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地圖 宋金對峙

中國歷史地圖 宋金對峙 (1127-1211)宋金對峙

1127年靖康之恥後,金國從汴京(即東京開封)撤軍,立張邦昌為大楚皇帝。張邦昌在萬般無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詔立趙構為帝。1127年5月,趙構從今天的河北南下到陪都應天府南京(今河南商丘)即位為南宋高宗,改元建炎。叛臣張邦昌卻以護國有功為名,被封王。張邦昌後來被殺,成為宋朝唯一被殺死的文臣。

高宗渡江。1128年,金國以張邦昌被廢為名,繼續大舉南侵。天會六年七月,宗澤因力主過河抗金不成,憂憤而卒,使以汴京為中心的軍民聯合抗金的有利形勢急轉直下。金軍乘機再度南下,採取東西並進之策攻宋,命完顏婁室率西路軍攻陝西,牽制川陝宋軍,掩護主力東下;完顏宗翰、完顏宗輔率東路軍於黎陽津(今河南浚縣東南)南下,對江淮的宋軍實施攻擊。宋廷聞訊,於十月間緊急部署江淮防務。十一月,金軍向南宋大舉進攻,至天會七年三月,完顏婁室所率西路軍相繼攻破延安府(今陝西延安)、晉寧軍(今陝西佳縣)、麟州(今陝西富縣)等地。完顏宗翰所率東路軍相繼攻破澶、相(今河南濮陽、安陽)等州後,分兵自滕縣(今山東滕州)奔襲揚州,自率主力於沭陽(今屬江蘇)擊潰宋韓世忠軍後,乘勢南下,宋高宗渡江,金軍亦因江阻北撤。1128年冬,東京留守杜充,「決黃河自酒入淮,以阻金兵」,黃河下遊河道,從此又一大變。杜充決河的地點,史無明文,《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定在滑縣上流的李固渡(滑縣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許)以西。決口以下,河水東流,經今滑縣南,濮陽、東明之間,再東經、鄄城、巨野、嘉祥、金鄉一帶匯入泗水,經泗水南流,奪淮河注入黃海。此後數十年間,「或決或塞,遷徙無定」。遷徙的範圍,主要在今豫北、魯西南和豫東地區。此次決河改道,使黃河由合御河入海一變而為合泗入淮,長時期由淮河入海。

1129年金國又立劉豫為帝,國號齊,史稱"偽齊",以加強黃河以南的統治。宋朝也進行北伐,由宗澤、岳飛、韓世忠、吳玠等抗金將領指揮,在黃河兩岸曾經擊潰偽齊軍和金國的聯軍

1131年,升杭州為臨安府(今杭州市)作為「行在」,1138年正式定臨安為行都,建康改為留都。金朝也一路南撲,直逼臨安,高宗無路可逃,只得入海逃避,在溫州沿海漂泊四個月之久。由於南方天候潮濕河道縱橫,加上南宋軍民的英勇抗戰,金主帥完顏兀朮撤兵北返。在北撤鎮江時,被宋將韓世忠截斷退路,被逼入黃天盪。宋軍以八千兵力圍困金兵十萬之眾,竟相持四十八日,最後金軍用火攻才打開缺口,得以北撤,途中又在建康被岳飛打敗,從此不敢渡江。劉齊傀儡政權

金朝掠走北宋宮廳幾乎所有皇室成員和財寶後,建立了一個名為「大楚」的傀儡政權,另立張邦昌為帝,稍後於1130年建立一個大齊政權,立劉豫為帝,史稱「劉齊」。徽欽二宗被金人掠到五國城,史稱「靖康之難」。徽宗被封為昏德公,欽宗被封為重昏候。最後兩人客死異鄉五國城。高宗任用秦檜為相。秦檜在靖康年間曾主張抗金,後被金人掠去。1130年十月,秦檜南返,由於他奉行投降政策,與高宗之意甚合。秦檜歸朝僅三月就成為副宰相,八月後又成為右丞相。由於秦檜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當時尚與高宗相左,一年後被高宗罷免。罷相後的秦檜韜光養晦,侍機而動。

1130年,由於受到金兵的壓迫,耶律大石決定放棄蒙古高原,率部西征。1132年,耶律大石在葉迷立(今新疆額敏)稱帝,史稱西遼(西方稱為黑契丹或哈剌契丹),首都虎思斡魯朵。西遼曾一度擴張到中亞,成為中亞強國。1218年,西遼為蒙古所滅。遼朝滅亡後,金宋邊境正式接壤。金朝又約西夏夾攻北宋,並且給予宋地為誘餌。西夏佔領天德軍、雲內等地後,1126年又被金朝強佔,並且被強索河東八館之地。金朝為了補償西夏,同意佔領陝西後將橫山地區歸還,但又違約。這些都讓金夏關係處於不信任的狀態。然而西夏與南宋隔絕,又讓西夏只能依賴金朝的經濟。

