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柱全息時空場試論

自唐李虛中創三柱推命術經宋徐居易完善為四柱推命術至今已有一千一百餘年。在歷史不斷的縱橫滌盪中,四柱推命術已日趨豐富,日漸完善。最初的四柱推命術其實只有三柱,乃是李虛中所創立之年月日三柱合論之法,後由宋徐居易子平者繼續發展方才出現「四柱」命理學,故論命術又稱子平術。兩相比較,子平術確比虛中術優勝許多,其精華處在於:一是以日干為主,配合四柱。增加了命理變化和依據,提高了準確度;二是開宗明義,用神至上,如「用之為官不可傷,用之為財不可奪」等論至精至靈;三是設立格局,判明六親,使論斷層次清晰,主屬分明。後人學命,皆沿用此法,並不斷加以完善,在近千年的理論研究與實踐研究相結合的條件下,更賦予了四柱推命術愈加豐富的內涵,使其體系不斷壯大,在今天,四柱推命術已不僅僅是一門僅推算人類吉凶休咎的命理術數,而成為同樣能夠預測人類以外其他事物的全新預測體系,已由最初的推命學發展為預測學,這是因其四柱八字定位系統本身便是大自然變化規律的一種模擬系統,而四柱預測學的淵源正來自於《易經》,《易經》及其八卦正是一部宇宙模型的書籍,這點從《易·繫辭下》「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一句即可看出,古人創造八卦就是對天、地、人、事等的一種比附並做出分類,為的是用來表明自然自然界的根本規律(神明之德),根據萬事萬物的本質(萬物之情)進行分類,這就明明白白地道出了古人創造八卦,當然也包括創造易經六十四卦的動機和目的。這個動機用現代術語說,就是為了建立一個能解釋宇宙世界的統一理論和模型。這個模型隨著歷史的進步而不斷發展、豐富,並派生出了另外一些「宇宙模型」,如奇門遁甲預測體系,大六壬預測體系等,而其中四柱預測體系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創建的。《易經》的理論影響了古人對事物的認識,古人又在認識了事物的基礎上反過來豐富了這個模型。例如古人根據《易經》原理創造的五行、干支系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證。正是由於五行、干支系統的建立,才有了《易經》納甲筮法、奇門遁甲、大六壬、四柱命理(後人有不通易經學論者常言此類「術數」為非正統,不值一提,實則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即所謂「法於陰陽,合於術數」之理)……換言之,術數也就是易經在預測未來、把握未來方面的一種應用。《易經》的這個模型是否究竟有用呢?有多大用呢?古人認為宇宙運動規律是相一致的,也即不易之理,就是說宇宙間萬事萬物包括宇宙在內的運動都是遵循同一個法則,在這個大發 則下又有若干小法則,通俗地說,這個大發 則就是共性,這個小法則就是個性,事物在遵循一個共性的同時又保持著獨立的個性,於是只有這樣,才能按照這個原則創造出《易經》,否則,按易經創造者的說法,萬事萬物的運行就必定混亂不堪,無章可循的。而愛因斯坦也同樣認為世界應當是統一的,他畢生追求的就是不斷提高他的「統一理論」的「統一」程度,「上帝討厭麻煩」。然而,他理想中的「統一理論」也僅僅是針對物質世界的,並未涉及人類社會。在這一點上,八卦和易經作為一個統一理論,不但企圖解釋自然世界,同時還企圖解釋人類社會,指導人類為人處世,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現代人一般都人為地把人類的知識分成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大類,並且二者仍是截然分開的,之間沒有多少實質性聯繫,但在八卦和易經那裡,卻沒有這種區別。正基於這樣的萬有相似原理,而這個法則、原理也正包容了一切的法則、原理。老子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說的正是這個理兒,無論這些理論看起來有多複雜,其實都脫不了那個大發 則的干係。  上面提到《易經》是對宇宙變化規律的一種模擬,又涉及到這種模擬的適用性,也即意義問題。若空談易理理論,是不為人所理解並能接受的,可以以現代自然科學做為參照來比較,據《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象數學》:「20世紀70、80年代以來,許多中國學者運用數理科學方法對象數學重新進行研究,例如:以等差級(算術級數)解釋陽奇陰偶和天地之數;以等比級數(幾何級數)解釋『一分為二』的宇宙生成論;以數學排列組合解釋八卦成列;以二項式係數解釋太極——兩儀——四象——八卦——六十四卦的『周易三角』,並發現比法國數學家B·巴斯加爾早500年的『賈憲——楊輝三角』來源於『周易三角』;以方圓九宮算術解釋河圖洛書;以函數關係解釋太極曲線與陰陽消長變化;以二進位制數學說明邵壅的先天卦位卦序圖,認為此圖經得起電子計算機的測試和檢驗;以同餘式定理解釋揲筮的方法;以概率論統計解釋斷佔中的吉凶休咎……」  關於《易經》為模擬宇宙模型的說法是否成立,我們也可通過現代自然科學已驗證過的作為參照,我們會驚奇於下面這段《易經》關於宇宙起源的獨特敘述: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句話中的術語各家解釋不同,但這話的總體意思的理解卻是一致的,即現在宇宙中的萬事萬物產生於一個本原——太極。  再來看一段《易經》「太易、太初、太始、太素」與「盤古開天地」的文句。  子列子曰:「昔者,聖人因陰陽以統天地,未有形者生於無形,則天地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未離,故曰渾淪。……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列子·天瑞篇》),這段話非常明確的回答了「天地安從生?」也即地球的起源問題。「易」的古字為易,「⊙」為古日字,表太陽;「勿」象風吹之形,喻太陽表面吹出的風,即現所說的「太陽風」,太陽風乃由原子核組成,故易亦應有原子核之謂。  所謂「太易」,即太陽風等離子(原子核)流無疑。太易出於太陽,入於「太虛」(2光年高空),仍為等離子體,故「未見氣也」。《周易·繫辭上傳》言:「夫易,廣矣,大矣,……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太易」是什麼?是萬物之本,如太陽風中的原子核。  所謂「太初」,或許正是原子的古稱。太易浮升到2光年高空的太虛後,獲得自由電子,形成太初,即最初的星際原子氣體,故「太初者,氣之始也」。  所謂「太素」,或許還是分子團的古稱。凍結的太始晶體相互碰撞,產生靜電,互相吸引成為晶體團,實際就是星際分子組成的雪片、雪花。素的本意是白,古稱白雪為素塵(郭文友撰,巴蜀書社2005年1月版《周易辭海》410頁僅收錄三意),這裡的「太素」就是最初的氦氫雪花。因它已具有重量(質量),開始從上向下飄落,所以說「太素者,質之始也。」正是這些太素的凝聚,形成了天地萬物的內質。  而太虛中漫天氫氦雪花紛飛,故曰「渾淪」。有的稱渾沌、渾虛……有的形容為馬馮翼翼、溟幸蒙項、洞洞屬屬、浩浩大素、有物混成……正是渾淪的雪花聚為巨大的雪球,其表面的氫最先升為大氣圈,而濁氫雪仍鋪蓋在雪球表面,故「清輕者上為天,濁重者下為地。」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本身是原子核、原子、分子、分子團(雪花)的古謂,即現所認為是「水」,赫拉克利特認為是「火」,德謨克利特認為是「原子」,中國的先哲則說成「氣(炁)」,這些說法都沒有錯,因為「微觀粒子」本來就可以以「火態」(等離子態)、氣態、「水態」(液態霧粒)、固態(原子與分子微粒)的形式存在,並依次轉化,他們講的都是同一種東西——物質。  華夏先哲把太易、太初、太始、太素這些微觀粒子統稱為「道」、「太極」、「元氣」。「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字之曰道」(《老子道德經》),「太極者,道也」(《周易·序》,「元氣無形,洶洶隆隆,偃者為地,伏者為天」(緯書《河圖·括地象》)。但古人常以形為界,「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周易·繫辭上傳》)。這樣就把其形體能為眼睛所見的「太素」(雪花)排在道、太極、元氣之下,科學地揭示了由道到器,從無到有,天地萬物起源於「虛空」的奧秘。  《淮南子·精神訓》對兩光年高空的等離子云層有過真切的描繪:「古未有天地之時,惟象無形,幽幽冥冥,茫茫昧昧,幕幕閔閔,鴻蒙項洞,莫知其門」。把地球的起源講得最完整詳明的還是東漢的張衡,「太素(氦氫雪花)之前,清玄幽靜,寂寞冥默,不可為象,厥中為虛,厥外惟無,如是春永久矣,斯謂溟幸,蓋乃道之根也」,這是說明等離子云層初期的狀況。「道根既建,自無生有,太素始萌」,這是說氫氦雪花的出現。「萌而未兆,並氣同色,渾沌不分。故《道志》之言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其氣體固未可得而形,其遲速固來可得而紀也,如是春永久焉,斯謂龐鴻,蓋乃道之干也」,此段講漫天大雪從無到有,由少到多,由小雪花到大雪團,並與還未凍結的霧、氣等離子體、星際塵埃相互混雜的情景。「道干既育,有物成體」,這是說氫氦雪球的形成。「於是元氣剖判,剛柔始分,清濁異位」,這是講氦氣的蒸發與升華。「天成於外,地定於內」,這是說氦氣圈構成的天空包圍著氦氫雪球,出現最初的天地。以上是張衡《靈憲》對地球起源的認識,這是一種從太易、太初、太始到太素、再到天地的科學完備的地球起源理論。  盤古開天闢地的傳說有人喻為世界的時間開端,亦有人認為這是宇宙發端的宏論。