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文化的仁愛思想與社會公共道德

齊魯文化的仁愛思想與社會公共道德

張英基

摘要:齊魯文化推崇「仁者愛人」的仁愛思想。仁愛思想是齊魯文化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仁」是儒家、墨家基本的道德原則與道德規範之一。今天依然具有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關鍵詞:齊魯文化 社會公德 仁愛思想

社會公共道德作為人類在長期社會生活實踐中積累起來所形成的最簡單、最起碼的公共生活規則,是齊魯先賢哲人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內容。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自覺遵循的行為準則,在齊魯文化中,其內容十分豐富。具體包括:儒家的「仁」、「義」、「禮」、「信」、「老吾老」、「幼吾幼」等;墨家的「兼愛」、「非攻」、「視人身若其身」、「視人家若其家」等等對人類共同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眾關係等問題的關注。它涵蓋了人與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相互關係等諸多方面。

儒家思想在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各種關係的基本原則:一是協調人類之間的各種關係,使之和睦相處;二是協調人類與自然之間的各種關係,使之和諧共存;三是強調人類對社會秩序的關注與維護,強調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四是在「人類和睦」與「人類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上,滿足人類自身的一切需求。

在當代社會,人們的公共生活領域在不斷擴大、拓展,人們相互之間的交往日益頻繁、多樣,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關係越來越緊密,越來越顯得重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維持社會穩定,保護自然環境等方面的作用,也就顯得更加突出,更加重要了。社會公德成為公民個人道德修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與體現。因此,大力倡導以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見義勇為等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德,鼓勵人們做一個有社會公德的好公民,這是當今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極其重要任務。

散見於齊魯文化典籍中有許多先賢哲人關於社會公德方面的思想、言行,其內容豐富,思想精湛,今天依然可供我們學習與借鑒。

齊魯文化推崇「仁者愛人」的仁愛思想。

仁愛思想是齊魯文化中極其重要的內容,「仁」是儒家基本的道德原則與道德規範之一。

孔子率先把「仁」作為人之所以為人的標準,賦予「仁」以豐富的道德內涵,被儒家視為「全德」。孔子用「仁」來處理公眾關係,要求社會每一成員都應懷有仁愛同情之心、「惻隱之心」,善於為公眾著想,即所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他提倡為天下人排患解難,做到「博施於民而能濟眾」(《論語·雍也》)。

《禮記·禮運》把理想社會描述為:「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城郭溝池以為固,禮義以為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是謂小康。」「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是對「小康」、「大同」理想社會較為系統的描述,是對先秦以來,諸子百家所提出的理想社會的高度概括、詮釋和完整表述。孔子構想的人類「大同」理想藍圖,是社會美的集中體現,其全部內容無一不是以「仁者愛人」、對人類的終極關懷為宗旨的。孔子的社會美學論是豐富多彩的,他是以「仁」為主導,即以倫理道德作標準去判斷、構建社會之美的。

孔子的仁學就是「人學」。孟子說:「仁也者,人也。」(《孟子·盡心下》)孔子賦予仁的內涵是相當豐富的,其外延也非常寬泛。僅在《論語》中,就有八處是直接解答仁的,有十二處是涉及到仁的,「仁」字在全書中共出現了一百多次。但很難認定哪一條是他給仁下的確切定義,都只能看作是仁的一個側面、一個組成部分。諸如:愛人、孝悌、克己復禮、忠恕、恭、寬、信、敏、惠、剛、毅、立人、達人、博施濟眾、成人之美、與人為善、有勇、泛愛眾,等等。孔子仁的主要含義:一是愛人。包括愛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人格,追求人的價值(包括人的才能、智慧、貢獻);二是自強不息,為實現人類的美好理想而努力奮鬥、進取;三是無私,忘我,捨生,「殺身成仁」。孔子的社會美學思想是以仁學為基礎的,仁的思想,貫穿、滲透於孔子社會美學思想的諸多方面。

孟子則提出,「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他指出,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就在於人有「不忍之心」、「惻隱之心」,即對他人懷有憐憫與同情心。孟子認為,對他人、對公眾,有沒有同情心、「惻隱之心」,這是人與禽獸的一個根本區別。

