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金剛經》第十三講

佛光禪師解讀《金剛經》第十三講

佛陀當時把所有的問題非常清晰的交待給我們,什麼問題呢?我們對自身生命現象的理解和我們對所生存空間的認識。說到這步就已經是發揮到淋漓盡致的一種角度了,作為我們修學佛法,認識自我的一個覺悟的人,為什麼稱為覺悟的人呢?我們懂得有一個理性的思維,一個絕對理性的內心世界。因為在我們平常生活當中,都是隨著我們對外界認識而產生內在的感受,從而你內在心靈世界產生森羅萬相的變化,這是我們平常就這樣。

但是,作為我們修學佛法的人,把我們現有的生命狀態,通過我們自己的認識,通過自己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對你內心深處心靈感受的認識,把他歸向一個正確的軌跡上。從而讓我們病態的生命,不健康的生命軌跡發生一個根本質的變化,這是我們修學佛法的一個根本的目的。

好多人問,怎麼證明我們生命狀態是不健康的呢?你從現象上看待這個問題,你去想想,我們現在這個世界,我們所生存的空間,以及你自己內在的心靈世界。內心世界充斥的是貪嗔痴慢疑,這些都是毒素。人一旦有貪心,你的生命現象立即就發生扭曲。

我們可以觀察,人貪任何的東西,這世界任何的東西,他只要貪執放不下,他立即就產生扭曲的變形的現象。好酒貪杯的人,明明知道酒喝完了很難受,還要喝,管不住自己,所以他的生命現象就發生扭曲。嗔心,你獲得了歡喜瘋狂,失去了憂傷悲哀。外界的環境,人也好事也好他觸及到你自己感受的時候。所有的生命現象全部扭曲。戰爭就是這樣來的,戰爭就是某一些人的利益被觸及到了,發生戰爭。這就是嗔心最大的表現結果,貪心最大的表現是變態。慢心最大的表現是什麼?國王。過去國王叫皇上,聖上。臨架於聖人之上,慢心何其大。這裡頭沒有好壞之說。疑心最大的表現是這個世間做學問的科學家,他好疑問,他對世界充滿了疑問。他在辨析世界,在分析在判斷,通通是疑心的表現。這是五種心情,貪嗔痴慢疑!痴心最大的表現是那些情聖。為愛情付出一切的傻子們,西方有羅密歐,朱麗葉。東方有什麼梁祝。也是叫人千古傳唱,歌頌偉大的愛情。這幾種現象,把我們生命內在的外在的現象表現到極點了就是這樣。

修學佛法的人,應該怎麼樣認識、正視自我的這個過程?我們每一個眾生、每一個人,通通都具有這五種心性認識的種性。我們不要叫他去發現出來。你要叫他去發現出來,必定偏重於這五種心態的一方面,那你就會隨業流轉。隨著無明的業力就開始受無盡的煩惱痛苦。不要奢望說,我們這種認識、想法達成了會有什麼樣的好處,沒有。貪心大的人,這次貪完了下次還想貪。貪來貪去還是那個感覺,到最後喪盡人格。把所有的品德,德行全部喪盡。最有名的是紂王天子!封神演義里說的紂王天子,荒淫暴躁,暴君。

修學佛法的人同樣也是這個道理,我們不要被表面的現象把我們的智慧正覺埋沒掉了。我們應該感恩佛陀,感恩一切眾生的表現,示現。這一切眾生,確實真正在演示佛陀所說的真理,所顯發的真理。處處皆是,沒有一樣不是,你去仔細觀察。我們所處的世界空間,無處不表現佛陀的真理。

這個般若波羅蜜也就是整個金剛經的核心。依空性的思想,絕對的真理,自然能到達解脫的彼岸。我們所看到的種種現象,以這種相再去制相,你說我今天心情不好,換一個地方心情會好。會嗎?暫時的好象我今天換了個地方心情不錯。你沒有從根本上把矛盾除去,境界一回來你照樣該煩惱還是煩惱。因為根本沒拔除,只是從表面現象上換了個境界,但是產生作用的東西,你並沒有把他拔除。他能夠分別不好的東西,不好的境界,他就能夠感受好的境界。相反他能夠感受好的境界,他就能覺察不好的東西。所以說人的心情叫陰晴不定。順境春風得意,得意洋洋的,身處逆境垂頭喪氣。