從地球起源、世界時間開端的角度來論述,在繼續前文追究地球起源的過程中,不難發現「自從盤古開天闢地」的原始解,它指的就是地球雛形的出現,即地與天的最初分離。    中國的先古聖哲們留下了三種簡要的表述。一是以道為本原,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是微觀粒子的總稱,「一」即太素,可見的雪花、雪團,有時被稱為「太一」,「如洞洞天地,渾沌為朴,未造而成物謂之太一」,「道生一」即道凝聚為太一,微觀粒子凝聚為氦氫氮等雪花之謂。「二」即兩儀,指陰陽,天地。「一生二」,是說「太一出兩儀」,指的正是雪花聚為雪球,並分離為天地。「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有天地而後有萬物;二是以元氣為本原,東漢王符《潛夫論·本訓篇》記:「上古之世,太素之時,元氣窈冥,未有形兆,萬精合併,混而一,莫制莫御,若斯久之,翻然自化,清濁分別,變成陰陽。陰陽有體,實生兩儀。天地壹鬱,萬物化淳」,就是說元氣即氣態的微觀粒子,天地由這些元氣翻然自化而來。而王廷相在《慎言·乾運篇》中說得更明白:「元氣之中,萬有俱備。……兩儀未判,太虛固氣也;天地既生,中虛亦氣也。是天地萬物不越乎氣機聚散而已」;三是以太極為本原,即「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宋代周敦頤在《太極圖說》中闡釋得最為透徹,「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這裡說的「太極」就是「易」或「太易」,指的就是高速吹向等離子云層的太陽風,當到達雲頂後便靜止下來。「靜而生陰,靜極復動」,這時的太極已變為「太初、太始、太素、太一」,雪花有了重力,又開始向太陽飄落,所以說靜極而動。當雪花聚為天體,然後又落進太陽,溶解燃燒,重新成為太易,再次向高空浮升,……故「一動一靜,互為其根」。所謂「易有太極」,正如上文周子所言。「靜則太極之體立,而陰以分;動則太極之用行,而陽以分;於是天地定位而兩儀立矣」,這就是「是生兩儀」的說法。  當然,上文不乏筆者的研究猜想,按今世人類的通感,倘若沒有通過西方科學印證的,似乎都算不上科學。那末,我們再借引一段《易經》論述宇宙起源的文字,並與現代科學參照比較,《易經》模型的模擬性準確與否一目了然。  《周易·繫辭上》:「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這句話中的術語各家解釋不同,但總的理解卻是一致: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產生於一個本源——太極。三國徐整的《三歷五紀》敘述道:「天地渾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萬八千歲,天地開闢,陽清為天,陰濁為地,盤古在其中。一日九變,神於天,聖於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盤古日長一丈。」到清代《幼學瓊林》則剔除了其中的神話部分,敘述更見簡明:「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輕清上浮者為天,氣之重濁下凝者為地。」這些古人以易經理論為基礎對宇宙起源的認識再與現代自然科學最新研究成果是完全一致的。《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大爆炸宇宙學》寫道:大爆炸宇宙學是「現代宇宙學中最有影響的一種學說。……大爆炸的整個過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溫度極高,在100億度以上。物質密度也相當大,整個宇宙體系達到平衡。……但是因為整個體系在不斷膨脹,結果濕度很快下降,……當濕度降到幾千度時,輻射減退,宇宙間主要是氣態物質,氣體逐漸凝聚成氣雲,再進一步形成各種各樣的恆星體系,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宇宙。」同時《中國大百科全書》地球條中的敘述是:「現在流行的看法是:地球作為一個行星,遠在46億年以前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並無分層結構(筆者註:混沌階段),……在重力作用下物質分異開始,地球外部較重的物質逐漸下沉,地球內部較輕的物質逐漸上升,一些重的元素(如液態鐵)沉到地球中心,形成一個密度較大的地核(地震波的觀測表明,地球外核是液態的)。」從上面的引文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無論宇宙或地球,它的起源到形成目前這個狀態各個階段的演化細節如何,都經歷了兩個大階段,最初是內部平衡但不分層的「混沌」階段,最後是「氣之輕清上浮」和「氣之重濁下凝」的分化定型階段。這顯然就反證了「宇宙間任何事物包括宇宙本身皆遵循一個統一的法則」這個論題。然而易經並非僅僅是一個宇宙模型,他同樣還為古人所建立的一種統一理論,不過二者在區別上是前者較為細緻,後者較為簡略。它們的要點是:宇宙中萬事萬物都是由兩種最基本的東西組成的,這兩種東西性質相反,古人表述即『陰』與『陽』,分別用符號表示則為「- -」與「——」;這兩種東西的不同的結構比例或不同的結構位置就形成了宇宙中性質各異的萬事萬物;把這些物質粗略地分類,可分為八類,其模型就是三層結構的八卦形式,細一點分類,可分為六十四類,這個模型就是易經中六層結構的六十四卦的形式。古人在《易經》中的上述認識,除了最後一點三層結構和六層結構我們至今還難以理解其中的奧妙外(也有人認為是:地球有地殼、生物圈、大氣圈——天、地、人三層結構;較穩定的原子最多只有六層電子等等),其餘的認識與現代科學對物質世界的分析是毫不矛盾的。

  古人為了「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創作出了八卦和易經,並且完全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理論來解釋和說明已知現存世界的現在和過去。然而古人的期望遠不止此,他們認為這個統一理論適用於任何事物,並且能預測未來。於是在這個基礎上創造了各種各樣的術數,換句話說,術數就是八卦易經在預測未來方面的一種應用。儘管這些術數看起來紛繁複雜,卻都逃脫不離易經理論的根本大道,這就是「萬變不離其宗」。進一步說,易經這個「易」字也表明了並能認識這種現象:宇宙萬有遵循的大發 則是「不易」之理,任何易學學派(比如術數)可復原回易的基本面目則是「簡易」之理,而這些學派同時是遵循這個不變的統一理論下創立的,這正是易經的變易之理。上一段文字提到「術數就是八卦易經在預測未來方面的一種應用,這些術數看起來紛繁複雜,卻都逃脫不離易經理論的根本大道」這個問題。現在就要細說術數與易經的關係。我們可以這樣反推回去,術數的建立基礎是干支,干支又與五行聯繫緊密,五行又與陰陽緊密聯繫,陰陽又源自太極生化兩儀的理論。在眾多術數預測體系中,四柱八字是起著一個基石作用的體系,它承載了各種各樣的術數模型。而四柱八字正是集陰陽、五行干支記時為一體的預測體系,要了解各類術數的作用及意義就得重點研究四柱八字這個記時體系的原理及作用。  陰陽五行學說,是古人認識自然和解釋自然的宇宙觀和方法論,是古代的唯物論和辨證法。陰陽五行幾乎是在同步發展的情況下很快就融為一體,其理論體系的起始是以河圖、洛書為標誌。據《周易·繫辭》載,伏曦氏仰觀俯察,則《河圖》、《洛書》而畫卦。《屍子》、《經法》記載,「黃帝四面」、「四達自中」。《虞書·堯典》「四仲中星」之說,是帝堯命羲和等人分居五方,長年分管觀測四時太陽出沒;晝夜及其長短等天象工作。於是是「日中星鳥」(指春分晝夜平均)、「日永星火」(夏至日長夜短)、「宵中星虛」(秋分晝夜平均)、「日短星昂」(冬至夜長日短)的記錄。其中「鳥」、「火」、「虛」、「昂」是星名,為二十八宿之四仲中星。四仲中星的出現標誌了二至、二分的確立。陰陽觀念正是在這種長期觀測總結四時節律循環變化基礎上產生的。《靈樞·根結》曰:「陰道偶,陽道奇,發於春夏,陰氣少,陽氣多……發於秋冬,陽氣少,陰氣多。」《素問·陰陽離合論》曰:「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大小三百六十日成一歲,人亦應之。」夏至,日行北陸,晝長夜短,陰之至極。陽極必生陰,故稱「夏至一陰生」。冬至,日行南陸,晝短夜長,陰之至極。陰極必生陽,故稱「冬至一陽生」。春分與秋分,晝夜平均而陰陽平衡,故稱「陰陽相半」。這就是《易傳》「觀變陰陽而立卦」的依據所在。並揭示出宇宙之中,無論無形的太虛,或有形的物體(包括天體),都有普遍的聯繫,永遠處在無休止的運動變化之中。所有事物的性質和運動都有相對的兩個方面,如天地、晝夜、水火、上下、寒暑、陰晴、明暗、剛柔、動靜……無不是互為聯繫而相對的統一體。於是概括為陰陽,用陰陽來表徵說明萬物。儘管事物千差萬別,但都有著共同的傾向:凡是上升、活動、剛健、明亮、溫熱、雄性、開闢……皆可稱為陽;凡是下降、沉靜、柔順、黑暗、寒涼、雌性、閉閡……皆可稱為陰。《周易·說卦傳》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才而兩之。」這兩個互為相對的陰陽符號交換重疊三次成為八卦,八卦重而為六十四卦,一部《周易》正是由陰陽兩爻組合而成的。《周易》闡明的就是宇宙萬物萬物依據陰陽變化、剛柔相推的法則,而生成終始,生生不息。所以,陰陽論是《周易》的中心思想。  五行觀念是古人世代觀測日月五星運行規律而逐漸形成的。《史記·天官書》曰:「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所謂五星,即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古代稱木星為歲星,火星為熒禍星,土星為鎮星,金星為太白星,水星為辰星。