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廣東省二模」下水作文展播(4)

所有美好皆成往事

張迎春

(鄒天順名師工作室學員、清遠市第二中學教師)

小時,媽媽陪你我長大;大時,你我陪媽媽變老。每每看到諸如此類的畫面,總會有莫名的感動,可是感動之後,更有些許心塞。因為似乎我們的生活中合情合理的刪去了陪父母變老,粗暴地剪輯了現實生活。

我總會在小區看到一對年邁的夫妻,老婆婆坐著輪椅獨自風裡來、雨里去;老爺爺則佝僂著身子,在小區艱難的挪移;我也會經常看到爺爺奶奶陪伴孫兒的溫暖片刻,但很少看到年輕人,如畫中那樣,小心攙扶著父母,成為他們的依靠!現實終歸是現實,它總是那麼咄咄逼人,把親情、愛情、友情……種種美好擊得遍體鱗傷!

於父母而言,子女的愛就是陪伴,是等待意義在時間中慢慢生成。如畫中那樣,陪著他們慢慢變老;如歌中那樣,常回家看看。於個人而言,以大愛之心珍惜人生中一切美好的相遇,珍惜已經得到的愛情、親情和友情,在每一個小愛中實現愛的境界。

親情是鄉土中國的紐帶,它以家庭為單位。許多這樣溫馨、有愛的家庭才會匯成大愛,才會上升到民族之愛、國家之愛,之後衍生的種種美好情愫才會得以傳承。社會只有從小愛中領悟到愛的實質,才能進入到大境界,但現實又怎樣呢?

它總是讓一切美好水土不服,一切都以悖論的形式出現。親情只能鑲嵌在畫中,愛情只能徘徊在歌聲中,美德只能定格在紀錄片中,供後人去膜拜。如果這些小愛將以神的面目出現,用時間、空間距離去阻隔,那麼所有的美好皆成往事,我么又怎能在當下、未來去傳承呢?

到底是人心生了銹還是現實土壤貧瘠,我們總在叩問中去尋找根源。在當今娛樂至死的年代,人們多以狂歡的姿態來對待親情等。對父母的愛,可以通過一場轟轟烈烈的感恩秀;對於美好的愛情,可以舉辦花樣百出的相親會;對美德的傳承,可以簡單粗暴的街頭秀……如此低劣的表演,樂此不疲!殊不知,狂歡過後,儘是災難。對於親情,我們心安理得的接受;對於愛情,只剩下物質的外殼;對於幾千年的傳統美德,我們不屑一顧。當所有美好、親情、愛情、友情;小愛、大愛;個人品德、民族精神碎成一地雞毛時,妄想在當代、甚至更久遠時拾起,又談何容易!!

孝敬父母,天經地義;真誠待友,自古有之;匡扶正義,義不容辭;人性之善,源遠流長。我們不能讓它們在時間的流逝中,苟延殘喘,而是要肩著傳承重負依然走在朝聖路上!

●議論文

最好的愛是陪伴

黎駿

(鄒天順名師工作室學員、清遠市清新區第一中學教師)

三十年前是女孩,在媽媽的陪伴下快樂成長;三十年後的現在是大人,挽著媽媽的手沐浴在幸福中。這是一幅溫馨的畫面。漫畫寄寓了作者的一種理想生活狀態:你伴我成長,我陪你慢慢變老。這也是我們每一個正常人的心裡需求。親人間的陪伴是最好的愛。

媽媽愛孩子,天經地義。而每一個媽媽都認為自己是愛孩子的。事實果真如此嗎?我看不然。「留守兒童」是一個刺痛人心的字眼。兒童階段本該天真爛漫,在父母膝下承歡,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慢慢長大。可是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很多父母拋家別子,遠走他鄉。把哭嚎的孩子留在身後,把孤單、寂寞、茫然無措留給了孩子!以為在外掙得錢財給孩子,就是愛孩子。就能給孩子提供幸福的生活。殊不知,在長期缺失親情的陪伴下,一個個留守兒童會變得雙眼無神,表情獃滯。從小缺失愛的陪伴,沒有見過愛的模樣,孩子長大後也會缺乏愛他人的能力。漠然的情感充斥生活,孩子的一生會過得幸福嗎?有人說,從小得到陪伴的愛就像是盔甲,它能抵擋慢慢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

《發現母親》的作者王東華認為孩子的一年絕非普通意義上的一年,孩子的一年等於十年,一生之計在於童。母親是最好的化育者,如果在孩童階段,缺少大人的陪伴,損失真的是不可估量啊。春晚小品《真假老師》也揭示了同樣的道理:給再多的錢都沒用,陪伴才是最好的愛。