逆境、順境從哪兒來的?從絕對的角度,般若空性的思想去理解,那通通都是你心念跟你所對境,內在的感受,內在的執受,內依所緣跟外依所境這兩個東西在倒亂。這兩個東西我們要是弄清楚了,我們就能把握根本的準確的東西。這兩個東西是你那個心體、心性一個作用的兩個面。我們的心性有一個根本作用,覺和照的作用。覺照產生的時候,你就會產生好象是有一個所對境一樣,那裡頭好象有一個感受出來。

記得前段時間給你們比喻過心體的作用性。我不是拿那個房子作比喻的嗎?你掌握不住心體的作用,你沒有辦法理解的時候,就沒有辦法感受到那種絕對的生命狀態。我們要認識絕對的生命狀態。我們今天還用房子做比喻讓你理解心體的作用,理解心體的作用而離開這一切相,進入絕對的境界。

眾生界有見、有見取緣,能見的心,我們一進到房子里來,第一念你不會想到外面的東西,第一念先看到房子裡面的東西。你去分別執著房子裡面東西的同時,你的心體有沒有去融受房子外面的東西?心體跟意識不一樣,心體是沒有內外的,他統統是覺受。怎麼證明這一點?你在屋子裡坐著,突然外邊有人喊你,你嚓就聽見了,證明你的心體也在外面。心體並非我們的意識,我們現在活在你的意識層面空間里。我們現在所依止的身心和世界是你的意識層面,這個意識層面就好象我們進到房子里來,第一個感覺先看到房子裡面的東西,但我們本來生命本體同時是存在的,他是內外同時的,不分內外的,覺了一切,包容一切。那是我們的真實生命。

房子裡頭充滿空間這個心,這個認識意識,跟外面這個心的心體,他兩沒區別。都是能覺性!唯獨被房子卡住了。這個房子就是你的浮塵六根。我們浮塵六根就是所對境緣!這個房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這個裡頭能覺性跟我們本性裡頭心體的普覺性是一樣的。就是我們依止這個東西,我們被它障住了。我們的心靈被房子障住,我們肉眼看不到外面。但是耳朵可以聽外面,所以楞嚴經佛說娑婆世界眾生耳根最利,他比對眼睛的障礙小多了。

我們要看那個本心體,要從所有的生活現象裡頭觀察這個絕對的本體,所有的生活現象裡頭通通它都是存在的,包括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他無一不在,都在他那裡。突然你今天感覺到什麼事的時候,為什麼你感覺得到?你感覺到那個相,能產生相的那個覺性,我們去注意他去,不要注意這個相,這個相會生滅。

我前幾天不是給你們說過嗎?讓你感受好心情、壞心情,好壞自然消亡,消亡以後的東西是什麼?離開好壞的東西是什麼?空性本體嘛!就像天空也是一樣,天黑天亮只是明暗的變化,跟虛空沒有關係,我們心體也是如此。為啥叫心體?心體是我們的根本生命,我們根本生命也是這樣,從這個角度去觀察、去看待問題,觀察世界,觀察內在的現象,外在的境界,依他去發現問題,發現世界,你會發現世界生命無非都是這樣子,那就叫煩惱轉菩提了。什麼叫煩惱?無明即是煩惱,什麼叫無明?你不知道那個東西該怎麼樣,沒有辦法去覺察到,我們這個人非要一個能覺性和所覺境,依能覺永遠不能圓滿的照所覺,但是你把能覺消除,所覺沒有,一切本來,無需去照。顯現本有的作用,本來覺了的作用不是照了。你去反思一下,一下你就能想得出來。