它們東西出沒,左旋而行,故又稱「五緯」。  五星依木火土金水次序,依季節順序出現於北極上空,所以古以五星定四時,用以紀日。《星備》云:「五星初起於牽牛……歲星一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歲而周天;熒惑日行二十三分度之一,二十三歲而周天;鎮星日行二十八分度之一,二十八歲而周天;太白日行八分度之一,八歲而周天;辰星日行一度,一歲而周天。是五緯所行度數之事。」在一年中,五星各佔七十二日,五星恰合周天三百六十度之日數。乾卦坤卦的策數正為三百六十策,與五星之數亦合。其中木、火、土之星軌道大而在外,與乾之二百一十有六恰合;金水二星軌道小而在內,與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恰合。這證明了卦爻符號是天體運行的客觀反映,是年、月、日時周期節律的具體概括。《靈樞·陰陽二十五人》:「天地之間,六和 之內,不離於五,人亦應之」。這已把五行原理作為宇宙的普遍原則來認識的,並強調了天地人(萬物)是一個大系統,是大宇宙與小宇宙的關係。「人亦應之」,則表示天人之間都是開放的,處於動態的吐吶交換關係。二者從本質上講,是對應的、一致的。可見五行原理是世界上最早的宇宙全息論、生物全息論、系統論。五行非直接直形態物質而言,實為天地陰陽之氣。《三命通會》曰:「五行者,行乎天地之間而不窮者也,故謂之行」。《協紀辨方》:「行也者,言其行於地也。質行於地,而氣通於此數之有五焉,故曰五行。」可見五行學說與陰陽學說一樣,是古代先哲用來認識和解釋客觀世界一切變化規律的深刻總結。於是得出五行起源的結論:五行的出現與日月五星及天文曆法密切相關。按天人合一觀念,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時間上有五時,空間上有五方,人體有五臟……通過陰陽五行學說將時間和空間統一起來,天地(萬物)統一起來,形成大一統的宇宙時空觀念,而這大一統觀念的本質是「五」。這個「五」的皇極「數」,在河圖、洛書、文王八卦等中佔有中心突出的位置。八卦是四正、四隅的關係,加上中央,合為九宮。五行中「五方」是四方加上中央,合為五方。五方再加四隅,合為九宮。所以,說五方,實際上包容了八卦之理,例如八卦之中,巽為木,艮坤為土,乾兌為金,坎為水,離為火,即八卦與五行已融於一爐。古人正是把握了宇宙萬物的時空節律性、全息性、系統性的基礎上,概括抽象出陰陽五行這個宇宙萬物的運動變化規律。故《黃帝內經》云:「夫五行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貴更賤,以知生死,以決成敗。而定五藏之氣,間甚之時,死生之期也。」  當創造了陰陽、五行觀念,就需要一種表述體系。上文已知陰陽、五行的觀念與天文相關,於是將二者結合發明了干支系統,並以此創造出曆法。干支則成了古人用來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象數符號,干支之數具有推衍年月日時的時空定量功能。山東大學《周易研究》創刊號武晉的《中醫與「易」學象數》說:「然而干支最重要的意義是表『象』,這是因為干支紀時系統反映了天文、曆法、氣象、物候的運動變化規律,體現了生命的自然信息和時間空間的統一。」《素問·六微旨大論》說:『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侯其時,氣可與期』。說明通過干支相合的六十甲子,可以推究歲運之盈虛、氣令之早晏,萬物之生死榮枯」。因為陰陽五行原理是干支系統的核心,所以干支紀時系統可以客觀地反映宇宙萬物的興衰信息乃至陰陽消長的全過程。古人稱為干支陰陽五行說。   干支陰陽五星齊備了,但古人並不滿足於此,在長期的實踐研究中逐漸發現了一些規律。並發現這些規律的陰陽的協調性、與五星的生克制化性,似乎揭示了宇宙間萬物的運行,於是再將干支細化,設立出月干支、日干支、時干支(最初的干支是紀年),年月日時各組干支相合而相互作用,能辨別出這一組四柱干支的陰陽五行盛衰,並相應代入事物,推算事物的興衰榮枯,這種由干支組合辨析陰陽旺衰之氣的方法在歷代的學者不斷的研究中逐漸演變成今日較為普遍流行的「四柱預測」術。  《易經》統一理論對宇宙的模擬模型,是適用於萬有的,無論是天文學(古人依據易理結合實踐研究從而反證了易理的準確性再而創造了表徵天文、曆法的干支系統)還是地理學,或是其他學系,無不遵循這個統一理論受大自然的約束,在易經這個大模型中,一切事物的起源、發展、消亡、再生無不是必然的,任何偶然都是片面的,是天體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干支的創立則揭示了宇宙天體中的一切時間結構與空間結構,模擬了任何時空內任何物質、陰陽、五行的盛衰。在這樣一個模擬體系中,它遵循了這個統一理論的法,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可用干支記錄,並能辨明陰陽盛衰,時間是無限向前推進的,而干支系統則以十天干、十二地支相互和合的「陰陽圖」同樣能無限地向前推演,同樣能將未來幾年甚至幾百年的時空信息用干支組合推演模擬出來,從而藉助這個干支組合體系所揭示出的陰陽盛衰對未來當時的情狀進行描述(即預測)。  通過以上的論述,我們明確地知道,《易經》是統一理論的宇宙模型,天文曆法是以易理指導實踐再反證易理而創造出的,干支又來源於天文曆法,四柱預測法又以干支紀時為根本,從側面說,四柱預測法就來自於《易經》,這是認祖歸宗。  四柱全息預測法的特點是在於他是對時空的一種描摹。無論是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只要有四柱干支所組合的結構,那個時間段就展示出來,被四柱干支揭示的明明白白。那麼時空是什麼呢?四柱干支是怎樣來揭示這個時空背後的秘密的呢?下面將詳細討論。  時間看不見摸不著,天地萬物卻都在它的安排下孕化誕生,一切天體與生命也都在它的暗影中消失滅亡。時間有不可抗拒的力量,無論是風吹草動,或是天翻地覆,也都全由它安排開始與終結。時間無所不包,它注視著生靈間的全部是非善惡,容忍星際間全部運動與休息,爆發與沉默,時間的旋律仍然不疾不徐按自己的腳步行進。時間把過去推進現在,又把現在推向未來。時間把渺小推向偉大,又把偉大化為渺小;時間時而把混亂理清為秩序,時間又突然打破秩序,使一切變成混亂。《論語》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時間是奔騰不息的長川,如同天上來的黃河之水,奔流到海不復回,不對!經常斷流的黃河安可與時間同論?時間是天上的日、月,東起西落,周而復始;時間應是浩瀚銀河,永不止息在星漢間旋轉,也不對,區區銀盤豈能同巨大的時輪相比?時間的齒輪噬合著整個宇空,驅動著它的全部星系,向永恆的未來盤旋。沒有時間,就沒有前因與後果,沒有必然與偶然,沒有歷史與現實,沒有成功與敗落沒有時間,就沒有白天與黑夜,沒有運動與變化;沒有誕生與毀滅。萬物都是要死的,惟有時間是不死的,任何神都不是萬能的,只有時間是萬能的。  《周易·序傳》里,時間被表述為「恆」、「久」、「通」等,「恆,久也。 ……天地之道恆,久而不已也……易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約公元前七百年,齊國的管仲把時間命名為「宙」,「宙」就是對時間的表述,他在《宙合》篇中說:「歲有春秋冬夏,月有上下中旬,日有朝暮,夜有昏晨,辰序各有其司。」這辰序就是宙的具體表現。管仲同時提出了時間恆同的原理,「古之時與今之時同乎?曰同。……疑今者察之古,不知來者視之往。萬事之生也,異趨而同歸,古今一也。……古以至今,不更其道。……終而復始……天不失其常」。在《墨子》書中,時間被表述為「久」,「久彌異時也」,「久合古今且暮」。莊子則直接用幾何線段的長度來表達時間,《莊子·庚桑楚》云:「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意思是說時間的長度無始無終。戰國時代,商鞅的老師屍佼在其著《屍子》一書中首次提出宇宙的概念:「上下四方曰宇,往來古今曰宙」,這就把時間明確表達為往古與來今的序向。  在西方,古希臘的赫拉克利特(Heraklites,公元前530—470)把時間喻為一條永恆流淌的河,一切事物都在時間的長河中奔流。柏拉圖在《克拉底魯》一書中是這樣形容:「萬物流變,無物常住。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  談了時間,再來談空間。春秋時代,管仲與老子把空間比做煉鐵用的風箱——櫜,「……宙合有櫜天地,天地苴萬物,故曰萬物之櫜。宙合之意,上通於天之上,下泉於地之下,外出於四海之外,合絡天地為一櫜。散之至於無間,大之無外,小之無內,故曰有櫜天地。」管仲的櫜不同於一般的風箱,它「大之無外」,是沒有擋板的,是設想的一種風箱空間,天地萬物不過只是這無邊風箱中的裹物。《老子·道德經》云:「天地之間,其猶櫜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老子的「櫜龠」是虛而不屈的,即空間不會彎曲,它的空間又是開放的,即「動而愈出」。墨子、屍佼等人以「宇」來比喻空間,「宇」在古代是屋的同義語,屋宇就是容人居住的容所。《墨子·經上》云:「宇,彌異所也。」《屍子·卷下》云:「上下四方曰宇」。墨子、屍佼的宇是無牆壁無底蓋的宇,它代表了上、下、東、西、南、北幾個方向的空間,與迪卡爾的三個空間坐標軸類似。莊子把空間稱為「六和 」,《莊子·齊物論》云:「六和 之外,聖人存而不論」。六和 是喻指盒子的六塊擋板,代表上、下、前、後、左、右六面,空間就是由這六個面合成的。六和 之外的事物,聖人無法討論,則存想於心。《庚桑楚》篇云:「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莊子·天下篇》云:「至大無外,至小無內」。