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林海峰整體自然療法

小鳥日出鳴轉,日落歸巢,這是自然的律動,而人類的生理作用正與這個自然現象完全一樣。譬如,人類一天中胃液的分泌狀況:早晨胃液開始分泌,消化現象活躍,而一到晚上,胃液的分泌逐漸減少,消化工作緩和,人體進入就寢的準備狀態。這個過程已經得到證實。如此這般的生理作用,不管人類的文明如何發達,人體的生理作用永遠都與宇宙天體的運行同步,不會因此有所改變。

當我看到現代人到了晚上去做所謂運動和健身操,劇烈地跳動、擺動、跳舞。再看看自然界此刻的萬籟寂靜。就不禁為人類可笑的行為擔憂,也更知道為什麼這些健美和運動的人,會比正常人還容易衰老的原因。

人體的新陳代謝依循著一個規律的節奏而進行。然而,近來由於糧食的充裕,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加上不論到任何地方,都能夠輕易取得零食,於是出現不吃早餐,隨意解決午餐的趨勢,破壞了原本規律的進食,最終變成習慣,成為身體 另一種造成不適的原因。

所有的存在都會發揮他們各自的功能與職責。由此可以推知,前面所說的生理作用,是居住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擁有的,而且它具有一定的規律,一定的節奏。同時,我們也可以了解到回歸自然的生活有多麼的重要。因此,我認為當人體出現任何形式的問題時,最根本的改善之道就是看清楚導致問題的原因,並且加以修正,協助人體回復自然界的規律節奏。

這兒所謂的自然界的規律節奏, 實際上包括了日月星辰的運轉,一年四季的變化,東西南北的地理,日出日落的輪轉,中國古代的先哲門,在這方面有著非同尋常的觀察。可惜記錄的方式都是古文。自從五四運動興了白話文之後,能真正讀懂古文中大言微意的人少之又少,令許多有價值的思想不能很好的傳承 其實也就是我們人體的生理作用。

(一)自凈作用與自療能力

人體構造極為巧妙,它具備了處理我們生活中可能遭遇到的障礙的能力。這種能力實際上是整個進化史中千百萬年的智慧積累。這些智慧以某種形式的密碼儲存在DNA之中,在特殊的條件下,會自動打開這個密碼。如果以生理學的名詞來說,就是一種自凈作用與自療能力。譬如,當我們談到糖尿病時經常會提及的血糖,會因為飲食或者某種因素暫時性的升高,此時,胰臟大量地分泌胰島素,促使血糖降低;一旦血糖過低時,副腎又會分泌副腎上腺素,以提高過低的血糖。另外,天冷時,血管會自然收縮, 毛孔也會同時收縮,減少散熱面積, 以便阻止熱量散失;天熱時血管壁又會自動擴張, 毛孔也會同時張開, 汗腺也會大量分泌,以加速散熱,自動調整身體的溫度。

如果我們誤食腐壞的食物時,人體會 自動 開始嘔吐、下瀉,加速排泄的自然功能。如果感染了細菌,白血球就會進行吞噬或者藉由發燒完成殺菌的工作。身體的生理作用因為原本就具備有解毒、排泄異物、免疫、組織再生等等的自凈作用,所以幾乎所有疾病的癥狀,都是為了治療身體的病狀所產生的自療能力。 現代醫療中最為可笑和可悲的事,就在於病人和醫生在配合著要將身體進行的這種最佳的疾病處理能力去除,阻止身體的嘔吐、拉肚子、發燒、發炎等各種反應。為了消除這些反應所帶來的暫時的不舒服,醫院動用了各種昂貴的藥物,而病人也盲目地要求醫生這麼做 。 實際上 ,如果對於這些癥狀過於恐懼,反而會延長疾病的治癒時間。