這個問題非常簡單,說心體有點太抽象,就說這個身體吧。身體上所有的感覺,每一個感受,很微細你都能感受得到,而且不用加分別一下你都能反應過來,因為你的念覺性,你的直覺在依那個所覺境,身體也是所覺境。如何把能覺所覺消融呢?把現象放下,你就徹底地覺悟這個身體所有的現象,我們不放下這個現象的時候,我們的能覺性沒有辦法遍知這個身體所有的特性。

怎麼沒辦法遍知呢?你看,我們有感覺,眼睛啊,都有感覺,還有沒有感覺的,你大腦什麼樣你看得到嗎?心臟什麼樣你看得到嗎?血管怎麼流你看得到嗎?你的意識裡頭並感覺不到他在流。這就是我們意識層面不完美,有障礙。有人煉過氣功就知道,他靜下心來,突然一下子可能看得到或能感覺得到這個身體的種種變化。很奇妙的變化都發現了,他身體以前不知道的東西都發現了,突然能看到自己內髒了,包括別人的內髒了。以前看不到的都看到了,感受不到的感受到了。為什麼?他放下了障礙了,打坐也好,靜坐也好,對色身的有為的障礙、有為的相法都放下了,放下得多,感受就多。

相反如果你真正做得到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遠離六根六塵的境界,運行生命軌跡,那你宇宙萬有全部了知。因為你的心體包容著一切啊,只是你念執,執著那個念只是執著那個一點點這個東西(拍了幾下身體)。那你怎麼就叫心體覺悟呢?消除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的障礙,怎麼消除?離一切相,佛祖講得很明白。這是一切相啊,這一切相建立的基礎是什麼?一念妄想,什麼妄想?我念啊,有我就有一切,就象做夢一樣,有我就有相對境了,這是根本。

所以佛祖在經文里交待得很清楚。我們如果能夠真正的去體會這個佛所講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的意思,而且去信受奉行了,那你真正叫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什麼叫荷擔?佛祖的家業你繼承了。那些出家人天天講弘法利生,荷擔如來家業。這不佛祖講得很明白,你先成就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功德,然後你才能荷擔如來家業。你自己還沒有無量無邊的受用,怎麼去荷擔如來家業。

佛祖給你說得很明白,經有明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不可說,不可思議功德。」你先成就自身的受用性,你自己先得到實惠了,這個人才真正叫荷擔如來家業。並不是現在流行的自己沒吃三天素就想上西天,現在大部分都是這樣。為什麼好多人學密宗,密宗講可以即身成就,尤其是漢地的漢民們,漢族人很聰明,他要急功近利,這個學佛跟漢傳宣揚的思想要往生極樂世界有點不一樣,一說即身成就,貪心就開始了,幾千里地的往那兒跑啊,他自己都沒搞清楚什麼叫即身成就。你說這能叫繼承佛祖家業了嗎?

「何以故」,為什麼這麼說呢, 「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為什麼這麼說,他樂小法,啥叫樂小法?不願意發大乘解脫心的修行人,他執著,死在人我眾生壽者種種認識當中去,所以稱為樂小法。比如求點福報,求點啥啊,這就叫執我見。執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執著我見,我要平安,吉祥、要成佛!這都叫我見,我要怎麼樣怎麼樣,全部是我見。那什麼叫人見呢?人見就是我要去幫助誰,我要去怎麼樣怎麼樣,有我就有人,相對的,對別人的看法,你看這個人這麼可憐你不去幫助人家?覺得不合適,那也叫眾生見,人見。你對人家的認識,都叫見,眾生見壽者見是什麼?你對空間宇宙的看法,對社會大眾的看法。你對你所有這個世界生活空間,有某一種看法,或者你起了什麼心思呢?我要怎麼樣怎麼樣凈化社會,去怎麼樣,那都叫眾生見,壽者見。有這樣的認識,然後你執著,成為行為,那你就叫煩惱眾生。

