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太陽病」教學必須要搞清的幾個問題+論肝脾的病理影響+瘧病、少陽病異似初探

《傷寒論》「太陽病」教學必須要搞清的幾個問題

徐成賀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廣州510515)

提要:就《傷寒論》「太陽病」教學必須要搞清的8個觀點性的問題進行了論述。1、「病汗」與「葯汗」不同;2、桂枝湯證脈「緩」非一般意義上的「緩脈」,是相對脈「緊」顯無力、勢緩;3、脈浮緩、浮緊,不可拘泥中風、傷寒,因中風、傷寒只從虛實上分,風寒雖有偏頗,難以分清,故中風也可脈浮緊,傷寒也可脈浮緩;4、不可拘泥於「風傷衛,寒傷營」之說;5、強調《傷寒論》治外感重在發表宣透,反對將「咽乾咽痛」作為是化風熱金標準之說;6、要講清治表證的層次與表證相關的傳變規律;7、強調不要拘泥於「表無補法」,要「隨證治之」;8、不主張太陽病分經證、府證,提出桃核承氣湯治在大腸。

關鍵詞:張仲景/傷寒論 太陽病/外感病 問題/教學

《傷寒論》是最重要的中醫課程,號稱中醫的「醫魂」。中醫的理法方葯完備體系皆由此出,診法治法皆由此立,方葯運用皆自此始,為後世中醫教育垂法而立津梁。但《傷寒論》教學必須要搞清一些觀點的問題,今就太陽病篇的幾個問題指出於下。

一、「病汗」與「葯汗」

太陽中風表虛證,也即桂枝湯證,本有「汗自出」,如第2條中風的概念為:「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第12條太陽中風的主證病機主方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用桂枝湯治療要通過發汗,如12條桂枝湯服後法云:「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那麼,不禁要問:桂枝湯證本「自汗出」,用桂枝湯治療又要發汗,對證言之不會更「出汗」嗎?不用發而汗自出,對方言之不就省事了嗎?若講不清其中的道理,學生往往會疑惑或提出這樣的疑問。這就是「病汗」與「葯汗」的問題。桂枝湯證的「自汗出」是病汗。乃風邪襲表,風為陽邪,其性開泄,易使衛氣失卻固密;又患此證之病人本表氣虛,故風邪襲之,衛疏失固,營陰不能內守外走,而自汗出也。桂枝湯的發汗是為 「葯汗」。桂枝湯由桂枝、芍藥、生薑、大棗 、甘草組成。桂枝、生薑疏風解肌,芍藥、大棗斂陰和營,與甘草辛甘化陽、酸甘化陰,共湊疏風解肌、調和營衛的作用。治太陽中風證之「自汗出」,就是要通過發汗,使病人漐漐汗出,以散風氣,重新達到營衛和調,衛密營固的作用,這種發汗是治療之汗,也即「葯汗」也,二汗自有不同。一般太陽中風之「病汗」,表現為:汗涼顯清,面白身冷;用桂枝湯所發之汗(葯汗)表現為:汗熱顯暖,面紅潤身熱。所以,曹穎甫於《經方實驗錄》言:「『病汗』常帶涼意,『葯汗』則帶熱意,『病汗』雖久,不足以去病,『葯汗』瞬時,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1]即是指此。

二、桂枝湯證脈「緩」非 「緩脈」

我們都知道,太陽中風證(桂枝湯證)是脈浮緩。太陽傷寒證(麻黃湯證)是脈浮緊。《傷寒論》2條言:「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3條言:「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具緊者,名為傷寒。」但一定要講清楚,這個脈緩,並非一般意義的「緩脈」。眾所周知,確定緩脈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脈的至數比正常為少,即一息4至。如《脈經》言:「緩脈,去來小駛(快)於遲,一息四至。」[2]但桂枝湯證之脈緩,決非是次數上緩之脈緩,即非一般意義之緩脈。

外感風寒,正氣浮於外抗邪,一般脈浮,脈次偏數。太陽傷寒證之脈緊,因體實寒邪偏多,脈較緊急,為似弦而短,似數而急之象,即緊有若數。太陽中風證之脈浮緩,風為陽邪,其性走竄,怎可脈緩?征之臨床,也是脈偏急,只是脈力較緊緩弱,是相對緊而言,以示體質之虛。這也可從仲景自注原文中找到答案,「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不可能脈數少,脈弱是言其這種「緩」象。所以尤在涇在《傷寒貫珠集》言:「桂枝湯證脈緩,注家多從風性開泄言之,而風性走竄,又何以言?此是緊去勢緩。」[3]基本否定了脈浮緩是緩脈之緩,現代傷寒論大家李克紹教授也持這一觀點,故不可不知,不能講混。

三、脈浮緩、浮緊,不可拘泥中風、傷寒

在講到太陽中風證脈浮緩,太陽傷寒證脈浮緊時,一定要強調不可把脈浮緩、脈浮緊拘泥過死,即脈浮緩就是中風,脈浮緊就是傷寒。孰不知在《傷寒論》中,中風、傷寒是對外感太陽病的一種分類方法,體質虛、感風寒不重者即為中風,體質實、感風寒重者就是傷寒。在發病中,又有體虛而感風寒重者,又有因病轉體虛者,所以《傷寒論》原文對中風、傷寒的脈並沒像分水嶺一樣限死,太陽中風證也有言脈浮緊者,太陽傷寒證也有言脈浮緩者。如38條「太陽中風,脈浮緊」,39條「傷寒,脈浮緩」。對於這一點,柯韻伯有過精闢的論述,他說:「不知仲景治表,只在麻桂二法,麻黃治表實,桂枝治表虛,方治在虛實上分,不在風寒上分也。……言中風脈浮緩,然也有脈浮緊者;傷寒脈浮緊,然亦有脈浮緩者。蓋中風、傷寒,各有淺深,或因人之強弱而異,地之高下而異,時之乖和而異,證既不可拘,脈即不可執。……蓋仲景憑脈辨證,只審虛實,故不論中風傷寒,脈之緊緩,但於指下有力者為實,脈弱無力為虛。」[4]即是對這個問題的最好說明。

