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張家界白族婚俗

提起白族婚俗,你可能立馬想到蒼山洱海,「風花雪月」,但是在張家界仍然生活著數萬據傳元朝時從雲南大理遷移過來的白族。如果您游在張家界,不妨扮一回白族新娘,當一回白族新郎,演繹一場湘風湘韻的人生喜劇。

圓禮 「圓禮」又叫「解禮」,俗稱「趕禮豬」。喜期快到,女方則於前一天設筵席款待親友賀客,男家必須在這一天前去「圓禮」。這一天,男家要送給女家一頭肥豬做「圓禮」延續到現在,由於時代的進步,禮豬均用錢折,故解禮又稱「解禮豬錢」。解禮在張家界桑植白族婚俗中較為隆重。男家須宴請三親中的長者、知事者或素具名望者充當「禮客」。由他將禮豬錢、方肢、份茶、糖餅、糍粑及新婚裝,新衣服鞋襪、金銀首飾等禮物,帶領幫忙夫子送到女家。女家往往以新娘印衣飾賤少或禮豬錢不足數有所爭議。這時,禮客必須承擔滿足女方要求的責任。否則,來日迎親,女方即據不發新人,以致鬧出搶親事故。如女方對解禮無異議,則作滿意表示,厚厚款待禮客及幫夫,並開俱迎奩所需夫單禮客帶去,備男方於迎娶日安排人夫。

迎親 迎親又俗稱「娶媳婦兒」,是張家界白族婚俗活動中的高潮。這天,男家會派出數百人的迎親儀仗隊浩浩蕩蕩開往女家,一路鑼鼓嗩吶齊鳴,鞭炮震天。儀仗隊伍分大轎、卧篷轎、旗鑼鼓傘、樂隊、嗩吶客、擔夫子等。由兩位領班(俗稱「下書客」)帶領,一人管迎奩事,一人管迎親事。迎親隊伍一路吹打來到女家,先遞上「參書」,表示是來迎親的人眾。當獲得女家主禮「都管」的「請書」後,迎親隊伍在奏樂鳴炮聲中挨次進門就座。一書容升堂在其家神前焚香、燃燭、燒紙,行叩首禮後,即接受女家「督管」安排的招待,發轎時間一到,迎親鑼鼓、嗩吶齊奏,以表示催促發使。這時用奩擔夫開始啟程,必須是擔床夫先行。這時,新娘由親兄背出閨房,升堂三拜家神,再在堂中自左向右旋步一圈,以示告別後正上彩轎。當起轎啟程時,女方所有火塘大燒喜火示送,並由一老嫗向轎去方向灑下筷子(以示為快生貴子)。這時,書客向「督管」抖出「請書」,意即請送親人、月老大人(上客)上路同行,有轎的座轎,無者步行。最後,「書客」向女家人眾亮出「辭」字紅帖,表示禮成辭謝,又兼表告辭轉身。第一爿嫁奩到邊,不能急進大門,必須宰雞敬祀「花燭神」後,才可能搬入房內,否則,即有花燭神護其擔夫子瘋瘋癲癲作戲鬧事。

掐新娘 當新娘來到新郎家大門時,男方村寨的婦們便蜂擁而上,往新娘身邊擠,她們為了讓新娘能記住自己,就從四面八方伸出手來,在新娘身上掐。相傳誰掐了新娘一把,誰就有福氣,有的還認為,有病的掐了一把,沾了喜氣,其病就會痊癒。有的婦女為了逗趣,甚至用力地掐,而新娘又不能叫喊出聲。為了爸爸避免這種情況,送親隊伍緊緊地跟隨新娘,里里外外圍成幾層嚴加保護,使別人掐不到新娘。掐新娘過後,男方的接親女儐就扶著新娘來到中堂,與新郎行合巹禮。由主禮儐例唱,拜祖先,行三跪九叩禮。禮畢,奏樂鳴炮,男歸中堂,女歸洞房。

敬三道茶 白族陪送新娘的人,一是女方的三親六眷,既女方的叔伯、母方的舅姨和姑婊等,俗稱「上親」.吃完飯,上親則安排到離男方家約百米的地方歇息,待新娘新郎拜堂後,督管和新郎帶八仙和樂隊,前去迎接至家,安排在教好的地方休息.這時,新郎要親手給上親敬獻三道茶,簡稱一苦、二甜、三團圓,既第一次獻上新茶,第二次獻糖茶,第三次獻蛋茶.桑植白族谷氏宗族獻蛋茶有一具體規定,其個數必須是三個以上,一個和兩個均屬禁忌,因有一個稱「亡人蛋」,兩稱「倒頭蛋」之說,所以必須是三個以上。

鬧房 即拜堂的當晚,全村男女老幼前來新婚洞房湊個熱鬧。舊時,鬧房三夜,有「三天不分大小」之說。「鬧房」主要是與新郎、新娘逗趣,要新郎新娘裝煙倒茶,但一般無胡鬧現象。若要新娘裝煙上茶,須講「四言八句」,用打油詩的形式說出,新娘還要與閑鬧者對講,講輸者則不能獲得新娘的煙茶。俗語說:「核桃皮兒薄,金牙咬不破,會講的吃兩顆,不會講的旁邊坐。」新娘沏茶敬煙後,鬧新房的人向新娘提出一些為難的條件,如擁抱接吻、講戀愛經過等。直到夜深人靜,鬧房者已散去後,由新娘引來一個小男孩,要小孩揭開紅紙封蓋的馬桶蓋,抓出放在裡面的糖果,給馬桶內撤一泡尿,意為吉祥如意、甜甜蜜蜜。

