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我們都活成了普通人?

mp.weixin.qq.com/s

看過由米蘭·昆德拉的小說《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改編的電影《布拉格之春》。不知道為什麼,在觀影過程中,竟有一絲莫名的憤慨在暗涌。我當時的猜想是,或許是因為電影時長受限,原著里的一些細節被刪減,致使影片看起來有些不流暢,心中才會滋生不快。前幾天,在某網選書的時候突然想起這事,於是立馬入手了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可不曾想,勉強讀完第一部分「輕與重」之後,就不想再讀下去了。當然,不是米蘭·昆德拉寫得不好,恰好相反,正因為他對筆下人物的描寫和心理刻畫太過細膩、真實,我心裡那一絲莫名的憤慨更甚了,直接升級為憤懣。不過,這一次我終於明白自己內心的憤怒源自何處。

書一開篇就有一段對托馬斯的敘述:

「他和第一個妻子離婚有十年了,他是帶著愉快的心情離婚的,就像別人慶祝結婚一樣開心。於是他明白自己天生不是能在一個女人身邊過日子的人,不管這個女人是誰,他也明白只有單身,自己才感到真正自在。所以他費盡心機為自己設計一種生活方式,任何女人都永遠不能拎著箱子住到他家來。這也是他只有一張長沙發的原因。」

正因為如此,他常對自己的情人們說,「誰無感情投入,誰就無權干涉對方的生活和自由,惟有這種關係才能給雙方帶來快樂。」

我想,他和情人薩比娜是同一種人,可以活得熱烈而耀眼,卻絕不會讓自己被牽絆束縛。而書中所有的人物里,我唯獨喜歡薩比娜的不羈與通透。

可是後來,托馬斯愛上了特蕾莎。雖說愛情沒什麼錯,但是,讀他們的愛情,總會讓人有一種如同鐐銬般的沉重感和窒息感。連托馬斯也不得不承認:

「他和特蕾莎之間的愛情無疑是美好的,但也很累人:總要瞞著什麼,又是隱藏,又是假裝,還得講和,讓她振作,給她安慰,翻來覆去地向她證明他愛她,還要忍受因為嫉妒、痛苦、做噩夢而產生的滿腹怨艾,總之,他總感到自己有罪,得為自己開脫,請對方原諒。」

深陷這般愛情的托馬斯讓我大失所望,尤其當特蕾莎獨自回到布拉格之後,托馬斯毅然辭去了瑞士的工作,尾隨其回了國。在回國途中,他滿腦子都在重複著一句話,「Es muss sein!非如此不可!」讀到這裡,我憤憤然合上了書本。我的生氣是因為意識到原來托馬斯也是一個普通的男人,他空有不羈的嚮往,內心和靈魂卻早已深陷俗世的泥潭。

一位許久未聯繫的朋友昨天發來信息,ta說近兩年感覺自己活得越來越俗氣,過成了普通人。我問ta,所謂的「過成了普通人」可不可以這樣理解:如今的生活,少了夢想和不切實際的追求,卻多了煙火氣,活得越來越接地氣了?

ta答到,「少了書生氣,少了上進心,不愛學習了。」

我故意逗ta,「人不都這樣的嗎?」

ta立馬反駁,「當然不是!你有沒有一種感覺?上學的時候,60分及格,90分優秀,現在我不知道自己能得多少分,是不是已經不及格了。」

我懂ta的意思,「你看看周圍的人,有多少還在真正努力學習,以求進步?如果身邊真有這樣的人,我們真夠幸運的,因為不管多少,我們都會受其影響,一點一點向其靠近。」

朋友感嘆自己身陷混沌。我笑,「既然你感到不舒服,說明你並不是『普通人』。那你為什麼自己不行動起來,做身邊朋友的帶頭人呢?」

朋友說,「我在調整,先帶動自己。你看,我已經開始對人生困惑了。只不過,現在的我恐怕和兩年前不一樣了。」

我明白朋友的擔心,於是回復到,「有困惑是因為對自己身處的環境已經非常熟悉,不再覺得自己可以在這個環境中學到東西,所以才會開始質疑自己。其實,這是好事,因為這說明你現在的能力很可能已經在你所處的環境之上,所以你需要更高的平台或機會去拓展自己的學習空間。」

