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哭去吧?
讓孩子去哭吧? —— 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存在潛在危險 作者: Margaret Chuong-Kim 在嬰兒的父母中,關於如何回應孩子的哭泣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 一方面, 「哭出來」(CIO) 的理論支持者認為,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是想讓他/她最終停止哭泣。而「親子依戀理論」的支持者們對孩子的哭會立即做出回應,並試圖用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安慰孩子,比如擁抱。雖然「哭出來」這一方法在前些年一直比較流行,但親密育兒法在今天的新家長中已取得了立足之地。心理學研究的結果表明,父母使用妥善的方法處理孩子的哭泣,有利於培養出情感和身體上均健康的孩子。 親密理論創建於18世紀60年代末,心理學家約翰.鮑爾比(John Bowlby)推測照顧者與嬰兒之間溫馨融洽的關係能使嬰兒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這與維持他們的基本生存一樣十分必要。因此,每個孩子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與他們的第一個照看者相互影響的反應和本能,尤其是母親。例如,嬰兒能迅速識別並喜歡上他們母親的聲音和氣味。當孩子有些自控行為的時候,他們就會通過到父母身邊被父母抱起,或是爬到父母身邊的方式與父母親近。從進化理論來看,這些行為具有生存價值。缺乏這樣依戀行為的孩子容易離開他們的照料者,更有可能會迷路,受到攻擊和喪生。幼兒的哭泣可以增加其生存的可能性,母親的本能就是在孩子有困難時來到孩子身邊。 很多父母生活在這樣一種狀態中:不管孩子哭得如何響亮都不去看,因為她確認孩子在另一個房間里是安全的。難道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對孩子的哭不予理睬嗎?CIO支持者建議:讓孩子自己哭吧,他們最終會停下來,從這以後孩子再哭的持續時間會減短。當幼兒哭時無人照看,他們的情緒結果會怎樣呢?鮑爾比和他的同事們做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是關於把1歲到2歲的孩子與母親分開(平時親子關係很好),並對他們的哭放任不管。結果顯示了一個可預測的行為序列:第一個階段,被標記為「抗議」,大聲哭泣和極端不安組成。第二個階段,被標記為「絕望」,從一味的哭,平靜的哭到最終不哭。第三個階段,被標記為「超脫」,對周圍事物重新產生興趣,雖然是一種比較偏的興趣。這說明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會使他們最終停止哭泣,但這也說明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使孩子的心理逐漸變得冷漠。孩子不哭了,並不是因為他的痛苦得到緩解,而是因為她不再對照看者抱有希望。 那麼當嬰兒被照看時,是否會哭的更頻繁呢?1986年研究的結論卻恰巧相反,母親抱孩子的次數越多,孩子哭泣和吵鬧的次數越少,跨文化研究也表明,非西方社會的父母對哭泣孩子的反應比西方社會的父母要快,非西方社會的孩子哭的時間比較短。例如,在非洲,至少85%照看者對3-7周大的孩子的哭泣會在在十秒內做出反應,對17周大的孩子的哭在10秒內做出反應的佔75%。照看者對3個月大的孩子的哭在10秒內做出反應的超過90%,對一歲孩子哭泣的反應超過80%。在美國和荷蘭,照看者對3個月大的孩子的哭放任不管者幾乎佔50%。非西方社會的嬰兒會像西方社會的嬰兒哭鬧的頻率一樣,但由於非西方社會照看者及時做出反應,孩子哭鬧的總體持續時間短於西方社會的。 根據親子理論,許多嬰兒孩不是天生就有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也就是說,他們認為世界是混亂的無序的,但自己卻沒有必要的應對能力來撫慰自己。因此,在危難時刻,他們會尋找他們的照顧者,因為照顧者的身體接近有助於安撫嬰兒,並幫助其重新建立心理平衡。當照顧者對孩子是一貫細心照顧時,孩子就會慢慢了解和相信自己是被愛的,這些愛他的人是值得信任的,她認為照料者是她可以探索世界的一個安全基地,如果遇到困難她可以回到她的基地尋求支持和安慰。這種對照顧者的信任會產生一種安全感。 沒有得到一貫細心照顧的孩子是很沒有安全感的,會表現出急切、逃避和相互矛盾的特點。長期的研究表明,有安全感的孩子和沒有安全感的孩子比起來更活潑、更被人喜歡、更能很快適應社會、有同情心且大公無私。因此,有安全感的孩子趨向於信賴他人,欣然發展親密的夥伴,信任他們的父母。另一方面,沒有安全感的孩子在他們的關係中趨向於不安定、憂心忡忡(體現為佔有、嫉妒和依附),或逃避現實(體現為不信任和勉強信任他人)。北美父母的做法,包括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的做法,是因為他們擔心不這樣做會使孩子長大後依賴性太強。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對孩子定期的身體接觸,能夠使其恢複信心,在孩子困境時及時做出反應,利於孩子成長為有安全感的、自信的、能與人正常交往的人。 以前,對孩子的哭放任不管被認為有利於孩子身體的健康發展,特別是有益於肺。近期的一項關於調查孩子大哭的眼前和長遠的生理影響的研究持相反的看法。由孩子大哭決定的改變已形成文件,如下:增加的心率和血壓、減少氧氣呼入量、腦血壓升高、減少能量儲備、中斷母親和嬰兒間的活動,損害大腦並導致心臟機能失調。這項研究的研究者建議,照看者應該快速連貫全面地對嬰兒大哭做出回應。 CIO的支持者往往認為嬰兒的哭聲是企圖操縱和引起照顧者的更多的關注。持這種看法可能不利於嬰兒的近期和長期的健康。在認知心理學領域有這樣一種假設,即我們的思想決定我們的行為。如果我們對某個人是積極地想法,那麼我們的行為對他同樣是積極的。相反,如果我們對某個人有消極地想法,那麼我們的行為對他同樣是消極的。幼兒在沒有照看者的幫助下是極其無助的,在這種消極態度下,有可能遭受情感和身體上的雙重打擊。 當父母面對一個哭泣的孩子時,需慎重的問自己以下這些問題:如何去回應孩子?我讓孩子停止哭,是因為我讓她感到了舒適和安全,還是僅僅讓孩子停止呼喊使自己感到寧靜?我的孩子通過這件事對我和這個世界學到了什麼?如果我是一個孩子並且覺得不安,我會要我的照看者怎樣對待我呢?
推薦閱讀:
※孩子是招來的
※讓益智玩具走進孩子的數學生活
※發獃的孩子缺少愛
※農曆這幾月出生的孩子,男成龍女成鳳,大富大貴!
※只有沒出息的父母,才會天天逼迫孩子去上進,你是嗎?
TAG: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