝女」。一天到晚關心孩子缺不缺錢,有沒有好吃的,身體怎麼樣。

  對於年輕的一代,必須要求自己先做好表率。自己做了父母就要孝順長輩,把父母照顧好。除非你真的沒有能力,或者覺得老人院的照顧特別好,否則一定要盡全力孝順自己的父母。好好孝敬長輩就是兒女的榜樣,兒女也會跟你學也會做得好。這樣的傳統,本身就是慈悲的來源。

  在 《父母恩重難報經》中,佛陀說他的父親凈飯王往生時,他親自去抬棺,又為了度他的母親摩耶夫人親到三十三天為母說法。佛陀雖然成佛了,還是非常孝順,為什麼你說自己是學佛的人,卻不好好孝順父母呢?這是我們首先就應該去努力的部分,然後再慢慢延伸出去,為一切眾生的解脫髮出菩提心。同時,這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美德,應該被一代代傳承延續下去。

  隨著不斷發出廣闊的菩提心,我們還要提醒自己踐行平等舍。人的心常常在選擇中陷入煩惱與痛苦,對自己喜歡的很容易發出慈悲心,對自己不喜歡的就恨不得將他們從眾生的群體中踢出去,踢得遠遠的。有些人眼中的眾生是有等級的,自己度的不是一切眾生,而是喜歡的眾生,這就根本談不上產生真正的菩提心。

  曾經有位修行不是很好的喇嘛,脾氣特別暴躁。有一次他到寺廟專門陳列佛像的地方,打了個地鋪在那兒睡覺。剛好有客人要來,寺廟裡一位年輕的堪布請他不要在這裡睡覺。講了好幾次他都不肯,堪布很生氣,就找人把他抬到殿外,等於是把他趕出了殿堂。後來,他很生氣地到處跟別人說:「這個堪布,每到冬天就下山來跟我們講佛法,說對六道一切眾生都要視如自己的親生父母來看待。現在我想來想去,只有我不是他的父母,其它眾生才是他的父母。」

  雖然這個喇嘛行事的方式也不對,但他講的話卻也有些道理。一般來說佛教徒都有慈悲心,可一旦有些人跟我們過不去,或者令我們感到厭煩的時候,這份有限的慈悲就會把他們排除在六道一切眾生之外。似乎只是個東西而已,甚至連東西都不如。所以,慈悲並不是說到就能做得到,這是要慢慢聞思慢慢修的。

  深奧的佛理有很多,我們跟隨具德上師系統聞思修佛法,能從簡單的故事和道理中,發現佛法的聖妙大益。有些人聽過一些之後,就到處和別人說這些我都懂,我都聽過好多遍了。聽過之後,你是不是應用到自己的身口意呢?殊勝的佛法有沒有對你起作用呢?這些都要好好想想啊。


推薦閱讀:

第55講 如何解脫生死
【佛法參學】7
當代佛教如何看待西方哲學?
以下這種說法對不對呀?八識說和六識說哪個更靠譜?如來藏不是真實存在的嗎???
初識佛、佛教、佛法

TAG:佛法 | 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