1135年金太宗去世,由金太祖的孫子完顏亶即位,即金熙宗。當時輔佐金廷的一些功臣被稱為衍慶功臣,他們左右朝政,主要分成主戰派與主和派。金熙宗於1137年廢除劉齊,而後聽從主和派完顏撻懶的建議與南宋主和派宋高宗與秦檜議和。

宋高宗趙構,由於害怕軍人戰勝回朝會專橫難制;而且亦擔心欽宗回朝繼承其死後的帝位(當時高宗因不能生育而絕後),所以在1138年任秦檜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檜首先削去抗金將領韓世忠的兵權。1138年宋金初次協議,南宋取回包含開封的河南、陝西之地,可說是外交一大勝利。

1140年,金朝撕毀協議,金兵分三路南侵,重占開封與陝西等地,宋軍在許多抗金名將指揮下,取得輝煌戰果。尤其是岳飛在郾城與金兵將領完顏宗弼會戰,力挫金兵,乘機進兵朱仙鎮,收復了黃河以南一帶,與開封只有四十五里。後來,高宗聽取了秦檜意見,先召回北進諸軍,再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在孤立無援下只好服從命令。由於割讓河南、陝西地讓主戰派完顏宗弼不滿,1140年讓完顏宗弼率軍攻下河南、陝西地。

1141年完顏宗弼再度南征,但被岳飛與劉錡擊敗,岳飛於郾城之戰後再度北伐逼近汴京。最後完顏宗弼與南宋主和派合談,達成《紹興和議》,兩國以淮水—大散關為界。宋割讓被岳飛收復的唐州、鄧州以及商州、秦州的大半,每年向金進貢銀廿五萬兩,絹廿五萬匹。並且在岳飛被殺後簽訂紹興和議,至此金宋邊界完全確定。

1142年1月,朝廷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岳飛父子,完全收奪諸大將的兵權。宋高宗與金國簽訂《紹興和議》,以向金國納貢稱臣為代價,換取到南方江山的中央集權。十二月末除夕夜(1142年1月27日),趙構和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岳飛與其子岳雲、部將張憲於臨安(今杭州)。《紹興和議》實現,宋高宗生父徽宗的靈柩和生母韋氏本人被送回南宋,宋欽宗則因為宋高宗基於自身絕後的私人考量(高宗在南渡後失去生育能力),被南宋拒絕接回。

1143年,在耶律大石死後,西遼經歷蕭塔不煙、耶律夷列、耶律普速完、耶律直魯古與屈出律的統治。最後1218年被成吉思汗的蒙古軍隊滅亡。

金熙宗自幼受漢文化熏陶,登基後與完顏宗弼推動漢制改革,並且重用漢人。隔年派衍慶功臣的完顏宗磐、完顏宗乾和完顏宗翰三人共同總管政府機構,「並領三省事」。金朝官制此時基本漢化,建立以尚書省為中心的三省制。1150年金熙宗受衍慶功臣與皇后的控制,本人被過度壓抑,後期不理朝政,濫殺無辜,最後被右丞相海陵王完顏亮所殺,完顏亮自行稱帝,史書稱為海陵王。1155年,秦檜病重,策劃讓其子接替相位,被高宗否決,不久後一命嗚呼.

1161年5月,金廷遣使赴宋要求重劃國界,意在尋釁,南宋也開始積極備戰。隔年金帝完顏亮率大軍由汴京兵分四路南征。東面軍分成海路跟陸路兩股,陸路軍由金帝完顏亮親自率領,自宿州(今安徽省宿州市)渡過淮水直攻和州(今安徽省和縣),海路水軍則直攻臨安(今浙江省杭州市)。西路分別自關中、河南攻向四川及湖北一帶。金東路軍渡淮水,攻陷和州準備渡江。然而東路水軍在膠西(今山東省膠州市)被宋將李寶的水軍殲滅。同時間西北契丹族叛變,鎮守東京遼陽府的葛王完顏褒自立為帝,並移居燕京(今北京市),即金世宗。金帝完顏亮遇到此情形仍然執著渡江,但是先遣部隊在采石之戰被宋將虞允文擊敗,船艦也被宋軍燒毀。金帝完顏亮意圖移師揚州強渡長江,但是部下大力反對,最後發動兵變殺死金帝完顏亮。宋軍趁機收復淮南地區,此後金帝國不再有滅宋之舉。