那你說佛什麼都不管嗎?不是,佛告訴你要打破這一切的障礙。因為你有這四種障礙,四種認識的障礙,你那個佛性智慧就不能完全顯現。佛祖在這裡說的意思是不要落於任何一種障礙裡頭。我們修學不得解脫,為什麼我們見不到西方極樂世界,為什麼我們見不到佛菩薩那種巍巍的功德呢?因為你執著的這個東西,這個身心世界,不肯放下。你看不破,你放不下,所以你就一直在這種境界裡頭去打轉。

這就是地藏經里講的話,流浪在生死輪迴裡頭在六道中受苦。何為六道?在你眼耳鼻舌身意這個圈圈裡頭轉吧!你跳不出去,所以我們就產生種種是非判斷,你看這世界多複雜,其實複雜嗎?其實就是你的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六根對六塵,就是這些,複雜什麼!一會兒人害你了,一會兒人家別人對你好了,這個很複雜,你只要順著我見思維下去,很複雜。什麼人際關係了,什麼人情,弄不完的事。包括你娶妻生子,包括你要維護家庭,包括你要這個那個,全部是我見,全部為了我,不是為別人,誰為別人去做點事兒?不可能了,都是為自己。

你真正地能體會到為大眾、為別人的這種心,這種信念建立的時候,你在這個世間就是福報最大的人。歷朝歷代開國皇帝,他打的什麼旗號?他就要為了人們去奮鬥,他福報大。那為什麼後來那些皇帝沒有福報了呢?因為他不為別人了,就為自己了,成了孤家寡人了嘛,天天念孤王孤王,寡人寡人,他就剩一個兒了,這個就是一個演變的過程,

所以,我們要清楚一定要放下障礙,因為你有這些障礙你就沒有辦法真正體會佛陀開示這個真理真實的受用。你得不到這種受用,佛就說嘛,「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他人說。」但凡有這四種障礙,四種觀念的障礙,你就沒有辦法進入金剛般若空性智慧真理當中去。別管對誰對自己對別人,產生任何一種看法,都是我見,一定要放下。這四種觀念,以誰為核心?以我見為核心,沒有我見,其餘三個也就不存在。

怎麼去斷除我見?記住了,以後不要說我要怎麼樣怎麼樣,首先學會這一句,把我要去除掉,我感覺去除掉,我什麼也沒有,這是修行的一個強硬方法。藏地修行,教你一開始念這個念那個,念一大堆,為什麼?消除你我見,就為了消除你我要怎麼樣怎麼樣。你但凡真正做到三皈依,不是我要怎麼樣,是佛祖講的、師父講的怎麼樣怎麼樣,這是第一步我見放下伏住了。先把你的認識,把你對社會人生觀察的認識轉移一下,換成佛菩薩,換成師父講的道理,這是第一步,我見伏住。行,你這叫功夫可以連成片了。

啥叫功夫成片呢?你那個覺性就不會迷失了,這就是你三界生死,粗的煩惱就可以離開了。我見沒有的時候,我見伏住,你那個生死粗的煩惱所對境,他就消失了!因為你不生心了,好壞你不生。境界裡頭我見伏住,最起碼我不去分別他好與壞了。一切隨緣,安心就好。那你還有什麼生死業可造。這是第一步,怎麼去修正,就這樣去修正就出來了。先去換成師父講的,佛祖怎麼怎麼說的,先去思維佛祖在這個問題上是怎麼去判斷,佛不是沒教過,都教過,只是你自己不覺悟罷了。

這就是說我們能擺脫這些錯誤觀念的束縛,自然就能進入絕對真理解脫狀態。「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佛祖明確地告訴你,能夠有經法流行之處,在在處處,別管在哪兒,所有的地方,天上人間一切地方。若有此經。什麼意思呢?從相上講,有金剛經在的地方,從真正的教義上說,能夠有一個人去行持般若空性,這種思想貫徹始終的時候,這就叫金剛經所在之處,這個地方一切天人阿修羅通通都要來供養的。