莊子認為空間是充滿實體的,無處的,無外的,無內的。古希臘柏拉圖把空間理解為場所,《蒂邁歐》一書寫到:「空間做為存在者和變化者之外的第三者,在世界生存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它象一個母體,為萬物的生成提供了一個場所」。這裡的「存在著」、「萬物」就是物質的概念,「變化者」、「生成」就是時間的概念,「母體」、「場所」便是空間。空間、時間、物質三者是柏拉圖所認識的三種根本性存在。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7—322)首次給空間定義,他在《物理學》書中把空間稱為「地位」,地位具有四種根本特性:1、地位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圍者(即空間),而又不是該事物的部分;2、直接地位既不大於也不小於內容物;3、地位可以在內容物離開後留下來,因而是可以分離的;4、整個地位有上下之分,每一種元素按其本性(即重力)都趨向它們各自特有的地位,並在那裡留(沉浮)下來。其實,亞里士多德的空間定義「1」是講物體與空間的關係,同墨子的「體」與「兼」一樣,兼包圍體,但體不是兼。空不是物,物只是佔據空,但物不是空;定義「2」是講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一個蘿蔔一個坑,兩者大小相等;定義「3」是講空間同「容積」的區別,《物理學》中論述為:「恰如容器是能移動的空間,空間是不能移動的容器」;定義「4」是講一種「自然地位」,即引力場中的物體對空間的自然選擇,即如中國古哲所說:「陽清上以為天,陰濁下以為地。」17世紀,法國的迪卡爾(R.Descartes,1596—1649)強烈批評了空間虛無(真空)說,認為容器中不是絕對、純粹的「無」,它裝著未被感覺到的物質。就宇宙空間來說,裡面到處裝著以太,宇宙就是一個裝著以太的大容器,所有星體都是因以太旋渦把重物質旋進中心之後形成的。這種以太旋渦為特點的空間觀可稱為「以太旋渦」空間。18世紀,法國康德(I.kant,1724—1804)把空間概念歸結為人類理性的直觀知覺,是一種先驗存在的觀念,這種空間觀念是人用以整理有無、結構、位次與形態的思維工具。康德還提出原初空間、絕對空間的概念,原初的絕對空間有別於鏡中的假象空間,一切物體的物理關係只有通過這種原初空間才能被理解與判斷。康德對空間的哲學分析我們簡稱為「直觀空間」。也有不少先哲對空間進行了頗有特色的研究,如部分心理學家提出了視覺空間、心理空間、鏡像空間等新的空間概念。  1687年,牛頓(L.newton,1642—1727)出版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表述了他的「絕對空間」概念:「絕對空間,就其本性而言,是與外界任何事物無關,且永遠是相同的和不動的。相對空間是絕對空間的可動部分或者量度。我們的感官通過絕對空間對其它物體的位置而確定了它,並且通常把它當做了不動的空間等待。如相對於地球而言的地下、大氣或天體等空間,都是這樣來確定的。」「在恆星所在的遙遠地方,或許也許在它們之外更遙遠的地方,可能有某種絕對靜止的物體存在。」牛頓的絕對空間與相對空間是同一種空間的兩種不同特性,即空間既有相對的一面,又有絕對的一面。說它相對,是指它相對於物體、容器等具體空間形態而言,說它絕對,是指它本身具有客觀性、廣延性。

  空間的範圍有多大呢?在我國殷商時期,商湯王同大夫夏革曾進行過這樣的對話,《列子·湯問》是這樣記載的:「殷湯曰:『然則上下八方有極盡乎?』革曰:『不知也。』湯固問。革曰:『無則無極,有則有盡;朕何以知之?然無極之外,復無無極;無盡之中,復無無盡。無極復無無極,無盡復無無盡。朕是以知其無極無盡也,而不知其有極有盡也』」。這段對話或許是人類文字史上關於空間無限性問題的最早討論。「上下八方」顯然是殷商時代的空間概念。「無極無盡」便是他們對空間無限性的最只觀認識。戰國時莊子也提出「至大無外,至小無內」的觀點。這表明空間的無限性是中國先賢的共識。同時,古人還建立了「九重天」的空間層次觀,最高一層是宗動天,次為二重經星天,以後依次為填星天、歲星天、熒惑天、日輪天、太白天、辰星天、月輪天。然而人所佔據的空間是天空的部分,天空是太空的部分,太空是銀空的部分,銀空是宇空的部分,宇空又是更大宇空的部分。這個「更大宇空」是沒有名稱的,人們只好強命名「無限宇空」,在做出「強名」的選擇時,人類已就放棄了對空間邊界位置的追尋,用「無邊」來做它的邊,也就不談它的邊界。  現在再換一個角度探討微觀宇宙空間的邊界,即把空間箭頭由無窮大轉向無窮小,再看看空間有沒有最小的「部分」。細胞是人體的部分,分子是細胞的部分,原子是分子的部分,夸克是原子的部分,而什麼是夸克的部分呢?整體由部分構成,把夸克作為一個空間整體,就必然有它更微小的部分,把這個最小部分找出來,也就找到了「空間」的「內容」或「佔有者」,也就是說知道了空間里裝的是什麼東西。「易」、「道」、「太極」、「元氣」就是中國先哲對空間佔有者的稱謂。在中國先哲的空間觀念中,空間是用來裝物質的,物質是空間的最小佔有者。易、道、太極凝聚之後,就是可被觀測的物體,散開後就是不可被測的元氣,有形與無形全由這種空間佔有者的聚散變化所致。這種元氣在古人長期的觀測、實踐、玄想中冊形成創建了陰陽五行說,空間與時間的結合則構建出干支系統,下面將具體討論。  既然空間是用來裝物質的,那麼這裡所言及的空間就是裝滿了物質的容器,當我們說「整個宇宙」這個片語時,就是在指這個有限的「容器」。結構形式可以脫離內容而存在,空間可以脫離物質而存在,整體可以脫離部分而存在。例如在東西方某些先哲的空間觀念中,太平洋的水是可以被舀乾的,但太平洋的空間結構永恆存在,無水之後的太平洋依然是地球天空、太空、銀空、宇空的一部分。這種空間觀是不可思議的,這種絕對空間不僅用物理方法無法實現,而且人的思維也無法設想這種純無的虛空。即便是夸克內部,你無法設想那種空間里是絕對均勻的「純無」與「空白」,一旦設想夸克內部也藏有某種更小的「佔有者」時,就是在用某種「實在」去填充一種「虛空」。這種填充是思維的需要,因為思維沒有辦法去思維一種純無的真空,如同數學無法計算「0」的量值。  現代的物理學上經常出現「真空」概念,什麼「真空條件下」、「真空中的光速」等。其實物理學上不可能有所謂的「真空條件」,「真空中的光速」,光不可能在真空中傳播。物理學還時常提到「場」的概念,似乎「場」是另一種物質,是空間的另一種填充物或佔有者。其實「場」不是什麼「物質」、「引力場」、「電磁場」等,只是物質表現出的一種力學特性,這種力學特性是「物質」實體在空間中表現出來的,「場」本身不具有獨立實體性。  時間與空間的聯繫將會怎樣呢?在愛因斯坦的數學老師閔可夫斯基(H.minkowski,1864—1909)1908年9月21日發表的《時間與空間》論文中描述了一個四維空間。而人類是生活在三維空間內的,三維空間內尚有二維空間,三維空間外尚有四維、五維空間等,類似中國古聖哲所劃分的天有九重天,此處的「天」即指空間的代名詞。三維空間的人類可以清楚地看到二維空間的生物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二維空間的生物卻不能看到三維空間的人類,例如螞蟻。而人類所生存的三維空間外的四維空間同樣像這樣的情況,三維空間內的生物對於四維空間內的生物就如同螞蟻對於人類,而為了能突破三維空間進入第四維空間,則要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急行,這裡將時間與空間相結合,表明空間也在時間的範圍內,通過時間的變化同樣能讓空間產生變化。於是有了「跨時空」等這樣的說法。  時間裡裝的是程序,先後,過程,因果,節奏,規律,關係,生滅等;空間里裝的是物質,容器,體積,形狀,場所,方向等。把空間中裝的東西放進時間裡,就會產生靜止與運動,靜止與運動都是由時間空間共同合成的。這是現代物理學的研究結論,中國聖哲幾千年前就有了這種認識,並創立出將時間與空間合體的干支體系。  時間與空間是一致的,在不同的時間內就有不同的空間。這兒同樣遵循了「統一理論」法則。從而得出時間就是一切的結論。時間能變更空間,而空間內包括各種物質,時間的變異必將導致萬有空間的變異。  不管是過去、現在、將來,我們的一切存在都是以一種時間的狀態存在的,時間囊括了地球上的所有物質,包括人。地球上所有的物質世界都不可能如神話傳說中的孫悟空一樣真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自在而不受天地之數的約束。人都會有生老病死,物都會有發展變化,就算是我們看到的好象能與天同壽的石頭也有被風化的一天。所以說,時間才是至上的主,它統馭了一切。包括日月星辰,風雲水火,以及宇宙中的萬物。只要了解了時間中的奧秘,一切一直以來困擾我們關於事物可否預測之爭的問題就不言而喻了。時間中包藏了空間,時間中蘊涵著一切,干支系統的創立是古人對時間流變的又一種模擬,所以干支系統不僅運用與曆法諸類的時間系統,同時又能應用於人體臟器、天象星雲、地理五方等空間系統。干支揭示了時間流變的奧秘,模擬了時間流變的形態,而自然將時間內一致的空間狀態模擬出來。而空間形態的表徵古人則稱為「炁」。下面例舉由曆法演變而致知氣候變化的事例(曆法之時間影響氣候空間):  古人以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周,而得出一年的時間長的概念。而一年中的氣候變化也是一樣的,因人所處的地帶的不同,與太陽的遠近也不同,因此感覺到太陽光的冷熱程度也不同。以北半球而言,當地球行至南緯二十三度二十七分四十五秒的南回歸線時,得斜陽日光,故氣候寒冷,謂「冬至」,及其行至北緯二十三二十七分四十五秒的北回歸線時,得正身日光,故氣候炎熱,謂「夏至」。