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與心血管風險
核心提示:低血糖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或加快慢性併發症進程。這可能是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血液呈高黏滯狀態,血流速度緩慢,極易形成血栓,而在低血糖應激狀態下,機體反應性增加腎上腺素能神經系統功能,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誘發血管痙攣、內皮細胞損傷、血管活性物質釋放而促發心腦血管事件。
糖尿病因其日益增高的患病率及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已逐漸引起社會和醫學界的廣泛關注。大家在進行高血糖危害教育的同時,對於如何認識和預防低血糖的發生,也應給予足夠重視。
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葯或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不僅限制降血糖治療達到理想標準,也會直接危害機體健康,甚至直接導致嚴重合併症、心腦血管意外,以致危及生命。糖尿病專家指出:「一次嚴重的醫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誘發的心血管事件可能會抵消一生維持血糖在正常範圍所帶來的益處」。
怎樣算是低血糖?
以往教科書里常採用2.8 mmol/L作為低血糖診斷標準,也有臨床研究採用3.0 mmol/L為標準,對於是否為空腹狀態的要求也不盡相同。200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低血糖工作組對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標準重新規定,認為不管是否是空腹狀態,只要血糖值≤3.9 mmol/L就應按低血糖處理,提示臨床工作者血糖低於3.9 mmol/L時對機體的損傷就可能已發生,與傳統低血糖值2.8 mmol/L相差很多。
低血糖有哪些表現?
低血糖早期表現為心悸、乏力、出汗、飢餓感、面色蒼白、震顫、噁心嘔吐等,較嚴重時出現意識模糊、精神失常、癲癇樣發作、大小便失禁、昏睡、昏迷等。
200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按癥狀及嚴重程度將低血糖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①嚴重低血糖:需要別人幫助或急診住院,可能沒有測定血糖,但是有引起低血糖的誘因及神經系統的顯著變化,補充葡萄糖後神經癥狀得到明顯的改善;
②癥狀性低血糖:臨床典型的低血糖發作,伴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且血糖≤3.9 mmol/L;
③無癥狀性低血糖:也就是未察覺的低血糖,無明顯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 mmol/L;
④可疑癥狀性低血糖:出現低血糖癥狀,但沒有檢測血糖。所以不能鑒定是癥狀性低血糖還是相對低血糖;
⑤相對低血糖:有典型的低血糖癥狀,但血糖>3.9 mmol/L,多為糖尿病治療過程中血糖下降過快引起。
低血糖與心血管風險有什麼關係?
對於低血糖對中樞神經系統的損害,人們認識較早。例如嚴重低血糖可損害大腦皮層、皮層下中樞、中腦、延腦和下丘腦,使患者出現相應區域的功能失調錶現,包括意識障礙、精神失常、肌張力障礙、生命體征不穩等。
糖尿病專家解釋,低血糖誘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或加快慢性併發症進程。這可能是由於糖尿病患者本身存在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動脈粥樣硬化、血小板聚集,血液呈高黏滯狀態,血流速度緩慢,極易形成血栓,而在低血糖應激狀態下,機體反應性增加腎上腺素能神經系統功能,交感神經活性增強,誘發血管痙攣、內皮細胞損傷、血管活性物質釋放而促發心腦血管事件。
推薦閱讀:
※降壓食譜之微波紅薯片
※最新研究發現每天攝入雞蛋≠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增加
※警惕心梗和腦出血(腦溢血)發出的信號,收藏備用,轉發可救人!
※廣譽遠60年代安宮牛黃丸受追捧 一丸拍出11萬天價
※翁建平:75%的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