朋友調侃我,「果然是經常寫東西的人,思維敏捷了很多。」

之後,我們聊到了馮唐。朋友不解我為什麼會喜歡他,因為在ta看來,我這個「乖乖女」和馮唐的文字不太搭調。我笑,「馮唐有態度,有才華,有情懷,所以喜歡。」

朋友立馬糾正,「主要是有思想。」

我回復,「確實,但如果沒有點特立獨行的態度和才情,思想這東西容易淹沒在平凡里。」

「平凡還是偉大,也要看是做還是想。思考永遠不違法。我們周圍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都是再平凡不過的人,多一點思考,多一點生活收穫而已。」

······

不知道怎麼的,在後來的對話中我隱約感到了朋友情緒上的些許波動。我正琢磨ta為什麼對「平凡」二字略顯敏感的時候,突然間想到了自己在看《布拉格之春》和讀《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雖然沒讀多少)的莫名憤慨。

先來說說我自己吧。一直以來,我都標榜著要做一個心懷夢想,遵從內心想法的人。我也曾無數次說過這樣的話,「有些選擇,只有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才能義無反顧,堅持到底。」所以,我以為不管怎樣都會按照自己的心意而活。可是,當我深陷職場困惑中的時候,我渴望掙脫,於是宣稱,「或許有一天實在忍不了了,就辭職吧」。為此,有朋友找到我,好言相勸,「有時候,職場就是那麼一回事。要麼你心夠狠,踩著別人往上爬;要麼你捨得下臉,阿諛奉承,處處逢迎。如果你非要端著,不肯融入那個圈子,到頭來吃虧受委屈的只是自己。」我自然理解朋友的好意,可還是忍不住問ta,「你會眼睜睜的看著自己變成其中一種人嗎?」朋友看著我,嘆了口氣,久久沒有說話。

或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突然明白自己為什麼會在讀到托馬斯放棄不羈,在愛情面前心甘情願奉上腳鐐的時候憤懣不已。原來,我不是在生他的氣,而是在氣憤自己。我何嘗不是一個如他一般的普通人,在現實面前一次次背棄了自己。多少次在面對不願意接受的種種的時候,我忿忿不平,我滿腹委屈,可是,到最後我還是伸手攔下了所有的不情願。

再來說說朋友吧。兩年多前的ta年輕有為,還不到三十歲就成了某大型國營企業最年輕的中層,隨後還組建了幸福美滿的家庭,可謂職場家庭雙豐收。而那時的我正在讀研,對於人生和未來滿是迷茫。所以,每次遇到想不明白的事都會想到ta,因為當時的ta樂觀、理智、有見解,似乎所有的問題和ta討論之後都變成小事一樁,不足為之煩惱。即使現在,每次遇到煩心事我也會想到ta,想問問ta該怎麼做。

可是,近兩年因為各自工作的關係,我們聯繫越來越少,對ta最近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我更是一無所知。所以,我不知道現在的ta為什麼突然對「平凡」變得敏感,但是,我記憶中的ta從來都沒有平凡過。或許,如今,ta和我一樣,身陷某種困頓的泥潭。不過,我並沒有擔心ta,既然ta說會調整,會先帶動自己,ta就一定會做到的。或許,下一次ta聯繫我的時候,就會變回曾經那個自信、樂觀、睿智的ta。

我們誰不是活著活著就長大了,然後再活著活著就老了。但不同的是,大部分人活著活著就變成了普通人,唯有那麼一小部分人,邊活邊琢磨,邊活邊折騰,所以後來,他們慢慢就活出了自己的可能與姿態。或許,他們看起來和我們大部分人一樣,但是,我想,在面對生活、面對工作、面對人生的時候,他們一定比我們更有態度,更有情懷。


推薦閱讀:

哪些食物對我們皮膚保養有幫助
當幸福近在咫尺的時候,我們總看不清它是什麼
紅塵里有我們的花開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 電影原聲大碟
全面放開二胎,我們不能忘記楊支柱

TAG:普通人 | 後來 | 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