而南半球則相反,由冬而夏,地球行至冬至與夏至軌道之間時,寒熱適中,謂之「春分」,由夏而冬。地球行至夏至到冬至之間時,氣候與春分等,謂之「秋分」。「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四時之名也因之而成。自春分起算,將周天分三百六十度,則春分適當於寒度。夏至九十度,秋分一百八十度,冬至二百七十度,再將相距之九十度以之分之,得每份十五度,一周天有二十四個十五度,以之分為二十四節氣。  夏至、冬至:表示炎熱,故用「火」這一同屬之象來代表之,指南方;冬天天氣寒冷,所以用「水」這一事物屬性來寓之,代表北方。  春分、秋分:表示晝夜平分,此兩天晝與夜平等,古時統稱為日夜分。  因這兩個節氣又正處在立春與立夏,立秋與立冬之間,把春季和秋季各一分半,因此把代表東北方的「土」以土生木的木作為該方位屬性的表示(古人對事物的成因了解不多,所以採用了這種「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類比歸納法來給事物的屬性定概念,雖然現在看來似乎很土,但他們這種「生者為母,被生者為子」的金水木火土的循環相生的概念四維還是有他們的合理性與獨到性),並寓為東方。把代表西南方的「土」以「土生金」的「金」概念作為西方的代表(這些分法是以《易經》卦理結合實踐得出,而並非後來的五行法)。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按照中國古代天文學上劃分節氣的方法,是把四「立」作為四季的開始,自立春到立夏為春季;立夏到立秋為夏季;自立秋到立冬為秋季;自立冬到立春為冬季。「立」是開始的意思,指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始。  就四季的時間結構而言,立春在小寒、大寒節氣的後面,小寒、大寒為「冷」,為「水」,水在自然環境的時間結構內冷卻到一定的程度後可以凝結成與土一樣堅硬的物質,故古人用「土」來表示立春節氣所在的時間結構內的方位的事物屬性,並用之來代表東北方。  立夏節氣在清明,穀雨節氣的後面,因清明、穀雨是谷木繁茂的季節,因此用「木」象來表示立夏節氣所在位置的相關物質屬性,並表示東南方。  立秋節氣在小暑、大暑節氣的後面。小暑、大暑節氣的時間結構是「火」熱的代表,所以其後面的立秋就用「火生土」的「土」的概念為代表。  立冬節氣在寒露,霜降節氣的後面,寒露、霜降是蕭殺打落葉之時,又因此兩節氣還是在立秋「金」的屬性所能生的範圍之內,故還用「金」這一屬性代表它,並指西北方。  於是,八個方位的時間運行過程都有了關於其內的「物質結構」的一個表示分子,而且可循環往複,即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凝結通土,土生出樹木,木又能生成火……  以上是一年中關於二十四節氣的「氣」有形的物質結構的初步模擬表示。「氣」雖流動而不可觸摸,但通過若干景象仍可知道之流向及到達的相關時間,是為我國古代氣象天文學所能有的、其精髓是顯見的,是我國古代「筮占文化」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部分。它如史蒂分·霍金教授(英國)的「好的理論」所說的那一個模型一樣:它只包含一些人主觀上的符號的任意元素,卻能準確地描述了大批甚至是永恆的自然節氣往返周期的觀測。  二十四節氣是關於一年中太陽在黃道上位置的變化和引起地面氣候變化的二十四個階段次序,每個時段相隔十五天,兩個節氣剛好是一個月為三十天,二十四節氣剛好與十二個月吻合。在月前的叫「節氣」,在月中的叫「中氣」。這個「氣」就是氣象、氣候之意。  二十四節氣的氣候變化狀態以我國古代周文王被商紂王囚禁過而演就後天八卦時空模型的羑里城(今河南省安陽縣內)為「氣」的變化的模擬感受中心(「氣」的意念中的原始不動狀態)。當「氣」的時間狀態運轉到以山東、遼寧、吉林等方位代表的方位(即東北方)時,它的有形之狀態為給人於冰雪融化,冬眠動物開始蘇醒的早春景象,用文字元號來表示則是「立春」、「雨水」、「驚蟄」的相應符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運轉到以江蘇、安徽、上海等方位為代表的方位(即正南方)時,它所給予人的感覺是天氣清和明朗,降雨量增多,各類穀物開始繁茂生長春暖花開的景象,用文字元號來表示則是「立夏」、「小滿」、「芒種」的相應符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運轉到以浙江、福建、台灣等方位代表的方位時(即東南方),它的表現物質形式是初夏炎熱的開始,麥類等夏熟作物子粒逐漸飽滿,芒類作物已成熟的物候景象;用文字元號來表示則叫「立夏」、「小滿」、「芒種」的相應代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來到以雲南、貴州、四川等地為表示的坤位(即西南方)時,它所表現的物質狀態是炎熱消退,夜間空氣水珠會凍結成露水,用文字元號來表示則叫「立秋」、「處暑」、「白露」的相應代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來到以陝西、甘肅等地為代表兌位(即正西方)時,它的物候表示形式是涼,有露水、霜。用文字元號表示則叫「秋分」、「寒露」、「霜降」的相應代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來到以山西、寧夏等地為代表的乾位(即西北方)時,它所給予人的感覺是雪的冷。用文字表示則叫「立冬」、「小雪」的相應代號。  當「氣」的時間狀態來到以河北、內蒙古、黑龍江等地表示的坎位時(即正北方),它所給予人的感覺是寒冷,風雪刺骨冰封的景象。用文字元號表示則叫「冬至」、「小寒」、「大寒」的相應代號。  以上說明的是「氣」的時間狀態的運行而改變了空間狀態,如冬天時間內就冷,冷熱等致因物質存在於空間內,而且北方就是比南方冷,空間狀態發生了改變,這是宏觀的認識,微觀的認識比如什麼時間內,這個「氣」運行到哪個方位,使那個方位產生變化,或者花繁似錦,或許落葉飄飄,或許人傑地靈,或許災禍不絕……這裡就同樣涉及到五運六氣之說了。  所以干支與曆法的結合,巧妙地反映了特定時空內的狀態。於是古人在干支的應用上,已不單純地把它當做一個記數序列,而賦予了它形象的時空特徵。所以利用人出生時間的物質結構去推算一個人一生的命運起伏的循環狀態,其所取得的相關判斷依據也並非全都是憑空的。現代科學證明,生命現象的又一物質基礎核酸(即脫氧核糖酸和核糖酸:DNA和RNA)其運動的時空結構符合我國古代「八八六十四卦」的演步規律,而以天干、地支中的陰陽五行的量的多寡為判斷人命運的基本理論的算命術它的「金」「木」、「水」、「火」、「土」的屬性的劃分界定又剛好源於周文王的後天八卦的時空物質分布模擬圖模型。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已清楚地知道,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人在本質上也是一種時間現象,即以一種時間的物質狀態存在。時間(即日和月)承載了一切物質和事物的所以內涵。古人之所以把詮釋萬事萬物的運動和變化的《易經》的「易」字寫成上面一個「日」字,下面一個「月」字,表示的就是「天人地」這三位一體的物質結構是在時間這一運動的軌道上存在的。有物理學者提出,時間的開端是在宇宙大爆炸時,而且還提出了只要能找到時間在大爆炸時遺留下來的「空洞」就可以順著時光的隧道走回時間的源頭的假設。這一說法雖有科幻的虛幻味道,但它也從側面提醒了我們:假如我們祖先所一直沿用的關於探索人的命運秘密的干支的屬性結構本來就符合於宇宙大爆炸形成生物細胞時的遺傳結構和密碼,那麼我們祖先的關於用時間的物質結構去推算關於人的運程周期(即時間的物質結構循環期)的理論和相關實踐活動就沒有什麼值得非議的了。  干支時空全息系統建立了,那麼以干支為基準的四柱又是如何將干支組合出來的呢?它的年柱、月柱、日柱、時柱是如何確定的呢?  古人的關於「年」、「月」、「日」、「時」的概念的得出其實就是對「時間」(即「天」)的一種「長度」的量化,他們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所形成的四季交替現象而得出了「年」的概念(即一年的時間長度),以月亮繞地球公轉所形成的朔望現象而得出了「月」的概念;而「時」的量化是以「日」的長度的十二分之一來等劃分而得的。從上一章的古人的關於一年二十四節氣的「氣」的陰陽消長變化的數的量化全過程我們可以描繪成圖看出,而這整個圖示是以五日共六個時辰為單位來平分一年二十四個節氣共三百六十天所得出的「氣」的量化模型。於是四柱的時間記述體系則完全建立起來了。  我們從前文已知干支是時空模擬系統,干支與天文曆法具有「血緣」關係,故在四柱體系尚未建立之前,干支體系是用來紀年的。每年不同,各大星體與人體、地球體產生的作用不同而發生不同,用以紀年的干支則成為古人揭示這其間奧妙的方式,測自然災害、氣候異同、人體病變等。下面擇要述之:  記年干支所代表的是以地球繞太陽公轉周期為階段的龐大的宇宙天體組合狀態,至少已包含目及的二十八宿在內的所有天體運行情況。比如,我們在地球上通過精密的天文觀測,可以發現北天極在恆星間變動的位置。現在北天極在小熊座a(即北極星)附近。而我國古書記載,4600年前的「北極星」是紫微恆右樞星。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北極星將離北極而去。到公元3500年,「北極星」的桂冠將由仙王座r所摘取;到公元7500年,將又易手於仙王座a;到公元13600年,光輝奪目的織女星,將雄踞於天球之巔成為我們後代的「北極星」;到25000年以後,現在的這顆北極星將收復失地,重居北極。所以記年干支每年所記錄的天象是不同的。