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服飾習俗

  服飾是一種文化,著裝更是體現出一個人的風格和性情。人們的整體著裝風格和習慣是這個地區文化的縮影和真實寫照。

  中國的服裝文化悠遠而多彩。一部人類服裝史,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類文化發展史。服裝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有精神文明的含義。追求美是人類的天性,衣冠於人,如金裝在佛,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一刻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積澱於服飾之中,構成了服飾文化豐富的內涵。

  「我的穿著比別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樣的短衫褲。」

  毛澤東的衣著簡樸、不講究,始終保持著艱苦樸素的作風。

  1910年秋,毛澤東第一次遠離家鄉,到湘鄉縣東山高等小學堂求學。20多年後的1936年10月,他在保安接受美國記者斯諾的採訪時回憶過在這裡的難忘時光。

  「我的穿著比別人都寒酸。我只有一套像樣的短衫褲。學生是不穿大褂的,只有教員才穿,而洋服只有"洋鬼子』才穿。我平常總是穿一身破舊的衫褲,許多闊學生因此看不起我。」但毛澤東並沒有因此自卑氣餒。對那些外在浮華的東西,他不屑一顧,一頭扎進新知識堆中,忘我的學習起來。

  戰爭年代,毛澤東戎馬倥傯,奔波勞累,常常是有什麼就穿什麼。為了少做一件衣服,為戰爭節約些開支,毛澤東的衣服上往往是補丁綴補丁。

  井岡山時期的生活是艱苦的。由於敵人的封鎖,紅軍吃的、穿的都很困難。紅軍沒有統一的軍服,因為搞不到布匹。大都只有身上的一套衣服,髒了,要洗一洗,都沒有替換的。直到1928年底,打土豪繳獲了布匹和棉花,紅軍才成立被服廠,縫製了一批棉衣。

  入冬以後,袁文才見毛澤東和賀子珍夫婦衣衫單薄,便讓妻子謝梅香設法給他們做了一套棉衣。毛澤東不肯穿,推辭說:「戰士中許多人沒有穿上棉衣,我怎麼好先穿呢?」可是,袁文才硬是把棉衣留下來。第二天,毛澤東在山上散步,看到有個老人冷得難熬,就把棉衣送給這位老人。當年在井岡山戰鬥過的同志,仍然清楚地記得毛澤東在嚴寒的冬天,穿著單薄的衣服,披著一條灰毛毯,在桌子前工作的情景。

  延安時期,毛澤東的衣著依然是很破舊的。警衛員閻長林在沒有到毛澤東身邊前,雖然聽有的老同志在閑談中說到毛澤東和普通工作人員以至戰士穿一樣的衣服,吃的飯菜也不特殊。但當時他心裡想,毛澤東應穿得好一些,吃得好一些。直到他到了毛澤東身邊,他才完全相信了老同志的話。他回憶說:「毛主席經常穿的單褲,臀部和膝部都補著補丁,像騎兵的馬褲一樣。」

  上世紀40年代曾經三次給毛澤東檢查身體的保健醫生王鶴濱,第一次在延安見到毛澤東時,毛澤東的穿著讓他大吃一驚。他回憶說:「1943年秋天,毛澤東在延安柳樹店,給延安中國醫科大學的師生們作報告時,我看到他穿著一條帶補丁的褲子。以後我還看到毛澤東在窯洞給幹部講話的照片,那是1942年的春天,也是穿著一條帶補丁的褲子。」

  1945年毛澤東飛往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美國著名學者漢?特里爾在《毛澤東對蔣介石的勝利》一文中,較風趣而客觀地做了歷史性的描述:「1945年8月,仍然是熱情奔放的赫爾利飛赴延安接毛澤東,毛澤東生平第一次爬上飛機……蔣介石和毛澤東已有二十多年不見,他們握手問好。一個像普魯士式的,一個看上去像波米亞人式的。蔣介石的服裝筆挺合身,戴滿勳章,毛澤東的衣服則皺皺巴巴,毫無裝飾,好像是從一百件服裝里任意揀來的。」

