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雲岡石窟之——曇曜五窟

2012-09-04 20:31:32|分類: 雲岡石窟 |字型大小訂閱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第16至20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五個洞窟,為北魏時期高僧曇曜於文成帝和平年間(公元460-465)主持開鑿,通稱曇曜五窟。

說起曇曜開鑿石窟,應該從「魏太武滅佛」講起。北魏從道武帝拓跋窪定都平城(大同市)開始注意推祟佛教,平城一度造寺建佛盛行,僧侶人數增多。始光元年(公元424年),太武帝拓跋燾繼位後,仍然祟教佛法,但太武帝主要祟尚武力,通過戰爭兼并了北方大部分地區。司徒崔浩是太武帝的謀臣,在戰爭中出謀劃策起了重要的作用,但他信奉道教。在崔浩的引導下,太武帝對道教產生了興趣,太延六年(公元440年)將年號改為「太平真君」,大肆宣揚道教。恰好在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太武帝在長安一座寺院內發現了兵器、藏在寺院中的女人。於是,太武帝在崔浩的鼓動下,開始下令全國性滅佛、毀毀壞寺院、燒經書、坑殺僧人,使佛教傳人中國後首次遭到打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滅佛事件,佛教界稱為「法難。佛教史將太武帝滅佛、以後的北周武帝滅佛、唐武宗滅佛、五代後周世宗滅佛,統稱「三武一宗」。據說太武帝滅佛後身染重病,對滅佛深感後悔,並且誅殺了崔浩等人。太武帝的孫子文成帝繼位後,開始恢復佛教,很快各地建寺造佛,允許高僧復興佛法。

曇曜,少年出家,原是涼州(甘肅省武威市)的高僧,到達平城後受到太子拓跋晃的禮遇,開始管理眾僧。太武帝滅佛時,他逃離了平城。文成帝興佛後,曇曜在路邊巧遇文成帝車隊,俗話說:「馬識善人」,文成帝的馬咬住曇曜的袈裟不放,於是曇曜就成為管理全國僧尼事務的「沙門統」。曇曜是以禪業著稱的高僧,在文成帝的贊同下,選擇了武周山南麓這塊幽靜之處進行開窟修禪。從公元460年開始,曇曜組織了開鑿石窟的建設,現在我們看到的西區五處石窟,就是著名的「曇曜五窟」。 

第16窟的釋迦立像,立像高13.5米。著褒衣博帶式佛裝。胸前結帶下垂,衣紋作平直階梯式,屬於太和改制後的樣式。身著厚重的毛氈披,胸著佩結帶,大裙齊胸,立於蓮花座上,顯示出道武帝拓跋硅征服鮮卑諸部,建立北魏王朝的英雄氣概。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第17窟交腳彌勒,風化損壞嚴重。以未來佛彌勒菩薩為主像,高達15.6米,窟小像大,表現出明元帝拓跋嗣的盛氣凌人的樣式。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第18窟三世佛立像,高15.5米,主像身披千佛袈裟,安詳沉靜地站立在二佛之中。釋迦立像暗示了曾經滅過佛的太武帝拓跋燾,從面部表情露出一種懺悔的神態。在石窟藝術方面,主像身著輕薄貼體,衣紋緊密的服裝,反映了印度恆河流域一帶笈多造像的某些特徵。正壁東上方的羅漢浮雕造像,以個性突出,形象生動,被譽為雲岡早期造像的佳作。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第19窟是曇曜五窟中最大的佛像,高16.8米,三世佛主像釋迦呈結跏趺坐,面容慈祥,端莊穩靜,是景穆帝拓跋晃的象徵。拓跋晃是佛教的崇拜者,可惜未登王位便去世了。窟內滿雕千佛,西側的羅喉羅實子因緣像,頗具西方造像風格。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 a href="#" target="_blank" >

  第20窟的露天大佛,對大家來說十分熟悉,他往往作為雲岡石窟的標誌。主像高達13.7米,是雲岡石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面容豐滿端莊,雙肩寬厚平直,身披右袒袈裟,呈結跏趺坐狀,手示呈大目如來「定印」狀,定印,又稱禪定印,是表示禪思,使內心安定的意思。據說釋迦佛在菩提樹下禪思人定,修習成道時,就是採用這種姿勢。露天大佛是文成皇帝的象徵,他恢復佛法,開鑿雲岡石窟,大佛的嘴角微笑神態,表現出佛教徒對他的敬意。大佛的衣紋成階梯狀排列,線條簡潔,顯示出一種粗重厚實的質感,反映了犍陀羅造像和中亞牧區服裝的特點。


推薦閱讀:

雲岡石窟(38 場景)
雲岡石窟導遊詞(57p)

TAG:雲岡石窟 |