因為這個地方是佛陀法身真理顯現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地方。當知此處,則為是塔,這地方就像如來的寶塔一樣,佛陀的法身。塔是什麼?功德藏,就是具足一切法身的功德蘊藏的地方。皆應恭敬做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就是以種種以莊嚴。我們今天能聽得到《金剛經》的教義,這就是無始劫以來你所修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的表現。

師父給你們講的《金剛經》的道理絕定是佛祖從心經流出來的,從他的心經當中所顯現。所以世人聽到,統統都有一種見聞解脫的利益。今天某居士的朋友在那兒修電腦,人家聽著都歡喜,這是講經呢,真好,回頭我考完試也跟著師父聽經去。這不是說我的口才怎麼樣,而是這種心性的光明,跟佛的圓滿報身清靜法身是相融的,所以我給你解釋出來的東西,他自然會有一種感受,覺受受用,這就是金剛經講的,從佛祖絕對覺悟的境界,去看待這些問題,以般若空性去看待,依這個絕對的生命去觀察相對的東西,那你不是清楚一目了然嗎,這就是所謂解脫。人們為什麼說解脫自在呢。這還不是得大自在,得大自在就是無處不自在了。一切法拘他不得,真正的無處不自在。

我們清楚這個道理了,就認認真真去修學。修學的過程,可能會有些所謂的變化吧,這個畢竟是生命基質發生變化的時候,會有一些不一樣的感受,就象感冒以後要健康起來,好的頭兩天,你還會身上很軟,沒有力氣,精神睏乏。我們看待這種現象,不要有一種恐慌,就像我們學佛修行,不是說你什麼倒霉事兒都沒了,一切萬事大吉了,相反可能會有一些你過去意想不到的事會出來,包括你身體上的一些毛病,表現的方面不一樣,有些可能外界的境界,有些人不知道怎麼,要給你死做對。逆境外緣,這些現象表現的是你過去生,在過去無始劫以來,你生命層面裡頭,所積澱下來的那些毒素都要清除掉。

就象人睡覺做夢,你人睡覺做夢的時候,你做美夢,做惡夢,你起來都有感覺。已經醒了,怎麼還有感覺呢?這就是你開始修行以後,生命現象就要發生變化,發生變化這個現象就象你夢裡和清醒過來以後那個現象,這是很正常的。碰到這個現象不要輕易做出武斷的非常魯莽的一種判斷,我拜佛我念佛我還這麼倒霉,我不學了,亂髮願。

石家莊某位居士,他媽媽得胰腺癌,他當時很孝順,就給他媽媽念地藏經,真的用功,一天念十三遍地藏經,最後班也不上了,關上門就念三個月經,祈禱菩薩最好讓她別疼,也不冶了,讓她安祥的死去吧!如果這個願望達不成,我就不信佛了。人家給我講,你看我的願力多深,我說你那個是願力嗎?你那叫怨恨之力,不是發願力。這就是不明真理,他不明白道理以為他那種就是願力,其實那叫怨憎力,怨氣。還好,他真的念念念他媽媽死的時候的確不疼,胰腺癌很疼的,為什麼沒有更好的效果呢?因為他發心就不清靜。

以後發生的事更可樂,他找人助念,人家喊阿彌陀佛,帶頭喊,什麼「西方世界阿彌陀佛」!,有多大勁使多大勁,喊兩鐘頭,哈哈,喊來喊去,佛祖沒喊來,把我這小和尚喊來了。那真的用功,不能說他不用功。而且虔誠得不得了,組織了二十多個人,輪著班念,這就是現在普遍學佛那種狀態。也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找我去了,屋裡頭那陰氣兒,人死了後陰氣兒刺骨頭,他家有暖氣再加七八個人屋裡應該暖和吧?那刺骨頭冷得嗖嗖的,我們念完了,那屋裡一下暖和了,生爐子一樣。放了三天,身上軟溜溜的,可好了。