四、不可拘泥於「風傷衛,寒傷營」之說

歷來有「中風主傷衛,傷寒主傷營」 之說。眾所周知,衛在脈外,營在脈中,怎麼中風是只傷衛氣,傷寒是只傷營氣?傷寒是隔著衛氣不傷而直傷營呢?顯然此說不正確。而大多教材或教課者卻往往會囿於這一說法。首先,風、寒中人是不可分的。即感受風寒雖有偏頗,但中風中也有寒邪,中寒中也有風邪。臨證只能根據風性開泄,寒性收斂來判斷,如錢天來所說:「受本難知,發則可辨,因發知受。」所以王叔和《傷寒例》不風寒分提,並明確指出:「凡傷寒之病,多從風寒得之」,柯韻伯也說:「仲景治表,方治在虛實上分,不在風寒上分也。」「不在風寒上分」也就否定了「風傷衛、寒傷營」之說,這是一。

再者,「風傷衛、寒傷營」,是「三綱鼎立說」的一種說法。三綱之說,起自朱肱,發展於許叔微、方有執,建立於喻嘉言。自宋·朱肱於《類證活人書·四十問》說:「大抵感外風者為傷風,感寒冷者為傷寒,桂枝主傷衛,麻黃主傷營,大青龍營衛俱傷也。」許叔微於《傷寒百證歌》進一步提出:「一則桂枝,二麻黃,三則青龍如鼎立。」至明·方有執著《傷寒論條辨》時,即直接將「太陽病」篇按此說法為綱分為三篇了,衛中於風而病者為上篇,營傷於寒而病者為中篇,營衛俱中傷風寒而病為下篇。至清初喻嘉言則沿用了方氏的分篇,並明確提出:「鼎足大綱三法」。從此「三綱之說」立了起來。其實是教條形式化了,把太陽病篇很多有意義的辨證方法及方葯運用給丟失和搞混亂了。後世批評者很多,且是批對了,如尤在涇言:「麻黃主寒傷營則非,未有營病而衛不病者也。」柯韻伯也說:「妄謂大青龍為風寒兩傷營衛而設,請問石膏之設,為治風歟?治寒歟?營分葯歟?衛分葯歟?只為熱傷中氣,用之治內熱耳。」南京中醫藥大學陳亦人教授對此論述甚精,[5]所以,我們在講到相關內容時,一定不要再講「風傷衛、寒傷營」了。

五、講傷寒,應反駁「咽痛」是風熱的金標準

《傷寒論》治外感證重視發表宣透,風寒表證要發汗解表,肺有鬱熱者,也要麻黃配石膏而透解鬱熱。其諄諄告誡,反對「誤下」,以防「誤治」,就是這個意思,能解表者要盡量解表,從表而散,能宣洩者,盡量從肺向外發泄。如15條:「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沖者,可與桂枝湯。」21條:「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25條:「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不可下,宜麻黃湯。」「其氣上沖」,「脈促」皆是說下后里氣不虛,還當表散,由表去邪。用桂枝湯解表後,只要表證在,里雖有熱,脈洪大,也要解表,表解後才解清其熱。更可想36條,太陽與陽明合病,必有發熱,口乾口渴,舌紅咽痛,因已肺熱而喘息胸滿者,還是仍要用麻黃湯發散。

講到此,再聯繫到現在治外感病,雖感之風寒,一見患者出現「咽乾咽痛」,即說風寒化成風熱,成了判斷風熱證的一個金標準。動輒用黃芩、大青葉、銀花清熱解毒,甚至用桑白皮、知母、葶藶子、魚腥草瀉肺清熱,並美其名說可抗病毒,可抗菌消炎,實際是虛其里氣,屬仲景所言的「誤下」含義,這是現今造成表證久久不解,或形成慢性咽炎、久咳的主要原因。孫思邈早就曾說:「尚見大醫療傷寒,惟大青、知母諸冷物投之,極與仲景本義相反,湯藥雖行,百無一效。」[6]

劉渡舟教授對這種片面性的辨證、片面性的治法而不能醒悟者非常痛心地說:「對風寒外感病,西醫見發熱氣喘,痰聲漉漉,濕性羅音,多按「肺炎」治療,然而打針輸液等治法,對臨床收效甚微。轉請中醫會診,因有畏懼麻、桂之片面性,對患者在體表束縛一層之寒邪,得不到即時的溫散之法。其慣用辛涼之銀翅、桑菊等方,則必然郁陽氣,冰伏寒邪,始終得不到外出的機會。」[7]江西萬友生教授說:「不少人以為流感是熱性病,所以要用涼葯治療。初時就以辛涼為主,銀翅,桑菊廣為運用,後來漸至苦咸寒(如板藍根)。理由是它們可以抑制病毒生長。至今國內感冒藥市場為寒涼葯佔領。結果是大量可用辛溫解表的麻黃湯1-2劑治療的風寒感冒患者,卻隨意用寒涼葯,令表寒閉郁,久久不解,釀成久咳不已,或低熱不退,或咽喉不利等後果,臨床屢見不鮮,而醫者、患者競不知反省!」 [7]劉老評言:「萬老之言,是由衷而發,有一種焦急不安的心緒!」 [7]我們在講到這些原文時,一定要指出這一時弊的觀點。