老人與孩子有個共同的心理特徵:渴望親人的朝夕陪伴。大人變老,退出社會舞台,退到幕後成了休養的角色,逐漸成了空巢老人。他們常常站在村頭大樹下遙望遠方,落寞的情緒如此時的暮色。老人家渴望天倫之樂,渴望親人相聚的溫馨。可是,社會精彩紛呈,家,留不住年輕人的腳步。他們要在外面謀生活,闖事業。對家裡的老人的關懷,心有餘而力不夠,無暇顧及!可以想見,黑夜給了孤單的老人多少個不眠的晚上。常回家看看吧,找點空閑,找點時間,常陪陪老人。老人不圖兒女有多大貢獻,只想兒女左右陪伴。陪伴才是最好的愛,再多的金錢,再多的禮物,也替代不了陪伴的作用。對孩子如此,對老人也一樣。

沒有人不願意陪伴孩子而遠走他鄉,沒有人不孝順老人讓老人孤單。人人都能過上「你伴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生活,或許還有一段路要走。什麼時候不為生活所迫,什麼時候就近能創業家家小康,那麼什麼時候所有成長中的孩子就會有人陪伴,日漸老去的老人也就不再寂寞。現階段的我們只能是有能力陪伴的盡情陪伴,沒能力的想辦法陪伴。

孩子是社會的財富,老人是國家的寶藏。請真心陪伴他們,給他們最好的愛。

與時間同綿延的依戀

陳少香

(鄒天順名師工作室學員、清遠市清新區第一中學教師)

三十年前,年輕的媽媽牽著幼小的女孩,並行在上學路上,二人笑意盈盈;現在,已長大的女孩扶著年邁的媽媽,散步於屋外堂前,母女其樂融融。兩幅圖畫線條寥寥,又畫意濃濃。透過養幼孝親的和樂景象,嘆罷三十年的因果輪迴,我反而回到了簡單的起點,思考起人活在這世上最簡單而又最重要的關係:親子關係。

一段關係之所以重要,已被《小王子》中的小狐狸對小王子一語道破:「正因為你花在你的玫瑰花上的時間,才令它變得如此重要。」年輕的媽媽陪孩子一同享受上學途中的愉悅,不過是媽媽傾注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和心血的冰山一角,也因為如此,孩子對媽媽而言如此重要。而另一方面,正如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所說:「人性是養出來的。」孩子自最為弱小的幼年,浸染於媽媽的悉心養育、關懷備至,也漸漸習得了誠摯的情感和關愛的能力,懂得了回應媽媽對自己的愛和關懷。由此,媽媽對孩子而言也不可或缺。

是的,和諧的親子關係不過如此,雖然起源於生理上不容改變的血緣,但在親與子一來二去的互動中,終究回歸於人心中最純樸的依戀。所以,三十年前洋溢著笑容的臉,三十年後依然如花綻放,從前「被牽」的手也自然而然「去扶」。我能想像,如此和諧的親子關係,從三十年前到現在的時間線上,一定還有許許多多溫馨動人的場面一幕幕綿延,沁人心田。

可是,現實生活中不乏爸媽們這樣的抱怨:我為孩子付出了那麼多,為什麼孩子就不懂得回報?

伊朗年輕有為的導演莎米拉·瑪克瑪爾認為,「導致我們不自由的,不是人壞,而是關係壞。」這同樣適用在親子關係上,導致親子不親的,主要不是爸媽人不好,而是爸媽與孩子的關係和互動不好。事無巨細的安排和代勞看似是好,但會擠壓孩子的體驗空間,潑冷孩子生命的熱情;習慣性地以過來人的經驗嘮叨告誡,甚至阻撓孩子去嘗試,只會挫傷孩子生而為人的自發性。孩子不滿了,孩子反抗了,然後,父母的聚焦點就僅僅在我的付出為什麼沒有回報?當你汲汲於索取回報的時候,你已經不在原始的「爸」「媽」的角色之中了,你很有可能已經成了孩子人生的總設計師、投資者甚至替代者。退回到父母的位置,重塑親子關係吧。常常陪伴,必要時指引和幫助,就好。不要忘記,圖中和諧的母女始終是並行的兩個人。

況且,人不是一座孤島,你怎麼會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態系統?不要忘記,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當媽媽拉著孩子穿梭在大街小巷歡聲笑語時,我們又怎麼分得清,到底是媽媽陪伴了孩子,還是孩子溫暖了媽媽?只要親與子的和諧關係存在,他們之間的相互陪伴相互依戀就綿延在漫長的時間裡。我充分相信,六十年前也有一幅現在的攙扶圖,現在的三十年後也有一幅三十年前的牽送圖。人類千百年來的依存發展不過是牽著扶著走一程。

不用送孩子去暑假訓練營接受強調出來的感恩教育,也不用讓孩子在學校里下跪父母在聲淚俱下中刻意感動,只要回歸親子間本然的陪伴和依戀的狀態,養幼孝親的和樂就獲得了嶄新的生長點。


推薦閱讀:

廣東將推進實施異地就醫「一站式」結算,你將享受到……
廣東省年底將實現全省自助辦證、即刻赴港(圖)
近在咫尺的風景——廣東藏了一個被繁華遺忘的赤坎古鎮
為什麼湛江市全部說閩南語,卻在廣東省?
2014-2015年廣東省十一起無罪案件彙編&評析

TAG:廣東省 | 作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