  毛澤東啟程飛往重慶,登機前與周恩來、赫爾利的留影中,確實看到毛澤東的上衣「皺皺巴巴」的,同時衣服的左右對襟下擺還不齊,高低不在一個水平線上,右側比左側低了約兩個厘米。但絕不是漢·特里爾所說的:「從一百件服裝里任意揀出來」的。毛澤東沒有那麼多的衣服。事實上,毛澤東去重慶所穿的呢子上衣,更不是任意揀出來的一件,而是為毛澤東特製的中山服。料子是延安自產的,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產物,毛澤東成了延安產呢料服裝的形象大使。毛澤東為自己穿這身衣服感到驕傲。

  當時,延安中國醫科大學的同學們,幾乎是人人手執一個捻線砣,在業餘時間捻線,捻的毛線分等級交貨。給毛澤東做衣服的面料,該是那時大生產中最好的毛料了。

  無論在保安,還是在延安,毛澤東的衣著一直保持著簡樸。毛澤東有一件棉衣,是1936年在保安做的,早就穿得補丁摞補丁了。到了延安以後,毛澤東還經常穿著它到中央各部、軍委、馬列學院和抗大等單位開會、做報告。毛澤東走到哪裡,哪裡的同志都對秘書們提意見,說他們不關心主席的生活,給主席穿破衣服。其實,警衛人員和內勤人員早想給毛澤東換新的,是毛澤東不要啊!大家還是把情況反映給了供給部,請他們給毛澤東做件新的。

  1942年冬天到了,警衛員都換上了新的棉衣,毛澤東的新棉衣也做了。但同志們又怕他不肯要,便在一天的早上趁毛澤東睡覺的時候,把新棉衣悄悄地放在了他身邊。

  毛澤東起床後,看見一件新棉衣,便把警衛員賀清華叫進去問是從哪裡來的。賀清華說是供給部做的。

  「為什麼,我有棉衣穿?」毛澤東有些不高興了。

  賀清華說:「原來的那件已經穿了六年了,實在太破,拆洗以後做不上了,還是換一件吧!」

  毛澤東看了看賀清華,又看看那件新棉衣,說:「這件棉衣太好了,我不要,還是把那件舊的拿來吧!」

  賀清華只好把那件已經拆了的破棉衣拿了來。毛澤東仔細地看了看,也感到確實再做不起來了,思索了一會兒,說:「這樣吧,給我領件普通的灰色棉衣,和你們穿的一樣。」賀清華只好照辦。

  毛澤東對外衣的補丁還是「講究」的。補丁盡量先用同衣服本色相同或相近的布,補丁的形狀也要盡量整齊規矩。他的要求是:「找塊好布,幫我配合適了,外衣要給外人看,太刺眼了對人不禮貌。」

  進北京城後,毛澤東在香山別墅接待各民主黨派負責人和各界代表、名知人士。他要見張瀾前,吩咐衛士李銀橋說:「張瀾先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了不少貢獻,在民主人士中享有很高威望,我們要尊重老先生,你幫我找件好些的衣服換換。」李銀橋在毛澤東所有的「存貨」里竟揀不出一件不破或者沒有補丁的衣服,就建議「現做衣服也來不及了,要不要去借一件?」「不要借了,補丁不要緊,整齊乾淨就行。張老先生是賢達人士,不會怪我們的。」這樣,毛澤東只好穿了補丁衣服見張瀾,以後又穿這些衣服見沈鈞儒、見李濟深、郭沫若、陳叔通……

  後來,毛澤東準備上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李銀橋才到王府井請王子清師傅為他做了一身毛呢新制服。

  然而,毛澤東畢竟是領袖,他的形象不僅代表著個人,而且代表著國家、民族和全黨。因此,建國伊始,中央辦公廳為了塑造新中國的良好形象,決定為黨和國家領導人都製作一些服裝。這是合情合理的事,毛澤東沒有表示反對。於是,工作人員趁機為毛澤東訂做了一些衣服。

  衣服做出來,但毛澤東會不會樂於接受,工作人員為此深感憂慮。他們拿了衣服去請示毛澤東。毛澤東在眾多衣服中看到了幾件又大又長的薄睡衣。這幾件睡衣質地各異,色彩紛呈,毛澤東相中了其中兩件,一件為米黃色木茹棉質地,另一件則為淺黃色薄棉絨製成。毛澤東對工作人員說:「這兩件留下,其餘的拿走。」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擁有了真正的睡衣。從此,毛澤東在家裡辦公、學習、會客時大都穿著睡衣。工作人員知道毛澤東不喜歡大紅大紫或質地考究的面料,於是選用淺色棉織品為毛澤東多做了幾件。