六、要講清治表證的層次與表證相關的傳變規律

《傷寒論》治表證是分層次的,因表證往往兼有里證。其傳變是有規律的,雖然有並病,合併、直中等。但在三陽病,是先太陽,再陽明,再少陽。對有表證及表證兼有里證者,是表一層里一層。風寒表實證者,一定要用麻黃、桂枝,如麻黃湯發汗解表,散其風寒;風寒表虛證者,一定要用桂枝、芍藥,如桂枝湯疏風解肌,調和營衛。里一層者,風寒邪實重而表郁,內有鬱熱者,一定要用麻、桂解其表郁,用麻黃、石膏清解肺中之鬱熱,如大青龍湯是也;風寒表束,內有肺陽虛、肺氣虛,肺氣不布津液而成痰飲者,一定要用麻桂芍解其表邪,內用乾薑、細辛等溫肺化飲,如小青龍湯是也。

表證而傳里之熱,是由上而下的,先肺、再胃、再腸。單獨肺有鬱熱者,可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配石膏清泄,重者用越婢湯清泄,因越婢湯麻、膏用量皆較重。也可視兼表之多少、證之虛實而用大青龍湯、桂二越婢一湯之不等,也可再因兼證而加藥,如越婢加半夏湯等。由肺熱傳至胃熱,即已入陽明。陽明胃熱的特點是:發熱甚,不惡寒,反惡熱,汗出,口渴等,治當用白虎湯,主用石膏、知母清解陽明。出現大便乾結,則說明已傳大腸,除熱甚等證外尚有腹滿燥實等不同體征,用各承氣湯攻下陽明。病入少陽或並有少陽者,必見膽熱、膽胃不和的癥狀,如口苦、咽干,嘔惡納獃等。主用小柴胡湯或合併小柴胡湯治療。少陽病篇沒有小柴胡湯,小柴胡湯是在太陽病篇,是誰拉入少陽病篇,是宋?龐安常的《傷寒總病論》。人們常說少陽病是半表半里證,怎麼個半表半里法,往往解釋不清,其實是不表不里,如朱肱於《類證活人書》中認為:沒有表證,又無里證,不是寒證,又非熱證,則用小柴胡湯。如此,了解了表證、兼證、傳變規律的特點則有利於把握太陽病的證治與方葯運用。

七、不要拘泥於「表無補法」,要「隨證治之」

治表證,人們常講,有表證不要補,否則會閉門留寇,但《傷寒論》中並不拘泥於此說,它主張有虛就補,隨證治之。如桂枝湯證,既有表氣大虛的桂枝加黃芪湯證,又有桂枝加人蔘的新加湯證,還有陽虛的桂枝加附子湯證。補氣葯,黃茋、人蔘都能用,還有什麼不可用;溫陽葯,附子都能用,還有什麼不能用,可見「表無補法」之說不能拘泥。張仲景的觀點是隨證治之,有其證必用其葯。再如桂枝湯證,本為太陽表虛證,又有桂枝加大黃湯者,大黃都可用,又還有什麼不可用。所以柯韻伯言:「仲景之方,因證而設」。又言:「仲景制方,不拘病之命名,惟求證之切當,知其機,得其情,凡中風,傷寒,雜病,宜主某方,隨手拈來,無不活法。」不拘「表無補法」和「隨證治之」,這二點都應該給學生講清楚。

八、不要強調經證、府證,桃核承氣湯治在大腸

《傷寒論》太陽病篇,雖多次提到「經」字,如「以其經盡故也」,「過經」,「到經不解」,「太陽隨經」等,但並不等於是太陽經證,並不是將太陽病分為經證的「經」。「經」,有的是一個病程概念,即太陽病的病程是六、七日;有的是涉及到了太陽經脈的癥狀。對「府」,更無一處提到太陽府證。那麼,分經證、府證又是怎麼來的呢?看看來歷就清楚了。首先,見於西晉王叔和的《傷寒例》,它是將《素問?熱論》中的計日傳經說原文引來,只把其中的「臟」字「改成了」「府」字,而這個「府」字在他這裡的含義也僅指陽明裡實,即胃與大腸,而不是膀胱。云:「此三陽經皆受病,未入於府者,可汗而解,……已入於府者,可下而已」。其次,將太陽病分為經證、府證的始於金?成無己,但他也僅是論「蓄血證」時與膀胱掛起勾來,他對「蓄血證」的106條、124條註解時分別說:「太陽經不解,隨經入府,為熱結膀胱。」「太陽,經也,膀胱,府也。」第三,到明?方有執的《傷寒論條辨》又把「蓄水證」與膀胱掛起勾來,謂:「五苓散兩解表裡而得汗者,里屬府,府者陽也。」第四,到清初?喻嘉言才完全形成了今天有的教科書上將太陽病分經證、府證的編寫局面,如喻氏言:「自經而言,則曰太陽,自腑而言,則曰膀胱。」其實張仲景說的 「熱在下焦」(124條)、「熱結膀胱」(106條)都是下腹部一病位概念,並不是僅限於膀胱。太陽病篇論述了很多表證兼里證的情況,涉及各個臟腑,蓄水、蓄血只是表證兼里證的一種。若把它限於膀胱,尤其是「蓄血證」,就不好解了,學生難解,學了也不知用到哪裡。