這裡例舉干支在中醫學中運用的事例:  《黃帝內經》中對五行運氣行與紀年之干支的關係,做出了精闢的論述,並指出了在相應年份的「葯食」所「宜」。這是干支作為時空信息代碼在醫學上的實踐應用。《六元正紀大論篇》第「七十一」篇講到:  甲子、甲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二,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葯食宜也。  乙丑、乙未歲:太上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小,熱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溫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葯食宜也。丙寅丙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羽水運,下厥陰木,大化二、寒化六,風化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咸溫,下辛溫,所謂葯食宜也。  丁卯丁酉歲:上陽明金,中少角木運,下少陰火,清化熱化勝復同,所謂邪化月也。災三宮。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戊辰戊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征火運,下太陰土,寒化六,熱化七,溫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葯食宜也。  己巳己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風化清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風化三,溫化五,火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庚午庚子歲:上少陰水,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溫,下酸溫,所謂葯食宜也。  辛未辛丑歲: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雨化風華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寒化一,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葯食宜也。  壬申壬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風化八,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咸寒,中酸和,下辛涼,所謂葯食宜也。  癸酉癸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征火運,下少陽火,寒化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宮。燥化九,熱化二,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亦溫,中咸溫,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甲戌甲辰歲:上太陽水,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寒化六,溫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葯食宜也。  乙亥乙巳歲:上厥陰木,中少商金運,下少陽相火,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日也。災七宮。風化八,清化四,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酸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丙子丙午歲:上少陰火,中太羽水運,下陽明金,熱化二,寒化六,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熱,下酸溫,所謂葯食宜也。  丁丑丁未歲:上太陰土,中少角木運,下太陽水,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雨化五,風化三,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辛溫,下甘熱,所謂葯食宜也。  戊寅戊申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征火運,下厥陰木,火化七,風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和,下辛涼,所謂葯食宜也。  己卯己酉歲:上陰明金,中少宮土運,下少陰火,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五宮。清化九,雨化五,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中甘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庚辰庚戌歲:上太陽水,中太商金運,下太陰土,寒化一,清化九,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辛溫,下甘熱,所謂葯食宜也。  辛巳辛亥歲:上厥陰木,中少羽水運,下少陽相火,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一宮。風化三,寒化一,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苦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壬午壬子歲:上少陰火,中太角木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風化八,清化四,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酸涼,下酸濕,所謂葯食宜也。  癸未癸丑歲:上太陰土,中少征火運,下太陽水,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雨化五,火化二,寒化一,正化度也,其化上寒溫,中咸濕,下甘熱,所謂葯食宜也。  甲申甲寅歲:上少陽相火,中太宮土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雨化五,風化八,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和,下辛涼,所謂葯食宜也。  乙酉乙卯歲:上陽明金,中少商金運,下少陰火,熱化寒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咸和,下辛涼,所謂葯食宜也。  丙戌丙辰歲:上太陽水,中太羽水運,下太陰土,寒化六,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熱,中咸溫,下甘熱,所謂葯食宜也。  丁亥丁巳歲:上厥陰木,中少角木運,下少陽相火,清化熱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三宮。風化三,火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辛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戊子戊午歲:上少陰火,中太征火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甘寒,下酸溫,所謂葯食宜也。  己丑己未歲:上太陰土,中太宮土運,下太陽水,風化清化勝復同,邪氣化度。災一宮,清化九,寒化一,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庚寅庚申歲:下上少陽相火,中太商金運,下厥陰木,火化七,清化九,風化三,正化度也。其化上咸寒,中辛溫,下辛涼,所謂葯食宜也。  辛卯辛酉歲:上陽明金,中少羽水運,下少陰火,雨化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災一宮。清化九,寒化一,熱化七,正化度也。其化上苦小溫,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  壬辰壬戌歲:上太陽水,中太角木運,下太陰土,寒化六,風化八,雨化五,正化度也。其化上苦溫,中酸和,下甘溫,所謂葯事宜也。  癸巳癸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征火運,下少陽相火,寒化雨化勝復同,邪氣化度也。災九宮。風化八,火化二,正化度也。其化上辛涼,中咸和,下咸寒,所謂葯食宜也。凡此定期之徵,勝復正化,皆有常數,不可不授。  該引文之論述,已在中醫領域得以廣泛應用。干支作為時空信息的模擬系統,由此可見一斑。以上僅是干支紀年的運用,並未細化到干支紀月、日、時,而在四柱未創建之時,古人則僅以年干支推算人體,並引申而出較粗糙的命運形勢。命運亦可稱為「運氣」,運氣是抽象卻又能通過干支系統的模擬而認知的。