身體表面的傷口,以及胃潰瘍之類的傷口,還有骨折、腦部傷害,這些都是人體的一部分, 當傷害開始的同時,身體幾乎就立刻展開了治療和救護措施。此時 身體會自然產生再生作用,分化出新的細胞,使受傷的細胞結痂脫落,轉變成新的肉芽組織,完成自療效果。

一旦細菌入侵人體,在血管中流動的白血球就會立即伸出觸角,追向細菌,然後一口吞下它們,用白血球內的顆粒將它碾碎至死(這就是所謂的白血球吞噬作用)。 這些身體的防禦隨時都在你不知不覺的狀態下進行著。但需要你的清晰的認知,並採取行動去支持,才能保證每次都是身體去贏得對細菌、病毒的戰爭。營養的合理運用,此時就更為重要

根據調查,如肩膀僵硬、頭昏、心悸、喘氣、便秘、焦慮、疲倦、腰痛等等原因不明的身體不適癥狀多半發生在經常攝取速食食品、咖啡、紅茶的人,以及經常外食或者有一餐沒一餐的人身上,然而攝取較多蔬菜、水果、海草類、蛋白質的人們卻極少出現這類癥狀。

由此可知,營養關係著人體的健康,營養失調會造成身心壓力。在健康檢查與中老年人的疾病檢查中,近年來尤其以下例四種疾病發病率最高:(1)高脂血症 —— 血液中的中性脂肪含量過高;(2)高尿酸血症 —— 血液中的尿酸含量過高;(3)低血糖症 —— 血液中的含糖量太低,引起虛脫無力、冒冷汗、心跳加速、顫抖等癥狀;(4)冠心病。

當飲食攝取均衡,不偏食,也就是同時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等五大營養素的時候,人體才會進行正常的消化與吸收。 如果偏食脂肪食物,或者過度的精米、白面、以及直接的糖,就會帶來過量的脂肪而無法完全燃燒, 於是以一種不能轉化為熱量的中性脂肪的形式堆積在血液當中,然後進入血管壁與組織細胞之間。這些被堆積的脂肪組織會排擠其他正常的細胞,佔據脂肪發展的空間,結果造成肥胖與動脈硬化等種種成人病。 如果攝取過量的動物性蛋白質,又缺乏維生素B族來幫助消化吸收,尤其指肉類等需要大量的酶來幫助分解的蛋白質 ,血液中的尿酸值就會升高,引發痛風、心臟病、腎臟病。

(二)衰老是人類正常生命活動的自然規律

人體在發育完成以後,便逐漸進入衰老或衰退的過程,這是一個無聲無息、很難覺察的演變過程。正是這個過程,人由青年變為老年,直至生命的終結。

衰老是正常的生理老化現象。 「 衰 」 ,即指形體衰退; 「 老 」 ,即指老化。所謂 「 衰老 」 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產生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形態方面的各種老化徵象,導致人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逐漸減退,也就是機體各器官功能普遍地、逐漸地降低的過程。

衰老可以分為兩類,即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生理性衰老是指隨著年齡的增長所出現的生理性退化,也就是人體在體質方面隨年齡而發生變化,這是一切生物的普遍規律。另一類為病理性衰老,是由於內在的或外在的原因使人體發生病理性變化,使衰老現象提前發生,這種衰老又稱為早衰。

另外,還有一種衰老現象,稱為心理性衰老。心理和生理是本質不同的兩種活動過程,心理活動是比生理活動更高級的物質運動形式。一般地講,由於各種原因,人的心理功能和生理功能的衰老不是同步進行的,先產生 「 未老先衰 」 的心理狀態,進而影響機體的整體功能,此即心理性衰老的表現。

機體衰老首先表現為機體的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和衰退,主要是胸腺功能的退化。胸腺的大小和結構隨著年齡、生理狀況的不同而改變。胸腺中的胸腺細胞能產生一種具有免疫功能的T細胞。T細胞又可以分為T輔助細胞和T抑制細胞。由於胸腺激素水平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因此老年人的T輔助細胞減少,T抑制細胞增多。這兩種細胞的平衡失調可以引起人體對外界細菌、病毒等一些病原體的抵抗力下降。

