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經觀察 】中港兩地經濟:誰數錢?誰吵架?2014-04-25 第1130期

2014-04-25 第1130期中港兩地經濟:誰數錢?誰吵架?

內地小女孩在香港街頭小便一事再度引發兩地激烈的言辭討論。這背後的深層次原因是什麼?香港和內地各自在經濟領域扮演了什麼角色?兩地經濟關係前景又會如何發展?兩地經濟誰更需要誰?一對內地夫妻約兩歲的女孩在香港街頭小便,被路過的香港男女青年阻止並拍照。由此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和討論。這不是大陸和香港兩地第一次產生爭議和討論,此前的「蝗蟲」論、大陸產婦赴港產子、奶粉限購,甚至阿里巴巴棄港上市等事件,都曾引起兩地巨大的爭議。而這背後,正是兩地經濟發展在融合過程中的一些衝突。表面看是香港需要內地巨大的消費力,而內地則青睞香港的服務水平。更深層次則是香港聯繫匯率制度與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矛盾。香港自1983年起實行聯繫匯率制度,港元與美元掛鉤,目前在1美元兌7.75-7.85港元之間窄幅波動。在這一匯率制度下,香港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而是惟美聯儲馬首是瞻。美元自2002年開始出現大跌,導致香港經濟經歷了顯示通縮,然後長期低通脹,也導致了香港經濟長期低迷。

與此同時過去幾年,人民幣升值速度加快,香港聯繫匯率制度屢受衝擊。這種與美元以固定匯率掛鉤的制度,一方面,使香港極易受到熱錢侵擾,另一方面人民幣兌美元,進而對港幣持續升值,也在深刻改變內地與香港的交流形態,港人持人民幣北上存款、陸客南下香港購物的現象持續升溫。多年來不少香港市民都習慣於將手中的港元換成人民幣,然後再存入銀行。除人民幣存款利率較港元高很多外,還能享有人民幣升值的好處。而更大的利益來自於兩地洶湧的人民幣無風險套利交易。由於大陸對人民幣實行嚴格的管控,香港卻可以開放交易。在人民幣持續升值的時候,各國投機者都通過香港來購買人民幣,供不應求的人民幣成為香餑餑。英國《金融時報》甚至撰文稱「香港是人民幣套利的天堂」。金融關係發生逆轉?而近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頻頻下跌,由於港元與美元間的聯繫匯率,人民幣對美元的下跌也真切體現在香港人的生活中。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內地來港遊客身上,人民幣購物的優勢已變得不那麼明顯。與此同時,大陸監管層不斷打擊虛假貿易,對人民幣無風險套利交易也產生了重大影響。旋即聯匯制度是否還適合香港成為極大爭議的話題。香港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早就提出香港形勢與1983年不同,匯率在與弱勢貨幣(指美元)掛鉤,但經濟依靠的卻是強勢貨幣(指人民幣),因此要反思貨幣體制是否最符合大眾的利益。這也招來香港金管局現任總裁陳德霖,以及有「聯匯之父」之稱的景順首席經濟學家John Greenwood甚至IMF方面的反對。IMF認為香港經濟體系的靈活性,讓實質匯率迅速及有效地調節,從而避免出現重大或持續的失衡。安邦諮詢則認為,在聯匯制度爭議的背後,其實是香港實體經濟與金融業的分歧。在實體經濟靠向中國內地的同時,香港仍然要保持金融中心的離岸特徵,在國際資本流動方面給予最大方便。在這種背景下,香港特區政府所面對的其實是這樣一道選擇題:要民生,還是要經濟?

金融與地產毋庸置疑是香港的支柱型產業,也是聯繫匯率制度最大的受益者,但與此同時,港幣相對於人民幣貶值,也使得香港物價存在上漲壓力,資產價格,特別是房地產價格的上漲,也對香港民生構成了威脅。但香港又面臨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拓展,以及人民幣可自由兌換改革的推進,香港所面臨的國際貨幣環境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而中國內地正試圖與香港建立起全面的金融聯繫,由於香港的離岸金融中心地位,這種聯繫也意味著,中國內地的金融市場也正沿著中國——深圳前海——香港——世界的路徑,逐步與國際接軌。兩地經濟關係如何發展?在此意義下,香港的聯匯制度,甚至於港幣本身,都將命系人民幣國際化及相關改革。當國際貿易越來越多使用人民幣結算,人民幣在香港市場上的影響力也逐漸向美元看齊。隨著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以及人民幣實現可自由兌換,對香港貨幣制度的衝擊也將大大增加。

當然,近年來,香港與中國內地的金融交往日趨頻繁,尤其在人民幣國際化的背景下,作為現成的離岸中心,香港成為了中國企業、金融業以及人民幣走出去的橋頭堡。4月10日,中國證監會及香港證監會發布聯合公告,滬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試點(滬港通)。農銀國際研究部聯席主管林樵基認為,滬港通為香港投資者提供了投資國內股票的新渠道,同時也會帶動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而港交所CEO李小加則稱,滬港通如果得以成功推出,它必將也會對中國內地商品市場的國際化和香港未來商品發展的方向提供重要啟示。此外,李小加的目光還放在了商品期貨 「互聯互通」上面。有消息指稱,港交所會首先爭取與上期所產品互掛,之後再逐步實現兩個市場的「商品通」,實現香港和內地雙向買賣。李小加則表示,即將推出四隻新的商品合約中,將有三隻金屬期貨以人民幣交易。李小加認為,隨著中國經濟不斷崛起,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很多大宗商品的主要消費國和進口國,如何讓中國內地商品市場走向國際化,如何讓中國在國際商品市場擁有與其經濟實力相匹配的話語權和定價權,已經成為所有中國期貨界人士追求的共同夢想。結語在經濟領域,中港兩地的不斷融合過程中,必然會引發某些衝突和摩擦,並會在一些具體行為中爆發出來,但兩地融合共同發展的趨勢不會改變。分享你是否贊同本期觀點?4017883%17%登錄後投票將分享到:微博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江蘇男子花2500元買iPhone8 Plus?
美原油正在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交易機會在這裡
數字經濟+共享經濟,掀起商業模式變革
一、什麼是『一帶一路』
中國式人情的經濟學反思

TAG:經濟 | 財經 | 吵架 |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