  薄薄的棉絨品穿起來自然舒適之極,但畢竟不能耐用。而毛澤東生性戀舊,衣服非到無法再穿時決不許更換。解放初期添置的幾件衣服,毛澤東一穿就是幾十年。據說由於毛澤東的堅持,1952年至1963年,整整十年時間,工作人員未敢為毛澤東添置一件新衣。

  1962年,工作人員將毛澤東換下來的一件米黃色木茹棉睡衣送到洗衣店,由於洗衣工人粗心,睡衣洗破了一大塊。工作人員很緊張,立刻彙報到毛澤東。毛澤東卻說:「不就是洗破了么,補一補還可以穿么。」此後,工作人員再也不敢將毛澤東的睡衣送往洗衣店了,而由他們自己來洗。但是,這件睡衣實在太舊了,稍一用力搓洗就會破碎。於是只好將睡衣放進泡滿洗衣粉的水裡,提起後用清水漂一漂。工作人員眼巴巴地盼著毛澤東下令更換新衣,但毛澤東卻一直不聲不響。於是他們便派代表去「遊說」。毛澤東聽了卻這樣說:「我們國家還很窮啊,發的布票很少,我不能開浪費的頭。這件衣服我穿上感覺很好,你們補一補就可以了。」有一次,一位工作人員穿了一件補丁棉毛衫走進毛澤東卧室辦事,毛澤東見了便對他說:「你們只要我穿新衣,你不也穿補巴衣么?你能穿,為什麼我不能穿,難道因為我是主席?」

  1971年,這件睡衣終於「壽終正寢」,到了穿上身一動就破的地步。是年冬,這件倍伴毛澤東20多年的睡衣由工作人員收進了中南海豐澤園的倉庫里。毛澤東辭世後,人們清理遺物時特意數了數睡衣上的補丁,結果發現竟有73處!

  曾在毛澤東身邊工作了13年的衛士張仙朋回憶說,「主席對穿戴極不講究,他不喜歡新衣服,他穿衣服有一個原則,就是不露肉不透風。衣服無論多破多舊,只要乾淨整潔就可以。他的內衣幾乎都打著補丁,甚至連會見外賓也穿帶補丁的衣服。」

  1954年,毛澤東接見英國首相艾德禮時,所穿的褲子屁股上就有密密麻麻的針腳。衛士們多次勸他做件新衣服,他總是說:「這不是蠻好嘛。」後來衛士又多次勸毛澤東:「主席,你這條褲子在家裡穿還行,但你要經常接見外賓,還是做條新的吧。」江青也勸毛澤東。經過大家多次勸說,毛澤東才勉強同意做了一件中山服,參加會議接見外賓時穿。

  很多人都給毛澤東補過衣服。李銀橋的愛人韓桂馨曾經補過,江青的姐姐李雲露也補過。張仙朋的愛人也補過。有一次,張仙朋拿著毛澤東穿的快要磨破的一件薄毛衣,說:「換件新的吧。」毛澤東接過毛衣看了看,「還可以穿嘛。」說著就往裡伸胳膊,剛伸進袖子,胳膊就從洞里伸了出來,還有一次,毛澤東回到卧室脫下外褲時,發現一條腿從毛褲的膝蓋處伸出褲外,就這樣穿了一天還沒有發覺。毛澤東看到這種情形,禁不住哈哈大笑。張仙朋勸他,「實在不能穿了,還是買件新的吧。」毛澤東又看了一眼,「補補穿還蠻好的。」於是這件穿了多年的舊毛褲又多了幾個補丁。

  1968年8月18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前首次接見紅衛兵。這次接見紅衛兵毛澤東穿的是中央警衛團副團長張宏的軍裝,雖然是一號,但毛澤東穿的還是顯得小了些,以至許多群眾寫信,責問為什麼給主席穿那麼小的衣服。於是總後被服廠劉奎元師傅根據不同季節為毛澤東特製了八套不同質地、厚薄各異的軍裝。有的確良的、棉布的、馬褲呢的;有棉軍大衣、厚絨夾大衣、棉軍裝、單軍裝。現在這8套軍服都完好無損地收藏在韶山毛澤東遺物庫房之中。