若「蓄血證」病位在膀胱,那麼,小便怎麼會「自利」呢?人們常將「蓄水證」與「蓄血證」鑒別要點指為:蓄水、小便不利;蓄血,小便自利。那麼,蓄血證的病變部位不在膀胱應在哪裡呢?應在大腸。蓄血部位在大腸,不在膀胱,當然「小便自利」。再看所治「蓄血證」的「桃核承氣湯」,它主要由桃仁與調胃承氣湯組成,方中的大黃、芒硝怎麼能治在膀胱呢?所以孫思邈在《千金翼方·傷寒門》將桃核承氣湯列入承氣湯法下,即是此意。現在用治結腸炎屬瘀血並熱結者也很有效。

以上講了《傷寒論》教學中就太陽病篇中值得注意的幾個問題,整個《傷寒論》中還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問題,特提出與大家供參。

參考文獻:

[1] 曹穎甫著.經方實驗錄.上海:上海科學枝術出版社,193:33

[2] 晉.王叔和著.福州市人民醫院校釋.脈經校釋.人民衛生出版社,1984:3

[3] 清.尤在涇著.傷寒貫珠集.上海科學枝術出版社,1937:42

[4] 清.柯韻伯著.傷寒來蘇集.上海科學枝術出版社,1959:42

[5] 陳亦人著.傷寒論求是.人民衛生出版社,1987:21-22

[6] 唐.孫思邈著.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1982: 21-22

[7] 熊曼琪等.傷寒論.金匱教學論文彙編.廣東省科學技術出版社,1987:13-16

論肝脾的病理影響

徐 成 賀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廣州 510515)

摘要:本文對肝脾間的病理影響提出當分為肝實傳脾、肝虛累脾、脾病及肝的觀點來認識。1.肝實傳脾,強調了實則傳,虛則不傳的觀點。對肝之實證肝鬱、肝氣、肝火、肝陽、肝風、肝寒、肝經濕熱、氣滯挾飲挾痰挾瘀,認為當分為本氣自郁、演變化邪、直中內生挾邪三類,皆可病實傳脾。2.肝虛累脾,當分肝之體用。肝用不足為肝氣虛、肝陽虛,肝體不足為肝血虛、肝陰虛。肝氣虛則不能疏泄脾土,肝陽虛多累及脾陽,肝血虛不能母氣多並有肝鬱脾虛,肝陰虛累及脾胃之陰,且多肝陰虛火氣有餘並有胃火之象。3.脾病及肝,主要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

關鍵詞:肝脾病理 肝實 肝虛 脾病

肝脾生理相關,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說起肝對脾,通常是籠統地說肝病傳脾,其實只有肝之實證,才可稱為傳脾;那麼肝虛證對脾的影響呢?則少有人提及。反過來,脾對肝的影響提得也不多。有鑒於此。筆者試就肝實傳脾,肝虛累脾,及脾病及肝談點看法,與同道供參。

一.肝實傳脾

肝病傳脾,其本身就是肝實傳脾。何以言之?因《黃帝內經》早已明言,「傳,乘之名也」,即相剋太過的相乘。「傳」在臟腑五行,其一是按照相剋的次序,即《素問·玉機真臟論》所說的「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1]其二必須是氣實有餘,即《素問·五運行大論》說的「氣有餘,則制已所勝而侮所不勝」。[1]反之,就不叫「傳」,也不能「傳」,故尤在涇、王旭高皆認為,「惟實則能傳,而虛則不傳。」 [2]由此可見,肝病傳脾,為肝實傳脾明矣,有關這一點,在古今醫籍中,無論是從五行運氣角度,或是從五臟病理影響談的傳變,都是很明顯的,如現在認為肝之主要生理功能的「疏泄」一詞,就是歲木太過,「發生之紀」物候反映的一種概括,具體言之,為木專其政,風氣獨治,風氣肆行之際,土為過亢木氣所乘的反應,在臟則說明肝實傳脾。其他如《素問·至真要大論》的「風氣大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生焉。」 [1]《素問·玉機真臟論》的「故風者,百病之長也,……弗治,肝傳之於脾」。[1]及《難經·七十七難》與仲景所言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 [3]等,所論皆為一輒。