現再補充介紹之:  《五行大義》說:「干支者,因五行而立之,昔軒轅之時,大撓之所制也。」《月令·章句》曰:「大撓探五行之情,與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斡;作子丑以名月,謂之枝。枝斡相配,以成六旬」。這即表明,干支與五行的結合,是反映宇宙天體運行規律的「全息盤」。《素問·六微旨大論》云:天氣始於甲,地氣始於子,子甲相合,命曰歲立,謹侯其時,氣可與期。這個干支與天地之氣相同步,相終始,是個具有「活性」的動態時間量尺,它可以因時而變,因物而化。就是這幾個甲子乙丑等符號系統,卻能客觀地反映出萬物的孕育、萌生、壯大、衰亡,再生的循環過程,並隨著宇宙的運動節奏而盈縮消長、疾徐起伏。  杭辛齋《學易筆談·五行化合》云:「甲子周流六十花甲,因天干之緯道,與地支之經度廣狹不同,五星周行五緯,旁行斜上,與經度參差不齊,故後甲子起,必六十年乃復為甲子。」《內經》云:「上下相臨,陰陽相錯百變生焉。應天之氣,五歲而右遷,應地之氣,六期而環會。五六相合,凡六十歲為一周,不及太過,斯皆見矣。」由此足證,干支系統絕不是人為地隨便安排,而是深邃背景下的全息元。它把易學陰陽五行同古天文學融於一爐,形成了具有利、律、侯三位一體的六十花甲數。這樣,才動態地畢現出歲運的盈虛、氣令的早晏,萬物的生死榮枯。與前文所說一樣,干支不僅表示時間性,同時又具有物質性,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特殊反映,也是宇宙統一場的表現。鄭軍在《太極太玄體系》中提出:「甲子六十年科學性的揭示,將一掃五運六氣學說中關於干支演算程序含義爭論中的陰霾,為運氣學說提供理論根據和事實根據。只要確立各種時間單位的物理內容,兩種周期甚至多種周期疊加的含義也就明了。」、「甲子六十年有六十種性質演化模式,並且各不相同。只要準確掌握一個月亮遠地點回歸周六十點的性質,即可比較準確地預測每一年由月地日位關係所決定的性質,並能準確地確定所居時間和先後次序。如果再把地球對應點考慮在內,還能預測每種性質表現的空間(地域)對應性。如果能把更高層次(高級周期現象)的控制作用也了解清楚,低級周期的變化也能了解清楚,那麼,應用幾種周期疊加的方法,則不僅可預測六十年內每一年的演變情況,還可以用一個六十年預測今後的若干個六十年。中醫運氣學說(及其演算方法和結果),正是應用干支紀年的科學原理,利用周期現象的可預測性,對六十年間天象、氣象、地象和人體疾病的關係所作的一種科學預測,是對干支紀年科學原理的一個創造性應用。」關於「六十花甲數」周期的科學認識,朱燦生教授從天文歷年中每年月亮運動資料中發現了鮮為人知的太極——六十四卦物理因象。繼之以後,付立勤先生髮表了干支紀年與五運六氣的天文背景,系統地闡明了運氣周期運動。每一近點月有四個特徵點,每相鄰四個特徵點構成一組四象(月亮的一個回歸周期有十五個近點月),十六近點月,即形成首尾相似的封閉周期。四象十六次編碼,即為六十四卦,進而確認,干支六十年是朔望月,近點月會合周期與回歸年的會合周期。說明了以冬至點為參照系的日月地三體之間,最小相似周期為六十年。從而闡明了運氣周期產生的主要天文學機制。三十年一紀,則是朔望月與回歸年的會合周期大數。  運氣學說就是研究宇宙天體運化與生態環境及人的綜合關係的大一統學問,它孕育了現代宇宙醫學、氣象醫學、天文醫學、環境醫學、心身醫學、宇宙及生物全息學、人體科學、生物的時間節律等許多學科的萌芽。它涉及的範圍廣,同時演繹方法又很複雜,使人往往望而卻步。其中最使人感到迷惑不解的、也最值得探討的就是「干支」問題。古人認為,天有「十干」,人有十指,天有十二君,地有十二支,人有十二經、十二關節等等。由此可知,干支實際上是宇宙天象的代名詞。干支的演繹,就是天體複合運動過程的時空記錄和象數顯示。所以,「干支」是物質,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特殊反映,是宇宙自然場的標記,因此,「干支」之中,蘊涵有極其重要的科學內涵和哲學意義,是探索、揭開天、地、人「三才之道」的一把鑰匙。  四柱信息預測學就是這樣充分發揮了干支運氣學的特性加以創建發明的。看似與易學卦理無關,實則大相關連。五行源自五星,星體之間的複合運動作用下而生成五行氣運,這些無不包含在《易經》這一全息系統內的。所以四柱命理信息預測學能預測一個人的生來病死、禍福榮衰。實質就是人體在宇宙天體中所受影響(即古人之謂「感應」)而決定的。  我們已經了解陰陽、五行、干支、運氣各個行類,那麼四柱預測體系將之熔於一爐,又依據一個什麼法則來進行預測呢?古人提出了一個「中庸」思想。當事物從無到有,從大無到大有後,宇宙世界逐漸複雜了,古人就要找出一個定點,以這個定點感應周圍與其的作用變化而進行推算預測。如文王囚於羑里,則以羑里作為定點,感知羑里以北寒冷,定名為「北」(即坎位),感知羑里以南炎熱,定名為南(即離位)……人居天下地上位於中,這個中就是一個定點,有了定點,四面八方就一目了然了,「中庸」之體是立體的,中庸不是平面系,所謂執兩用中並非僅指兩個矛盾體之間的一個調和點,它可以是多個的,只是這些矛盾體無不是相對而立,這個中點就好似太極,它演生出的矛盾體即如兌與艮,震與巽,離與坎,乾與坤,「中庸」思想也與「易」思想緊密相連,是一個立體全息系統,古人正是在這種「用中」思想的指導下進行預測的。   四柱之謂,分年柱、月柱、日柱、時柱四柱。每柱兩字,每柱首字為干,次字為支,合為天干地支,一共八字,故民間有「八字算命」之謂。八個字中,按「用中」的思想原則,那麼哪個字為「中點」字呢?回答是第五字,也即日柱之干。為什麼以第五字而不是第四字呢?古人以年柱象天外之天,月柱象天,日柱象人類自身,時柱象地中之地。人不是生存在天外之天的,故不取年柱為中點,也不是生存在天上的,故不取月柱為中點,日柱為人類自身,那又為什麼只取日干而不取日支呢?要知道,干為天,支為地,人立於地之上,承接於天,古以日干為中點,這種方法正確與否呢?實踐會公正地檢驗它的準確性,在此暫不予討論。這是以人為本體、主體做的定點,同理,如果要測算其他事物是不是也一定要取日干為中點呢?這個問題要做具體研究,。不過多數情況應是一致的,只要在天地之間,往往都是一樣的測析方法,但火箭上天,衛星發射等已脫離了地球之體向天(即月柱)運行了,這就當另做分析。  按中的原則還不止於此,它還有一個平衡的原則,即取「中和」之用。一個四柱格局起出來後,定點也有了,接著還是要按「用神」的原則進行區分吉凶。比如四柱中,幫此定點(即日干)的字多(五行中生、扶此字),這個定點(即日元)就旺了,使整個四柱局不平衡,為了使四柱局平衡,就要講究生克制耗泄化的原則了,按此例定點幫多欺少,就為旺勢,就要剋制、泄耗這個定點,這也要講究一個度,不能太過於泄耗或太過於生扶,這同樣沒起到平衡局面的作用,泄耗太過反使其從旺勢削減為弱勢,所以這個度就是「用中」的原則,削減到使其全局平衡就可以了。那麼怎樣來平衡這個四柱局面呢?這就是五運六氣變化的形勢了。五運六氣是自然而然流變的,不能人為地設定,所謂預測就是通過干支系統對此種無形無勢的五運六氣做出一中模擬,當五運六氣(即干支的標誌觀測)能使四柱格局平衡即為吉,不平衡即為凶。五運六氣在四柱信息局中是通過什麼樣的標誌來認識的呢?那就是四柱所衍生的大運、流年、流月、流日等的標誌。這些標誌不過都是對時空狀態的一種模擬顯示,當行到大運能使這個四柱局中和,那麼在這個大運里就吉多凶少,反之,則凶多吉少。四柱中的旺衰強弱是變化多端的,但只要把握住「用中」這個原則,就百不失一二了。比如原四柱信息局中定點很旺,而行的大運也旺,那麼流年即使很弱也無濟於事,不能使局勢中和(因流年作用、力量不如大運強),又如原四柱中定點很旺,而行的大運使局勢變趨中和了,再來看流年、流月、流日、流時對之的作用,大運使其中和為吉後,流年又是加旺的,則使流月來減弱,哪個月能使其保持中和,哪個月就吉祥無憂……以上只是說明一下四柱信息預測的根本原則——「用中」的原理,而具體操作實踐有另文專述,此不偏言。  上面也是五行承治原理的應用。所謂承治,就是相互烘托,承受,中和的意思。《難易尋源》云:「抑強凌弱,損多溢寡,泄有金,補不足,制太過,化不及,致中要之要決耳。」「金旺得火,方成器皿。火旺得水,方成既濟。水旺得土,方成池沼。土旺得木,方成疏通。木旺得金,方成棟樑。」、「強金得水,方挫其鋒。強水得木,方泄其勢。強木得火,方化其頑。強火得土,方止其焰。強土得金,方制其壅。」就是說,太過則制之,泄之,不及則補之,益之,以達到平衡,中和的目的。  那麼大運又是如何根據四柱信息分流出的呢?大運依據月柱順逆相推而出。陽年生男大運由月柱順推,陰年生女同理;反之,陰年生男,陽年生女則由月柱干支逆推。大運為何由月柱推得而不是其他柱符呢?這是由於古人不斷的觀測結果,星體與人體的影響產生的不同作用效果,其中月亮與人體、季節變化的作用尤為明顯。我們先了解一下月周期規律。  月亮運行周期與人體生理病理密切相關,由於全年月相位差,人體臟腑也隨之出現規律性的變化。《素問·診要經絡論》說:「正月二月,天氣始方,地氣始發,人氣在肝。三月四月,天氣正方,地氣定發,人氣在脾。五月六月,天氣盛,地氣高,人氣在頭。七月八月,陰氣始殺,人氣在肺。九月十月,陰氣始冰,地氣始閉,人氣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復,地氣合,人氣在腎。」《靈樞·陰陽系明》云:「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丑者,十二月,主右足之少陰也;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文字表明,一年中陰陽消長規律,分十二個月相呼應。前半年屬陽,分主陽經;後半年屬陰,分主陰經。上半年前三月,為陽中之陽,所以主左足之陽經;上半年後三月,為陽中之陰,所以主右足之陽經。下半年前三月為陰中之陰,所以主右足之陰經;下半年後三月為陰中之陽,所以主左足之陰經。  東漢王充說:「潮之起也,隨月盛衰。」