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以心傳心,只傳文字、度牒、法卷就想當祖師?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
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佛法以心傳心,只傳文字、度牒、法卷就想當祖師?請看《大經科注》第一零一七頁倒數第五行,末後一句看起。
【解】又《會疏》曰:「不了佛智者,蓋疑佛智之不可思議、不悟如來之所以大也。」
《會疏》,古大德所說的。念老在這段文字裡面注得很詳細,我們今天看到了要生感恩的心。經文並不長,總共只有七句,「不了佛智」到「疑惑不信」,註解占這麼大的篇幅,我們還沒有學過半,後面還有一大半。
這一段確實重要!佛法不能說它難,也不能說它容易。信了,會了,不難,很容易;半信半疑,問題就大了。為什麼半信半疑?對於佛的智慧不了解,對於宇宙萬法也不了解,這就難了。古人有問:佛法憑什麼承傳?不是一個祖師,諸祖幾乎都是同樣的解釋。我們今天困難,難在什麼? 「不了佛智」,這一句是總說。「
佛智」有四種,四種智慧——「不思議智」;「不可稱智」;「大乘廣智」;「無等無倫最上勝智」。這四種智慧疑惑不信,這一生有沒有辦法入門?沒有辦法。佛法是以心傳心,言語、文字不重要。釋迦牟尼佛傳給迦葉(shè)尊者,迦葉(shè)傳給阿難,一代一代傳下來,傳到今天。
現在只傳一張文字、度牒、法卷,你是第幾代祖?他對「佛智」明不明了?不了,跟我們凡夫一樣。於是我們就警覺到佛法沒有了。沒有了怎麼辦?只有一個方法,除此之外別無二法,那就是「信願持名,求生凈土」。
求生凈土生到極樂世界,老師就出現了,誰是老師?阿彌陀佛。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有滅度,現在他活在世間,壽命無量壽。到底有多長的壽命?沒有人說得出來,所以稱「無量壽」。阿彌陀佛稱「無量壽如來」、「無量壽佛」。我們聽了也是半信半疑,沒有見過,這個世界上有沒有人見過?有,見過一次兩次、三次五次的人有,見過十次、二十次的人也有,像海賢老和尚。照理說,他跟阿彌陀佛見面、去遊覽極樂世界絕對超過慧遠大師。
慧遠大師一生見四次,第四次是阿彌陀佛來接他往生,他跟阿彌陀佛走了,前面三次他是往生之前告訴大家的,從來沒有跟人說過,總共四次。
海賢老和尚住世的時間久,二十歲出家,「信願持名」這就是他修行的方法。他信,師父告訴他:西方有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這兩個「有」重要,深信不疑,老師沒有理由欺騙我,老師為什麼那麼肯定的說?他見過,他去過,所以話說得那麼踏實。他有善根,什麼叫善根?能信,沒有絲毫懷疑,這是善根;能願,能發願求生凈土。學佛除了這個目的之外,沒有第二個目的,就是為了要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
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不是外來的這四種智總稱為「佛智」,大乘教裡面佛說得很多,這些智慧從哪來的?沒有來處。你到哪裡去學?沒有地方學。究竟是怎麼回事情?是「自性」本自具足。惠能大師說得清楚、說得明白,把「以心傳心」這句話給我們講清楚、講明白了,智慧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不是外來的。
「自性」我習慣稱它為「真心」。「真心」大乘經上講得很多,「自性」就是「真心」。要怎麼學佛?用「真心」,不用「妄心」。「妄心」是起心動念、是分別執著、是煩惱習氣,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不用這個心好不好?好,不用這個心,用「真心」。但是「真心」不能現前,為什麼?被「妄心」取而代之。
釋迦牟尼佛、歷代祖師大德透了個信息給我們,讓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有個清晰的界限,佛跟我們什麼地方不一樣?佛有身體,我們也有身體;佛有眼耳鼻舌身,我們也有眼耳鼻舌身;為什麼他叫佛,我們叫凡夫?那就是他用「真心」,不用「妄心」;我們用「妄心」,不知道有「真心」。差別就在此地。
「真心」是什麼?「真心」就是「本性」、「自性」。禪宗五祖忍和尚考試他的弟子(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考考他,是不是真開悟了。囑咐惠能大師:你悟了「自性」,「自性」是什麼樣子說給我聽聽。他說了五句,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凈」。記住:「真心」是清凈的,沒有絲毫染污。我們用的是染污心,不是清凈心。誰用清凈心?阿羅漢用清凈心。為什麼?阿羅漢真正肯定、承認了世出世間一切法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萬法因緣生,佛法也是因緣生,所以到究竟處「法尚應舍,何況非法」,佛法也要放下,心裡有佛法就壞了。「自性」裡頭沒有一樣東西,怎麼會來個佛法?!