肝實傳脾,而肝實有不同證型,那麼,其傳脾情況又將怎樣呢?筆者認為,肝之實證,主要有肝鬱、肝氣、肝火、肝陽、肝風、肝寒和肝經濕熱等,就其發生演變與所感,大致分為三類,即:本氣自郁,演變化邪,直中內生挾邪。其中最主要者是本氣自郁為病,這主要是指肝鬱和肝氣。因肝主疏泄,以氣為用,病則每從本臟本經之氣病開始,多由情志的抑鬱或忿怒引起。肝鬱與肝氣不同,肝鬱為郁在本經,肝氣為郁且有橫逆之象,但二者在病理上氣機郁滯則一,因肝鬱非肝氣虛,郁則氣實,氣鬱至一定程度必然橫逆;就肝氣言,若不鬱氣順,亦不會橫逆,故秦伯未稱「氣鬱為肝氣之先導」,[4]肝鬱則不能疏泄脾土。肝氣橫逆,則不僅不能疏泄,反而克伐,皆可致脾胃氣機逆亂,亂其氣則傷正氣,故脾胃必不和或虛損,這在臨床上最為常見,所以林珮琴在《類證治裁》論肝病說:「肝木之性,不受遏郁,郁則經氣逆,為噯,為嘔吐,為暴怒脅痛,皆肝氣橫決也。」[5]由郁至氣橫犯胃乘脾可知。演變化邪,主要指肝火、肝陽、肝風。因肝鬱氣實,氣有餘便是火,肝又內藏相火,故極易火化;肝火灼傷肝血(陰),肝火上浮,致肝陽升亢(肝腎陰虛陽亢者也多見);肝陽浮動,則可引發肝風,即「風依於木,木郁則化風者」。可見三者不同,由肝鬱氣滯演變則一,故王旭高《西溪書屋夜話錄》中說:「肝病有肝氣肝風肝火之別,然皆同出而異名,」 [6]即在指此。肝火,肝陽、肝風,又皆損傷脾胃,如肝火多灼傷胃陰,肝風肝陽上沖多使中焦壅塞,氣機不暢,致脾病痰濁隨起上犯等,所以王氏進一步指出:「肝氣肝風肝火,三者同出異名,其中侮脾乘胃……種種不同」。[6]直中內生挾邪,多見於肝寒,肝經濕熱,肝氣挾飲、挾痰、挾瘀者。外邪直中肝臟,如《金匱》之肝中風,肝中寒[7],秦伯未指出:「引起肝寒有兩個原因,一為直中寒邪」,[4]肝寒犯胃,每挾痰濁上逆,如以乾嘔,吐誕沫,巔頂頭痛為主的吳茱萸湯證即是;邪自內生,如肝經濕熱,引發黃疸,肝多有損傷脾胃的癥狀出現;挾邪損傷,是肝病證雜的原因之一,無一定規律可循,僅就柳寶詒評選王旭高的醫案《評選環溪草堂醫案》所論,即可窺一斑:肝氣與飲邪乘胃,如「肝氣與飲邪相合為病,脘腹作痛,嘔吐酸水」案;肝氣挾痰乘胃,如「脘痛肢冷脈伏,頭汗淋漓,防厥」案;肝氣挾瘀乘脾,如「久瘧之後,脾虛木郁,痰阻氣滯,胸悶噁心,頭眩心嘈,經事不調」之尤案等[8]。總之,肝實傳脾,為肝病影響其他髒的常見形式,亦為肝對脾臟影響的主要病理。

二.肝虛累脾

「累」,《辭源》作「牽連、妨礙、連累」。《簡明中醫字典》注「累」引《素問·移精變氣論》「內無眷慕之累」時言:「累,帶累、使受累。」肝虛累脾,即肝木不足,無能行使對脾的促進作用,使脾受損而失常,可知「累脾」與上述「傳脾」有原則性的不同,彼為恃強凌弱的過盛,此為疏泄等功能的不足。有關這一點,則人常忽之,如張錫純言:「人多謂肝木過盛,可以克傷脾土,即不能消食;不知肝木過弱,不能疏通脾土,亦不能消食」(見《醫學衷中參西錄·答劉問肝與脾之關係》)[9]。由尤在涇之「臟邪惟實則則傳,虛則不傳」推之,可知肝「臟氣惟虛則累,實則不累。」肝之臟氣包括肝氣、肝血、肝陰、肝陽,肝虛亦即肝之氣血陰陽的不足。

肝體陰用陽,肝用為肝氣、肝陽,肝體為肝血、肝陰,氣虛進一步發展可致陽虛,血虛進一步發展可致陰虛,其影響脾者,肝用主要是疏泄不及,肝體亦乃通過肝用來實現。如肝氣不足,不能條達疏泄脾之陰土,脾就會陰凝板滯,納運升降失常,如《雜病廣要》引《五臟論》云:「肝氣不足,……肝痛不能食。」《血證論·臟腑病機論》言:「肝之清陽不升,不能疏泄水谷,則滲瀉中滿之證,在所能免」,[10]其此之陽清,亦主要指肝氣虛不能宣達。若肝陽虛,則多在肝氣虛見證上伴有寒象,除氣虛影響脾之功能外,多累及脾陽,脾陽虛又加重肝陽的不足,故往往以肝脾之虛寒見證於臨床,如孫思邈所論肝病,「左手關上脈陰虛者,足厥陰經也。……腹滿,不欲飲食,腹脹,悒悒不樂……名曰肝虛寒也」。(《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肝臟》)[11],肝虛寒即為肝陽之虛。若肝血不足,血不能母氣,可致肝氣虛不能疏土。實際上,因氣血共存亡,肝氣虛時也每有肝血虛的存在,是以二者不能分開。不過更多見者,是血虛而肝氣有餘的傳脾,如趙羽皇言:「肝木之所以郁,……為血不能養也」,但究其本質,因乃屬肝血虛所致,故說肝血虛累及於脾,也無有不可。肝陰虛對脾之影響,一為肝陰虛火氣有餘傳脾,一為肝陰虛累及脾胃之陰,這可以從《沈紹九醫話》所舉病案及治「柔肝當養胃陰」中見其一斑。總之,肝虛累脾較肝實傳脾少見,一般病程較長,可在肝病日久,大病之後,年老體衰等中見到,其中又以體不足用偏有餘為多,但對肝用不足之影響於脾,尤當注意。

三.脾病及肝

脾病及肝,一是脾氣不足對肝之影響,一是脾邪有餘影響及肝。脾氣對肝作用有二:一可阻止肝病傳脾,一可營養資助肝臟之虛。先就脾氣言之,若肝實傳脾,往往是先犯胃,引起胃氣逆亂,此時雖得傳,但脾尚無明顯之虛;若不愈,亂其氣則傷正氣,繼之則傳乘於脾,現脾虛見證,設脾不虛,那麼肝氣雖可一時犯胃,致氣逆不納,但隨著脾胃的升降調整,肝氣也能漸和,而不致久久犯胃,因此,脾氣對肝起到了堵截病勢,杜滋蔓之禍的作用。肝之虛證可以累脾,但肝虛由脾氣不足,不能化生氣血以供營養引起者尤多,故《難經》提示要「損其肝者,緩其中」也。可見,脾氣對肝,起到了防傳、控制病勢及營養的作用,若脾病,則必將影響肝病的發展及恢復供給。