這就是不懂佛法盲修瞎練,到最後可能會有一些所謂的感覺,一下就落到感受裡頭去了。自己發明的念阿彌陀佛的念法,拜佛的時候呼氣吐氣,其實就是練氣功,念阿彌吸氣,陀佛吐氣,挺熱鬧的,他就走到一個錯誤的東西裡面。他覺得他還挺受用,而且不厭其煩的一再影響別人也去學,很可憐。這就是你的生命現象一旦觸及到真理的時候,發生變化把握不準方向,一下子就走入誤區。包括歷史上的附法外道,就包括前幾年那些氣功大師,都是修行的誤差境界。一下子就落入到他那種境界裡頭去了,還以為有所得,這在《楞嚴經》講得非常明白。

歷史上所謂的附法外道,包括白蓮教,紅燈照,都自稱什麼什麼祖師,包括黃巾起義,他都有點小神通啊,要不然怎麼迷惑那麼多人。黃巾起義幾十萬人響應,東漢時期本來人就不多,他能影響幾十萬人,影響力有多大,當時一個縣城裡可能就幾千人,上萬人都算大縣了,最後怎麼樣呢,他畢竟不是正法,最後叫官軍給鎮壓了,把他屍體都拿出來鞭打,這就是不識正覺道。狂妄的心生出來了,很可憐,那你說張角就壞嗎?張角那人不一定壞。他既然能感召那麼多人,他的心地也應該是善良的,但是為什麼他突然變了呢,這就是他修行的境界,無常啊。

所以能夠成功的人,必須得有一個正受,因為他的信念一旦合乎生命絕對真理的時候,絕對生命現象的時候,現象界的生命就會變化,在變化的過程當中,如果你所依的真理,你沒有明明白白地去依止他,換句話來說,沒有明心見性。明心見性是我們明白生命的根本方向和作用原則和方法,這叫明心見性,這屬於大乘思想的明心見性,菩薩道的精神,他明心見性是把他絕對的真理跟他的生命,相融一體,用他的生命來解讀他所信奉的真理,空性思想。

在佛教歷史上有一個提婆菩薩,他就是宣揚的唯識空性論,中觀思想。他是那蘭難佗非常有名的一個成就者。當時就興辯論,誰辯論失敗了誰就自殺,印度當時的風俗,他就把一個外道,另外一個學派的人辨敗了,人家自殺了。但他那些徒弟們並不服氣,就找了一個機會,有一回,提婆菩薩正給他們講唯識,空性、中觀這些。突然,外道那個學生就蹦起來說,你講空性,你以空見殺我師,我以真劍殺你身。把提婆一劍就刺了,當時肚子就流血了,當時提婆菩薩證空性了,他接著講完了,嘆息一聲,哎,真可憐啊,走了,舍了報身走了。

提婆菩薩是唯識空性論祖師,很了得的,中觀思想。一旦觸及到這種變化,現象界的生命現象整個結構就會全部的變化起來。那你說是損失嗎?真的空性思想他就沒有見了,有一點點認識,他當時就不能證到那種境界,金剛經不是說嗎,歌利王割截身體,跟佛當時境界一樣。真拿刀子去劃他肚子去,人家真的證空性就沒有一點嗔心了,那是真正的考驗。

佛法是絕對的真理,他這種真理真正要用你的生命去解讀,為什麼佛法的真理傳播了三千年,還依然光彩奪目,那是多少人用他的生命去給他抹的,那種光輝燦爛不是一種空洞的理,說理說教,不是這樣,他是最真實的。我們修學佛法有這麼一個好的因緣,這都是我們過去的善根,那你碰到這種現象該怎麼辦呢,這第十六分說得很清楚。

我們在修學佛法的時候會碰到這些現象,那該如何來?包括當時目犍連,目犍連不是也被外道砸成肉餅了嘛,為什麼,這都是這第十六分解釋的觀念。以及包括很多人說你師父長或者你師父短,你明白第十六分就知道怎麼回事了,你真的發心受持,讀誦演說《金剛經》,你過去累積積澱的毒素,因為你真正認識了,他都有一種排異的現象出現,佛法上叫那叫排斥現象,生命的排斥反映,他會不允許毒素存在了。任何毒素,他不允許不健康的因素存在,不健康的因素包括你的貪嗔痴慢疑,他一點都不讓他存在,以及你過去做下的業,那種慣性都要消除。