所以佛用過渡,坐船過渡。佛法是什麼?是渡船,你上去,到彼岸了,上岸了,船不要了,丟掉了,那就成佛了。上了岸還背個船,那叫愚痴。我們今天上岸,船背在身上沒放下。所以學佛,用的什麼心?半信半疑的「妄心」,參一輩子也參不透,到最後,還是迷惑顛倒過世了,靈魂在六道輪迴,出不了六道,我們干這個,你說冤不冤?!
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個法門,都必須斷煩惱,證菩提,也就是起心動念是根本的煩惱,起心動念我們知不知道?不知道,極其微細,我們知道起心動念,是很粗的念頭,我們看見了,聽見了,接觸到,微細的不知道。彌勒菩薩給我們講的微細的念頭,一彈指有多少念?「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一彈指很短,一秒鐘能彈幾次?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單位是「百千」,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我們怎麼會知道?不知道。如果把它換成秒,我們概念比較清楚一點,一秒鐘,一秒鐘七次彈指,乘七,三十二億百千念乘七,得到的結果——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
過去,二戰時期,我們看到電影黑白的,以後才有彩色的,一秒鐘多少次?這個動畫片在放映機裡頭生滅,鏡頭打開,生,關起來滅,再換一張,第二張,一秒鐘換多少張?二十四張。一秒鐘二十四張就把我們眼睛騙了,好像真有其事。現在的電視比那個電影超過很多。那個時候的電影幻燈片,一秒鐘二十四張,我這個地方有一段電影的底片,一秒鐘二十四張;現在電視一秒鐘一百張,所以看起來很逼真,看不到畫面在動,一秒鐘二十四張的動畫能看得出來閃動,振動,電視看不到了。
現在告訴我們真相,我們自己的念頭、我們自己的妄心,一秒鐘有二千二百四十兆,不是「億」,不是「萬」,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就在眼前,眼見耳聽,身體所覺觸到的,包括起心動念,這是「妄心」。「真心」怎麼樣?「真心」如如不動。不動,是真的;動,是妄心。我們今天用「妄心」,不知道用「真心」。
阿羅漢開始用「真心」,把所有一切執著放下了,為什麼?知道是假的。像今天的量子力學家,他們已經發現「物質現象」是假的,不存在。「精神現象」就是念頭,起心動念也是假的,也是「三十二億百千念」的現象,都不是真的。
佛跟我們說「煩惱」三大類。根本的——「無明煩惱」,「無明」就是迷了,不清楚,不明了了,這就是最微細的念頭,我們不知道。佛的智慧在,如如不動,「真心」就現前;阿羅漢現前了,但是他還有微細煩惱,只是執著沒有了,他還有分別,他還有起心動念;再向上提升,菩薩,菩薩比阿羅漢高明,阿羅漢不執著,菩薩不但不執著,分別都沒有。大定,沒有「分別」了,有「分別」不是菩薩,菩薩沒有「分別」,阿羅漢沒有「執著」,再往上就是佛陀。
佛陀不起心、不動念,眼見色,耳聞聲,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沒有起心動念,更沒有分別執著,這是什麼人?這是佛陀,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第二個等級,菩薩。菩薩沒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也就是說,極其微細的念頭——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這個微細的波動,佛看得清楚,菩薩看不到。菩薩只能做到不分別、不執著。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等覺、妙覺」,一層高一層。
如果我們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恭喜你,你就成佛了。成佛就像惠能大師所說的「本自清凈」,「真心」現前。「真心」清凈心,沒有執著。再升一級,菩薩,菩薩不分別。分別、執著都沒有了,看得、聽得比阿羅漢更清楚,因為他的平等心現前。
推薦閱讀:
※《太上感應篇彙編》文字版 025集黃柏霖警官
※讓生命在文字中綻放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注】第三八六集(文字版)
※修行與生活座談會文字版 鍾茂森博士主講 (第三十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