脾邪影響及肝,主要為「土壅木郁」及脾病生邪犯肝。先看「土壅木郁」:脾胃為氣機升降樞紐,對全身的氣機升降出入有重要作用,肝為人身氣機之總司,故對肝氣的調暢尤為突出,如黃坤載云:「肝氣宜升,膽火宜降,然非脾氣之上行,則肝氣不升,非胃氣之下行,則膽火不降。」若邪阻脾滯,礙肝疏達,脾氣不運,又不能助肝,必致肝鬱,如《金匱》之「馨氣」,即因飲食自倍,填塞至陰,故尤在涇分析病機指出:「馨氣者,食氣也,食積太陰,故敦阜之氣抑遏肝氣……,」所以王旭高對此提出「疏運其中法」,即中氣運而肝自舒也。再看脾病生邪犯肝:除土壅木郁之食滯外,以濕熱、痰濁為多。脾病濕邪最多,外能招濕,內能生濕,而胃又為陽土,故濕易化熱,濕熱如面裹油,最滯氣機,在肝膽發病因素上,除情志外,有形之邪,當首推之,如《金匱·黃疸病》篇之「谷疸」、「酒疸」,皆是因飲食失節,脾胃內縕濕熱,熏蒸肝膽而致,故繆希雍在《先醒齋醫學廣筆記》中說:「怒則氣並於肝,而脾土受邪之證也。……脾家有積滯,則郁為黃疸。」[12]不僅如此,脾蘊濕熱致肝經濕熱者,也屢屢可見,脾為生痰之源,脾不化津,痰濁內生,可阻滯氣機,或與肝邪沖逆挾雜,引起或加重肝病。如肝風每挾痰濁上升,致眩暈竅閉中風等,故《王旭高醫案》的編者方仁淵在闡述中風時說:「此等病最難看,其實在中焦脾胃。蓋飲生於脾,聚於胃,苟能治得痰飲,肝風無有不愈。脾氣既升,肝自不郁;胃氣既降,肝自清寧,何風之有?」 [7]就著重強調了脾病在肝風發病中的重要作用,脾病生痰,痰凝氣滯,郁於一處不散的病症,在婦科與外科中亦常見之。如乳房結核、梅核氣等。痰氣搏結,往往使肝病纏綿難愈。

除以上所談外,治療中的影響,也不容忽視,因治肝用藥常影響脾胃,脾胃受損,則又每影響肝病的治療,如肝病實證,多用香竄苦寒之葯,肝病虛證多用滋補藥物,而香竄易滯礙脾胃。脾胃傷後,用藥治肝,用食調養,則亦要受到一定的影響,如張景岳說:「凡治病,必先籍胃氣以為行葯之主」,李中梓也言:「胃氣一敗,百葯難施。」因此。我們在治療中,注意肝脾之間的用藥影響,也是當審慎的。

參考文獻:

[1] 唐·王冰.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63:122,386,531

[2] 清·尤在涇.金匱要略心典.上海:上海衛生出版社 1956:2

[3] 南京中醫學院校釋.難經校釋.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63:119,124,163

[4] 秦伯未著;吳大真,王鳳岐輯.秦伯未醫學名著全書·謙齋醫學講稿·論肝病. 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3:54

[5] 清·林珮琴.類證治裁.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8:157—159

[6] 清·王泰林.王旭高醫書六種. 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65: 157—153

[7] 漢·張機.金匱要略方論.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 1956: 31

[8] 清·王旭高著;褚玄仁輯著,李須保審訂.王旭高醫書全集. 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1:319,303,323

[9]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中冊. 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305

[10] 唐容川著;裴正學主編.血證論評釋.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0: 29

[11] 唐·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 1982:204

[12] 明·繆希雍.先醒齋醫學廣筆記.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 58

(中華中醫藥雜誌,2007,22(2):84—87)

瘧病、少陽病異似初探

徐成賀

內容提要 瘧病寒熱休作,少陽病寒熱往來,脈皆有弦象,釋瘧多從少陽解,故有「瘧病不離少陽」之說。然二者亦有異:瘧病病因複雜,其中主要是「瘧氣」;少陽病主要為外感風寒。瘧病病邪伏藏,發病與陰陽相移、衛氣流行有關;少陽病為正邪分爭表裡,樞機不利。較之少陽病,瘧病具有傳染性、地域性和季節性,且癥狀嚴厲、危證多,發有定時,易成痼疾,預後不佳。「截瘧」是治瘧的一大特點;而以柴胡劑和解少陽,疏利氣機,並忌汗、吐、下,則為少陽病之說。

主題詞 瘧疾/中醫病機 少陽病/中醫病機 診斷,鑒別

瘧疾,《內經》稱「瘧」,《金匱》稱「瘧病」,《太平聖惠方》始稱「瘧疾」。「瘧病」,以寒熱休作有時,病發令人十分痛苦,病情殘酷肆虐得名,如姚止庵云:「瘧者,······最為暴虐,故病名瘧也。」少陽病,是病邪發展之階段性概念,即邪已離太陽之表未入陽明之里,相對稱半表半里,且膽經樞機不利,相火失制炎上正邪分爭的總結。瘧病寒熱休作,少陽病寒熱往來,脈皆有弦,因此,釋瘧者多從少陽作解,有「瘧病不離少陽」之說。二者何異也?筆者不揣淺陋,試說其病因、病機、臨床治療略作討論。