◎能凈業障分第十六

「複次,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祁劫,於燃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術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能凈業障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業障是我們執著的觀念和行為,業力是依那個觀念形成的行為,發起的行為。這裡頭有個差別,為什麼稱為能凈業障分?我們的業障從哪兒來?從我們的能覺性對所覺境的一種執著,你總累積、累積就成為業障了。就包括抽煙喝酒不都是習慣嗎,為什麼稱為能凈業障,你能夠去覺悟把那個能覺性轉移,置換一個觀念出來,業障就消除了,你能覺了就能凈了,你不能覺業障就不能消除,不是消除是能凈,業不需要除,他本身是空幻的,你偏偏要把夢裡頭的東西再除去,你不是神經病嗎。你已經覺悟了還在乎夢裡頭有什麼嗎?

別管你過去做什麼,殺盜淫妄做多了做滿了,做遍了,我告訴你,過去就讓他過去。我們從現在新的開始。絕對新的開始,不要再延續你以前的觀念,這個業障就消除了。業障消除了業力沒消除,業障是觀念改變了,觀念可以一下子改變過來,業力你得修行,依著你現在的觀念如是地思維如是地修行。業力你要依止現在覺悟的觀念,絕對的去奉行,不生二念想地去修行。

你在凈除業力的時候會產生一些變化,包括你的生命、,現象,包括你周圍的緣份,可能要產生變化,這就是第十六分交待的問題。佛怎麼交待,「複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得很明白,他給須菩提交待這個問題,因為肯定有這個現象,有很多人學佛,皈依以後反而更麻煩了,這些現象多的是。

還有更可愛的是,好多老居士學了十幾年了,說,那人剛學佛時感應特別多,好象利益特別大,越學越沒感應了,好象佛陀不理他了。他自己有一套解釋,他就說菩薩是熟人了,就不需要理了,這就是他不理解佛法,也是沒有人教授他的原因。佛陀告訴我們,我們真正發心修行覺悟的人,開始接受真理的熏染和生命的變化的時候,如果出現了別人去輕賤你,抵毀你種種逆緣吧,內在的感受也好,外在的感受也好,這種現象把你過去生的,認識真理以前,罪業啊,不好的東西,全部就消除掉了,則為消滅。

「以今世人輕賤故」,因為你過去造的業應該很多,誰沒做過殺盜淫妄,因為別人給你製造逆緣,讓你把這些受了,輕報了。先世罪業則為消滅,過去的罪業就消滅掉了,這是消業障,也不叫消業障,是把你的業力消融掉了。按照你覺悟的觀念開始行為、開始改變你生命軌跡的時候,過去的所謂因緣他就會相碰,給你碰撞,就像拿棍子攪水一樣,突然反過來攪都要發生碰撞,我們逆著現象生命流在轉動的時候,那你就會有一些逆緣現象。

這個不一定都有。看你自己的福德因緣了,像去二祖慧可,他就碰到很多逆緣,有生之年真的很慘,到處掛單掛不上,別人說他什麼魔王啊,反正誹謗他的人比誹謗我的多多了。包括近代有名的高僧倓虛大師,叫譽滿天下,謗滿天下,讚歎他的人很多,罵他的人也很多。就是金剛經講的道理,因為過去的業障和業力消除了,所以人家就能真正的進入那種生命的絕對的狀態,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肯定人家就成佛了,所以你們修學要準備接受生命的考驗。


推薦閱讀:

翁氏---煙波指迷篇--奇門遁甲的解讀
《門樓玉輦經》解讀
【指南】ESC肺栓塞指南解讀:更實用,更時髦
網易軍事獨家解讀FC-1梟龍戰鬥機
紫薇命盤解讀

TAG:金剛經 | 解讀 | 金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