同時,在細胞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自由基,自由基可以直接或間接地發揮強氧化劑的作用,使蛋白質和酶等生物活性分子變性,導致蛋白質合成障礙,從而損傷多種細胞成分。人體內存在許多不飽和脂肪酸,自由基可以氧化這些不飽和脂肪酸,使脂肪變性,形成過氧化脂質。

(三)追求健康需要身體力行

透過營養學追求健康,需要確實的身體力行,這並非易事。一個人對食療的投入有多少,與多快恢復身體健康,需要看他自己的意志力。經由食療保健需要較長時間的實行,它無法像使用抗生素治療傳染病那樣迅速見效。然而,它仍是有跡可尋的,同時,它對全身的健康會有更多的幫助。

(四)釋放壓力 —— 需要更多的營養

在沉重的壓力負荷下,我們的身體需要更多的營養。釋放壓力需要首先考慮調整飲食計劃。壓力的來源有多種,只要了解壓力所引起不適的原因,再按需要調整飲食,健康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什麼是壓力呢?任何會傷害身體或造成細胞損壞的情況,我們都稱之為壓力。壓力所造成的傷害如果在營養充足時,會迅速地復原,否則,將逐漸摧毀我們的健康,因而生病。事實上,各種壓力如焦慮、工作過度、細菌和病毒的感染、飲食不當、睡眠不足和運動不夠,都會引發生理上的壓力與不適,如食欲不振、反胃、嘔吐、消化不良、發燒、疼痛、痢疾、脫水等。此外,濫用X光與亂服藥物,是引發壓力的來源。

我們曾舉過的一個例子,在桌子上加磚頭,一塊一塊的增加,當加到一百塊的時候,沒問題,桌子好好的,可是當我們加到第一百零一塊的時候,桌子轟然倒下了。很多人會想要是不放那塊磚頭就好了。有的人經常會說, 「 要是昨晚不去喝酒就好了,也就不會生病了。 」 還有些人會說, 「 早知道昨天不跟老公吵架了。要不他也不會住院了。 」 難道是那第一百零一塊磚頭的問題嗎?其實,我們的身體是在從第一塊加到第一百塊磚頭那樣累積壓力。

面對各種壓力所引發的疾病,我們需要更多的營養,才能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況。無論受到何種壓力,我們的身體都會需要更多的營養來修補造成的傷害。如果營養不足,修補的工作便會受到影響。但是,要及時補充大量的營養極其困難。一餐豐富的飲食,對一個健康的人而言,已經是足夠了,卻不能滿足一個病人的需要,因此,需要大量增加營養補充劑。

身體對壓力產生反應。蒙特婁大學的醫學泰斗史萊博士指出,我們的身體對任何壓力的反應都是相同的。當我們遭遇到壓力時,下丘腦垂體 —— 體內修補大隊的總指揮,便會開始反應,採取保護行動,迅速分泌化學物質(荷爾蒙),促腎上腺激素和生長激素隨著血液到達腎上腺,刺激其外圍或表層產生可體松和各種傳導素。當發生緊急情況時,這些荷爾蒙立即應變,先把胸腺和淋巴腺中的蛋白質分解,將它轉化成糖類應對體力所需,然後血糖和肝臟中貯存的肝糖元也會立即轉化成所需的糖類,接著血壓升高,礦物質會從體內骨骼中分解出來,脂肪也會燃燒成能量,而額外的鹽分也會因而產生,以配合各種變化,共同在我們的體內並肩作戰。可是,這種維修工作也可能出現挖東牆補西牆的情況,它的 「 示警訊號 」 視壓力的大小有所不同。

壓力如果沒有消除,我們的身體便會進入 「 抵抗階段 」 ,運用體內現有的物質來完成自我康復。機體如果營養充足,就能較長期承受重大壓力,否則他便被擊跨,開始生病。要是再不及時彌補,甚至會導致死亡。