1 病因不同

瘧病病因複雜,且有其特殊性。有風、寒、暑、水、瘧氣、痰、食、疫瘴濕毒氣等,如《素問·瘧論》言:「夫痎瘧 ,皆生於風」,《素問·生氣通天論》謂:「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等。其感人發瘧,往往為幾種病因組合,且有一定的過程,如《瘧論》:「夏傷於暑,其汗大出,腠理開發,因遇夏氣凄愴水寒,藏於腠理皮膚之中,秋傷於風,則病成矣」,即有暑、寒、水、風幾種病因相加,並時間較長,從夏持至秋乃病作。此外瘧病之主因為「瘧邪」,《內經》稱為「瘧氣」,如《瘧論》謂:「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瘧氣者,必更盛更虛,當氣之所在也。」顯然,瘧病之發病,具有明顯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一定與其他外感六淫不同,二是具有傳染性、地域性,如陳無擇首先提出「疫瘧」,巢氏《病源》指出:「此病生於嶺南」,由「瘴濕毒氣」所致。再者,病瘧後,一些病理產物易加重病情,與瘧邪相合成為致病之因,如嚴用和「無痰不成瘧」,金元時期的「食瘧」,雖張子和、張景岳據理相辯,「非痰、食等一因發瘧」,但亦突出了病變過程中病因相雜的複雜性。總之,病因複雜、特殊,是瘧病病因學的特點。

少陽病,《傷寒論》作專篇討論,其病因,主要為外感風、寒,如98條「傷寒五六日,中風······」,103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等。但由於邪入少陽,病勢正值由寒化熱之轉變過程,及更有少陽、陽明合病,三陽合病,由陽明轉出少陽等,且病入少陽,即使是風寒所感,亦業已化熱,因此,風、寒、熱式少陽病的主要病因。與瘧病相較,昭然不同。

2 病機有別

瘧病發病機理較複雜,不同的瘧病亦各不一致。總括《內經》論瘧兩篇及後世仁智之見,其病邪伏藏,主要有二:一為在經脈之中。如《素問·瘧論》言:「(瘧)此皆得之,······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張介賓注曰:「其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蓋即經脈間耳。營行脈中,故曰:此營氣之所舍也」。一為在募原。如《瘧論》言:「邪氣內藏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募原:募,猶幕、膜、筋膜;原,即盲之原。凡胸腹肉理之間,肉理臟腑之間,上下空隙之處,成片聯絡薄筋,脈絡必分,血分必聚者,謂之膜原(依景岳說)。其論病邪發病特點,亦主要有二:一是邪氣虛實更作,陰陽相移,即病邪使陽並於陰,則陰實而陽虛;反之,使陰並於陽,則陽實而陰虛。如《瘧論》言:「夫瘧之始發也,陽氣並於陰,當此之時,陽虛而陰盛;······陽氣逆極,則復出之陽,則陰虛而陽實。」二是與衛氣流行有關,邪氣每與衛氣相遇合則引發,離則病休。如《瘧論》言:「瘧氣隨經絡沉以薄,故衛氣應乃作」,「衛氣所在,與邪氣相合,則病作」。正由於瘧病有上述邪氣虛實更作,使人體陰陽相併,並與衛氣流行有關的發病特點,故使其機理為:瘧邪或藏於經脈之中,或內薄五臟橫連募原,在與衛氣之行相遇之時,或使陽並於陰,或使陰並於陽,致陰陽交爭而病作。一般瘧邪與衛氣相合,入於陰爭,在陽並於陰,陰實而陽虛時,則惡寒戰慄;出於陰爭,陰出之陽,在陽實陰虛時,則內外皆熱。瘧邪衛氣相離,則遍身汗出,熱退身冷,發作停止。至衛氣與瘧邪再遇,則引起下次發作。瘧病有一日作,間日作,數日作,及作有日早、日宴之不同,此與衛氣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行一周與瘧邪是否相合及相合提前或延後有關,亦與瘧氣之淺深,行之遲速,與衛氣相合周期有關,如《瘧論》謂:「其間日發者,由邪氣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與衛氣俱行,不得皆出,故間乃作也」。值得注意的是,陰陽相併,或三陽,或三陰,是俱受其累,如《瘧論》言:「陽並於陰,則陽實而陰虛,陽明虛則寒慄故頷也,巨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盛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

少陽病,即為病邪入里的過渡階段,又為邪欲入深,正欲拒出,正邪分爭的相持階段,故《傷寒論》97條言:「邪氣因如,與正氣相搏······正邪相爭,往來寒熱」。少陽主樞,其脈雖有手足之分,但以膽經為主,如《金鑒》云:「少陽者,膽經也」。而膽為「中精之腑」,與肝相表裡,而肝膽為調暢人身氣機之總司,病易傳犯脾胃,故病犯少陽,每肝膽不和,氣機失樞,脾胃有礙,所以多見97條的癥狀,「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少陽之上,相火主之,和則不見,遊行出入,溫煦人體,但病則妄動,故每膽火上炎,以致苦從火化,火勝則干,而口苦、口乾。總之,病機為正邪交爭於表裡之間,病性由寒化熱,膽火上炎,樞機不利,多影響脾胃者。與瘧病相較,彼邪氣隨經流行深藏,此病邪由表入里;彼瘧邪虛實更作,陰陽相併,寒熱交爭於陰陽之間,此正邪交爭於表裡之間;彼發時涉及三陰或三陽,此則一經為主;彼必與衛氣流行有關,此則重在膽經樞機失和。