篩蛋 婚禮的第二天,新郎新娘要早早起床,給在家裡住宿的長輩們一一敬茶。新娘則拿出事先準備好的新布鞋,用茶盤盛著,給每個長輩(男家親族的長輩們)一人贈一雙為禮,凡接受敬茶和鞋禮的長輩,此時要掏出錢來作為酬茶、鞋禮金。一般一杯茶2至10元不等,一雙鞋則10至100元不等。有的地方則用甜酒水煮雞蛋以代茶。新娘新郎敬送茶、鞋時,要叫長輩的稱謂,若新娘一時陌生而記不住,新郎要及時提醒,為防止此種尷尬,往往新郎先叫,新娘接著叫,這叫「夫唱婦隨」。

回門 男女結婚後的第三天,新郎新娘要清晨赴女家,有馬騎馬,有轎坐轎,或步行回娘家拜客。新郎與女家親友晤面認識,熟悉其稱呼及尊卑大小。這一天,女家必須備邊筵席款待親友,叫做「配正客」。新婚夫婦必須天沒黑以前回到新房。如果是路程遠,當天無法回家,則十天後回門。

報喜 婚後生了子女,要給岳父母「報喜」。其婿根據所生嬰兒性別,親自提上一隻公雞或母雞為喻物,作為禮物。進門不必多說,女婿只說一句「您女兒到′慶處去′了!」順手將雞直接交到岳父或岳母手中。岳父或岳母接過雞,一看是公雞,就知道生的是個男孩,是母雞生的是女孩。岳父母三日後備俱雞與蛋、油、肉、米等物送給女兒作為「坐月」的營養品。將滿月,女家即派人接回女兒,母子在娘家住十天半月後,女家不送,要嬰兒父親自己接回母子,再休養一段時日,乳母則可照常日出而作起來。

同時,嬰兒出生的第三天,外婆尋來藥草熬水,親手給嬰兒沖藥水洗澡,俗稱「洗三」。接著由嬰兒祖父母和父母「命名」。坐月期間,男家擇日宴客致喜,叫「整竹米」。這天,外公外婆發到直系親人送禮物,禮物有達百十挑米穀的。外婆則必備搖籃加小被、衣帽等物,親自背進嬰兒房中,不准他人接。這天,也不準外公來此做客,素有「男不送竹米,女不看儺戲」的風俗……..

白族竹米酒 張家界武陵源、桑植等地的白族人,有「整竹米酒」的習俗。「竹米酒」又稱「滿月酒」,是白族人添小孩後舉行的一種宴會。當岳父母得到女婿提雞「報喜」(指生男孩就提公雞、生女孩就提母雞)的消息後,決定給坐月子的女兒送一些禮物。當天,岳父母與親家、女婿商定好「整竹米酒」的日期,一般視其勞動的間隙和家庭的準備情況而定。有定生孩子後第7天的,也有定孩子滿月那天的。但桑植白族人大多定在小孩出生後10天左右。到了整酒那天,男方家的主人大辦酒筵,招待客人,客人們背谷送禮、提雞攜米,前來祝賀,人們稱為「整竹米酒」。「整竹米酒」的那天,小孩的家家(即外婆)是最受關注的「新聞人物」。家家(音ga ga )的出現,特別是當家家親自背著漂亮的木製搖籃,搖籃上鋪著五顏六色的花棉被,神氣活現地走進吊腳樓廂房時,親家也情不自禁地燃燒鞭炮以示迎接。接著女方「娘家人」或男方家親戚,送小衣服、帽子、背簍以及豬肉、雞蛋、植物油、玩具等禮物。眾人還要跑到小孩的房中,將小孩抱出來,瞧個夠,摸個夠,親個夠。桑植馬合口等地,還流行為小孩「唱祝賀歌」的習慣。唱歌的人一般為外婆聘請到的當地有名的女歌手。歌詞的內容大體是讚揚小孩以後茁壯成長,長大後有出息之類的頌詞。歌手歌兒唱得越好,眾人越喝彩,得到的「喜錢」就越多。「竹米酒」上最熱鬧的要算兩親家互相唱《竹米酒詞》。男方親家唱:「對門山下有隻雞、整天咯噠直喘氣,兩個翅膀飛呀飛,飛到家家屋邊當叫雞!」女方家家笑得合不攏嘴,唱道:「叫雞叫雞真好笑,捉個母雞進地窯,惹得家家一陣笑,捉到送進外兒灶,幾鍋鏟,一頓熬,看你還叫不叫?」遇上都會說唱的兩家人,常常一唱一答,趣味橫生,引得路人駐足相望。「竹米酒」的熱鬧程度與結婚酒相比毫不遜色。因為「竹米酒」有古老文化底蘊,所以至今在白族地區盛行不衰。

張家界桑植白族婚俗,中華民族一幅濃郁的民俗風情畫。

推薦閱讀:

張家界土家族禁忌大全
有張家界風味的樹石盆景,自然味道的榆樹盆景
張家界水晶推銷導遊詞

TAG:婚俗 | 張家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