在 「 示警 」 與 「 抵抗 」 階段時,我們的身體一直在做維修工作。當身體無力再進行修補時,便進入第三階段 ——「 衰竭階段 」 。一旦進入第三階段,修補工作已經失敗,那就表示你生病了。

重大的創傷,如大手術、嚴重車禍與高度灼傷等,會使人在一天之內經歷這三個階段。其實,在下丘腦垂體和腎上腺失去保護能力之前,我們經常是一次又一次地陷在警示或抗抵抗階段里,因此,要維護健康,應及時改善飲食以增加適當的營養。

八、傳統的誤區

(一)三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與碳水化合物)的問題

人類的活動需要持續不斷的能量供應。能量不足會導致器官無法正常運轉,阻礙行為表現。能量過剩,會導致機體過度消耗,提早老化。過多的能量攝取,不但消耗體內各種幫助能量運用的酵素,而且過多的能量會轉換成脂肪儲存,使機體產生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

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照理不該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而實際上,恰恰因為新的生活飲食習慣,造成眾多的相關疾病的產生。

(二)食物金字塔

一直以來,每個國家根據自身的情況,訂立食物金字塔,確定每個公民膳食標準,其中包括油脂、蔬菜、肉類、穀類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比例。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我發現這種根深蒂固的飲食習慣,正是中國人近年來各類疾病增加的罪魁禍首。

中國一直是個以米飯、麵食為主食的國家,這樣的習慣從1980年以來,日益變成健康的殺手。社會發生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與行為習慣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1980年以前,重體力活動為主的勞動,使身體需要大量的、快速的熱量來源,而且民間的米飯也大部分是粗糧雜糧。1980年以後,許多人的生活方式日益轉變,吃完飯不是站著就是坐著,運動和勞動的時間大大減少,熱量的需求發生巨大的改變。時至今日,這種現象日趨明顯。汽車的推廣、電梯的運用、各種便捷的工具大大減輕了人們的體力負擔而加重了腦力、心力的負擔。勞動方式的改變,導致了人體對所需要的食物營養素的數量、搭配及品質的要求發生改變。遺憾的是,那些醫生和營養專家們,都一成不變地嘮叨著早已過時並成為有害的飲食習慣,而不根據新的變化提出適合現代人生活方式的營養建議。

歐洲、美國還有日本,在這方面有不少先驅。他們當中有很多原本是專業醫生,長期使用傳統醫療手段治病,但是發現治療效果與安全性欠佳,因而轉向研究自然醫學療法。他們從中深刻地認識到食物對人體有很大的影響,並且發現應用食物營養素及自然醫學療法治療疾病的好處,因而不斷地進行推廣。

在實際的應用中,筆者發現,改變飲食結構,並搭配營養計劃和改變生活方式,對所有的疾病都能有很好的幫助。在我的病人中,有些被醫院宣告 「 病危 」 ,要準備後事,他們通過改變而受益,恢復健康。

打個簡單的比方,這就像木頭、木炭和石油的關係。大自然上億年的進化造就了人類。人體非常神奇和美妙,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木頭枯朽埋藏在泥土當中,經過漫長的歲月形成木炭,木炭要是繼續在泥土中埋藏,則最終形成石油。要是一把火點著它們,石油肯定會迅速燃燒,木炭會燃燒得久一些,木頭燃燒得更久一些。可是,同樣的時間裡、同樣的重量下,石油提供大量的熱量。人類飲食中精製的米、面就好比石油,迅速提供能量。

米飯、麵食過度,是現代中國人飲食中的毒藥,也是產生各類現代疾病的關鍵。蔬菜水果中的糖,由於同時含有纖維素,因而降低了糖進入血液的速度。精製的米、面是純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直接的熱量,更是脂肪來源,它是三大營養素中不易直接儲藏,必須轉化為脂肪儲存的物質。純碳水化合物攝取使血糖濃度迅速升高。血糖濃度升高導致胰島素分泌增加以降低血糖濃度。胰島素分泌不足,最終導致血糖濃度居高不下,這是糖尿病形成的根本原因。