3 臨床表現相異

瘧病:a. 具有傳染性,如陳無擇言:「病者發寒熱,一歲之間,長幼相若,或染時流行,變成寒熱,名曰疫瘧」。b.具有地域性,南方多於北方,如《政治準繩》說:「南人不以瘧為意,北人則畏之,北人而在南方發者尤畏之,以上見治者,當之方土之宜也」。c.有季節性多發於夏秋季。d.癥狀嚴厲,如《名醫指掌》謂:「瘧之為狀,焮熱如爐,振寒如冰,頭痛如破,咬牙嚼齒,有暴虐之勢」。e.危證多,尤其是疫瘧、瘴瘧,如張子和謂:「瘧病(指瘴瘧)除嵐瘴,一二發必死」,張景岳引《嶺表十說》云:「啞瘴最為危急,其狀初得即失音,不過一二日即致補救」,《溫病條辨·上焦篇》將熱多昏狂、譫語煩渴的瘧病稱為「心瘧」,亦因病急神昏。f.發有定時。g.易成痼疾、預後不佳。如瘧病日久,邪留宿根,耗傷正氣,長期不愈,遇勞即發的勞瘧;瘧邪假血依痰,形成癥瘕,結於邪下的瘧母等。

少陽病,以其前述病機所涉出現的癥狀為主。通常主張將98條小柴胡湯的四個主症「寒熱往來,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及263條之「口苦,咽干,目眩」,加上「脈弦」為其主證。誠然,這些癥狀,少陽病卻多常見,可作為辯證依據,予以重視。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此癥狀,絕非少陽病所特有,諸如189條「陽明中風,口苦咽干」,221條「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等,則不屬於少陽病;有的並無「寒熱往來,胸脅苦滿」等,卻屬少陽病。因此,診斷少陽病,關鍵在於把握其病機。103條「但見一證便是」,可悟其精神。其與瘧病相較,無傳染性、地域性、季節性等,癥狀相對較輕,一般不會有危證,預後較佳,無宿疾留滯。雖寒熱往來相似,但少陽病作不分時,即便寒熱不甚,它症猶存;作則癥狀嚴厲。如明·戴元禮《證治要訣·瘧寒熱》云:「外有傷寒,往來寒熱如瘧,謂之如瘧,非真瘧也。然傷寒寒熱如瘧,初必惡風寒,發熱,頭痛體疼,自太陽經而來。······寒熱發作有期者,瘧也:無期者,諸瘧也。」說明有無定時,是二者的臨床鑒別要點。

4 治療也殊

瘧病,以驅邪截瘧為治療原則。截瘧是其特點,即在將發之先,陰陽未並之時,行針施藥。蓋先其時,正氣未亂,邪氣欲動,利於驅邪助正,從而可堵截病勢發展,控制發作,以達治療目的。如《瘧論》云:「夫瘧之未發也,陰未並陽,陽未並陰,因而調之,正氣得安,邪氣乃亡,故工不治其已發,為其氣逆也」,並強調「方其盛時必毀」。再者,注重用針對性治療藥物,如蜀漆、常山、青蒿、馬鞭草、砒霜等。張仲景首用蜀漆,以蜀漆散治寒多隻牝瘧;晉·葛洪《肘後急方》及宋《太平聖惠方》多以常山作為治瘧方劑的主葯;葛洪並首創青蒿治瘧,及用砒霜伍入丸藥中作為治瘧的針對性藥物;孫思邈除上述外,則又採用了馬鞭草。經現代研究,常山、青蒿、馬鞭草等,確有較好的抗瘧作用。截瘧、遣葯固然重要,但還需辯證,如《醫部全錄》及《萬病回春》云:「邪瘧及新發者,可散可截;虛瘧及火者,宜補氣血」,「人壯盛者,宜單截也,人虛者,截補兼用也」,「瘧久不愈者,先截而後補也,瘧已後者,順調氣血也。:一般臨床上,典型發作之正瘧,多用柴胡截瘧飲、截瘧青蒿丸、截瘧七寶飲、常山飲、止瘧丹治療;熱多之溫瘧,多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減,以清熱解肌為治;寒多之寒瘧,溫陽達邪,多用蜀漆散、柴胡桂枝幹薑湯;瘴瘧當分熱瘴、冷瘴,總以解毒除瘴為主,熱瘴要合以清心開竅,可用清瘴湯,兼服安宮牛黃丸或紫雪丹,冷瘴要合以芳華濕濁,可用達原飲及不換金正氣散;瘧久不愈之勞瘧,要扶正祛邪,可用何人飲加補氣血、調中、滋陰製品;結癥瘕之瘧母,要軟堅散結、祛瘀化痰,可用鱉甲煎丸、瘧母丸等。針灸有好的療效,也可結合運用。

少陽病的治則為,和解少陽,疏利氣機,扶正達邪。治以柴胡劑為主,小柴胡湯為其代表方。其治無如瘧病複雜,亦不需截治服藥。但在禁忌上卻有特點。少陽病禁汗吐下,如265條「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264條「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因此,小柴胡湯俗稱「三禁湯」。瘧病可汗、可吐、可下,如《金匱·瘧病》云:「瘧······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可發汗針灸也,浮大者可吐之」,故《金鑒》曰:「夫傷寒少陽病,則有汗吐下三法之禁,而瘧······何以有汗吐下三法之宜?是蓋瘧屬雜病,不可不知也。」

推薦閱讀:

劉渡舟講傷寒論(8)
郝萬山講《傷寒論》 第04講
(5)摘自《傷寒論》欲解時
你不知道的《傷寒論》中的腫瘤治法(純乾貨)
傷寒論方劑簡單整理

TAG:太陽 | 影響 | 教學 | 傷寒論 | 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