1161年金世宗舉兵後昭告金帝完顏亮罪過,率軍統一華北,並且停止南征滅宋之舉。然而宋金的戰爭並沒有終止,1162年他以南宋不願稱臣為由,派主將仆散忠義進駐汴京、紇石烈志寧鎮守前線,準備奪回淮南地區。此時南宋宋孝宗意圖收復失地,派主將張浚率領李顯忠、邵弘淵率軍北伐,史稱隆興北伐。宋軍陸續收復淮北各地,但於符離的符離之戰被紇石烈志寧擊潰而止。

自金海陵王南侵失敗後,南宋北伐的聲音高漲。宋高宗決定禪位於養子趙昚。是為孝宗,趙昚是宋太祖趙匡胤的次子秦王趙德芳的六世孫,自此宋朝的帝位由太宗的子孫轉到太祖的子孫的手上。在1164年12月,張浚北伐失敗後,簽訂《隆興和議》(又名《乾道和議》),把原本向金稱臣改為叔侄關係,金為叔,宋為侄,金改詔表為國書,歲貢改為歲幣,減少貢獻,割讓秦州及商州,維持疆界。絹貢獻由25萬減至20萬,歲幣減至20萬銀兩。宋孝宗起用虞允文、周必大等人,朝政較為安定。宋高宗雖然退位,但在幕後對經常探訪的宋孝宗施加壓力,安插親信於朝廷。宋高宗死後,宋孝宗決定讓位給皇子宋光宗趙惇,退位為太上皇。而後南宋主和派抬頭,於1164年金軍再度南征之際求和,兩國於年底簽定合約,雙方平等對待,金朝獲得歲幣。內政方面,金世宗本身十分樸素,採取中庸穩固的方式管理朝政,提倡儒學;查問細微以激勵官吏,嚴禁貪污;對經濟採取務實的態度,並且免除不合理的賦稅,諾有天災發生,立即救濟賑災。當時各族人民紛紛起義,他為了維持統治,利用科舉、學校等制度,爭取漢族貴族支持,又加強猛安、謀克權力,擴大女真族佔有的土地。這些都使金朝的經濟、文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發展,史稱大定之治。金世宗除了抵禦南宋北伐,還出兵威震西夏、高麗,使這兩國臣服金朝,被金史稱為小堯舜。

1189年金世宗死後,由於太子完顏允恭早逝,故立允恭的兒子完顏璟即位,是為金章宗。金章宗前期政治漢化甚深,文化十分發達,史稱明昌之治。金章宗不單對國內文化發展加以獎勵,他本身亦能寫得一手好字。然而金章宗過度重視文化發展,寵愛李師兒(後封元妃)以及李氏外戚,任用經童出身的胥持國管理朝政。這兩位互相協助,營利干政,使金章宗後期的政風逐漸下滑,而黃河泛濫與改道又使金朝國勢開始衰退。此時金朝軍事逐漸荒廢,北方蒙古諸部興起。金章宗曾派兵至蒙古減丁,並且誘使互相殘殺,但收效不大,最後由成吉思汗所統一。南宋權臣韓侂胄見金朝國勢衰退,命吳璘之孫吳曦管理蜀地,準備北伐,而金廷也派仆散揆坐鎮汴京,抵禦宋軍。

西夏與漠北鄰國克烈部的關係十分友好,但是蒙古部的鐵木真崛起後開始威脅克烈部,成為西夏晚期的外患。1203年克烈部被鐵木真并吞,其領袖王汗之子桑昆逃奔西夏。兩年後,鐵木真率軍入侵西夏,掠奪西夏邊界城市而去。夏桓宗為擊退外患,改興慶府名為中興府,取夏國中興之意,實際上西夏反而壟罩在蒙古的威脅之下。

1206:鐵木真統一蒙古後的宋金對峙

1205年,在"庫里爾台",即蒙古各部落酋長會議上,他被推舉為全蒙古大汗,得尊號成吉思汗,意為"世界的統治者"。1206年元太祖鐵木真統一蒙古,立國漠北,定國號為大蒙古國;到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建都漢地,將國號改為大元之際,共六十五年,稱為大蒙古國時期,又稱蒙古帝國。金帝完顏永濟繼位後立即清除李元妃等外戚勢力,然而本身昏庸且任用錯人,加上金朝國力衰退混亂,面對蒙古入侵時無力反抗。當時蒙古族對金朝保持嚴重的敵意,有意脫離金廷控制,而成吉思汗也知道完顏永濟是個無能之輩,認為這是攻滅金朝的好時機。成吉思汗先攻打西夏以拆散金夏同盟,避免在伐金時被其牽制。當時西夏向金廷求援,金帝完顏永濟以鄰國遭攻打為樂而坐視不救,最後西夏向蒙古臣服,並且轉為附蒙伐金。