  「為什麼做黑色的,我不穿!」

  毛澤東在出席政治、外交等公開場合的穿著當然不能象居家時那麼隨便。公開露面時的毛澤東總是那麼衣著整潔,光彩照人。

  中山裝,是一種翻折式立領的西式上裝,由日本的學生裝略加變化而成,因孫中山喜愛穿著而得名,辛亥革命後在我國流行,被視為中國典型的現代服裝。

  新中國成立後,中山服被定為「國服」,毛澤東及其他中央領導人在公開場合一般都穿中山服。據韶山毛澤東紀念館編著的《毛澤東生活檔案》介紹,在毛澤東的遺物中,灰色中山裝有十多套。大概是灰色顯得莊重嚴肅,更或許是毛澤東在長期的革命戰爭年代穿慣了灰色軍服的緣故。

  為了使毛澤東的穿著形象更完美,專為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製作服裝的紅都服裝店的師傅田阿桐經過多次修改,設計了一種新型衣服,把領放矮些,領尖闊而長,適合毛澤東高大的體型和非凡的氣質風度,毛澤東穿上非常滿意。於是,毛澤東的中山服便不同於普通的中山裝了。由於毛澤東偏愛灰色中山裝,因而他的中山服便有了一個專有名詞:毛式服。

  「毛式服」在國內外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一提到毛澤東,腦海中浮現的便是身穿灰色中山服,慈祥、和藹而又讓人無限敬愛的領袖形象。這是因為人們無論從電視、電影,還是相片報紙上看到的毛澤東都是穿的灰色中山裝,還因為他穿著灰色中山裝會見了許多國家元首。在美國尼克松圖書館,豎立著10尊與真人大小一樣的世界政治人物的雕像,其中排在最前面的毛澤東身著中山裝,穿圓口布鞋。

  1957年,毛澤東應邀出席蘇共二十四大暨十月革命40周年慶典。臨行前,工作人員到紅都為毛澤東定製衣服。田阿桐為毛澤東製作了一套黑色中山服。毛澤東穿著這套黑色中山服出席了蘇共大會,並與赫魯曉夫多次會談。然而,回國後,毛澤東馬上脫下了這套衣服,從此再未穿過。

  這是毛澤東唯一一次穿黑色中山裝。此後,無論是什麼場合,毛澤東一律穿灰色舍未呢中山服。而這在國際禮儀中卻是罕見的。因此,有一些人希望毛澤東能夠在外交場合改穿黑色禮服。

  有一年,某國領導人來訪,外交部十分重視。禮賓司一位負責這次會見的官員為毛澤東製作了一套黑色中山裝。會見前夕,禮賓司的這位同志帶上這套服裝來到中南海,準備為毛澤東試裝。然而,毛澤東卻堅決不肯穿這套服裝。他惱火地說:「為什麼做黑色的?我不穿!」工作人員愣了,趕忙解釋:「主席,您還是穿一次吧,這是外交部特意定製的,說是按外交慣例應該穿黑色的……」毛澤東不聽解釋還好,聽後便更加氣憤,大聲說:「為什麼要聽外國人的?我是中國人,按中國的習慣穿。誰做的誰穿,反正我是不穿!」說完扭頭便走,回到卧室伏案工作,只留下幾位工作人員站在那兒發愣。

  此後,無論毛澤東出席什麼場合的活動,人們都不敢擅自變更毛澤東服裝的式樣和顏色。而且,毛澤東還規定身邊的工作人員,未經他本人同意,不得做衣服。

  毛澤東喜愛灰色中山裝,最後保存的遺體同樣穿著他喜愛的灰色中山裝。1976年毛澤東逝世後,中央派專人去上海挑選面料,從裡到外為他做了全套新衣服,均為純毛、真絲、純棉質地,沒有化纖。做這麼多新衣服,大概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絕無僅有的一次沒有徵得他本人的同意,若他有知,是決不會同意的,因為他生前最反對隨便為他添置衣服。

  毛澤東衣著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穿中山裝,從來沒有穿過西服,在他留下的遺物里,也沒有發現過西服。

  他還講究不穿短袖的衣服,包括短褲,如果要穿的話那也是在游泳的時候。他一年四季,嚴冬盛夏都是長衣、長褲。


推薦閱讀:

顧順章叛變救了毛澤東
敲開毛澤東韶山風水神秘之門
《毛澤東頌》
毛澤東祖墳風水
1937年「老革命」對毛澤東跳交誼舞很討厭

TAG:習俗 | 服飾 | 毛澤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