唐代竇叔蒙在《海濤志》一書中闡明潮汐現象與月亮的密切關係:「潮汐坐濤,必符於月」,「晦明牽於日,潮汐繫於月,若煙自火,若影隨形。」「月與海相推,海與月相期,苟非其時,不可強而致也;時至自來,不可抑而已也。」他還精確計算出一個潮汐循環周期所需時間為12小時25分14.02秒,兩次潮汐循環比一個太陽日所推遲的時間為50分28.04秒,與現代計算出的數字幾無差別。月亮盈虧變化對人體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靈樞·歲露》云:「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故滿月則海水西盛,人血氣積,肌肉充;皮膚致,腠理閉,煙垢著。當是之時,雖遇賊風,其入淺不深。至其月郭理薄,煙垢落。當是之時,遇賊風則其入深,其病人也卒暴」。古代醫家將人體月周期與月相變化、潮汐變化對應起來研究發現,滿月與朔月之時,人體生理狀況也相應出現盛衰周期現象。例如月亮盈虧周期同婦女生理周期一致,婦女兩次來潮的間隔恰好是一個朔望月周期。而且,行經期多在朔日前後,排卵期多在望日前後。  月球與地球相互作用力的現象,早為現代科學所證明,當代人類亦不言而喻,盡人皆知。故古人將四季分化十二個月,這個月為何偏與月亮之月同字?其實也是相當有講究的。二者緊密聯繫,不可分割。月亮這個星體相較其他星體作用於人體的影響也較大,所以古人創立的四柱全息預測法大運起法由月柱推得。月與日所表現出現象是直觀形象的,每個月與每個月都不一樣,氣候皆在變化,如二月份東風和面,十一月份則寒風刺骨;一日十二辰,辰時太陽升起,酉時太陽降落,都是直觀展現在人眼前的。它們不似年那樣,沒有直觀的形象的規律,只能通過干支的模擬可以測知。四柱全息預測中,月柱佔據了很大的比重,不僅僅推導大運,而且「月令(月支)」在日元(中點)的旺衰取決上起了比其它干支字元更大的作用。古人的觀點是否正確?其實現代科學的幾項研究證明了這一論點。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個性與出生的月份有關。最冷月份出生者較最熱月份出生者的性格可塑性要大,比較容易在任何領域中取得成功。  現代科學研究發現:  出生於夏季的人,性格趨於內向;與其他季節出生者相比,更具有自卑感。  精神分裂症患者多數出生在一、二月份。這種病人,按出生率計算,以冬季和早春出生者為多。女性更顯著。  冬季出生者易患精神分裂症。研究認為這是與氣象要素對出生前六個月胎兒的影響有關。因為出生前六個月剛好是3月胎齡兒,這時正是大腦皮層分化期,而夏季任何代謝過程的紊亂,均可導致胎兒大腦皮層發育受阻。早發性痴呆症患者,百分之六十八出生在一至三月份;癌症,易發於十二月至次年三月出生者;三月份出生的人,糖尿病發病率最高;二、三月份出生者,多發性硬化症比例較高;唇裂、齶裂,多見於十一月至次年三月出生者。夏末秋初受孕出生的,上大學獲得學術稱號者較少,其中以四月份受孕出生者知名人氏百分率最低。冬末受孕出生者中,上大學或獲得學術稱號者,比盛夏受孕者高百分之六十。  日本研究後發現,齲齒的發生與出生季節有關。男孩的情況是十一月至次年一月出生者低,八、九月出生者高;女孩的情況是十至十二月出生者低,一至三月和八、九月份出生者高,其中以一至三月份最高。日本腦炎抗體陽性率,在七至十月份出生者比其它月份出生者低;腦疹抗體陽性率,春至夏出生者低;風疹抗體陽性率,也是春至夏出生者比其它月份出生者低。  月亮與工傷事故、犯罪率等也有相當關係。精神病人在滿月時不穩定現象和紊亂行為加劇。月相周期還對噬葯者和葯癮者更大。月亮對人體的生理過程的影響相當複雜。人體生物場一般處於動態平衡,當天體位置發生重合(如朔望)時,引力、斥力、場力發生變化,就會影響人體場與宇宙世界的協調,出現心理、生理紊亂現象。  以上的研究成果都說明了,人在時空里,無時不刻在受時間空間的影響。時空與人的生命運動和生活活動休戚相關。四柱模擬的是一個時空信息,人是時空的一分子。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一個特定的場,一個四柱就是揭示、模擬這個場的信息體。這個場直接影響著人的一切,生理、心理,甚至運氣。這個場是什麼呢?換句話說,這個場是充斥著五行之氣流變、和合而定的。這個五行之氣又是什麼呢?  1978年,美國人A·彭齊亞斯和W·威爾遜因論文《在4080兆赫上額外的天線濕度》而獲得諾貝爾獎。瑞典科學院在頒獎辭中指出:「這是一次帶有根本意義的發現,它使我們能夠獲得很久以前,在宇宙創生時期所發生的宇宙過程的信息!」這兩位美國科學家所發現的這種微波雜訊源自其論證的「背景輻射」。而科學已認定,宇宙的背景輻射是維繫宇宙本身存在的一種必不可少的運動,它一直存在著,甚至在「宇宙剛剛形成的頭幾分鐘內」。關於這種叫做「背景輻射」的物質,它與兩千多年前老子所說的「炁」是同一個道理,只不過是前者經過了現代科學技術的論證,而後者僅是一種思想或意念罷了。  「風水學」等學系則是以這種炁場作為註腳,表明人類時時刻刻都在宇宙中的「背景輻射」(或者說炁)在溝通和打交道,并力求得出某種供人趨吉避凶的東西。四柱全息模擬系統就是模擬出這個特定時空的場,並揭示出這個場內氣的分布、多寡狀態。  既然四柱全息模擬系統的設定,可以推演已成歷史的過去及正待面對的未來,那麼,為什麼一定要用生時來定場預測呢?用此人長大後某一重大時間的發生時間定場預測可以么?當然,理論上說這也應該行得通的,但需要去實踐研究。生時定場預測是有一定原理原則的。命理學工作者,中國人生規律研究部時空信息研究所研究員,河北省石家莊趙致君先生在其所著《八字預測與人生規律》(中國科技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版)《上篇·第三章·出生銘印論》寫道:  當嬰兒脫離母體,獨立地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的同時,他作為「時空中的一分子」,便銘印上了當時時空狀態的信息。之後,與宇宙時空進行能量和信息交換,會習慣性地運用「銘印」上的方式,表現出「銘印」上的特點。此正如木向上長、水向下流,水棲喜水、陸棲宜陸的事物特性一樣。  出生使人體捕捉到了瞬間時空狀態的信息,並「刻骨銘心」地烙印其中……早在十九世紀七十年代,恩格斯就指出:「一切生物所共通的生命現象究竟是些什麼呢?首先是在於:蛋白體從自己周圍攝取適當的物質予以清化,而體內較老部分則趨於分解並被排泄。」「生命,通過吸取營養和排泄來進行的新陳代謝是其擔當者——蛋白體——所固有的和生來就有的自我完成的過程,沒有這過程,蛋白體就不能生存」。人作為一個高級生命,要正常生存仍離不開吸取和排泄這個新陳代謝過程。而這個過程的獨立行使,是從脫離母體的瞬間開始的。  胎兒是在母體內所需要的氧和營養,以及排泄出的代謝產物,是靠臍帶和胎盤進行。臍帶是胎兒和胎盤之間的聯結物,含有一支靜脈、一對動脈。臍靜脈連於胎兒的血竇,脈動脈與胎兒的主動脈相連通。這兩種血管的另一端,形成許多互相聯繫的毛細管網,分布於胎盤絨毛內。在母體內,胎兒的全部新陳代謝活動通過臍帶和胎盤與母體直接發生。她依附於母體獲得能量,依附於母體進行排泄,不與外部世界發生新陳代謝關係。胎兒在母體內獲取的營養經過了母體的「深加工」,不是外部世界的食物和所謂的營養物。可以說,她還不具備直接從外界攝取營養和同外界進行物質交換的條件。當嬰兒脫離母體,與母體相連的臍帶被切斷以後,原有的新陳代謝方式隨即終斷,一個完整的高級生命生理活動就從此開始,而且一刻也不能終斷。  新陳代謝所需要的氧,已不再從與母體的血液交換中獲得,而是開啟了呼吸系統,通過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從只有五分之一氧含量的空氣中攝取。所需要的營養,已非母體的血液供應;代謝物的排泄,也不再通過臍帶和胎盤。這些要靠消化系統的開啟,通過口腔、咽、食管、胃和大腸、小腸等有效地工作來實現。  因此,出生意味著人體眾多器官功能的開啟,也標誌著人體與宇宙時空獨立進行物質能量交換的開始。  出生前,胎兒佔據的是母體中自身身體空間。在這個空間中,聲音屏蔽,明暗無別,溫度適衡,宮壓較高。出生後,嬰兒進入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空間狀態。其聲、光、溫度、承壓、空間大小等都發生了明顯變化。嬰兒為了適應這些變化所做的第一次努力,表明她已經同廣闊的宇宙時空融為一體,已成為宇宙時空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指導人們行動的思想產生於無數的感性認識,那麼胎兒在出生前對宇宙時空的感知多為空白,出生後的嬰兒被突如其來的大量的時空信息所包圍,並迅速地「感知」和適應他,則形成他對時空狀態認識和適應的「思想」。  古代賢哲憑著《周易》的思想所創立的四柱預測全息理論實為一大創舉,將過去未來展示出來,讓時間變得不再陌生神秘,讓生命充滿了希望,人在預先掌握了自己的生命場、生命特性後,可以通過改變後天「場」(即或風水等)來加以改善。但在歷史的演進過程中,四柱全息預測法也不斷充斥進一些糟粕,例如在古代不少命理典籍中就詳細記述了紛繁複雜的神煞,而對於五行之氣生克制化的原理缺乏詳盡而具體的論述;在格局的評定上不斷充斥進一些雜格……而這些神煞也好,雜格也好,並無強而有力的依據,甚至與五行氣化互相矛盾。而四柱全息預測術的正途則應當以陰陽五行之氣為根據。陰陽五行的干支大體系才是模擬宇宙「背景輻射」的符式,而不少莫名的神煞、雜格等卻難以有科學而足夠的證據解釋(當然有的神煞也是依據五行生剋制化原理而定的,不能一概而論)。


推薦閱讀:

趙知易《生命時空學》7
心靈時空 2010.11.15(大阪)
砂水立向直斷法作者:時空風水-
《天地玄機一掌經》-----「一掌經時空日課」擇日秘法
詩化時空的絕唱

TAG:時空 | 四柱 | 全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