宋光宗即位後,由於體弱多病,而皇后李氏恃光宗生性懦弱,任何事要取決於她。光宗更賜李家家廟、追封及授與李家官爵。加上光宗在李氏的影響下,對孝宗的情況不聞不問,喪禮幾乎無人主持。於是樞密使趙汝愚借光宗手諭「歷事歲久,念欲退閑」八字,在高宗吳太后的外甥韓侂胄的聯絡下請吳太后出面宣布光宗退位。立光宗子嘉王趙擴繼位。是為宋寧宗,稱為紹熙內禪。宋寧宗漸漸信任韓侂胄,韓侂胄排擠趙汝愚等人專斷朝政。而且又引發慶元黨禁,把朱熹等人排擠。在1206年,韓侂胄北伐,後來被金擊退。在1208年,簽訂《嘉定和議》。兩國改為伯侄關係,宋由貢獻歲幣及絹由20萬增至30萬,宋賠償300萬軍費,獻上韓侂胄首級。金放棄佔領的大散關、濠州。宋寧宗在史彌遠的協助下,誅殺韓侂胄,自此宋寧宗起用史彌遠,史彌遠專政,在寧宗駕崩時因知曉皇子濟國公竑對自己不滿,他矯詔擁立宋理宗,也因此功,更加掌握大權,理宗登基後將所有國家事物都交給史彌遠,自己對政務完全不過問,史彌遠專政二十多年,南宋政治日漸腐敗。理宗親政後,在政事交給丁大全處理,後來更信任賈似道,種下南宋滅亡的遠因。

1206年韓侂胄發動開禧北伐,宋軍一度收復淮北地區,但是鎮守蜀地的吳曦投降金朝。八月仆散揆率軍九路南下,年底金兵直逼長江,並且圍攻襄陽。隔年吳曦被殺,四川復歸南宋,至此雙方有意議和。韓侂胄最後在金朝與南宋的要求下被殺,雙方於1208年議和,史稱嘉定和議。1208年金章宗去逝,由於他的六個兒子都在三歲前夭折,李元妃立叔父衛紹王完顏永濟繼位,史書稱衛紹王。

1209年蒙古降服高昌回鶻,河西地區也暴露在蒙古威脅之下。蒙古第三次征夏即自河西入侵,出黑水城,圍攻斡羅孩關口。夏襄宗派其子李承禎率軍抵抗失敗,夏將高逸被俘而死。蒙軍又攻陷西壁訛答守備的斡羅孩城,直逼中興府的最後防線克夷門。夏將嵬名令公率軍伏擊蒙軍,最後仍被蒙軍擊潰。中興府被蒙軍圍困,夏襄宗派使向金朝金帝完顏永濟求救,但是金帝拒絕,還以鄰國遭攻打為樂而坐視不救。最後夏襄宗納女請和,貢獻大量物資,並且附蒙伐金。夏襄宗附蒙伐金後,對金朝進行長達十餘年的戰爭,使雙方損失很大。國內方面,西夏百姓十分貧困,經濟生產受到破壞,軍隊衰弱,政治腐敗。夏襄宗本身也沉湎於酒色之中,整日不理朝政。消除後顧之憂後,成吉思汗於1210年與金廷斷交。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戰役大破丞相完顏承裕與將領完顏九斤率領的四十萬金軍,金帝完顏永濟將丞相換成擅長謀略的徒單鎰。蒙古軍隨後攻入華北並四處掠奪,最後包圍金廷首都中都(今北京市),因中都城堅而撤。

金朝與蒙古為世仇,成吉思汗有意伐金復仇,然而西南的西夏與金朝聯盟,為了避免被西夏牽制,先後三次率軍(1205年、1207年與1209年—1210年)進攻之,迫使西夏夏襄宗稱臣。1210年成吉思汗與金斷交,隔年發動蒙金戰爭,於野狐嶺戰役大破四十萬金軍,隨後攻入華北地區並四處屠殺。

1211年齊王李遵頊發動宮庭政變,廢夏襄宗自立為帝,即夏神宗,史書稱為狀元皇帝。夏神宗不顧國內大臣反對,仍然堅持附蒙抗金,金宣宗也多次反擊之。此時西夏國內社會經濟凋蔽,民變不斷。


推薦閱讀:

32萬中國人撤出越南 越總理急了
瞳孔直徑對角膜塑形鏡矯正效果的影響_中國易視頓
《中國繪畫簡史》第七章:宋遼金繪畫
中國茶葉的種類
105年前,日本山中商會挖空恭王府的中國古董!

TAG:中國 | 歷史 | 中國歷史 | 地圖 | 歷史地圖 | 對峙 | 宋金對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