所謂同情、惻隱之心,是指當他人有困難或遭遇不幸時,自己內心所產生出一種不好受、憐憫與同情,進而想在道義上或物質上幫助他人解決困難的內心感受。

  同情是人的仁愛之心、善良的天性,將他人的困難遭遇看作是自己的困難,就是在感情上或道義上對他人尤其是弱者,給予利益的需要和理解與支持,而且只要有可能,富於同情心的人,總是要盡自己之力幫助那些弱者實現其願望,做出利他的行為,而對其痛苦決不是冷眼相視,袖手旁觀。

  同情、惻隱之心是人的一種自然的情感,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說:「同情是善良的心所啟發的一種情感之反映。」他人快樂自己亦快樂,他人悲傷自己也悲傷,這就是「感人之所感」,所以,同情、惻隱之心實際上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互動的「心靈感應」與「心靈慰藉」。

墨家思想的社會公德意識更為強烈,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就是一個維護社會公利不受損害的社會公德理念。他認為,「兼愛」的基本精神是「視人之國若視其國,視人之家若其家,視人之身若其身」;兼愛的理想境界是「天下之人皆相愛,強不執弱,眾不劫寡,富不侮貧,貴不傲賤,詐不欺愚。」(《墨子·兼愛中》),做到不分彼此地愛一切人,不顧一切地去維護天下的共同利益與公共安全。

齊國客卿、稷下學士荀子也是一位有仁愛之心的聖賢。他說:「仁,愛也,故親。」(《荀子·大略》)又說:「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荀子·議兵》),提出:「安以靜兵息民,慈愛百姓,闢田野,實倉廩」(《荀子·王制》),主張體恤民情,施行仁政。「上莫不致愛其下,而制之以禮。上之於下,如保赤子。」(《荀子·王霸》)他還強調:「君子崇人之德,揚人之美」(《荀子·不苟》),主張成人之美,與人為善。「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荀子·榮辱》)孔子說:「四海之內,皆兄弟也」(《論語·顏淵》);荀子則曰:「四海之內若一家」(《荀子·儒效》)。《荀子·君道》指出:「為人君」者,「以禮分施,均遍而不偏」;「為人臣」者,「以禮待君,忠順而不懈」;「為人父」者,「寬惠而有禮」;「為人子」者,「敬愛而致恭」;「為人兄」者,「慈愛而見友」;「為人弟」者,「敬拙而不苟」,凡此等等。

齊魯諸子把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與公共安全作為自己的道德責任和價值取向,孔子提倡為天下排紛解難,要做「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聖人」。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立德、立功、立言」,「達則兼濟天下」等觀念,都表現了對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公共安全與公眾生活的關注與責任感。墨子則把「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為自己的崇高道德責任,他主張「非攻」,就是反對當時的非正義的戰爭,就是為了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具體體現。

在齊魯諸子所處的當時社會,仁愛之心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重要原則,它提倡人與人之間相愛,尊重人的價值,同情人,關心人,幫助人,充分體現了齊魯儒家文化、墨家文化的人道主義精神。仁愛思想所體現的人文精神,也是現代社會所不可或缺的,是對人類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所導致的自我「異化」的糾正。人類在發展物質文明的過程中出現了為物所累的自我異化現象,人已不再是主體,人被物所奴役,成為物質、金錢的奴隸。而孔子仁者愛人思想所體現的對人的尊重、愛惜,對人的主體意識的肯定和主體精神的確立,這無異是具有積極意義的。齊魯先哲「志於道」的獨立人格和堅定操守,對於在現代社會生活中只重物質生活而輕視精神生活、只重工具理性而輕視道德理性的偏失,從而建立起有理想、有操守、有人格的現代人格和精神,形成高尚的健康的社會風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當今時代,仁愛思想的道德準則與規範,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

2004.5.30

張英基 2016-4-30收集整理稿


推薦閱讀:

關於行善的一些思考
社會多界談剩女
《防務新時空》對日本外相取消訪華怎麼看?
十大黑社會巨頭 兩個世界的教父——巴塞塔托
幾天前被同齡人拋棄的我,今天和首富王健林肩並肩!

TAG:道德 | 社會 | 文化 | 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