身體不在於攝取了糖的數量,而在於有多少糖和以怎樣的速度進入血液。如果糖可以持續緩慢地進入血液中,併合理地釋放能量,那麼攝取過量的糖並不可怕。隨時保持適當的血糖濃度是非常重要的。

糖在身體中和其他營養物質一樣,都是維持健康不可少的特質。可是應該由未精製的天然食物中獲取。吃糖唯一的目的,是提供必需的能量,過量攝入體內的糖會以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這對於構成身體組織、個人魅力和健康可是有害無益的。當我們吃下一碗米飯時,我們的胃部佔了很大的位置,很多的蔬菜就沒辦法吃下去了。而且,為了下飯,很多人在菜裡面加了鹽、調料、辣椒等等,反而吃下了很多對身體有負擔的東西。為了消化精製的米飯,人體要分泌大量的消化液,這樣反而流失了大量的營養素用來合成這些消化液。精製的米飯,其實是一種垃圾食品。

大多數的動物都是不吃米飯的。

我們該向大自然學習。感受風、感受雨、感受陽光。向植物學習,向動物學習。有誰見過小白兔一邊吃胡蘿蔔,一邊吃精加工的麵包或者蛋糕。有誰見過老虎要把獵物煮熟配米飯吃的。小麥、稻穀經常是被小鳥連殼吃下。

我們觀察到,很少吃精製的米、面的人的皮膚和身體狀況都很好。我們已經有相當多的朋友認同和開始不吃精製的米和麵食了,他們的體形越來越標準,皮膚越來越有光澤,身體越來越健康。

(三)脂肪的攝取對減肥的人至關重要

減肥好象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胖人,甚至並不胖的人總是千方百計地想減肥。他們經常不敢吃這個,不敢吃那個,特別是不敢吃肥肉。其實,想減肥一定得學會吃肥肉。脂肪攝取量過低是造成肥胖的最主要原因。觀察大自然,我們發現一般肉食動物的體態都比較 「 苗條 」 ,草食動物相對比較 「 胖 」 。我們注意到獅子、老虎、豹子等都比較瘦。大象、河馬卻身形龐大。我們稍微留意就會發現,其實胖人很少吃肥肉,反而瘦人吃的肥肉比較多。脂肪的攝取能除去體內積存的水分,所以使體重減輕。其次,當必需脂肪酸缺乏時,呼吸的頻率加快,使人體中糖類轉化為脂肪的速率增加。這種情形是因為身體想要迅速製造出所流失的養分,這種迅速的轉換,使血糖迅速降低,產生飢餓感,就會吃更多的食物,於是因為飲食過量而造成肥胖。另外,吃脂肪比吃任何食物都容易產生飽腹感,所以吃得並不會很多。

(四)食物的加工使大量營養素流失

每一種食物在精製和加工以後,營養價值已經流失很多。比如,白糖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幾乎蕩然無存。還有一種食品是麵包,雖然健康食品店和許多市場上所出售的未精製麵包不含防腐劑,可是麵粉中卻經常加入防腐劑以保持新鮮。據說,白麵粉里加了數十種化學物質,使細菌無法生存,因此不需要再添加防腐劑。另外,市場上充斥著許多合成的食物,幾乎不含營養成分,像軟飲料、人造果汁、膠質點心和其他許多食品,都只是加糖的化學品。

除了有害的防腐劑,多數的食物都含有各種添加劑,目前所使用的幾乎有數百種。這些添加劑單獨使用時或許無害,但是混合起來可能有很高的毒性,甚至可能致癌。


推薦閱讀:

《請你好好愛自己》林海峰
男的,女的----林海峰
林海虹、田文林:第三世界軍人干政及其政治轉型(2)
林海鵬牧師證道88句摘抄

TAG:自然 | 林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